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6 10:52:27
2023年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10篇)
時間:2023-04-06 10:52:27     小編:zdfb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篇一

王婭在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的同時,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她要在死神降臨前加快捐資助學的腳步。一生都在為慈善盡力

王婭生于1952年,是國網(wǎng)天津市電力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16歲時曾到內(nèi)蒙古五原縣插隊,后來在河北省的一個縣城當了一年民辦教師。農(nóng)村孩子對知識的渴求,給王婭留下深刻印象。

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設立,王婭立刻捐出100元,當時她的工資還不足200元,捐出的是她月工資的一大部分。

此后,她的愛心捐贈從未間斷:汶川地震、南方水災她各捐款20xx元、甘肅舟曲地質災害她又拿出4800元……中國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天津市慈善基金會,也都留下她持續(xù)不斷的愛心捐贈足跡。

20xx年,王婭偶然看到清華大學教授趙家和成立基金會,捐助甘肅貧苦學子的報道,深受感動。她馬上搜索網(wǎng)絡了解到,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主要捐助甘肅貧困學生完成高中學習,一次性捐款額為6000元,正好是高中三年的學費。

王婭立即給基金會發(fā)去電子郵件,詢問賬務公開情況。不久,她就收到了基金會理事長陳章武教授的回信。信中,陳章武的一句話堅定了王婭通過基金會捐資助學的信心?!八f‘我們沒有專職人員’,就這一句話,我就告訴陳教授,我終于找著了,我要早知道,早給捐了?!?/p>

隨后,王婭很快將6000元助學金打入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賬戶。

甘肅靈臺一中的高一學生白云成為了王婭的捐助對象。20xx年3月,央視《朗讀者》節(jié)目紀念趙家和教授的錄制現(xiàn)場,陳章武第一次見到了王婭,王婭也第一次見到她資助的學生白云。

陳章武回憶說:“那天在拍攝現(xiàn)場,我想請王婭女士作為愛心人士的代表上臺出鏡,可她堅決不同意。王婭女士跟我講,見到那些孩子我就心滿意足了,不要讓孩子們有什么負擔?!?/p>

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篇二

20xx年3月,王婭被查出患有胰腺癌。病魔來勢洶洶,王婭在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的同時,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她要在死神降臨前加快捐資助學的腳步。

20xx年5月,王婭為基金會匯去了準備好的3萬元捐款。20xx年6月,王婭又萌生捐出唯一一套房產(chǎn)、資助更多西部貧困學子的想法?!拔疫@一輩子就掙了30多萬,但是房子值100多萬,可幫助更多的孩子。”

半年多的時間、經(jīng)過四個療程的化療,1米6左右的王婭體重驟減到70斤左右。就在醫(yī)生為她會診下個療程的治療方案時,王婭決定:停止昂貴的化療治療,用節(jié)省下來的錢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拔耶a(chǎn)生耐藥性挺快的,第四個療程結束了,藥效在逐漸降低,而副作用在一次次的化療中疊加。我越來越?jīng)]勁兒,越來越吃不下東西。放療時間又長,又痛苦,效果又不見得好,最后我想了想,放棄了。”

在生命倒計時之際,王婭心中牽掛的是那些西部的孩子。此時,她還要完成一個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捐出自己的房子。

地稅局、房管局、公證處……能去的地方,王婭的同學都幫著去了解。幾經(jīng)周折,王婭在天津北方公證處一位姓段的公證員的幫助下,起草了文書,辦理了身后捐贈遺囑公證。

但很快,王婭又反悔了,她要把身后捐贈變成生前贈予,因為她擔心自己去世以后還會有簽字等諸多手續(xù),給房產(chǎn)捐贈帶來麻煩?!斑@樣可以盡可能地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讓錢能順利用到孩子們身上。但當時國家出了新規(guī)定,公證處不給個人辦理這種業(yè)務。北方公證處的段公證員又接著幫忙想辦法,讓律師在遺囑上簽字,進行證明。最后終于辦成了,心放下了?!?/p>

