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匯總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7 08:25:09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匯總17篇)
時間:2023-11-17 08:25:09     小編:靈魂曲

人際溝通是社會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溝通技巧。在寫總結時,我們可以回顧自己的成長和經驗,從中總結出有價值的經驗教訓。這是一些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活動和方法,希望對家長有所幫助。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一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已經從一個無知的孩童成長為一個新世紀的青年,跨入了大學的校門。面對嶄新的學習環(huán)境,我既充滿了好奇和興奮,也面臨著不適和困難,莘莘學子滿懷希望和憧憬迎接新的人生階段。

走進大學的校門,翻開人生的新篇章,我們的身份也發(fā)了變化,我們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所以我們的肩上肩負著人民的重任,歷史的責任.我們必須明確目標,勇往直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大學生去奮斗.作為當代大學生,需要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國家,進一步明確自己的使命,明確成才目標確立為國家為民族奮斗的志向,努力成為對黨和國家,人民有益的人.

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tǒng)的偉大民族,愛國主義是動員的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巨大動力,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愛國主義體現了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民對自己故土家園,種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與榮譽感的統(tǒng)一.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要在社會上生存,都要獲得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都要尋求慰藉心靈的精神家園,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國.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們,所以我們要熱愛我們的祖國,了解我們的祖國,從而能更好的為保衛(wèi)和振興我們的祖國而奮斗。

在大學期間開設軍事理論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助于當代大學生了解我國軍隊編制、國防政策、軍事思想、軍事高技術等相關知識從而做好我國武裝力量、國防力量的后備軍。

威懾是和平時期國防的主要功能。這種威懾,不需要進行戰(zhàn)爭,而是運用強大的國防力量,采用多種手段,發(fā)揮最大的影響力,給敵方造成巨大的壓力,使敵方不敢動用武力,以保證本國獲得最大的利益。

中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必備的因素,因而對當代大學生開設軍事理論教育課,有助于增加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國防觀念.當代大學生作為將來國家主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時刻樹立憂患意識,而軍事理論課程的來設恰恰有助于此.

學習軍事理論知識是繼我們軍事訓練之后的第二次國防教育.在我們進行軍事訓練之后,讓我們更好的了解我國的國防,軍事思想.世界軍事,軍事高科技,高技術戰(zhàn)爭,核武器,步兵分隊技術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共同條令等等,以便我們掌握基本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能,達到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加強組織和紀律性,促進我們綜合素質的提高.

本來,我們的人生從高中到大學就是一個轉變.從一個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轉變,從一個不獨立有依靠思想的人向一個獨立而必須自己面對自己,負責任的人這樣一個轉變.在這個轉變中,對我們進行恰如其分的軍事理論教育,有助于我們強化自我的思想意識,開始體會自我,民族和國家的關系.在這個教育中,我懂得了一些國防和軍事知識,開始思考作為社會中的一個人,我應該怎樣對自己的國家負責.讓我不僅認識到自己對自己,或父母,朋友的價值,更認識到自己對社會和國家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了些中國國防力量,增加了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了解了一些軍事思想,懂得了一些世界軍事力量和戰(zhàn)爭,使自己的目光更加高遠.

在以前軍訓中,我不知道我們是學生干嗎要參加軍事訓練.通過軍事理論這門課程,我知道作為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格公民,我們必須參加軍事訓練.而當代大學生,提高自己的軍事素養(yǎng)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我自然而然的開始關注我國的國防,開始心系天下.明白了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而且,在授課中,所有教官的軍人風格,講授時的一絲不茍也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自己太過自由的性格,認識到自己對什么事都不夠嚴謹的這一不好的態(tài)度.所以,不僅僅是教官傳授我們國防知識,促進我們愛國觀念,從某種角度來說,在真?zhèn)€教學過程中,教官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我們,也在鞭策著我們.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能使我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好的管住自己,做一個有紀律的人.

通過軍事理論課,我已經學到了很多,從中收益非淺.在大學的四年,我想著門特殊的課程為我的生命上了一層綠色,不僅是綠色的軍裝,也是一顆能感受的心.提醒著我不僅要努力學習知識,更應關注天下大事,更應心系祖國安危,這是一顆感恩的心,讓我感謝能讓我平靜的坐在教室學習的保衛(wèi)國家安全的戰(zhàn)士,讓我感謝那些為維護國家安全作出貢獻的人,我也應感謝為世界的和平作出貢獻的人.

這門課程馬上就要結束了,這些國防教育知識將永遠在我腦海里,指導我心系祖國,再這,我也要感謝傳授我知識的各位教官!

最近一段時間,我與全校同學一起學習了軍事理論課,通過國防大學的老師們生動形象的講解,我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現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段時間的理論課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全面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我增加了偉大祖國的熱愛,下面,我就談談我學習的一點體會。

學習中國軍事力量這一課時,我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時的令人激動的情景:伴著氣勢磅礴的軍樂,胡錦濤主席的親切問候和受閱官兵的響亮回答,響徹十里長街。進入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主席對我軍歷史使命作出科學概括,軍隊要為黨鞏固執(zhí)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zhàn)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

回眸歷史,凝望未來。黨中央、中央軍委堅持把科學發(fā)展觀作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科學謀劃著新世紀新階段的興軍之策、強軍之道。在軍事理論的課程中,我了解到:胡錦濤同志對新時期新階段軍隊建設提出了以下要求:以增強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能力為核心,全面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按照革命化現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相統(tǒng)一的原則,推動軍事、政治、后勤、裝備等各個領域工作協(xié)調發(fā)展、共同進步;解決好思想政治建設的時代課題,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確保我軍始終成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按照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zhàn)爭目標,依靠科技進步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高新技術進步生長戰(zhàn)斗力;把以人為本作為重要的建軍治軍理念,始終堅持人民軍隊的根本性質和宗旨,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積極探索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新途徑新方法,推進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這一系列富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治軍方略,與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指引著國防和軍隊建設進入新的發(fā)展時期!

現在,我們的人民軍隊已由過去單一軍種的軍隊發(fā)展成為諸軍兵種合成、具有一定現代化水平并開始向信息化邁進的強大軍隊!年月日,在人民海軍成立六十周年時,胡錦濤主席鄭重宣告:不論現在還是將來,不論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中國都永遠不稱霸,不搞軍事擴張和軍備競賽,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軍事威脅。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內的中國-軍隊,永遠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兩會上,溫的報告中也指出:過去一年,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成就。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圓滿完成國慶首都閱兵、重點地區(qū)維穩(wěn)等重大任務,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新的一年,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著眼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按照革命化現代化正規(guī)化相統(tǒng)一的原則,加強軍隊全面建設。以增強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能力為核心,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大力加強軍隊思想政治建設。加快全面建設現代后勤步伐。加強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建設。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提高軍隊正規(guī)化水平。積極穩(wěn)妥地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增強執(zhí)勤、處置突發(fā)事件、反恐、維穩(wěn)能力。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各級政府要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鞏固和發(fā)展軍政軍民團結。這充分體現出我國的國防軍隊建設在新時期新階段取得了新的重大的成就!

通過學習軍事理論課,我深刻地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我國的國防軍隊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學到這里,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為自己生活在這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中國而感到驕傲!

今天,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已經把繁榮中國的大旗扛在肩上,把祖國的重托扛在肩上,把未來的希望扛在肩上,我們堅挺的脊梁足以讓革命先輩欣慰安然!我們大學生,學習軍事理論課的目的,就是學習國防軍隊知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時刻對國內外的敵對勢力保持警惕。當今,國內外仍有一部分敵對勢力覬覦我們取得的偉大成就,仍然以各種方式分化我們,其目的就是要破壞我們已經取得的成就,消滅社會主義中國,但學完軍事理論課后,我堅信,只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這次軍事理論課讓我對暑假時的軍訓更加期待,我迫切的希望在學完軍事理論后能夠親身實踐,而軍訓就是我們親身實踐的最好的平臺,所以,我一定會在軍訓中,努力表現,鍛煉自己的意志,讓我的大學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二

[摘要]愛國主義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需要始終堅持的教育主題,在高校軍事理論教學實踐中加強對愛國主義的教育,能促進大學生愛國情感的激發(fā)和愛國責任感的進一步增強,對強化人才綜合素質產生相應的積極影響。特別是對中外合作辦學的學校而言,學生容易受到思想的侵蝕,因此在軍事理論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愛國情感的培養(yǎng),全面突出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綜合效果,為人才的未來發(fā)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關鍵詞]軍事理論教學;愛國教育;愛國情感。

愛國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之一,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作用對學生群體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中外合作辦學學校對學生實施有效教育和培養(yǎng)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引入的合作辦學方既有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同時也要面臨國外多元文化思想對大學生群體的沖擊和影響。按照中外合作辦學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特色,以軍事理論教學為載體,對愛國情感教育進行強化,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創(chuàng)新化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支撐。

對高校大學生培養(yǎng)工作而言,愛國情感的激發(fā)和愛國責任感的形成需要長時間不斷積累和培養(yǎng),只有循序漸進地對學生實施正確的引導,長時間堅持教育學生和培養(yǎng)學生,才能全面系統(tǒng)地突出教學科學性和有效性,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得到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具有幾千年的發(fā)展歷程,在長時間的發(fā)展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愛國情感在不斷的發(fā)展實踐中也積累了豐富的情感內涵,在新時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引作用,能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同時,愛國情感的激發(fā)能促使學生增強民族認同感,對全面提升我國民族凝聚力有積極影響。因此新時期在探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過程中,要正確認識高校大學生培養(yǎng)工作中滲透愛國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從多個角度制訂滲透愛國情感教育的措施,力求能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良好支持。此外,針對中外合作辦學而言,受到國外多元化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大學生群體的個人主義思想、利己主義思想增強,集體主義思想弱化,部分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愛國主義情感弱化的情況,甚至對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存在抵觸心理,不僅嚴重限制大學生綜合學習效能的提高,也會對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造成制約。因此為了改善中外合作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基本情況,在學校開展軍事理論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愛國情感教育的重視,明確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進而發(fā)揮出軍事理論教學的價值,實現對學生愛國情感的有效培養(yǎng),為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在軍事理論教學中積極探索對學生愛國情感的培養(yǎng),能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責任,進而強化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歷史使命感,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真正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踐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下面結合軍事理論教學情況,對有效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的方法進行研究和探索,增強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一)cai的設計和應用。

當前,在組織開展軍事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受到信息化教學和現代化教學理念的影響,教研人員已經積極探索了cai課件的設計和應用,希望能夠進一步增加軍事理論教學的內容豐富性,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的教學指導,增強教學組織效果。從整體上加以解讀,軍事理論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對cai的設計和應用能夠促進教學系統(tǒng)的構建,且由于課件自身兼容性和實用性相對較強,能夠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實現合理應用,因此可以輔助軍事理論教學中對學生愛國情感的激發(fā)和培育,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愛國情感,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理想化的條件。在具體對cai課件進行設計和應用的過程中,要注意選用具有感染力的圖片內容,適當引入新時代背景下與軍事理論和愛國情感相關的信息,進而在反映愛國主義思想主題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的良好感召和熏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切實突出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綜合效果。

例如,在針對軍事高技術方面“精確制導技術”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軍事理論教師在對cai課件進行設計和規(guī)劃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引入官方公布的技術成果視頻以及我國國慶閱兵的視頻內容等,輔助學生加深對這方面技術內容的學習和了解,并在國慶閱兵場面的作用下實現對學生愛國情感的激發(fā),使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我國軍事技術研究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激活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進而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說服力,使學生的愛國情感得到良好培養(yǎng),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探索這方面的知識奠定堅實基礎。

如此,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軍事理論教學中,愛國情感教育教學效果也會明顯增強,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二)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情感投入。

教師愛國情感投入對學生愛國情感的形成發(fā)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高校軍事理論教師對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指導的過程中,自然流露真實的情感,教育學生和感染學生,促進學生愛國情感的激發(fā),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教師組織開展軍事理論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相關教育情感的投入,為學生良好愛國情感的形成和培育做出正確的指引。具體分析,軍事理論教師在教學中情感投入,發(fā)現教師可以從以下角度發(fā)揮榜樣作用,對學生的愛國情感加以培養(yǎng)。

1.在軍事理論教學中融入崇高使命感。軍事理論課的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軍事理論方面的知識和內容,也要促進學生心靈的塑造,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新時期國家建設的接班人和中國夢的踐行者。因此,在工作實踐中,教師要認識到自身歷史使命,并將使命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開拓崇高的理想境界,以真實的情感對學生實施相應的教育和指導,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如在針對我國周邊國際安全環(huán)境現狀方面知識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針對“情況復雜,戰(zhàn)爭危機依然存在”進行解析,就要適當融入崇高的使命感,讓學生認識到復雜國際形勢下教師和學生群體在建設國家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方面的重要歷史使命,并與學生一起討論作為教師、學生在建設國家方面所能夠做出的貢獻等,使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歷史使命感得到充分激發(fā),切實提高教學組織活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2.軍事理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始終保持愛國熱情。軍事理論課程的教師在教學組織活動中為了形成對學生的有效情感感染,促進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激發(fā),就要在講解相關知識和內容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愛國熱情,實現對學生思想情感的正確引領,為學生群體學習軍事理論內容、強化自身愛國情感提供不竭的動力支持。如在講解日本軍事情況基礎上,教師要融入適當的愛國情感教育,并指導學生以史為鑒,正確認識中日關系,客觀看待中日歷史遺留問題,進而對中日軍事情況進行深入探索,在有效滲透教學情感的基礎上實現對愛國情感的激發(fā),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保障。

(三)組織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在高校軍事理論教學中,要想實現對學生愛國情感的激發(fā)和強化,不能將教學內容停留在理論學習方面,還要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教育教學組織活動實踐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愛國情感加以激發(fā),使學生在參與課外活動的過程中自身綜合素質水平得到明顯增強,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軍事理論課程教學相關內容作為依托,設計相應的愛國情感教育課外活動,如成立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小組、世界先進武器探尋小組、中國人民解放軍發(fā)展歷史研究小組以及中國現行戰(zhàn)略方針學習小組等,在成立專業(yè)學習小組的基礎上利用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組織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參觀學習,對本小組的研究成果進行驗證,加深對軍事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實現對學生愛國情感的激發(fā)。在此基礎上,也可以組織開展報告會,讓學生對本小組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和報告,使學生對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形成更加明確系統(tǒng)的認識,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相應的保障。如此才能真正發(fā)揮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學生的課外活動學習效果也會逐步增強,對學生全面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對中外合作辦學學校軍事理論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加強對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視,積極探索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感的措施,能全面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為學生愛國情感的形成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堅實的保障。新時代背景下,針對中外合作辦學學校特色,要從愛國主義情感教育角度對軍事理論教學內容進行挖掘,革新教學方法,突出教學特色,輔助人才培養(yǎng)工作逐步實現優(yōu)化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建宏.基于軍事理論課程的高校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研究[j].山西青年,2018(13):56.

[6]文彥波.軍事理論課的德育功能及其實現途徑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9):819.

摘要:在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中引入微課來輔助傳統(tǒng)教學,不僅能彌補教學時間、空間的不足,還能豐富教學內容,增強課程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是軍事理論課程改革的一個方向。本文首先簡述了普通高校軍事理論在線課建設現狀,接著從三個方面介紹了軍事理論微課的設計原則,最后課題組對微課在普通高校軍事理論教學中的應用做了探析。

軍事理論課是普通高校學生平時學習國防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國防教育功能在高校實現的主要依托。軍事理論課內容博大精深,在學時有限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是課題組研究的重點。隨著教育信息化和在線課程的發(fā)展,mooc輔助教育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應用。mooc高度精煉的知識整合以及靈活機動的學習方式,讓高校的軍事理論課教師們不再擔心知識點放射少,課時不夠用,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等問題。軍事理論課課程知識更新速度快、涉密性強、涉及政策部分教學尺度拿捏難度大、可參考借鑒經驗少等原因致使軍事理論課的mooc建設難度大,創(chuàng)新性和突破性強。

冀中職業(yè)學院軍事理論教研團隊在省教育廳主推的智慧職教mooc學院平臺上構建了《大學軍事教程》課程,一期課程已順利結課,二期課程正在建設中。一期課程全程共有1500余名學員加入課程,其中不乏有數十名全國同類院校相關同仁加入交流,教學效果良好。軍事理論課課堂教學和mooc的教學方式結合起來作為傳統(tǒng)課堂軍事理論教學的有力補充,既能達到進一步提升學生國防意識和軍事素養(yǎng)的效果又不占用學校其他的教育教學時間,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軍事理論課的在線課程進一步建設研究迫在眉睫。

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庫中,把課程資源整合到微視頻中的,以微課形式進行,包括(且不限于)軍事理論課視頻教程、拓展閱讀資料及視頻、文本課件、在線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章節(jié)測驗、期末考試等全部mooc主要構成要素。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們深度分析當前形勢、創(chuàng)新思考,更加注重微課在教學領域的應用。在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中引入微課來輔助傳統(tǒng)教學,不僅能彌補教學時間、空間的不足,還能豐富教學內容,增強課程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是軍事理論課程改革的一個方向。

(一)緊扣教學大綱,篩選適合制作微課的內容。

2019年1月,教育部聯合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修訂《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新教學大綱在課程定位、課程目標、課程要求、課程內容、教師發(fā)展、教材建設、教學方法、課程考核、教學保障、督導評價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訂,這些改變均說明職能部門對本課程功能定位的進行了深入謀劃和思考,教育工作者對其進行深度剖析,有利于對本課程所屬問題進一步深入探析,從而凝聚共識、指導業(yè)務實踐。

軍事理論課擔負著大學生國防軍事教育的功能,教學的目的不同于專業(yè)的軍事院校,無需在理論的深度和學術上做過細的探究,重點側重于拓寬軍事領域的知識,注重軍事知識的信息量和科技含量。這就要求課題組與時俱進地調整和豐富軍事理論課的教材內容,適當增加國際局勢變化、局部緊張態(tài)勢分析和新軍事科技發(fā)展等方面的新內容,使軍事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富有時代特色。此外,軍事理論課還應把學生關注的世界熱點問題、最新信息以及相關前沿問題及時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熱情。

微課中的微視頻拍攝完成后,短時間內一般都不會重新拍攝。軍事理論課時代性很強,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刻影響下,全球性、跨國性問題逐漸上升為牽動國際形勢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國家安全中的國際戰(zhàn)略形勢和信息化裝備中的信息化作戰(zhàn)平臺時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而中國國防和軍事思想這兩部分卻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因此在錄制軍事理論微視頻課時,應當把較為穩(wěn)定的重點內容用微課的形式錄制,變動性較強的部分主要放在課堂上講授,這樣既能在國家規(guī)定的學時內即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富裕出時間讓教師能重點講解國際戰(zhàn)略環(huán)境等變動較大的內容,從而增強了軍事理論的時代性。

(二)采用多種呈現形式,吸引學生的長期關注。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欲強,但自制能力差,思想容易開“小差”,對于當前一些軍事熱門話題、信息化戰(zhàn)爭戰(zhàn)例,以及熱播影視作品所反映出的救援行動、信息化作戰(zhàn)平臺、綜合電子信息系統(tǒng)、信息化殺傷武器、軍事高技術等學習興趣濃厚,但對于理論性知識卻缺乏深入的學習。因此,軍事理論教學要運用現代化的技術,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讓學生樂學、善學,從而體現學生才是真正的認知主體。微課要把語言文字表達的藝術性和視頻圖像顯示的直觀性有機的結合起來,做到圖文并茂、音像同步,使得復雜問題簡明化、抽象問題形象化、枯燥問題趣味化,極大地增強了課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微課的呈現形式可以是錄屏類、拍攝類、ppt等基本形式,也可以是動畫型、交互式、手繪類、互動電影、手機h5型等多種創(chuàng)新形式。例如講授古代軍事思想《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時,可結合“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因糧于敵”的軍事思想,將李牧巧施“美馬計”做成微課來播放,使抽象的理論變得形象、直觀、明了,提升了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受和理解更加深刻、全面。

因為學生可以挑選在線公開課的內容進行學習,這就要求在線課全部知識點都要以高質量的水平完成,軍事課教師是完成軍事課教學目標的具體執(zhí)行者和組織者,僅一名教師完成整門課程的拍攝,難度特別大,因而需要組建團隊,需要校內外專家聯合培養(yǎng)校內專兼課教師,還要聯合本校、本省甚至全國的優(yōu)秀同行,強強聯手、共同參與、合力建構,把各個章節(jié)的主要內容,都通過微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再經過認真打磨才能形成軍事理論精品在線公開課。

(四)深入學習制作技法,設計高標準微課。

如何讓微課更具吸引力?這是關于設計策略方面的問題,在微課制作過程中設計是最重要的一步,有條理、有邏輯的設計能夠讓課程在結構上更凸顯合理化,也更便于后期的制作。微課是解惑而非授業(yè),在制作微課前教師要選好知識點,明確受眾。微課設計思路要清晰,選定了主題、內容及展現形式后,需總體規(guī)劃設計授課過程,從導入、講解、交互,到拓展實踐、評價,整個體系一定要明確。時間必須把控好,5-8min內講透徹微課所要展示的知識與內容,在最后特意留下恰當的空白,以便給讀者留出想象的空間。一般按照下面這些原則進行設計微課:

