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的閱讀感想(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10 11:06:37
最新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的閱讀感想(五篇)
時間:2022-12-10 11:06:37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的閱讀感想篇一

因為安妮是猶太人,就整天躲在后屋里不敢出門,若稍不小心,就會被人盯上。他們做事還要輕手輕腳的,生怕弄出什么聲音被人發(fā)現(xiàn)。他們有許多好朋友,時常會給安妮帶一些小禮物。在她生日那天,她收到了許多禮物,最讓她喜愛的就是她的日記本,她還給日記本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吉蒂!

安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吉蒂寫信,向吉蒂訴說她的一切不幸,在后屋里發(fā)生的一切好玩的、不好玩的事情。后屋里他們所有人都很團結(jié),從不為一些小事而爭吵。安妮告訴吉蒂她害怕,害怕有一天她們會遭遇不幸;安妮渴望,她渴望和平、人性、安寧!每當(dāng)安妮看到一批批同胞被蓋世太保抓走,就會引起她心中的憤怒與痛恨。她痛恨戰(zhàn)爭,是戰(zhàn)爭使她失去了一切,甚至于她的自由!

在后屋有時還會遭遇盜賊的偷竊,這時男人們就紛紛下樓查看,女人們則在樓上不安地等待,等知道安全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氣。夜晚有時還會受到炮彈的轟炸,一聽到轟炸聲安妮就光著腳抱著枕頭哭喊著跑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里去,因為對她來說除了那里她別無去處!

有些時候因為憋悶,安妮真的想大哭一場,可是她不能,她只能從這間屋子踱到另一間屋子。為了發(fā)泄,她只能去找彼得,與彼得互訴苦衷,只有這樣她才會快樂一些。在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里,安妮竟說”一個快樂的人會使別人也快樂,只要有勇氣和信心,就不會被苦難壓垮?!罢f出這些話的安妮,她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夠在草地上自由的奔跑啊!

當(dāng)形勢好一些的時候,安妮就日日盼望能夠重回校園,與伙伴們共同玩耍。安妮的內(nèi)心充滿了渴望,她渴望自由、渴望友情、渴望獨處,但這些渴望,善良、美麗、可愛的安妮都無法得到。

1944年安妮以及8名藏在后屋的猶太人統(tǒng)統(tǒng)被英軍帶走,分散到各個集中營。1945年,安妮死于3月初,而就在同年4月12日,英軍解放了這個集中營!藏匿的8個人中只有安妮的爸爸活了下來!

可憐的安妮,如果當(dāng)時沒有戰(zhàn)爭,你是不是會和我一樣,生活得很快樂呢?戰(zhàn)爭,一切都是戰(zhàn)爭惹的禍。如果世間沒有戰(zhàn)爭該多么的美好啊!!

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的閱讀感想篇二

“一度我也曾英俊像個少年,但那時我生澀的詩脆弱不堪,我的詩神也很蒼老,現(xiàn)在我已蒼老且患風(fēng)濕,形體不值一顧,但我的繆思卻年輕起來了,我甚至相信,她永恒地向青春的歲月前進(jìn)像,使維登堡靈視所見的那些天使一樣。——葉芝”

看過了《少年維特之煩惱》,那是在我大一時,看的是歌德25歲時的作品?,F(xiàn)在看了《浮士德》,那是在我大三時,看的是歌德59歲(第一部),83歲(第二部)時的作品。

作為第一部我在閱讀時升起只恨不懂原文的作品,我很難給予這部作品更高的評價。按照前言中所述,“理想的一本應(yīng)當(dāng)在幫助堵住比較接近原著的真諦之后,是他得魚而忘笙,對原著產(chǎn)生一窺全豹的渴望?!边@大約是我第一次在閱讀外國文學(xué)作品時產(chǎn)生這種感覺。甚至在閱讀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不必去摘引一些心有戚戚的文字,因為全文都是那樣精彩。