幾經(jīng)努力,生前捐贈終于成功辦理,王婭這套70平米的住房,在她生前就贈予給了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這也是她唯一的一套房子。

多年來孑然一身的王婭沒有子女,王婭說這是她人生的一個遺憾。至今已經(jīng)資助多名學生的王婭說,這些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她最大希望的就是孩子們能靠知識改變命運,學成后回饋家鄉(xiāng),為祖國做貢獻。

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篇三

3:0零封美國隊,打破了世界杯8年逢美不勝的歷史,取得七連勝,這是23日在20__年女排世界杯第七輪比賽中中國女排取得的成績。

零封韓國隊、喀麥隆隊、俄羅斯隊、多米尼加隊、日本隊,戰(zhàn)勝巴西隊。中國女排是整場比賽截至目前唯一一支保持不敗的隊伍,接下來還有4場比賽,總教練郎平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

這個目標讓無數(shù)中國人沸騰,贏得全網(wǎng)刷屏級點贊,聽起來簡單的目標,要付出的卻不止汗水那么簡單,不止是取得的驕人成績。這些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心潮澎湃——史無前例的五連冠,國人的激情被中國女排徹底點燃,七連勝,這個戰(zhàn)績讓人想起:1981年11月16日的傍晚,第三屆女排世界杯的決賽正在進行,緊張時刻,整個國家都安靜了下來,人們緊張地守在,黑白電視機和收音機前,中國女排和號稱“東洋魔女”的,東道主日本隊,正進行慘烈的冠軍爭奪戰(zhàn):“中國隊把球傳起來!”在主場球迷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中,主攻手郎平頂住壓力,瞅準來球,高高躍起,一記重扣,“鐵榔頭”扳平了比分。中國女排最終以3-2戰(zhàn)勝日本女排,首次奪得世界冠軍。

17:15!中國隊勝利啦!隊員們都跑在一起!中國隊以3-2,勝了日本隊,以7戰(zhàn)7勝的優(yōu)異成績,奪得了本屆世界杯的冠軍!這是主持人激動到哽咽的聲音,成千上萬的中國人也是熱淚盈眶,他們高呼:“中國萬歲!”

一時間,女排奪冠新聞占據(jù)了國內(nèi)幾乎所有報紙的頭版頭條?!霸谀莻€年代,再沒有比女排酣暢淋漓的扣球,更能讓中國人感到揚眉吐氣的事了?!碑敃r正主管女排的魏紀中在回憶錄中寫道

然而,這只是一波五連冠的開頭一個屬于中國女排的黃金時代才正式拉開帷幕。

1982年第9屆女排世錦賽中國女排完勝東道主秘魯女排,首次摘得世錦賽桂冠。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女排在逆境中不可思議地扭轉了局勢,中國女排摘得金牌,五星紅旗又一次在賽場上高高升起。

1985年女排世界杯重回日本,中國女排決賽大敗古巴女排,再次封王。郎平高高躍起的畫面永恒定格成一個時代的經(jīng)典。1986年,再到女排世錦賽,中國女排實現(xiàn)前無古人的“五連冠”戰(zhàn)績,王者之師的名號

響徹中華大地。天安門前人潮人海的歡呼,優(yōu)秀隊員被印上郵票,女排姑娘們參與國慶游行,接受山呼海嘯的致敬,只有那個年代的中國女排,能穿透黑白電視屏幕變成彩色。

那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意識到,無論是經(jīng)濟實力還是體育水平,我們和世界強國相比都存在不小差距,必須奮起直追,國人的激情被中國女排徹底點燃,“振興中華”成為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中國女排成為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女排精神也成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寫照,追溯歷史,女排精神是在艱苦奮斗中磨練出來的。

1951年11月,新中國第一支中國女排在北京成立,當時條件艱苦,沒有特定的訓練場地,全隊就進行全國拉練,據(jù)首任主教練馬啟偉回憶:他們背著行囊“行軍”,相當于游擊隊,可以說是另一種長征。

1964年東京奧運會,大松博文率日本女排奪取奧運會冠軍,1965年4月,周恩來總理邀請大松博文來華訓練中國女排。

當周總理詢問女排訓練情況時,大松毫不客氣地說:“我正在訓練的中國選手,連日本一半的訓練量都不到。”周總理嚴肅地說“請你把大松精神移植到中國女排的訓練中?!贝笏刹┪脑诨貞涗浝飳懙溃骸爸袊媚锫敾矍趧?,將來中國女排必定超越日本隊,她們總有一天會奪取世界冠軍!”

