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池上教案(優(yōu)秀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18:55:15
古詩池上教案(優(yōu)秀12篇)
時間:2023-11-27 18:55:15     小編:雨中梧

教案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提高教學能力。教案的編寫要充分考慮到教學時間的安排,合理控制教學進度,確保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統(tǒng)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教案范文,讓學習變得有趣而富有成效。

古詩池上教案篇一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nóng)民的同情。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指導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

課件。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目標達成。

教師活動。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特點仔細看圖,使學生從圖象中認識到這是“一位古代窮苦老農(nóng)”。

通過啟發(fā)談話,喚起學生的回憶,再現(xiàn)其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展開聯(lián)想,深切感受在烈日暴曬下在地里鋤禾的古代窮苦農(nóng)民的艱辛。接著,要求學生表情朗讀前二行詩句,讓學生那激動的情感有以聲傳情,一吐為快的機會。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里表示動作。禾:禾苗。“鋤未‘是什么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么?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焙埂埃缓顾?。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么?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nóng)民頂著烈日在內(nèi)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說一說。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么呢?你讀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干”、“?!毕啾容^.。

“粒”左窄右寬。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wěn)而長。

2、師范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朗讀。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描紅、臨寫。

古詩池上教案篇二

教學目的:

1.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泊船瓜洲》,并會默寫。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詩歌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描繪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詩人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一提起母親,一提起家鄉(xiāng),我們倍感親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吟誦母親和家鄉(xiāng)的`詩句。

二、整體感知,重點品析。

(一)一讀,初讀全詩,了解詩意。

1.出示詩題,簡介作者。

通過預習,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誰嗎?

(1)這道詩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

(2)簡介王安石的資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21歲中進士,當過十多年地方官,后來兩次擔任宰相推行變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再讀全詩,讀清字音,標畫出生字。

3.指名讀詩,糾正字音。

4.引導學生了解全詩的大意。

(1)知詩人:宋,王安石。

(2)解詩題:分析“泊”的含義。

(3)感知詩意:詩人船泊瓜洲,離鐘山近在咫尺,卻回不去,于是感嘆吟詩,寫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懷念家鄉(xiāng)金陵。

5.小結學習方法:初讀知詩意。

(二)二讀,細讀全詩,理解詩句。

1.詩人泊船瓜洲時,看到了怎樣的景象?他是怎樣描寫的?請讀全詩,用“——”標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畫出寓有深情的詞語。

2.抓住質疑處,運用多種方法解疑。

3.理解本詩的特色。

前兩行看是寫眼前景象,但在詩中卻飽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卻不能回金陵去,可見詩人懷念家鄉(xiāng)的感情是十分濃厚的。

4.小結學習方法:細讀品詩句。

(三)三讀,精讀全詩,想象意境。

2.學生扮演詩人,講述想象到的情景。

3.小結學習方法:精讀想詩境。

(四)四讀,品讀全詩,領悟詩情。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體會詩情。

3.小結學習方法:品讀悟詩情。

(五)五讀,熟讀全詩,練習背誦。

1.反復練習吟誦,注意音調、停頓,讀出節(jié)奏韻味。

2.當堂練習背誦,并練習默寫全詩。

3.小結學習方法:熟讀能背誦。

三、總結全詩,擴展訓練。

四、作業(yè)。

1.總結古詩五讀法。

2.預習《游子吟》。

古詩池上教案篇三

1、指導學生學習8個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引導學生大致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和夜雪的美。

認識8個漢字,會寫6個生字。

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梅花》。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梅花嗎?它們在什么季節(jié)開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梅花》。

二、自讀古詩,了解大意。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圈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教師巡視并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并糾正讀音。

3、師范讀,學生跟著讀。注意停頓和重音。

4、以組為單位,學生練習朗讀。小組內(nèi)互相討論,提出疑難問題并嘗試解答。

5、師生共同交流,理解重點詞語。

6、學生互相提問,先說說詞語的意思,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7、反復練習朗讀,想像梅花在嚴寒中傲然怒放的畫面。

8、在讀、議、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潔白的特點。

9、師。

小結:這首詩通過寫梅花不畏嚴寒,冒雪開放,贊揚了梅花堅強的品格。

三、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識字朋友吧!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進行認讀。

2、小組合作,進行認讀、識記生字。

3、指導書寫。

(1)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說一說怎樣寫才能端正、美觀。

(2)學生試寫,教師重點提示:

獨、梅、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書寫時要注意避讓。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兩點要寫在豎中線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寶蓋頭,三條橫線間距要均勻。