但這并不表明這部作品就沒有瑕疵。首先的問題是用典太多,以至于對于對希臘神話都幾乎一無所知的我來說,想讀懂那些詩樣語言背后的寓意實在有些困難,這影響了我對這部著作的理解。更算是未能堅持一氣讀完的一個原因。雖然詞人中我愛極辛棄疾,但遇到通篇砌典時也只能徒呼奈何。

其次則是譯本的事。以后我要想著不去看什么“大學(xué)生必讀”,哪怕是人民文學(xué)的譯本也是一樣!什么資產(chǎn)階級的局限性啊!!!坑爹呢啊!!!最討厭神馬價值觀一類的主觀教導(dǎo)了!!!有木有啊!!!解釋一下概念就解釋啊!!!加上階級教育有毛用啊!!!搞毛啊!!!

最后是書本身的瑕疵。還是不夠完整啊。第一幕自成體系。第二幕雖然將故事深化了許多,但完整度明顯不足。第三幕(海倫)是原來寫得放入暫且不提,第四幕實在有些可惜,感覺筆力不足,幸而第五幕是之前就寫就的,一下子將《浮》一書提升到了至高的境界。倘天假年,再給歌德老先生以十年時間,那時的《浮》一書,必定能讓異國讀者亦能手不釋卷一氣讀完吧。

由這本所謂“歐洲四大名著”中的最后完成之作,我不由想起了相應(yīng)的一本寫作時間相差不大的巨著,成書于1784年的《紅樓夢》。

正是這種對比令我唏噓。同為悲劇,卻給讀者以截然不同的感受。我有時甚至在想,《紅樓》就這樣截然而止,也是種很好的結(jié)局了。連“二木頭”都還活著,雖然很苦。釵黛還在等著寶哥哥,湘云還在夢著嫁入衛(wèi)家。所有的美夢還沒醒,盡管有些敏感的人已經(jīng)寫著誄詞。如果真要把一切結(jié)局都赤裸裸地攤開,等到釵在奩內(nèi)待時飛,等到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等到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到紅顏枯骨,等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凈時,那一份悲涼又是怎樣讓人難過。還不如就這樣吧,把最后的悲劇留白,給人心一點溫慰的遐想空間。

就像有的時候我希望《哈利波特》到第五本就結(jié)束,這樣哈利和赫敏還能有著一點點小小的曖昧。此時相望不相聞。而不是我們沒有在一起至少還像家人一樣,總是遠(yuǎn)遠(yuǎn)關(guān)心遠(yuǎn)遠(yuǎn)分享。也許是這個原因吧,我發(fā)覺自己已經(jīng)記不起《混血王子》和《死亡圣器》的大半劇情,也不想再去看。

好吧,回歸正題,《浮士德》也是悲劇啊。個人的生活碰壁了,格蕾琴崩壞了。大世界更是悲劇得一塌糊涂,入仕反成弄臣,追求海倫終也是海倫已隨那清風(fēng)去,化成了一片白云,最后填海也終如精衛(wèi),被憂愁吹瞎了雙眼,在錯覺中死去??蔀楹巫x著卻是能讓嘴角掛上微笑呢?特別是那句“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樣美!”有一種令人情不自禁讀出來的力量。仿佛“給我更多的燈吧!”,全不似《紅樓夢》中那種眼睜睜看著韶華遠(yuǎn)逝的無力與虛無。

圈子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還是回到了剛剛咆哮過的屁話上。十八世紀(jì)末的清朝,是所謂“康乾盛世”的回光返照。老邁的賈家已經(jīng)負(fù)擔(dān)不起過往的榮耀,庚吃卯糧,糊裱匠勉強修飾。十九世紀(jì)初的歐洲,是拿破侖的時代,是神圣同盟最后的回光返照。用雨果在伏爾泰墓前的講話:“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zāi)估锍鰜?”一個新時代即將到來。

社會如此,文壇亦如此。

讀到了,去翻看歷史,那個時代真得令人振奮。歌德,席勒,拜倫,雪萊,貝多芬,康德,黑格爾,高斯,拉普拉斯,拿破侖……一片星空閃耀,不由神往啊。有點理解“青藤門下牛馬走”的感覺了。

