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平面圖教案(精選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8 03:51:32
認識平面圖教案(精選18篇)
時間:2023-11-18 03:51:32     小編:筆舞

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把握教學進度和內容,使教學過程更加有序和高效。那么我們該如何編寫一份高質量的教案呢?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明確學生應該達到的預期結果;其次,要合理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確保學生能夠逐步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此外,還要設計好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后,要合理安排教學資源和時間,確保教學的連貫性和有效性。通過查閱這些教案范例,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和教學方法。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研究、類推等數學活動,理解倒數的意義,總結出求倒數的方法;通過互助活動,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習慣;通過自行設計方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理解倒數的含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找找下面文字的構成規(guī)律。

呆---杏土---干吞---吳。

2.按照上面的規(guī)律填數。

--()--()--()。

能根據分之和分母的位置關系,給這三組數取個名嗎?揭示課題:倒數。

(二)教學實施。

關于倒數同學們想知道些什么呢?學習倒數的含義。

1.觀察教材24頁的例1,歸納,總結倒數的含義,

2.舉例驗證:4和1/4,7和1/7,3和1/3。

4乘1/4的積是1,所以4和1/4互為倒數;7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后就是1/7,所以7和1/7互為倒數。

歸納: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3.特殊數:0和1(引導學生辯論0有沒有倒數,1有沒有倒數,是多少?)。

教師歸納板書:0沒有倒數,1的倒數就是它本身。

4.學習例2--求倒數的方法。

5.

完成教材24頁的“做一做”,完成練習六的第3、4題。

(二)課堂練習。

找一找下列數中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2101/21/10。

填空。

1的倒數是(),()的倒數是2/3。

10的倒數是(),()沒有倒數。

(三)課堂小結。

學完本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乘積是1的來年各個數互為倒數。1的倒數是它本身,0沒有倒數。

課后反思:

整理復習。

教學目標:

復習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掌握乘法運算定律在分數乘法中的推廣和分數乘法的簡便計算;提高學生分析,解答分數應用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及良好的審題習慣。

教學重、難點: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提高靈活計算的能力,正確分析數量關系,熟練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分數乘法的意義。

1/2×6=2/3×5=2/5×8=。

口算。

75×2/15=3/2×1/3=4×3/8=36×5/9=。

以上幾道題有的是整數乘分數,有的是分數乘分數,都可以看成是一個數乘分數,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是什么?分別說出以上幾道題的意義。

(一)復習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新課標第一網。

讓學生看教材第26頁的第1題,問:為了計算簡便,在分數乘法中應該先做什么?(先約分,再做乘法)在本題中,都有一個因數是整數,約分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整數與分數的分母約分)。

(二)復習乘法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

問:我們學過哪些乘法定律?它們在分數乘法中適用嗎?然后獨立完成第26頁第2題,練習七第1、4題,再請個別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著重說說在進行簡便運算時運用了什么定律。

(三)復習分數乘法的應用題。

1、完成教材第26頁第3題,練習七第2、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時請一名學生板演,并講一講是怎樣分析數量關系的,在計算中把什么數量看著單位“1”。教師要進一步強調在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時,一定要找準單位“1”。因為分數乘法應用題是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的,求哪個數量的幾分之幾,就是要把哪個數量當做為單位“1”。在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數量關系看作單位“1”,在兩步計算中的單位“1”可能是不同的。

(四)復習倒數的知識。

什么是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完成教材第26頁第4題及27頁第7題。

課堂小結:

通過復習,我們能正確分析“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可以熟練地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二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p.32頁認識物體和圖形。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qū)別這些圖形,通過將圖形送回家以及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間觀念,發(fā)展應用意識。

3.初步認識幾何知識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學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學生抓到可疑的圖形,然后全班一起驗證,一起破案,教師印上印泥,在投影下和學生一起辨別兇手。若學生說錯,教師也印到紙上,加以驗證。)。

1.認識這些腳印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這么多腳印,我們給他們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圖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他們。

2.老師這里啊,還有幾個平面圖形。(出示平面圖形)讓我們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家。

a.學生將每個圖形送回各自的家。

b.評一評,送對了嗎?

c.說一說,根據什么來送的?同一家的圖形分別有什么特征?

長方形:有四條邊,而且是方方正正的。

正方形:有四條邊,也是方方正正的,并且四條邊都相等。

三角形:有三條邊。

圓:沒有尖尖的地方,非常圓。

1.用圖形進行創(chuàng)作。

a.同桌互相合作,利用手中的各種立體圖形,在紙上畫各種圖形,使他們組合成一幅漂亮的圖畫。比一比,哪一組的畫最漂亮。

b.統(tǒng)計圖形個數。將每個小組的作品分別展示出來,并統(tǒng)計每幅圖中圖形的個數。

2.先依次說出圖形的名稱,再觀察每行中哪個物體可以畫出左邊的圖形,請把它圈起來。

3.找一找,說一說,在我們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今天我們學過的圖形。

學了今天這一課,你有哪些收獲?有什么感受?填一填。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三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34頁)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p36頁的第1,3,4,5題

:

1,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了解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在小組合作開放型的學習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

: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

1,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積木若干;剪刀,印泥,白紙,彩色筆工具

:

1,師:同學們,早上好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四種圖形,請大家認一認,說一說.

(師實物展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王國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有平面圖形家族.誰認識它們 請介紹一下.

