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圓錐的認識教案5篇(優(yōu)質(zhì))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1 11:18:47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圓錐的認識教案5篇(優(yōu)質(zhì))
時間:2023-04-01 11:18:47     小編:admin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圓錐的認識教案篇一

使學生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會看圓錐的平面圖。

要求每個學生用教科書圖樣做一個圓錐的模型,并讓學生收集一些圓錐形的實物,教師準備一個圓錐形物體,一塊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一、復習

1、提問: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圓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導入新課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圓柱的有關(guān)知識。請大家拿出自己準備好的跟老師一樣的物體,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感覺它與圓柱有什么不一樣?

三、新課

1、圓錐的認識。

讓學生拿著圓錐模型觀察和擺弄后,指定幾名學生說出自己觀察的結(jié)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圓錐有一個曲面,一個頂點和一個面是圓,等等。

教師指出:像這樣的物體就叫做圓錐體,簡稱圓錐。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新的立體圖形

板書謀題:圓錐

教師:大家門才認識了圓錐形的物體,我們把這些物體畫在投影片上。

出示有圓錐形物體的投影片。

教師:現(xiàn)在我們沿著這些圓錐形物體的輪廓畫線,就可以得到這樣的圖形。

隨后教師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圓錐形物體的輪廓線。

然后指出:這樣得到的圖形就是圓錐體的幾何圖形。

教師指出:圓錐有一個頂點,它的底面是一個圓。

然后在圖上標出頂點,底面及其圓心o。

同時還要指出:我們所學的圓錐是直圓錐的簡稱。

接著讓學生用手摸一摸圓錐周圍的面,使學生發(fā)現(xiàn)圓錐有一個曲面。由此指出:圓錐的這個曲面叫做側(cè)面。(在圖上標出側(cè)面。)

讓學生看著圓錐形物體,指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然后在圖上標出高。

教師順著母線的方向演示。問:這條線是圓錐的高嗎?

指名學生回答后,教師要指出:沿著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

教師:圓錐的高到底有多少條呢?

引導學生根據(jù)高的定義,弄清楚由于圓錐只有一個頂點,所以圓錐只有一條高。

然后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學具,同桌的兩名同學相互指出圓錐的底面、側(cè)面和頂點,注意提醒學生圓錐的高是不能摸到的。

2、小結(jié)。

圓錐的特征(可以啟發(fā)學生總結(jié)),強調(diào)底面和高的特點,使學生弄清圓錐的特征是底面是圓,側(cè)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測量圓錐的高。

教師:由于圓錐的高在它的內(nèi)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這就需要借助—塊平板來測量。

教師邊演示邊敘述測量過程: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乎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測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1)圓錐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地放置;(2)讀數(shù)時一定要讀平板下沿與直尺交會處的數(shù)值。

4、教學圓錐側(cè)面的展開圖。

教師:圓錐的側(cè)面是哪一部分?

教師展示圓錐模型,指名學生說出側(cè)面部分。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圓柱,哪位同學能說一說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是什么圖形?

學生回答出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是長方形后,教師設(shè)問:那么,請大家想一想,圓錐的側(cè)面展開后會是什么圖形呢?”

留給學生短暫的思考討論時間后,教師指出: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看看圓錐的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什么圖形。

然后教師指導學生把圓錐模型的側(cè)面展開,使學生看到圓錐的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展開后還可以再把它合攏,恢復原狀,使學生加深對圓錐側(cè)面的認識。

四、課堂練習

1、做“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模型紙樣.先做成圓錐,然后讓學生試著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2、做練習九的第1題。

讓學生自由地想,只要是接近于圓錐的都可以視為是圓錐。

3、做練習九的第2題。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圓錐的認識教案篇二

教科書p23-26的內(nèi)容,p24“做一做”,完成練習四的第1、2題。

1、認識圓錐,圓錐的高和側(cè)面,掌握圓錐的特征,會看圓錐的平面圖,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能根據(jù)實驗材料正確制作圓錐。

2、過動手制作圓錐和測量圓錐的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3、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掌握圓錐的特征。

正確理解圓錐的組成。

每人一個圓錐,師準備一個大的圓錐模型。

一、復習

1、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圓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課

1、圓錐的認識(直觀感受觀察討論匯報)

(1)讓學生拿著圓錐模型觀察和擺弄后,指定幾名學生說出自己觀察的結(jié)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圓錐有一個曲面,一個頂點和一個面是圓的,等等。

(2)圓錐有一個頂點,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在圖上標出頂點,底面及其圓心o)

(3)圓錐有一個曲面,圓錐的這個曲面叫做側(cè)面。(在圖上標出側(cè)面)

(4)讓學生看著教具,指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沿著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由于圓錐只有一個頂點,所以圓錐只有一條高)

2、小結(jié)

圓錐的特征(可以啟發(fā)學生總結(jié)),強調(diào)底面和高的特點,使學生弄清圓錐的特征是:底面是圓,側(cè)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測量圓錐的高(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測量)

由于圓錐的高在它的內(nèi)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這就需要借助一塊平板來測量。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4、教學圓錐側(cè)面的展開圖

(1)學生猜想圓錐的側(cè)面展開后會是什么圖形呢?