四、作業(yè)。

古詩池上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牧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fā)興趣大家聽說過“八仙過?!钡墓适聠??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fā)了黃巢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jīng)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并質疑。(師適時板書并回答學生的質疑)鋪,鋪開。弄,逗弄。飽飯,吃飽了飯。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么?3.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畫面,體會情。

感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反饋,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第二課時(《舟過安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教學難點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注意強調讀準字音:篙、棹)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3.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

(老師巡回指導)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棹:船槳。怪生:怪不得。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使風:借助風的力量。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小組內(nèi)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第三課時(《清平樂?村居》)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4.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重點難點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古詩池上教案篇五

1、說說自己知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習俗。(春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也可以以連線的方式出現(xiàn)節(jié)日、日期和習俗。)

2、小組比賽背誦《夜書所見》。

3、揭示課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理解“憶”的意思。

二、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jù)學《夜書所見》的方法,小組討論確定本詩怎么學習。

自學基本步驟:

(1)自讀:讀準字音,并借助課后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詞義。

(2)自思: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讀中產(chǎn)生的疑惑。

(3)交流:讀讀、說說、問問。

2、學生按自己小組議定的方法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師生交流,解決疑難。

1、每組讀詩,說說讀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組學習時所產(chǎn)生的問題及解決的結果。

2、其他組的.同學與老師參與其中,或討論解決或補充己見。

四、感情朗讀,啟發(fā)想象。

1、指名朗讀詩文。問:你們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引導以情促讀。問:你能用讀來表現(xiàn)出這種思想感情嗎?

3、引導以讀促發(fā)想象。問:同學們在讀時頭腦中產(chǎn)生了一種怎樣的情景,能交。

流一下嗎?(滲透環(huán)境教育)。

4、學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讀。

五、趣味活動。

1、生字連詞背誦。

方法:請學生把生字按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連起來,試著背誦。

2、詩句連對。老師說詩句意思,學生背相應句子。

3、情境練背。學生當小小詩人,或加動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讀再上臺表演,達到背誦。

4、賽詩會。

方法:(1)集體賽:每個小組背一、兩首古詩,一首課內(nèi)的,一首課外的,看哪一組背得既響亮又流利。

(2)個人賽: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比賽,看誰背得最有感情。

六、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寫的生字,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jīng)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重點指導“異、插”的寫法。

3、書寫生字。

七、拓展活動。

1、你還讀過哪些描寫秋景的詩,背給同學聽聽。

2、有機會到公園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點,想想自己心。

中產(chǎn)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推薦相關的古詩:《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雜詩》(唐王維)三首古詩。

板書設計:

夜書所見(宋)葉紹翁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景物思鄉(xiāng)之情憶。

人物追憶童年思念親人。

古詩池上教案篇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2、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意味。

2、了解詩的作者的相關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詩句所蘊含的意味。

教學過程:

春天來了,小草綠了,花兒開了,柳樹發(fā)芽了,一切是那么充滿生機。春天在人們心中是那么地美好,在畫家、詩人的眼中更是別具一格,許多詩人把對春天的贊美、對春天的感受融入到一句句詩句中,誰能背幾首與春天有關的詩?(指名背詩)。

過渡: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詩句,首先我們學習第一首《江南春》。

(1)《江南春》作者唐代詩人杜牧。

(2)釋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

(3)介紹時代背景:唐代貴族統(tǒng)治者大興建寺之風,妄想借神佛保佑,長治久安,這使詩人想到了南朝統(tǒng)治者的覆滅,所以詩人在詩中借古諷今。

1、自讀詩歌,掃除字音障礙。

2、根據(jù)詩句、插圖,想想詩句意思。

3、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1、品讀一、二句。

詩歌以哪些景物表現(xiàn)江南春色?

(鶯啼、綠葉、紅花、水村、山郭、酒旗,組成了一幅江南春景圖)。

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些景物。

師補充:一二句寫今,千里江南,到處是綠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xiàn)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景無限的畫面。

2、品讀三、四句。

從詩句中可以知道南朝什么很多?

師補充介紹南朝為什么有這么多寺廟。

現(xiàn)在這些寺廟怎么樣呢?