(1)標題簡練、有新意;。

(2)授課過程中適當加入一點幽默的笑點;。

(6)微課的教學環(huán)境符合“一對一”輔導的模式,一定要注意受眾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大教室里很多學生,教學時要做到“目中有人”,語言要生動形象,態(tài)度要真切誠懇,使用個性化親切的語言,加入一定的技法技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微課制作大致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1)選題設計,包括腳本的設計、邏輯設計和選題等;。

(2)素材收集,包括微課中用到的視頻、圖片、文本和其他素材;。

(3)課件制作,特別考慮制作時的色彩搭配、排版、動畫和可視化效果;。

(4)制作準備,如準備好攝像頭和麥克風,準備好所需軟件;。

(5)視頻錄制,指拍攝或錄屏和后期制作階段。后期制作,才是真正的技術活兒,如今制作手段多種多樣,各類軟件也層出不窮,有時微課的制作其實是在考察大家的綜合運用能力。

(一)使用微課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習的遷移。

軍事理論課所依托的軍事學是研究戰(zhàn)爭的本質和規(guī)律,并用于指導戰(zhàn)爭的準備與實施的科學,屬于社會科學,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民族性,是一門高度綜合的學科。軍事理論課課程內容的豐富性、知識體系的滲透性、思維方法的貫穿性都為學習的遷移提供了非常多的“共同元素”。比如《孫子兵法》之所以能夠得到古今中外廣泛認同,歷久彌香,發(fā)揮跨時代、地域和行業(yè)的局限,其獨特價值就在于此書凝聚了軍事科學的軍事思維方法,其世界觀、方法論的指導意義,是軍事理論中最為穩(wěn)定、核心、長遠指導作用的內容。

微課是一個獨立的、有明確教學目標的小課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從學習知識技能向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價值觀念遷移。學生使用微課進行軍事理論課程學習時,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第二輪甚至多輪學習,直至完全掌握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微課自主學習過程中,必然會不斷思考,探尋新的知識,進一步將軍事理論的相關理論與實踐、原理與技術結合起來,從理論上也能解釋一些社會現實問題,這些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益處。

(二)使用微課可以更好的加強素質教育。

教育需要從素質的滲透性、交互性、全面性等視角來審視,軍事理論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以國防教育為核心,以軍事理論課為依托,以軍訓為陣地的軍事課教學的綜合作用,是高校開展素質教育,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軍事理論課使用微課可以更好的融入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教育,讓“微課”的內涵進一步得到拓展,并直接融入了服務功能。利用現場微課、網絡微課、線上微輔導、線下預約微輔導四種“微課”表現形式來服務學生,為學生在線上線下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真正實現“微課”從單向的傳授——學習向傳授——學習——實踐——傳授轉變,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huán)。

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了“普通高等學校通過軍事課教學,讓學生了解掌握軍事基礎知識和基本軍事技能,增強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和憂患危機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提高學生綜合國防素質?!钡囊蟆\娛吕碚摻虒W要聚焦此目標定位,探尋提高學生綜合國防素質的具體內涵外延、作用機理,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真正為廣泛開展國防教育和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做貢獻。

將微課應用于軍事理論課教學能夠有效促進軍事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深化軍事課程改革,提高軍事課程建設水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深化課程改革以及提升課程形象,使軍事理論課程建設現存問題得以改善。在邊建設邊研究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軍事理論教師的線上教學能力,促進軍事理論課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現代化改變,使其線下高標準,線上有水平。線上課程輔助線下教學,做到全方位無死角,充分達到國家要求的軍事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優(yōu)秀水平。改革高職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便于因材施教,促進學校教育跨越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時慧.慕課背景下國防教育在線課程的思考[j].教改教法,2018(08).

[2]國務院.關于印發(fā)《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的通知[z].北京:國發(fā)〔2017〕4號文件,2017.

[4]李際均.中國軍事戰(zhàn)略思維論[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09):389.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為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強化大學生的國家觀念,普通高校紛紛投入到開展國防教育的熱潮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效果卻并不十分明顯,大多數高校學生并國防知識缺乏、國家安全意識薄弱、國家責任感淡薄等等,這些對高校國防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大學生國防觀念的培養(yǎng)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本文重點探討了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并對如何加強大學生國防觀念提出了一定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國防觀念;現狀;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普通高校國防教育工作日益規(guī)范,軍事訓練和軍事教育同時并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大學生的國防觀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夠重視國防知識的學習,沒有形成一定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國家責任感,還無法充分理解國防安全對國家安定團結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結合實際調查結果,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并就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提出相關建議。

(一)國防知識缺乏。

國防政策、國防法規(guī)和國防歷史是國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我國國防政策、國防法規(guī)及必要的國防歷史,對大學生從更深層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國防問題,理解國家政策,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學習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代大學生對國防知識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什么叫“積極防御”戰(zhàn)略、我國的國防戰(zhàn)略是什么;沒有接觸過國防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國建國后發(fā)生的戰(zhàn)爭歷史,不了解我國現代國防危機和重大沖突事件。

(二)對軍事課程認知態(tài)度較差。

高校開展軍事課程,一方面是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使他們掌握一些必要的軍事理論和技能,一方面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義,不斷強化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加強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經過調查,不少學生認為開展這門課程沒有必要,對軍訓和國防教育沒有特別的興趣,認為軍訓累,國防知識乏味,無聊。

(三)國防安全和責任意識薄弱。

不少大學生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國防安全的重要性,沒有形成良好的國防安全意識,雖然對最近國家國際上發(fā)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國家領導人要考慮的問題,與個人沒多大關系。雖然也有不少的大學生愿意參軍以報效祖國,維護國家安全和穩(wěn)定,然而還是有部分大學生認為把當兵當做一件有“錢”途的工作,參軍動機不純粹。

如何培養(yǎng)并加強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是普通高校必須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針對以上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統(tǒng)一思想,加強國防觀念。

國防觀念屬于精神力量,是公民愛國主義思想、民族責任心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國防觀念會通過一定的形式進行傳播、普及,最后滲透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中,化為巨大的戰(zhàn)斗力和生產力。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必須統(tǒng)一思想,加強大學生對國防觀念的認識,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民族憂患意識,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學習軍事知識,增強國防觀念,培養(yǎng)大學生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加強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為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認真落實,開設軍事課程。

在原有的軍事課程基礎上,進一步將軍事課納入到高校的教學計劃中,以軍訓和軍事理論課為主,認真落實教學時間、學分設置、教師安排、考試、考評檢查等教學活動過程,不斷完善軍事課程的教學管理模式。由于軍事課程與普通公共課程在教學方式、教學時間、教學地點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課程的管理制度,則會引起高校教學計劃的混亂。因此高校應當加強對軍事課程的制度建設,圍繞《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的有關規(guī)定,從高校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出發(fā),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保障教學時間、培養(yǎng)軍事教師、健全軍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實現高校國防教育的規(guī)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種途徑。

要想加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不能僅限于通過軍訓和軍事理論課的學習,還應當因地制宜,結合高校自身的發(fā)展狀況,采取多種途徑,開展大學生國防觀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設置國防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類型,大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國防教育課程,在具有一定軍事氛圍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軍事知識,培養(yǎng)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培養(yǎng)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提高自身的組織紀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專業(yè)課程中的軍事國防知識,尋找其他專業(yè)課與國防軍事課程之間的結合點,潛移默化地將國防觀念滲透在大學生的思想中。又如可開辦各種形式的講座、報告會、軍事社團等活動,充分引起大學生對國防軍事知識的興趣,滿足不同大學生的需要;或者可組織大學生參觀國防教育基地、革命紀念館、紅色旅游景點等,鼓勵大學生參與到普及國防觀念教育的活動中去。

總而言之,和平和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目前國際關系和諧,國內安定團結,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危機。我國高校積極開展國防觀念教育活動,不僅能夠增加大學生的國防知識,增強他們的民族危機感,而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國家責任感,為國家甚至世界的和平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于國防科研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有選擇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論述;關于要實行對外開放,積極發(fā)展軍民品外貿的論述;關于國防科研生產要服從軍事戰(zhàn)略方針,按照戰(zhàn)略要求確定發(fā)展方向、目標和重點的論述;關于國防科研要走在前面,抓科研要突出重點,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論述;關于軍工產品必須堅持質量第一,達到百分之百合格的論述;關于充分發(fā)揮國防科技人員作用,不拘一格選拔青年人才特別是尖子人才的論述;關于改革軍工管理體制,加強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論述,等等。這些重要論述,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國防科技工業(yè),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回顧近二十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國家工作重點的轉移,國防科技工業(yè)勝利實現了戰(zhàn)略性轉變,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fā)展上了新的臺階,體制改革、結構調整、軍民結合、對外開放等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根本上說,這些成就都是鄧小平理論的偉大勝利,是國防科技工業(yè)戰(zhàn)線堅決貫徹落實鄧小平一系列重要決策和指示的結果。江在十五大的報告中指出,學習鄧小平理論,要完整、準確地把握理論的科學體系,從總體上領會理論的基本觀點和基本精神,又要從各自工作的領域對理論的有關內容進行系統(tǒng)鉆研和理解。從國防科技工業(yè)系統(tǒng)來講,學習鄧小平理論,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繼續(xù)深入學習、深刻領會鄧小平關于國防科技工業(yè)的理論,統(tǒng)一思想,指導實踐,努力開拓有中國特色的國防科技工業(yè)發(fā)展道路。

江在十五大的報告指出,要貫徹積極防御的軍事戰(zhàn)略方針,加強質量建設,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要重視科技強軍,加強國防科技研究,逐步更新武器裝備。最近幾年,他還多次強調,爭奪質量優(yōu)勢,已成為當今世界各主要國家軍隊建設的一個重要發(fā)展趨勢;在軍事斗爭準備和軍隊建設中,必須把國防科技發(fā)展和部隊裝備建設擺在突出地位;要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迎接世界軍事發(fā)展的挑戰(zhàn),積極跟蹤國外高科技發(fā)展。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世界軍事發(fā)展的本質特征,科學闡明了現代科技特別是高科技在軍事發(fā)展中的巨大推動作用,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我軍建設的方向,同時指出了國防科技工業(yè)的根本任務。學習這些重要指示精神,我們強烈地感到,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科技對軍事發(fā)展的第一位變革作用,更加重視我軍的質量建設,更加重視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fā)展。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國家安全的需要。

縱觀世界軍事發(fā)展趨勢,一個鮮明的特征是,世界各軍事大國在裁減軍隊數量、壓縮軍費開支的情況下,軍費預算普遍向高科技領域傾斜,國防科研費所占比重上升,通過爭奪技術優(yōu)勢,搶占技術制高點,重點發(fā)展高技術武器裝備,爭取戰(zhàn)略主動權。在這場新的軍事變革和競爭中,美軍為保持技術優(yōu)勢,頒布了新軍事科技戰(zhàn)略,確定了重點技術領域,確保武器裝備的先進水平和整體實戰(zhàn)效能。英、法等國提出,在保持核威懾力量的條件下,要重點發(fā)展高技術常規(guī)武器,實現由高、中、低技術武器結合,向高、中技術武器結合的轉變。

日本把追求最高軍事技術水平,確定為未來軍事技術政策的目標,制定了需要重點發(fā)展的高技術領域。俄羅斯近年來采取“寧緊人頭費、不減科研費”的做法,制定了為期十年的“俄軍武器裝備長期規(guī)劃”,提出以高科技為主導,重點發(fā)展高精度武器裝備,鞏固軍事領域的科技優(yōu)勢。我國周邊國家在經濟實力不斷增長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強國防科研,加速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臺灣當局近年來積極調整實施所謂新的軍事戰(zhàn)略,大量增加軍事預算,大肆購買西方先進武器,大力擴充軍備和更新裝備。

迎接世界軍事發(fā)展的挑戰(zhàn),是我們無法回避的歷史責任。中央軍委明確指出:新時期軍隊建設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現代化水平與現代戰(zhàn)爭需要不相適應的矛盾。這個矛盾體現在國防科研生產方面,就是國防科研生產與我軍對現代化武器裝備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必須看到,我軍的武器裝備這些年來雖然有較大改進,但從總體上說,與世界發(fā)達國家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一些主戰(zhàn)裝備,不僅與美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軍隊差距甚遠,而且與臺灣軍隊及有些周邊國家軍隊相比也不完全占優(yōu)勢。改變我軍裝備落后的局面,歸根結底要靠把國防科研生產搞上去。因此,適應世界軍事發(fā)展的深刻變化,加強我軍質量建設,國防科技工業(yè)具有無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我們一定要認清面臨的嚴峻形勢,認清肩負的歷史責任,把思想統(tǒng)一到十五大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部署上來,在新時期軍事戰(zhàn)略方針統(tǒng)攬和指導下,以強烈的責任心和緊迫感,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努力把國防科研生產任務完成好,為我軍質量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下面就中國的就中日釣魚島問題看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據新浪網報道,2010年5月27日,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在全國知事會議上表示,如果日中兩國圍繞釣魚島發(fā)生軍事沖突,美國也將根據《日美安保條約》共同應對。釣魚島(日本稱其為“尖閣列島”)位于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在地質結構上是附屬于臺灣的大陸性島嶼。有史以來,釣魚島主權一直歸中國所有。1972年美國將琉球主權移交日本時,一并將釣魚島列嶼的行政管轄權也交給日本。日本右翼分子多次就釣魚島問題叫囂,侵犯我國主權。自1970年代開始,華人組織的民間團體曾多次展開宣示主權的自1970年代開始,華人組織的民間團體曾多次展開宣示主權的保釣運動。我國政府從發(fā)展中日關系出發(fā),在堅持我一貫立場的前提下,與日方達成了此問題留待以后解決,但釣魚島問題不容樂觀。自1970年代開始,華人組織的民間團體曾多次展開宣示主權的保釣運動。我國政府從發(fā)展中日關系出發(fā),在堅持我一貫立場的前提下,與日方達成了此問題留待以后解決,但釣魚島問題不容樂觀。

從中日邊境釣魚島爭端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存在威脅。

從世界歷史我們可以得知一國的周邊安全環(huán)境對一個國家的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美國的崛起具有非常好的周邊環(huán)境:北邊與加拿大有著不設防的邊界,南邊是國力遠弱于己的墨西哥,東西是兩大洋。

而我們中國的周邊安全環(huán)境趨勢不容樂觀的:邊界線較長,相鄰國家最多。中國陸上有10余個鄰國,海上與6個國家隔海相望,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之一,周邊國家人口眾多,大國集中。我國及周邊國家地區(qū)是世界上擁有上億人口國家最集中的地區(qū)。在周邊國家中,俄羅斯、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都是世界或地區(qū)大國,經濟實力雄厚,軍事力量強大。周邊國家發(fā)展差距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織,安全環(huán)境復雜。另外,我國與鄰國地緣關系特殊,形成相互制約和影響的大國關系。

目前,雖然周邊國家與中國保持著“太平”狀態(tài),但由于種種原因,中國與這些國家還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領土與領海的爭端,利益的爭端,綜合觀察我國周邊環(huán)境安全格局,我國周邊安全環(huán)境面臨的威脅主要有:

一、祖國統(tǒng)一面臨的復雜形勢。近年來,隨著大陸對臺工作力度的進一步加大,臺獨分裂勢力受到沉重打擊,島內局勢穩(wěn)定,兩岸關系呈現新局面。但反臺獨軍事準備斗爭不能放松,要時刻警惕臺獨勢力。

二、日本對我國安全的潛在和現實威脅。中國和日本的摩擦主要集中在:歷史問題;釣魚島問題;臺灣問題和日本擴軍問題。日本與我國戰(zhàn)略禮儀日趨突出,將我國列為主要潛在對手。另外,日本軍國主義抬頭,積極發(fā)展軍事力量,企圖邁向軍事強國,對我國的潛在軍事威脅逐步增加。中日最大利益爭端無疑就是東海大陸架和釣魚島問題,還有東海石油問題。近年來,日本右翼分子態(tài)度囂張,加強對中日有爭議島嶼和海域的控制,無視我國主權。其次日本插手臺灣事務也使得中日關系極不穩(wěn)定。

三、中印邊境懸而未決。我國與印度存在著十二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爭議,印度占領著我國大約九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中印之間曾因邊界爭端爆發(fā)過武裝沖突,此后長期對峙多年。近幾十年來,兩國多次邊界談判,但至今仍無實質性進展。

四、與南亞諸國的海島歸屬爭端。東南亞南海周邊國家一直占領著我國大量島嶼和領海,并在南海開采石油。

五、與韓國存在黃海大陸架爭端,韓國一直在黃海中國海域開采石油,另外韓國還侵占了我國的蘇巖礁等島嶼。

六、美國對我國安全的綜合性的威脅。政治上,美國對中國加緊實施“西化”、“分化”戰(zhàn)略。軍事上,對我國全面遏制和防范。另外,美國企圖利用臺灣問題對我國進行戰(zhàn)略牽制。阿富汗戰(zhàn)爭和伊拉克戰(zhàn)爭之后,美國在中亞建立了軍事基地。對我國存在潛在軍事威脅。

七、其他因素。其他影響中國周邊安全的因素還有西部的恐怖勢力、俄羅斯對中國的不信任感等。

面對如此復雜險峻的周邊安全形勢,中國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旗幟,一如既往地與周邊國家地區(qū),世界各國友好往來,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關系。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是兩大主題。中國要想在21世紀完成大國崛起的歷史使命,毫無疑問,一個和平安定的周邊安全環(huán)境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形勢來看,我國周邊環(huán)境盡管復雜,但總體趨于緩和,周邊安全環(huán)境處在建國以來比較好的時期,大規(guī)模的外敵入侵的軍事威脅已消除或減弱,曾經與我國發(fā)生過武裝沖突的國家,都與我國實現了關系正常化。雖然如此,但我們要有危機意識,要有強烈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以智慧、勇氣、策略為我國的周邊安全環(huán)境應在和諧氣氛,為我國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路漫漫其修遠,我將上下而求索!在機遇與挑戰(zhàn)同在的我國周邊安全形勢中,戰(zhàn)略平衡將是我國處理與周邊各國爭端的積極策略。在我國與周邊國家利益上既有共同之處也有分歧和沖突的格局下,我們應該以“求同存異”外交策略為指導,妥善應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安全形勢,與周邊國家保持和平相處的關系,不斷地發(fā)展與周邊國家的安全合作,增強與周邊國家的互信。同時,也要維護國家主權、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發(fā)展利益,為國家崛起而奮斗。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為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強化大學生的國家觀念,普通高校紛紛投入到開展國防教育的熱潮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效果卻并不十分明顯,大多數高校學生并國防知識缺乏、國家安全意識薄弱、國家責任感淡薄等等,這些對高校國防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大學生國防觀念的培養(yǎng)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本文重點探討了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并對如何加強大學生國防觀念提出了一定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國防觀念;現狀;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普通高校國防教育工作日益規(guī)范,軍事訓練和軍事教育同時并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大學生的國防觀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夠重視國防知識的學習,沒有形成一定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國家責任感,還無法充分理解國防安全對國家安定團結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結合實際調查結果,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并就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提出相關建議。

(一)國防知識缺乏。

國防政策、國防法規(guī)和國防歷史是國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我國國防政策、國防法規(guī)及必要的國防歷史,對大學生從更深層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國防問題,理解國家政策,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學習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代大學生對國防知識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什么叫“積極防御”戰(zhàn)略、我國的國防戰(zhàn)略是什么;沒有接觸過國防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國建國后發(fā)生的戰(zhàn)爭歷史,不了解我國現代國防危機和重大沖突事件。

(二)對軍事課程認知態(tài)度較差。

高校開展軍事課程,一方面是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使他們掌握一些必要的軍事理論和技能,一方面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義,不斷強化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加強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經過調查,不少學生認為開展這門課程沒有必要,對軍訓和國防教育沒有特別的興趣,認為軍訓累,國防知識乏味,無聊。

(三)國防安全和責任意識薄弱。

不少大學生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國防安全的重要性,沒有形成良好的國防安全意識,雖然對最近國家國際上發(fā)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國家領導人要考慮的問題,與個人沒多大關系。雖然也有不少的大學生愿意參軍以報效祖國,維護國家安全和穩(wěn)定,然而還是有部分大學生認為把當兵當做一件有“錢”途的工作,參軍動機不純粹。

如何培養(yǎng)并加強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是普通高校必須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針對以上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統(tǒng)一思想,加強國防觀念。

國防觀念屬于精神力量,是公民愛國主義思想、民族責任心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國防觀念會通過一定的形式進行傳播、普及,最后滲透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中,化為巨大的戰(zhàn)斗力和生產力。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必須統(tǒng)一思想,加強大學生對國防觀念的認識,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民族憂患意識,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學習軍事知識,增強國防觀念,培養(yǎng)大學生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加強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為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認真落實,開設軍事課程。

在原有的軍事課程基礎上,進一步將軍事課納入到高校的教學計劃中,以軍訓和軍事理論課為主,認真落實教學時間、學分設置、教師安排、考試、考評檢查等教學活動過程,不斷完善軍事課程的教學管理模式。由于軍事課程與普通公共課程在教學方式、教學時間、教學地點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課程的管理制度,則會引起高校教學計劃的混亂。因此高校應當加強對軍事課程的制度建設,圍繞《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的有關規(guī)定,從高校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出發(fā),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保障教學時間、培養(yǎng)軍事教師、健全軍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實現高校國防教育的規(guī)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種途徑。

要想加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不能僅限于通過軍訓和軍事理論課的學習,還應當因地制宜,結合高校自身的發(fā)展狀況,采取多種途徑,開展大學生國防觀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設置國防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類型,大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國防教育課程,在具有一定軍事氛圍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軍事知識,培養(yǎng)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培養(yǎng)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提高自身的組織紀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專業(yè)課程中的軍事國防知識,尋找其他專業(yè)課與國防軍事課程之間的結合點,潛移默化地將國防觀念滲透在大學生的思想中。又如可開辦各種形式的講座、報告會、軍事社團等活動,充分引起大學生對國防軍事知識的興趣,滿足不同大學生的需要;或者可組織大學生參觀國防教育基地、革命紀念館、紅色旅游景點等,鼓勵大學生參與到普及國防觀念教育的活動中去。

總而言之,和平和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目前國際關系和諧,國內安定團結,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危機。我國高校積極開展國防觀念教育活動,不僅能夠增加大學生的國防知識,增強他們的民族危機感,而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國家責任感,為國家甚至世界的和平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糜振玉等.《新編大學軍事教程》[m].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

[2]賈小沛,楊玉倫,馬志剛.《新形勢下強化學生國防觀念的幾點思考》[j].吉林工學院學報.1999,20:(4).