于是也真得難怪魏瑪古典時代會走向希臘,難怪浮士德要溯柏涅俄斯河而上去尋找海倫而梅菲斯特卻隨河而下,難怪浮士德想征服海波。確實有一團火燒在那個時代歐洲人的心中啊!從少年的維特,到成年的浮士德,那是一個冬天的童話!是衷心信仰著“凡人不斷努力,我們才能濟度”的時代?!斑@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p>

過往的一切易于蓋棺定論,如今呢?狂飆過了頭,懷疑否定一切之后,當(dāng)下的時代是什么?物理學(xué)的大發(fā)現(xiàn)過去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過去了。下一個科技的突破點在哪里?生物學(xué),還是心理學(xué),社會學(xué)?民族國家組成了,世界大戰(zhàn)打過了,全球化和恐怖主義出現(xiàn)了,下一個世界趨勢是什么?是進(jìn)一步地更完整地融合,還是在各種壁壘阻礙下分開?歐洲的哲學(xué)與詩歌,美國垮掉的一代,《哈利波特》的全球化流行,下一種文化是什么?需要在速食文化中保持深刻嗎?還是這本身其實是個偽命題。

再看《浮士德》時,大三的我,這個時代的我,并不很激動。感受著熱情的同時,我在懷疑著熱情的破壞力??扇舢?dāng)下懷疑太多的我去學(xué)習(xí)去拾取這樣一份激情呢?也許會是件好事吧。

此外,所謂“浮士德難題”,在閱讀中反而沒有什么太深的感受。善惡本就共生嘛。是說因為看過《莊子》的原因?

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的閱讀感想篇三

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無疑是一部文學(xué)巨著,莎學(xué)界的評論也使其內(nèi)在的文學(xué)價值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而另一方面《威尼斯商人》也不失為一部法律杰作,看似嬉笑怒罵的喜劇折射出莎士比亞時代的西方法律問題和法文化,其法學(xué)研究價值也是不可忽視的。

《威尼斯商人》一劇中法律貫穿始終,當(dāng)時各階層的普通民眾對法律深信不疑,夏洛克試圖通過法律主張權(quán)利,報復(fù)一直欺壓他的;而鮑西婭裝扮的法官最終也是通過法律以及法律解釋來實現(xiàn)眼中的正義,可見法律至上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是西方法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劇本的第四幕中,夏洛克依據(jù)契約把安東尼奧起訴至法庭,要求強制執(zhí)行那“割一磅肉”的約定。雖然法官大人也知道該契約的內(nèi)容是荒.唐的,不公正的,但是既然雙方在契約中已有明文約定,法庭也只能按照契約的內(nèi)容做出判決。幸好安東尼奧友人的未婚妻鮑西婭假扮法律學(xué)者來到法庭,宣布“這約上所簽訂的懲罰,于法律條文的含義并無抵觸”,夏洛克有權(quán)在安東尼奧的胸前取一磅肉;可是因為合同上只寫了一磅肉,所以如果在取肉時流出一滴的血,或者所割超過一磅或不足一磅,就是謀殺,要按照威尼斯的法律抵命并沒收全部的財產(chǎn)。

在《威尼斯商人》所敘說的那個時代,合同等同于法律仍然是一項普遍的原則。按照古羅馬的法諺“合意創(chuàng)立法律”的意思,只要是立約人當(dāng)時是自己做出承諾的,無論是多么不合理的合同,就只能自認(rèn)倒霉。即使是像夏洛克和安東尼奧之間這樣的無理合同依舊被認(rèn)為和法律一樣具有強制力。法庭只能嚴(yán)格依照當(dāng)事人原先約定的合同文字字面意義進(jìn)行判決。因此在《威尼斯商人》法庭審判的前半部分,雖然公爵也知道那個“割一磅肉”的契約的內(nèi)容是荒.唐的,不公正的,但“公爵不能變更法律的規(guī)定,因為威尼斯的繁榮,完全倚賴著各國人民的來往通商,要是剝奪了異邦人的應(yīng)享的權(quán)利,一定會使人對威尼斯的法治精神產(chǎn)生重大的懷疑?!保绻粶?zhǔn)許夏洛克的請求,威尼斯的憲章就會失去效力,城邦也將不成其為自由邦。威尼斯的法令只是一紙空文。