(并不都在,有的倒塌,有的破損,飄搖于蒼茫的風雨之中)。

連起來說說這兩句詩句意思。

1、有感情地朗讀。

2、整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詩人眼前是一派美好春景,將實景和想象融為一體,多么令人陶醉!詩人隨之而來的觸景生情,聯(lián)想起歷史上南朝興寺而亡,而今的.唐朝依然重蹈覆轍,怎不感慨橫生?)。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2、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意味。

2、了解詩的作者的相關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詩句所蘊含的意味。

教學過程:

指名背誦《江南春》,并說說詩句意思。

1、解釋詩題,簡單介紹詩人。

(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詩人程顥。

(2)這首詩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興所致寫下來的。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fā)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2、初讀解疑。

(1)自由朗讀,掃除文字障礙。

(2)解疑:

“傍”“隨”“過”“川”怎么理解?

“時人不識”怎樣理解?

“偷閑”是什么意思?

3、再讀解意。

(1)品讀一、二句。

這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春景?

這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2)品讀三、四句。

“時人”為什么“不識”?

詩人擔心人們說閑話嗎?為什么?

(3)連起來說說詩句意思。

一二句寫景:淡云、輕風、紅花、綠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4、指導反復朗讀,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

古詩池上教案篇七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認識“忄、木、矢、攵、尸”五個新偏旁。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自主積累詞語。

3、感受春天的美麗景象和勃勃生機。

1、認識本課生字和新偏旁。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書寫生字。

4、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激發(fā)自己熱愛春天的情感。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古曲《春江花月夜》的磁帶、錄音機

情境法、談話法、講授法、朗讀指導法。

看圖學古詩

二 課 時

一、畫面導入,揭題簡介

1、出示圖畫:多漂亮的畫面呀!誰知道這圖上的是什么季節(jié)?從哪兒看出來的?

2、老師:春天的早晨多么美麗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一首描寫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詩《春曉》。(板書:春曉)

3、師解題:“曉”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

4、過渡:理解題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師:上學期我們都已經(jīng)把這首詩背下來了,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1、自讀《春曉》。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3、學生就自己不理解的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三、感悟欣賞

(想象畫面,聽配樂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1、讀了這首古詩,你有什么感受?

2、誰能有感情地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指名讀,讀后評議)

3、師指導朗讀。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現(xiàn)在,讓我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想象著畫面,有感情地背誦這首古詩吧!

四、學習生字“春、知、少、處”。

1、師范寫,學生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五、擴展活動

師:課下,請大家再搜集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我們在下一節(jié)課上交流。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春曉》。

2、全班背誦。

3、教師導言:春天真是一個令人喜愛的季節(jié),不僅我們喜歡春天,古代的詩人也喜歡,他們寫下了許多關于春天的優(yōu)美古詩。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美好景象的古詩。

4、板書課題:村居(學生齊讀課題)

5、理解題意:村(農(nóng)村)居(居住)。

二、認識生字,讀準古詩

1、學生自由讀古詩,從詩句中圈出生字。

2、學生匯報,教師檢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

(2)去掉拼音,指名認讀生字。

(3)練習讀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村居 楊柳 春煙 兒童 散學 放紙鳶

(4)引導學生結合掛圖,理解以上詞語的意思。

(5)分句指名讀詩句。

(6)全班齊讀古詩。

三、圖文結合,讀懂古詩

1、學生一邊讀古詩,一邊認真看圖想象圖中所描寫的景物。

2、說說你讀懂了哪幾行詩句?

3、學生反饋,練習朗讀相對應的詩句。

4、指名將各詩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四、總結想象,讀好古詩

1、學生再讀古詩,說說這首詩中哪幾行詩句是寫景的,哪幾行是寫人的?

2、指名學生反饋,指導朗讀。

五、識記生字,練習書寫

1、抽讀生字:放、忙、居、村

2、練習口頭組詞。

3、指導書寫。

4、學生逐字仿寫。

六、結束課堂,布置作業(yè)

把本課的兩首古詩背給家長聽。

1 古詩兩首

春曉 村居

春眠/不覺曉, 草長/鶯飛/二月天,

處處/聞啼鳥。 拂堤/楊柳/醉春煙。

夜來/風雨聲, 兒童/散學/歸來早,

花落/知多少。 忙趁/東風/放紙鳶。

古詩池上教案篇八

1、認識“客、何”等8個生字。會寫“舟、乘”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懂得熱愛家鄉(xiāng),珍惜友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已經(jīng)學了很多古詩,誰愿意把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

二、初讀感知。

1、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說說自己從詩中讀懂了什么?

三、朗讀感悟。

1、聽老師范讀,說說自己從老師那里聽出了什么?

