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范文(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8 07:05:04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范文(12篇)
時間:2023-11-28 07:05:04     小編:字海

成就感是指通過完成任務或實現(xiàn)目標后所產(chǎn)生的滿足和自豪感。寫一篇完美的總結需要我們全面了解自己在這段時間里所經(jīng)歷的各種經(jīng)驗和教訓。不同范文中的觀點和見解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總結和概括。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辈恢挥X中,我迎來了__年的春節(jié)。在春節(jié)中我家有許多的風俗:看春晚、拜年、穿紅衣服等,但最有意思的還是吃餃子。

春節(jié)那天,我三四點鐘就起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動,終于要吃餃子了。我家鄉(xiāng)的餃子,特別好吃,從鍋里乘出再端上來,老遠就能聞見餃子的飄香,并且,有幾個里面還包著1角或5角的硬幣。這可有意思了。我們家有七個人只能三四個人得到硬幣,如果好的話一人能得兩三個。我又緊張又激動。在給長輩們拜完年后,我迅速的跑到餐桌開始吃餃子。只見一個個又大又胖的餃子都躺在盤子里,上好的韭菜和雞蛋被潔白無暇的餃子皮包在了里面,還發(fā)出陣陣的飄香。突然,我瞅見一個餃子里面似乎有個銀色的東西,我立刻把它夾了過來,一咬,是軟的,我迅速地把它吃掉,又夾了一個,又是沒有。

這時,爺爺高興地把一枚硬幣吐了出來,說:“我吃到了一個,你們要加油了?!蔽曳浅>o張,現(xiàn)在只剩下兩個了,我加快速度起來,恨不能一口吞掉一個。

隨著時間的流逝,爸爸也獲得了一枚硬幣。大家看到他得到之后,更加悶頭吃了,所有人一句話也不說,都在狂吃餃子。我也非常害怕我得不到那個最后的硬幣。

當我已經(jīng)不抱任何希望的時候,我隨便的夾起了一個餃子,我想都沒想就咬了下去,一個硬硬的東西突然硌了我一下,我高興的大叫一聲:“我吃到那個最后的硬幣了?!蔽曳浅8吲d,其他沒有得到硬幣的人用羨慕的眼神看著我,而我全身上下似乎都散發(fā)著光芒,把剩下的餃子都吃了。

我非常喜歡春節(jié)吃餃子這個風俗,他給我?guī)砹嗽S多快樂。后來,我還聽爺爺說:“春節(jié)吃餃子是中國的傳統(tǒng),每家每戶在春節(jié)那天都是要吃的?!蔽尹c了點頭,不管怎樣,家鄉(xiāng)的餃子永遠是我愛吃的。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二

中國的版圖上有56個少數(shù)民族,而每個民族的特色都是與眾不同且別具特色。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提供的關于民風民俗。

作文。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端午節(jié)源于紀念屈原。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jié)也稱詩人節(jié))。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響徹著蒙古族男兒的聲音。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tǒng)體育活動形式。每年六月初四開始?!澳沁_慕”有著久遠的歷史。據(jù)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記載,那達慕起源于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20xx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了檢閱自己的部隊,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臺”,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后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博克慶”。摔跤手要身著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jīng)濟生活大體可分為游牧經(jīng)濟和狩獵經(jīng)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以后,雖然狩獵經(jīng)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游牧經(jīng)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群。射箭比賽的規(guī)則是三輪九箭,以中靶箭數(shù)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達慕大會一般舉辦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泱泱夏日,盛開著56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我的家鄉(xiāng)。

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那是個有趣的地方。每逢除夕早上,店鋪早早的開了門,并放著喜慶的樂曲,人們也早早地出門逛街。但最有趣的還是我們這的集會,老師說我們這的集會原來叫做廟會,集會開3天。在農(nóng)歷三月十七,集會前一天。小販們在家就把自己的商品放在車上,開到自己的指定位置,然后在空地上搭個棚,把商品擺在棚里,再把棚的四周用布圍上,這時準備工作就做好了。集會前一天就在人們迫不及待的心情中過去了。

農(nóng)歷三月十八,集會第一天,早上7點,小販把棚上的布拉開,準備開張。半小時后,一些老人家就來了,他們都在給自己的子女買什么。八點半了,人漸漸多了起來,那叫個人山人海啊!我最喜歡逛集會,為的是有機會買到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從北往南,最北邊是賣各個地方的食物—香氣撲鼻!往南一點,是小孩子們喜歡的娛樂游戲,再往南走,就是賣日常用品和衣服的了,最南邊是賣杯子、碗的。十一點人還是那么多,原來5分鐘走的路,現(xiàn)在15分鐘也走不完!小販們在攤位上吆喝:“看一看了,我的鍋炒菜不冒煙、不粘鍋、不費油,買一個吧!”另一邊就是買主和賣主為了價錢在爭吵著什么。農(nóng)歷十九、二十,人就沒有第一天那么多了,可還是很熱鬧,每逢這3天,如果是假日的話,我就會在這呆一整天,我真希望每一天都有集會。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特色。

