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古詩二首教學實錄(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5 13:24:43
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古詩二首教學實錄(六篇)
時間:2023-03-25 13:24:43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古詩二首教學實錄篇一

1、認識亦、妝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1、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和生字詞、古詩的課件。

2、學生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1、同學們以前已經學了不少古詩,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呢?學生自由背,教師充分肯定。

2、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兩首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1、學生初讀《望天門山》。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遇到困難向老師同學請教。

2、說說通過朗讀體會到了什么。

3、自由練讀,讀出詩的韻味。

4、誦讀展示。比一比誰讀得最好。

5、練習背誦。

1、練習生字斷、楚、孤、帆。

2、抄寫《望天門山》。

四、自主學習《飲湖上初晴后雨》

1、回顧上一首詩的學習過程,自學《飲湖上初晴后雨》。

2、交流展示:

⑴ 展示朗讀或背誦。

⑵ 說說你從詩中體會到了什么。

⑶ 背出你最喜歡的詩句,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1、指名背誦《飲湖上初晴后雨》,默寫《望天門山》。

2、配樂情境朗誦。

1、選擇最喜歡的一句詩,想象它所描述的畫面,與同桌相互說一說。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自己的想象。

可用簡筆畫畫出來,也可用幾句話描述。

3、交流各人想象的畫面。

1、交流搜集的描寫祖國山河壯美的詩句。

2、召開祖國山河美古詩朗誦會。

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古詩二首教學實錄篇二

.認識“鶴、孟”等個生字。

.正確、通順、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兩首古詩。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

.培養(yǎng)不同層次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想象思維能力。

.初步地學會探究性學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會讀中有思、讀中有悟、讀中

有得。

.學會在學習中積累運用古詩句,發(fā)展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情感,使學生能夠初步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

.體會詩中豐富復雜的情感,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

.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體會“西辭”“煙花”的意思。

.體會詩人復雜的情感。

(一)導入學習,理解詩題。

由本單元專題“人間真情”入手,進入送別詩的學習。

出示第一首詩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解釋詩題,理解“之”的意思。

(二)初讀古詩,理解生字。

1.指名初讀。

2.理解生字。

3.自由朗讀。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自學詩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預設難點:西辭煙花

①理解“西辭”。

通過了解“黃鶴樓”和“廣陵”的地理位置,理解“西辭”的意思。

②理解“煙花”。

理解煙花的古今異義。

4.理解整首詩的意思。

(四)三讀古詩,感悟情感。

1.初步感悟情感。

2.深入感悟情感。

重點體會:離情、深情。

①體會“離愁”。

通過“孤帆遠影碧空盡”,理解離情。

②體會“深情”。

通過“唯見長江天際流”,理解深情。

(一)總結學法。

(二)學習交流。

1.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交流要點:兩首詩的相同和不同點,了解作者、感受深情。

①有“送”“西”“盡”“故人”四個相同的字詞,但具體含義不同。

②了解作者。

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③感受深情。

通過理解“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感受深情。

3.配樂朗讀。

閱讀其他的送別詩,感受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古詩兩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唐〕王維

黃鶴樓畫

《古詩兩首》教學實錄

年級:四年級

整理:印記(三河市皇莊小學 米濤)

師:咱們準備好了?

生:準備好了。

師:上課吧!剛才背的一些送別詩,在動腦過程中,相信你們一定感受到了蘊含其中的真情??梢哉f自古重離別,可以記載流傳下來的作品,可以說不可勝數。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它們,去感受其中美好的真情。讓我先來看一首詩,這就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生:(齊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這個詩題用現在的話怎么說呢?

生: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去廣陵。

師:說的真好,在這里有一個特殊的字是?

生:之

師:“之”是什么意思呢?

生:去。

師:是去的意思,還可以說是到的意思。那孟浩然到廣陵去了,那誰來給他送別?

生:李白。

師:就是本詩的作者,唐朝大詩人李白。

師:你們知道送別的地點在哪嗎?

生:黃鶴樓。

師:非常聰明的孩子。那我們先來看看“鶴”這個字。古人啊,將它這樣寫。我們都知道,右半部分是“鳥”過去呀,人們把長尾巴的鳥叫做“鳥”。我們大家看左半部分,有誰認識這紅色的字?(que隺)對了,猜猜什么樣的鳥叫 que呢?大膽的猜。

生:我覺得應該是(……)的意思

師:太對了,那說到這,你對這個鶴字有什么樣的印象???

生:我覺得是既長又短。

師:既長又短,好像有點不太合情理,是嗎?你的意思是什么?