(2)實驗來得出圓錐的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三、課堂練習

1、做第24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模型紙樣,先做成圓錐,然后讓學生試著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2、練習四的第1題。

(1)讓學生自由地觀察,只要是接近于圓柱、圓錐的都可以指出。

(2)讓學生說說自己周圍還有哪些物體是由圓柱、圓錐組成的。

3.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補充習題

1出示一組圖形,辨認指出哪些是圓錐。

2出示一組圖形,指出哪個是圓錐的高。

3出示一組組合圖形,指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四、總結(jié)

關(guān)于圓錐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學介紹你手中的圓錐嗎?

觀察、感知中認識并掌握圓錐的特點,經(jīng)歷探究測量圓錐高的方法的過程,加深了對圓錐高的認識。在旋轉(zhuǎn),對比圓柱和圓錐的過程中,加深對圓錐特點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圓錐的認識教案篇三

教材第1819頁的例1,完成第19頁的練一練和練習五的第14題。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能看懂圓柱、圓錐的平面圖。

2.認識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cè)面和高,并會測量高。

1、讓學生從整體上體會圓柱和圓錐的特征,了解圍成圓柱或圓錐的各個面。

2、認識圓柱和圓錐的高,并會測量高。

認識圓錐的高。

教師準備圓柱體、圓錐體的物體,讓學生收集一些圓柱體、圓錐體的實物。同時讓學生將教科書第125、127頁上的圖沿邊剪下來做成圓柱體、圓錐體。

一、激趣引新

1、師出示準備的模型圓柱,圓錐,提問,這是什么形體?

師指出:圓柱體簡稱圓柱,圓錐體簡稱圓錐。

2、舉例: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學生舉例)

3、師出示掛圖,提問,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你看這張圖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直圓柱和直圓錐。(板書課題: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1、認識圓柱

⑴談話,請看掛圖,剛我們看到的圓柱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還有這么扁的,同學們桌面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圓柱,仔細觀察這些圓柱,你發(fā)現(xiàn)這些大小不一的圓柱有什么共同點?(學生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后自由發(fā)表意見,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適當板書)

⑵驗證發(fā)現(xiàn):上下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剛才同學說上下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圓,請你想辦法證明一下,這個猜想是否正確?

學生可能:a把茶葉筒的蓋頭拿下來比劃b用線繞c用尺亮圓的直徑

側(cè)面是彎曲的:把你手中的圓柱摸一摸,滾一滾,你發(fā)現(xiàn)它的這個面與桌面有什么不同?側(cè)面滾一滾,滾出一個什么形狀?

⑶師指出:這是沿著圓柱形物體的輪廓畫下來的圓柱的平面圖

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板書底面,圖中標出底面)

圍成圓柱的曲面叫做圓柱的側(cè)面

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板書,在圖中標出)

提問:圓柱的高有多少條?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師出示裝滿牙簽的牙簽盒讓學生體會)

驗證圓柱的高都相等:把圓柱放在桌角量高,變換角度量高,量出的結(jié)果一樣嗎?

⑷練習:說說師手中的杯子,方便面碗是不是圓柱,為什么?指出自己手中圓柱的各部分名稱,指出下列圓柱各部分名稱

2、認識圓錐

⑴談話:某些建筑物的頂部,吃的蛋筒,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錐體,請你觀察這些圓錐,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學生自由交流,師適當板書)

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形,側(cè)面是一個曲面

⑵看書對照你的發(fā)現(xiàn)是否正確

⑶師指出:圖錐的底面是一個圓,圓錐的側(cè)面是一個曲面,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邊說邊在圖上標出來)

提問,圓錐的高有幾條?

滾動圓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辨析,這是圓錐的高嗎?那你認為怎樣測量圓錐的高?師出示圖

⑷指出你手中圓錐各部分名稱

3、比較:觀察圓柱和圓錐有什么不同之處?

師可引導提問:圓柱和圓柱都有一個側(cè)面,側(cè)面都是一個曲面,為什么圓柱滾動側(cè)面時與圓錐滾動側(cè)面的感覺不一樣?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判斷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

2、練習五第二題,連一連。

3、練習五第三題:先讓學生根據(jù)題意轉(zhuǎn)一轉(zhuǎn),想象一下,再交流。

圓柱的底面半徑與高與長方形小旗有什么關(guān)系?

