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的論文(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9 10:00:32
非遺的論文(10篇)
時間:2023-03-19 10:00:32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非遺的論文篇一

“嘀嘀噠——嘀嘀噠——”老街上敲敲打打,好不熱鬧。大紅的花轎,敬業(yè)的轎夫,專業(yè)的司儀隊,好像真的把我們帶回了許多年前的那個大喜日子。人們聚在一旁,老人家們更是議論個不?!拔覀円郧鞍 ?,是啊,如果不是這樣特殊的懷古節(jié)日,誰還能回憶起那快被遺忘的老時光?沿著老街繼續(xù)前行,我發(fā)現(xiàn)類似的風俗節(jié)目還真不少。編籮筐的,制草鞋的,泥刻的,剪紙的……令人眼花繚亂[注: 繚亂:紛亂。看著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也比喻事物復雜,無法辨清。]。沒有隆隆作響的大機器,只是手工制作,也能做出一份特別的精巧與細膩。

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白白的頭發(fā),滿布的皺紋,似乎都在宣告著主人所經歷的風霜。可她非但沒被無情的歲月所擊垮,反而保持著一種歷練后的輕巧。一個木架,幾縷布線,你也許很難想象這怎么能織成一匹精細卻又不失結實實用的布??稍诶夏棠痰氖种?,這起起,那勾勾,色彩鮮明的十二生肖像就應運而生[注: 應:順應;運:原指天命,泛指時機。舊指應天命而產生?,F(xiàn)指適應時機而產生。]。這條線連著那條線,那條線又壓著這條線,細細的絲線一頭連接著現(xiàn)代,而另一頭的歷史卻好像與我們漸行漸遠。

老奶奶身后是一幢古樸的小樓,里面展出的是許多樓主從各個地方搜尋來的古物。大到雕花木床,小到鍋碗瓢盆,上面的圖案無不精美細致,栩栩如生[注: 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就連乍看普通的木盆也有不平凡之處,所刻的八仙過海中八個人物神情各有不同。有的桀驁,有的不羈,有的和藹,有的慈祥,簡直要把這八位仙風道骨[注: 骨:氣概。仙人的風度,道長的氣概。形容人的風骨神采與眾不同。]的仙家刻活了。

“以前的人可真聰明!”我發(fā)出由衷的贊嘆?!澳乾F(xiàn)代的人就不聰明了嗎?”媽媽反問,我啞口無言[注: 啞口:象啞巴一樣。象啞巴一樣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旁邊一位不認識的叔叔卻開口說話了,“不是現(xiàn)代人不聰明了,是我們在變懶!”

如今的我們渴望一切物質,但殊不知一種更加偉大的精神財富才是真正的遺產。我想,這也正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的意義之一吧!

非遺的論文篇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在于對傳承人的保護,合理有效的認定制度是傳承人保護的前提和首要步驟,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來說,明確其應享的特定權利與應擔的義務責任,既是對傳承人進行保護的理論前提,也是對傳承人進行監(jiān)管的合理依據,建立一個以代表性傳承人為核心的政策措施、法律法規(guī)和科學長效的保護機制是保護傳承人的有效舉措。

:非物質文化遺產論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在長期社會歷史中形成世代相承的、相對穩(wěn)定的文化傳統(tǒng)或文化模式。作為一種無形的、以人為載體的“活態(tài)”文化樣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與發(fā)展永遠處在“活體”傳承與“活態(tài)”保護之中。從本體論的角度來看,傳承人的存在根本上決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從價值論的角度來看,傳承人的價值集中地體現(xiàn)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從功能論的角度看,傳承人的延續(xù)有效地保證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1]。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在于對傳承人的保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展開研究就是迫切而重要的議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指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與技能或利用、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鑒于傳承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傳承人的認定與選擇就顯得至關重要,是傳承人保護的基礎與前提。只有形成科學、合理、有效的認定制度,才能遴選出能夠真正代表民族文化的傳承人[2,3]。要合理認定傳承人,前提是了解傳承人的內在特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單一性與綜合性兩種形態(tài),相應地傳承人被分為單個傳承人與群體傳承人。單一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承人具有無需群體合作單憑個人技藝就能獨立傳承的特點。對于這類傳承人的認定,我們在制訂可操作性的技術指標時,就需要從縱向與橫向兩個維度分別加以考量:從縱向的傳承歷史看,應該把所傳習的技藝是否具有久遠的傳承譜系、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豐富的精神內涵作為認定傳承人的標準;從橫向的傳承分布看,應該把是否為該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代表作為認定傳承人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選出政府、專家、公眾都認可的代表性傳承人。綜合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般是群體性活動,與特定群體、場所與社區(qū)關聯(lián)。對于這類傳承人的認定就需要考慮非某一人就能掌控全局這一事實,挑選出其中具有傳承技藝并能主動組織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一些關鍵人物作為傳承人。只要將這些人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才能獲得活態(tài)傳承的保障[4]。對于傳承人的認定還得考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空間特性,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決定了傳承人只有在特定的時空中才能更好地傳承,一旦脫離其生存空間和文化土壤,傳承必然走樣甚至異化。因此對于這類傳承人的認定,要以傳承人是否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賴以存在的時空中堅持傳承來考量。否則,傳承人離開了文化傳承的空間,就會切斷傳承人與傳承土壤的聯(lián)系,傳承必然會走向無源之水的窘境[5]。

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來說,明確其特定權利與義務責任,既是對傳承人進行保護的理論前提,也是對傳承人進行監(jiān)管的合理依據。權責分明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傳承人的傳承熱情,促進傳承人的保護工作。對于單一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傳承人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持有者、掌握者、使用者,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所有者。而對于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傳承人就只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持有者、掌握者、使用者,并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所有者。盡管如此,傳承人依然享有其自身的權利。確定權利是保障、落實、行使傳承人權利的基礎與前提,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順利傳承的重要條件。