1972年中國女排漳州訓練基地建成,所謂的排球場就是搭建的竹棚,每天姑娘們進去是個人,出來卻是一團泥。一天至少8個小時的訓練,衣服破了,球鞋開口了“三合土”場地的沙粒,嵌進隊員們的皮肉中,要用小鑷子才能揀出來,女排老隊員回憶說:“每天訓練完,我們就開始相互拔刺,并樂著比誰身上的刺兒多?!?/p>

低谷期的堅持,她甚至都不敢抱自己女兒,時間回到90年代,中國女排在經(jīng)過五連冠的戰(zhàn)績之后陷入了新老交替的陣痛,中國女排主教練和隊員更換頻繁,此消彼長,十余年間,中國女排再沒能站上三大賽世界之巔,在低谷時,中國女排一直在奮力堅持,從未選擇過放棄。

1995 年退役后赴美留學的郎平“臨危受命”,回國擔任女排主教,她拋家別女一個人回到北京。

回國執(zhí)教,不僅薪水不高,風險和壓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別辛苦,豐厚的待遇和優(yōu)裕的生活條件都沒有了,還要長期面對同丈夫、女兒兩地分居之苦。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病痛的折磨,讓郎平心力交瘁。

1999年之前,包括在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郎平昏厥了好幾次,醫(yī)生在給郎平做手術時,發(fā)現(xiàn)她的膝蓋已經(jīng)老化到70歲的水平。

“女兒向我跑來時,我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動她?!边@是昔日的世界第一主攻手發(fā)出的無奈感嘆,不到四十歲的她身體已幾近崩潰,作為主攻手,郎平的兩個小指斷是經(jīng)常斷掉的。

此時女兒已入青春期,正是最需要母親的時刻,郎平考慮再三,主動辭去了中國女排的帥位。

好在女排精神已是一個烙印,一直在姑娘們心中流傳。

20__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主力隊員因傷退賽,決賽對陣俄羅斯隊時,在先負兩場的情況下實現(xiàn)激情澎湃的驚天逆轉。

中國女排在低谷中,逐漸找回自己的狀態(tài),第二個黃金時代正在來臨。

20__年國際排聯(lián)公布的世界排名,中國僅列第五位。很多人把這時的中國女排形容成一塊“燙手山芋”,4年換了3位教練,已經(jīng)沒有第二個能夠接手或敢于接手的教練。

“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后依然沒問題!”同年5月郎平在中國女排最危難的關頭再次選擇了挺身而出!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會竭盡全力?!敝匦鲁錾降穆?,并不好走

但郎平上演了王者歸來。

20__年亞錦賽,中國女排戰(zhàn)勝韓國隊,重回亞洲巔峰。

20__年里約奧運決賽,中國女排迎戰(zhàn)塞爾維亞,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絕地反擊,連扳三局,

時隔12年,再奪奧運冠軍。千萬臺電視機前,裁判的最后一個哨聲響起解說員喊道“中國隊冠軍”!無數(shù)中國人相擁而泣,心中的熱血前所未有的洶涌翻騰!

20__年女排奧運會資格賽上,中國女排以三戰(zhàn)全勝的戰(zhàn)績第一時間拿到奧運門票,如今在奧運前最后一次大考——20__女排世界杯中,女排姑娘們又贏得七連勝!

看比分似乎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復雜,但女排姑娘力拼下的每一個球都重若千鈞!