生:左半部分(……)讓它尾巴很長,所以(……)

師:它的尾巴應該是不長不短。從字形當中我們就好像感受到了它的美麗。它呀確實是一種讓人喜愛的鳥。它的鳴叫聲震九天,它的舞蹈雅致翩翩,在咱們中國民間早就被定為仙鶴。黃鶴樓就留下了仙人乘鶴升天的傳說。詩人最后還寫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就在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天下名樓,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分別了,那我們再來自由的讀一讀詩題吧,

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好,讓我們把書打開。100頁,哪位同學愿意給我們字正腔圓的讀讀這首詩?

生: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不但字音準確,而且還頗有韻味。我們把這種韻味再來感受一下。

(讀)故人西辭黃鶴樓,第二句。

生: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師:第三句。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最后——

生: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真是富有韻味?。【瓦@樣,我們來自由的練讀這首詩吧。

生: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讀好這首詩,那只是剛剛觸到它的表層,通過這些詩句,你都了解了哪些詩意呢?說說看,平時你都用什么樣的方法來理解詩意呢?

生:我一般都用一句話中的重點詞和重點句來理解這句話。

師:看樣子,從字的意思來理解這句話就好理解了。好辦法,你呢?

生:還有先把不懂的字都翻譯成現代的話,然后再看這句話。

師:不懂你怎么翻譯啊?仔細的說。

生:。

師:好辦法。你呢?

生:我理解詩句第一種方法就是查一下上下文,如果有注釋的話再看一下注釋。

師:非常好。你還有?

生:就是先把自己懂得,然后看一下,然后可以再聯(lián)想一下。

師:他的意思聽出來了吧,誰能再說說,他是用什么樣的方法來理解詩句的?

生:(……)

師:你的方法是他說的這樣嗎?是呀?其實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意思是說,是把會的先想一想,然后呢上下句聯(lián)系聯(lián)系,也許剛開始不懂的,一聯(lián)系上下句就會了。非常好。有的時候,就讓我們來默讀這首詩,來理解詩句的意思。重點詞語之間寫批注

生:(自學)

師:要不然咱們這樣吧,跟你前后左右的四個同學,小組把你不理解的一些地方互相問一問,也許,好不好?

生:(……)

師:再大點聲,讓我們都聽清楚

生:煙花為什么像煙霧一樣?

師:哦,聽清楚她的問題了嗎?

生:(……)

師:你對自己能滿意嗎?她的問題是煙花為什么是花,開的像煙霧一般。你怎么理解?

生:形容花開的繁茂?;ê芏?,所以像煙霧。

師:花太多,太繁茂了。這回你滿意了吧?其實對煙花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好了,別的組還有問題嗎?你們。

生:我們沒有搞懂什么叫天際流?

師:這個剛才有的組討論過了,你們組討論的,你能幫他解答一下嗎?

生:天際流,流你應該知道吧。水都是可以流的,天際就是特別特別遠,天邊。惟見長江天際流。就是長江水都往天際那邊流了,一直流向了天邊。

師:就是這個意思。不著急,你說的`真好。還有問題,你有什么問題?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的碧是什么意思。

師:哦。最后的同學能幫你解答。

生:碧就是很藍的意思。

師:有一個詞叫做碧綠,碧極了,綠極了。你說的意思有點發(fā)藍了,碧空就是……

生:藍天。

師:說的多好。好了,沒有問題了,是嗎?還有問題,你說。

生:我不太明白西辭是什么意思?

師:你看看xx馬上就舉手了,來,請你說吧。

生:因為黃鶴樓在西邊,然后人在東邊,孟浩然要離開黃鶴樓到廣陵,西辭的意思就是離開黃鶴樓到廣陵。

師:你說的真好,孩子,你怎么了解他們兩個的地理位置的呀?你怎么知道的?說吧

生:就是查了一些資料。

師:他在學習之前就先查的資料。真是個好習慣。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大家來看一下。黃鶴樓所在的武漢就在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廣陵是哪里?

生:江蘇省現在的揚州市。

師:江蘇省現在的揚州市。其實詩句里面已經告訴我們了。

生: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師:既然是之廣陵,又說是下?lián)P州,看樣子這個廣陵就是……

生:揚州。

師:他們呀真的就像這位同學所說的這樣,在我國的長江流域,而黃鶴樓在?

生:西。

師:廣陵在?

生:東。

師:也就是西辭的意思應該怎么說比較恰當呢?你再說一說。

生:我覺得應該是離開西邊去東邊。

師:哦,離開了西邊的黃鶴樓道別了。沒錯,此時的孟浩然就要沿長江自西向東順流而下。所以詩中還說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說到煙花,我們現在在非常重要的日子里,還經常放,見過嗎?

生:見過。

師:詩中的煙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意思嗎?

生:不是。

師:我們從注釋當中也看到了。此時的長江兩岸,那正是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百花盛開,春意盎然,使我們感到千里鶯啼綠映紅。……春色滿園關不住。(播放課件)

生:一枝紅杏出墻來。

生: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師:就在這煙花三月的美好季節(jié),兩位情深意重的朋友分別了。望著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別詩誕生了,讓我們放聲讀吧!