隨著春節(jié)的步伐越來越近,政府出資把大街小巷粉刷一新。瞧,道路兩旁的商鋪裝修的古色古香,樹上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和中國結;看,公園里擺放著五顏六色的鮮花,絢麗多彩,令人目不暇接;聽,鼓聲,鞭炮聲,歌聲,樂聲,匯集成氣勢磅礴的交響曲。人們喜氣洋洋,迎接春節(jié)的到來。

大年初一是我最向往的日子,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跟隨爸爸媽媽去拜年,這一天我不想發(fā)財都不行,因為我能收到很多的紅包。紅包里面裝滿了壓歲錢,我的腰包也漸漸鼓了起來,臉上洋溢著愉快的笑容。過年就是這樣隆重,我們的民風民俗永遠也不會改變的。

眨眼間,春節(jié)就要過去了。我又該背起書包去上學了,我決心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用更好的成績來回報爸爸媽媽的撫養(yǎng)和老師的辛勤教育。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三

饅頭,又叫饅首。關于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呢。早年,相傳皇宮里有一個太仆,待人善良溫和。上至文官武將,下至侍衛(wèi)宮女,對這個太仆都有好感。

一天午后,太子帶著佩劍出來玩耍,正遇上一個雕塑老藝人在精心地雕刻井邊亭子的立柱。太子讓老藝人趴下給他當馬騎,老藝人說什么也不應允。太子大發(fā)雷霆,隨手拔出佩劍,沖著老藝人惡狠狠地刺去。老藝人急忙躲閃,圍著井口轉著圈兒地跑。太子猛刺幾劍,都未刺中,惱羞成怒,突然大喊一聲:“殺!”直沖過去,卻跌入井中。這下可把老藝人嚇呆了。這一切,都被那個好心的太仆看見了。他跑到井前,忙說:“可不好了,出人命了!你快走開,一切由我安排。”太仆疾步上朝,向皇帝啟奏?;实垴R上命人打撈。當撈上來時,太子已經(jīng)死去了。

皇帝問:“太子何故落井而亡?”太仆答道:“太子欲把老奴當馬騎,老奴未應,太子發(fā)怒,拔劍刺老奴,失足落井。老奴罪該萬死!”皇帝吼道:“刀斧手何在?把他押下去,明日正午時斬首!”滿朝文武百官都來替太仆喊冤求情,皇帝硬是不肯赦免。當夜,老藝人和看押太仆的侍衛(wèi)商議,想了一個好辦法。

一夜之間,老藝人用面塑了一個跟太仆一模一樣的頭,又用蒲草扎了一個身子,戴上了太仆的帽子,穿上了太仆的衣裳。第二天,晌午時,兩個侍衛(wèi)架著太仆的替身,拖出午門外,由刀斧手把頭砍下來。事先準備好的血水濺了出來。刀斧手把血淋淋的人頭獻上,皇帝一看,果真是太仆。晚上三更時,太仆和雕塑老藝人聚到一起,互表謝意。兩人商量好,各自帶了金銀,由太仆牽出了兩匹寶馬,在侍衛(wèi)的幫助下逃跑了。

他們騎著馬跑了很遠很遠,來到一座古城住下了。為了謀生,開了一個小館,用白面蒸了各種模樣的人頭,祭祀慶賀,表示吉祥,并且取名叫饅首。

為了招攬顧客,他們現(xiàn)身說法大講饅首可以贖罪免災,可以得到吉利。人們聽了以后爭相購買,把它作為年節(jié)或祭祀時的祭品。古人也有珍惜米糧的好習慣,不知是誰引的頭,把祭過的饅首吃了。于是,專做祭品的饅首又逐漸變成日常食品了。人們?yōu)榱耸∈?,簡化了做法,不再保持原先的人頭狀,只保留半球形。不知又過了多少年,語言也有了變化,因為首和頭是一回事,饅首就叫饅頭了,做法也更簡單了。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吃的大饅頭。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四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

今年的元宵節(jié)媽媽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了超市,看著冰柜里琳瑯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

回到家,媽媽將湯圓片刻煮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jié)晚會。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爸爸媽媽帶著我出門看禮花。

我們來到樓區(qū)花園中心,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接連不斷的禮花給無邊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個個彩燈在我眼前閃過,我定睛仔細看,許多人家門口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掛彩燈籠呢?我感到疑惑?;氐郊液螅以诰W(wǎng)上閱覽了元宵節(jié)相關的資料。

原來元宵節(jié)掛彩燈籠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啊。

以前,有一只神鳥因迷路而迫降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間的人畜財產(chǎn)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冒險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過了好久,有個老人想出了辦法,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p>

大家聽了積極響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chǎn)。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驅邪避鬼神。