“只要穿上帶有中國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逼綍r訓練時郎平經(jīng)常親自上陣,不斷地給隊員喂球、指導訓練細節(jié),用她的話說就是:我一個快60歲的老太婆都還在拼,沒有人好意思偷懶!

輸過贏過奮斗過,哭著笑著堅持著,這支隊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現(xiàn)體育的本質,更讓人看到了不畏競爭、執(zhí)著堅持的女排精神!

30年前女排精神激勵,振興中華!30年后女排精神已扎根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中國為什么行?因為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

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篇四

95歲的張富清是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離休干部,出生于陜西省漢中市洋縣,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他英勇善戰(zhàn)、舍生忘死,榮獲大軍區(qū)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退伍后,他自愿申請轉業(yè)到當時條件堅苦的來鳳縣工作。他艱苦樸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載。20__年底,在進行退役軍人信息采集時,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老人一張泛黃的“立功登記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勛卓著的戰(zhàn)斗英雄。

因為信仰,所以偉岸

“共產(chǎn)黨處處都是為人民辦事的,為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著共產(chǎn)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為黨、為人民做點工作?!?/p>

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干部張富清,這樣講述著自己的入黨初心。

在硝煙彌漫、戰(zhàn)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墻、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說,祖國知道我。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脫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范,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為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guī)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勞肯干,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為國浴血奮戰(zhàn)、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應該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著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當他認為自己不能再為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著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nèi)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的一款;明明沒人會動他的藥,但他每次都將藥瓶鎖上,生怕別人挪用他全額報銷的一粒藥。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zhàn)功,也在中年轉業(yè)后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篇五

與孔子“對話”的習慣,維吾爾族女孩希爾娜依·麥麥提已經(jīng)保持了6年。

每天早操前,她都要面對校園里一尊3米高的孔子像鞠躬三次,認真地朗誦一段愛國誓詞。周而復始的儀式中,“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等名言已開始影響希爾娜依的學習生活。有一次,遠赴幾千公里以外參加夏令營時,她參觀了“夢想中的孔廟和孔子像”,也發(fā)現(xiàn)了她所生活的鄉(xiāng)村以外“更大的世界”。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前進鎮(zhèn)國家通用語言小學,希爾娜依快小學畢業(yè)了,她最大的愿望是考進“疆內(nèi)初中班”,走出農(nóng)村到大城市接受教育。連續(xù)多年超過80%的“疆內(nèi)初中班”錄取率,讓這所小學的名氣越來越大。

每到開學季,周邊村子、鄉(xiāng)鎮(zhèn)甚至縣城的維吾爾族老百姓紛紛帶著孩子在校門口等待入學報名,盡管附近有免費的公立小學,但一些人寧愿掏一些學費也要讓孩子上這所小學。

20xx年,庫爾班·尼亞孜拿出積蓄在家鄉(xiāng)前進鎮(zhèn)(原依麻木鎮(zhèn))辦學,鎮(zhèn)里99.5%的人口是維吾爾族,絕大多數(shù)不會說國家通用語言,辦學初期有不少質疑聲甚至各種阻擾,但庫爾班·尼亞孜堅持了下來。他堅信:只有語言通,才能感情通;只要語言通,就能心靈通。

20xx年年底,庫爾班·尼亞孜成為全國100名“改革先鋒”之一,獲得“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榮譽稱號。

一路走來,庫爾班·尼亞孜和他的這所小學經(jīng)歷了不少困難。

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篇六

前不久我在我訂閱的《感動中國》這本書上讀到一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觸。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我是導游,先救游客》文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文花枝的年輕導游發(fā)生的感人故事文章是這樣寫的:20x年8月28日,剛剛做了三年導游的文花枝,帶領旅游團隊行至陜西省洛川境內(nèi)。由于下雨路滑,突然,一輛載重40頓的加長大卡車載著一車煤炭猛撞過來。一瞬間,一場6人死亡、14人重傷、8人輕傷的慘劇發(fā)生了,坐在前排的文花枝當即暈死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文花枝醒來了,眼前的一切似乎是一場噩夢:旅游車變了形,游客們血肉模糊,哭喊聲、呻吟聲、血腥味包圍著自己。她被這一切驚呆了,自己被撞爛的車頭牢牢卡在座位上,危急關頭文花枝忍住劇痛,艱難的打出了報警電話,又立即向旅行社報告了事故消息。聽到游客們的呻吟,她用盡全力大喊:“大家一定要堅持,救援人員馬上就來了……”她的聲音穩(wěn)住了大家的情緒,激起了游客們求生的欲望。