生: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呢?

生:李白在黃鶴樓那塊送孟浩然去廣陵,第一句就是說孟浩然要離開黃鶴樓去揚州。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是說花開的很茂盛的時候,孟浩然要去揚州了,孤帆遠影碧空盡,只有一只船在水中,遠方藍天就是沒了。

師:只有一只船在江上行駛,是嗎?一直到這只船都沒有了,消失了??床灰娏?。

生:惟見長江天際流就是說,只能看見長江,遠看就是天連著江,所以說是天際流。

師:江水都流向了天邊,是嗎?說的不錯。如果讓我們把這個分別記下來,我想大概至少要用到好幾十個圖板??墒窃娙死畎子昧硕嗌俟P墨呢?

生:28個字。

師:讓我們字字入目,句句用心的領悟,透過這28個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了?用我們的心去感受。

生:我感受到李白送孟浩然的時候那種依依不舍,還有那種憂愁的思想。

師:感受得真好,孩子。你從哪里感受到了這種依依不舍的深情呢?接著說吧。

生:就是我是從后兩句詩感受到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還有第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描寫的。

師:故人,老朋友走了,常人都會感到舍不得。這位同學不僅感受到了,而且還給我們讀了出來。誰還想談談你的感受?

生:我是從第一句和后兩句感受到的李白對孟浩然依依不舍的。因為,我覺得李白它船都消失了他還沒有走,他在想朋友是不是還能回來。

師:都消失了,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孩子們,古時的長江可以說是“千帆駛過”,但也不會只載一只船吧,可是在李白的眼中,卻只有那一艘船,孤帆遠影,你能感受到他的心嗎?

生:能。我能感受到他對孟浩然感情很深,因為他只注意到了孟浩然的船,一直注視著他,想和他一起去揚州,一直陪伴著他,并沒有留意到身邊的船。

師:他的眼中,他的心中,只有……

生:孟浩然。

師:如果你就是李白,看到那孤帆遠影都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卻還長久的駐足,你在想什么呀?

生:我在想孟浩然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多么想和他一起去揚州。

師:多么想和他一起去,帶著你的感受讀讀詩句好嗎?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說的好,讀的好。

生:如果我是李白,我就想,孟浩然會不會去了不會再回來呢?他什么時候才能回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你的感受都融入你的朗讀當中。你呢?

生:我也想去。

師:你都恨不得想去了。把你的感受讀讀。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你還想說。

生:如果我是李白,他要是一年半載不回來呢,是無比的思念。

師:無比思念,說的真好。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讀的真好,孩子們,我們真的感受到你的思念。他們倆個人的感情有

多深,讓我們看看李白寫的詩。誰來讀一讀?

生: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師:而此時,看不到了故人的相貌,聽不見了知己的話語??吹?,聽到的只是在天地間流淌的長江水。望著這滾滾的江水,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多愿意和孟浩然一起去。

生:多愿意老朋友孟浩然趕緊回來呀!

師:眼看帆去遠,心如江水流。孩子們,能把這種感受再讀出來嗎?

生:(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他用自己的感受讀了這首詩。此時,我們真的能夠感受到李白多么愿意將自己的這番情意放逐江水,讓它泛舟遠去。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讀得真好,讓我們感動。我們看,全詩雖沒有一個字直接寫情,可我們在字里行間卻分明看到了詩人的這顆心,感受到了這份情。自古離別多傷悲,“孤帆遠影碧空盡,”而不盡的卻是這濃濃的離愁,李白吟誦到,女生讀——

生:(女)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別中。這滾滾涌動的是詩人的情意,帶著這深深的情意,李白——

生:(男)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故人要去的可是花團錦簇的……想到這,又有怎樣的感受?

生:李白可能非常惋惜,這么好的機會不能跟老朋友去那么美的地方。他可能很惋惜。

師:什么時候也能像孟兄這樣飽覽壯麗的河山,那該多好!帶著向往的心情再來讀一讀。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是??!與故人的深情使得這次分別帶著一種離愁。而內心帶著對這次遠行的向往,又使得這離愁帶著一絲愉快。使得這首詩既情意綿綿又雄渾開闊,無怪乎千古流傳??!讓我們也帶著詩人那復雜的情感再次吟誦一遍。

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師:如果你要知道這正值開元盛世,年輕的李白剛從屬地……相信你會對這首詩有更深的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感受。今天,我們先探討到這里。請大家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怎樣步步走進古詩,層層感受到詩的內涵的呢?