看來元宵節(jié)還有這么多的習俗和傳說呀,真令我大開眼界。元宵節(jié)這一天讓我懂得了很多課外知識和文化習俗,中國是個文化古國,還有更多的奧秘正等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它,探究它,把祖國傳統(tǒng)的文明的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五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這個巨大的家庭是由56族兄弟姐妹們組成的,而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我的家鄉(xiāng)在美麗的廣東,下面讓我?guī)Т蠹易哌M廣東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首先介紹的是我們廣東人最愛的飲料——涼茶,我們認為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因為它有病服即能治病,無病服也能防病。在廣東,如果成人一個月內不飲幾杯涼茶(多為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認為身體健康沒保障。竹蔗茅根水是廣東涼茶之一,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潤肺排毒之療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涼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藥物組成,適用于四時感冒、頭痛發(fā)熱等積滯之癥。其中王老吉的藥性最為寒涼,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對平和一些。小兒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藥物組成,適用于小兒感冒發(fā)熱、煩躁咬牙等癥。適用于體質強壯、素來火旺濕盛、經(jīng)常咽喉腫痛、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者。但是,喝過涼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苦”!很多人喝涼茶的時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進去幾片陳皮去苦。

廣東人每年春節(jié)或開耕時節(jié),從粵北到粵西山區(qū)廣大農(nóng)村,流行著一種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春牛舞。人們滿懷深情地贊頌和他們一起幸勤勞作的耕牛,充分表現(xiàn)了人們對這一農(nóng)家寶貝的愛憐,對未來生活的祈求和期望。表演時,演員和觀眾同聲歡呼,互相逗樂,氣氛濃烈、融洽,充滿著農(nóng)家特殊的歡樂情趣。

“春?!币话阌蓛蓚€演員扮舞,一人舞牛頭,一人操牛尾,牛頭用木頭或竹蔑扎制,外形比真的牛頭大一倍,彎彎的猗角,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皮毛,牛鼻被穿著,和真的一樣。牛身用布做成,遮住里邊的演員,牛身和牛尾由一人操舞。表演前,“?!毕忍稍谝贿?,在一陣歡快的鑼鼓聲中,由一住老農(nóng)打扮的角色,把“牛”牽起,繞場走幾周,并對“?!闭f幾句打諢的話,逗引觀眾發(fā)笑。

有時觀眾也挑逗演員,唱道:“手拿紅花紅彤彤,紅花掛在牛角中、你堂春牛唱得好,不過你牛背有只窿?!睓C靈的演員立即唱答:“鑼鼓一打鬧喳喳,老兄講得也唔差;誰個牛仔紙扎介,背脊有窿正好拿。”

引得眾人哈哈大笑,然后開始正式表演。表演時,“?!钡奈璧竸幼骱芎唵?,只有隨著牽牛人的唱頌,搖頭擺尾,作欣喜之狀,接受人們的稱贊。牽牛人的動作則比較多,一邊唱,一邊撫摸春牛,從牛頭摸到牛尾,每摸一處,都有唱詞,一邊還要做騎牛、駛牛、犁田耙地等動作,有的手持犁耙等農(nóng)具,有的徒手,但動作都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綻,觀眾就要唱歌來譏諷:“手拿金花金黃黃,犁田大伯唔在行。丁丁園園犁緊轉,樣般中間唔開行?”表演者即順便接過話頭,逗趣作答:“鑼鼓打來鬧洋洋,老兄講得也在行。連州學到連山樣,留出中間做魚塘?!?/p>

為使得氣氛更加熱烈。有的地方還有一生一旦,打扮成新郎新娘,手持洋傘,肩挑花藍,邊舞邊唱相隨,唱一陣,扭一陣,又敲一陣鑼鼓。最能表現(xiàn)這種舞蹈特點的是它那純真、深情的唱詞。牽牛的演員把牛牽到場中,便開始唱道:“我條件仔好耕田,生得頭大角又尖,耙田唔使用鞭打,犁田唔使用索牽。”然后充滿愛憐地撫摸耕牛,從牛頭摸到牛尾,一邊摸,一邊唱:“摸摸牛頭摸牛尾,農(nóng)家耕作全靠你;摸摸牛頭摸牛眼,茨粟豆麥糧增產(chǎn);摸摸牛頭摸牛耳,發(fā)展生產(chǎn)走富裕;摸摸牛頭摸牛嘴,耕夫步步緊相隨;摸摸牛頭摸牛身,風調雨順好耕耘;摸摸牛頭摸牛肚,生活改善有出路;摸摸牛頭摸牛腳,唔愁吃來唔愁著。牛兒是個農(nóng)家寶,愛牛如同愛父母,相依為命勤耕作,共同走向金光道?!庇捎谠诿耖g長期傳唱的結果,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曲調,俗稱“春牛調”。

每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它有它的獨特風韻;它有它的熱鬧。祖國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風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廣東的風情,卻讓我為之一爽!希望大家也能多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甚至了解其他民族地方的特色,讓我們好好的感受中國的多姿多彩!

重新認識讀書的重要!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六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名族之花。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名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不一樣的節(jié)日,不一樣的穿著,不一樣的食物,不一樣的民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xiāng)—江西也有著與這邊不一樣的過節(jié)風俗!