2,揭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圖形——平面圖形

1,觀察發(fā)現,感知"面在體上"

請大家從桌面上拿一塊積木,看一看,摸一摸,小組同學互相交流一下,你拿的什么體,摸的面是什么形 說完后把圖形還給組長.

個人匯報

課件演示——面在體上及分離過程

2,操作探究,體會"面在體上"

啟發(fā)再現

我們通過觀察知道,長方體藏著什么形 正方體,圓柱,三棱柱呢

(2)你能利用這些立體圖形吧我們剛才見過的圖形搬到紙上嗎 你有什么方法

(3)個人思考,匯報

方法:描 印 畫 你是怎樣想到的

小結:同學們真聰明,想到的辦法比書上的還要多.

(4)動手操作,小組合作

下面,每個人按照書本34頁的方法,畫一個你喜歡的圖形,一個小組畫在同一張紙上,輪著畫.一個畫完再到下一個同學,小組長拿出紙,小組合作,開始吧.

(5)全班交流

請第一組和第二組交換欣賞,第三組和第四組交換欣賞.

(6)小結:剛才,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把平面圖形搬到紙上.請小組長把學具放整齊.

3,我們一起和這些新朋友打招呼吧.

4,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區(qū)別呢 請讀歌謠.

造房子

撿顆小石子,地上畫格子.

長格子,方格子,劃好格子造房子.

樓上分給小鴿子,樓下分給小兔子.

思考:長格子指的是什么圖形 方格子指的是什么圖形

5,變式:聰聰也帶來了一些圖形,你們看它是長方形 為什么

老師展示梯形 菱形,請學生判斷

6,小結:同學們真棒!像孫悟空的眼睛一樣,通過觀察各種圖形的細微不同來區(qū)別它們.

1,搶答游戲

一名學生舉高圖形,讓其他學生搶答

第二回合:(方法同上)規(guī)則:區(qū)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說出它們的名稱

第三回合: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當主持,其他同學說出圖形的名稱

小組長舉高圖形,小組同學搶答

2,數一數:書本36頁第3題

做這道題目時,該注意什么

講評:三角形,圓形有幾個

整個圖形像什么 用什么圖形拼成的

3,說出下列交通標志是什么形狀 (課件演示)

小結:我們學會看交通標志,可以告訴弟弟妹妹,出門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4,找一找,說一說

在我們教室里,在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呢

5,同學們都非常聰明,下面給大家介紹小知識——七巧板(課件演示)

七巧板是有七個圖形拼成的,是我國人民的指揮結晶.它能拼不同的圖案.看,這個像什么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四

教科書第96~97。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全面掌握小學階段所學的各種圖形的特點關系以及部分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引導學生通過分類、比較、辨析、認識圖形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形成比較清晰的知識網絡。

促進學生對空間圖形與圖形知識的理解,能借助形體的直觀性在整理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空間觀念。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學生習慣,提高學生能力的提高。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復習,形成比較清晰的知識網絡。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談話導入,自主復習。

比如:畫直線的時候,讓一名學生在黑板上面。其他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畫,教師巡視,看學生畫圖的情況。指名說一說是怎樣畫的。

小組交流,集體匯報,加深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先在小組之內依次解決例1提出的幾個問題,然后集體交流。

(一)直線、射線和線段。

教師:“根據我們畫的圖形,想一想,直線、射線和線段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相同點:直線、射線和線段都是直的;不同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有一個端點,線段有兩個端點)。

(二)角。

1、角的概念。

師:請同學們看著自己畫的角,誰來說一下你畫了一個什么樣的角。一共畫出幾種角。請把不同的角畫在黑板上。

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匯報:“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角是什么樣的圖形?”“角的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角的大小與所畫角的長短有沒有關系?”“角用什么樣的符號表示?”“計量角的大小單位是什么?用什么符號表示?”

2、角的分類。

師:“我們可以把小于180度的角分成哪幾類?每一類的名稱是什么?“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小黑板。

提問:“小黑板上畫的每一個圖形是哪一種角,它的度數在什么范圍內?”讓學生同桌之間交流一下,集體訂正。

3、畫角和量角。

師:“我們還學過畫角和量角,同學們還記得是怎樣做的嗎?”讓學生自己任意畫一個角。量一量自己畫的角的度數是多少。

(三)三角形、四邊形和圓的特點。

仍然采用先畫再小組交流后匯報的學習方法。

說一說三角形是什么樣的圖形。(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讓學生指一指三角形名部分的名稱。

師: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這一特性?讓學生舉例說一說。

師:在三角形中一個頂點的對邊是哪一條邊?看一看自己畫的三角形,指一下每個頂點的對邊。

每個學生自己指,同桌的同學相互檢查指得對不對。

師:想一想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樣畫一個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分類。

(四)四邊形。

師: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自己畫一個四邊形。學生獨立畫,教師巡視,看學生畫了幾種四邊形。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各畫的是什么四邊形的是什么四邊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形成教科書96頁的圖例。

指名說每個圖形的特點。如平行四邊形:“什么樣的圖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點?“平行四邊形的底指的是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樣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讓學生自己畫一畫。其他圖形可以仿照上面的提問進行。還要引導學生說一說圖形間的關系:“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教師可以用準備好的活動的平行四邊形進行演示。“正方形與長方形有什么關系?”