生:……

師:古詩和其它文章一樣,也是有很多層次的。剛才,我們就試著鋪開了這首詩的意思層。從而,通過它的語言文字觸摸到了它的情感。其實,古詩的層次還是很多的,因為它的內涵是很難窮盡的。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學習下面這首詩,想想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從中你又體會到了哪種情感。先請大家自己讀讀古詩,自己感受一番。

生:(自由朗讀)

師:能不能先和你旁邊的同學交流交流

生:(交流)

師:經過咱們短暫的交流,咱們試著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

師:這次分別不知下次什么時候再相會。因此,這次分別——

生:很悲傷。

師:有一點悲傷,想必兩位詩人說了很多分別的話,喝了不少離別的酒。又端起這最后的一杯“勸君更盡一杯酒”這酒中包含著怎樣的話。

生:老朋友,明年你一定要回來呀!

師:哎呀!這酒中有的是一份期盼。

生:我覺得這杯酒中還有一份思念。

師:是??!出使西域,張騫用了十三多年,蘇武用了十五年……。這酒中能不盛滿了一份思念嗎?

生:這酒中還包含了詩人的悲傷,因為老朋友很可能就不會在回來了。

師:事實真的是這樣,在這次分別后的兩年,王維就去世了。沒有想到這次分別真的是一次訣別。你還有怎樣的感受?

生:我想到了這杯酒中還有一份祝愿。希望

師:是呀!西出陽關荒漠絕域,安知千里外,不有風兼雨。朋友保重啊!這酒中分明有一份祝愿。千種語言,萬種情感匯成“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這首詩寫出了每一個送別人的內心情感,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這首詩被收入《樂府》,作為送別歌曲廣為傳唱。也就叫《陽關三疊》

師:讓我們在《陽關三疊》中再次吟誦這首詩。

生:(讀詩)

師:這首詩還有很多內涵。其實在古代交通不便,因此送別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意的方式?!瞬煌?,事不同,景不同,表達的情意也不同。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感受到那暖暖的真情。

生:謝謝老師!老師們辛苦了!老師們再見!

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古詩二首教學實錄篇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述的情景。

3、理解詩的內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會寫本課7個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述的情景。

媒體資源:視頻《瀑布》,教學課件《古詩兩首:望廬山瀑布 絕句》

2課時

一、播放視頻,情景導入

播放視頻《瀑布》,設疑,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唐代大詩人李白是怎么樣來寫瀑布的。

二、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

1、板書課題,指名拼讀生字:廬(lú)、瀑(pù)。

2、簡介作者。

這首詩是我國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

3、播放教學課件中“課文誦讀”部分,學生聽讀課文。

4、解題

(1)“望”是什么意思?(遠看)

(2)“廬山”是個山名。同學們沒有親自去過廬山,或聽別人說過,或從電影、電視里看過,誰能說說廬山的風景怎樣?(指出:瀑布是廬山的美景之一)

三、學生初讀詩句,說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遙、尺、疑”3個生字的音。

2、通過讀、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再讀詩句,想象畫面。

1、讀第一行詩,說說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教師點撥)

圍繞:煙:指云霧。紫煙:因為有太陽光的照射,云霧顯出紫紅色的光彩。生:產生。生紫煙:發(fā)出一種紫色的煙霧來。

這一行中你覺得哪個詞用得特別好!它活生生地畫出了看爐峰上煙霧慢慢向上升騰的情景。

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2、讀第二行詩,理解“遙看”、“川”。

討論:遙看:

川:水道、河流。

掛:形象地寫出了瀑布外形的壯觀。

3、讀三、四行詩句。

理解:飛流直下:水流的飛瀉。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種夸張,說明瀑布極長,掛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聲勢這樣大,它的聲響會怎么樣?(想象)

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三行詩的意思。

你能把詩人心里想的話說一說嗎?

(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銀河從高高的天上直落下來)。

你覺得這句詩中哪個詞用得最好?(落)

這個“落”字好像寫出了天上突然發(fā)生了變化,天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間。這是多么大膽、新奇的想象??!

4、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5、總結全文,體會感情。(抓?。荷?、飛、落)

6、誦讀詩文,背誦詩文。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五、指導書寫

“遙”、“瀑”寫得左窄右寬。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

練習用鋼筆描紅。

以上教學過程結合動畫課件《古詩兩首:生字學習》輔助進行。

一、復習上一節(jié)內容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播放課件中的“詩文賞析”部分,學生拓展學習相關內容。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絕句,是我國古詩中的一種,它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叫“五絕”,每句七個字叫“七絕”。

2、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三、初讀詩句,說說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先播放課件中絕句的“課文誦讀”部分,學生先聽讀,然后再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兩個生字的音。

2、通過查字典,理解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精讀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第一、二兩行詩句。

輕聲自由讀詩句,想想詩人這樣寫是為了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指導學生讀出舒暢愉悅的心情。

2、學習三、四兩行詩句。

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第三行寫詩人看到了什么?(“西嶺”,教師隨手用藍色粉筆畫起伏的山峰?!扒镅?,教師講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實指,是極言年代的長?!扒镅本褪墙K年不化的積雪,并隨手用白色粉筆在山巒上畫雪)

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窗戶。教師講解:窗戶好像一個畫框鑲在這幅“千秋雪”的“畫兒”的四周,詩人用了個“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動,很形象。并隨手用褐色粉筆畫一個方框把雪山圖框起來)

是誰透過窗框在觀賞這幅特殊的“畫”呢?(是詩人自己)詩人有這么一種閑情逸致去觀賞窗外的景色,說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樣?(心情舒暢愉悅) 詩人向門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東吳指什么地方?為什么說是“萬里船”?