(一)傳承人享有的權利

具體來看,傳承人享有如下權利:(1)傳承權。傳承人有權依據傳承技藝的特征、傳承對象的特點以及傳承空間的特質等綜合因素來選擇自認為最有效的方式進行傳承。(2)署名權。傳承人有權在其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上獲得肯定和認可其價值的署名,但這種署名只是一種精神上的權利或身份權,不能買賣出讓。(3)改編權。傳承人有權在不損害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在特質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有益的改編,無需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有者的同意。(4)表演權。傳承人有權對屬于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進行表演,以便弘揚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只要在合理范圍內則無需許可與付費。(5)獲助權。傳承人有權獲得國家的經濟資助與政策支持,政府也應盡力為傳承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活動提供便利條件[6]。

(二)傳承人享有的義務

當然,作為傳承人同樣擁有相關的文化傳承義務。具體來看,應承擔以下一些義務:(1)自覺傳承。傳承人有義務對其掌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進行展演、傳播和傳承,同時也有責任對其所掌握的知識、技藝及有關的原始資料、實物、建筑物、場所等進行保護。(2)培養(yǎng)傳人。傳承人有義務依照一定的程序嚴格選擇、培養(yǎng)新傳承人,有條件的還應講述自己的口述史或留下書面著作,以便后人更好地學習傳承,以免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傳與中斷。(3)積極創(chuàng)新。傳承人有義務在尊重傳統(tǒng)、沿襲傳統(tǒng)的基礎上,在不改變傳統(tǒng)文化根本價值與意義的前提下,依據時代變化與時俱進地創(chuàng)新,以便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地得到活態(tài)傳承。(4)服務社會。傳承人有義務用自己掌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更好地發(fā)揮其內在的社會與經濟價值[4]。

既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著力點在于保護“傳承人”,那么建立一個以保護代表性傳承人為核心的科學長效機制就是當務之急。

(一)加快完善傳承人的經濟保障

政府應完善傳承人生活保障政策,按照傳習年限給予傳承人相應補償,使其在無生活之憂的情況下能盡心傳承。同時,政府還應針對農民和老弱病殘等弱勢傳承人群體,就最低生活保障、養(yǎng)老醫(yī)療保險等出臺特殊政策,以保證他們有充裕的時間與精力開展傳承工作。此外,政府還可設立專項資金,對學習非遺技藝的學生予以學費資助或減免,以便加快培養(yǎng)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二)加快完善傳承人的培養(yǎng)機制

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示范基地,免費為傳承人提供政府興建的傳習場所,同時還要充分利用農村祠堂、城鎮(zhèn)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等場所進行傳承;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把非遺技藝、絕活、民間文學、民間故事等編入教材,開展多層次、多學科、多形式的活態(tài)教育培訓。鼓勵傳承人通過公益講座、現(xiàn)場技藝傳授,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技藝,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出版社創(chuàng)辦非物質文化遺產電子期刊,加強宣傳與研究,提高傳播力與影響力,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研究者的培養(yǎng)。

(三)加快完善傳承人的平臺保障

非遺的論文篇三

:烹飪高等教育作為淮揚菜傳承和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何將非遺文化與課程體系進行有效結合面臨著諸多困難。然而,大師工作室的建立、現(xiàn)代學徒制實行以及資源庫的建設,為淮揚菜的文化傳承以及課程教學進行了有效對接。

:大師工作室;現(xiàn)代學徒制;非遺;傳承;課程資源;淮揚菜

揚州是古運河滋養(yǎng)起來的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幾千年以來,經過幾代王朝的繁榮發(fā)展,為揚州三把刀的發(fā)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又逼迫并推動揚州先民懷揣三把刀背井離鄉(xiāng)、艱苦創(chuàng)業(yè)。如今,揚州三把刀已成為揚州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象征。開國第一宴也成為聲播全國、享譽世界的服務業(yè)品牌。揚州作為淮揚菜系的發(fā)源地,為烹飪教育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每年為社會輸送大量的烹飪人才。其中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是江蘇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江旅游職業(yè)學院、揚州江海職業(yè)技術學院、揚州中瑞酒店職業(yè)學院是三所大專院校,其中江蘇旅游職業(yè)學院在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yè)學校的基礎上升格為公辦大專院校,其他兩所為民辦大專院校;揚州旅游商貿學校、揚州生活科技學校為中專校。經過他們的烹飪教育為全國餐飲業(yè)、教育系統(tǒng)每年輸送大量的烹飪人才,尤其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為全國烹飪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每年為全國培養(yǎng)烹飪工藝與營養(yǎng)教育人才。

成立大師工作室是我校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落實教育深化改革、升格轉型的需求,學校升格轉型以來,學院強化師資內涵建設、凸顯辦學特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人才培養(yǎng)質量出發(fā)點的,以烹飪人才培養(yǎng)機制的創(chuàng)新為目標,集中資源與產、學、研、社會實踐共同培養(yǎng)人才,突破人才培養(yǎng)薄弱環(huán)節(jié),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職業(yè)道德。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構建滿足崗位能力需求的課程體系,深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建設集專業(yè)教學、社會服務、技術研發(fā)于一體的校內綜合實習實訓基地。深化校外頂崗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室的建設與管理以加快推進本校高技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與進一步創(chuàng)新高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為目的,積極發(fā)揮技能帶頭人技術創(chuàng)新、傳授技藝的帶頭作用,培養(yǎng)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藝、精湛技能和工匠精神技能人才隊伍,穩(wěn)步提升本校高職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發(fā)揮高技能教師技術攻堅和技能革新在高職人才培養(yǎng)中的積極作用。“淮揚大師工作室”,先后有全國烹飪大師薛泉生、“舌尖上的中國”居長龍、中國面點大師陳恩德等14位淮揚菜大師?!盎磽P菜大師工作室”的主要任務是淮揚菜飲食文化的傳承、淮揚菜工匠精神的延續(xù)以及淮揚菜的發(fā)展。以工作室為平臺,著力開發(fā)研究淮揚傳統(tǒng)名宴,恢復淮揚傳統(tǒng)蔡的工藝制作標準。并發(fā)揮傳幫帶作用,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下對年青廚師進行技藝傳授。為淮揚菜的國際化發(fā)展出謀劃策,營造出了淮揚菜烹飪技藝傳承發(fā)展的良好氛圍?;磽P菜大師工作室主要有三個任務。首先是系統(tǒng)地整理淮揚經典菜肴的品鑒標準、制作標準、通過媒體等平臺將這些標準視屏化、普及化;其次,將在這里構建淮揚菜的學術體系,為中國淮揚菜申請國家級非物質遺產打好學術基礎;最后,將通過大師工作室構建一個傳統(tǒng)的淮揚菜的產業(yè)聯(lián)盟,通過一系列的市場運作方式,為淮揚菜特色產業(yè)鏈開拓出一條美食文化市場的新路子??梢灾苹磽P菜傳承下去。