我們過節(jié)吃的年夜飯是用自家種的大米做的,飽滿粒大。我們還要吃餃子、湯圓,用意是團團圓圓;餃子里會放少許糖,用意是這一年的日子過得甜美;還有一種“長壽果”,大多是給老人吃的,是在餃子里放些花生,用意是健康長壽。我們還把餃子和面條一起煮,餃子包的像元寶,名叫“金針穿元寶”。

過年時我們還要貼對聯(lián)、貼年畫、拜祖先、敲鑼打鼓......但最開心的還是我們這些晚輩了,春節(jié)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表示了長輩們對晚輩新一年的祝福。我們還要到親戚家拜年,不過,我們要送禮物,都不能是奇數(shù),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臨走時,主人便會取出自家大桔,意在互贈吉祥。

一年又一年。年就這樣在傳統(tǒng)的緊密急促程序中、在孩子們收到壓歲錢的喜悅中、在人們吃年夜飯的快樂中漸行漸遠。這也明顯地展示了中國文化風俗的魅力!

中秋這天,我早早地起了床,看見公公、婆婆在忙碌著,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在往盤子里放水果,有蘋果、梨子、桔子、柿子、葡萄、桃子、菠蘿,還有像刺猬一樣的,我也說不上名兒,這些水里看了真讓人垂涎欲滴呀!放完水果,再放香爐,并插上香。

到了中午,公公雙手輕輕地抱著一個像寶塔的東西,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門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這東西點燃,過了一會兒,等公公干完后,我問公公:“公公,這是什么東西?”公公點起一支煙說:“這叫九層香,是為了出門不遭受風雨!”我聽了點了點頭。

終于到了晚上,一輪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羽毛般的輕云,美妙極了。吃團圓飯了,??!這么多好菜!全是為了遠到而來的舅公公準備的。吃完團飯,我們看了中秋晚會,看完中秋晚會,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問婆婆:“婆婆,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嗎?放到那兒等壞呀!”婆婆笑著說:“小傻瓜,這些水果是為了敬月亮公公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公公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公公吃飽,出門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點著頭。

圓圓的月亮伴著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七

中國民俗文化村在深圳市錦繡中華的西側,如今又建造了一幢幢傣族的竹樓、布依族的石房……。中國民俗文化村于1991年10月建成開放。占地面積15.8萬平方米,包括中國21個民族的24個村寨,成為全國56個民族有代表性的民族風情博物館。

24個村寨全部按照1比1的比例修建,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這里有漢族的牌坊群、北京的四合院。各少數(shù)民族村寨更具特色,在苗族、侗族、瑤族、佤族、黎族、景頗族的村寨里,繁忙的少數(shù)民族姑娘和小伙子們熱情地接待著國內外客人。白族、藏族、納西族、朝鮮族、高山族的民居建筑風格各異,人們不時拍下了一張張照片;還有布依族的石頭寨、摩梭人的木楞房,哈尼族的"蘑菇房",傣族的竹樓,哈薩克族的氈房,土家族的水上街市,蒙古族的蒙古包,藏族的喇嘛寺,彝族的"土掌房"等更吸引無數(shù)游客入房參觀,了解中國各民族的風土人情。

這里還可以看到揚州的木橋、浙江的石橋、侗族的風雨橋、獨龍族的藤橋。此外,還能觀賞到海南的椰林、西雙版納的古榕樹。倘若來得巧,還能看到傣族的潑水節(jié)、彝族的火把節(jié)、回族的花兒會,僳僳族的刀桿節(jié)等。總之,用不到半天的時間可以大飽眼福,游遍了中國各民族的村寨,了解了民族的風情,還可嘗到各民族的小吃。

中國民俗文化村是國內第一個薈萃各民族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園的大型文化游覽區(qū),占地20萬平方米,毗鄰錦繡中華?,F(xiàn)有24個風格典型的民族村寨,均按景觀的1:1建造。走進民俗文化村要留意些,一不小心您便會成為彝寨《阿詩瑪?shù)墓枢l(xiāng)》的新郎,粗心大意便會在潑水節(jié)里全身濕透,當然您也可以成為佤寨風情里《神奇的阿佤山》的神奇人物。您在此可以學習民間工藝品制作,品嘗民族風味食品,觀看馬戰(zhàn)實景《一代天驕》、大型民族音樂舞蹈《東方霓裳》、大型廣場藝術晚會《龍鳳舞中華》,親驗科爾沁滑草場、飛瀑溜索民俗風情的獨特魅力。

在中國民俗文化村可以看到云南石林、海南椰林、南濱古榕、千手千眼觀音、徽州牌坊群、鐳射民族音樂噴泉等景觀。景區(qū)內山巒起伏、瀑布跌宕、綠水蜿蜒、舟楫競渡。游客可以乘車、步行,也可以乘船游覽民俗文化村。在這如詩如畫的山水之間,中國民俗文化村將每月舉辦一次大型的民間節(jié)慶活動,這些活動隆重、浪漫、喜慶、吉祥,讓您盡享歡樂的盛會,領略中華民族生活中的美妙詩篇。