2、自讀課文,體會詩中的感情,讀出詩的韻味。

3、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讀詩的體會。

4、展示讀課文。

5、背誦這首古詩,看誰先背下來。

四、認讀生字,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認的字,學生集體認讀。

2、指導書寫。

五、拓展練習。

“我”回到了故鄉(xiāng),見到了親人,會說些什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1、出示圖片。他們在干什么?誰送別誰?詩人離開時心情怎么樣?

2、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另一首古詩《贈汪倫》。

二、自由朗讀,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學習要認的字。

3、同桌互相讀全文。

三、熟讀。

1、自己試著按節(jié)奏讀。

3、有韻味地讀一讀。讀出詩人與朋友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

4、請同學讀。

6、學生自由背誦。

四、指導書寫。

1、自己邊讀邊畫出要求會寫的字。

2、指名讀。你準備如何記住它?

3、練習書寫。

古詩池上教案篇九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學習詩詞的內(nèi)容,想象詩詞中描寫的情景。

:結合詩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1.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

2.課文插圖。

:兩課時。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xiāng)村四月”是指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時節(jié)。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nèi)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吧佟薄安拧薄坝帧蓖怀隽藙谧鞯姆泵?。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2.你知道什么是詞嗎?

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由于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一背。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為什么?

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詞中出現(xiàn)了哪些顏色?

1.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2.教師范讀,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背你喜歡的詞。

3.默寫兩首古詩。

白鷺飛斜風細雨。

漁歌子桃花流水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不須歸。

古詩池上教案篇十

這一課共編排了兩首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杜甫。這是詩人寫的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里的第六首,全組詩共七首,記錄了詩人在四川成都錦江邊獨自散步尋花的全過程。詩的題目是“尋花”,全詩圍繞著花景來寫。前兩句寫花,從滿蹊(分布)、干朵萬朵(數(shù)量)、壓枝低(繁茂)這不同角度寫,使人印象深刻,不覺得重復。后兩句寫花間的景象,由寫靜態(tài)轉為寫動態(tài),細致刻畫了蝴蝶和黃鶯。全詩描寫動靜相應,有聲有色,意境十分優(yōu)美,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jīng)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菊花》一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元稹。這是一首詠菊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痹娙藢栈v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及新詞。

2.能看注釋,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請學生給大家背誦學過的古詩。

2.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古詩可以說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好多古詩都描寫了引人人勝的景色,進而抒發(fā)詩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在學習古詩的時候,只理解詩的字面意思還不夠,還要把詩中的語言文字變成自己頭腦中的畫面,使自己深入到詩境中去悟情。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

3.板書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二、解題,介紹作者。.

1.請學生根據(jù)注釋解題。(在江邊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2.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和李白并稱李杜,代表著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自幼好學,很有政治抱負。漫游各地,與李白相識。安史之亂前住在長安,生活貧困。

安史之亂后,棄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邊筑草堂。晚年離開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詩歌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tǒng)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

三、抓字眼,明詩意。

1.自讀古詩。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字眼)。

(“黃四娘”是誰?“自在”什么意思?“嬌鶯”什么意思等?)

2.分組互助學習,可。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黃四娘”,杜甫的鄰居?!白栽凇笔侵缸杂勺栽凇!皨生L”是指黃鶯嬌柔的歌喉。)

3.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p>

這兩句的意思是: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壓得枝條低垂下來。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p>

這兩句的意思是: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黃鶯放開嬌柔的歌喉不斷地啼唱。

四、提問題,悟詩情。

1.“話”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怎么把詩中的意思變成頭腦中的畫面呢?我們不妨針對詩中詞語來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給前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鼓勵學生提問題,教師可做示范。

(“什么樣的小路上,開滿了什么樣的花?這些花壓得枝條都怎么樣了?”)

(3)出示一張場景圖畫投影片,啟發(fā)學生思維。

(黃四娘家門前有一條曲折的小路。小路旁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鮮花,成千上萬朵花壓得枝條都低低地彎下了腰。)

3.給后兩句提問題,悟詩情。

(1)學生分組討論提問題。

(什么樣的蝴蝶怎么飛舞?黃鶯的叫聲怎么樣?它好像在說什么?)

(2)針對這些問題來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什么樣的?

(留連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叢中上下追逐著、戲鬧著。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宛轉動人,好像在說:這里多美呀!)