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1)這首詩一行寫一個景,詩人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安排的呢?

(2)小結:這首詩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勾畫出草堂附近各具特點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歡快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讀的時候要注意停頓和重音。

反復練讀。

練習背誦。

五、指導書寫。

“鸝”左右結構,“鷺”上下結構,寫時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以上教學過程結合動畫課件《古詩兩首:生字學習》輔助進行。

六、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

2、背誦課文。

3、抄寫詞語。

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古詩二首教學實錄篇四

1.讀懂二首古詩,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

2.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誦這二首古詩。

5.默寫。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

教學時間: 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復習或收集一兩首唐代詩人的詩,你們完成了嗎?(檢查二三人),今天,我們再學習兩首,著重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第一首古詩《泊船瓜洲》。

1.初讀指導,理解詩句意思。

(1)解題。板書題目:《泊船瓜洲》

指名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2)教師范讀。(注意生字、新詞。)

(3)指名學生試讀。

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教師點撥。

2.精讀訓練,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讀。

(2)思考議論,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個“間”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體會“春風又綠”在這里的意思。

③詩人在詩中運用了兩個貼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①輕聲自讀,想象詩的意境,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②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節(jié)奏和韻味。

(三)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講述每首詩的意思。

2.試著背誦兩首古詩。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前邊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唐代著名詩人孟郊的《游子吟》。

(二)講讀第二首古詩《游子吟》。

1.初讀指導,理解字、詞意思和全詩大意。

(1)解題。板書題目。

指名讀題,說說題目的意思。(贈送給好朋友汪倫的一首詩。)

(2)教師范讀。

(3)學生試讀。

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注意書上的注解。)

①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②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精讀訓練,連貫講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自由讀全詩,連貫講詩意。

(2)思考議論,加深理解。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①輕聲自讀,想象詩中送別的情景,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②這種親情作者是如何表達的?

③有感情地朗讀,想象情景。

(三)鞏固練習。

1.讀課文,先理解加粗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2.欣賞二首古詩,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3.背誦二首古詩。

4.默寫。

(四).總結。

古詩兩首

泊船瓜洲 游子吟

一水 數重山 慈母 游子

春風 綠 密縫 恐遲

還 報

古詩是我國文學寶庫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語言凝煉,魅力無窮。常吟古詩,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還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有益于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和詩學素養(yǎng)。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每次教學古詩,基本上都是教師引領學生逐句講解,再由學生背誦下來便大功告成了。雖然看似知識掌握了,但是古詩中所蘊含的深意以及語言的優(yōu)美、凝練,學生卻并不能很好地去體會。所以我就一直在想,怎樣才能打破這種串講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能主動去學習古詩,主動去感悟詩中的情感,進而有效地去品味詩中獨特的魅力呢?所以在教學這節(jié)課之前,我也在網上欣賞了很多古詩的教學課例,尤其是王崧舟老師執(zhí)教的古詩《楓橋夜泊》這節(jié)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教學中他創(chuàng)設的那種幽深的意境,以及課堂上那濃濃的詩意深深地吸引著我,于是我便在自己的這節(jié)課中進行了如下的嘗試。

《游子吟》《別母》這兩首詩都是以表現母愛為主題,其中又都飽含詩人們對母親的思念及感激之情。所以在教學中,我便將它們放到了一起來執(zhí)教。由于《別母》相對來說是學生比較生疏的一首詩,所以在教學中,我便將它作為主講來學習。而《游子吟》學生們比較熟悉,所以便放在學習《別母》這首詩之后,由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再由學生來自學完成。當學習完兩首詩后,我又將兩首詩中最能體現母愛的詩句穿插在一起,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進而讓學生深入地體會了兩首詩中所表現的母子親情。這樣,有分有合,有教有放,不但使學生對兩首詩有了整體的把握與感悟,又鍛煉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古詩,境界高遠,蘊涵哲理,每一首詩都飽含詩人的深情,令人叫絕的文字背后,更是隱含著詩人彼時彼刻的心情故事。教師只有以情激情、找準情感基點,才能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中學習語言,豐富他們的感情世界。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緊緊圍繞“母愛”這個主題,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引領,并借助音樂、圖片、語言的渲染,將學生緊緊地吸引在古詩的意境之中。比如當學生在朗讀“出門便是天涯路,明日思親夢里人?!边@句詩時,為了讓他們更真切地體會母子間情之深,思之切,我進行了三次引讀指導,同時配上凄婉的樂曲,孩子們早己身臨其境,完全沉浸在了濃濃的思念之中,這樣,詩意不用多講,而詩情便自然地流進了學生們的心中。