[3]卞卡.《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調查及對策》[j].大學時代(下半月).2006,(10).

所謂的戰(zhàn)例教學指的就是利用真實的戰(zhàn)斗例子,研究在作戰(zhàn)過程中應用了哪些作戰(zhàn)的理論,實戰(zhàn)過程中應用了哪些作戰(zhàn)規(guī)律的一種教學模式。所謂的戰(zhàn)例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精準地了解戰(zhàn)斗過程中的一些細節(jié)部分,指導學生在特殊的戰(zhàn)斗環(huán)境中能夠進入到情景當中,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分析在作戰(zhàn)過程中應用了什么樣的手段,其中包含有哪些理論知識,從而更加科學的認識軍事現象,真正讓學生了解軍事知識,對軍事知識的教學產生興趣。

在研究軍事理論課程的時候,我們首先是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選擇時下最新鮮的軍事案例進行分析,這樣對于學生學習和主動思考問題才能有所助益,有效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使整個軍事課能夠在今后的改革創(chuàng)新道路上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達到一個新高度。普通高等學校在進行軍事理論教育的過程中主要會講述五大模塊的內容,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充分結合理論和實際,使軍事理論的課堂能夠有新時代的氣息,軍事理論的描述也能具有更強的感染力。

在教授學生軍事理論的時候,老師可以嘗試使用一些新鮮的方式來進行講解,改變傳統(tǒng)的知識體系,突破思維定式,使教學能夠更加的個性化,教學的內容也能更加的多樣化。相關老師在教授知識的時候可以參考教學大綱來完成教學目標,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及時提出自己的疑問,讓老師第一時間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地為學生解答疑問,在解答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融入一些國防知識和軍事理論等。

在講授軍事知識理論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理解軍事知識,同時還能增進老師和學生們之間的情誼,讓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增加彼此溝通的機會。在軍事理論教學的課堂上,老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軍事知識的樂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主動的去思考問題,探索知識的奧秘。

在大部分高校中,軍事課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按照既定的教學目標展開教學工作,充分的將現代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的板書技術結合起來,使學生們能夠更容易的理解其中的含義,由于現代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也漸漸的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也能夠較為具體的展現出軍事理論知識,把外表看似簡單的東西具象化,把深層次的內涵表達出來。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軍事理論的教學是比較抽象化的,正因為這一點,在講授相關知識的時候,會夾雜較多難以理解的知識點。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這些知識點,老師們應該去尋找更加適合教學的方法,利用高科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站在更加科學的視角去理解這些問題。通過圖片、聲音、視頻的一系列展示,晦澀難懂的軍事理論就變得生動明快起來,枯燥的軍事理論知識也變得有趣容易理解。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復雜的軍事知識與一些生動有趣的知識點結合在一起,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增強軍事理論知識的感染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全方位的教學方式,達到預期教學目的。

在進行軍事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會使用到很多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利用戰(zhàn)例教學、案例教學以及專題教學結合的方式,能夠更加明顯的體現出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明顯的提升;為了使軍事理論教育能夠真正發(fā)揮出作用,可以搭建一個集多媒體輔助教學、信息媒體互動教學、兵器陳列室輔助教學的多元教學平臺,真正實現對學生全方位的教育,讓國防教育成為我們教育體系中的常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大學生軍事教程教學的特點,才能夠有效地提升軍事理論教學的效果,為中國的新青年們種下一顆愛國的種子,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國情懷,為國家部隊提供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劉仁能.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內容與方法的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12)。

[2]時慧.慕課背景下國防教育在線課程建設的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08)。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三

通過為期八周的軍事理論的學習,我對于軍事,國防等方面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實現了一個大跨度的飛躍。

我個人認為,軍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軍事理論,先進武器和精銳部隊。這三個方面,無論是在軍事進攻,還是在戰(zhàn)略防御上,都是極為關鍵的。

首先,是軍事理論。軍事家毛澤東,綜合吸收了前人軍事理論的精華,并加以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通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等戰(zhàn)爭實踐,形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毛澤東軍事思想理論。該理論,除了包含豐富的作戰(zhàn)方法,還充滿了哲學的色彩,其正確性,先進性,指導性,都值得我們去深入的研究體會,并結合具體情況,加以發(fā)展完善。這種思想,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人類軍事理論的智慧。

其次,是先進的武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武器里面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它對戰(zhàn)爭結局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今年的幾場戰(zhàn)爭中,如海灣戰(zhàn)爭,美空襲南聯盟,美占領伊拉克,軍事武器甚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雖然經過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們中國的武器裝備取得了實質性的發(fā)展.所以,我認為我們國家,應該在新式武器的研發(fā)上,加大力度,加大投入,重點發(fā)展。這在國防威懾上,將起到非常有利的影響。

最后,是精銳部隊。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代化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大多數戰(zhàn)爭所依靠的不再僅僅是人的數量,而是人的素質。精妙高超的軍事作戰(zhàn)思想,需要人去運用,去創(chuàng)造;先進靈巧的新式武器,需要人去研發(fā),去使用。我認為,對于軍隊,在注重一定數量的同時,也要對軍人的素質給予關注。所以,我們可以采取一定數量的精銳常備軍,再加上龐大的預備役力量的方法,來組織我們的軍隊。

通過軍事理論的學習,強化了我的愛國熱情,增強了我的國防觀念。每每全神貫注的聽完卻還意猶未盡,總覺得聽不夠。老師向我們講述了當今我國國防的形式與現狀等內容,讓我們學習到大量的現代軍事知識,認識到了國防與國家安危存亡、民族榮辱興衰的密切關系,提高了我們對國防地位、作用的認識,樹立了牢固的國防觀念?!疤煜码m安,忘戰(zhàn)必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些千古名訓告訴我們:越是在和平條件下越要居安思危,強化我們的國防意識!

每一個國家和民族從自身安全出發(fā),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運用到國防上,大學生通過學習現代軍事科學知識,可以親身感受到自己所學專業(yè)和知識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從而極大的激發(fā)他們刻苦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可以增強勇于向困難挑戰(zhàn),勇攀科學高峰的意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四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軍事理論課程。通過軍事理論的學習,強化了我的愛國熱情,增強了我的國防觀念。這幾周中我最愛聽的課就是生動有趣而且意義深遠的軍事理論課了!每每全神貫注的聽完卻還意猶未盡,總覺得聽不夠。教官們向我們講述了當今我國國防的形式與現狀,國防法規(guī)的產生、發(fā)展、特征,各種軍事高技術以及武裝力量的基本概況,世界軍事的形勢、國際戰(zhàn)略環(huán)境以及我國周邊的安全環(huán)境,讓我們學習到大量的現代軍事知識,認識到了國防與國家安危存亡、民族榮辱興衰的密切關系,提高了我們對國防地位、作用的認識,樹立了牢固的國防觀念?!疤煜码m安,忘戰(zhàn)必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些千古名訓告訴我們:越是在和平條件下越要居安思危,強化我們的國防意識!

另外,學習軍事理論對于完善我們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具有重要作用:每一個國家和民族從自身安全出發(fā),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運用到國防上,大學生通過學習現代軍事科學知識,可以親身感受到自己所學專業(yè)和知識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從而極大的激發(fā)他們刻苦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可以增強勇于向困難挑戰(zhàn),勇攀科學高峰的意識。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五

最近一段時間,我與全校同學一起學習了軍事理論課,通過國防大學的老師們生動形象的講解,我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現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段時間的理論課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全面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我增加了偉大祖國的熱愛,下面,我就談談我學習的一點體會。

學習中國軍事力量這一課時,我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時的令人激動的情景:伴著氣勢磅礴的軍樂,胡錦濤同志的親切問候和受閱官兵的響亮回答,響徹十里長街。進入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同志對我軍歷史使命作出科學概括,軍隊要為黨鞏固執(zhí)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zhàn)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

中國始終恪守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堅定奉行自衛(wèi)防御的核戰(zhàn)略,從不用自己的核武器威脅他國。并且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qū)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從未在其他國家部署核武器,過去沒有、今后也不會參加任何形式的核軍備競賽,這是中國對世界人民許下的承諾。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六

今年兩會上,溫的報告中也指出:過去一年,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成就。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圓滿完成國慶首都閱兵、重點地區(qū)維穩(wěn)等重大任務,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新的一年,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著眼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按照革命化現代化正規(guī)化相統(tǒng)一的原則,加強軍隊全面建設。以增強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能力為核心,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大力加強軍隊思想政治建設。加快全面建設現代后勤步伐。加強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建設。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提高軍隊正規(guī)化水平。積極穩(wěn)妥地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增強執(zhí)勤、處置突發(fā)事件、反恐、維穩(wěn)能力。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各級政府要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鞏固和發(fā)展軍政軍民團結。這充分體現出我國的國防軍隊建設在新時期新階段取得了新的重大的成就!

現在,我們的人民軍隊已由過去單一軍種的軍隊發(fā)展成為諸軍兵種合成、具有一定現代化水平并開始向信息化邁進的強大軍隊!年月日,在人民海軍成立六十周年時,胡錦濤同志鄭重宣告:不論現在還是將來,不論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中國都永遠不稱霸,不搞軍事擴張和軍備競賽,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軍事威脅。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內的中國軍隊,永遠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七

為期兩周的軍事訓練雖然讓我們吃了一些苦,但我認為吃這些苦是值得的,也是有必要的,它不僅讓我們體魄得到了鍛煉,更是讓我們在意志上得到了升華。如果非要讓我說在這次軍訓中學到了什么,那我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詞語:目標、態(tài)度、團結、犧牲(奉獻)、紀律、尊重、勇氣(魄力)、堅持。

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個確定的目標,那么他每天的生活將會在渾渾噩噩中度過。沒有目標的人,只是一個空有軀殼的傀儡罷了。人生苦短,總共也才只有三萬多天罷了。每過一天代表著我們距離死亡也就近了一天,要是還沒一點收獲,那就是對自己生命的不尊重,對生命的不負責。在較短的時間內確定一個通過自己努力能完成的小目標,在較長的時間內確定一個通過自己努力能堅持完成的大目標。這樣每天活著才有意義,才會有收獲。人一旦有了目標并通過自身完成了它,那他的人生才會是完整的。激情奮斗將成為其原動力,完成目標后的滿足感將成為其畢生的驕傲。

剛開始軍訓時我們沒有做到尊重教官,我們還未將身份轉變過來,認為我們只是在他手里隨隨便便訓練一段時間,等不了多久就會離開。沒有對他說的話,所下的命令引起足夠的重視。就像剛開始夜間查點人數,教官明確的對我們說過不許出訓練營大門,若有事要出去需提前到他哪里請假。當天就有人沒有請假就外出,而我們其他人則是在走廊里趴著等著他們回來。我清楚的記著教官反復強調的一句話“我是你們的教官,在這里我就要對你們的生命和安全負責?!比伺c人之間是平等的,只有你尊重了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這就不得不讓我們要有換位思考的習慣,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我這樣做對嗎?我該不該這樣做?只有通過不斷的反思才會讓我們發(fā)現自己的不足,才會讓我們盡量少犯錯甚至不犯錯。軍訓是單一的,是乏味的。每天可能做著同一個動作,喊著同樣的口號,唱著同樣的軍歌。亦如我們的生活,亦或是我們以后的工作。我們不能將其改變,那只有默默的承受。如何將承受改為享受那就只有取決于我們的態(tài)度了。就像軍訓時的站軍姿,教官會不時的強調動作要領,讓我們不要偷懶,不要在他出現在你面前時,你才不動,把腿伸直,把手臂夾緊。我們站不戰(zhàn)的好完全取決于自己的態(tài)度,而不是取決于他人的評判。亦像是我們今后的生活。你認真過是一天,你懶散過也是一天。那干嘛不去為自己爭取為自己快樂而認認真真的去過呢?亦或是我們今后的工作。我們所做的工作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做到問心無愧,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態(tài)度決定一切,做任何事都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只有端正了態(tài)度,才能化被動為主動,積極面對任何挑戰(zhàn)。

我看到的是兄弟姐妹們勇往直前、敢于挑戰(zhàn)的勇氣。看著十分艱難,難以突破的項目,只要你能邁出那一步,跨過心中的那一道坎,迎接你的將會是一片嶄新的藍天。或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會出現許多無形的障礙墻,當需要我自己面對時,我會鼓起勇氣,勇往直前的翻越過去;當需要我們整個團隊面對時,我也會盡最大所能,做到我能為整個團隊做什么和團隊一起齊心協(xié)力共同翻越過去。

俗話說的好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一個地方我們都應遵守當地的規(guī)矩。沒有條條款款的約束人的自制力往往是最差的。就像軍訓時教官為了不讓我們講話,會連續(xù)的吹幾遍哨子。而往往我們也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趴下做俯臥撐是免不了的。為什么只有通過懲罰以后我們才會意識到紀律的重要性呢?為什么我們不去自覺遵守呢?一盤散沙的游勇永遠比不過紀律嚴明的軍隊,同樣一支懶散的團隊永遠比不過一支紀律嚴明的團隊。只有紀律嚴明的團隊才能更高效快捷的完成目標避免犯錯。

我想在兄弟姐妹的心中貫穿整個軍訓的信念就是堅持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做任何事情都不應該半途而廢,要有始有終才算完整。堅持不需要響亮的口號只需默默的付出,始終堅信我行,我可以,我做到了。即使以后出現再大的困難,我也不會畏首畏尾,而是迎難而上,堅持就是勝利。這次的軍訓讓我感受頗多,或許還有一些是我沒有言明的。但我相信這次的軍訓會深深的刻在參加軍訓的每一個人的心中,讓我們深深的記住這份情誼,記住我們一起經歷的風風雨雨。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八

冷戰(zhàn)結束后國際戰(zhàn)略環(huán)境較為復雜,我國周邊安全環(huán)境也不容樂觀。祖國統(tǒng)一面臨復雜形勢,海洋權益存在復雜糾紛,邊界爭端尚未全部解決,還有其他不穩(wěn)定因素影響邊疆地區(qū)安全。新時期我國國防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堅持走精干的常備軍和強大的后備力量相結合的道路”。而我們大學生經過軍事理論的學習,提高國防觀念,增強國防意識,將成為我國強有力的國防后備力量。

端正學習態(tài)度是學好一門學科的前提。在軍事理論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我堅持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請假不曠課。以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堅持完成既定學習任務,并且培養(yǎng)軍事科學方面的興趣,通過深入淺出由繁化簡的學習方式來掌握知識,并從中獲益良多。

自覺接受軍事訓練,努力學好軍事科學,是青年學生履行保衛(wèi)祖國的神圣義務的具體行動。通過軍事理論課的學習,我更加堅信,只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九

軍事,即軍事,原名軍事,是指與一個國家和政權的國防和武裝力量有關的知識和事務。有人認為軍事是政治的一部分,但在中國古代,軍事和政治是分開的。更正式地說,軍事是政治的延續(xù)。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摘要:本文通過對當今高校開設軍事理論課重要性的論述,以及高校開設軍事理論課現狀的分析,提出了軍事理論的教學改革思路,以期提高軍事理論課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形勢;軍事理論課;教改思路。

大學生的軍事理論課是一門通識教育必修課,也是大學生進入高校的第一門課,更是高校的“窗戶”課,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軍事理論課的教學工作。當今國際安全形勢錯綜復雜,在以“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大背景下,局部戰(zhàn)爭依然存在,以政治斗爭、經濟斗爭等多種斗爭方式為主的新形勢下,必須加強大學生的軍事理論教育。

(一)國家有關文件的制定是開設軍事理論課的依據。

我國軍事理論課的開設要追溯到1984年頒布的《兵役法》,該法有明確相關規(guī)定的條例,一直到2006年修訂的教育部、總參部、總政治部聯合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內,我國相繼出臺了多個開設軍事理論課的重要文件。比如,1984年《兵役法》明確規(guī)定:高等院校的學生在就學期間,必須接受基本軍事訓練,于是全國許多大學開展了學生軍訓,此時主要是集中搞軍事技能訓練。

2001年,我國頒發(fā)了【2001】48號文件,文件規(guī)定了從2002年開始,全國要將學生軍訓納入普通高校本、專科生的必修課,并要求制定教學計劃,同時列為考查科目。2002年6月19日,教育部、總參部、總政治部聯合印發(fā)了《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該《大綱》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學生軍事訓練和軍事理論課教學的基本依據,明確規(guī)定了軍事理論課是一門通識教育必修課。2006年修訂版的《大綱》強調指出:軍事課程以國防教育為主線,以軍事理論教學為重點,其教學時數為36學時,除完成規(guī)定的學時外,還應積極開設相關選修課和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講座。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國防教育列入工作計劃,加強對學校國防教育的組織、指導和監(jiān)督,并對學校國防教育工作定期進行考核。由此可見,國家出臺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等文件為全國各高校開設軍事理論的教學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使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及大綱時有法可依。

(二)當今大學生亟需加強國防觀念和國防意識教育。

從古到今,每個國家都把國防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皣鵁o防不立、民無軍不安”,說明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國防,則這個國家將不能長久安全地發(fā)展下去。當今的大學生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沒有經受過戰(zhàn)爭的洗禮,導致他們國防觀念淡薄,憂患意識缺失,對國際形勢漠不關心,甚至有個別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國家機密等。因此,必須大力培養(yǎng)當今大學生的國防意識教育,包括民族憂患意識、國家安全意識以及愛軍尚武意識。

通過民族憂患意識的培養(yǎng),使大學生樹立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居安思危的愛國主義憂患意識;通過國家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使大學生認清當今國際局勢總體處于和平時期,但是局部戰(zhàn)爭、恐怖主義、霸權主義以及我國周邊環(huán)境等諸多威脅仍然存在,從而促進他們形成國家安全意識;通過愛軍尚武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要繼承毛澤東同志“槍桿子里出政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要讓學生樹立一種強國興邦和愛軍習武的國民意識。每所學校都把大學生的國防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深知國防教育工作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客觀要求,是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培養(yǎng)造就大批高素質后備兵員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國高校軍事理論課的教學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學校不夠重視,隨意減少授課學時,授課地點安排在軍訓期間或周末或晚上,教學質量令人堪憂。

《學生軍事訓練工作規(guī)定》第十一條:普通高等學校(包括高校)應當把學生軍事訓練工作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統(tǒng)籌安排。第十二條:普通高等學校軍事教學機構與人民武裝部共同負責軍事技能訓練、軍事理論教學的計劃安排和具體組織實施。明確指出了軍事理論教學工作應該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由軍事教學機構(軍事理論教研室)和人民武裝部共同組織實施。很多高校對軍事理論課教學重視程度仍顯不足,主要表現在軍事理論的教學管理機制不健全,即沒有單獨建立軍事教研室(部),并與武裝部(單設)合署辦公,大部分高校是由設立的武裝部與學工部(或保衛(wèi)處)合署辦公,在這種模式下作為二級機構的軍事教研室的職權和地位非但沒有得以加強,軍事教研室和武裝部的職能和地位反而被弱化了,甚至有個別高校將軍事理論教研室歸并到其他公共課程教研室,導致軍事理論教學的保障設施與經費的投入不足,不利于形成專業(yè)化的師資隊伍,教師以非專業(yè)教師和兼職教師居多,嚴重影響了軍事理論教學任務的質量。

(二)師資隊伍參差不齊,結構不合理。

目前,高校軍事理論教師很少是從軍事院校畢業(yè)的,大多數是從學校相近專業(yè)調劑過來的大學教師或學生輔導員。因此,他們的學歷層次、教學水平以及專業(yè)背景都有很大差距。在教學時,有些教師脫離國內外軍事現狀,只會照本宣科,很少會去更新知識,教學內容陳舊。此外,學歷層次和專業(yè)背景的不一樣,導致他們教學和科研能力截然不同,甚至會出現沒有獲得教師資格證的教師承擔教學任務。追根溯源,這是由于缺乏一只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的軍事理論課教師隊伍,而不是由“雜牌軍”擔當大任。