書中講述了善良忠厚的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替朋友巴薩尼奧向冷酷無情的猶太商人夏洛克借高利貸,并以自己的商船作為抵押,夏洛克想乘機割取安東尼奧的肉便答應(yīng)了。但安東尼奧的商船卻出事了,夏洛克把安東尼奧告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聰明的鮑西亞答應(yīng)夏洛克可以割取安東尼奧身上的任意一塊肉,只是若流下一滴血的話(合約上只寫了一磅肉,卻沒有答應(yīng)給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和財產(chǎn)來抵換。最后安東尼奧獲救,除了夏洛克之外,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個_的結(jié)局。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早期的喜劇作品,安東尼奧和夏洛克是兩個對立的人物形象,他們對待金錢和人情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安東尼奧是人們理想中的商人,是所謂“商人王子”、慷慨仁厚、放債不取利息、珍重友誼,不惜為之犧牲生命。而夏洛克卻愛錢如命,惟利是圖,受到損害就要加以滅絕人性的報復(fù)。

對他貪婪的金錢欲和殘忍的報復(fù)心,莎士比亞顯然持否定的態(tài)度。從人文主義立場出發(fā),莎士比亞認(rèn)為像安東尼奧那樣的商人可以消除資產(chǎn)階級的矛盾,建立人與人之間被金錢破壞的自然關(guān)系,實現(xiàn)美好的生活。而夏洛克那樣的高利貸資本商人,重利盤剝,損人利己,則是社會矛盾的根源,美好生活的破壞者。但在另一方面,莎士比亞對夏洛克作為猶太人受到的歧視和欺辱又懷有同情。

鮑西亞是書中一個充滿智慧的女性,正是因為她,安東尼奧才能幸免于難,她的父親曾留給她三個匣子,一個是金做的,一個是銀做的,還有一個是鉛做的,只有選中裝有鮑西亞照片的才能和聰明美貌的鮑西亞結(jié)婚,而鮑西亞的照片正是放在鉛匣子中。

這個世上有著各種各樣的事物,很多事物雖然外表十分美麗,但實際上卻是很丑陋的,很多富家公子外表金光燦爛,但實際上卻是不學(xué)無術(shù)。有一句話“會發(fā)亮不一定都是金子,但是金子總會發(fā)亮的?!蔽覀円獙W(xué)會分辨是非黑白,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許多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往往是虛假的,僅僅是為了迷惑我們,我們應(yīng)該要學(xué)會透過表面看本質(zhì)。所以,在愛情和友情面前,金錢也只剩淡如水的痕跡了。

讀完了《威尼斯商人》,也讓我獲益匪淺,它教會了我,友情與親情的重要,讓我知道了,“情”一直陪伴著你,當(dāng)你開心時,它會為你鼓掌歡呼;當(dāng)你憂愁,郁悶時,它會為你分擔(dān)憂愁。所以不要只為了一時的滿足和快樂而背叛它,拋棄它。它,讓我感受到了“財”與“情”之間的交錯,不再為此而徘徊其中了。記住吧,你永遠(yuǎn)的朋友——情。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做事不要虛浮。一步一個腳印,實打?qū)嵉牟拍艹墒?,大躍進(jìn)、浮夸風(fēng)吃的就是這個苦頭,高產(chǎn)決不是吹出來的。學(xué)習(xí)工作也是一樣,投機取巧,做小動作,看起來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教學(xué)活動未必就是件好事。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礎(chǔ),低層的鞏固才能使得項目更具有誘惑和成功力,就像老子《道德經(jīng)》里所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敝挥羞@樣,我們才可以慢慢地向成功靠近,直到取得最后的成功。