80個景點的節(jié)目,全部由當?shù)孛褡逖輪T表演。村內將每月舉行一次像火把節(jié)、潑水節(jié)一類的大型民間節(jié)慶活動。在這個民居薈萃的大觀園中,黎族的船形屋和佤族的桿欄式草樓相映成趣,再現(xiàn)了人類古老的建筑文化;白族雕刻精美的"三房一照壁"和漢族的"四合院",則表現(xiàn)了高水準的中國傳統(tǒng)民居建筑設計工藝。而伴隨著這些民居的,則是成片的海南椰林,參天的西雙版納古榕,開屏的孔雀和漫步的大象。游客在"村"中可以乘車,步行,也可以乘船漫游。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各民族的建筑風格外,還可以欣賞和參與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藝品制作,品嘗民族風味食品,觀賞民族藝術大游行、專業(yè)水平的演出歌舞晚會、民俗陳列館、民間喜愛節(jié)目等各種場景,讓游客領略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藝術。民俗村內有十多個手工作坊,有二十多項民間手工藝和民間小吃制作表演,如維族手繡,苗族蠟染,傣族竹筒飯等。每當夜幕降臨,氣勢恢宏的民族歌舞藝術大游行開始,誼放的鼓樂隊、快的龍燈隊、詼諧的民間社火、端莊典雅的民族時裝隊,在民俗村內緩緩前行;民俗村內的民族音樂噴泉隨著音樂噴出五色水柱,景區(qū)夜空的游光光束,把游客帶進歡樂的高潮,帶進中華民族生活的美妙詩篇之中。

中國各地景點的縮小版,園中的近100個景點均按中國版圖位置分布,全園猶如一幅巨大的中國地圖,雖然精度比不上當?shù)氐膶嵕?,但讓人能在幾十步的范圍內從感覺肅穆莊嚴的明十三陵到暢游如詩似畫的漓江山水,從瞻仰海拔最高最宏偉的布達拉宮到體驗險峻挺拔的長江三峽,從仰望最大的佛像樂山大佛到飽覽最長的石窟畫廊敦煌莫高窟。將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幾個小時之內盡收眼底,倒也方便快捷。

錦繡中華微縮景區(qū)占地30萬平方米,是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和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錦繡河山的薈萃和縮影,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實景微縮景區(qū),82個景點均按中國版圖位置分布,比例大部分按1:15復制,錯落于景區(qū)內的五萬多個栩栩如生的陶藝小人和動物,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中國多民族國家風格迥異的建筑、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該景區(qū)以"花的世界,綠的世界,美的世界"為目標,將中國傳統(tǒng)盆景工藝與現(xiàn)代園林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堪稱中國園林藝術的典范。錦繡中華微縮景區(qū)以"一步邁進歷史,一日錦繡中華"的恢宏氣勢被譽為"開中國人造景觀之先河"的杰作。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八

從一定意義上講,人是文化的存在?!坝^乎人文,化成天下”,文化對人的熏陶和滋養(yǎng),就像春風化雨一樣,所到之處,生機勃勃,綠意盎然。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所以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正是因為其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對于我們國家獨有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應該心存敬畏。

中國文化具備鮮明的內在超越的品格。中國人通過參與集體事業(yè)實現(xiàn)其對永恒和無限的至上追求:個體的人生是有限的,但社會和集體的事業(yè)卻是無限的。只要將個人有限的生命和社會無限的事業(yè)結合在一起,人生便有了意義?!洞髮W》開篇第一句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蔽艺J為,這里的“大”指的就是“大人”之意,就是指成年之人應該參與集體事業(yè),因此需要知書明理,培養(yǎng)集體意識,通曉人生之道。沒有這種社會知識的學習,沒有這種社會規(guī)范的洗禮,人是不能稱之為一個大寫的“人”的。從個體的“修身”開始,向外在的集體社會事業(yè)擴散,就形成了中國人“治國、平天下”的社會抱負。

同時,對血脈傳承的信仰實現(xiàn)了個人有限生命的無限延伸?!坝薰粕健钡墓适轮校斢薰粏柤昂螘r才能將山移走時,愚公顯得信心十足:“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边@樣下去,早晚有一天會把山移走。這樣的信念正是出自對于血脈傳承的信心和堅持——個人有限的生命通過血脈在子孫后代中的傳承達成無限。

泰勒說:“文化可以使一個人因為某些食物被打上不潔凈的烙印而餓死,盡管該食物的營養(yǎng)對一個人是有效的。文化可以使一個人為了掃除污點而剖腹或槍殺自己。文化的力量大于生死?!蔽覀兠褡鍤v經(jīng)了無數(shù)次戰(zhàn)亂、天災等磨難,最終卻堅韌地生存了下來,并相對完好地保存了自己的文化,這正是因為中國文化所涵養(yǎng)出來的中國人堅信在集體事業(yè)中可以實現(xiàn)個人永恒。

