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簡愛讀后感(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07 18:49:39
有關簡愛讀后感(6篇)
時間:2023-03-07 18:49:39     小編:zdfb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x后感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有關簡愛讀后感篇一

肉體的痛苦加上心靈上的痛苦,使得簡大病了一場。可她的舅母里德太太依舊把她視為眼中釘。簡和她的舅母的對抗越來越公開,堅決。再后來簡被送進了洛伍德學校。

學校里的生活條件很惡劣,艱苦。在這種教規(guī)嚴厲的學校,簡任然擺脫不了折磨。也經(jīng)常有孩子受不了而病死。簡于是在報上登了做家庭教師的廣告。

不久,簡得知叔父去世并留給她一筆遺產(chǎn),同時,還發(fā)現(xiàn)圣約翰是她的表兄,簡把家產(chǎn)給平分了。圣約翰是一個狂熱的教徒,他想讓簡成為他的妻子,并想讓簡和他一起去到印度去傳教,但簡回到了羅切斯特的身邊。

“你以為我弱小,貧窮,平凡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那么,你錯了!我和你一樣有血有肉。我的靈魂在對你的靈魂講話!我們在上帝眼里是平等的!”

多么簡單,多么樸實的話語,卻透露出一種堅定與智慧。由此可見,簡是一個善良,充滿智慧的人。

簡是不幸的,她的一生都很坎坷,每一步都走得很艱辛,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但她卻創(chuàng)造了幸運,她的每一步都走的件事而富有價值。

簡的許多事件與優(yōu)點都值得我敬佩,她雖不幸,但他不畏困難,用智慧去攻破。善良與勇敢,聰明與才能創(chuàng)造了簡。正是這些,使它成為了優(yōu)秀的女人!

有關簡愛讀后感篇二

最近我讀了文言文《荊軻刺秦王》,它主要講述的是荊軻刺殺秦王的因由及全過程始末,讀完之后我深有感觸,荊軻刺殺秦王的情景至今還在我的腦海里回放,揮之不去......

公元前227年荊軻抵達秦國國都咸陽,并通過秦王的寵臣蒙嘉的引見,以謙卑的言辭求見秦王,秦王大喜,特地穿上君臣朝會時穿的禮服迎見荊軻,荊軻手捧地圖敬獻給秦王,在地圖完全打開,圖窮匕現(xiàn)之際,荊軻趁勢抓住秦王的袍袖并舉起匕首刺向他的胸膛。但是還未等到荊軻近身,秦王已經(jīng)驚恐的掙斷了袍袖,荊軻隨即追逐秦王,兩個人繞著柱子奔跑,結(jié)果后來秦王拔劍砍下了荊軻的左腿,荊軻無法再追下去,便將手中的匕首擲向秦王,結(jié)果卻擊中了銅柱......“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鼻G軻失敗了,功虧一簣,可悲,可嘆啊!

功虧一簣終究意味著失敗,荊軻和燕國都為這次失敗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身死國滅!縱觀全文,我看到的是一份精心策劃近乎完美的謀略與荊軻他志向意圖明朗的俠義之舉啊!究竟導致他功虧一簣的原因是什么呢?荊軻本有識人之明,認為秦武陽不是實施計劃的適當人選,而因為太子丹的干預,最終放棄了自己正確的選擇——這也便是荊軻的謀略上的缺點!由此看來,荊軻如果采取正確的決斷,堅持正確的選擇,那么秦王會必死無疑了吧!然而,歷史是不能容許我來予以假設的,真實的歷史殘酷地說明了荊軻還是犯有嚴重的錯誤。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將荊軻否認,在他身上,我們還是可以看見許多非常崇高的精神。

首先,他十分忠誠,忠于國家,忠于自己的主人太子丹。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但是他卻能在一個國家陷入危難之際,以壯士的身份挺身而出,絲毫不為自己的性命著想,為了國家他可謂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太子丹對他稍微失去了點耐心他就十分過意不去,甚至改變了他等朋友的計劃。這在客觀上也減少了他成功的可能性。荊軻如此忠誠,也完全稱得上是“士為知己者死”了吧。

第二便是他的俠肝義膽,他雖然謀略不行,但是十分有膽識:荊軻明明早在易水河畔慷慨悲歌時就早已知道自己的下場,他“心知去不歸,徒有世后名”可是他依然義無反顧,為了自己的國家慷慨赴死,這樣的俠肝義膽難道不是可歌可泣的嗎?