4、拿出硬紙做的圓柱和圓錐,想辦法量出它們的底面直徑和高,記錄再自備本上,

四、全課小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圓錐的認識教案篇四

六年制第十二冊數(shù)學第48—49頁的內(nèi)容,完成第49頁上面的“做一做”和練習十二的第1—2題。

使學生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會看圓錐的平面圖。

圓錐的特征

圓錐形物體一個、圓錐的模型一個、cai課件四件

圓錐形實物,模型一個、一塊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圓柱的有關(guān)知識,誰能告訴老師圓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物體,看一看,摸一摸,感覺一下,它與圓柱有什么不一樣?

生觀察感知后,說出自己的結(jié)果,師肯定:

這個物體有一個曲面,一個頂點和一個面是圓。

像這樣的物體就叫做圓錐體,簡稱圓錐。也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新的立體圖形。

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

二、新授

1、教學圓錐的認識

〈1〉出示多媒體cai課件的三幅圓錐形實物圖。

(此處有圖)

提問:這些物體的形狀是什么?(圓錐)

這時利用cai課件動畫光點的閃爍,閃動實物圖的輪廓,緊接著把實物的模像移走,只剩下圖形的輪廓,抽象出圓錐體的幾何圖形。

(此處有圖)

接著改變不同的方向,師說明:這樣的圖形就是圓錐體的幾何圖形。

〈2〉師講解:圓錐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邊講邊用動畫光點的閃爍閃動“圓錐的頂點”,并標示出來,將底面用彩色涂上,并標出“底面”。)請同學們拿出圓錐模型,摸一摸周圍的面,提問:這個面是一個平面還是曲面?

指出:圓錐的這個曲面叫做側(cè)面,同時標出“側(cè)面”讓學生看著圓錐形物體,指出:

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

用cai課件演示作高,接著順著母線的方向演示、強調(diào):

沿著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圓錐的高只有一條

〈3〉生拿出學具,同桌互指圓錐的底面、側(cè)面、頂點、高

2、小結(jié)

誰能歸納一下圓錐有什么特征?(指名試答)

師板書:底面是圓,側(cè)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教學測量圓錐的高。

提問:圓錐的高能直接測量嗎?為什么?

(圓錐的高在它的內(nèi)部,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

采用多媒體cai課件(二)演示

邊演示,邊講解測量過程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讀出數(shù)值。

生自己量手中的圓錐學具的高

4?教學圓錐側(cè)面的展開圖

設(shè)問:圓柱的側(cè)面展開是什么圖形?圓錐的側(cè)面展開又是什么圖形呢?

生思考討論后,指名回答

師:我們通過實驗來看看。

出示cai課件(三),一步一步演示:

(此處有圖)

使學生認識: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再利用cai課件將其展開圖合攏,恢復原狀,以加深對圓錐側(cè)面的認識。

三、課堂練習

1、做教科書第49頁“做一做”

2、做練習十二的第1題

3、做練習十二的第2題

采用cai課件,拆分組合,指名口答。

四、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圓錐,想一想:圓錐有什么特征?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什么圖形?

板書設(shè)計

圓錐的認識

(此處有圖)

圓錐的特征:

底面是圓,側(cè)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圓錐的認識教案篇五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測量圓錐的高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創(chuàng)設(shè)情景,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動口、動手又動腦,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自主學習精神,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一、回顧強化

課件演示:出示一支圓柱形鉛筆。

教師問:同學們這支鉛筆是什么形狀的?你能說說它具有什么特征嗎?

生:是圓柱體。它的特征是:圓柱有三個面,有上下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有一個側(cè)面是曲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圓柱側(cè)面展開是長方形。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情導入

師:圓柱的特征同學們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幾何形體,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

課件:用轉(zhuǎn)筆刀削鉛筆,把削成的筆尖部分(圓錐體)垂直切下來。

問:這還是圓柱體嗎?被切下來的是什么幾何形體呢?

生:不是。是圓錐體。

師揭示課題:我們把象這樣的幾何形體叫做圓錐體,簡稱圓錐,我們所學的圓錐都是直圓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錐的認識》。板書課題

三、探究體驗。

1、列舉,提出問題。

同學們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中,你都看到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體的?你也可以把課下收集的圓錐形物體拿出來給大家看。

生1:冰激凌外殼的形狀是圓錐體的。

生2:有的帽子的形狀是圓錐體的。

生3:漏斗的形狀是圓錐體的。

生4:蓋房子用的鉛錘的形狀是圓錐體的。

同學們很善于觀察,請同學們拿出圓錐體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關(guān)圓錐的哪些知識?