職業(yè)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學校始終以貼近市場、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為社會和企業(yè)培養(yǎng)出合格的技能性人才為宗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與市場所需脫節(jié),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企業(yè)的認可,不能滿足企業(yè)需求。在原有框架下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已經無法體現(xiàn)的優(yōu)勢。在時代需求的大背景下“現(xiàn)代學徒制”孕育而生。現(xiàn)代學徒制的主要體現(xiàn)形式就是學校與企業(yè)共同參與人才培養(yǎng)、參與學校的課程體系建設、教學計劃安排、課程實施等。有企業(yè)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同參與的雙導師制培養(yǎng)模式。教學計劃中的每一門課要以校企共同培養(yǎng)模式開展,教學形式多樣化。專業(yè)課程設置以企業(yè)崗位需求為依托,企業(yè)參與課程開發(fā)、企業(yè)參與完成師帶徒的教學。技能學習與普通文化素養(yǎng)學習相結合,工學交替、理論學習與實踐并重,培養(yǎng)目標從單純培養(yǎng)熟練技術工人發(fā)展為具有發(fā)展?jié)摿Φ母呒寄苋瞬拧,F(xiàn)代學徒制能正常實施需要簽好“三份協(xié)議”,即學校與企業(yè)、企業(yè)與學徒、學校與學徒。

[1]季鴻崑.淮揚菜的振興和江蘇地區(qū)的烹飪教育[j].美食研究,2017,34(1):40-44.

[2]史紅根,王全云.現(xiàn)代學徒制下“工匠精神”與烹飪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探索[j].食品界,2017(6):148-149.

非遺的論文篇四

陳鶴琴在對中國古代先哲教育思想進行研究時就特別推崇孔子的教育思想,認為孔子倡導的“因材施教”、“個別教育”、“行重于學”等教育思想非常先進,很值得研究。后者則可以直接對這些文化的實體展開研究。此外,還有一類是以非物質文化的形式存在,看不見,摸不著,如民間藝人的技藝等,陳老認為這類傳統(tǒng)文化遺產更為寶貴,后人可以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進行學習與傳承。

總之,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博大而精深的,需要我們全面而廣泛地加以學習與研究。為更好地傳承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陳老主張成立專門的機構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進行科學的研究。為此,陳老曾多次呼吁成立專門機構,組織專業(yè)人員,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進行專項研究,以確保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正確解讀和傳承。例如,1962年陳老在江蘇省政協(xié)會議上提議,在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內成立兒童教育研究室,以研究兒童教育的歷史和現(xiàn)狀,加強、改進兒童教育工作;1978年陳老在中國人民xxx第五屆第一次會議上,提出關于設立全國兒童玩具研究促進會的建議。在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展開研究的同時,陳老主張以辯證的態(tài)度來傳承傳統(tǒng)文化遺產,認為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應進行合理的繼承、改造和創(chuàng)新。陳老的“活教育”理論就是在繼承儒家教育思想和美國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基礎上,革新創(chuàng)造出更具有活力的教育理論。

在對待中國古代經書典籍問題上,陳老辯證地指出,“《三字經》、《百家姓》當然不是幼年兒童所能理解的”,“如果是為研究古代文學,那么這么多經書,大學專科里才有讀的必要”,而如果讀經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兒童的人格,那么經書是需要重新改造的,他特別反對“把經書熟讀在肚里,將來自然就會應用”的“反芻式的教育”。同樣,在對待私塾教育問題上,陳老認為:“私塾教育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的優(yōu)點,我們應當采用,并發(fā)揚而光大之,但是它的弱點太多,它的組織,它的內容,太不適于現(xiàn)代的情形了。”反觀當前有學者鼓吹所謂的“兒童誦經運動”,則愈彰顯出陳老對待傳承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這種科學而辯證態(tài)度之先進性,對指導當今幼兒教育工作仍具有現(xiàn)實的借鑒意義。

當年,陳老就是以這種開放兼容的思想,科學地處理了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外來優(yōu)秀文化的吸收關系。陳老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對世界各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他認為,外國有很多先進的教育經驗和教育理念很值得我們借鑒。陳老認為,中國的兒童不僅要汲取本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還要了解、吸收世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兒歌“小星星”本是法國的一首民歌,為了讓中國兒童了解法國的文化,陳老譯配了歌詞后將之編進幼兒園教材,至今“小星星亮晶晶,滿天都是小眼睛……”這首兒歌在中國代代傳唱。當年,在陳老主持的南京鼓樓實驗幼稚園的教材中,加入了不少外國文化的元素,許多世界經典的文化,如“荷蘭的小英雄”、兒童舞蹈“土風舞”等也列入幼兒園教材。此外,陳老還曾親自編寫小學英文教材,其中1939年編寫的英文教材《少年英文詩歌》一書,共選錄43首世界各國經典的童謠、詩歌。

作為一位幼兒教育家,陳老認為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繼承與弘揚應從幼兒園開始抓起,為此,他為幼兒教師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引導幼兒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好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傳承工作。陳老認為,傳承與弘揚傳統(tǒng)文化遺產應堅持創(chuàng)新性,要有時代精神,推陳出新,古為今用。主張用革新升華的方法傳承與弘揚傳統(tǒng)文化遺產,最為集中地體現(xiàn)在陳老在幼兒教育目標的制定上。陳老十分贊賞孔子的“做人教育”思想,當年陳老的“活教育”目的論——“做人、做中國人、做現(xiàn)代中國人”,就是在繼承傳統(tǒng)教育核心價值或基本精神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發(fā)展的實際需要而提出的。陳老的“活教育”目的論是對古代有關“做人教育”思想的批判與繼承,為“做人教育”賦上時代的烙印,使“做人教育”的內涵得到升華。陳老認為,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進行改編與創(chuàng)新,將傳統(tǒng)文化遺產有機地填充到幼兒園的教材中,“經書的文字古奧,敘事說理多偏于政治道德方面。幼年兒童不易明白,只好選擇其適合兒童心理之記述,改編作故事或戲劇的體裁,教他們閱讀,教他們表演,他們自然就能明白了解,興趣濃厚”,“將經書變成明白淺顯饒有興趣的現(xiàn)代兒童讀物,那讀經一課在學校里面才可以有利無弊?!?/p>