壯士荊軻有一種像革命先烈一樣的要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雖然他的做法并不可取,不值得我們學習。可是他的精神應該為我們所稱道!我們應該做一個像荊軻一樣能為祖國付出一切的愛國者!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币姿系倪@首悲壯的歌至今傳唱不衰,荊軻作為一名勇士而被世人頌揚。荊軻刺秦未遂的歷史事件,千百年來都為文人們深感遺憾,無數(shù)的詩詞文賦,都是以暴君來形容秦王,而肯定荊軻的英雄行為和俠義精神。然而從戰(zhàn)國歷史中政治成敗的角度去審視這個歷史事件時,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的值得思考的東西?!叭耸掠写x,往來成古今”,前人誤入失敗的陷阱,可作為我們今天行事的前車之鑒;而前人獲得的成功經(jīng)驗,可作為我們繼續(xù)前進的路標。

有關簡愛讀后感篇三

讀完整本書,波瀾不驚的心仿佛也漸漸沉寂下來。

細細回味,既為簡愛的自由倔強的性格所折服,又被她和羅切斯特先生那動人心弦的愛情所深深感動。

簡愛,從小在舅媽那里就度過了一個并不幸福,甚至有些悲慘的童年,長期得不到快樂的她終于在受到一味的不公平待遇和欺辱之下決心離開蓋茨赫德,被送到了洛伍德學校。

一心希望有個新開始的她在學校里認識了兩個朋友,一位是甘于承受命運的海倫,即使被他人批評責備,甚至是欺負也默默忍受,而這仿佛就是主人公簡愛的對立面。相反的,簡愛就是那樣一個有著堅強個性,不逆來順受,追求自由自主的女孩。盡管她為此付出了代價,但這是她的人生信條,不會也不可能屈于命運而輕易改變。而另外一位丹伯爾小姐,則是出生以來大概是第一位對她如此之好的陌生人。(即非親屬)她第一次以公平、客觀和憐惜的態(tài)度去對待簡愛,一次次幫助她。致使簡愛逐漸喜歡上了這所慈善學校。作者在此的筆墨并不是很多,但是這段自然的過渡,豐富了簡愛的個性與處事,向我們展示了每個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逐漸養(yǎng)成待人處事和世界觀價值觀的過程,很是貼切現(xiàn)實生活。

而真正故事的開始,是從簡愛成為特恩費德的家庭教師開始的。因為在那里,她認識了改變自己一生的人,羅切斯特先生,特恩費德的主人。

像所有愛情小說一樣,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相逢很有戲劇性,仿佛像上帝的安排。這次偶遇也給讀者男主人公的第一印象(包括之后的相識),是個有些奇怪,但總體來說是威嚴的主人。就在我們一方面為他們怎樣開展羅曼史的同時,作者運用了明暗線交錯的手法,以一件蹊蹺的事情(即羅切斯特先生的房間被火燒)來顯示出男女主人公朦朧的愛戀和男主人公不可告人的秘密。然后又是和大多數(shù)愛情小說類似,“小三”出現(xiàn)了,也就是女主的情敵。但是作者在這里很巧妙地寫出了一向主動而且倔強的簡愛在愛情的問題上,在對待英格姆小姐的問題上,卻又有些失落和自卑。面對英格姆小姐,盡管她看到了很多缺點,但是畢竟她不清楚羅切斯特先生對她深厚的愛?;蛘哒f,在愛情方面由于她地位的卑微,只能寄希望于主人對她的示愛,而如果自己主動的話,又沒有那份勇氣與自信。

可是作者峰回路轉(zhuǎn)的情節(jié)設置的確很巧妙,且不說羅切斯特和英格姆小姐的訂婚是他的“小計謀”,讓簡愛由此嫉妒生愛。而是在教堂舉行婚禮的時候,讀者原本想象著幸福而又快樂的氣氛,就被那個羅切斯特先生的秘密所撕破了一切的幻象,包括簡愛對他的崇拜和癡情。