(五)“剛才我們復習的圖形是由直線的圍成的。我們還學過了一種由曲線圍成的圖形。同學們能想出是什么圖形嗎?”(圓)“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弊寣W生用圓規(guī)自己畫一個圓。畫完后,指名說一說是怎樣畫的。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畫一個圓。

師:我們在學習圓時,學了與圓有關的哪些概念?(圓心、半徑和直徑)。

讓學生分別說一說用什么字母表示,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標出圓心、畫出半徑和直徑,寫上相應的字母。

師:同一個圓內的所有半徑的長度怎樣?直徑呢?(長度相等)半徑和直徑有什么關系?(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師:想一想,要畫一個指定的圓,應該怎樣畫?

先讓學生想一想,然后讓學生畫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教師巡視,看學生畫圓的方法是否正確,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教師還可以問:“通過畫圓你們發(fā)現圓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半徑的長短有關)。

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道理,注意提問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圖形的測量(例2)。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再引導學生回憶思考回答這些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面積的計算公式都是以長方形的面積計算為基礎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長和寬相等的正方形。

平行四邊形可能通過割補、平穩(wěn)轉化成長方形。

三角形和梯形有多種方式可以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求出面積。

課堂練習。

練習十九第1~4題。

作業(yè)。

練習十九第2~10題。

圖形與變換。

教學目標:

1、比較系統(tǒng)地幫助學生掌握圖形變換的常用方法,加深學生對圖形的平移、旋轉、圖形的放大和軸對稱圖形的理解。

2、滲透審美教育,讓學生感受幾何圖形蘊藏的美,產生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受圖形變換的方法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區(qū)別,加深學生對圖形變換知識的理解。

教學過程:

回顧圖形變換的有關知識。

學生觀察、討論、匯報。

教師指出:圖形的變換可以用軸對稱圖形、平移、旋轉、縮放等到方法。

師:下面我們就來復習這些知識。

(一)復習軸對稱圖形。

師: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圖形?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討論、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軸對稱圖形沿著對稱軸對折,兩側圖形能夠完全重合。

讓學生自己設計出軸對稱圖形??梢援嬁梢杂眉堈鄣?。

完成練習104第1、2題。

(二)復習旋轉。

師:生活中,你看見哪些旋轉現象?

學生討論回答。

師用時鐘演示。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讓學生說出旋轉多少度?

師:我們說一個圖形旋轉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完成書上第三題。

你能畫出三角形繞a點順時針旋轉90度后的圖形。

學生畫完后互相檢查。

(三)復習圖形的平移。

師:生活中有哪些平移的現象?讓學生看上做一做題,說出從a-b-c-d是如何變化過來的?引導學生說出平移時要注意說清平移的方向,以及平移的距離。

(四)復習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師:一個圖形放大或縮小后現原來圖形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說出:大小不同,形狀相同。

完成105頁第六題。

(五)設計圖案。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設計圖案。進行展示。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34—35頁,《認識平面圖形》教案。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讓學生們在動手操作等學習活動中,體驗“面在體上”的道理。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養(yǎng)成尊重他人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教學難點:

初步體驗“面在體上” 的道理。

教具準備:

實物教具、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2、拿出三棱柱,問:看見過這種形狀嗎?猜猜它的名字。

二、引導探究。

(一)初步感知。

2、大家都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那么你們能不能在其他物體的面上找到別的圖形呢?把你找到的圖形說給同組的小朋友聽。(學生小組交流)

3、誰來說說你找到了什么圖形。老師要當記者采訪幾位同學。

生1:我在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2:我在長方體上也找到了正方形。

生3:我在圓柱體上找到了圓形,小學數學教案《《認識平面圖形》教案》。

生4: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5: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長方形。

4、剛才大家從物體上找到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它們都是物體上的一個面,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

教師邊說邊從教具上撕下貼在面上的紙,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體驗“面在體上”的道理。

(板書:長方體 正方體 圓 三角形)

(二)進一步認識。

1、你能想辦法讓物體面上的這些圖形跑到紙上嗎?想想怎么辦。

生1:把物體按在紙上,沿著圖形的邊畫出來。

生2:在物體的面上涂上顏料或印油,印在紙上。

生3:可以剪下來。

生4:把物體按在紙上,把紙沿著圖形的邊折起來,就可以折出上面的圖形。

師:你們真聰明,想出了很多種辦法,想不想動手試一試?

“要求小組合作,每種圖形至少要有三個,請組長先分好工,誰做什么,誰做什么,再動手做。比一比哪組做得多,做得快,哪組合作的最好?!?/p>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2、你們采用了什么方法?讓什么圖形從什么形狀的物體上跑下來。我又要采訪幾個小朋友了。

3、互相欣賞一下你們的勞動成果。再把紙上的圖形分類,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

師:你們的作品完成得真好。老師有個請求,每個小組能不能從組內的作品中,每種選一個最漂亮的圖形送給我,留作紀念。

4、玩“幫圖形找家”的游戲。

出示的圖形有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梯形等,在黑板上劃分每種圖形的家,請學生“幫圖形找家”。

5、 老師看長方形和正方形,覺得它們很像,都差不多,怎樣把它們區(qū)分開呢?

6、 同學們已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小組里互相說說它們都是什么樣子。(小組交流)

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一想長方形的樣子,用手在空中畫一個長方形,再依次畫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三)實踐應用。

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東西的面是我們今天學過的圖形?

(四)小結:回想一下,這節(jié)課你認識了哪些圖形?它們都是什么樣子?