(三)教學內容不規(guī)范,教學方法單一。

軍事理論課的授課時間被減少,沒有達到《大綱》要求的教學時間――36學時,不能完成軍事理論課的教學任務,缺少系統(tǒng)而全面持續(xù)性的軍事理論教育教學。普遍存在上大課、上統(tǒng)課的現象,課時不夠,很多高校就會分專題或章節(jié)授課,這樣做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每個教師只關注于講課的專題或章節(jié),而缺乏對整個學科內容的掌握,教學效果差強人意,教學內容極不規(guī)范。加上很多教師在上課時教學手段單一,采用單純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很少與學生互動,缺乏吸引力,這樣就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達不到預設的教學效果。

(一)精心選取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高校的軍事理論教學內容豐富,知識涉及面較廣,要想在有限的學時內完成教學目標,就要求我們在《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上,精心選取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在圍繞國防教育這條主線的基礎上,優(yōu)化整合學校整體師資力量,直擊當前熱點和敏感話題,把握學生動態(tài),力求把當今國際形勢和課本中的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引起學生的反思和共鳴。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大膽突破傳統(tǒng)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要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知識結構和身心特點的新型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開放式教學方法、導問式教學方法、分層次教學法等,使用這些方法把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講透,確保軍事理論教學質量。

此外,在完成《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外,還可采取寓教于樂式教學方法,將理論教學與實踐體驗活動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性地開辟一條國防教育實踐路線。校園里可以組織一些國防教育類的活動,比如以革命題材為主的演講比賽、觀看愛國戰(zhàn)爭電影、舉辦國防教育講座以及針對當前國內外熱點話題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學??梢愿鶕闆r,組織學生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遺址、博物館等紅色圣地,通過這些載體中的國防教育元素使他們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

(二)加大引進高素質軍事理論人才,調動現有教師的積極性。

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是教師。建設一直政治強、業(yè)務精、素質高的軍事理論教師隊伍,是提高軍事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加強大學生國防教育的重要保證。因此,必須加大力度引進高素質軍事理論人才,并充分調動現有軍事理論教師的積極性。

在引進人才的時候,要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候選人最好是博士研究生或具有高級職稱的軍事人員,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有豐富的軍事方面教學經驗者最佳。

對現有的軍事教師,學校要實行獎勵機制。一方面,學校領導及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軍事教師職稱評聘工作和生活待遇情況,每年選派一部分教師出去參加專題培訓或研討會,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以待遇留人、關愛留人的方式解決軍事教師的生活問題,充分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一方面,對不稱職的軍事理論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懲罰,甚至撤換。

(三)建立合理的考核體系。

高校軍事理論課的考核分為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理論部分的考核主要是由學生平時成績和期末試卷成績組成,分值的比例可以設為4:6。學生的平時成績可以分為課內和課外,課內成績依據上課出勤率和課堂表現情況確定,課外成績可體現在學生組織或參加國防教育、社會調查等活動方面,建議課內和課外的平時成績比例設為7:3。期末試卷的考核以閉卷方式考試,題目及題量恰當,題型由客觀題和主觀題相結合,可以建立相應的題庫。

實踐部分的考核主要是學生的軍事訓練,這部分成績可以根據軍訓時的出勤情況和軍訓情況來給分值,具體分值可以由軍訓教官和輔導員來打分,然后取其平均值,這樣更能客觀反映學生的軍事訓練情況。

合理的考核體系既是學生學習效果的最后檢測,也是為以后軍事理論課程建設提供有益參數,因此,建立清晰合理的軍事理論考核體系對軍事理論課程建設至關重要。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fā)展,使人才、資金、原料、信息等資源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廣闊的領域內流動,推動著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和文明成果的共享。我國作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員,應當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去,努力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吸收發(fā)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經驗,優(yōu)化我國的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又好又快地實現我國的發(fā)展,從而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愛國主義教育有廣博的內容和豐富的素材。祖國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愛國主義的瑰寶。我們要善于挖掘它,運用它。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寓教育于各種活動和教學之中,才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1、借助升旗儀式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尊心。

2、經常進行形勢教育。

形勢教育也要以培養(yǎng)學生關心祖國的前途命運,國家的安危進退為宗旨,使大家經常了解國家所處的環(huán)境,國家的發(fā)展變化,把自己的成長和國家的發(fā)展聯系起來。教育的方式要多樣,要廣開言路,平等對話,要置疑解難,點撥誘導。

我校每年元旦前后都要在黑板報上系統(tǒng)公布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關于國家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方面的各種數字,作師生家庭經濟收入和家用電器的變化情況的調查報告,發(fā)動學生寫家鄉(xiāng)變遷的作文和城鎮(zhèn)市場情況的調查報告。此外,還請宣傳部門的負責同志來校解答生對國內外政治、經濟、事;外交等方面的問題,學校領導舉行學生記者招待會和對話會,接受學生記者的錄音采訪,還應邀到班級作小型報告,效果都是比較好的。學校還組建了:“少年團校\",對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進行團的知識教育和培訓。

外事活動中更要注意愛國主義教育,自尊自愛,不卑不亢。10多年來,我校接待美國、英國、西德、瑞典、意大利、法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的國際友人近400多人。從1985年開始、我校與在蘭州的外國專家,學者開始了更加密切的交往,自1986年開始,我校又從美國大學語文服務社請來了兩位美籍短期服務教師,他們在我校任教一個半月,對我校的外語教學產生了積極影響;由此,我們開始了和美國友好人士及中學生的廣泛交往,還與美國堪薩斯州的哈斯維爾中學建立了友好關系。至此,我校有200多名師生和美國朋友有書信來往。在這一有意義的交往中,我們的師生以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品格和真誠,贏得了美國朋友的心,并使他們通過我們了解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和民族。

3、創(chuàng)設愛國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增強學生的使用感。

濃厚的充滿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能夠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隱型課程的耳濡目染和熏陶和教育,所以我們在每個教室張掛國旗,校內布置歷代偉大科學家、醫(yī)學家、美術家、音樂家……的名言或畫像,張貼宣傳偉大祖國和革命領袖為內容的美術圖片等櫥窗,使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滲入無處不在的教育環(huán)境,這樣學生們眼界開闊了,感情升華了,振興祖國的使命感在他們的心頭悄然而起。

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實在性和豐富性,決定了其教育形式的靈活性與多樣化,其中更重要的,在于讓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活動中去體驗,去感受。因此,學校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和校外活動。

3.1開展愛國文藝作品賞析活動。如“讀百部愛國故事書”,“唱百首革命歌曲”,“觀百部愛國優(yōu)秀影視片”,“賞百首愛國詩詞”等,借五彩繽紛的鏡頭銀屏和蕩氣回腸、慷慨激昂的文字旋律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3.2結合清明節(jié)、“五四”、“七一”、國慶節(jié)重大節(jié)日開展主題鮮明的活動。如憑吊先烈、遠足尋根、文藝演出、歌詠比賽、入團宣誓、書畫展、征文等。這些活動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樂,使學生耳濡目染,動心動情。

五四開展寒暑假社會實踐和調查活動。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觀革命故居、歷史遺跡、中外合資企業(yè)、訪問老紅軍老將軍;還可邀請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同志來校作鄉(xiāng)情和形勢報告;開展一些愛國實踐活動,如“我為殘疾人事業(yè)獻愛心”,“我與災區(qū)小朋友心連心”“為希望工程獻愛心”等。這引起貼近現實的活動更富真情實感。

愛國主義教育是全民教育,重點是青少年,而學校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場所,要做到愛國主義教育常抓常新,則必須不斷探索愛國主義新途徑。

《國家安全新形勢下的國防教育探析》。

[摘要]認清國家安全新形勢,樹立憂患意識,強化國防觀念,深入開展國防教育是加強國防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堅持融合發(fā)展,注重結合實際,促進教育成果轉化,是保證國防教育取得實效的有力措施。要堅持把國防教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促進黨委政府、企事業(yè)單位履行國防職能,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為建設強大國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國家安全;新形勢;國防教育。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fā)展的安全保障。國家的生存發(fā)展,離不開國家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安全統(tǒng)一和穩(wěn)定。無論是確保國家的內政不被干涉、主權不被侵犯、領土不被分割,還是實現祖國統(tǒng)一,促進國家長治久安和人民安居樂業(yè),都不能沒有強大的國防。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是維護國家安全穩(wěn)定,鞏固國防的重要內容。

當今世界風云變幻,世界軍事變革日新月異,雖然和平與發(fā)展已成為世界的主流,但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的矛盾、沖突仍然存在,各種勢力的斗爭日趨激烈,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影響著世界格局,世界并不安寧。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和全面深化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在不斷增強綜合國力的同時,面臨的國防壓力也不斷增大,一些西方大國、臨國不愿看到中國的強大,想方設法阻止中國的發(fā)展和前進。

這種政治經濟軍事格局,使我國的周邊環(huán)境更為復雜,也面臨著更多的安全威脅。我國鄰國眾多,政治格局多極化;陸海兼?zhèn)?,自然環(huán)境差異大;東強西弱,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各國間矛盾交織,軍事沖突較多。而我國周邊安全形勢更面臨著祖國統(tǒng)一形勢嚴峻;與周邊國家海洋領土爭端有增多的趨勢,海洋權益存在復雜糾紛;邊界爭端尚未全部解決;少數分裂勢力影響邊疆安全穩(wěn)定等等諸多挑戰(zhàn)。這些因素都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全民國防教育力度,使廣大干部群眾時刻保持居安思危、警鐘長鳴的憂患意識,營造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良好氛圍。

當前,中國正經歷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過程。處于“由大到強”階段的國家安全要適應新的國際國內形勢,既要重視傳統(tǒng)安全,又要重視非傳統(tǒng)安全,構建新的國家安全體系。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為此,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國家安全新形勢,強化國防觀念,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尤為重要。黨的對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出了總體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wèi)國防成為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這是新形勢下加強國防教育的基本遵循。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增進全民國防意識、國防知識、國防技能和身體素質,是貫徹落實黨的精神,不斷強化國防觀念、國防能力,捍衛(wèi)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來侵略、顛覆和威脅的必然要求。

國防教育作為鞏固和加強國防而對公民進行的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要進一步明確國防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方法途徑、保障措施等,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普及和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奠定基礎。

黨的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fā)展路子,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tǒng)一,加強軍民融合式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體制機制建設、法規(guī)建設。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圍繞促進軍民融合發(fā)展,搞好全民國防教育,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把愛國擁軍熱情轉化為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的實際行動,不斷深化國防教育成果。

當前,我國正處在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國家安全形勢保持總體穩(wěn)定,但國家安全問題的綜合性、復雜性、多變性趨勢不斷增強,對搞好國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新形勢的需要,不斷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是鞏固國防,促進國家安全的重要任務。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必須圍繞時代主題和形勢任務,樹立與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相適應的國防觀。要著眼推進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國防建設的方針政策,加強國家安全新形勢教育,普及和深化國防法規(guī)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的觀念,樹立富國和強軍相統(tǒng)一的觀念,樹立軍民融合式發(fā)展的觀念,樹立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觀念,切實打牢建設和鞏固國防的思想根基。

把國防教育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與國防教育統(tǒng)一規(guī)劃、同步實施、共同推進。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國防教育,調動各層面、各類群體的積極性,依法開展國防理論、國防知識、國防歷史、國防法規(guī)、國防形勢教育,把國防教育成果轉化為企事業(yè)單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員工素質、履行國防職能的實際成果,轉化為雙擁共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實際行動,增強國防教育的系統(tǒng)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要堅持齊抓共管,按照《國防教育法》規(guī)定,健全黨委、政府統(tǒng)一領導,國防教育辦公室組織協(xié)調,軍地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形成整體合力,認真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熱愛國防、關心國防、獻身國防的積極性。統(tǒng)籌國防教育與城市文化傳播,把國防教育融入城市歷史文化宣傳活動,在弘揚城市文化的過程中,強化公民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和國防意識。

雖然我國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社會持續(xù)向好發(fā)展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正帶領全國人民攻艱克難,穩(wěn)中求進,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偉大征程,全國人民對美好未來的信心更加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加充滿期待,強國強軍、鞏固國防已成為全國人民的普遍共識。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為強化國防觀念,加強國防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要豐富載體、更新手段、創(chuàng)新舉措,加強思想引導,開展輿論宣傳,注重實踐培養(yǎng),突出工作重點,使國防教育與時代發(fā)展合力合拍、同頻共振,為建設強大國防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為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強化大學生的國家觀念,普通高校紛紛投入到開展國防教育的熱潮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效果卻并不十分明顯,大多數高校學生并國防知識缺乏、國家安全意識薄弱、國家責任感淡薄等等,這些對高校國防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大學生國防觀念的培養(yǎng)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本文重點探討了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并對如何加強大學生國防觀念提出了一定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國防觀念;現狀;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普通高校國防教育工作日益規(guī)范,軍事訓練和軍事教育同時并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大學生的國防觀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夠重視國防知識的學習,沒有形成一定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國家責任感,還無法充分理解國防安全對國家安定團結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結合實際調查結果,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并就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提出相關建議。

(一)國防知識缺乏。

國防政策、國防法規(guī)和國防歷史是國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我國國防政策、國防法規(guī)及必要的國防歷史,對大學生從更深層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國防問題,理解國家政策,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學習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代大學生對國防知識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什么叫“積極防御”戰(zhàn)略、我國的國防戰(zhàn)略是什么;沒有接觸過國防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國建國后發(fā)生的戰(zhàn)爭歷史,不了解我國現代國防危機和重大沖突事件。

(二)對軍事課程認知態(tài)度較差。

高校開展軍事課程,一方面是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使他們掌握一些必要的軍事理論和技能,一方面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義,不斷強化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加強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經過調查,不少學生認為開展這門課程沒有必要,對軍訓和國防教育沒有特別的興趣,認為軍訓累,國防知識乏味,無聊。

(三)國防安全和責任意識薄弱。

不少大學生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國防安全的重要性,沒有形成良好的國防安全意識,雖然對最近國家國際上發(fā)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國家領導人要考慮的問題,與個人沒多大關系。雖然也有不少的大學生愿意參軍以報效祖國,維護國家安全和穩(wěn)定,然而還是有部分大學生認為把當兵當做一件有“錢”途的工作,參軍動機不純粹。

如何培養(yǎng)并加強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是普通高校必須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針對以上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統(tǒng)一思想,加強國防觀念。

國防觀念屬于精神力量,是公民愛國主義思想、民族責任心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國防觀念會通過一定的形式進行傳播、普及,最后滲透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中,化為巨大的戰(zhàn)斗力和生產力。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必須統(tǒng)一思想,加強大學生對國防觀念的認識,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民族憂患意識,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學習軍事知識,增強國防觀念,培養(yǎng)大學生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加強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為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認真落實,開設軍事課程。

在原有的軍事課程基礎上,進一步將軍事課納入到高校的教學計劃中,以軍訓和軍事理論課為主,認真落實教學時間、學分設置、教師安排、考試、考評檢查等教學活動過程,不斷完善軍事課程的教學管理模式。由于軍事課程與普通公共課程在教學方式、教學時間、教學地點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課程的管理制度,則會引起高校教學計劃的混亂。因此高校應當加強對軍事課程的制度建設,圍繞《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的有關規(guī)定,從高校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出發(fā),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保障教學時間、培養(yǎng)軍事教師、健全軍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實現高校國防教育的規(guī)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種途徑。

要想加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不能僅限于通過軍訓和軍事理論課的學習,還應當因地制宜,結合高校自身的發(fā)展狀況,采取多種途徑,開展大學生國防觀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設置國防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類型,大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國防教育課程,在具有一定軍事氛圍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軍事知識,培養(yǎng)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培養(yǎng)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提高自身的組織紀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專業(yè)課程中的軍事國防知識,尋找其他專業(yè)課與國防軍事課程之間的結合點,潛移默化地將國防觀念滲透在大學生的思想中。又如可開辦各種形式的講座、報告會、軍事社團等活動,充分引起大學生對國防軍事知識的興趣,滿足不同大學生的需要;或者可組織大學生參觀國防教育基地、革命紀念館、紅色旅游景點等,鼓勵大學生參與到普及國防觀念教育的活動中去。

總而言之,和平和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目前國際關系和諧,國內安定團結,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危機。我國高校積極開展國防觀念教育活動,不僅能夠增加大學生的國防知識,增強他們的民族危機感,而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國家責任感,為國家甚至世界的和平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糜振玉等.《新編大學軍事教程》[m].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

[2]賈小沛,楊玉倫,馬志剛.《新形勢下強化學生國防觀念的幾點思考》[j].吉林工學院學報.1999,20:(4).

[3]卞卡.《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調查及對策》[j].大學時代(下半月).2006,(10).

摘要:愛國主義教育有廣博的內容和豐富的素材。祖國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愛國主義的瑰寶。要做到愛國主義教育常抓常新,則必須不斷探索愛國主義新途徑。

關鍵詞:自尊心;文化氛圍;社會實踐。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fā)展,使人才、資金、原料、信息等資源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廣闊的領域內流動,推動著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和文明成果的共享。我國作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員,應當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去,努力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吸收發(fā)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經驗,優(yōu)化我國的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又好又快地實現我國的發(fā)展,從而對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愛國主義教育有廣博的內容和豐富的素材。祖國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愛國主義的瑰寶。我們要善于挖掘它,運用它。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寓教育于各種活動和教學之中,才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1、借助升旗儀式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尊心。

2、經常進行形勢教育。

形勢教育也要以培養(yǎng)學生關心祖國的前途命運,國家的安危進退為宗旨,使大家經常了解國家所處的環(huán)境,國家的發(fā)展變化,把自己的成長和國家的發(fā)展聯系起來。教育的方式要多樣,要廣開言路,平等對話,要置疑解難,點撥誘導。

我校每年元旦前后都要在黑板報上系統(tǒng)公布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關于國家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方面的各種數字,作師生家庭經濟收入和家用電器的變化情況的調查報告,發(fā)動學生寫家鄉(xiāng)變遷的作文和城鎮(zhèn)市場情況的調查報告。此外,還請宣傳部門的負責同志來校解答生對國內外政治、經濟、事;外交等方面的問題,學校領導舉行學生記者招待會和對話會,接受學生記者的錄音采訪,還應邀到班級作小型報告,效果都是比較好的。學校還組建了:“少年團校\",對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進行團的知識教育和培訓。

外事活動中更要注意愛國主義教育,自尊自愛,不卑不亢。10多年來,我校接待美國、英國、西德、瑞典、意大利、法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的國際友人近400多人。從1985年開始、我校與在蘭州的外國專家,學者開始了更加密切的交往,自1986年開始,我校又從美國大學語文服務社請來了兩位美籍短期服務教師,他們在我校任教一個半月,對我校的外語教學產生了積極影響;由此,我們開始了和美國友好人士及中學生的廣泛交往,還與美國堪薩斯州的哈斯維爾中學建立了友好關系。至此,我校有200多名師生和美國朋友有書信來往。在這一有意義的交往中,我們的師生以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品格和真誠,贏得了美國朋友的心,并使他們通過我們了解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和民族。

3、創(chuàng)設愛國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增強學生的使用感。

濃厚的充滿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能夠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隱型課程的耳濡目染和熏陶和教育,所以我們在每個教室張掛國旗,校內布置歷代偉大科學家、醫(yī)學家、美術家、音樂家……的名言或畫像,張貼宣傳偉大祖國和革命領袖為內容的美術圖片等櫥窗,使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滲入無處不在的教育環(huán)境,這樣學生們眼界開闊了,感情升華了,振興祖國的使命感在他們的心頭悄然而起。

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實在性和豐富性,決定了其教育形式的靈活性與多樣化,其中更重要的,在于讓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活動中去體驗,去感受。因此,學校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和校外活動。

3.1開展愛國文藝作品賞析活動。如“讀百部愛國故事書”,“唱百首革命歌曲”,“觀百部愛國優(yōu)秀影視片”,“賞百首愛國詩詞”等,借五彩繽紛的鏡頭銀屏和蕩氣回腸、慷慨激昂的文字旋律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3.2結合清明節(jié)、“五四”、“七一”、國慶節(jié)重大節(jié)日開展主題鮮明的活動。如憑吊先烈、遠足尋根、文藝演出、歌詠比賽、入團宣誓、書畫展、征文等。這些活動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樂,使學生耳濡目染,動心動情。

五四開展寒暑假社會實踐和調查活動。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觀革命故居、歷史遺跡、中外合資企業(yè)、訪問老紅軍老將軍;還可邀請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同志來校作鄉(xiāng)情和形勢報告;開展一些愛國實踐活動,如“我為殘疾人事業(yè)獻愛心”,“我與災區(qū)小朋友心連心”“為希望工程獻愛心”等。這引起貼近現實的活動更富真情實感。

愛國主義教育是全民教育,重點是青少年,而學校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場所,要做到愛國主義教育常抓常新,則必須不斷探索愛國主義新途徑。

中國新形勢—大國崛起。

下面就中國的就中日釣魚島問題看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據新浪網報道,2010年5月27日,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在全國知事會議上表示,如果日中兩國圍繞釣魚島發(fā)生軍事沖突,美國也將根據《日美安保條約》共同應對。釣魚島(日本稱其為“尖閣列島”)位于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在地質結構上是附屬于臺灣的大陸性島嶼。有史以來,釣魚島主權一直歸中國所有。1972年美國將琉球主權移交日本時,一并將釣魚島列嶼的行政管轄權也交給日本。日本右翼分子多次就釣魚島問題叫囂,侵犯我國主權。自1970年代開始,華人組織的民間團體曾多次展開宣示主權的自1970年代開始,華人組織的民間團體曾多次展開宣示主權的保釣運動。我國政府從發(fā)展中日關系出發(fā),在堅持我一貫立場的前提下,與日方達成了此問題留待以后解決,但釣魚島問題不容樂觀。自1970年代開始,華人組織的民間團體曾多次展開宣示主權的保釣運動。我國政府從發(fā)展中日關系出發(fā),在堅持我一貫立場的前提下,與日方達成了此問題留待以后解決,但釣魚島問題不容樂觀。