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的閱讀感想篇四

安娜·卡列尼娜是個敢于追求愛情的女人,是個豐富多彩的女人,是個真實可感的女人。

首先,安娜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她驚艷,使幾乎所有人過目難忘,并喜歡了她。上帝給她的這個恩賜,使她在獲得愛情的道路上成功地邁開了第一步。而第二步呢,就是她因善良和勇敢而造就的不可阻擋的人格魅力;她喜歡讀書,寫出讓專業(yè)作家贊嘆的小說,她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深深吸引了男人;她真誠,真實,誠實,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敢于蔑視當(dāng)時社會的傳統(tǒng)習(xí)俗,她的純粹使男人可以為她獻(xiàn)出一生。但是人無完人,安娜的失敗不僅在于她所處的社會和所愛的人,還在于她對如何擁有愛情的偏執(zhí)。

安娜生活在沒有愛情的家庭里,和丈夫卡列寧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她把全部的愛傾注到孩子身上,過著得過且過的賢妻良母的生活。安娜不愛虛榮,丈夫顯赫的政治地位并沒有給她帶來多么大榮耀感。安娜豐富的情感和細(xì)膩的內(nèi)心世界猶如大海冰山,猶如一座搖搖欲試的火山口——盡管她自己也許是無意識或者潛意識的。

安娜父母早逝,寄居在姑母家里,寄人籬下的生活,給安娜埋下了不安全感,以致,導(dǎo)致了日后在愛情中的不安全感。后來由姑母包辦,嫁給了比她大二十歲的大官僚卡列寧,自主意識的長期壓抑助長了安娜日后的反叛精神。

說說安娜的丈夫卡列寧,他一心撲在權(quán)勢上,野心勃勃,虛偽,自私。當(dāng)安娜告訴他自己愛上了伏倫斯基,卡列寧首先擔(dān)心的是自己名譽的受損,繼而因為妻子的不忠而疏遠(yuǎn)親生兒子。他是一個連自己妻子出軌都引不起他對妻子行為憤怒的人,一個連親生兒子都不憐憫的人,這個家庭的情感生活就是一灘死水了。最后,卡列寧不同意安娜離婚,就是想置安娜長期處于進(jìn)退兩難的境地,也是把安娜逼向絕路的原因之一,他也是殺害安娜的劊子手之一。當(dāng)然,殺害安娜最大的劊子手是道貌岸然的當(dāng)時社會。

說說伏倫斯基。他原本是個花花公子,他不想結(jié)婚,不刻意追求愛情,但是他喜歡漂亮女人。他瀟灑倜儻,儀表堂堂,是眾多女人的夢中情人。是安娜改變了他,是他不由自主和安娜產(chǎn)生的愛情改變了他。他為安娜舍棄了一切,前途,名譽,地位,他陪安娜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愛情可以是階段性的,永恒的愛情很少,很少。

只要經(jīng)歷過一段美好的愛情,就是最幸運的人。像愛情天梯里的愛情,也是只有他們長期生活在與世隔絕的高山頂才得以到善終。那里遠(yuǎn)離社會,遠(yuǎn)離人群,為愛情開辟了一個真空的世界。而伏倫斯基在激情漸漸冷卻了以后,盡管愛情依舊,但是思想和生存的需求,使他不得不面對事實。他需要自由,不愿意只被愛情關(guān)起來。在愛情之外,作為男人,還有許多天地需要翱翔。然而不幸的是,安娜把愛情看作自己的唯一,把愛人看作自己的唯一,在決定離婚就會得不到兒子后,更是如此。她不知,作為女人,也要有自己的自由,也有愛情之外的曠闊天空。她不知,愛了一個男人,也不能把自己全部交出去,也要有自己的心的角落,供自己累了歇歇,傷了默默舔舐傷口。她不知,愛了一個男人,就要給他自由,也包括結(jié)交異性朋友的自由。她不知,毫無根據(jù)的妒忌,會毀了愛情。安娜失敗的原因之一,也源于此。