救援人員趕到現(xiàn)場,看見血流不止文花枝準備先救她,但文花枝卻吃力的說:“我是導游,我沒事,先救游客!”但救援人員看文花枝傷重便不顧他的請求先救文花枝。文花枝再次喊道:“拜托你們先救游客,我年輕,我挺得住!”救援人員這才放下她去救游客。在救援人員救游客時她還用盡力氣喊:“加油,加油!”知道在確認車上沒人才叫救援人員把自己抬下車。

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在我們這個和諧文明的社會里,就需要像文花枝這樣的人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在生命危難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可能留給自己這是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啊!

我們小學生從小開始就應該學習文花枝的這種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精神,時時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篇七

一年一度,觀看感動中國。開學前夕,接受精神洗禮。

人活著,要像錢偉長那樣,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要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勇敢地擔當起建設祖國的歷史重任。錢偉長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是科學家報效祖國的典范。作為小學教師,雖然談不上純粹意義上的研究學問,但是我們雙手托起的是祖國的希望。教書育人,培養(yǎng)棟梁,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

人活著,要像郭明義、劉麗那樣,做一個地地道道的好人。自己是一介平民,卻關愛著更為弱勢的貧民。超越了世俗的金錢觀,回歸了做人的本真。以己度人,舉己全力,幫困扶貧。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境界,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當我們?yōu)橐稽c個人的利益而斤斤計較的時候,不要忘記這兩位本同我們一樣,甚至收入還不如我們的草根平民。不要忘記,人生的意義不在索取,而在奉獻。

人活著,要像王茂華、才哇、王偉那樣,舍小家顧大家。在困難面前,在生死抉擇面前,先人后己,出生入死,舍死忘生,盡顯英雄本色。中國,從來不缺這樣的英雄人物,正是這些錚錚鐵漢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鑄就了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華夏精神。

人活著,要像孫東林兄弟那樣,講一個“誠”字。一諾千金,人無信而不立,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尤其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功利社會,呼喚誠信、堅守誠信、以生命捍衛(wèi)誠信,當看孫氏兄弟。

人活著,要像草原醫(yī)生王萬青那樣,義無反顧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人往高處走,不應成為選擇工作的準則,更不應成為獲取名利的不正當追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是偉人時代的響亮口號,理應穿越時空的隧道,響徹在追求公平公正的和諧社會。

人活著,要像軍人何祥美那樣,立志崗位成才??v然司馬遷感嘆李廣生不逢時,英雄無用武之地,但和平年代依然需要神兵強將。愛崗敬業(yè),崗位成才,在當下社會更具廣泛意義的職業(yè)價值。把本職工作做好,做到極至,努力成為各領域里的行家里手,當是每一個人畢生的事業(yè)追求。

人活著,還要像孫炎明那樣,坦然面對有限的人生。也許經(jīng)常跟死神打交道的人,更懂得生命的可貴?!凹偃缃o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名言;“今天不知道明天怎樣”,是身患絕癥的孫炎明的口頭禪。笑對生活,愛灑有罪之人,以情動人,金石為開,拯救靈魂,贏得尊重。仁者愛人,人恒愛之,短暫的生命演繹精彩的意義,并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

向感動中國的草根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篇八

59歲的周秀芳老師十多年前就退休了,但她內(nèi)心深處,一直有一個支教夢.去年春節(jié),她回家過年時,偶然聽一位好友提起:溆浦縣北斗溪鎮(zhèn)的教學條件十分艱苦,幾乎沒有老師愿意去,孩子們都渴望有個寬敞明亮的教室.過完年后,周秀芳只身前往溆浦,從此踏上……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孩子們能夠安心讀書就是我最大的心愿.”3 月28 日,溆浦縣北斗溪鎮(zhèn)九溪江中心小學的821 名學生,穿著嶄新的校服,一個個挺直腰桿,精神抖擻地做著早操.這批校服都是寧波退休教師周秀芳捐贈.她的心愿是,這些山鄉(xiāng)稚嫩的“小樹苗”能早日成才.