三、鞏固練習。

1、教師出示圖形,同學們搶答說出圖形的名稱。

2、教師說圖形的名稱,學生出示相應的圖形。

3、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戲。

4、拼圖形活動。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六

教科書第86~87頁。

1、通過對有關平面圖形特點進行觀察、操作、思考和簡單設計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有關平面圖形的特征,探索并了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及密鋪的。含義。

2、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體會數學知識與方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指出:無論什么形狀的圖形,如果能既無空隙,又不重疊地鋪在地面上,這種鋪法叫做密鋪。

1、揭示問題。學習剪下121頁的圖形,在小組中操作,分別鋪一鋪,進行驗證。匯報結果與方法。

得出結論:圓形不能密鋪。說說為什么圓形不能密鋪?(有空隙)。

2、嘗試操作。你能從“七巧板”中選用兩種不同的圖形密鋪一個平面嗎?出示:用正方形和三角形密鋪的平面、用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密鋪的平面。指出: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圖形也能進行密鋪。在小組中合作密鋪。展示密鋪的作業(yè),學生互相啟發(fā),打開思路。

2、設計與交流。學生完成試一試。展示作業(yè),交流設計想法。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七

教學過程:

直線、射線、線段。

提問:1)分別說一說什么叫直線、射線、線段?

直線、射線和線段有什么區(qū)別?

完成123頁上面的“做一做”。(學生筆做)。

提問:1)什么叫做角?

2)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整理:把表中的空格填寫完整。

完成123頁下面“做一做”的1題、2題。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大于0°。

小于90°。

垂直與平行。

提問:

1)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相互位置有哪幾種情況?

2)什么樣的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垂直?

什么樣的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平行?

回答:下面幾組直線中,哪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哪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平。

完成教材124頁的“做一做”

三角形。

提問: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頂點a的對邊是指哪一條邊?

先筆做:以頂點a的對邊為底,畫出三角形的高,并標出底和高。(前頁一幅圖)。

在下面的表中填寫三角形的名稱和各自的特征。

名稱。

圖形。

特征。

回答: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四邊形。

提問:什么叫四邊形?

回答:看圖說出下面各圖的特點,再說一說圖中各字母表示什么。

完成125頁“做一做”中的1、2題。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八

義務教育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下冊第2、3頁的內容及相應的練習。

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了解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在小組合作開放型的學習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

多媒體、圖形卡紙、實物、學具等。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導入:師:(媒體播放)春天來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兔想在這美麗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幫它設計一下嗎?(學生小組合作操作,教師巡視)。

問:你們在搭時小木屋時,用到了哪些形狀的積木?請大家把積木按不同的形狀分一分。

1、請摸一摸自己的積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體,它的面是什么樣子的。

2、問:誰知道圓柱的這個面是什么樣子的?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你有沒有辦法把它記下來呢?請你用我給你們準備的工具(白紙、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想用什么辦法記下這些面,每個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樣,比一比,哪個小組的辦法多。(學生開始活動,并將自己組記下的面貼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你們覺得哪個組的方法最多,我們就請哪個組的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他們的方法,好不好?(指名學生演示、操作)。

小小朋友的辦法真多?。ㄓ秒娔X演示,從長方體、正方體、三棱體上分別移下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圖形,讓我們來跟這些新朋友打聲招呼吧?。ㄉR讀圖形名稱)。

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我們畫下的圖形有什么特點?同桌來交流一下吧!

不同點共同點。

長方形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不斷開的。

圓沒有角(即封閉的)。

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

3、請你說出我們教室里哪些物體面的形狀是與這些圖形是相同的。

4、拼一拼。

學生活動:用相同的圖形來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圖形。

學生匯報交流。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現在我們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這些圖形。(電腦播放小免的家,讓學生尋找并交流)。

2、師:小白免家門前有一塊空地,它想圍一塊地種蘿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學的本領,幫小白免圍圍呢?圍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說一說你圍的是什么圖形。

3、數一數由幾個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個()個()個()個。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的數學課都有哪些收獲?

評價一下自己課堂上的表現。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九

邵瑞瓊老師在設計上以“感知——操作——鞏固——應用”為主線,突出數學思想的滲透,注重數學方法的指導,關注學生的認知需求,營造了“互動、主動、靈動”的數學課堂。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關注認知基礎、輕松駕馭課堂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充分關注學生的認知基礎和認知基(需)求。要以形象、直觀、具體、生動的材料為載體,幫助學生學習。本堂課老師在課的一開始就讓學生說一說“帶了什么形狀的玩具?”“這些玩具的形狀有什么不同?”,這是復習,同時又是了解學生的認知,更是為后續(xù)教學服務的。

二、突出數學思考,提升數學素養(yǎng)。數學課的教學歸根結底是數學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雖然本堂課的參與者還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但老師在課中卻十分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和培養(yǎng),表現在:

(2)在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名稱與基本特征后,提問:“上面的圖形與下面的圖形有什么不同?”此處引導學生進行了“比較”、“歸納”。從而讓學生主動地講出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使學生的認識由“口頭”上升為“思想”上的認識。三、有效設計問題,感受數學魅力。

本堂課無論是課中的習題還是鞏固練習,都能緊扣教學內容、符合低段學生心理需求,同時又將觸角伸向周邊的學科,實現數學學科和科學學科的有機整合。如在學生認識了基本的平面圖形以后。陳老師出示的各類安全標志,讓學生說說它們的含義再講:圖形的名稱等。這是學科整合的良好體現。

本堂課值得探討的方面有:

(1)在學生畫出了各類不同的圖形后,陳教師對作品作了展示,此時可否讓學生將作品分分類,這樣一方面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時又能滲透分類的思想,進一步突破“長方形、正方體(形)”異同點比較的這一難點。