為了讓兒童以寓學于樂的形式來學習、接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1938年,陳老與陳選善主編了《中國歷史故事》一書,該書以淺顯的文字、兒童的口吻、生動活潑的形式,將中國古老的歷史編成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故事。此外,陳老認為不少民間歌謠、兒歌很適合幼兒學習,為此,在陳老主持的南京鼓樓實驗幼稚園教材編寫時加入了很多民間的元素,如民間兒歌“放紙鷂”,民間游戲“獵人、老虎、槍”等。陳老認為,我國不少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是可以通過改良制作而成為很好的幼兒園教具、玩具的。例如,麻將是我國的國粹,是很具吸引力的工具,當年陳老獨具慧眼,將麻將變成幼兒識字的活字塊教具,具體做法是:先從兒童用書中選出了200多個字,在每塊麻將上刻上字,每個字各刻2塊,并選用兒童喜歡的顏色,“比如‘雞’、‘鴨’二個字,‘鳥’部用紅的顏色,‘奚’、‘甲’部都用綠的顏色”。

活字塊主要有兩種玩法:一種是湊對子,一種是拼句子,都很受幼兒喜歡。后來在民間藝人的啟發(fā)下,陳老又創(chuàng)制了“過橋洞”、“放電影”、“益智盤”、“傀儡戲”、“皮影戲”等幼兒喜歡的教具、玩具。其中“傀儡戲”、“皮影戲”就是采用民間藝人制作傀儡和皮影戲的方法,將適合幼兒的劇本或故事制作成傀儡戲或者皮影戲,由幼兒教師或幼兒進行表演操作。

同樣,在樂器的選擇上,陳老大量地選用我國民間樂器,如鼓、鈸、鐘、簫、磬、木魚、琵琶、笙、簫、古琴等取代昂貴的鋼琴、西洋樂器,這在財力匱乏的年代確實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陳老十分珍視被舊社會有權勢者所瞧不起的所謂“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雕蟲小技”,當年為了讓幼師生學習傀儡戲、皮影戲、木偶戲的操作技能,陳老曾多次把木偶戲班請到學校里來。當年,陳老邀請民間藝人到鼓樓幼稚園現(xiàn)場表演木偶,通過口傳心授的方法,讓幼兒教師學習掌握了木偶的具體操作手法;不僅如此,陳老甚至把玩猴戲和玩西洋鏡、拉洋片的賣藝人也請進學校給幼師生演出。當年,為了研制幼兒園教具,陳老曾拜街頭巷尾的民間藝人為師,如向民間捏面人學習用面粉替代橡皮泥做美工材料的方法;研究街頭小販賣糖人的轉盤并改制為“得賞盤”、“識字盤”,并分別作為幼兒學數學和學語言的教具……實驗證明,這些民間技藝改制的教具玩具很受幼兒的喜歡,同時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木偶戲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陳老認為木偶戲相當于立體故事,有會活動玩具的功效,是教育的利器,幼兒園可以利用木偶進行教育。當年,國難當頭,為了激發(fā)民眾的愛國救國熱情,陳老與虞哲光合作組建了兒童木偶表演隊,利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到社會上進行愛國主義宣傳。當年,由他們組建的兒童木偶隊演出的木偶劇有《原始人》、《臥薪嘗膽》、《文天祥》、《木蘭從軍》等,他們曾利用“三八”婦女節(jié)和國際兒童節(jié)到蘭心劇院對外演出,新型的兒童木偶劇的誕生,受到了人們熱烈歡迎;在鼓樓幼稚園,陳老還利用民間樂器,如小鼓、小鑼、小木魚、小磬、小鐃鈸,組成兒童小樂隊,學習民族樂器的演奏,當時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影響。

文化傳承作為一項全面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種專業(yè)人才參與其中,而老師則應首當其沖、責無旁貸地承擔起這項神圣的使命。幼兒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理應成為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第一站。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薄斑m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盷幼兒教師應在踐行“新綱要”精神的活動中,自覺地將傳承傳統(tǒng)文化遺產視為己任。筆者認為,幼兒教師要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播者,一是幼兒園管理者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全園教職工加強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培訓,如購買圖書、補充學習材料、聘請專家做專題報告、開展專題討論、舉辦知識競賽等,拓寬教師的知識面,提高幼兒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二是要善于將傳統(tǒng)文化有機地滲透到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

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民族傳統(tǒng)文化遺產可謂博大而精深,但縱觀當前幼教界,特別是幼兒教育機構,在對傳承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理解上卻是出現(xiàn)了明顯的偏差。

其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內容被窄化。不少幼兒教師將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內容片面地理解為蒙學教育、歷史教育,甚至將“讀經”理解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唯一形式。不少幼兒教師一提起傳承傳統(tǒng)文化遺產,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讓幼兒誦經,似乎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遺產就只有這些經書了。其實,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內容非常廣泛,它包含神話故事、歌謠、民間游戲、猜燈迷、漢語言文字、印染、國畫、刺繡、剪紙、泥人、皮影、腰鼓、地方戲曲、茶文化、酒文化、十二生肖、京劇臉譜等多種形態(tài)。幼兒教師應全面地理解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內涵,并根據本地區(qū)的資源及本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教育。