而至此,也掀起了全文的高潮,就是羅切斯特先生挽留簡愛的情節(jié)。面對如此抱歉,和深深愛著自己的他,不論怎樣訴說愛的情話,用一顆摯愛的心去留住簡愛,都難以改變簡愛的決心??吹竭@里,相信很多讀者都會扼腕嘆息,原本就要成婚的戀人就這樣分道揚鑣。其實,看似有些絕情的簡愛內(nèi)心的煎熬絲毫不亞于羅切斯特先生,她曾經(jīng)猶豫過,但是內(nèi)心深處的理智思想告誡她一定要離開,而事實證明離開是正確的(后來瘋女人放火燒特恩費德),盡管分離是異常痛苦。

讀到這里仿佛簡愛曾經(jīng)握緊的幸福就這樣溜走了,再一次,簡愛開始了新的旅程。

我始終認為,簡愛在摩爾屋的經(jīng)歷就類似于在洛伍德學校一樣屬于過渡的部分,而恰恰這兩部分少了一些悲情和痛苦,更多的是真情和溫馨。

再一次經(jīng)過上帝的安排,簡愛巧遇了自己的三個表親,這三個人都是實打?qū)嵉暮萌耍旨由夏欠菅獫庥谒挠H情,無疑是對剛經(jīng)過愛情折磨的她一次愛的關懷。也讓她重新振作起來。然而簡愛內(nèi)心真正掛念的還是遠方的羅切斯特先生,所以當收獲親情的溫暖后,當擁有了獨立自主的能力后,當婉拒了李維斯先生崇高的請求之后,再一次地回到了特恩費得,一輩子不會忘的故里。

在這里,作者把之前的伏筆(即簡愛的噩夢)給真實化了。特恩費德已經(jīng)成為一片廢墟,然而這又不失為一次解脫,一次新的開始。

雖然沒有了物質(zhì)和表面上的富裕,羅切斯特先生也雙眼失明,缺少了一只手,但兩個人的愛情經(jīng)過人生的起起伏伏,時間的千錘百煉,早已升華到更高的境界。也就是溶于生命的愛情。那時外表已經(jīng)不重要,金錢和地位也不重要,而那顆持久愛著對方的真心,已經(jīng)真正成為溝通彼此的紐帶,堅不可摧。想必那種愛就叫做“永恒的愛”吧。

這種愛總是要經(jīng)過人生的磨練,才會放射出永恒的光芒?;蛟S會傷痕累累,但是只要曾經(jīng)擁有過,又怎會害怕再一次失去?因為心中有愛,持久的愛。

筆尖落到這里,真心地為簡愛和羅切斯特先生而祝福、敬佩。雖然這只是一部小說,但它卻折射出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不在于轟轟烈烈,而在于彼此的愛戀永恒存于心底。

有關簡愛讀后感篇四

這個暑假里,我看了《簡·愛》這本書。最后,我得出的結(jié)論是:簡·愛不簡單!

簡·愛不簡單,是因為她的堅強對于別人來說不簡單。在簡·愛小的時候,她的爸爸媽媽都死了,只好在臨終前把簡·愛托付給了簡·愛的里德舅舅,但是,后來里德舅舅也死了,只好把簡·愛交給了里德夫人。但是,里德夫人對簡·愛很兇,好像自己和簡·愛沒有任何關系似的。所以,簡·愛天天被關進里德舅舅升天的紅屋子里,每次里德夫人都說是簡·愛做錯了事,要讓她檢討。所以在這紅屋子里常常傳來簡·愛的哭泣聲。有一天,修女學校的管理人來到里德夫人家,并要帶簡·愛去上學時,她應該明白,自己本來就無依無靠,一但離開這里,就一個可以依靠的都沒有了。可是簡·愛并沒有哭,也沒有流淚,而是堅強的活了下去。在修女學校里,她的忍受各種痛苦:早上,要很早起床,頂著寒風上課,只能吃爛土豆和糊粥,晚上睡覺時只能蓋薄薄的披風。最難忍的并不是在上學的過程中,而是在一開始里德舅媽把簡·愛教給修女學校管理人的時候說的話。里德夫人當著簡·愛的面對修女學校的管理人說簡·愛十分會撒謊。那句話深深刺進了簡·愛的心,但是她還是向以前那樣沒,不哭不鬧。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到最后, 簡·愛離開了羅切斯特,她一個人在大風大雨中堅持,用不同的方法生活下去,最后,簡·愛用自己的堅強度過了風風雨雨,使自己終于回到了羅切斯特先生的旁邊。因為簡·愛堅強,所以她不簡單。