五年級孩子理解能力已經達到一定高度,并且經過前四年古詩詞的滋潤,已經具備一定的對古詩的品味感悟能力。因此在學習兩首詩之后,為了讓學生有更深層次的感悟,我適時地引入白居易、周壽昌和李商隱的有關描寫母愛的詩句,一句“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讓孩子們體會到了母子分別時痛徹心扉的傷感,而“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庇衷俅巫寣W生們感悟到兒女對母親的那份思念。當情感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引出李商隱的這句“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又將學生的思緒落實到了如何回報母愛的思考之上,這樣就使學生們的感悟更加深入一些。

當然,除了這幾句古詩外,還有不少現代詩也表達了對母愛的贊美,于是我就想,如果能將一些現代詩也融入本課之中,學生們是否會感悟得更加深刻呢?所以我便試著打破常規(guī),將兩首贊美母愛的現代詩引入了本節(jié)課,讓學生們在讀悟的過程中,感悟古詩與現代詩的區(qū)別,這樣,也將我們祖國古今語言文字的不同魅力貫穿在一起,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語文的熱情。我覺得這樣的拓展,或者內容相關、或者風格相似,學生學起來更容易找到共鳴點。同樣的一節(jié)課,學生學得多,學得活,學得透,學得主動,課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古詩二首教學實錄篇五

1、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Я艘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面:

一只蝴蝶輕輕飄,

順著風兒上九霄。

一心向著云外飄,

可惜繩子拴住腰。

2、指名說

1、出示課文插圖

瞧,圖上的幾個小伙伴正玩得帶勁呢!詩人高鼎把他們寫進了一首詩中,大家想讀讀嗎?

2、板書課題,指導讀準平舌音“村”。

1、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宇音。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指名讀,齊讀。

1、看圖,幾個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

(指名回答: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全班齊讀。

3、看看圖中的景物怎樣?(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4、詩中是怎樣寫的?(引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5、小伙伴在這么美的風景下放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境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1

讀詩想畫畫,指導背誦

1、師配樂朗誦,小朋友閉上眼睛聽,再說說剛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看圖背誦,全班齊背。

復習生字詞,寫字指導

1、抽讀生字、詞卡片,學生說一說怎么記住“醉”這個字。

2、指導寫“忙”字(方法同前)。

擴展活動

開展放風箏活動。

《春曉》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

高鼎的《村居》,則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種情調。良辰美景配上快樂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風華少年,意境多么悠遠。

1、認識“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1、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2、難點:認識生字“醉”和書寫“聲、處”。

古詩兩首教案設計 古詩二首教學實錄篇六

1.了解兩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所抒發(fā)的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通過看注釋理解字詞的意思,從而理解詩句含義,了解詩的內容。

3.通過學習這兩首詩,對詩這種體裁的特點,如感情豐富,語言精煉,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等,有較具體的體會。

4.能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默寫《示兒》。

1.使學生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

2.使學生領會這兩首詩明白如話而又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通過讀文、看注釋,使學生初步理解詩句的含義,了解詩的內容。

(二)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三)能正確、流利地讀詩。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會生字新詞。

(二)了解詩的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引發(fā)興趣。

同學們,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詩這種體裁,語言精煉,所表達的情感豐富,還十分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短圃娙偈住分?,就有許多力作,為同學們所熟悉,并深受大家的喜愛。另外,我國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數不勝數,奇才輩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等等,他們的許多詩句已流芳百世,為后人所傳誦。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兩首詩。一首是宋代的愛國詩人陸游的《示兒》;一首是唐代愛國詩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二)簡介作者和時代背景。

陸游(1125~1209),南宋著名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一生當中創(chuàng)作的詩歌很多,至今保存下來的就有9000多首。詩歌的內容極為豐富。他的詩有的抒發(fā)政治抱負,有的反映人民疾苦,表現出了其渴望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本文所選的《示兒》,是陸游臨終前所作,相當于遺囑。詩人臨終前,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收復中原這件喜事告訴他。這就充分表達了詩人渴望收復失地,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強烈愛國情感。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詩人。字子美,鞏縣(今屬河南?。┤恕K囊簧矂?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篇。當時社會發(fā)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詩中都有真實的反映,曾被世人稱為一代詩史。他的詩在當時藝術成就很高,對后世的影響也很大。本文選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說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亂的叛軍頭子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當時詩人杜甫正在梓州(現在的四川省三臺縣),他聽到這個勝利的消息后,立即寫下了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因多年戰(zhàn)亂終被平息,祖國又重新獲得了統(tǒng)一而感到的無比歡快的心情,同樣也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