從投江自盡的屈原,到忍辱負重的司馬遷;從精忠報國的岳飛,到留取丹心的文天祥;從血薦軒轅的譚嗣同,到憤然蹈海的陳天華……這些華夏子孫,從來沒有人命令他們必須承擔“死”的責任,也沒有法律規(guī)定他們必須履行“死”的義務,“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就能讓他們視死如歸,坦然就義。中國人無與倫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這八個字中充分體現(xiàn)。正如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所說:“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將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的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的統(tǒng)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jīng)驗。這樣的統(tǒng)一正是當今世界的絕對要求”。

對集體事業(yè)的投入,并沒有阻礙中國人在個體心性方面的自由追求。中國文化中的自由傳統(tǒng)更多關注精神上的超越和意志上的自律。

孔子弟子眾多,他卻最欣賞顏回。這是因為顏回將道德追求與自由快樂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孔子這樣稱贊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鳖伝赜弥衿鞒燥?,用瓢飲水,住在陋巷,別人受不了這種困苦,顏回卻不改變自己的樂觀態(tài)度。這種安貧樂道,不是打腫臉充胖子,更不是阿q精神,而是一種擺脫了外在欲求,在道德踐履中自然生發(fā)的精神快樂。

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對人而言,道德的.踐行是人的自主自覺行為,而不服從于任何外在的目的和規(guī)定。有人企圖以“行善”作為增福長壽的途徑,遭到了孔子的反對。據(jù)《荀子》記載,孔子往楚,曾困于陳、蔡之間,甚至“七日不火食”。子路問他:“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累德、積義、懷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隱也?”孔子聽完,批評子路說:“夫賢不肖者,材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時,雖賢,其能行乎?茍遇其時,何難之有!故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敝袊幕膫ゴ笾?,正在于它將道德自律深深地積淀于人心之中,而非借助于外在的制度約束和律令規(guī)范。從孟子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到范仲淹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中國人自古以來無不身體力行地傳承著自己的“道統(tǒng)”。即使社會不理想,但人還可以有理想。即使世風日下,人還可以自治,至少可以治自己的心。道與善,不在別處,就在人的心中,一旦“得時”,就會大放異彩,助道之興。所以孔子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泵献右舱f:“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莫見于隱,莫顯于微?!弊钊菀滓姷降那∏∈请[藏在人身體內的心,力量最明顯的反而在輕微的一言一行中。“士可殺,不可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比藘刃闹械牧α侩m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強大無比,外力很難使之屈服。而人在舉手投足過程中不經(jīng)意表現(xiàn)出來的情操和氣節(jié),就能影響別人。物極必反,有形態(tài)的東西必有極,物到了盡頭,向前就沒有路了。而人之道卻沒有極,只要血脈在延續(xù),道就在延續(xù)。

如果說西方文化塑造的是一種主“智”的傳統(tǒng),那么,中國文化倡導的則是一種主“悟”的立場。“智”對應的是知識,需要對認識對象進行外在的打量和觀摩?!拔颉睂膭t是道理,需要參與到其中去品味、去體悟、去感受。道德人格的養(yǎng)成,人生道理的覺悟,說到底并不是一個“知道”或者“不知道”的知識論問題,而是一種實踐的功夫。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文化特別強調“知行合一”,注重通過實際生活,身臨其境地去領悟自己所知道的道理??鬃诱f:“巧言令色,鮮矣仁?!蹦切┛淇淦湔劦娜酥粤钊松鷧?,正是因為他們的“知”和“行”發(fā)生了分裂,思想沒有落實到行動上,只聞其言,不見其行。就此,孔子極力反對脫離具體實踐而高談闊論。比如,孔子對鬼神是存而不論的,“子不語怪、力、怪、神”,但他又特別重視以鬼神為對象的祭祀。這一點令一些人感到疑惑:孔子到底是否相信鬼神的存在?他是僅僅承認鬼神存在,還是相信鬼神的保佑和賜福?其實,這種非黑即白的認知思路,根本沒有進入孔子的實踐境域。因為在孔子那里,鬼神根本就不是認知的對象,其意義不在別處,就在你虔誠地祭祀鬼神的過程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離開了祭祀這一具體的實踐活動,離開了在這一具體實踐活動中生發(fā)的切身感受,空泛地談論鬼神就沒有任何意義。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以投身于其中的方式去領會當下的意義,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中華文化至今保持著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不應是置身于外供我們拿來解剖、切割、組合和搭配的外在對象,而應該成為滲透在我們骨髓和血液里的活的命脈。自古以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圣賢豪杰無不用行動詮釋文化,用生命維護文化。正是在他們的行動中和精神人格的感召下,文化才成為有生命的東西。今天的我們,如果僅以“憑吊古跡”的態(tài)度視之,文化只能是“一堆無生命精神之文物,如同死的化石”?,F(xiàn)今的時代背景雖然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我們仍要對專屬于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保持敬畏之心,并結合時代發(fā)展予以創(chuàng)新,使之落實到生命中,體現(xiàn)在生活上,進入到心靈里。唯有如此,我們的文化才能夠“活”起來,匯集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流。而這,也正是我們樹立文化自信的關鍵所在。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九