簡·愛不簡單, 是因為她對朋友的友情不簡單。在修女學校里,簡·愛用不同的生活換來了一個真正的知心朋友—— 海倫·彭斯。她們常在一起聊天,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她們有什么心里話都向?qū)Ψ絻A訴。 簡·愛和海倫無論在哪里都是結(jié)伴而行,所謂“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本褪沁@么一回事吧。最后,海倫生了重感冒,被送進了修女學校的病房……深夜十二點多, 簡·愛冒著被挨打和被別人責罵的痛楚,悄悄潛入病房,那就是為了最后和海倫聊聊天,談談心,來最后和她擁抱一下。我看的時候,就笑了。因為我覺得沒必要冒這樣大的風險。但是,我看到后面才明白。簡·愛失去唯一的一個知心朋友是極其痛苦的,所以她才如此肯定堅毅的下定決心。這晚,海倫·彭斯死了,她們的友誼使我感動萬分。因為簡·愛相信友情,所以她不簡單。

簡·愛不簡單,是因為她對愛情的理解不簡單。一開始,她愛上了羅切斯特先生,但簡·愛長得并不美麗,又沒有家,是個孤兒,而羅切斯特先生,又英俊,又瀟灑,所以并沒有看上簡·愛。于是,簡·愛便對羅切斯特先生說:“我知道自己長得并不怎么樣,又貧困,而你十分富裕,又帥。你可能看不上我,但是,我要告訴你,愛別人不是因為錢,也不能是因為錢?!绷_切斯特先生聽后,發(fā)現(xiàn)簡·愛很有文化,于是就歡愉的接受了簡·愛。接著,簡·愛發(fā)現(xiàn)自己的未婚夫——羅切斯特先生還有一個前妻,現(xiàn)在是個瘋子,還住在羅切斯特先生家里。簡·愛清楚地知道之后,絕對不原意成為第三者,所以馬上離開了羅切斯特。我看到這里,覺得羅切斯特先生未免太可憐了:前妻瘋了,而新妻又跑了。然后,簡·愛又在流浪的途中撞進了她的表哥圣約翰家。圣約翰想讓簡·愛成為他的妻子,可是簡·愛拒絕了,因為簡·愛并不愛圣約翰,她只愛羅切斯特,雖然圣約翰比羅切斯特先生帥,但是簡·愛還是馬上離開了。最后,簡·愛還是決定回帶羅切斯特先生的旁邊,因為她知道,自己只愛羅切斯特先生,可是,那時候的羅切斯特先生雙眼都已經(jīng)瞎了,但簡·愛沒有拋棄羅切斯特先生,反而對他更好了。簡·愛不簡單,因為她對愛情的理解不簡單。

簡·愛不簡單,不僅因為她堅強不簡單、友情不簡單、對愛情的理解不簡單,還因為她品德不簡單、智慧不簡單、耐力不簡單。

我看了這一本令人感動的書,心中思緒萬千、波濤涌動。簡·愛這個女子在我心的深處飄飄悠悠,蒙蒙朧朧,飄忽不可捉摸,但有一點,始終很清晰,那就是:簡·愛不簡單!