而造成伏倫斯基的悲劇,也有他自己的因素。他曾經(jīng)給予安娜的無與倫比的愛,讓我敬佩。但是,他后期與安娜的相處缺乏耐心和等待,而是采取了冷漠。這種冷暴力把安娜推向了死亡,也把自己推向了活著的死亡。至始至終,我相信伏倫斯基是愛安娜的。安娜的死,把他的魂也帶走了,這不單單是內(nèi)疚,更多的是對安娜的愛。兩個如此愛著的人,竟然落得如此悲慘的結(jié)局,這不得不讓人感嘆愛情在現(xiàn)實面前的脆弱。愛情很浪漫,很美好,但是現(xiàn)實很殘酷,且多變。這是一對矛盾,如何處理好,是需要愛情中人的智慧和慧根的。怪不得,現(xiàn)下許多人談愛情而色變。怪不得,愛情大多數(shù)只停留在歌曲里,詩歌里、小說里、散文里,愛情在那里泛濫成災(zāi)。怪不得只停留在人們美好的想象里、鏡子里、夢里。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很深刻地揭示了這一點。成功地描寫了愛情,愛情的脆弱也是列夫·托爾斯泰這本巨作的成功之一。

那么關(guān)于愛情和道德呢,它們也是一對矛盾。婚外情向來被看作是不道德的,只因為它會傷害孩子,傷害許多人。適可而止的婚外愛情,如《廊橋遺夢》,男女主人公把現(xiàn)實中的愛情留在廊橋旁邊的四天里,把心中的愛情留在廊橋邊遺留下來的夢里,一直到兩人生命的終結(jié)?!独葮蜻z夢》之所以感動了許多人,也在于對愛情的詮釋。真正的愛情是超出道德之外的,是至上的。道德,如必須一夫一妻制,僅僅是某一個階段社會的規(guī)定,而尊重人性是永恒的。比如列文。記得書本開始不久,列文對人說過,“我對于墮落的女子抱著一種厭惡感,厭惡感。”但是當(dāng)被列文曾經(jīng)認(rèn)為過的墮落女人安娜站在他跟前并跟他親切交談時,列文內(nèi)心里一下子就難以抗拒地對安娜墜入了情網(wǎng),而自己羞得滿臉通紅。那時,列文已經(jīng)追到了他心愛的女人,結(jié)了婚,婚姻美滿,他非常愛她的妻子,妻子也非常愛他。盡管事后,列文遏制住了自己的這個苗頭。可見,世俗的認(rèn)定在一切美的事物面前,是毫無阻擋之力的。這是人性使然,不受自己的意志支配。對愛情的愛,對異性的愛是美好的原始的人性。既然如此,我們就沒有必要去責(zé)備和苛求受人性指使的客體了。假設(shè)一下,如果安娜像《廊橋遺夢》主人公一樣,把一切埋在心里,或者也可以私下里與伏倫斯基幽會,做一對至始至終的情人,也未嘗不可。但是安娜太天真了,她太追求完美了,以致在現(xiàn)實面前走到了絕路。我假設(shè)一下,如果卡列寧同意離婚,如果安娜給伏倫斯基一些自由,如果伏倫斯基對安娜忍讓一些,耐心一些,等待一些,他們是完全可以把他們的生命完善在愛情里的。

安娜有沒有負(fù)罪感呢,有的,她是個善良的女性,她對于丈夫卡列寧和兒子有負(fù)罪感。畢竟她沒有生活在真空里。社會一些虛偽的人對她的輕蔑,深深刺痛了她的心,盡管這些人在暗地里也是男盜女娼的。安娜勇敢地把自己的愛情公布于天下,與那些私下里做著風(fēng)流事而表面上冠冕堂皇的人相比,安娜顯得多么高尚與高貴。安娜是個弱女子,但是做出了讓整個社會都震驚的舉動,在眾目睽睽之下,以仍是卡列寧妻子身份的角色與伏倫斯基到國外度假,生活在了一起。列夫·托爾斯泰成功地用他塑造的安娜,抨擊了社會的虛偽,人性的虛偽。她強大的精神力量與她的纖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喜歡安娜,為她的真性情,為她為愛情獻(xiàn)身的勇敢精神。當(dāng)安娜得到愛情時的巨大幸福感包圍她時,她會盡情享受這上天的恩賜。而當(dāng)她獨處時,尤其在死之將至?xí)r,負(fù)罪感就會壓倒一切。產(chǎn)后病危,安娜把身邊痛苦萬狀的伏倫斯基放一邊,把他們的愛情放一邊,只讓丈夫完完全全地饒恕她。而當(dāng)安娜痊愈了,逃過了鬼門關(guān),又完全投入了伏倫斯基的懷抱,決定要為愛情拋棄一切包括在自己心目中與伏倫斯基并列的愛的兒子。列夫·托爾斯泰把人性的復(fù)雜性,多面性,反復(fù)性描寫到了極致。安娜是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作家用來抖包袱,用來吸引眼球,用來為政治服務(wù)的符號式人物,或者好到離奇,或者壞到透頂,或者不合情理的人物。這些,也是《安娜·卡列尼娜》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的閱讀感想篇五