(三)學生自己讀詩,并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

(四)教師指名讀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并注意糾正讀音。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萬事空(k#ng) 告乃翁(w5ng)

薊北(j@) 襄陽(xi1ng)

2.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

本課共有4個生字,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寫出每個字的偏旁部首、余筆,再看注釋,結合詩句和字典,看應選擇什么意思。

3.課堂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結構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比如:涕,左邊是氵,右邊是弟,合起來是涕。還可以記成弟弟的弟加上氵就是涕。在書寫時要注意右半部分的弟的寫法和筆順。洛,左邊也是氵,右邊是各,合起來是洛。還可以記成各位的各加上氵,就是洛陽的洛。在書寫時要注意洛的右上角是夂,不是攵。乃字可以用舊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來記住字形。如:奶奶的奶去掉女字旁,就是告乃翁的乃。同樣,祭也可以用舊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來記住字形。即警察的察去掉宀,就是家祭的祭。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讓學生利用形近字組詞的方法,作鞏固練習,幫助學生在對比中記住字形,加強記憶和理解。如:

(三)理解詞語。

1.讓學生讀文,并從詩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看書下注釋、,聯(lián)系詩句內容理解詞語。

以元字為例,元字在詩句中是死去元知萬事空,通過看書下注釋,我們知道元同現在的原,又通過,我們又得知原是原來、本來的意思。原知就是本來就知道的意思。又如:乃字在詩句中是告乃翁,我們通過看書下注釋便可知道,乃翁就是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告乃翁是指告訴你的父親,意思是讓兒子把收復中原這件事告訴自己。

3.出示一些詞語,讓學生練習掌握。

九州同:古代把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常用九州指代中國。九州同:指全國統(tǒng)一。

王師:文中指南宋軍*。

中原: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qū)。

家祭:祭祀祖宗。

告乃翁:告訴你的父親。

但悲:只是為了而感到悲痛。

無忘:不要忘記。

北定:向北進軍平定。

劍外:現在四川省劍閣縣北,大小劍山之間有劍門關。初聞:剛剛聽到。

涕淚:因喜而下的淚水。

漫卷:胡亂卷起。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四)初讀了解詩的內容。

1.教師先指名讀預習,讓學生帶著預習中的問題去讀詩。邊讀邊想2.再指名讀詩,邊讀邊了解詩的內容大意。

3.學生自由讀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每一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五)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詩。

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采用范讀,指名讀、齊讀等方法。

(六)作業(yè) 。

1.讀詩。

2.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進一步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中所抒發(fā)的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二)通過理解詩句,了解內容,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

(三)通過學習這兩首詩,對詩這種體裁的特點,有較具體的體會。

(四)能有感情地朗誦這兩首詩,并能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默寫《示兒》。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

(二)體會詩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學習第一首詩。

1.指名讀詩,讓同學想一想詩的題目的意思。

(1)學生談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各抒己見,充分說。

示:把事物擺出來或指出來使人們知道。示兒:把事物讓兒子知道。因為這是詩人臨終作的詩,相當于遺囑。

(2)使學生明確題目的意思,并說明自己是怎么知道題目的意思的。學生可以通過、理解詩的內容來理解題目的含義。

2.指導學生逐句理解詩的內容,同時體會作者的情感。

(1)學習第一句。

①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讀第一句詩,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學生不易理解的詞語可能有:元知、萬事空、但悲、九州同。

②讓學生看注解或,或聯(lián)系上下詞句,試說一說詞語的意思。

元知:本來就知道。

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

但悲:只是為了而感到悲傷。

九州同:指全國的統(tǒng)一。

③當學生對不易理解的詞語,通過看書下注釋、、聯(lián)系上下詩句弄懂了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第一句詩的意思。即: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我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的統(tǒng)一而感到悲傷。

④教師接著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詩句來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

詩人臨終前感到最悲傷的不是自己的身體、家庭,而是祖國不能統(tǒng)一??梢娫娙司哂卸嗝磸娏业膼蹏榘。?/p>

(2)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詩。

①讓學生先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②看注釋,理解其意思。

王師:這里指南宋軍*。

北定:向北方進軍去平定。

中原:課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qū)。

家祭:祭祀祖宗。

告乃翁:告訴你的父親。文中指的是陸游自己。

③說一說第二句詩的意思。大家討論。

南宋(朝)的軍*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你們祭祀祖宗時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④體會詩人情感。

陸游臨終前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是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自己的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是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千萬別忘了把收復中原的喜訊告訴他。這是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感呀!