有關簡愛讀后感篇五

“黛玉葬花”是《紅樓夢》里最廣為流傳的故事。眾人皆認為黛玉太多愁善感了,有些癡病,可我并不這么想。

黛玉是高冷孤傲的,她如一朵白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哪怕在大觀園這樣充斥著金錢權利的大染缸里,她也仍舊不自大輕浮。她何需在《葬花吟》里“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她本就有一雙翅膀,只不過末梢飄了幾根羽毛,只得被困在人間罷了。她就如東坡居士筆下的那只孤鴻,在“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的夜晚里吟道:“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令?!?/p>

黛玉如一朵血梅,她雖寄于冰雪之中,卻在冰天雪地里獨領風騷。她是紅色的可卻不似朱妃、胭脂般紅得耀眼,艷得生輝。她的紅是血色的紅,不容一絲塵雜,永遠在寒風中綻放最美的笑靨。她似花,卻不如花那般總是香飄玉散;她似花,卻不如花那般柔柔弱弱;她似花,卻不如花那般觸指可破;她似花般嬌艷,卻用那紅在一片潔白里綻放,永不凋零。

黛玉如一簇蘭,有著曠谷幽達。她哪怕沒有水仙般冰肌玉骨,沒有牡丹的國色天香,可她從雜草中而生,卻綻放出了最美的花朵。

黛玉如橘?;?,在無園丁照料下生長,卻仍舊開出了金黃的花朵。她同簡。愛一般,為了愛,可以不顧生死,不懼困難,哪怕再不可實現(xiàn),也要放手一搏,努力去追尋。

柔弱又何妨,只要心堅強,就會有一雙翅膀,飛向夢想的彼岸。哪怕你折翼,也仍會有燈光。

黛玉似花,花卻不如黛玉。

有關簡愛讀后感篇六

我最近真是很認真地看了柴靜的《看見》和龍應臺的《目送》,但是死耐著性子,卻只感受到內(nèi)心冰涼。

龍應臺的文字平常是大方向的開闔,然而在她上面這本書里的記敘卻守著一些小事,我忘記了她的雷厲風行,只看到一個平庸到底的人。她把自己的視野放在自己的身邊人身上,孩子,母親,朋友……寫得很細而且有情。可是我覺得她把感情擺得太明了,而且總是帶著一種冷漠。仿佛只用心于自己的小圈子,而對其他人的苦痛不甚關心。她給我的是一種評論家的視角。我大概是看慣了這種姿態(tài),有些厭倦,所以我對這本書評價不高。她淡淡地講自己的人生,我雖有細微的同感,但是很淡,而且感覺有一種很陌生的格格不入。

我深刻地記著她寫那件坐飛機的事。她從那個老人想到自己的父母。每次,老人被冷漠對待的時刻,她總是想著如果這是他的爸爸,她會怎樣怎樣。她可以為自己的父親做到這樣,卻只能冷漠地看著這個老人置身于現(xiàn)代社會的冷漠設施中而無作為。那么當她的親人遇到同樣的狀況,而她不在場呢?冷漠即是多個不作為心態(tài)的疊加。作者可能也把這納入文章的反思之一,她可能想從反面切入,但在我看,她真的是只看到自己的事。僅僅因為這個傾向,我就在思想上棄了這書。我覺得她像是不做事卻又炫人情。

我覺得柴靜的文字要比龍應臺更動情一點。龍應臺注重于講一件很本真的事,讓你自己去做結(jié)論。而在柴靜,她是在講述自己的所得。我們透過她,來了解一些真實。她的身份是記者。我們看到她慢慢磨礪出自己的風格。然而明白的越多,就感到越無力。她站在很多人面前溫婉詢問,只能還原事實,而不能還原人心。也有人以為傾聽就是一種慰問。但我以為不夠。

這樣來看,我欣賞的只是一種努力的敢愛敢恨的人格。但是,我以為柴靜做得已經(jīng)不錯。并不是勇于出頭,但是她真誠地給出了自己的關注,并且讓我們真的去思考熱點問題的背后。她也許把很多的激烈情緒埋在身份的下面,但是情份是足夠的。不過,有一點,在她成長的過程中,青澀的那段時期像是傷了很多人。長大有時就是褪盡鋒芒。我覺得人只要做到她這樣,基本足夠了。

也看了很多的書,只有三毛讓我感到溫柔。明明她遇到的人物也都凄凄,但是她總是會做到我想象中最美好的事。也許是因為她的身份單純,一個純純的作家,或者說一個好奇的大膽女人。她真的很溫柔。有的事,明知道無力,還是努力著,就算不成功,她真心的難過也讓我覺得足夠了。她的溫柔最類似于常人,大哭大笑,讓我覺得,動情后再如何都已足夠。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50700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