從中日邊境釣魚島爭端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存在威脅。

從世界歷史我們可以得知一國的周邊安全環(huán)境對一個國家的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美國的崛起具有非常好的周邊環(huán)境:北邊與加拿大有著不設防的邊界,南邊是國力遠弱于己的墨西哥,東西是兩大洋。

而我們中國的周邊安全環(huán)境趨勢不容樂觀的:邊界線較長,相鄰國家最多。中國陸上有10余個鄰國,海上與6個國家隔海相望,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之一,周邊國家人口眾多,大國集中。我國及周邊國家地區(qū)是世界上擁有上億人口國家最集中的地區(qū)。在周邊國家中,俄羅斯、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都是世界或地區(qū)大國,經濟實力雄厚,軍事力量強大。周邊國家發(fā)展差距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織,安全環(huán)境復雜。另外,我國與鄰國地緣關系特殊,形成相互制約和影響的大國關系。

目前,雖然周邊國家與中國保持著“太平”狀態(tài),但由于種種原因,中國與這些國家還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領土與領海的爭端,利益的爭端,綜合觀察我國周邊環(huán)境安全格局,我國周邊安全環(huán)境面臨的威脅主要有:

一、祖國統(tǒng)一面臨的復雜形勢。近年來,隨著大陸對臺工作力度的進一步加大,臺獨分裂勢力受到沉重打擊,島內局勢穩(wěn)定,兩岸關系呈現新局面。但反臺獨軍事準備斗爭不能放松,要時刻警惕臺獨勢力。

二、日本對我國安全的潛在和現實威脅。中國和日本的摩擦主要集中在:歷史問題;釣魚島問題;臺灣問題和日本擴軍問題。日本與我國戰(zhàn)略禮儀日趨突出,將我國列為主要潛在對手。另外,日本軍國主義抬頭,積極發(fā)展軍事力量,企圖邁向軍事強國,對我國的潛在軍事威脅逐步增加。中日最大利益爭端無疑就是東海大陸架和釣魚島問題,還有東海石油問題。近年來,日本右翼分子態(tài)度囂張,加強對中日有爭議島嶼和海域的控制,無視我國主權。其次日本插手臺灣事務也使得中日關系極不穩(wěn)定。

三、中印邊境懸而未決。我國與印度存在著十二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爭議,印度占領著我國大約九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中印之間曾因邊界爭端爆發(fā)過武裝沖突,此后長期對峙多年。近幾十年來,兩國多次邊界談判,但至今仍無實質性進展。

四、與南亞諸國的海島歸屬爭端。東南亞南海周邊國家一直占領著我國大量島嶼和領海,并在南海開采石油。

五、與韓國存在黃海大陸架爭端,韓國一直在黃海中國海域開采石油,另外韓國還侵占了我國的蘇巖礁等島嶼。

六、美國對我國安全的綜合性的威脅。政治上,美國對中國加緊實施“西化”、“分化”戰(zhàn)略。軍事上,對我國全面遏制和防范。另外,美國企圖利用臺灣問題對我國進行戰(zhàn)略牽制。阿富汗戰(zhàn)爭和伊拉克戰(zhàn)爭之后,美國在中亞建立了軍事基地。對我國存在潛在軍事威脅。

七、其他因素。其他影響中國周邊安全的因素還有西部的恐怖勢力、俄羅斯對中國的不信任感等。

面對如此復雜險峻的周邊安全形勢,中國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旗幟,一如既往地與周邊國家地區(qū),世界各國友好往來,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關系。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是兩大主題。中國要想在21世紀完成大國崛起的歷史使命,毫無疑問,一個和平安定的周邊安全環(huán)境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形勢來看,我國周邊環(huán)境盡管復雜,但總體趨于緩和,周邊安全環(huán)境處在建國以來比較好的時期,大規(guī)模的外敵入侵的軍事威脅已消除或減弱,曾經與我國發(fā)生過武裝沖突的國家,都與我國實現了關系正?;?。雖然如此,但我們要有危機意識,要有強烈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以智慧、勇氣、策略為我國的周邊安全環(huán)境應在和諧氣氛,為我國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路漫漫其修遠,我將上下而求索!在機遇與挑戰(zhàn)同在的我國周邊安全形勢中,戰(zhàn)略平衡將是我國處理與周邊各國爭端的積極策略。在我國與周邊國家利益上既有共同之處也有分歧和沖突的格局下,我們應該以“求同存異”外交策略為指導,妥善應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安全形勢,與周邊國家保持和平相處的關系,不斷地發(fā)展與周邊國家的安全合作,增強與周邊國家的互信。同時,也要維護國家主權、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發(fā)展利益,為國家崛起而奮斗。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為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強化大學生的國家觀念,普通高校紛紛投入到開展國防教育的熱潮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效果卻并不十分明顯,大多數高校學生并國防知識缺乏、國家安全意識薄弱、國家責任感淡薄等等,這些對高校國防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大學生國防觀念的培養(yǎng)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本文重點探討了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并對如何加強大學生國防觀念提出了一定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國防觀念;現狀;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普通高校國防教育工作日益規(guī)范,軍事訓練和軍事教育同時并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大學生的國防觀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夠重視國防知識的學習,沒有形成一定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國家責任感,還無法充分理解國防安全對國家安定團結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結合實際調查結果,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并就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提出相關建議。

(一)國防知識缺乏。

國防政策、國防法規(guī)和國防歷史是國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我國國防政策、國防法規(guī)及必要的國防歷史,對大學生從更深層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國防問題,理解國家政策,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學習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代大學生對國防知識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什么叫“積極防御”戰(zhàn)略、我國的國防戰(zhàn)略是什么;沒有接觸過國防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國建國后發(fā)生的戰(zhàn)爭歷史,不了解我國現代國防危機和重大沖突事件。

(二)對軍事課程認知態(tài)度較差。

高校開展軍事課程,一方面是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使他們掌握一些必要的軍事理論和技能,一方面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義,不斷強化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加強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經過調查,不少學生認為開展這門課程沒有必要,對軍訓和國防教育沒有特別的興趣,認為軍訓累,國防知識乏味,無聊。

(三)國防安全和責任意識薄弱。

不少大學生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國防安全的重要性,沒有形成良好的國防安全意識,雖然對最近國家國際上發(fā)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國家領導人要考慮的問題,與個人沒多大關系。雖然也有不少的大學生愿意參軍以報效祖國,維護國家安全和穩(wěn)定,然而還是有部分大學生認為把當兵當做一件有“錢”途的工作,參軍動機不純粹。

如何培養(yǎng)并加強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是普通高校必須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針對以上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統(tǒng)一思想,加強國防觀念。

國防觀念屬于精神力量,是公民愛國主義思想、民族責任心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國防觀念會通過一定的形式進行傳播、普及,最后滲透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中,化為巨大的戰(zhàn)斗力和生產力。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必須統(tǒng)一思想,加強大學生對國防觀念的認識,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民族憂患意識,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學習軍事知識,增強國防觀念,培養(yǎng)大學生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加強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為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認真落實,開設軍事課程。

在原有的軍事課程基礎上,進一步將軍事課納入到高校的教學計劃中,以軍訓和軍事理論課為主,認真落實教學時間、學分設置、教師安排、考試、考評檢查等教學活動過程,不斷完善軍事課程的教學管理模式。由于軍事課程與普通公共課程在教學方式、教學時間、教學地點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課程的管理制度,則會引起高校教學計劃的混亂。因此高校應當加強對軍事課程的制度建設,圍繞《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的有關規(guī)定,從高校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出發(fā),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保障教學時間、培養(yǎng)軍事教師、健全軍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實現高校國防教育的規(guī)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種途徑。

要想加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不能僅限于通過軍訓和軍事理論課的學習,還應當因地制宜,結合高校自身的發(fā)展狀況,采取多種途徑,開展大學生國防觀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設置國防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類型,大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國防教育課程,在具有一定軍事氛圍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軍事知識,培養(yǎng)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培養(yǎng)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提高自身的組織紀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專業(yè)課程中的軍事國防知識,尋找其他專業(yè)課與國防軍事課程之間的結合點,潛移默化地將國防觀念滲透在大學生的思想中。又如可開辦各種形式的講座、報告會、軍事社團等活動,充分引起大學生對國防軍事知識的興趣,滿足不同大學生的需要;或者可組織大學生參觀國防教育基地、革命紀念館、紅色旅游景點等,鼓勵大學生參與到普及國防觀念教育的活動中去。

總而言之,和平和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目前國際關系和諧,國內安定團結,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危機。我國高校積極開展國防觀念教育活動,不僅能夠增加大學生的國防知識,增強他們的民族危機感,而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國家責任感,為國家甚至世界的和平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糜振玉等.《新編大學軍事教程》[m].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

[2]賈小沛,楊玉倫,馬志剛.《新形勢下強化學生國防觀念的幾點思考》[j].吉林工學院學報.1999,20:(4).

[3]卞卡.《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調查及對策》[j].大學時代(下半月).2006,(10).

[摘要]認清國家安全新形勢,樹立憂患意識,強化國防觀念,深入開展國防教育是加強國防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堅持融合發(fā)展,注重結合實際,促進教育成果轉化,是保證國防教育取得實效的有力措施。要堅持把國防教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促進黨委政府、企事業(yè)單位履行國防職能,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為建設強大國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做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國家安全;新形勢;國防教育。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fā)展的安全保障。國家的生存發(fā)展,離不開國家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安全統(tǒng)一和穩(wěn)定。無論是確保國家的內政不被干涉、主權不被侵犯、領土不被分割,還是實現祖國統(tǒng)一,促進國家長治久安和人民安居樂業(yè),都不能沒有強大的國防。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是維護國家安全穩(wěn)定,鞏固國防的重要內容。

當今世界風云變幻,世界軍事變革日新月異,雖然和平與發(fā)展已成為世界的主流,但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的矛盾、沖突仍然存在,各種勢力的斗爭日趨激烈,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影響著世界格局,世界并不安寧。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和全面深化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在不斷增強綜合國力的同時,面臨的國防壓力也不斷增大,一些西方大國、臨國不愿看到中國的強大,想方設法阻止中國的發(fā)展和前進。

這種政治經濟軍事格局,使我國的周邊環(huán)境更為復雜,也面臨著更多的安全威脅。我國鄰國眾多,政治格局多極化;陸海兼?zhèn)?,自然環(huán)境差異大;東強西弱,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各國間矛盾交織,軍事沖突較多。而我國周邊安全形勢更面臨著祖國統(tǒng)一形勢嚴峻;與周邊國家海洋領土爭端有增多的趨勢,海洋權益存在復雜糾紛;邊界爭端尚未全部解決;少數分裂勢力影響邊疆安全穩(wěn)定等等諸多挑戰(zhàn)。這些因素都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全民國防教育力度,使廣大干部群眾時刻保持居安思危、警鐘長鳴的憂患意識,營造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良好氛圍。

當前,中國正經歷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過程。處于“由大到強”階段的國家安全要適應新的國際國內形勢,既要重視傳統(tǒng)安全,又要重視非傳統(tǒng)安全,構建新的國家安全體系。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為此,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國家安全新形勢,強化國防觀念,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尤為重要。黨的對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出了總體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wèi)國防成為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這是新形勢下加強國防教育的基本遵循。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增進全民國防意識、國防知識、國防技能和身體素質,是貫徹落實黨的精神,不斷強化國防觀念、國防能力,捍衛(wèi)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來侵略、顛覆和威脅的必然要求。

國防教育作為鞏固和加強國防而對公民進行的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要進一步明確國防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方法途徑、保障措施等,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普及和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奠定基礎。

黨的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fā)展路子,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tǒng)一,加強軍民融合式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體制機制建設、法規(guī)建設。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圍繞促進軍民融合發(fā)展,搞好全民國防教育,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把愛國擁軍熱情轉化為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的實際行動,不斷深化國防教育成果。

當前,我國正處在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國家安全形勢保持總體穩(wěn)定,但國家安全問題的綜合性、復雜性、多變性趨勢不斷增強,對搞好國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新形勢的需要,不斷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是鞏固國防,促進國家安全的重要任務。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必須圍繞時代主題和形勢任務,樹立與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相適應的國防觀。要著眼推進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國防建設的方針政策,加強國家安全新形勢教育,普及和深化國防法規(guī)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的觀念,樹立富國和強軍相統(tǒng)一的觀念,樹立軍民融合式發(fā)展的觀念,樹立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觀念,切實打牢建設和鞏固國防的思想根基。

把國防教育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與國防教育統(tǒng)一規(guī)劃、同步實施、共同推進。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國防教育,調動各層面、各類群體的積極性,依法開展國防理論、國防知識、國防歷史、國防法規(guī)、國防形勢教育,把國防教育成果轉化為企事業(yè)單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員工素質、履行國防職能的實際成果,轉化為雙擁共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實際行動,增強國防教育的系統(tǒng)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要堅持齊抓共管,按照《國防教育法》規(guī)定,健全黨委、政府統(tǒng)一領導,國防教育辦公室組織協(xié)調,軍地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形成整體合力,認真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熱愛國防、關心國防、獻身國防的積極性。統(tǒng)籌國防教育與城市文化傳播,把國防教育融入城市歷史文化宣傳活動,在弘揚城市文化的過程中,強化公民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和國防意識。

雖然我國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社會持續(xù)向好發(fā)展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正帶領全國人民攻艱克難,穩(wěn)中求進,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偉大征程,全國人民對美好未來的信心更加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加充滿期待,強國強軍、鞏固國防已成為全國人民的普遍共識。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為強化國防觀念,加強國防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要豐富載體、更新手段、創(chuàng)新舉措,加強思想引導,開展輿論宣傳,注重實踐培養(yǎng),突出工作重點,使國防教育與時代發(fā)展合力合拍、同頻共振,為建設強大國防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為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強化大學生的國家觀念,普通高校紛紛投入到開展國防教育的熱潮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效果卻并不十分明顯,大多數高校學生并國防知識缺乏、國家安全意識薄弱、國家責任感淡薄等等,這些對高校國防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大學生國防觀念的培養(yǎng)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本文重點探討了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并對如何加強大學生國防觀念提出了一定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國防觀念;現狀;對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普通高校國防教育工作日益規(guī)范,軍事訓練和軍事教育同時并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大學生的國防觀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夠重視國防知識的學習,沒有形成一定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國家責任感,還無法充分理解國防安全對國家安定團結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結合實際調查結果,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實情況,并就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提出相關建議。

一、當代大學生國防觀念的現狀。

(一)國防知識缺乏。

國防政策、國防法規(guī)和國防歷史是國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我國國防政策、國防法規(guī)及必要的國防歷史,對大學生從更深層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國防問題,理解國家政策,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學習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代大學生對國防知識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什么叫“積極防御”戰(zhàn)略、我國的國防戰(zhàn)略是什么;沒有接觸過國防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國建國后發(fā)生的戰(zhàn)爭歷史,不了解我國現代國防危機和重大沖突事件。

(二)對軍事課程認知態(tài)度較差。

高校開展軍事課程,一方面是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使他們掌握一些必要的軍事理論和技能,一方面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義,不斷強化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加強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經過調查,不少學生認為開展這門課程沒有必要,對軍訓和國防教育沒有特別的興趣,認為軍訓累,國防知識乏味,無聊。

(三)國防安全和責任意識薄弱。

不少大學生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國防安全的重要性,沒有形成良好的國防安全意識,雖然對最近國家國際上發(fā)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國家領導人要考慮的問題,與個人沒多大關系。雖然也有不少的大學生愿意參軍以報效祖國,維護國家安全和穩(wěn)定,然而還是有部分大學生認為把當兵當做一件有“錢”途的工作,參軍動機不純粹。

二、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十

摘要:在普通開展國防生選拔培養(yǎng),成為現階段為部隊輸送高質量人才的重要途徑。從當前普通高校國防生的教育開展來看,除了要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重點提高國防生的素質之外,還要結合部隊建設和國防形勢,認真做好國防生的政治教育,使高校國防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滿足部隊實際需要。我們不但要認識到高校國防生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還要結合高校國防生教育特點,科學制定具體措施,重點做好高校國防生的政治教育工作,使國防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

關鍵詞:普通高校;國防生;政治教育。

中國分類號:g621。

一、前言。

國防生作為普通高校中的特殊群體,在其教育過程和培養(yǎng)過程中,與其他專業(yè)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國防生不但要努力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能,還要具備較強的政治素養(yǎng),做到正確理解軍隊的政策,并能夠以軍人的要求嚴于律己。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普通高校在國防生培養(yǎng)過程中,要對政治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并結合高校當前的教育形勢,努力提高政治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滿足國防生的教育需要。

二、國防生政治教育應從軍訓開始。

國防生進入到高校以后,首先需要接受基本的軍事訓練,如隊列、內務以及軍事體能等。結合普通高校實際情況,要做好國防生的政治教育工作,應從軍訓階段開始著重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1、做好思想動員,堅定從軍報國信念。

大多數國防生雖然在中學階段都曾接受過不同方式、內容的軍訓,但對于按照后備軍官標準進行的高強度軍訓,心理上的準備還是不夠充足,而且經過緊張的入學考試、填報志愿和錄取報到,國防生往往還沉浸在金榜題名的興奮喜悅或是陶醉在入校伊始的輕松氛圍之中,對自身發(fā)展方面一些具體、實際的問題關注較多,對自身的責任和義務了解較少。因此普通高校應在國防生入學軍訓期間從思想動員入手,對國防生開展國防政治教育,認識國防和軍事的重要性,明確自身使命、職責,堅定從軍報國的信念。

2、通過軍事訓練,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軍訓既是提高國防生軍事、身體素質重要途徑,也是對國防生開展國防教育、理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國防生入學軍訓時間短、任務重,在軍事訓練的同時,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在軍訓期間得到全面有效的推進,使高校國防生能夠在軍事訓練過程中,在軍事技能和思想政治素養(yǎng)方面都實現全面的提高,達到提高國防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3、明確國防生的特殊地位,重點推進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中,國防生與其他專業(yè)的學生在專業(yè)設置和就業(yè)形勢上都存在明顯區(qū)別,某種程度上國防生甚至享受一定的待遇。普通高校要想做好國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明確國防生的特殊地位,讓每一國防生都能夠認清自身特點,并對未來的職責有清晰的理解,做到根據職責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養(yǎng),達到高校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三、國防生政治教育應結合專業(yè)教育合理開展。

國防生是普通高校大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具有普通大學生和國防生的雙重屬性。作為普通大學生,他們有自己專業(yè)學習的任務,要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專業(yè)學習計劃,達到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中的學習要求;作為國防生,他們需要具備軍人基本的軍事、政治素養(yǎng),養(yǎng)成嚴明的紀律。因此國防生政治教育要結合專業(yè)知識學習開展,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高校教育要求,科學設置政治教育課程比例。

政治教育課是高校國防生的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政治教育課程應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科學設置政治教育課程比例,合理安排政治教育課程的學時比例、開課時間等,從高校國防生政治教育實際出發(fā),優(yōu)化政治課程教學流程,提高政治課程教學質量。

2、結合課堂教育實際,提高政治教學效率。

在國防生的大學教育中,課程作為主要的教學形式,其課堂教學質量是決定國防生教育質量重要因素。國防生政治教育應立足課堂教學實際,將政治教育與專業(yè)教學結合在一起考慮,積極吸取過去的教學經驗,在政治教育課程實效性方面下功夫,促進高校國防生的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升。

3、把握國防生政治教育原則,創(chuàng)新政治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鑒于政治教育對國防生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國防生的政治教育中,要區(qū)別國防生與其他專業(yè)學生政治教育的側重點,把握國防生政治教育原則,在政治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進行全面創(chuàng)新,努力提高國防生政治教育效果。

四、國防生政治教育應融合于日常生活中有效開展。

國防生是后備軍官,畢業(yè)后將進入部隊工作,需要提前熟悉、適應部隊嚴謹的工作生活秩序,這就需要在國防生日常生活中著重做好政治教育工作,重點是以下幾個方面:

1、國防生政治教育應貫穿于日常生活中。

從當前高校國防生的政治教育來看,要想取得積極的教育效果,就要重視日常生活方面的政治教育,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貫徹政治教育理念,正確運用政治教育手段,才能保證國防生政治教育在整體效果上得到全面提升。

2、高校國防生的政治教育應與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

國防生在高校中除了正常的專業(yè)學習之外,日常生活占據的時間相當多。為了做到有效利用日常生活時間,使高校國防生的政治教育能夠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調劑和教育內容,我們應結合高校國防生政治教育實際,將政治教育與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使政治教育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進而達到提高國防生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3、高校國防生的政治教育應注重分析學生的日常生活特點。

為了保證高校國防生的政治教育能夠取得積極效果,使國防生的政治教育滿足針對性要求,我們要在政治教育開展過程中,注重分析國防生的日常生活特點,使國防生能夠自然而然的接受政治教育,保證開展的政治教育取得積極效果。