二是功能被弱化。在實施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往往過于重視對幼兒進行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簡單灌輸,而忽視對幼兒民族精神的教育、民族情感的體驗,其實傳統(tǒng)文化遺產中的知識只是外殼而已,其深層次承載的價值觀念、思想和行為方式才是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內核。因此,幼兒教師除了需要向幼兒介紹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更要重視幼兒民族情感的體驗和民族精神的培養(yǎng),以提高幼兒的民族自豪感,萌發(fā)愛國的情感。三是形式被簡單化,突出表現(xiàn)在幼兒教師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傳承過于簡單地照本宣科,缺乏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進行必要的改造與革新;簡單地模仿、套用其他幼兒園已有的做法,忽視因地制宜地開展富有本園本地區(qū)特色的教育活動。當年,陳老就告誡過幼師生,在對待傳統(tǒng)文化遺產問題上要有辯證的態(tài)度,傳統(tǒng)文化遺產中有精華也有糟粕,因此,要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汲取傳統(tǒng)文化中精華的部分,改造甚至剔除其中的糟粕,只有這樣才能讓傳統(tǒng)文化遺產在新的時期更具生命力,永遠發(fā)揚光大,傳承不息。

非遺的論文篇五

從胡同口繞進去,七拐八彎地在一個迷宮里亂逛,快要無心尋找之際,領頭的斷然一喝:“到了。”

從遠處飄來一陣膩人的油味,隨后在一陣黃煙中瞥見了一個五十歲上下的大叔,在河邊經營著一個攤位,攤位前冷冷清清,領頭的大哥說:“諾,好了?!?/p>

我們是來找民俗遺產的。半信半疑,躊躇地向前,大叔早已注意到我們,喊道:“來點燈盞不?“隊伍中的“李同志”已趕作業(yè)大半個下午,肚子早已繳械投降,眼見什么都想吃,一聞油味,一聞此言,斷然翻出一張大鈔,決心買不計其數的食物而大快朵頤。

大叔邊翻面胚邊與我們嘮嗑:他家三代都是做這行的,做了大概六十多年,幾乎每天都在這里賣燈盞糕,見識了一塊地方的變遷,生意越來差,人來人往,這塊地方差不多都被人給遺忘了。人們建了許多大地方以供吃喝,而這塊老城的小吃無人問津,好多人被迫去放下老祖宗的行業(yè)去干活以謀生計。十幾年下來,只有寥寥幾家還在苦撐,基本上都在虧本,為的只是自己的記憶中的執(zhí)著的老本行能延續(xù)下去。

又說到生活:沒有錢開店,只能在路邊擺攤,被城管罰了錢,又沒收了東西,多弄了幾次,就被迫學聰明了,買了輛二手車,以防萬一。

然后,是沉默。

許久,大叔把大量的燈盞糕煎好之后,就在那默的抽著煙,看著我們,眼里流露出了悲傷,感慨道:時代變了啊。“

無言。

我們在旁邊等公交,“李同志”又咬了一口燈盞糕,隨即放下,說:“剛開始還挺好吃的,黃皮焦酥,可惜幾口后太油,就沒啥胃口吃了?!?/p>

沒胃口吃了?是啊,沒胃口吃了。

非遺的論文篇六

“快點走,不然就慢了!”操場上怎么這么熱鬧?原來是正在舉行非遺展活動啊!

非遺展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的簡稱。這個活動就在今天舉行了。

操場上人山人海,讓我感覺到我是多么的渺小。我和黃晶走在一起,就像以前黃晶和鄭靈靈一樣親密。

首先, 我們去看了“畫”。那可不是一幅普通的“畫”,是用彩泥搓成的畫。那位阿姨細心地搓著一個綠色的彩泥。這可不像橡皮泥那樣好玩,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做好的。

然后,我們去看了木雕。雖然我到現(xiàn)在都不知道到底是木雕還是石雕。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那千奇百怪的外表,比彩虹都要美麗。

雖然有許多人不喜歡甌繡、發(fā)繡,但我卻對它們情有獨鐘,花了最多的時間來觀看它們。我從小時候開始,就天天想著當一位有幾匹馬的服裝設計師,為大家設計一些獨一無二的“專屬服”。

我們先來看“我眼中的甌繡”。那是一個神圣的藝術,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技巧,絕對不能馬虎,否則就會被刺傷。要做甌繡就一定要懂畫畫,色彩感是必不可少的。這位做甌繡的阿姨,正在縫一幅名叫“繡球”的畫。只見阿姨的手把針往下鉆,再從下面鉆上來,巧得不得了。如果那幅畫是朵云的話,那么阿姨的手就是一條在云海里騰云駕霧的飛龍了。再看旁邊的一只小狐貍,雙眼水靈靈的,鼻子并不是完完全全圓溜溜的,尾巴搖來搖去,用友好的眼神望著我,仿佛在和我打招呼。我忽然感到不對勁。少見的狐貍怎么出現(xiàn)在這呢?等我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這只不過是一只縫起來的狐貍罷了。

同樣是繡,但它卻有著不同的“性格”,那就是——發(fā)繡。

要做發(fā)繡,就必須具備和甌繡一樣的條件。但有一點很困難,因為發(fā)繡全部都是用真發(fā)做成,所以色彩感必須超強。做發(fā)繡的阿姨,總是時不時地拿出真發(fā),套上去。而且套的時候也得十分小心,要套到洞里頭,千萬不要套在外面,不然不僅縫得不好看,而且還會刺傷自己。

“這是畫的吧?”一個大哥哥對一幅繡起來的“叔叔”起了疑心。的確,這幅畫縫得太逼真了,所有的細節(jié)都縫到位了,連一根短胡須都不肯放過。我不去理會他,因為那時我覺得,這個世界上,就只有我和做發(fā)繡的阿姨了。

“看,是陳正昊!”黃晶的一聲驚叫,把我從自己的世界里拉了出來。當時我正一心一意地看著發(fā)繡,都已經入迷了呢!陳正昊向我們走來,手里拿著一張書簽?!翱?,好看吧?”陳正昊把書簽給我看:“這是從印畫那里買來的喲!”陳正昊繼續(xù)顯擺著,根本不知道我們已經走了。我們去印畫那里看了一下,覺得沒意思,便走了。

“現(xiàn)在我們去哪呢?”黃晶說:“我們去看木偶吧!”