(2)教師的語言技巧。如評價的有效性、提問指向的明確性等。在課中老師曾提問:“什么是長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學生的回答各異:如正的、方的、方方正正的……此時,教師的評價如果能夠有所側重,有意識地將比較本質的詞句再說一說,可能會更助于學生認識圖形,以及學習用科學的數學術語描述的意識。又如課的結尾處,要求學生涂一涂時,教師的要求是“選一個涂一涂”而學生的操作中是“選一類涂一涂”,這需要更準確的語言引導。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有趣的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去思考、去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使學生的觀察、語言表達、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

4、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行、三角行和圓,并能準確地說出名稱,了解它們的特性。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行、三角行和圓,并能準確地說出名稱,了解它們的特性。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去思考、去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準備:教具:課件、平面圖形卡片。

學具:各種形狀的積木、白紙、彩色筆、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老師的衣服上貼著五顏六色的平面圖形粘紙)。

師:小朋友們,陳老師是不是你們的好朋友呢?生:是。

二、說一說“新朋友”的名字。

課件出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行、圓。

師:那你們知道“新朋友”的名字嗎?

三、初步感知,描述“新朋友”的特征。

那它們長什么樣子呀?小組討論,匯報交流。生1:長方形長長的。師:說得正棒。師順手從衣服上剝一個長方形貼在學生身上。師:送你一個長方形做朋友。其它的圖形依照以上教學。

四、游戲“搭積木”,探究平面圖形的家哪里?

課件出示游戲規(guī)則:1、先用手摸一摸積木的每個面,再搭。2、討論平面圖形住在立體圖形哪個地方?放鋼琴曲,小組合作搭積木?!皥D形朋友”象以上送給表現好的學生。

五、給“新朋友”拍照片。

出示課件,師:你們想不想給這些新朋友拍張照片呢?生:沒照相機怎么拍呀?師:你們有鉛筆和白紙嘛,想想辦法。學生拿積木、鉛筆、白紙?zhí)骄繃L試。學生把行體壓在白紙上用鉛筆描下來。組織用這種方法描畫,然后把圖形剪下來。圖形朋象送友獎勵表現好的學生。

六、聯(lián)系生活,找“平面圖形的家”

1、課件出示交通標志,說明這也是平面圖形的“家”。說出以下交通標志是什么形狀的?出事溫馨提示,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說一說,教室里有哪些平面圖形的家?

七、做中得——拼一拼。

觀看美麗的圖形王國,請小朋友當圖形王國的總設計師,用三角形、長方形、正方行、圓進行拼圖,設計美麗的圖案。

八、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你能給這節(jié)課起個名嗎?生:和“三角形、長方形、正方行、圓”交朋友(師板書課題)。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十一

本節(jié)課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能在現實情景或平面圖上辨認東、南、西、北,能用東、南、西、北等方位詞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系。教學例題,先讓學生通過觀察說出學校操場東、西、北有什么物體,然后讓學生說出平面圖的方向標,學生通過課前預習,知道地圖或平面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我讓學生在平面圖中標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詞,這樣有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教學想想做做,我第一步要求學生先在平面圖中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要求標出四個方向詞。其中的第一題,先讓學生看懂指路牌上的信息,思考:向北可以走到哪里?向南可以走到哪里?向西可以走到哪里?向東走到哪里?在此基礎上完成題中的'填空。第2、4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進行填寫。第5題,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教會學生碰到緊急情況應該怎樣進行處理。整節(jié)課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十二

知道學看平面圖是個難題!今天,上課開始我就按教材安排的,利用學生在上節(jié)課中在操場上判斷東南西北時的觀察結果進行教學。先讓學生在圖中填寫出操場北面的物體,再把其他三面的物體,交流時問是怎么想的,有的是根據順時針向右轉填的;有的是根據北面,想到后面是什么方向,有什么物體,接著再想北的右面是什么方向有什么物體,左面是什么方向有什么物體,以此把實際的方向和平面圖上的方向結合起來,得出看平面圖時所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一規(guī)定,充分讓孩子主動建構,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地發(fā)現問題、自主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接下來我讓孩子看這張平面圖,讓他們說一說各物體之間相對的關系,在教學過程注意讓學生說完整的話,如:“教學樓在操場的南邊,操場在教學樓的北邊。”以此讓他們體會到物體之間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自以為講得還挺清晰,但作業(yè)中錯誤率還是比較多的`。在這些教學難點面前,我覺得可能用些笨辦法效果會更好一些。所以今天在完成課堂作業(yè)時,我就要求孩子在平面圖上認方向時,得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句話掛在嘴邊,然后分三步來做:第一、在圖的上下左右把“東西南北”仔細標好。第二、先看平面圖上誰在誰的上、下、左或右邊。第三、如果誰在誰的上邊,就想到“上南”,于是方向就是南邊,如果誰在誰的左邊,就想到“左西”,于是方向就是左邊。每次做題要求學生必須按這三步走,實施下來雖然慢了一些,但效果還是有的,我想多練練,練習慣了就好了。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等學習活動中,體驗“面在體上”。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思考、想象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4.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由欣賞入手,引入新課。

【這樣的設計富有童趣,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激發(fā)起他們想深入探究的欲望】。

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圖畫是怎樣做的?(生觀察后進行回答)。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既然這幅美麗的圖畫是由各種各樣的圖形拼成的,那你們能不能試著把這些圖形分分類?(學生小組討論后進行匯報交流)。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給每一類圖形起上名字。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同時從圖畫上對應的圖形貼在課題下相對應的位置。(在此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說明命名的理由,從而教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師: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說說各種圖形是什么樣子?