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群己之辯”始于孔子,是對于群體和自我關系的討論、探究和反思,包括自我和群體(國家)、自我和他人的關系??鬃诱f:“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是指個人的立身與成德,“立人”則是指立他人和促進群體的完滿和諧。從先秦儒學到程朱理學的演變,總體而言,在群己關系上一直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基本是“群體重于個人”,特別強調個人對于群體的義務責任。這利于激發(fā)當代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也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主義觀念。儒文化倡導的“修舟、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和諧的人際關系、群體和合、社會穩(wěn)定有序為條件和基礎,因為身與家、家與國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因此,儒文化主張用“仁愛”處理自憶和他人的關系。針對學生過分強調自我的思維,進行集體主義觀念教育,引導學生處理好人際關系,自覺遵守過德規(guī)范履行社會義務,有其現(xiàn)實意義。

人的生活可分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義利之辯”中義與利的關系即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道德原則和物質利益的`關系。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待義利關系問題的主流價值取向是重義輕利。儒家向來強調精神生活優(yōu)于物質生活、道德原則高于物質利益,但對于義利關系的認識也有一個從“重義輕利、以義制利”到“義利并舉、以義導利”的過程。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但他看重義的道德價值的同時,也肯定利有其合理性,只是強調要“義以為上”和“見利思義”,凡是符合道義的正當?shù)睦娌趴梢钥紤],“義”與“利”的沖突在當今更為激烈明顯,一些學生過分追求現(xiàn)實功利,過分擴張物質欲求。因此,對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就要繼承這種“以義導利”的義利觀。

“天人之辯”是指對于天和人之關系的討論、探究和反思。總體而言,從先秦儒學到程朱理學,在天人關系上一直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基本上是“天人合一”思想??鬃釉唬骸疤旌窝栽??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但同時他也強調“畏天命”的必要性。孟子則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他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笨梢?,儒學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具有注重人文價值理性之特點的?!斑@種思想中高揚的人文價值理性,對遏制當代社會存在的科技理性、工具理性將會發(fā)揮積極作用。針對一些學生存在生活迷茫、精神空虛等問題,要引導他們秉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種。此外,要繼承和弘揚這一思想中認為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和順應天時,對自然抱有一種敬畏的態(tài)度,順應自然才能更好地使社會存在和發(fā)展。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十

這個博物館是我個人創(chuàng)辦的,博物館整個占地面積是3000平米,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如果說我用來經(jīng)商或者是出租那我生活會很富裕,之所以建這樣一個博物館,這也是一種情結、興趣、愛好,更多的是一種歷史責任感。所以整個創(chuàng)辦過程當中盡管艱難,但是也得到了更大的樂趣。我在這個博物館一共收藏6000多個與科舉相關的匾額,所以命名為科舉匾額博物館,收藏了1000件與科舉相關的文物,這樣就組成了這個博物館。

通過對于匾額文化的探索,我發(fā)覺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和繼承上存在著一個問題。3月28日我到中宣部參加一個座談會時,我說我們?yōu)槭裁春霌P傳統(tǒng)文化、弘揚國學說了這么長時間,效果并不顯著?誰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要的載體?這在學界或者是在政界都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認識,這就實際影響了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傳播。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提出了關于匾額學的概念。大家所看到的`這些匾額,直接走出博物館面向社會展示,確實是有困難:運輸難,保護難,展陳難。我們用傳統(tǒng)的拓片工藝開創(chuàng)了把木質匾額制成精美的拓片,首先在人大、北師大等這樣的高校進行巡展,還有在全國一些其他地方。我認為這是對弘揚傳統(tǒng)文化開辟的一條新途徑。

無論是國學的研究,還是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我覺著不能依然是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必須要抓住一個題目,抓住這個龍頭所在。我覺得匾額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要載體。希望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而且希望大家能有更多的機會到我們這兒來,給我們指導,讓我們這個博物館辦得更好,謝謝大家。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十一

最近一友人就“國術”問題發(fā)表了一些見解,視角獨特,看法新穎。筆者閱后不禁敬佩且浮想聯(lián)翩,于此湊湊熱鬧,和著友人的國術觀也來聊聊。

一、國術是個系統(tǒng)國術,中國武術,武術,意思相同,然筆者以為稱為“國術”更為貼切。武術作為國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說它源遠流長,是指國術與中華文明一同起步,延續(xù)至今。說它博大,是從橫向來看,國術種類繁多,五光十色:說它精深,是從縱向來說,國術的諸多流派各自有著由淺入深、由粗至精的練功方式和方法,精不可說,深不可測。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構成了國術龐大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中包括名聞遐邇的少林、武當、峨眉、太極、形意、八卦、南拳以及查、花、炮、洪等諸多流派,可謂琳瑯滿目、秀色可餐。國術的系統(tǒng)性構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要表象之一。國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載體,其肢體語言背后表達的是深邃廣袤的文化信息。許多外國友人將學習國術當作探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密碼,并由此深切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鮮活和生動。

二、傳統(tǒng)文化國術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這一點毋庸置疑。什么是文化?籠統(tǒng)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們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chǎn)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有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tài)的部分。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傳統(tǒng)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tài)的總體表征。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chuàng)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繼承發(fā)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tǒng)優(yōu)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