一路艱辛雖苦猶甜

69 歲的周秀芳老師十多年前就退休了,但她內(nèi)心深處,一直有一個支教夢.去年春節(jié),她回家過年時,偶然聽一位好友提起:溆浦縣北斗溪鎮(zhèn)的教學條件十分艱苦,幾乎沒有老師愿意去,孩子們都渴望有個寬敞明亮的教室.

過完年后,周秀芳只身前往溆浦,從此踏上了千里助學路.海拔600 米的大山深處,山高坡陡路險,有些學校甚至是用茅草棚子搭的,四面透風.“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到桐林小學考察的情景.當時正下著雪,三十多個孩子擠在教室里,即使生了三個爐子,孩子們還是凍得瑟瑟發(fā)抖.”看到此情此景,周秀芳不禁紅了眼眶,當時就毅然決定留下來支教.

周秀芳說,漫漫助學之路十分艱辛,但只要受助的孩子們圍在她身邊,甜甜地喊著“周奶奶”,她的選擇就非常值得非常幸福.

師生接力情滿山鄉(xiāng)

周秀芳在偏遠山區(qū)支教的事跡在朋友圈里廣為傳播,感動了許多人.畢業(yè)于上海交大的張剛是周秀芳的學生,他得知后,專程從上海趕到溆浦去看望老師.結果一到當?shù)鼐捅黄D苦的教學環(huán)境深深震撼了,當即決定捐資30 余萬元重建桐林小學,并配齊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

“老師言傳身教,我一定會把她手中的愛心助學接力棒一直傳下去.”張剛回去后,立刻把當?shù)仄D苦教學的情況告訴了校友,大家決定繼續(xù)在當?shù)鼐杩罱ㄒ凰MW.湊齊35 萬元之后,前進希望小學也開始動工.去年9月,這兩所三層樓高的小學全部建成,學生們?nèi)堪徇M了新校舍.從此,寧波與溆浦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年都開展捐資助學活動.

愛心助學一呼百應

助學在路上,感恩在路上,愛心在路上.除了學生張剛之外,不少寧波人也紛紛伸出了援手.很多人通過電話、微博、微信等方式聯(lián)系到周秀芳,通過她找到需要助學的兒童,在獻出愛心后收獲到了滿滿的感動和溫情.近日就有多位寧波市民和當?shù)氐?0 多名學生結成幫扶對子.

“我要代孩子們向各位好心人深深地鞠上一躬.”周秀芳說,她只是一名愛心搬運工,把家鄉(xiāng)人的愛心搬運到貧困山區(qū),讓山區(qū)孩子感受到異鄉(xiāng)親人的溫暖和深情.

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篇九

我們一起回到半決賽的畫面來探探究竟吧。男子100米半決賽中,所有的'運動員已經(jīng)就位,屏氣凝神等待槍響,現(xiàn)場緊張得空氣都要凝固了。

砰,發(fā)令槍一響,世界頂級高手飛奔出去,而蘇炳添,一個亞洲人,在這群高手如云的隊伍里顯得是那么弱小,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蘇炳添能堅持住嗎?只見他咬著牙,瞪著的眼睛似要噴出火來,頭發(fā)被風刮了起來,腳下像踩著風,跑得飛快,這幾秒很漫長,好像捱過了幾個世紀。漸漸地,蘇炳添反超了一個,反超了兩個……一路領先。啊,真是太帥了,看得我熱血沸騰,忍不住在屋子里轉起圈來。

估計這種速度快到連蘇炳添自己也沒有料到,調(diào)皮的蘇炳添還不忘轉過頭去看看超過對手多遠,“哎呀,這可要壞大事,會不會被超過呀?”我的心里又一陣緊張,不過,蘇炳添依然遙遙領先,以絕對優(yōu)勢位列小組第一,用時僅9.83!好家伙,他書寫了100米的歷史!全場沸騰了!