【通過簡單的描繪使學生頭腦中建立起各種平面圖形的表象】。

(二)師:這些圖形平日都藏在哪呢?(學生感到困惑)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你們就知道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是從什么地方來的。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大家湊在一起玩一玩。玩的時候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先用小手摸一下這些形體的每個面(師邊說邊實物演示),然后再玩。

在學生玩的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進行巡回指導。玩過后,學生匯報交流。由此發(fā)現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存在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之中。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體會到“面在體上”】。

(三)師:大家想不想給這些新朋友拍一張照片呀?(手指課題)對呀,沒相機可怎么拍呢?我想這個問題可難不倒大家。小組同學在一塊商量商量。學生通過討論很容易就能想到把物體壓在白紙上,用筆沿著物體的輪廓描下來,就可以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為了拓展學生的思路,教師可以適當加以補充說明:其實也可用印泥在紙上印出這些圖形,也可把物體按在橡皮泥上印出這些圖形。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從“體”中抽象出“面”】。

(四)師:其實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家。我們教室就有很多,你們找找看。找完后,再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去找一找。

【借助尋找生活中的幾何圖形,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面圖形的認識與理解】。

三、實踐操作。

讓學生用今天認識的這些平面圖形進行組合拼貼,設計一幅美麗的圖畫。展示作品時讓學生進一步說明是用什么圖形拼貼的。

四、課堂總結。

師:如果每位同學都能和新朋友長期交往下去,你還會發(fā)現他們更多的奧秘。

(鼓勵學生繼續(xù)探索,把課堂進行延伸)。

教學反思:在進行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對平面圖形有一個更深的理解,我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yè),‘用平面圖形做粘貼畫’。第二天作業(yè)交上來一看,同學們做的還不錯。我想通過動手操作,學生會對平面圖形有一個更深的了解。會更愛這些可愛的平面圖形。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十四

教學內容:“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3、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面在體上”;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三棱柱、一盤沙子、一盒印泥、1~2張白紙、一盒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物體娃娃,認識的,就跟它們打個招呼。好嗎?(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三棱柱)。

生:你好,長方體!你好……。

生:愿意。

師:你們真棒!立體圖形都掌握得很好。

二、探究與體驗。

1、從體上取面,體會“面在體上”。

生:平平的……。

師:喜歡這些平平的面嗎?

生:喜歡。

師:那誰能想辦法把你喜歡的這些平平的面從這些立體圖形上面取下來,展示給大家看。

生1:老師,你看!我是這樣把我喜歡的這個面在沙子上一按,就行了。

生2:老師,我是在我喜歡的面上涂了印泥,然后再紙上一按,就行了。

生3:我是把我喜歡的這個面放在紙上,然后用筆沿著它的邊滑下來的。

生:……。

師:用你喜歡的方法把你喜歡的平平的面取下來。

師:(手指學生展示的長方形作品)能給它們取個名字嗎?

生:長方形。

師:對!他們就叫長方形,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特點?(注意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

生:有四條邊,四個角……(反問學生:你是怎么發(fā)現的,說出你的方法。)。

生:這兩條邊是相等的。

師:看著好像是相等的,那到底是不是呢,還需要我們驗證一下。(師生驗證結果。)。

歸納總結:我們今天認識的第一個新朋友長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而且對邊是相等的。

師:(手指學生展示的正方形作品)能給它們取個名字嗎?

生:正方形。

師:仔細觀察,它有什么特點?

生:有四條邊,四個角……。

生:正方形四條邊都是相等的。

師:同樣,也需要驗證?。◣熒炞C結果。)。

歸納總結:我們今天認識的第二個新朋友正方形也有四條邊,四個角,但是它的四條邊都是相等的。

(3)認識三角形。

師:(手指學生展示的三角形作品)能給它們取個名字嗎?

生:三角形。

生:它有三條邊,三個角……。

歸納總結:我們今天認識的第三個新朋友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4)圓形。

師:(手指學生展示的圓形作品)能給它們取個名字嗎?生:圓形。

生:它沒有角……。

歸納總結:我們今天認識的第四個新朋友——圓形沒有角,而且它的邊不是直的,是彎彎的。

3、整體回顧。

師:這節(jié)課我們都認識了哪些圖形朋友?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師:這些新朋友跟我們桌上的這些物體娃娃有什么不一樣呢?

生:……。

師: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我們今天認識的這些新朋友,待會兒我們做一個游戲,看誰對這些新朋友最了解。

師:我在一個立體娃娃上摸到了一個面,它有三條邊,三個角,是誰呢?

生:三角形。

……。

三、實踐與應用。

1、認識交通標志。

淘氣學了這節(jié)課可開心了,他認識了這么多的新朋友,一放學就和他的好伙伴去找這些新朋友玩了,我們也一起去看看。

師:這些交通標志牌的表面是什么形狀?

2、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還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嗎?誰能給大家舉例說說?