五;想畫面,詠詩句。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看到、聽到后的反應。

(感嘆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久經(jīng)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

2.指導朗讀。

(采取學生練讀、評讀的形式,要求讀出對生活的熱愛,作者看到景物后的喜悅心情。)

六、根據(jù)你的想象,把詩中描寫的景物畫下來。

1.學生自畫。

2.集體交流。七、作業(yè)

: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1.板書課題:菊花。

2.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他是北魏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元和十年,與白居易等酬唱頻繁。詩與白居易齊名,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有《元氏長慶集》。

二、抓字眼,明詩意。

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再讀古詩,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

(“繞舍”什么意思?“似”什么意思?“更”什么意思?)

3.分組互助學習,可,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字詞的意思。

(“繞舍”是指環(huán)繞著房屋?!八啤笔呛孟竦?意思?!案笔窃俚囊馑?。)

4.師生共同討論,理解詩意。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p>

這兩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開放,好像是到了隱士陶淵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覺得太陽已漸漸西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p>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對菊花情有獨鐘,而是因為菊花開過后再也沒有可觀賞的花。

同桌互相說一說詩意,指名說。

三、提問題,悟情境。

1.學生分組針對詩中詞語提幾個“什么樣”和“怎么樣”的問題。

2.師生共同歸納。

(1)秋天的菊花叢開得怎么樣?

(2)誰一遍又一遍地怎么樣觀賞菊花?

(3)菊花開過后花壇什么樣?

3.針對這些問題想一想,你頭腦中的畫面是怎么樣?

(開得正艷的菊花這一叢、那一簇,在房屋的周圍競相開放。我繞著籬笆看看這叢,又看看那簇,有時還蹲下來認真觀賞。菊花開過后,這房屋的周圍也就再沒有可觀賞的花了。)

四、想畫面,詠詩句。

1.想象當時的畫面,詩人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詩人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品格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2.詠詩句、指導讀出贊美的語氣。

采取分組練讀,評讀的形式。

3.試背這首詩。。

五、選做作業(yè)

:根據(jù)你的想象,把詩中描寫的景物畫下來。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按要求填空。

1.“菊’’共——筆,第四筆是——。

2.“陶”共——筆,第九筆是——。

3.“此’’共——筆,第五筆是——。

(三)、多音字組詞。

(四)、解釋下面字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江畔獨步尋花》:

江畔:

蹊:

留連:

自在:

恰恰:

獨步尋花:

《菊花》:

秋叢:

繞舍:

籬:

盡:

更:

(五)、無把詩句補充完整,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1.——自在嬌鶯恰恰啼。

2.——似陶家,遍繞籬邊。

(六)、知識積累。

1.你所知道的唐代的詩人還有

2.你還知道杜甫寫的什么詩?能寫下來嗎?

古詩池上教案篇十一

四首詩都是唐代詩人的作品,都是寫景抒情詩。學生可以通過課件上重點詞語的解釋來理解全詩的意思。要求學生知道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學會生字,掌握靈活翻譯詩句的能力、自學的能力。

本節(jié)課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語言。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的物質,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了學習情境,利用直觀的欣賞可以幫助學生進入情境,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就不至于令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古詩的含義。

我利用圖片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讓他們在情境中發(fā)揮想像,練習說話,體會詩人去感自然的美和他的內(nèi)心情感。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直、疑、坐、晚、于、對、孤獨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進而理解詩句的意思。

(2)、培養(yǎng)學生靈活翻譯詩句的能力、自學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古詩背誦比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通過對字、詞的分析理解把握全詩的內(nèi)容;

(3)、通過多種形式朗讀悟出意境并背誦。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使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畫面,吟誦古詩想象意境,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望廬山瀑布》和《山行》這兩首詩都是通過寫景來抒發(fā)作者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贊美之情。教學中,我的教學力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采用教——扶——放的方法。學生可以通過課件上重點詞語的解釋來理解全詩的意思。通過朗讀示范來讀好古詩,掌握停頓,還可以了解一些與本詩有關的相關信息。并總結出學習方法。通過按按按媒體對學習進行檢測和鞏固。

《 望廬山瀑布》語言簡潔,用詞精當。全詩采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可以說是一幅氣勢恢弘的寫意山水圖。《山行》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中通過對寒山、石徑、白云、楓林的描寫,勾畫出了一幅絢爛的山林秋色圖。教學的過程中,我在識字的基礎上,重點讓學生理解詩句,從中體會到詩人那不同一般的情感,讓學生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感受到這是一首秋的贊歌。在當前的古詩教學中,首先要打破傳統(tǒng)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fā)揮想象的空間。我以觀察圖片入手,先讓學生背誦寫春天的古詩,引出課題,學習關于秋天的古詩,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接著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秋天景色,遠處的高山,漂浮的白云,半山腰的幾戶人家,火紅的楓葉和欣賞風景的詩人等等,(引導學生說時,注意向古詩靠攏,特別是古詩所描繪的幾個畫面,意境,要讓學生充分感受,領悟,充分表達。)