《活著》是一本讀起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說,那種只有闔上書本才會感到的隱隱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殘酷性造成的。畢竟,作品中的亡家,喪妻,失女,以及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這樣的故事并不具備轟動性。然而,所有的情緒都在娓娓敘說的過程中悄悄侵入著讀者的思想。

人越懼怕死亡,人就活的越怯懦。

余華在序中這么寫,“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jìn)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職責(zé),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本書是以一個老人的回憶展開的,書中就這樣以平淡的語調(diào)地敘述著一個似乎微不足道而又壯烈的故事。主人公叫“福貴”,一個在現(xiàn)代人看來略顯俗氣的名字,但是卻代表了那個年代天下父母親對子女的殷切期望。但什么是福?什么是貴?也許他們并不知曉,他們既單純得可愛,也愚昧到可悲。

小說敘述了福貴一生的悲歡,表達(dá)了福貴一生的起落盛衰。福貴,年輕時是一個地主少爺,經(jīng)常在城里吃喝玩樂,嫖妓、夜以繼日地豪賭并樂此不疲,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然而好景不長,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為所欲為很快讓他付出傾家蕩產(chǎn)、家破人亡的代價——由于半年賒帳的積累,福貴把祖輩留下的家產(chǎn)在一夜之間輸?shù)镁?,由遠(yuǎn)近聞名的闊少爺變成了一文不名的窮光蛋。所有的風(fēng)光都如海市蜃樓般轟然倒塌,蕩然無存。他也從此一蹶不振,日子越過越窮苦。父親親手處理掉所有的田產(chǎn)之后,在從老宅遷到茅屋的當(dāng)天死了。他為病了的娘到城里買藥時抓壯丁抓走,此后的日子飽嘗顛沛流離、飄無定所之苦。快兩年時,他終于死里逃生,回到了家,得知母親已病故,女兒鳳霞因為一次高燒,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原以為一家人終于團聚可以過好日子了,誰料,苦難才剛剛開始——的兒子在一次意外的采血事故中被冷漠的醫(yī)生奪去了生命;女兒鳳霞終于長大成人還找到了一個疼愛自己的丈夫卻死于了產(chǎn)后的敗血癥;妻子家珍也死于軟骨病;女婿二喜死于工地的事故;不僅如此,死神連他年僅7歲的外孫苦根都不肯放過,竟因吃豆子而撐死了!身邊的親人一個一個相繼死去,福貴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外孫,親手埋葬了五個自己摯愛的人。

經(jīng)歷的越多,徹悟的就越深。作者沒有發(fā)泄,沒有控訴也沒有揭露,而是向人們展示高尚。那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完美,而是對一切事物明白之后的超然,對善和惡的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著世界。

“人為什么而活著?”

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更是一個眾說紛紜而沒有結(jié)論的話題,福貴一生的杯具是自身命運與社會變遷的交織,活著,為了什么,為了這讓人撕心裂肺的痛楚嗎?不,正是這種痛楚才使活著的感覺更加強烈。期望破碎后的痛楚使下一個期望更加真摯,使得來的幸福更加珍重。人生來就注定要伴隨悲傷,正是悲傷使我們更清醒地活著。如余華自己說的一樣:“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活著就是這樣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钪?,生命就是一個活著,不談幸?;蚩嚯y,生命,只是一個活著的過程?;钪?,活著,生命而已,畢竟,生命還要繼續(xù)。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36704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