3、連一連。

師:淘氣、笑笑、機靈狗有一個問題需要我們大家的幫助,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

生:愿意。

師:仔細讀題,看看他們遇到了什么難題需,并幫助他們解決。

4、涂一涂,數一數。(注重學生數的方法。)。

師:老師這里有兩個小客人,請同學給他們的外衣涂上顏色。(三角形涂成紅色,圓形涂成綠色,長方形涂成藍色,正方形涂成黃色。)并數一數它們的外衣中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個數。

四、課堂小結。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十五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34頁)。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p36頁的第1,3,4,5題。

教學目標:。

1,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了解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在小組合作開放型的學習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教學準備:。

1,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積木若干;剪刀,印泥,白紙,彩色筆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早上好。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四種圖形,請大家認一認,說一說.

(師實物展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王國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有平面圖形家族.誰認識它們請介紹一下.

2,揭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圖形——平面圖形。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觀察發(fā)現,感知"面在體上"。

請大家從桌面上拿一塊積木,看一看,摸一摸,小組同學互相交流一下,你拿的什么體,摸的面是什么形說完后把圖形還給組長.

個人匯報。

課件演示——面在體上及分離過程。

2,操作探究,體會"面在體上"。

啟發(fā)再現。

我們通過觀察知道,長方體藏著什么形正方體,圓柱,三棱柱呢。

(2)你能利用這些立體圖形吧我們剛才見過的圖形搬到紙上嗎你有什么方法。

(3)個人思考,匯報。

方法:描印畫你是怎樣想到的。

小結:同學們真聰明,想到的辦法比書上的還要多.

(4)動手操作,小組合作。

下面,每個人按照書本34頁的方法,畫一個你喜歡的圖形,一個小組畫在同一張紙上,輪著畫.一個畫完再到下一個同學,小組長拿出紙,小組合作,開始吧.

(5)全班交流。

請第一組和第二組交換欣賞,第三組和第四組交換欣賞.

(6)小結:剛才,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把平面圖形搬到紙上.請小組長把學具放整齊.

3,我們一起和這些新朋友打招呼吧.

4,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區(qū)別呢請讀歌謠.

造房子。

撿顆小石子,地上畫格子.

長格子,方格子,劃好格子造房子.

樓上分給小鴿子,樓下分給小兔子.

思考:長格子指的是什么圖形方格子指的是什么圖形。

5,變式:聰聰也帶來了一些圖形,你們看它是長方形為什么。

老師展示梯形菱形,請學生判斷。

6,小結:同學們真棒!像孫悟空的眼睛一樣,通過觀察各種圖形的細微不同來區(qū)別它們.

三,鞏固深化,質疑拓展。

1,搶答游戲。

一名學生舉高圖形,讓其他學生搶答。

第二回合:(方法同上)規(guī)則:區(qū)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說出它們的名稱。

第三回合: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當主持,其他同學說出圖形的名稱。

小組長舉高圖形,小組同學搶答。

2,數一數:書本36頁第3題。

做這道題目時,該注意什么。

講評:三角形,圓形有幾個。

整個圖形像什么用什么圖形拼成的。

3,說出下列交通標志是什么形狀(課件演示)。

小結:我們學會看交通標志,可以告訴弟弟妹妹,出門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4,找一找,說一說。

在我們教室里,在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呢。

5,同學們都非常聰明,下面給大家介紹小知識——七巧板(課件演示)。

四,全課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誰愿意戴上今天的聰明之畫請你把他選出來.

3,選三位同學到講臺.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校長給他們戴上聰明花.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十六

傳統(tǒng)幾何教學把知識的獲取和邏輯思維的發(fā)展作為主要目標,非常強調幾何的推理價值。因此,我們傳統(tǒng)的認為:“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把智力或思維的發(fā)展看成數學教育的主要目標,這樣的課程難以鼓舞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這樣的課程學生只能被動的參與,難以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案例(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去思考、想象、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設計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4、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等學習活動中體驗“面在體上”。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分別出示生活中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讓學生說說是什么圖形。

2、同桌互相用自己準備的學具說說是什么圖形。

3、摸一摸每個物體的面,說一說你有什么感覺。(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反饋)。

(面是平平的、滑滑的、方方的、長長的、有4個角、有3個角等)。

二、探究新知。

1、請小朋友拿出你最喜歡的物體,把他的面在紙上描下來。(可以同桌合作,或請教老老師同學)。

2、反饋(1)你是從哪里描下它的?

學生1:我從圓柱體那里描下了-----。

學生2:我從正方體那里描下了-----。

學生3:我從長方體那里描下了-----等。

(3)反饋。

3、將學生描出來的圖形進行展示。

(1)小組合作,將這些圖形分類。

(2)說一說你是怎么樣分的。(展示按形狀分類的圖形)。

(3)請你給這些圖形取個名字。

學生:方面長面圓面長方面等等。

(4)小結各種圖形的名稱。

(同桌互相叫一叫他們的名字)。

三、鞏固深化。

1、在生活當中,你見過今天我們認識的這些新朋友嗎?誰來說一說?(先小組里說,然后全班反饋)。

2、(出示交通標志)這些圖形你在哪里見過?知道他們的意義是什么嗎?(進行安全教育)。

教后反思:

這堂課是以往我傾向以教師為主體,按照教師思路設計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法的教學風格的體現。

例1:引入部分,我本意是想通過生活實際,讓學生體驗學習中有生活,生活中有學習,數學源于生活。同時讓學生初步感知“面在體上”的知識。但這樣設計的結果使得學生在我的預設中消極的復習已有知識,學生是被動的。沒有真正意義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維碰撞,激發(fā)學生對新知的渴求欲望。