3.逐句講解、理解、體會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理解詩的含義和它所包含的詩人的情感。

(1)指名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2)討論整首詩所表達的詩人愛國的情感。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熱情。

4.指導學生朗讀第一首詩。

(1)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哪些詞語或詩句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

但悲 九州同 無忘 告乃翁 北定 中原日

(2)引導學生讀出詩人的愛國熱情。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詩的重要特征是感情豐富,節(jié)奏鮮明,聲韻鏗鏘。我們在朗讀時,不僅要把感情讀出來,而且要把詩的節(jié)奏和韻腳讀出來,并通過反復吟讀,達到背誦的程度。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5.引導學生背誦《示兒》。

(1)在背誦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說一說詩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是通過哪些詞句體現出來的?使學生對詩有整體上的認識。

(2)再引導學生逐句背誦。

(3)學生試背誦后,教師可指名檢查背誦情況,再通過小組背、兩人互背、全班齊背做鞏固練習。

(二)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二首詩。

1.指名讀詩,其他同學想一想詩的題目的意思。

(1)學生各抒己見,逐字逐詞理解后,連起來說題意。

聞:聽說。

官軍:指唐王朝的軍*。

收:收復。

(2)使學生明確題目的意思是:聽說唐王朝的軍*收復河南河北。

2.指導學生逐句理解詩的內容,同時體會作者的情感。

(1)學習第一句。

①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讀第一句詩,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②讓學生看注釋、或聯(lián)系上下詩句的內容,試著講一講詞語的意思。

劍外:劍門關以外,指詩人當時所在的四川。

收:收復。

薊北:指現在的河北省北部,是安、史叛軍的巢穴。

初聞:剛剛聽到。

涕淚:指因喜報而淚下。

③引導學生試講詩句的意思。對的充分肯定,錯的及時糾正。

第一句的意思是:那收復薊北的消息,忽然間在劍外傳揚。我剛剛聽到這個喜訊,眼淚就灑滿了衣裳。

④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

可見詩人當時十分激動,是通過初聞、涕淚滿衣裳等詞句表現出來的。

(2)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①學生讀第二句,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②學生理解這些詞的意思。

卻看:再看。

愁何在:哪還有一絲的憂傷。

漫卷:胡亂卷起。

喜欲狂:高興地簡直要發(fā)狂。

③引導學生試講第二句意思。

第二句詩意為: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里還有一絲的憂傷?詩人胡亂地把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fā)狂了。

④體會詩人的情感。

高興地要發(fā)狂了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心。

(3)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句詩。

①指名讀第三句,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②理解詞意。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③理解第三句的意思。

在大晴天里放聲高歌,暢飲美酒,趁著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鄉(xiāng)。

④體會詩人此時的情感。

通過放歌、縱酒等詞,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體會詩人當時如癡如狂的情態(tài)。

(4)引導學生學習第四句詩。

①教師讓學生讀這一句,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②理解詞意。

即:就。

穿:穿越。

便下:順流而下,一就

③理解第四句意思。

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嶂,順流而下,一過襄陽,便一直奔向洛陽。

④體會詩人此時情感。

通過即從穿、便下向等詞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體會出詩人當時聽到收復失地后急切返鄉(xiāng)的異常歡快的心情和強烈的愛國情。

3.教師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體會詩的內容和作者情感。

(1)引導學生體會喜欲狂是什么意思。

你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的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杜甫喜欲狂的心情?

(2)學生通過讀詩、理解可以得知:喜欲狂是指詩人聽到收復薊北的消息后,高興得簡直要發(fā)狂了??梢詮脑娭械奶闇I滿衣裳、放歌、縱酒、漫卷詩書、即從穿、便下向這些詞語體會出來。

(3)引導學生說說整首詩的內容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教師引導學生讀第二首詩。

(1)引導學生從詩中找一找,哪些詞句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

(2)通過理解使學生體會到:杜甫一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就那樣歡快,這決不僅僅是因為詩人從此可以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為從此祖國可以重歸統(tǒng)一,人民可以免受戰(zhàn)亂之苦。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因多年戰(zhàn)亂被平息,祖國重新獲得統(tǒng)一而無比歡快的心情。詩中忽傳、初聞、卻看、漫卷等詞,層次分明地表現出了詩人聽到勝利喜訊后情緒的變化,從喜極流淚到歡快、狂歡。與此同時,詩人的愛國情感也自然流露其間。

(3)讀出詩人喜欲狂的心情和愛國的情懷??梢赃@樣停頓、讀出重音。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4)引導學生背誦第二首詩。

①先了解整首詩寫了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是通過哪些詞表達的?

②指導學生逐句背誦。

③教師可采用兩人互背、小組背、全班齊背等方式,檢查背誦情況。

(三)引導學生找出這兩首詩表達情感的異同點。

1.相同點:均表達了詩人愛國之情。

2.不同點:《示兒》是通過悲來表達的,寫作者臨終前的牽掛,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沒有見到九州同。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通過喜來表達的,寫作者聽到祖國重歸統(tǒng)一的極度的喜悅和急切還鄉(xiāng)的心情。

(四)教師可檢查學生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默寫《示兒》的情況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8217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