木偶們穿著“絢麗多彩”的演出服,有著各種各樣的臉蛋。鄒老師給我和木偶拍了幾張照后,木偶們就要“走”了。 “byebye”“再見”......一片告別的海洋涌了上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能在有趣中獲取知識的藝術。我會堅持我的理想,成為一個好的服裝設計師,給大家?guī)砀嗟臍g樂。

非遺的論文篇七

摘要:目前我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問題較多,效果差強人意,急需探尋合適的方式來保護人類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文章采用文獻資料分析法和邏輯分析法,從文化整體論視角下探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文化整體論突出“協(xié)調性”保護,強調“本真性”保護,注重“活態(tài)性”保護。因此,在保護過程中要充分調動政府、社會、項目本身的保護熱情和保護資源,協(xié)調三方,合力保護;認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在保護過程中不失其內涵而又與現(xiàn)代文化相適應;以動態(tài)保護為主,輔以靜態(tài)保護,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使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關鍵詞:文化整體論;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當前,韓國積極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仍困難重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近況堪憂?;仡櫹嚓P研究,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以個案研究為主,尚未挖掘相關的理論來支撐和指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本文創(chuàng)新性地嘗試運用人類文化學中的文化整體論理論,從“整體性保護”的角度出發(fā),將相關理論和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結合,旨在提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保護的相關意見和建議。

1研究背景與目的

2005年11月25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中國和韓國的端午節(jié)“申遺”之爭最終以韓國的勝利而宣告結束。與此同時,這一事件在中國國內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和思考,甚至要求國家文化部門上書聯(lián)合國,正本清源。2013年12月,韓國的“泡菜文化”被收錄到《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中。翌年,韓國擬將“暖炕技術”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在韓國的申遺之路上,中國總是面對著諸多尷尬和無奈,讓許多中國人倍感遺憾和惋惜,認為“泡菜”、“暖炕”等技藝和文化應該屬于中國,卻屢屢被韓國“捷足先登”。由于中國文化與韓國文化相似度較高,韓國的“申遺”項目往往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從中韓申遺之爭,一方面可以看到韓國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而另一方面,中國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仍然滯后,和許多“申遺”機會失之交臂。但是,從積極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國家部門還是普通民眾,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逐漸提高,并試圖探尋各種方法來保護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厚,即便在現(xiàn)代社會中,中國人民對于古老的文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情結。同時,文化多樣性是文化交流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源泉,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許多歐美的文化作品都證明了這一點。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機部分,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體現(xiàn)。根據現(xiàn)有的研究來看,目前,學術界對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和定義眾說紛紜,不盡相同,尚未達成共識。根據學者的研究,本文認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有別于傳統(tǒng)體育,將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界定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并且具有保護意義的各種體育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及其表現(xiàn)空間?!斌w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體育和文化的雙重屬性,既體現(xiàn)出體育對于育人育德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由于其自身的“非物質性”、“地域性”和“歷史性”,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難度頗大,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表現(xiàn)形式的流失、傳承人員的匱乏,使得不少人類寶貴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消亡,瀕臨滅絕。雖然政府和學術界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但從目前我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xiàn)狀來看,保護過程問題較多,效果差強人意,急需探尋合適的方式來保護人類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資源。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分析法

2.2邏輯分析法

在閱讀相關政策和文獻的基礎上,運用歸納、演繹的方法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歸納和總結,認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現(xiàn)有保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厘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現(xiàn)有的保護方式,探尋文化人類學學科的相關理論,并且嘗試從文化整體論視角下探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3研究結果

3.1文化整體論

3.1.1文化整體論的核心觀點。文化整體論是文化人類學學科領域中的重要理論,強調在研究人類行為時,不能只針對行為本身進行研究,而應研究與該行為有關的其他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人類文化的整體特質,注重將文化現(xiàn)象作為一個有內部聯(lián)系的整體加以探討。3.1.2文化整體論的歷史沿革。1895年,涂爾干在《社會學方法的準則》(sociologicalmethodscri-teria)—書中首先提出“整體”(holism)這一概念,他認為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都不是實體化了的東西,而只是一種特殊現(xiàn)象的系統(tǒng)化的總體。以此為基礎,文化整體論始終貫穿于文化學、文化人類學研究的始終。1871年,英國的人類學家泰勒在其出版的著作《原始文化》中認為文化或者說文明是一個宏觀的大概念,是一個紛繁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藝術、風俗,甚至包括法律、信仰、道德等,并且人作為一定的社會成員是可以獲得這些內容的[1]。對于文化人類學家來說,“文化”是長期以來人類生活方式的載體,是不斷傳承下來的觀念、行為模式、器物和藝術,并且認為每個民族的社會文化會各自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整體。根據美國文化歷史學派的代表學者博厄斯的相關觀點,其認為文化的發(fā)展是具有內在邏輯的,因此,應該從整體的高度和角度去分析和看待人類文化的動態(tài)發(fā)展和演進過程。文化現(xiàn)象是極為復雜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作用的產物,無論是地理環(huán)境,還是經濟政治都會影響到文化的發(fā)展。博厄斯強調實地調查的科學性和必要性,重視從特定文化的整體脈絡出發(fā),體現(xiàn)了在人類文化學中“整體論”的重要性。在繼承博厄斯相關觀點的基礎上,克魯伯的文化觀認為文化的發(fā)展并不是雜亂無章,而是存在著可循的規(guī)律,并且具有一定的模式和體系,只是在這一過程中受到社會環(huán)境、心理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等影響和制約。“結構功能主義”代表學者馬林諾夫斯基和布朗在發(fā)展社會功能主義學說的同時,也開創(chuàng)了別具一格的英國式社會人類學研究范式。馬林諾夫斯基認為文化的功能在于維持人類每項行為的習慣模式,并且每種文化都能滿足社會人的訴求。而功能本身就是指整體內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和相互依賴,要想把握某一文化的特征,應把它放在整個文化脈絡來分析。1930年,文化形貌學說逐漸興起,本尼迪克特作為代表學者在著作《文化模式》中提出首先提出了“文化模式”理論。本尼迪克特認為“模式”是一個將各項行動賦予意義的概念,而且可以把各項行動融合在文化整體之中。換句話說,一個民族的文化包含多種“模式”,并且構成了文化的綜合體。斯德華的文化生態(tài)學思想將文化放在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認為對于文化的分析首先要分析生產技術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關關系。其次,需要認清行為的本質和特質,并且輔以特殊的方式或路徑去開發(fā)在特定區(qū)域中存在的行為,以此形成一種相對有效而固定的模式,在這一過程中,還需注重研究該行為模式對地區(qū)和文化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綜上所述,作為人類文化學的重要理論之一,文化整體論強調對于文化這個宏觀概念的研究不能只著眼于文化行為的本身,將文化看作一個整體,組成文化的各個部分對于文化的形成和演變都具有重要的影響。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的屬性就是一種文化,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其表現(xiàn)形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因此,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應該將其置于當前社會整體之中,無論其保護主體、保護形式和保護內涵,都要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和現(xiàn)實要求。