生可能提出:

1、我想知道圓錐的特征。

2、我想知道圓錐有幾條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

3、我想知道圓錐的側(cè)面展開是什么形狀的?

4、我想知道圓錐的體積應怎樣計算?

5、我想知道圓錐的表面積該怎樣計算?

2、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拿出圓錐體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手拿圓錐體模型觀察、想。

師:把你觀察到的,感覺到的告訴給你小組的同學,小組同學共同探討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

小組交流、討論。教師深入小組和學生一起進行探討。

師:哪組愿把你們的研究成果展示給大家。

生匯報:(預設(shè)展示過程)

a、圓錐的特征。

①我們發(fā)現(xiàn)圓錐上面細,下面粗。

②圓錐有一個尖尖的部分,摸起來很扎手。我們把它叫做頂點。

③圓錐有一個彎曲光滑的面,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側(cè)面。這個面是曲面。

④圓錐有一個圓形的面,我們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⑤我們還發(fā)現(xiàn)圓錐的底面朝下立者,尖朝下不立者。

⑥圓錐在桌子上滾動時,既不朝前走,也不朝后走,它總是繞著一點畫圓。

b、圓錐的高

①我們發(fā)現(xiàn)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之間的距離。

②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我們認為圓錐只有一條高。

③圓錐的高是圓錐的底面到頂點的線段的長。

④我們認為他們說的不準確,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的距離。它應該有無數(shù)條高。因為從圓錐的頂點引一條與底面平行的線,這樣就可以作出無數(shù)條高。

師:同學們對于圓錐的高有幾種不同的看法,誰的說法是正確呢?請同學們小組進行討論。

生:小組進行討論。

師:哪些同學同意某某的說法。老師也同意這位同學的說法。請同學們仔細看屏幕。(課件演示圓錐的高)

師:這條黑色的虛線就是圓錐的高。誰愿意說說圓錐的高指的是什么?

生試說圓錐的高:

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圓錐只有一條高。因為圓錐只有一個頂點和一個底面圓心。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42頁看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誰來讀。

(指名讀、齊讀高的定義)

師:哪一組還有發(fā)現(xiàn)。

c、圓錐的側(cè)面展開。

我們發(fā)現(xiàn)圓錐的側(cè)面展開是扇形。(舉起給同學們看,一名同學把展開的圖形貼在黑板上)

教師用課件演示側(cè)面展開的過程。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圓錐各部分的名稱。請同學們拿起圓錐體模型,小組同學互相說說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小組互相說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師:誰愿意到前面說說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兩名學生到前面來說

3、由實物抽象出幾何圖

師:同學們說得可真好!老師這有三幅圓錐體實物圖,請同學們看。(課件展示)圓錐的幾何圖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仔細看(課件展示)畫圖時看不見的部分應怎樣畫?(課件演示)

這就是圓錐的幾何圖

生:用虛線畫。

師:同學們看黑板這是圓錐的幾何圖。(教師邊說邊揭開貼紙)誰能到前面對照圓錐的幾何圖說說你都學會了有關(guān)圓錐的哪些知識?

學生到前面說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圓錐是什么樣子的?

4、探究測量圓錐高的方法。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圓錐的特征及圓錐各部分的名稱,我們知道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那怎樣來測量圓錐的高呢?先想一想,然后利用課下大家準備的材料,小組同學共同探究圓錐的高的測量方法。

學生匯報:

生1:我們小組是這樣測量的,先把圓錐底面放平,用直尺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用三角板豎直地量出圓錐的高

生2:我們小組的方法和他們的差不多,只是用小尺豎立在桌面上,然后用三角板通過頂點與直尺垂直。

生3:我認為這種方法比第一種測量準確。因為三角板這樣放在圓錐的頂點上可以與直尺保持垂直,準確地測量出高

生4:我們是這樣測量的,把圓錐的底面朝下倒立在桌面上,把小尺放在圓錐的底面上,然后用三角板垂直地測量出頂點到底面之間的距離。

生5:我認為這種方法不太好,因為這種方法不能使用于所有的圓錐,比如,一個大的小麥堆,能把它倒過來測量它的高嗎?

生6:我們認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應該注意小尺測量時要從“0”刻度開始。

四、看書質(zhì)疑。

五、課堂練習

1、在下面的圖形中找出哪些是圓錐。

課本練習十二1題

2、判斷。(打手勢)

(1)圓錐的側(cè)面是曲面。

(2)圓柱側(cè)面展開是長方形,圓錐側(cè)面展開也是長方形。

(3)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圓錐的高。

(4)圓錐的底面是圓形。

3、練習十二2題

六、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

七、作業(yè)。

到室外找一些沙子或土堆成一個圓錐形,想辦法測量出它的高,可以兩個人進行合作。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208318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