五、結論。

普通高校國防生培養(yǎng)工作,政治教育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內容,關系到國防生整體素質的水平。因此要精心組織國防生政治教育,在軍訓階段、專業(y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科學開展政治教育,確保政治教育在水平、質量上不斷提高,滿足高校國防生政治教育需要。

參考文獻:

[1]周世燾;我國國防生培養(yǎng)工作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蔣磊;國防生軍隊基層文化工作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吳育紅;國防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十一

隨著我國高校國防教育的深入發(fā)展,我國對國防教育及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大學生是國防后備力量中的高層次人才,其數量、質量、結構在后備力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進行高校國防教育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理念,延續(xù)大學生在和平環(huán)境中繼承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保持居安思危的思想頭腦,學習和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和技能,使大學生成為一支真正國防后備力量的主力軍。

高校國防教育對于實現人才的培養(yǎng)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和諧統(tǒng)一,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防意識,促進了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開展國防教育是時代的召喚,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活動。開展國防教育能達到社會需要與學生自身發(fā)展的統(tǒng)一;能實現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強化愛國意識,有利于繼承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增強憂患意識;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開展國防教育是國家法律、法規(guī)及黨和國家的文件精神賦予高等教育的光榮任務。

學校的職責是把國防教育納入教學計劃,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把國防思想和國防知識有機地結合到各門課程中。此外,還要根據不同的教育層次,合理安排教育內容,同時大力抓好學生軍訓和軍校工作,使學生接受系統(tǒng)的國防教育,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洹④姷貎捎玫摹八挠小毙氯恕?/p>

現代戰(zhàn)爭中,武器裝備的技術含量,科技水平越來越高,新的戰(zhàn)略思想和戰(zhàn)爭手段,戰(zhàn)略方法層出不窮。軍事高科技是處于當代科學技術前沿的高水平和尖端技術,而國防教育下的大學生人才都能滿足軍事的需要,對武器的發(fā)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是高科技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國家安全的特殊重要性決定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就首先應用于軍事,這己成為一種普遍的歷史規(guī)律;是當代先進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說,當代高科技主要為了軍事高科技,當代高科技主要用于軍事高科技。高等院校中畢業(yè)生,具有較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很好的智力水平,通過國防教育他們必將成為高技術戰(zhàn)爭條件下,我國國防后備力量的骨干。因此,我國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重點,逐步轉移到高等院校中的大學生身上。同時,他們也是我軍軍官隊伍的重要來源。這對于提高我軍的總體科技水平,增強我軍在高技術條件下的作戰(zhàn)能力大有好處。

近年來,國際形勢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世界多級化趨勢在曲折中進一步發(fā)展,單級與多級的矛盾無處不在。同時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推動生產力發(fā)展的同時也大大的加劇了世界的發(fā)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以高科技為標志,以信息化軍事建設為顯著特征的國際軍事競爭愈演愈烈,全球化軍事戰(zhàn)略調整深入進行,世界軍事力量對比出現嚴重失衡,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領土、民族和宗教矛盾激化。由此而導致的局部戰(zhàn)爭、武裝沖突不斷起伏,恐怖主義危害加劇。未來戰(zhàn)爭是高度現代化的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角逐,也即是高科技和掌握高科技人的戰(zhàn)爭。因此人才是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此時,我們需要大批既有報國之志又有專業(yè)技能的國防后備人才。我國始終把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并給予高度的重視。其中大學生是國防后備力量中的高層次人才,其數量、質量、結構在后備力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進行高校國防教育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防理念,延續(xù)大學生在和平環(huán)境中繼承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保持居安思危的思想頭腦,學習和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和技能,使大學生成為一支真正國防后備力量的主力軍。

高校國防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校園。

精神文明建設。

的重要內容。在大學生隊伍中開展國防教育,不但可以激勵青年學生的愛國熱忱,樹立遠大的理想,同時還能培養(yǎng)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國防觀念,促進德、智、體全面的發(fā)展,這對培養(yǎng)新世紀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是引導大學生成才立事的一條重要途徑。學生通過軍事訓練,磨練了勇敢頑強、堅忍不拔、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培養(yǎng)了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鍛煉和增強了學生的體魄,精神面貌與未經軍訓的學生相比有較大改觀,同時也促進了其他科學知識的學習。而且高校一般都采取了新生入學就接受軍訓,部隊嚴格的管理方法和令行禁止的作風為學校以后的管理和學習等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這對于整頓校風、學風,整頓校園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我國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培養(yǎng)合格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校國防教育在思怒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高防教育增強愛國主義意識,國防教育歸根到底是關于維護國家主權、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的教育。高校國防教育通過直接培育以愛國主義為主導、以國家防衛(wèi)為中心的國防意識,使大學生做到自覺維護民族利益,保衛(wèi)國家安全,防止外來侵略的目的。這些事關國家生死和民族存亡興衰的大事,最容易在青年大學生中引起強烈的心理共鳴,從而激發(fā)他們十分強烈的愛國熱情。

其次,國防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集體主義和紀律觀念。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核心內容,同時它也要求每個集體成員應具有紀律觀念。大學生作為勤于思考、勇于開拓,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輕人,在社會生活中面對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和各類事件時,只有具備了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具備了紀律的意識與觀念,才能正確解決好利益與道德、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個人與集體的矛盾關系。而高校國防教育中的軍事技能訓練就能特別強調團隊合作性與嚴格紀律性。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大學生對集體主義精神和紀律觀念的感悟,使他們全面理解和把握集體主義的精神實質,貫徹紀律觀念的內涵。

最后,國防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大學生的成長階段,是學生確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教育,以其強烈的思想性和特有的教育方式,使大學生在增強國防觀念的同時,思想政治素質也有了明顯提高,這為他們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培養(yǎng)大學生無私奉獻的價值觀。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十二

摘要:軍事理論課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國家榮譽感與愛國主義精神的課程,已經成為高校龐大的課程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高校軍事理論課程教學存在政治站位有待提升、課程認識不足、專業(yè)化師資力量匱乏、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評價片面等問題。對策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課程認識、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多元混合教學模式、探索課程考核新體系,促進軍事理論課改革,保證課程有序、高效地開展,并將軍事理論課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關鍵詞:軍事理論課;問題;研究;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高校開展軍事理論課教學,是實現國家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目標,加強國防后備力量現代化建設,在教育領域促進軍民深度融合的重要舉措,是針對大學生開展現代國防教育的重要表現形式。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頒發(fā)《關于深化學生軍事訓練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強軍事理論課程建設,科學規(guī)范教學內容,強化科研創(chuàng)新。2019年1月,教育部和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下發(fā)了《關于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將軍事理論課納入高校人才培養(yǎng)和國家教育督導體系。隨著國家對高校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畢業(yè)生綜合素質的更高要求,創(chuàng)新軍事理論課教學模式,加強課程建設,提高教學成效已勢在必行。如何通過開展軍事理論教學增強學生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達到國防教育的目標要求,需要我們根據當代大學生特點和時代發(fā)展趨勢,深入剖析當今教學現狀,結合網絡教學新形勢,加強課程內涵建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方法,重塑教學體系。

(一)政治站住不高,軍事理論課認識不足。

部分高校教學管理者認為普通高校不是培養(yǎng)軍事人才的場所,對開展好軍事理論課教學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軍事理論課教學中的穿插引導,弱化了日常管理和督導,導致教學管理、督導機制不健全,相關教學資源和科研經費得不到保障。多數授課老師由于缺乏專業(yè)的軍事理論課培訓和部隊生活經驗,對軍事理論課整體架構和理論體系缺少科學、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對軍事缺乏具體感受,在課堂授課時存在知識盲點,只能照本宣科,難以進行課堂引導和知識延伸,教學效果不好。大部分學生因“專業(yè)課至上”的功利心理,導致他們忽視軍事理論課育人作用,課堂學習只限于“被動應付”和“渾水摸魚”,沒有認識到軍事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整體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行為素質的綜合素質教育課。

(二)專業(yè)化師資力量匱乏,師資隊伍有待完善。

軍事理論課大綱要求課堂教學要保證基本概念“準”,基本原理“透”,基本范例“新”,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這就要求軍事理論教學必須由專業(yè)化師資力量來承擔。但目前大多數高校軍事理論課通常由人文社科類公共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兼職老師承擔教學工作,因缺乏系統(tǒng)、規(guī)范的軍事理論學習,專業(yè)知識匱乏,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要求難以達到,教學效果欠佳。另一方面,目前部分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師在職稱評定和晉升上只能掛靠其他學科類別,導致任課老師對職業(yè)發(fā)展的認同感不足,“學科邊緣化”感受強烈,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

(三)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有待改進。

目前,軍事理論教學主要以“粉筆+教材”、“合堂+視頻”的灌輸性課堂教學為主,即使少量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學習也均以講授型為主,“探究式”“引導式”“合作式”少有涉及。教學方式死板,教學內容編排形式單一,內容滯后,缺乏軍事前沿和熱點內容的更新。教學過程中忽略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專業(yè)背景差異,真正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兼顧學生個性化需求的課堂教學活動偏少,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積極性不高,課程教學質量和實效性難以保證。

(四)教學考核模式單一、教學評價片面。

目前大部分高校軍事理論課主要通過紙質測試結合平常成績的方式進行考核,即便是網絡平臺學習考核也是以試題測試為主,考核模式單一,重結果、輕過程、重理論、輕實踐等。缺少過程性考核,難以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以及對國家、社會的熱愛程度給予客觀評價,考核結果片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難以及時獲得反饋,即使發(fā)現教學問題,也很難及時進行修改以及對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提高政治站住,加強課程認識。

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到軍事理論課是開展國防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培養(yǎng)學生大格局思維、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實現國家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目標,加強國防后備力量現代化建設,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作用。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強化“四個自信”,提升國防教育成效的作用。將軍事理論課納入高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列入學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管理、督查體系,嚴格依綱施教、施訓和考核,保障教學設施與經費的投入。按規(guī)定成立獨立的軍事課教研室,健全軍事課教學管理機制,構建任課教師培訓和思想政治引導體系,加強授課老師對軍事理論課認識,在提升教學能力的同時,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針對學生認識不足的問題前期加強課程開設利他性講解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依托公共必修這一特點發(fā)現和培養(yǎng)同學們的興趣點,兼顧個性化施教,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形式、增加軍事教學實踐,減少枯燥知識點羅列,提高學生參與度,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課程學習興趣和重要性認識。

(二)增加專業(yè)教師人數,完善師資隊伍建設。

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是確保教學成效的重要支撐。針對缺乏專業(yè)軍事理論課教師來源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應做好師范類大學與軍事院校聯合開設軍事教育專業(yè)的規(guī)劃,增加面向地方就業(yè)的軍事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人數。高校在做好專業(yè)軍事理論課教師招聘的同時,選拔軍事素養(yǎng)高、思想覺悟高、教學能力強、德才兼?zhèn)浣處熛驅I(yè)軍事理論教師轉化;以及接收既有專業(yè)的軍事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軍旅生活、工作經驗的轉業(yè)軍官來校任教。更重要的是構建完善的軍事理論課培訓、考評體系,通過軍校進修、課題研討、駐地部隊見習、以老帶新等方式提升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針對軍事理論課教師,制定專門的職稱評聘管理辦法,形成規(guī)范的晉升機制,給與應有的職稱、職務待遇,增加職業(yè)發(fā)展認同感和幸福感,保持專業(yè)教師隊伍穩(wěn)定性。通過建立與獎金掛鉤的教學考評,增加授課老師自我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完善師資隊伍建設還需要堅持“引進來”的戰(zhàn)略,通過加強與駐地部隊、軍事院校的交流合作,把具有豐富軍事實踐和理論經驗的軍官或教師作為兼職教師吸納到學校軍事理論課教學隊伍中來,打造專兼相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專業(yè)教學團隊。

(三)多措并舉構建多元混合教學模式。

軍事理論課單純依靠網絡平臺學習或者傳統(tǒng)課堂教學難以滿足新時期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及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訴求問。需充分借鑒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等理論,運用大數據、網絡新媒體等技術手段,選擇更容易讓新時代大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將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相結合。實施網絡平臺學習、線上交流互動、線下“翻轉課堂”、實踐教學的多元混合教學模式。

課前學生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困惑的、整合性的學科問題,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學習時間,運用網絡平臺自主學習。利用網絡在線精品課程的學習分享來自國內外一流大學、一流教師的優(yōu)質資源,享受軍事專家的講解,通過軍事專家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點多面廣”的軍事理論知識相串聯。學生通過難點、熱點問題網絡社區(qū)互動討論,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發(fā)散性思維,加以教師針對性的引導,形成自身理論認識,同時輔以電子軍事模擬和試題闖關測驗等模塊鍛煉,在提高學生興趣,鞏固學習成果的同時,實現“玩中學”和“比著學”。針對學生基礎和專業(yè)背景的不同,通過對學生課件學習和測評數據的智能監(jiān)測和分析,兼顧學生個性化差異,判斷學生對軍事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將其與艾賓浩斯遺忘規(guī)律有機結合,根據學生個體之間掌握理論知識程度的不同,適時推送不同練習,讓學生充分參與課程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課堂教學借鑒“翻轉課堂”理論,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對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進行徹底翻轉,即課前學生帶著學科問題自主學習,課堂上教師將知識主線的教學改造為問題主線的教學,通過進行角色扮演、論題爭辯、邊體驗邊討論、互動交流等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的深度體驗,教師有針對性的解答以達到答疑解惑的目的,創(chuàng)建“先學后教”的教學新范式。例如:伊拉克戰(zhàn)爭分析學習中,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有目的地將學生引入到具體的戰(zhàn)爭場景或者氛圍中。根據學生對戰(zhàn)爭的不同認識形成課程爭論焦點和難點,再通過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和解答來正確的解剖戰(zhàn)爭背景,掌握作戰(zhàn)指揮背后的思路方法,分析高新技術武器在現代戰(zhàn)爭中的應用等。在“翻轉課堂”沉浸式、投入式學習中教師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知識學習幫助者、問題的解惑者。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理論信息的加工者,自身知識體系的建構者。學生通過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認識到現代戰(zhàn)爭的發(fā)展趨勢和國際斗爭形勢,掌握現代軍事科技知識和戰(zhàn)爭本質,形成個體軍事理論知識體系,形成積極的愛國主義情感、態(tài)度。

在新生軍訓的基礎上,強化實踐教學。一是利用愛國教育基地和軍事紀念館開展愛國、擁軍傳承教育。二是有針對性的開展軍事技能實訓,如軍事搏擊操訓練、校內定向越野、軍被大賽、校外素質拓展等,鍛煉學生意志品質,培養(yǎng)奮勇爭先的拼搏精神。三是邀請軍事教授或專家,以“70年國慶閱兵軍事武器講解”“國產航母建造”等“中國故事”為主線進行專題講解,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責任感。四是建立軍、校聯合實踐基地,組織學生走進軍營,感受軍隊發(fā)展,開展國防和軍事科技教育。通過實踐教學,增強軍事理論教學成效。

(四)探索考核新模式,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目前高校通常把學期考核成績作為學習效果的直觀評價,為客觀、全面地考核學生,我們在傳統(tǒng)考核模式的基礎上探索網絡平臺成績考核(35%)、平時成績考核(20%)、實踐考核(20%)和期末考核(25%)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在大數據的分析下以學生參與網絡課件學習、討論、測試數據為基礎界定網絡平臺成績。以課堂紀律、表現、隨堂測試成績等界定平時成績,以愛國主義情感和參加實踐活動的表現等綜合界定實踐考核,以期末試卷或論文成績界定期末考核成績。以過程和結果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情感與知識相結合,考核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模式客觀、公正評價學習成效,完善軍事理論課程評價體系。同時教師可實時根據網絡平臺數據和學生課堂、實踐表現等及時獲得教學情況反饋,發(fā)現教學問題,立刻進行修改和對教學過程優(yōu)化,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和育人成效。

軍事理論課教學對于國防教育、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現實意義。雖然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對軍事理論教學提出明確要求,但目前在具體學校教學中各種不足和矛盾依然普遍存在,教學《大綱》要求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鑒于目前現狀,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從思想、行動上重視軍事理論教學,不斷加強課程和師資隊伍建設,開拓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完善課程評價體系,才能真正發(fā)揮軍事理論教學在育人體系與國防建設中的作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十三

摘要:文章結合未來戰(zhàn)爭的特點對現階段的軍事斗爭準備做了簡要論述。

關鍵詞:高技術,人民防空,建設。

現高技術戰(zhàn)爭的作戰(zhàn)樣式、作戰(zhàn)手段、打擊重點的變化及特點、規(guī)律,對人民防空建設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和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人民防空的全面建設,還不同程度存在著指揮體制不夠順暢,指揮工程建設嚴重滯后。重要經濟目標防護問題突出。人口疏散地域建設務實不多,人防干部隊伍綜合素質不能適應“打贏”要求,人民防空動員工作沒有擺上位置等問題。對此,我們必須以“打贏”為基點,按照未來戰(zhàn)爭怎么打。今天就怎么建的要求。扎實做好軍事斗爭準備。

建立統(tǒng)一、權威、高效的人民防空指揮體系。

提高指揮工程的綜合防護能力。

現代高技術空襲的高精度、高強度,對人防工程特別是指揮工程的防護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人防指揮工程建設嚴重滯后,從浙江省情況看,多數人防重點城市沒有指揮工程,已建的也是防護等級低、內部設施缺、自動化程度差,與高技術戰(zhàn)爭的要求相距甚遠。各級各類指揮所是敵打擊的首選目標。特別是省和一類重點人防城市的指揮工程,必須具有一定的抗新型鉆地導彈的精確打擊和抗電磁脈沖的能力,而目前工程的抗毀能力普遍較低,單建掘開式指揮工程的設計標準就不能防重磅精確打擊。為此,要從實戰(zhàn)需要出發(fā),提高設計抗毀能力。新建指揮工程應盡可能利用天然巖層、天然地形構筑坑道工事,盡量不要修建掘開式工程,確因地質、地形限制的要加大工程的埋深,并從設計、建筑材料、施工技術和設備設施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工程的抗毀能力。已建工程要按新標準進行全面的加固、改造。要針對敵空襲兵器的特點,搞好偽裝、掩蔽,切實提高指揮工程的綜合防護能力,確保指揮穩(wěn)定、可靠。

突出重要經濟目標和生命線工程的防護。

照分類指導原則做好人口疏散工作。

人口疏散工作是人民防空防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我國人防建設的現狀看。多數城市人防工程數量和質量遠遠不能滿足戰(zhàn)時防護的需要。加之城市化建設的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數量的迅速增長。人防工程的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且在較長時間內長期存在。因此。在未來防空襲斗爭中,搞好人口疏散工作仍然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防護手段。做好人口疏散工作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調整早期疏散的時機。“一戰(zhàn)”、“二戰(zhàn)”時期。戰(zhàn)爭的重點是消滅有生力量,戰(zhàn)前需要大規(guī)模疏散、掩蔽居民和轉移物資,且疏散手段單一、交通工具落后,疏散工作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而現代戰(zhàn)爭??找u的重點不再是大規(guī)模殺傷有生力量,且疏散手段多樣,交通工具先進,疏散工作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同時?,F代戰(zhàn)爭受國際和敵我雙方政治、外交斗爭的影響更加明顯,因此。組織早期疏散的時機應由現規(guī)定的從先期準備階段開始,推遲到國家做出戰(zhàn)爭動員令之后再進行。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資源不必要的浪費。二是科學確定疏散比例。要根據城市的地位、作用、任務、人口密度、工程數量等要素。進行充分論證??茖W確定疏散比例。戰(zhàn)略地位重要、目標集中、人口密集、防護工程少的城市。疏散比例要大一點,反之則小。通常一、二類人防重點城市疏散比例高,三類以下城市低。有的甚至可以不組織遠距離疏散。而以就地和近郊緊急疏散為主。疏散的重點應為易遭襲擊的首腦機關、指揮通信中心、交通樞紐、重要軍民用設施、城市生命線工程等重點目標周圍的高危險區(qū)人員。三是綜合選擇疏散地域。人員疏散無論采取何種疏散方式,應盡量選擇離市區(qū)較近、交通方便、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qū)。一般都不要出轄區(qū)范圍,避免跨轄區(qū)遠距離、大批量的疏散;疏散地域要避開重要目標和核化設施、大江、大河、大型水庫附近低洼地區(qū),以免造成間接傷害。平時。要加強對疏散地域建設,采取城鄉(xiāng)對口掛鉤的辦法,有組織、有計劃地幫助疏散地區(qū)發(fā)展經濟和生產,提高接收安置能力。