在教學《山行》時,學習“霜葉紅于二月花”這句話,首先理解句子的意思。他們分析出了秋天的霜葉更加的美麗紅艷。所以比二月花更家的吸引人。讓作者流連忘返。就勢出示按點題:

這句話運用( )寫作手法?1、比喻 2、對比、3、夸張

讓學生思考運用對比的方法,說明詩人熱情地贊美秋天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贊美了秋天楓樹的生命力比春天鮮花的生命力還旺盛。充滿了活力。學生在討論思考、交流聆聽、檢測反饋中,真正的感受到了詩句語言的魅力。

接著讀古詩,將古詩讀通讀順。并聯(lián)想回憶剛才的插圖畫面來說說你理解了哪句古詩的意思。(由于有前面觀察的鋪墊,學生理解的透徹,老師適當點撥個別重點詞句。因此理解詩句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掌握的較好,逐漸進入詩詞意境。)

最后在老師引導下入情入境地有感情讀古詩,由于在自說自悟的基礎上,這節(jié)課教學任務完成的較圓滿。

本節(jié)課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語言。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的物質,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在學習的拓展環(huán)節(jié)中,讓他們在積累并背誦詩人的其他詩句。幫助他們更多的感受到祖國的文化的源遠流長。

講《江雪》一詩,讓學生在了解了柳宗元的生平以及一些主要的事跡后,對于他的孤寂的心情能夠有所體會。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語言。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以互文構建廣闊的“對話場”。

有人說,“詩不是鎖在文句之內(nèi),而是進出歷史、空間里的一種交談”。這話指出,想要與詩交談必須先得做到能夠“進出歷史、空間”。學生相應的知識、經(jīng)驗的儲備成為他們能否與詩對話,走進詩歌意境的關鍵。因而,教師應該根據(jù)古詩文本,去喚起或開掘學生隱藏著的文字文本或經(jīng)驗文本,構建廣闊的“對話場”,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詩意的理解。

2、以想象催動心靈的對話。

意象是構成詩歌意境的主要元素,體悟詩意絕對不能回避意象。意象就是飽含著詩人思想情感色彩的形象,透過這些形象營造的情境進入詩人的心靈世界,就是由“象”而得“意”的過程,這一切必須借助想象。想象是學生與詩人、與文本對話的橋梁。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聯(lián)系經(jīng)驗,尋言明象。語言背后形象的喚起,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催化。在讀詩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加以擴展,想象連綴成畫面,便能獲得深刻的形象感染。

(2)創(chuàng)設情境,連類萬象。所謂情境實質上就是一個富有形象感,充滿感情色彩的場景或氛圍。在情境的催化下,想象被激活了,枯燥的文字轉化成了豐富的形象,豐富的形象又生發(fā)出更為多彩的畫面,使靜態(tài)的閱讀注入了動態(tài)的生成,使隱含的詩歌意境逐漸顯現(xiàn),逐漸展示出它的美麗與動人。

古詩池上教案篇十二

同學們,你們非常喜歡古詩,也會背不少,不知大家是否熟悉這首詩。

1、自學會認字。(大聲讀,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讀出“沒”的兩個讀音)。

2、分組學習會寫字。

(1)讀準字音,分析字形。

(2)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記字。如:編兒歌,畫畫,形象記憶等方法。

3、匯報分組學習情況,說說記住了哪幾個字,是使用什么方法記憶的。

4、讓學生說說哪個字最難記。

5、針對學生質疑,師生共同想辦法解疑。

可重點指導學生學習以下幾個字。

舟:筆順是。

君:強調第二筆橫,要寫長些,右邊要出頭。

漁:左右結構,左邊是“”,右邊是“魚”。

粒:左右結構,左邊米字旁,“米”作偏旁時捺變成點,右邊是“立”??陕?lián)系字義與生活實際記憶。

者:第四筆撇要寫長些。

1、學生看課后會寫字表,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說說希望老師幫你寫好哪個字。

3、通過重點指導“舟”的書寫筆順。請學生著重觀察“皆”字的間架結構。

1、看音寫詞。

heiabudanuzheilii。

()()()()。

2、建立“我的詞語庫”,給本課會認字組詞。看看哪個同學組的詞最多,就評為“組詞能手”,老師發(fā)給小獎狀。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574902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