男子100米,那是黑種人的強項,白種人和黃種人能夠進半決賽,那實屬不易,這次蘇炳添代表中國,代表亞洲沖出了世界,站在了決賽的跑道上,蘇炳添他突破了亞洲人的記錄,成為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當中國和蘇炳添的名字出現(xiàn)在跑道上,大家激動到淚目,這條奧運百米決賽跑道上,終于有了中國和中國人的名字,不愧是我心中的蘇神。

賽后,記者采訪蘇炳添是如何做到這樣的好成績的?蘇炳添非常淡定,只說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只要想,年齡、種族不是問題,科學訓練就好了。

簡短卻極具力量的話語,讓我在遇到困難時想起了你,你讓我明白了人人都可以創(chuàng)造歷史,只要自己想。

感動中國人物王婭心得體會500字篇十

每年,都會有這樣一群人,站上感動中國的舞臺。這是一個樸實無華的舞臺,沒有絢麗的背景,也沒有耀眼的閃光燈。但這個舞臺,卻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nèi)缤@舞臺一樣,樸實無華,但他們卻在這樣一個經(jīng)濟繁榮的年代選擇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他們,感動了中國。

在他們其中,有隱姓埋名三十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有年屆九十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有為報答戰(zhàn)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筑路士兵墓的老兵陳俊貴;有努力改變鄉(xiāng)村面貌的基層好干部段愛平;有三十五年前仆后繼,追逐科技夢想的“油菜花父子”;堅持出診的仁醫(yī)吳佩蘭;有為子女籌學費,耗時三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重病母親姚厚芝;有榮譽遲到二十八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見義勇為好市民方俊明;還有守護開國將軍夢想,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革命老人龔全珍。他們,都有著同一種精神——奉獻。

在他們當中,有一位老人最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劉盛蘭。他是一位標準的“五?!崩先?,七年來堅持拾荒助學,而自己卻幾乎未嘗肉食,未添新衣。老人的衣物以及許多的食物都是撿來的。就是這樣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老人,連他自己也沒想到,自己這七年來所寄出的金額竟多達七萬余元,前后共資助了一百多名貧困學生!七萬元,對于這樣一位“吝嗇”得連饅頭都舍不得買的老人,該是一筆多么巨大的金額!七萬元,或許僅僅是企業(yè)家隨手拋出的一張支票。從一方面來說,那些企業(yè)家們的確是富有的,但他們的內(nèi)心,卻是空虛的!劉盛蘭老人的精神財富是他們不能用金錢換來的。

劉盛蘭老人為這些學生們傾其所有他在自己風燭殘年之時,將自己的人生價值發(fā)揮到了極致!老人是普通的,或許在茫茫人海之,我們不能尋覓到他的身影;但老人卻又是不平凡的,因為他有著一顆善良博愛的心。或許,他的身體已經(jīng)變得佝僂;但是,他卻用自己高貴的心靈,在九旬的高齡上俯視生命。

當我們大把地揮霍著父母的金錢時,我們是不是該想想,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有一位老人,將一堆堆廢品小心翼翼地放進編織袋里,用這些廢品,攢起一個又一個貧困學子的夢想!

幾多落花擦過額際?幾多枯葉綴上衣襟?幾多流水帶走熟悉的人群?幾多雁陣驅走臉上的笑顏?時間悄然掠過我們的頭頂,萬物以驚人的速度和奇妙的規(guī)律變化著。春去秋來,花開花落。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老人善良博愛的心。是他,讓我在20xx年為之動容;是他,讓溫暖的陽光照進了寒冬。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234666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