加強人防干部隊伍業(yè)務素質的培養(yǎng)。

從人防干部隊伍的現狀看,年齡偏大、知識陳舊、專業(yè)人員匱乏是個普遍的突出問題,已經影響和制約了人防建設和發(fā)展,這種狀況如不改變。將難以擔當起“打贏”的重任。然而,在現行機制和編制條件下,想脫胎換骨的大出大進不可能。怨天尤人不解決任何問題。我們必須面對現實,立足現有,切實抓好干部建設。充分激發(fā)每個同志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首先是認真抓好在職訓練。國家要制定人防干部在職訓練大綱,編寫或選定訓練教材,規(guī)定年度學時和任務,重點是高技術知識和人防專業(yè)知識,從主任到一般干部都要學,都有明確的任務和目標。年度組織統(tǒng)一考試,考核成績列入年度工作考評,并作為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引入激勵機制。賞罰分明,優(yōu)勝劣汰。其次是突出抓好重點培養(yǎng)。對一些年齡相對較輕、文化程度較高、專業(yè)性強的指揮、工程干部等,采取送院校深造和短期、專題集訓等,建立培養(yǎng)高素質專業(yè)人才的基地,既可脫產全面深造,亦可短期補缺淬火。再次是組織多種形式的防空演習。組織防空演習是鍛煉提高業(yè)務素質和組織指揮能力的最佳訓練方法。也是發(fā)現和解決人防建設薄弱環(huán)節(jié),檢驗各種方案、預案是否可行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各地組織了一些演練。但總的看,練專業(yè)隊的多,練首長、機關的少;實兵演練的多,網上演練的少;練消除空襲后果的多,練平戰(zhàn)轉換工作的少。為此。要針對“三多三少”現象,采取人防部門機關室內作業(yè)。首長、機關網上演習,首長、機關帶部分專業(yè)隊實兵演習,城市及重要目標防空襲演習,軍地聯合防空演習等多種形式的演練,不斷提高人民防空指揮機關的組織指揮能力,協(xié)同能力和謀略水平。

落實戰(zhàn)時組(擴)建任務提高應急轉換能力。

目前。各級人防辦公室?guī)捉洐C構改革精簡,人員編制一減再減。現有機關人員和專業(yè)隊伍。遠遠不能滿足戰(zhàn)時需要,一旦轉入戰(zhàn)時體制。機關擴編、專業(yè)隊擴充是必然要求,但這項工作目前還是個空白。還沒有引起各級的重視。為此,按照人民防空長期建設與應急準備相結合的要求,要將人民防空動員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并納入國防動員體制,統(tǒng)一計劃、統(tǒng)一組織、統(tǒng)一實施。當前要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搞好人民防空動員潛力調查。根據戰(zhàn)時可能擔負的任務和動員擴編需求。對各類人員和物資潛力情況進行全面調查。重點是指揮、通信、計算機、工程及高技術專業(yè)隊技術骨干和空情偵察預警、搶險搶修、醫(yī)療救護等。通過調查,摸清底數。科學建檔,為實施快速動員掌握第一手資料。二是制定人民防空動員擴編方案。要根據人民防空機關和專業(yè)隊的現有情況。結合戰(zhàn)時任務,制定人民防空機關擴編方案和人防專業(yè)隊組(擴)建方案,明確動員擴編的組織領導、方針原則、任務區(qū)分、要求措施以及完成時限等,并且要把動員任務、對象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和人員,做到對號入座。三是組織必要的人民防空動員演練。為檢驗方案的可行性和提高快速動員能力,要適時組織必要的動員演練。演練可采取先機關、后專業(yè)隊,先人員、后物資。在摸索經驗基礎上進行綜合動員演練,只有這樣,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才能做到預有準備,臨陣不亂,確??焖賾鞭D換。

參考文獻:

3薛云鑫楊金田。核化生武器及其防護【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2。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十四

摘要:現實軍事問題,是新形勢下軍事實踐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的集中體現,回答和解決這些問題是軍事理論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從事軍事理論研究,應樹立“以問題為中心”的觀念,培養(yǎng)強烈的問題意識,以深厚的知識基礎作支撐,努力實現軍事理論研究服務實踐的功能。

關鍵詞:軍事理論;研究;問題;意識。

以問題為中心,既是馬克思主義倡導的科學的認識態(tài)度和方法,也是被人類軍事理論發(fā)展史所印證的一條規(guī)律。我們應樹立“以問題為中心”的軍事理論研究觀念,以淵博的知識積累為基礎,以強烈的問題意識投身到軍事理論研究事業(yè)之中,努力實現軍事理論研究服務實踐的功能。

軍事理論研究“以問題為中心”,它包含多重向度。從世界觀的角度看,它體現了唯物主義的軍事觀;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它體現了軍事認識上的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原則;從方法論的角度看,它體現了解決軍事問題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我們常常在已有的軍事學科體系內轉圈子,或者重述前人已經做過的工作。最根本的一點就是不知道自己所從事的軍事學科領域最新的發(fā)展是什么,前沿在哪里,換句話說,我們在這個領域提不出任何新的問題。國際數學權威希爾伯特認為:“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夠提出大量問題,它就充滿著生命力;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fā)展的衰亡和中止。同樣,離開問題不會有軍事理論研究,離開軍事理論研究便不會有學科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F實中的軍事問題雖然只是軍事運動過程中的個別事物和特殊表現形式,但如同人類認識運動的秩序一樣,“總是由認識個別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擴大到認識一般的事物。人們總是首先認識了許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質,然后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地進行概括工作,認識諸種事物的共同的本質”(《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世界著名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也認為,“科學在其發(fā)展中在任何時候都遇到問題,而且問題總是最先出現的。”可見,問題是認識之始,是理論研究的關鍵和中心。從現實中存在的軍事問題開始,發(fā)現問題、提出假設、假設的辯護或檢驗,是軍事理論研究和創(chuàng)新的基本思路。

然而當前,有些人認為理論研究不如實踐創(chuàng)新操作性強,看得見,摸得著,立竿見影,甚至認為理論研究并不重要。這些人體會不到理論研究的價值功能所在,問題也恰恰出在他們不善于發(fā)現問題,在理論研究過程中不能直指問題要害上。我們看到,一個時期以來,每當國際形勢發(fā)生重大變化,我們就會深切感受到理論咨詢的明顯滯后;每當軍事變革向前邁出一步,我們就會深切感受到理論準備的嚴重不足。馬克思曾指出,“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tài)的最實際的呼聲”。當前,新的軍事實踐為軍事理論研究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重大現實軍事問題,是新形勢下軍事實踐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的集中體現,回答和解決這些問題是軍事理論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馬克思曾經深刻指出,對一個時代來說,“主要的困難不是答案,而是問題”。牛頓看到蘋果落在地上,不是撿起來把它吃掉,而是提出一個人們未曾想過的問題:“蘋果為什么會往地上掉?”他提出并解決了這個問題,從而創(chuàng)建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經典力學,并創(chuàng)建了新的物理學學科。在軍事理論研究活動中,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成功的軍事理論研究活動的第一個要點就是對軍事領域重大問題的鑒別力。不存在沒有問題的完善的軍事理論體系,只存在不值得我們?yōu)橹l(fā)現問題的軍事理論體系。對于任何一個特定的軍事理論體系來說,都不是絕對的嚴整、完備和無矛盾。如果有人說我軍現有軍事理論不存在什么問題的話,這一判斷必定是基于以下三種可能之一:第一,我軍現有軍事理論不存在什么值得我們去發(fā)現、思考的疑難、問題,這一判斷直接否定了軍事理論研究的價值;第二,我軍現有軍事理論存在重要問題、疑難,但我們缺少在其中發(fā)現問題的意識或能力,這一判斷意味著對我軍軍事問題理性思考能力的懷疑;第三,既存在著問題,我們也覺察到了問題的存在,但由于缺乏理論勇氣,不公開我們所發(fā)現問題。這可能就是我們在軍事理論研究活動中比較普遍存在的弊病。這種弊病隱性地支配著我們的思維,使我們在不自覺中放棄了發(fā)現問題、責疑問難的權力。如果繼承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的理論價值同時又不否認自身的思想能力,那么,第三種情況可能是導致當前軍事理論研究缺乏問題意識、缺少對我軍現有軍事理論做進一步創(chuàng)新的原因。

當前,對待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存在著這樣一種簡單化的思路:軍事思想是如此偉大絕倫,對于后人,就只能是去努力宣傳它、實踐它。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這樣的思想理論最終只會失去其應有的生命力。理論宣傳工作只是在增加該理論的話語權力,理論研究則是要激發(fā)其內在活力。那么,軍事思想的內在活力是什么呢?不僅在于其理論本身,更在于其中所包含的問題,問題本身的質量孕育了其理論的生命活力。在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傳入中國之初,許多人要么成為其理論的宣傳者、鼓吹者,或者成為理論運用上的“機器人”、甚至是奴隸。但卻在中國的革命實踐中,認識到馬克思主義需要結合中國革命實際問題進行發(fā)展創(chuàng)新。正是這種強烈的問題意識,善于發(fā)現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中所包含的重大問題(思想史上的大師恰恰是提出問題的大師),才寫下了《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論持久戰(zhàn)》等名篇,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了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我們決不能因為崇拜某一人某一學說而喪失自己的批判精神和理論勇氣,應以強烈的問題意識,把軍事理論研究不斷引向新的境界。

以人類一切優(yōu)秀思想文化成果為底蘊是軍事理論研究的重要歷史經驗之一。這從另一側面說明,軍事理論研究以問題為中心,要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必須要以深厚的知識積累作基礎。說:“百丈之臺,其始則一石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于萬石焉,學問亦然?!痹趥€人認知的每一步,個人知識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不斷增加的知識存量能夠增強個人與團體改變環(huán)境的能力。因此,理論研究應以豐厚的知識積累為基礎。知識越豐富,認識問題就越深刻、發(fā)現問題的視野越廣闊。如同德魯克認為的,知識創(chuàng)新幾乎從來沒有建立在一種知識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多種不同知識匯聚的基礎上。軍事理論研究顯然亦不例外。知識是創(chuàng)新的核心要素,知識能力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第一要素,知識能力范圍規(guī)定理論研究的能力邊界。一位哲人曾用一大一小兩個圓說明知識與創(chuàng)造力的關系,指出“知識的擁有量與發(fā)現問題的范圍和能力成正比?!币虼?做學問須先有學問?!皩W以為耕,文以為獲”。韓愈這句話有兩層道理:一是自己真正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二是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研究前人提供的知識,從中發(fā)現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借助其他領域和學科的知識來“打磨”自己論題這塊璞玉,最后使之成為一個工藝精品。在開創(chuàng)歷史的創(chuàng)新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創(chuàng)新位居首列。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寫出偉大的著作,也是得益于大量的知識積累。馬克思僅為寫資本論,就讀了1500多冊書,抄了數千印張的筆記。在信息社會,知識軍事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知識總量的增加速度已遠遠超出以往時代。今后還會有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不時涌現。這種知識的快速更新,對于知識積累的速度和效率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信息時代,以問題為中心創(chuàng)新軍事理論,不僅要“厚積”,而且要“快積”,迅速提高我們在軍事實踐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整體上提升軍事理論研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定發(fā).新世紀中國軍事科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基本趨勢[j].中國軍事科學,2004(3).

2、葛東升.大力促進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繁榮發(fā)展[j].中國軍事科學,2005(3).

3、卡爾?波普爾著;查汝強,邱仁宗譯.研究的邏輯[m].科學出版社,1986.

4、張占軍.從醞釀到發(fā)表[m].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

5、ceandprinciples[m].harper&rowpublishers,1985.

6、dgesocience[m].sagepublicationsltd,1994.

(作者單位:熊偉,軍事經濟學院襄樊分院;張前程,烏魯木齊邊防干部訓練大隊)。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十五

[摘要]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是教育改革和大發(fā)展的前提,而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則必須以教育思想觀念的創(chuàng)新為先決條件,軍事教育理論的不斷創(chuàng)新,可以有效地指導新時期軍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實踐。分析了軍事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的內涵和意義,研究了當前的軍事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必須首先重視解決的幾個問題:樹立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的整體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樹立多元化的教育質量觀。

[關鍵詞]軍事教育軍事教育理論理念創(chuàng)新。

當前,軍事教育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的重要歷史時期,但原有的軍事教育理論已不能適應新形勢和解決軍事教育改革實踐中產生的新問題。所以,要求軍事教育在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提升理論品質,抽象出新的系統(tǒng)化的理性認識,以有效地指導新時期軍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實踐。軍事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研究不僅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學科意義。

理論創(chuàng)新是在揚棄原有的思想、學說和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提出新思想、新學說、新理論的過程,是正確的理性認識的新飛躍。軍事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是軍事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理論創(chuàng)新體系中屬于具體層面的理論創(chuàng)新。軍事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是指在解決軍事教育新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抽象出來的新的系統(tǒng)化了的理性認識,其基本含義是:第一,軍事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發(fā)展于新問題并貫穿于新問題的解決之中,問題是理論創(chuàng)新的主線。第二,軍事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離不開抽象的思維活動,當然也離不開實踐活動。第三,理論創(chuàng)新的基本任務是在深刻認識軍事教育本質、準確把握軍事教育規(guī)律、有效探索軍事教育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抽象出新的理論,形成多側面、多層次的理論體系。

1.軍事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是豐富、發(fā)展、完善理論的基本手段。

理論的生命力在于發(fā)展。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軍事教育在我國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己經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學科體系,相關院校也建立起了軍事教育學科的博士點、碩士點,每年都有不少的專著出版,大量的研究論文發(fā)表,軍事教育理論研究處于十分活躍的時期。但是,與軍事領域的其他學科相比較,無論是從發(fā)展歷史還是發(fā)展水平來看,軍事教育學仍是一門十分年輕的學科,是一門還不十分成熟并且正在走向成熟的學科。軍事教育中的概念界定、規(guī)律揭示、理論體系確立,還沒有完全達到理性認識的階段。同時,在我國軍事教育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的歷史背景下,無論從軍事教育發(fā)展還是從軍事教育學科發(fā)展看,經過多年實踐積累形成的軍事教育理論,也面臨著突破原有框架限制,拓寬研究領域和視野,開展理論創(chuàng)新的艱巨任務。

2.軍事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的目的在于激發(fā)軍事教育的生機與活力。

新世紀以來,由于軍事教育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軍事教育系統(tǒng)內部也在產生著一些新的問題,軍事教育實踐出現了比過去任何時期都要復雜得多的局面,在改革與發(fā)展中出現了的新矛盾和新問題,迫切需要來自軍事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的支持。而原有的軍事教育理論已不能完全適應這樣的新形勢,難以有效地解決軍事教育改革實踐中產生的新矛盾、新問題。一方面,近年來,軍事教育改革難以取得具有說服力的突破性進展,眾多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軍事教育理論指導。一些改革措施因為在設計過程中缺乏理論支持,到了改革實踐中,往往會遇到一些難以克服的障礙,半途而廢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錯誤的做法也時有出現。這些都說明了一個道理,軍事教育改革需要理論支持,缺乏理論指導的軍事教育改革是十分盲目的。另一方面,軍事教育也需要在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過程中提升理論品質。通過新矛盾、新問題的解決,來不斷創(chuàng)新軍事教育理論,增強軍事教育理論指導軍事教育改革實踐的有效性,使軍事教育實踐呈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3.軍事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是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不可或缺的途徑。

從軍事教育發(fā)展歷程來看,盡管軍事教育理論過去對軍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實踐起著一定的作用。但總的來說,軍事教育理論跟不上迅速發(fā)展的軍事教育實踐,即軍事教育理論滯后于軍事教育實踐,與軍事教育實踐相脫節(jié)。造成目前軍事教育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軍事教育研究在完善自身學科體系的同時,沒有將學科體系涉及的內容同解決軍事教育改革的現實問題很好結合起來,真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的理論研究成果還不多,軍事教育研究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議論多,對軍事教育實踐真正有指導作用的理論創(chuàng)新少。解決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惟一辦法是以實踐為基礎,不斷創(chuàng)新軍事教育理論。

1.樹立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的整體意識。

軍事教育觀念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不是某一層面、某一范圍或某種形態(tài)軍事教育觀念更新的結果,也不是各個層面、各個范圍或各種形態(tài)軍事教育觀念更新結果的簡單相加,而是各個層面、各個范圍或各種形態(tài)軍事教育觀念更新結果之間高度關聯、整合的結果。

目前,教育理論界對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內涵和特征的探討,大多停留在諸如人才觀、學員觀、質量觀等問題上,而未能從整體上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把握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的內涵及特征。所謂整體意識就是指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主體在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過程中,能從整個軍事教育觀念系統(tǒng)的角度考慮,進行不同層次、不同表現形態(tài)或不同作用范圍的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也就是說,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主體在具體的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的研究與實踐中,不但要探討某一層次、某一范圍或某種形態(tài)的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問題,還要研究各層次、各范圍、各形態(tài)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之間的關系或聯系的方式、性質和程度,研究某一層次、某一范圍或某種形態(tài)的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在整個軍事教育觀念系統(tǒng)創(chuàng)新中的地位、作用。這樣,既推動了整個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的全面進行,又使各層次、各范圍或各種形態(tài)的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不致有悖于整體要求,確保軍事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的有效開展。

2.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

教育價值觀是人們對教育與主體(人、群體)的價值關系的認識,并在認識的基礎上,確定教育行為的價值取向。它所反映的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教育與主體之間的價值關系。一般地說,價值判斷的依據是教育對主體所產生的效益,以效益的有無、高低、長期或短期來判斷教育(或某種特定的教育)的價值,從而采取積極或消極的態(tài)度與行為。它雖是潛在的,但卻無時無處不在起作用,有時是自覺的,更多是不自覺的。農業(yè)經濟時代人們希望得到土地,工業(yè)經濟時代人們夢想擁有資本,知識經濟時代人們渴望獲得知識。因此,知識經濟時代的教育價值觀不同于農業(yè)經濟時代和工業(yè)經濟時代的教育價值觀。它的基本價值取向,就是個性平等,直接要求是軍事教育必須尊重個體差異,尊重個體需求的多樣性和學習者的自覺選擇;就是在人才觀上采納多維度的評價標準,這些維度是以個體品行、知識、能力和努力程度以及能否把握時機來評判個體的成就;就是在知識觀上提倡學員主動建構知識的原則,要求成功的學習不是機械的接受或摹寫,而是一種主動的充滿個性化的建構過程;就是重視人的內在發(fā)展需求,要求知識實現主體化,知識必須與個體的信仰、情感相聯系。所有這些都必然對軍事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3.樹立多元化的教育質量觀。

教育質量是教育改革、發(fā)展、提高的核心問題。一切體制、管理、課程、教材的改革,最終都要落實到教育質量上。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質量觀是一種知識質量觀,即以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寡、深淺來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這種知識質量觀根深蒂固,不但存在于辦學者的思想中,而且存在于社會的傳統(tǒng)文化中。當前多樣化的軍事院校教育有著各自的培養(yǎng)目標、規(guī)格、特點,從而也應當有各自的質量標準。知識經濟時代的軍事教育應當整齊劃一的向多元化、多樣化和多層次的質量標準過渡,就像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通過的《21世紀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動宣言》指出的那樣:“高等教育質量是一個多層面的概念”,應“考慮多樣性和避免用一個統(tǒng)一的尺度來衡量高等教育質量?!?/p>

新的軍事教育質量觀既著眼于整體的質量,也著眼于不同辦學層次的相對質量。具體而言,多元化的質量標準應包括這樣幾方面的內容:一是發(fā)展的質量觀,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是首要的,判斷教育質量是否好,首先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進軍事革命和人的發(fā)展,能否滿足新時期軍隊建設的需要;二是整體質量觀,即從各個方面而不是一個方面來看待質量,需要從學員的社會適應性、創(chuàng)造性和學員的素質、能力、文化品位的動態(tài)變化等多方面來綜合評判質量;三是樹立特色質量觀,即看它是否能滿足不同個體的要求和軍事實踐的要求,特色就是質量,就是水平,就是生命。只有各個軍事院校培養(yǎng)的人才擁有豐富的特色,才能使畢業(yè)于不同院校的軍事人才在學識、能力、素養(yǎng)等方面各具個性,并在某些方面獨領風騷;也只有使各具特色的人才從事豐富的個性化活動,才能編織出更加美好的五彩繽紛的世界;四是樹立過程質量觀。現代質量管理理論認為,產品質量包括產品的最終質量(需求質量)和形成產品的工作過程質量(包括設計質量和保證質量);質量不是末端檢測與評估出來的,而是依照整體的優(yōu)化設計和全過程的質量監(jiān)控來實現的。教育的產品是人才,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是由培養(yǎng)過程(主要是教學過程)的工作質量來決定的,工作過程質量決定著產品最終質量,產品的最終質量只能靠優(yōu)化設計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來實現。從這個理論角度出發(fā),要求教學質量管理和監(jiān)控的關注點,不能僅僅停留在已成事實的靜態(tài)狀態(tài)和質量末端,而應更注重從起始階段開始的教學質量形成過程及動態(tài)狀態(tài),注重影響教學質量的形成性、過程性要素的監(jiān)控,實現在線檢測與實時動態(tài)控制的有機結合,使教學過程全程始終處于受控狀態(tài),防止影響質量的現象發(fā)生,限制影響教學質量要素的實質性發(fā)展或惡化,消除、糾正、彌補所造成的損失,從而保證最終教學質量,這比只注重末端質量檢驗與評價更為重要。

參考文獻:

[1]薛天祥。薛天祥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付建芳。論知識經濟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

[3]張曉洪,彭熙。論現代高等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4).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十六

摘要:《軍事理論》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素材與內容,是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嶄新載體。開展《軍事理論》教學,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有利于強化大學生的民族成就動機,增強民族凝聚力。利用《軍事理論》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應確定《軍事理論》教學重點,強化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改革《軍事理論》教學方法,增強愛國主義教育價值;創(chuàng)新《軍事理論》教學模式,提高愛國主義教育實效。