3.2文化整體論視角下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3.2.1文化整體論突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協(xié)同性”保護。文化整體論突出文化的“協(xié)同性”保護。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各個部分有機整合并且協(xié)同發(fā)展可以促使整體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在探討社會現(xiàn)象和文化現(xiàn)象時,應將其置于整體框架中,認清文化與文化,文化與社會,文化與人類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探尋文化的共性和個性,建立一種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對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各個遺產項目的保護要遵循整體性保護的原則,不能是割裂性保護,只著眼于項目本身。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政府、社會、項目本身這三方面協(xié)調努力,合力保護。從政府層面,完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自身特點出發(fā),在整合現(xiàn)有的社會資源的基礎上,已經探索出不少的保護方式,使得該文化遺產得以繼續(xù)體現(xiàn)價值。整合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路徑和模式,對于其他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3.2.2文化整體論強調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真性”保護。文化整體論強調文化的“本真性”保護。文化的傳承要求在保護和發(fā)展文化的過程中,要注重文化的歷史性,從時間、空間整體性加以保護,不能因經濟利益而犧牲文化的本真性,并且充分挖掘文化的價值,以便能夠在傳承過程中被人和社會所接受。從這方面考慮,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和傳承過程中,既要與時代相適應,又要尊重非物質文化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即注重其保護過程中的“本真性”。對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首先應該了解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展的歷史背景,充分認識其文化價值,在此基礎上認清發(fā)展現(xiàn)狀,尋找有效的保護方式,在保護過程中不失其內涵而又與現(xiàn)代文化相適應。3.2.3文化整體論注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tài)性”保護。文化人類學整體論強調作為文化主體的人和文化客體之間的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文化整體論把人類和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看成是一個由許多相互聯(lián)系的要素所組成的整體,重點關注人和文化之間的關系和互動,更好地揭示文化系統(tǒng)整體特性和功能[2]。文化整體論強調了人與文化的內在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的活態(tài)性保護。孟林盛、李建英等學者對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根據保護形態(tài)的不同,將其分為靜態(tài)保護和動態(tài)保護[3]。根據現(xiàn)有的文獻來看,博物館的固化和數字化保護都屬于靜態(tài)保護的范疇,而動態(tài)保護的形式相對多樣,包括傳承人繼承,以文化節(jié)慶、傳統(tǒng)節(jié)日、體育旅游為依托進行弘揚,依靠學校為平臺、教育為手段促進體育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等多種形式。同時,在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新式的保護形式也在不斷的涌現(xiàn),禮堂的設立和文化生態(tài)圈的打造也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新的思路。原有的靜態(tài)保護強調以固化的形式將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下來,注重項目本身的保護,而割裂了遺產本身與現(xiàn)在的社會、人之間的關系,不符合社會發(fā)展和遺產自身保護的要求。動態(tài)保護亦不能為了保護而保護,在保護過程中,要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充分發(fā)揮項目自身的能動性,推動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自我造血。

4研究結論

4.1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要秉持整體性保護的原則,不能是割裂性、斷裂式的保護,充分調動政府、社會、項目本身的保護熱情和保護資源,協(xié)調三方合力保護是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必然趨勢。4.2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首先應該正確把握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展的歷史背景,充分認識其文化價值,在此基礎上認清發(fā)展現(xiàn)狀,尋找有效的保護方式,在保護過程中不失其內涵而又與現(xiàn)代文化相適應。4.3原有的靜態(tài)保護過于注重項目本身的保護,而割裂了遺產本身與現(xiàn)在的社會、人之間的關系,不符合社會發(fā)展和遺產自身保護的要求。從長遠發(fā)展來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保護方式應以動態(tài)保護為主,輔以靜態(tài)保護,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且探尋新型而有效的動態(tài)保護模式進行推廣,推動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非遺的論文篇八

結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文化遺產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類。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又被稱之為無形文化遺產,最早提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織是世界學問產權組織。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正概念是什么呢?在結合國公布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條約》中對這一問題做出了明確的答復。即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理論、表演、表現(xiàn)方式、學問和技藝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另外條約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分類,主要包括:

1、經過口頭傳播和表述,這其中包括了用來傳播的交流語言;

2、各種各樣的肢體表演的藝術;

3、不同民族的各種習俗習氣、節(jié)日禮儀等;

4、經過理論總結出的各種學問,包括自然界和宇宙;

5、經過各種活動總結得到的手工藝技藝等。

而在我國,又在原有條約的基礎上,補充上了“文化空間”的概念。

非遺的論文篇九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 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一國強大與否的巨大彰顯標志。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的民間工藝, 更是一種民間文化與經濟能良好結合的經濟形態(tài), 當代市場下傳統(tǒng)民間工藝的發(fā)展, 從側面豐富和充實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市場環(huán)境; 民間工藝; 保護性開發(fā);

民間工藝作為非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與經濟的使命, 又作為文化與經濟的雙重載體, 作為民間文化很實用的藝術, 天然植根于民間社會, 是不同民族在歷史時期知識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 而民間傳統(tǒng)工藝與手工勞動又是密不可分的, 現(xiàn)代社會的生產方式離不開民間傳統(tǒng)工藝。但隨著歷史車輪的不斷前行, 社會制度的變更與變革, 民間工藝也隨著歲月沉浮于世?,F(xiàn)代市場經濟是全球化的經濟, 是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供給側改革的經濟, 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下, 民間工藝的發(fā)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不同的歷史時期, 人民的手工藝有著不同的水平的發(fā)展進程, 也體現(xiàn)著人類的手工業(yè)文明有著不同的進步, 人類的智慧在不斷提高。但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日新月異, 手工藝產品日漸蕭條, 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經濟市場化對文化行業(yè)的沖擊給民間工藝造成重大的損失, 更何況民間工藝較為小眾。但隨著中國乃至全球對非物質文化的重視和搶救, 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 民間工藝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 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民間工藝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視和保存。在對民間工藝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fā)上, 我們應打造精品民間工藝產品, 融入市場經濟中, 為我國民間工藝發(fā)展開辟更廣闊的路徑, 不斷發(fā)展和壯大中國的民間工藝市場, 從而帶動我國的經濟發(fā)展。