三、文化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是指傳統(tǒng)文化背后的連接鏈,即衍承傳統(tǒng)文化中一切有價值的文化。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現(xiàn)象都能夠連接成傳統(tǒng),有的文化現(xiàn)象只不過是一時的時尚,不可能傳承久遠,更不可能成為傳統(tǒng)。因此,文化傳統(tǒng)存在于傳統(tǒng)社會的文化現(xiàn)象之中。文化傳統(tǒng)有大小之分。大傳統(tǒng),指占據(jù)社會主流位置的文化形態(tài)及其傳衍;小傳統(tǒng),指民間文化和民間信仰的代代相傳。兩者互動互補,沒有大傳統(tǒng),小傳統(tǒng)就得不到禮儀習俗的思想資源;沒有小傳統(tǒng),大傳統(tǒng)就失去了輻射全社會的功能,主流文化的根基就不牢固。

大文化傳統(tǒng)往往由時代知識精英發(fā)起、檢討、反思、添加、融合。小文化傳統(tǒng)則表現(xiàn)為地區(qū)或族群的風俗和習慣,一般靠無意識的約定俗成來維系,穩(wěn)定性超強。傳統(tǒng)文化的`密碼在小傳統(tǒng)里埋藏得更深邃。國術,顯然是小傳統(tǒng),它隱藏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許多密碼。雖然從秦漢到清朝,歷代統(tǒng)治者大都對其進行壓抑,但國術在傳統(tǒng)社會由興到盛是不爭的事實,并密布于傳統(tǒng)社會的各個角落,形成了小文化傳統(tǒng)。

著名作家龍應臺說得好:“傳統(tǒng)不是懷舊的情緒,傳統(tǒng)是生存的必要。”筆者認為國術不是傳統(tǒng)之點綴,國術是傳統(tǒng)的重要表征之一,國術不是體育運動。體育運動,是指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為主要目的的運動,如田徑、體操、游泳、籃球、排球、足球等。國術不是體育運動,或者說不完全是體育運動。國術與一般的體育運動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吨腥A武術》雜志創(chuàng)辦人之一、第一任主編昌滄說“體育不能完全概括武術。競技、健身都是武術的功能之一,但不是它的全部。應該給武術的發(fā)展提供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把它限制在體育項目里會限制它的發(fā)展。”

國術是以技擊搏斗為目的的,以踢、打、摔、拿等技擊方法為主要內容的攻防搏擊技術。國術是一項技術,一項以肢體(包含器械)制服人的技術。攻防搏斗才是國術的本質和核心,雖然它也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功能和作用,但那只是國術的衍生品。管理和指導國術發(fā)展,不能用管理和指導一般體育運動的思維和模式。然而可悲的是,主管部門恰恰在以體育運動的思維來管理著國術,從而產(chǎn)生了國術的舞蹈化、體操化、雜技化、技巧化。國術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走到歷史的拐點。國術愛好者以及主管部門應解放思想,打破舊有思維,緊緊圍繞國術的核心,遵循國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把國術當作文化傳統(tǒng),而不是當作一般的體育運動來看待。如此,國術才能真正成為國術。

介紹傳統(tǒng)民風民俗篇十二

“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孩子們有些吃力地背出了中國歷朝歷代的順序,贏得了一遍又一遍的掌聲。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7月17日8點半,“夢之旅”實踐隊為孩子們開展了一堂歷史文化課。

7月17號上午,我提著包跑到二班,孩子們的稚嫩的聲音吸引了我。姚老師今天給孩子們帶來一節(jié)中國古代歷史課,孩子們一個個都顯得興致勃勃。今天課堂的內容有別于傳統(tǒng)的歷史課,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從多方面去了解歷史。

首先是由姚老師先介紹中國古代王朝名號,接下來從細微的地方講解有趣的小經(jīng)典。提到屈原,孩子們只知道是愛國詩人,投江殉國。但姚老師從最熟悉的清明節(jié)和端午節(jié)為切入點,向孩子提問道:“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和誰有關嗎?”

“屈原!”孩子們異口同聲道。

“為什么啊?”姚老師在故意賣關子。

“愛國詩人,投江自盡了?!碑惪谕暤鼗卮?。

“那同學們還知道屈原的其他故事嗎?知道他身上還有什么優(yōu)點嗎?”姚老師又問道。但這時的回答很少,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了。

姚老師很快接下去:“屈原身上的可貴之處在于他還是一位勇于追逐自己理想的人,他的`投河更多是因為多年的理想破滅……”這些“另類”的答案,孩子們覺得很驚奇也很有趣,這些不是書本上的答案,不時有各種各樣的小問題提出,但是這另一方面的解讀也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根,歷史文化就是生長的土壤,中國傳統(tǒng)近百年來都是處在尷尬的位置,我們要繼承傳統(tǒng)還得靠我們一代代的中國人。學習歷史文化,傳承優(yōu)秀品德,我們在努力,孩子們也在努力。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593391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