關鍵詞: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軍事理論》教學。

開設《軍事理論》課是目前高校開展大學生國防教育的主要途徑。國防教育作為一種基礎教育,其核心是愛國主義教育。利用國防教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1.國防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增強教育對象的國防意識。國防意識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國防這一社會存在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其本質表現為對國家利益的高度重視。[1]沒有對國家利益的維護和關注,就不可能有國防意識的形成和增強。國防意識是愛國主義在國防領域的集中體現,國防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列寧說:“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一種最深厚的感情。”[2]積極的國家認同感、自尊心、自豪感,自覺的愛國義務感,都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基本內涵,其本質就在于對國家利益的高度關注。因此,國防意識所反映的對國家利益的關注,是構成愛國主義精神的基本組成部分。

2.愛國主義教育是國防教育的本質任務所在。國防教育實質上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為適應國家安全和發(fā)展的形勢需要而進行的國民思想教育。國防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激發(fā)國民的愛國熱情、強化國家利益至上意識、培養(yǎng)公民為國家安全和發(fā)展而獻身的民族精神和氣節(jié)。其中,愛國主義是國防教育最本質的規(guī)定性。[3]國防教育是增進人民對于祖國的認同,激發(fā)人民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培養(yǎng)人民的愛國主義思想的有效手段。

3.國防教育影響著愛國主義情感的發(fā)展變化。愛國主義情感隨著國防意識的增強而增強,隨著國防觀念的變化而變化。國防意識、國防觀念,實質上是國家意識、國家觀念。沒有國防意識,就沒有國家意識,因而就不可能產生愛國情感;沒有國防觀念的提高,就沒有國家觀念的強化,因而就不會有愛國主義的升華。[4]歷史證明,和平時期愛國主義情感的提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國防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國防意識,增強國防觀念。

《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2006年修訂)規(guī)定的軍事理論課教學內容有中國國防、軍事思想、國際戰(zhàn)略環(huán)境、軍事高技術、信息化戰(zhàn)爭等五大部分。這些教學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素材與內容,是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嶄新載體。

1.開展《軍事理論》教學,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當代大學生出生于和平時期,物質充裕,生活條件優(yōu)越,沒有經歷戰(zhàn)爭和炮火的洗禮,對先輩的奮斗歷程已漸漸淡忘,國防意識欠缺,國防觀念淡薄。大學生通過學習《軍事理論》,其國防意識和愛國、衛(wèi)國的責任感、使命感明顯增強。一方面,對國防事業(yè)認知更為積極,情感更為熱忱深厚。大學生愛國、衛(wèi)國、強國的激情更為高漲,對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明顯增強。另一方面,對國防實踐,無論認知上還是情感上都呈現出十分積極的變化。中國武裝力量建設,尤其是幾次大閱兵,使大學生對國防實踐情感的認同與體驗更為深刻、強烈,而且更具后續(xù)影響力。

2.開展《軍事理論》教學,有利于強化大學生的民族成就動機,增強民族凝聚力。愛國主義是民族凝聚力的內核,民族凝聚力是愛國主義的外在表現,它們在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抵御外來侵略和推動社會進步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5]要系統(tǒng)講授軍事理論課,從世界范圍的軍事科技、政治經濟、國際局勢、意識形態(tài)領域日趨激烈的競爭等方面引起學生的理性思考,強化大學生的成就動機和應對外部挑戰(zhàn)與壓力的心理準備。

1.確定《軍事理論》教學重點,強化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加強國防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教學,夯實愛國主義精神的情感基礎。國防歷史上的愛國人物、愛國思想、愛國事跡,陶冶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將愛國之情變成報國之志。這正是我們進行國防教育最具體、最生動、最感人的素材。通過國防歷史文化教育,大學生了解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饒的發(fā)展歷程,了解我國歷史,尤其是國防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所遭受的災難和屈辱,以及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和壓迫,反抗腐朽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的精神和業(yè)績。這些正是新時期大學生愛國主義和國防意識的共同底蘊。在教學中,充分挖掘蘊藏在國防歷史文化中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運用它教育感化當代大學生,讓他們接受燦爛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形成文化認同,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心,從而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愛國主義觀念。

正確認識我國現代化國防建設成就和當前面臨的國家安全形勢,堅定愛國主義信念。要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建立起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就必須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我國現代化國防建設成就和當前面臨的國家安全形勢。播放國慶大閱兵、軍事演習等紀錄片,深刻闡釋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績,展現強大的武裝力量,讓大學生深切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從而振奮大學生的愛國精神。從世界軍事形勢和現代國防、高技術局部戰(zhàn)爭的戰(zhàn)例中,可以看到只有加強國防建設才能在未來的信息化戰(zhàn)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2.改革《軍事理論》教學方法,增強愛國主義教育價值。軍事理論教學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新要求,緊貼大學生的新思維,采用啟發(fā)式、體驗式、合作式、接受性學習和探究性等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首先,要結合戰(zhàn)例進行教學。軍事理論教學要在闡述基本理論觀點的基礎上,盡量把一些戰(zhàn)例和相關事例作為論據,節(jié)選其精彩情節(jié)進行生動講解,寓理于事例之中,寓理于情趣之中,融理論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從而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其次,要抓住側重點進行教學。在教學內容上,如中國國防部分應以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意識和責任感為重點,使學生樹立牢固的國防觀念;軍事思想部分應以學生了解古今中外軍事思想發(fā)展史和主要人物軍事理論的基礎上,把握古代與近現代軍事思想的精髓;世界軍事部分應以周邊安全環(huán)境和國際熱點問題為重點,增強學生的危機感,提高國防意識。最后,要聯系世界軍事發(fā)展動向進行教學。密切關注國際形勢和軍事理論的發(fā)展變化,及時調整補充教學內容,力求把學生最關心的世界熱點、最新信息、最新學術動態(tài)引入課堂,增強課堂教學的生機和活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軍事理論具有很強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首先,從軍事教育的性質上看,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軍事學研究的是戰(zhàn)爭,戰(zhàn)爭事關國家存亡,民族興衰,本身就能引起大學生的強烈共鳴。更何況,我國是一個在歷史上飽經戰(zhàn)事、滄桑滿目的國家,任何一次近代史上的侵華戰(zhàn)爭,都足以激起大學生強烈的愛國之心。其次,通過學習軍事思想,能使大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軍事文化和外國軍事思想的精華,樹立辯證的、唯物的世界觀、戰(zhàn)爭觀和方法論,形成正確的國防意識,增強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與忠誠,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安全的責任感。最后,對現代軍事科學技術、信息化戰(zhàn)爭、世界軍事形勢和周邊國家安全戰(zhàn)略等內容的學習,既能使學生了解我國國防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又能使學生了解到我軍現有武器裝備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差距,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民族憂患意識。

3.創(chuàng)新《軍事理論》教學模式,提高愛國主義教育實效。

《軍事理論》課要增強教學效果,必須采取多種形式,運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增強軍事理論教學的輻射力、感染力,使軍事理論教學進入大學生的視野,融入大學生的思想,增強其國防觀念。在教學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講授我軍武器裝備,可以采取現場教學的方法,組織參觀部隊或軍隊院校,參觀現代化武器裝備和兵器模型,加強感性認識,增強學習興趣,加深對軍事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堅持理論教學與觀看愛國主義影片相結合,如講授近代國防歷史時,可播放《甲午海戰(zhàn)》等經典影片;講授高技術戰(zhàn)爭時,可播放《海灣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等影片,通過形象生動感人的影片,增強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和吸引力;提倡教學中就熱點問題加強師生討論與交流,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又如講授打擊“臺獨”勢力分裂活動,實現國家統(tǒng)一的偉大意義時,可就臺海局勢的現狀,利用翔實資料對比分析前蘇聯解體給人民帶來的經濟、政治、社會發(fā)展、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危害,介紹在防止“臺獨”上所作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上的斗爭,讓學生互相探討發(fā)言,啟發(fā)學生深刻認識“臺獨”分裂祖國的危害性和我們應該采取的對策,從而統(tǒng)一思想認識,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此外,還可開辟第二課堂,建立國防教育網站,設立軍事愛好者qq群,構建軍事理論教學網絡平臺,使大學生通過網絡空間,了解掌握更多、更新的軍史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增強教育實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項文榮.國防意識與國防教育[j].國防,1996,(9).

[2]列寧.列寧全集(第二卷)[j].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10,第2版:163.

[3][4]王聯斌、汪安恕.愛國主義與國防教育[j].空軍政治學院學報,1995,(5).

[5]劉莉.高校愛國主義教育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j].世紀橋,2007,(11).

[6]張成斌.國防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大學軍訓軍事理論論文篇十七

摘要:國家的強盛,民族的振興,需要強大的國防,而全民的國防意識是強大國防的精神根基,但是當代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卻越來越令人擔憂。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國防意識尤顯重要。本文擬分析如何通過國防歷史教學增強大學生國防意識。

關鍵詞:國防歷史大學生國防意識歷史教育。

國家的強盛,民族的振興,離不開強大的國防,而全民的國防意識則是強大國防的精神根基。我國的國防歷史源遠流長,在古代,便形成了“以民為本,居安思?!钡膰乐笇枷耄案粐鴱姳?,寓兵于農”的國防建設思想,“愛國教戰(zhàn),崇尚武德”的國防教育思想,以及“不戰(zhàn)而勝,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鴉片戰(zhàn)爭之后,面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一部分率先覺醒的中國人亦一直在尋求救亡圖存之道。新中國成立以后,更是把加強國防擺到了頭等大事的位置,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維護國家安全統(tǒng)一,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順利進行,是中國國防的主要任務。然而在現在,當代大學生的國防意識狀況卻越來越令人擔憂。

一、當代大學生的國防意識狀況。

筆者于2011年10月,對湖南農業(yè)大學的學生進行調查,共發(fā)出調查問卷2000份,收回有效問卷1740份,調查顯示:有72.9%的學生能基本闡述“國防”的概念;62.3%的學生了解鄧小平同志主張的“積極防御”的國防戰(zhàn)略;11%的學生知道我國的領土不僅有領陸面積還有藍色領土;11.5%的學生能識別人防工程的圖標;40%的學生知道公民的國防權利和義務;47%的學生表示不愿意從軍,52.5%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進行學生軍訓;58.5%的學生認為應該開設國防教育課程;9%的學生知道“三股勢力”;65.7%的學生了解釣魚島爭端;70%的學生表示關注南中國海局勢;65.9%的學生了解我國的國防航天事業(yè);36%的學生表示關注國際形勢;64%的學生認為中國周邊安全環(huán)境的主流是和平穩(wěn)定,但穩(wěn)中有亂、好中有壞、喜中有憂。

從這份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大部分對國防問題有一定的認識,比較關注我國的國防現狀,普遍擁有愛國主義信念,樂于接受國防教育。但是,首先,由于當前我國正處于和平發(fā)展建設時期,戰(zhàn)爭已經遠去,長時間的和平,致使很多人的國防意識開始淡化,不再居安思危;其次,現在經濟全球化,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很多大學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就業(yè)、工作、住房等與己密切相關的現實問題方面,至于國家、社會、他人等則覺得離自己太遙遠,與己毫不相干;再次,當代大學生是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且富有愛心,但是,由于心智不成熟,認識事物不全面,往往容易出現偏激叛逆,個性張揚,而社會責任意識薄弱的現象。

因此,當代大學生的國防意識狀況是積極與消極并存,好憂參半。“少年強則國強”,大學生作為國家的希望與未來,他們擁有較強的國防意識,能夠站在國家的角度從大局上思考問題便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大學生充滿活力具有可塑性,正值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之際,高校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的搖籃,理應加強國防教育,以其強烈的思想性和獨特的教育,增強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二、國防歷史教育對增強大學生國防意識的作用。

國防是一種歷史文化現象,隨著國家的產生發(fā)展而產生發(fā)展。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公元前21世紀,我國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建立,國防作為抵御外來侵略和討伐他國的工具便已經開始產生,至今已有幾千年。縱觀我國悠久的國防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發(fā)展經歷了無數個強盛與衰落的交替,是個波浪式的演進軌跡,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國防遺產和深刻的歷史教訓。國防歷史以其直觀性、生動性、嚴謹性、積極性等特點,對于教育大學生,增強大學生國防意識具有顯著作用。

1、增強憂患意識?,F代以來,由于各地各組織之間的交流加強,戰(zhàn)爭爆發(fā)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例如我國,最近的一次大型戰(zhàn)爭是上世紀70年代末的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距今已經有30多年未爆發(fā)過戰(zhàn)爭,因此從未經歷過戰(zhàn)爭,對戰(zhàn)爭毫無概念的當代大學生已經逐漸遺忘了戰(zhàn)爭,甚至,有部分學生認為戰(zhàn)爭與國防非常遙遠,即使發(fā)生,也只是國家和軍隊的事情,而非與每個社會成員息息相關。

《孟子》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彪m然現在是個長期和平的環(huán)境,但居安要思危,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睉?zhàn)爭是滿足人類私欲的重要手段之一,只要人類私欲不消失,戰(zhàn)爭就不會終結,在我國歷史上,由于不重視戰(zhàn)爭而付出慘重代價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南唐后主李煜,在國內政治、社會矛盾日漸尖銳的時候,卻醉心于詩詞、歌賦、書畫,一邊是國勢日危,不斷地喪失土地,另一邊是歌舞升平,最后,縱使李煜留下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妙詞佳句,卻改變不了南唐黯然滅亡的結局。再看晚清時期,1884年中法戰(zhàn)爭后,列強之間由于忙于爭斗,一時之間無暇顧及中國,所以中國有大約10年的時間沒有再出現大的戰(zhàn)爭,可是這種平靜卻讓中國的政治家們懈怠了,當他們以為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當慈禧興高采烈地挪用海軍軍費為自己準備千秋節(jié)的時候,卻沒想到東邊的一個虎視眈眈的鄰國正蓄勢待發(fā),一場事關中國國運的甲午戰(zhàn)爭終于爆發(fā)。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清朝的精華水師北洋水師于黃海海戰(zhàn)一役全軍覆沒,中國因此喪失了黃海制海權;清朝經營20多年,耗銀數千萬兩的重要軍事基地旅順亦陷于敵手,大量船只、武器、裝備、糧食被敵繳獲,數十年辛苦最終為他人作嫁衣,不僅如此,日軍在占領旅順后,還進行了連續(xù)四天的慘絕人寰的屠城,罹難者達2萬余人,據英人胡蘭德記載,全城僅36人因被留作埋葬尸體之用而獲生;戰(zhàn)后,日本還趁機向我國勒索巨額賠償,從此一躍成為亞洲強國,而我國國勢卻更加一落千丈。

這些慘痛的歷史都是鮮活的前車之鑒,通過對這些國防歷史的學習,可以告誡我們的大學生們,雖然現在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的主題,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和平而淡化國防意識、憂患意識,“天下雖平,忘戰(zhàn)必危”,在任何時候,都要重視戰(zhàn)爭,即使不主動挑起戰(zhàn)爭,也不能忘記爆發(fā)戰(zhàn)爭的可能性,警鐘必須長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個大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之心,并且自覺承擔國防義務,為我國的國防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增強發(fā)展意識。上世紀70年代,鄧小平同志便提出“發(fā)展是第一要務”,胡錦濤同志也指出:“如果不能從政治上觀察和思考問題,腦子里缺少國家利益全局這根弦,遲早是要吃大虧的。什么是國家利益全局?就是抓緊戰(zhàn)略機遇期,一心一意謀發(fā)展?!笨梢姡覈I導人都把發(fā)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最重要的事無非是兩件,一為安全,一為發(fā)展,當一個國家安全無憂,獨立無慮的時候,就應尋求進一步的發(fā)展?!奥浜蟀ご颉笔俏覈鴩罋v史昭示給我們的又一重要教訓。中國是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有著燦爛文化和悠久歷史的多民族的統(tǒng)一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開始,中國便進入封建時代,曾經創(chuàng)造了無比燦爛的古代文明:既出現漢唐四夷自服的局面,又有元朝鐵騎踏歐洲的輝煌;即便到了清朝前期,也一度國勢達于鼎盛,史稱“康乾盛世”。在中國強盛的時候,四方來朝,周圍小國皆自愿成為天朝上國之附屬國。但是從18世紀末開始,我國從鼎盛的高峰下跌,猶如“日之將西”,積重難返,也就在這個時候,歐美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封建制度的障礙,通過工業(yè)革命,生產力迅猛發(fā)展。發(fā)展后的歐美國家開始瘋狂對外擴張,而政治腐敗、技術落后的中國,便成為其主要的侵略對象。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帝國主義國家用堅船利炮叩開我國國門之后,我國先后經歷了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軍侵華、抗日戰(zhàn)爭等數次大的對外戰(zhàn)爭,共簽訂了1000多個不平等條約,而每一個不平等條約的內容無一例外的都是割地、賠款、轉讓利權等。在近代,中國1萬8千公里的海岸線上,沒有一個口岸由我國自己擁有主權,外國人在我國領土上胡作非為,罪惡累累,罄竹難書,我國卻無權處理?!鞘裁磳е挛覈鷩帘还戏帧⑷嗣癖煌罋?、國寶被掠奪?這都是因為我國發(fā)展太慢太落后所導致的。在近代國際競爭中,中國的發(fā)展步履蹣跚,不僅政治、經濟、軍事落后,而且國民整體素質落后,“弱國無外交”,我國的不發(fā)展和發(fā)展太慢換來的便是被蹂躪和欺辱。

通過將中國古代國防史和近代國防史相對比,可以告誡當代大學生們,要想不被侵犯,就想讓中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想讓每一個中華兒女真正揚眉吐氣,就必須求發(fā)展?,F代國防是綜合國力的抗衡,經濟是基礎,國防實力是支柱,因此,無論何時,我們都必須把發(fā)展經濟、增強國防放在第一位,只有實力強大,我國才能不懼任何挑戰(zhàn)與威脅。

3、增強穩(wěn)定意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國際和平環(huán)境,以及穩(wěn)定的周邊,為國內現代化建設服務,是我國當前的一項重大政策。因為只有贏得和平穩(wěn)定的局面,我們才能一心一意搞建設、促發(fā)展。但是現在,我國的周邊在保持總體安全穩(wěn)定的同時,也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面對中國的崛起,某些大國作為國際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失衡心態(tài)在加劇,對中國的防范意識加強;周邊部分小國對中國崛起的誤解,強化了他們的擔憂意識。這些安全隱患都為我國帶來不穩(wěn)定因素。尤其是近年以來,我國與鄰國關于海洋權益的爭議情況日漸復雜,使得中國東南沿海領土領海爭端急劇升級,如日本對釣魚島的竊取,中日在東海的劃界歧義,越南、菲律賓等國對南中國海的覬覦,等等。類似事件都極大地刺激了大學生的愛國激情,年輕人的熱血心態(tài)使得一部分學生認為應用武力解決這些爭端,以彰顯中國的實力與影響力。

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應給予鼓勵和支持的,然后這種愛國中也包含著一種非理性因素的存在:要求以武力解決南中國海問題很可能會損害我國周邊的穩(wěn)定,因此,勢必要讓大學生了解穩(wěn)定的重要性,才能促使他們理性對待我國的南中國海問題及周邊的其他熱點問題。

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穩(wěn)定意識,就必須讓他們知道維持穩(wěn)定的意義。翻開中國的歷史,我們不難看出,國家蒙受恥辱必定與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有關。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國內外許多人都有一個疑惑:英法等國入侵中國是因為他們比中國強大,而日本,只是一個同樣飽受剝削的彈丸小國,竟也敢悍然侵略泱泱大國中國?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中國雖大,但只是虛有其表,當時國內政治腐敗,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斗、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松弛,如此一個危機四伏,形成不了合力的國家,是不足為患,可以任意欺侮的。在清朝,雖然中國的封建制度邁入發(fā)展的最高峰,但是自中期以后,由于國內政治社會矛盾迭起,天災人禍交相作用促使民變頻繁爆發(fā),大大小小的抗捐抗稅運動、搶米風潮、反洋教運動,以及秘密會社活動四起,清政府為了鞏固其統(tǒng)治,只能四處鎮(zhèn)壓。應對國內民變事件已經使得清統(tǒng)治者疲于奔命,焦頭爛額,無暇再從事發(fā)展,振興國力,遂導致外強伺機入侵,最終,內憂外患終結了清朝200多年的統(tǒng)治。以史為鑒,正是因為對歷史的反思,我國領導集體才一再強調:“中國不允許亂”,“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wěn)定”。通過對國防歷史的學習,對歷史教訓的總結,可以使大學生深刻認識到當前的發(fā)展需要安定團結,從而自覺維護社會穩(wěn)定,確保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

綜上所述,我國的國防歷史曲折漫長、跌宕起伏,充斥著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和教訓,當這生動的歷史長卷擺在大學生面前時,可以直接激蕩其心靈,讓他們印象深刻,從而培養(yǎng)其憂患意識、發(fā)展意識、穩(wěn)定意識等,有效地增強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參考文獻:

[1]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2]高鴻志。中國近代史[m]。合肥:黃山書社。1989.

[3]鄭志強。從民族角度看中國國防歷史的階段性特征[j]。黨史文苑,2004(10)。

基金項目:湖南省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10-2011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點課題研究項目“國防歷史教學對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愛國觀的途徑研究”階段性成果。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266914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