批量化、標準化和機器化生產并不能徹底替代民間工藝的精細與美, 傳統(tǒng)手工藝相對于機器化生產的優(yōu)勢在于以手工勞動為主要生產方式, 將工藝品打造得更加精美與完善, 充分體現(xiàn)出了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不同層次的人群有著不同的美的感受。城里人喜愛大山美景, 村里人喜xxx里的繁榮與開放, 在文化欣賞上, 忙碌迷茫的現(xiàn)代人, 更是對民族的文化與藝術有著謎一般的執(zhí)著, 也許, 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自我的民族認同。

對于不同的工藝美術類型, 應根據具體情況規(guī)劃發(fā)展途徑, 大體上可歸為兩種模式:

有些傳統(tǒng)工藝形式在歷史上存在, 但放在今天的現(xiàn)代生活中并不具備現(xiàn)實意義。市場需求量小, 開發(fā)空間有限, 從業(yè)者難以從中獲得穩(wěn)定的生活保障。這種民間藝術, 尤其是民間技藝, 有著比較小的生存空間, 對于此類現(xiàn)狀我們應優(yōu)先扶持和幫助。加強政府對民間工藝的領導和管理, 政府部門為民間工藝提供運作資金, 培養(yǎng)傳承人, 建立相關產業(yè)基地, 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優(yōu)勢, 從電子、數字、文化出版等領域加緊保護和宣傳, 并通過與傳承人合作, 建立相關的活態(tài)文化展覽機制, 比如在博物館、文化產業(yè)園、群藝館等場所專門開辟展示空間, 設置固定的傳統(tǒng)技藝演示崗位, 以合同的形式確定雙方責任, 實現(xiàn)保護與展現(xiàn)原貌的基本目標, 形成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

另一種民間工藝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在歷史的長河中, 一直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 這種觸手可及的民間工藝技術, 比如, 捏糖人。這種民間工藝, 政府只要加大宣傳和教育, 不斷培育相應的市場需求崗位, 通過適當的改良和創(chuàng)新, 便能帶來新的發(fā)展契機, 從業(yè)者可以從生產加工過程中獲得可觀收入, 獲得穩(wěn)定的生活保障。自然而然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學習這項技能并進入這一行業(yè), 行業(yè)的繁榮又會促進相關組織和協(xié)會的建立, 進而各種交流、比賽、營銷等活動就會增多, 通過這種方式民間工藝得以良好的發(fā)展與傳承。

歷史的車輪是永不停歇的, 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也是不斷前行的。傳統(tǒng)工藝的發(fā)展也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在不斷發(fā)展更新的。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 傳統(tǒng)工藝應與現(xiàn)代產業(yè)進行融合是發(fā)展的趨勢, 然而如何把傳統(tǒng)工藝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融入現(xiàn)代化社會, 將是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

做好民間工藝建檔和保存

在我國, 民間工藝一直以來都是通過言傳身教進行傳承的, 傳承人一旦缺失, 就意味著該民間工藝得以失傳, 這些民間工藝資源一旦流失, 帶給人們和社會的損失是非同小覷的, 所以對于民間工藝資源應當高度重視, 做好民間工藝建檔和保存。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民間工藝技術, 而不同的民間工藝技術又承載著不同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 我們應做好民間工藝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搜集、建檔和保存工作, 運用數字化技術對珍貴、瀕危且具有歷史價值的民間工藝進行真實、系統(tǒng)和全面的記錄, 建立檔案并分類進行保存, 讓具有歷史價值的民間工藝不至于湮沒在歷史的長河當中, 讓民間工藝資源不至于被流失。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當地政府和ngo組織應積極響應供給側改革, 不斷發(fā)掘當地民間工藝技術的新特點, 新知識, 做好響應的遺產保護工作。

自主創(chuàng)新, 打造自主“造血”

傳統(tǒng)民間工藝的保護不能只是依賴于政府和社會或者ngo組織的搶救與保護, 我們更多的應是幫助當地傳承人更好的培育自我接班人, 而不同的民間工藝傳承人對民間工藝有著不同的自我風格, 傳承人的自我修養(yǎng)、品質、自我經驗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在傳承民間工藝時都能展現(xiàn)出工藝品獨特的個性, 更利用民間工藝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更好的培養(yǎng)自我接班人讓民間工藝不至于成為博物館的展覽活化石, 更應是打造自我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建立一系列相應的傳承制度, 做好民間工藝精品的創(chuàng)新, 做好民間工藝往高端市場發(fā)展的準備, 做好宣傳工作與教育工作, 革新自我發(fā)展理念, 打造“輸血”發(fā)展方式的變革, 強調自我“造血”。

做好數字化轉化, 加大宣傳

非遺的論文篇十

現(xiàn)在的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慢慢地失傳,大部分人都認為它們太土了,沒有時尚感,實際上它們是中華文明上乃至世界文化的結晶。

這些文化為什么會流失?就是因為大家在不斷接受新事物而對舊事物失去激情。戲曲為什么廣為流傳,因為它不僅演繹了一幕幕古代文化,同時也揭示了未來。而你再看看現(xiàn)在的電視劇,哪一部像戲曲一樣富有趣味?

這種文化是經過時間考驗的,也就是說,它值得我們一生去品味。

我們宣揚傳承這種精神,因為它那么富有激情,又那么感人。它敘述了一件件故事,而或許就是它,揭開了無數歷史謎題。

它們神秘,引來許多愛它的人,用一生去細細品味里面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快樂與悲傷,歡樂與痛苦。

它不知道改變了幾個人,讓他們用新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用樂觀改變痛苦。

如果它失傳,那將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現(xiàn)在所謂的“時尚”,只不過是一小會兒,可是古代的時尚,卻是永久的時尚。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6951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