例2:探索新知部分,體驗“面在體上”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這部分的設計我力求活動性、開放性,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但在設計的過程中我用“請同學把你喜歡的物體的一個面描在紙上”這樣一個問題來開始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一大敗筆。因為這樣局限了學生的思維(面從體上的分離不是只能用描的方法),學生用是用老師給的方法消極的感知,并沒有用自己的方法去積極的探究。沒能充分的體現出課堂的開放性。課堂的開放不僅是教師教學方法的開放,更是學生學習方法的開放、學生獲取經驗的途徑的開放。這里如果設計成讓學生自己找方法把物體的面放在紙上,更有利于訓練學生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指出,把握實物與相應的平面圖形、幾何圖形、展開圖形和三視圖的相互轉換關系不僅是一個思考過程,也是一個實際操作的過程。如何將這一過程符合低段年級學生所需要(學習素材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們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從而愿意接近數學。)是我對這堂課重新設計的目標。

案例(二)。

教學目標。

3、通過創(chuàng)設現實情境,使學生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新知和學好數學的欲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2、在自己帶的實物中找到和老師描述的一樣的物體。

4、全班小結反饋:面是平平的有4條邊或邊是圓圓的等。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1、觀察發(fā)現,感知“面在體上”

a你能在學具中找到這樣的圖形嗎?

b課件演示:面在體上和分離過程。

2、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間交流。

b總結方法:印描畫等方法。

c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用你喜歡的方法把面放到紙上,(比一比哪組用的方法多,哪組移出來的面多)。

d展示交流。

e獨立思考,給展示的面分類,說一說你是怎么樣分的。請你給他們一個名字(大小分大面小面形狀分長面(長方形)方面(正方形)園面(圓形)等)。

三、聯(lián)系實際,鞏固深化。

1、老師說出平面圖形的名稱,請學生根據要求舉起圖形。

2、教師出示圖形讓學生搶答是什么圖形。

3、區(qū)分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教師分別說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請學生按要求出示相應的圖形)。

四、應用知識,美化生活。

1、多媒體展示平面圖形拼組的圖(感受美)。

2、用學具“七巧板”拼組你喜歡的圖形,比比誰最漂亮。

2、欣賞成果。

設計意圖:

3充分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1)課后讓學生用“七巧板”拼一副畫,體現由課內到課外的開放性策略。(2)找一找,你身邊的平面圖形。讓學生能夠聯(lián)系實際生活,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學習,從事“再創(chuàng)造”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還有效地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值得思考的問題:

2、合作學習的組織策略問題。由于我們還是在大班額的條件下組織教學,如何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目前還尚無良策。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能說出名稱、能正確分辯、直觀感知其特征。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等學習活動中,體驗“面在體上”。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思考、想象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能說出名稱、能正確分辯、直觀感知其特征。

教學難點:體驗“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教具、圖形卡片。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參觀“圖形王國”

師;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在認識物體一課中認識了四種圖形,他們都住在圖形王國里,請大家認一認,說一說。

學生認說。

師: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王國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有平面圖形家族。

(課件出示平面圖形),誰認識它們?請介紹一下。

2、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圖形——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觀察圖形,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師:你能從桌面上的這些物體中,找出這樣的圖形嗎?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同桌之間說一說。

同桌交流。

(2)引導發(fā)現。

師:你們剛才找的這些圖形它們的家是安在哪里?

(3)課件演示——面在體上。

2、自主探索。

學生獨立思考。

反饋:畫、印、描、折。

看書p34,你們想的方法和書本上的小朋友的一樣多嗎?

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想出的辦法比書上的小朋友的還要多,真棒!

(2)動手操作(畫一畫)。

a提要求。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動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組合作完成。1、每組至少用兩種方法來制作。2、每中圖形至少要有2個。3、每組都有一疊紙,每張紙只描或印一個圖形。4、請小組長先分工,再動手做一做。比一比哪一組合作得好。

b小組合作。

c全班交流。

d小結:剛才小朋友通過小組合作,幫助把這些平面圖形的家安到了紙上。

(3)分類(滲透圖形特征的認識)。

師:現在請各小組從組內的作品中,每種選一個最漂亮的圖形按要求貼到黑板上。

學生分類。

評價——他們分對了嗎?

師“小淘氣也有3個圖形,你們看它放在哪里比較合適?為什么?”

(課件顯示:梯形、橢圓、菱形)。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通過想一想、做一做,把平面圖形的家從立體圖形上搬出來,留在紙上,還懂得通過觀察各種圖形的細微不同來辨析各種圖形的類型。

三、鞏固深化,質疑拓展。

1、游戲。

(1)教師說出平面圖形的名稱,學生根據要求舉起圖形。

(2)搶答:教師出示各種圖形,學生搶答(說出圖形的名稱)。

2、說出以下交通標志是什么形狀的?(課件直觀演示,滲透交通安全法規(guī)教育)。

緊急出口、停車場標志、注意安全、禁止駛入標志、禁止煙火、注意行人標志。

3、找一找,說一說:在我們的教室里面,哪些物體的面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圖形。

4、師:想一想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東西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的嗎?

5、用今天學的平面圖形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

四、總結。

五.教學后記。

認識平面圖教案篇十八

在以教材為本的設計理念指導下,結合對教材的理解及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創(chuàng)設和操作體驗等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了下雪了,小動物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腳印導入新課。僅接著設計了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索、發(fā)現這幾種平面圖形的特征,體驗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總之,整堂課學生就在強烈的求知欲望中,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數學思維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287313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