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學美術教案 適合中學的美術教案中學美術教師必備教案(實用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8 17:29:05
最新中學美術教案 適合中學的美術教案中學美術教師必備教案(實用9篇)
時間:2023-12-18 17:29:05     小編:文軒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中學美術教案篇一

1、了解色相環(huán)、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和色彩對比(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等色彩基礎知識。

2、表達對色彩的感覺。

3、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1、了解色相環(huán)、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和色彩對比(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等色彩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了解色相環(huán)、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和色彩對比(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等色彩基礎知識。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策略及意圖

1、課前準備準備教具組織教學集中精力準備上課

教師小結:四季色彩的特點

3、導學達標教師實踐演示

多媒體演示

4、知識運用教師提問:

1、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戶穿黃色的工作服;

5、拓展討論森林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朋友,在全球環(huán)境日益惡化的今天,我們不僅要學會用優(yōu)美的色彩去贊美歌頌它,還應該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教師質疑:如何從實際行動中去保護環(huán)境?學生討論如何從實際行動中去保護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6、課外練習1、做十二色相環(huán);

2、書中東山魁夷的《湖》和科羅

的《楓丹白露森林》分別屬于什么色調?它們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3、從今天起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保護地球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

中學美術教案篇二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以視覺形象承載和表達人的思想觀念、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趣味,豐富人類的精神和物質世界?!北菊n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主要知識點包括:認識到民居是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知道幾種不同地域、民族的居民建筑特色,尤其是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廣東開平碉樓,福建土樓和皖南民居。本課在教材中位于一個以關注、保護和傳承美術遺存為中心的課程單元內,目的在于集中強化是學生了解保護和傳承美術文化的重要意義。

【說學情】

7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主要指導學生通過查閱和搜集資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傳統(tǒng)民居的布局結構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點及其體現的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了解民居特有的藝術魅力和蘊含的深厚文化傳統(tǒng)

【說策略】本課出示了九種不同的民居形式,如果靠教師講解和學生自學是很難達到全面了解的,因此,為以小組研究的形式,課前分小組,每組選取一種民居形式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課上匯報給其他組。這樣分工合作,既節(jié)省時間,又能比較全面地了解我國傳統(tǒng)民居的特色。

【設計意圖】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課前預習、小組討論、課堂交流等措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2、結合組內小課題(網絡資源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運用好網絡資源和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

【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播放各地傳統(tǒng)民居的圖片。

2師:我國是一個多民族,且地域廣闊的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建筑類型,這樣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居模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中國傳統(tǒng)民居的藝術魅力(板書課題)。(優(yōu)美的圖片,雅致的音樂背景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明確民居的概念和特點及歷史。

(民居歷史的講解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課件展示更加清晰明確,使學生容易掌握。體現了美術與歷史地理等學科的密切關系。)

新課過渡:課件展示中國典型傳統(tǒng)民居的地理分布圖(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到全國各地去欣賞當地典型的傳統(tǒng)民居,首先有老師來當導游一起去北京四合院和福建土樓去看看。)

三、師生共同了解、欣賞福建土樓和北京四合院。

1.欣賞北京四合院

(1)播放北京四合院的錄像片,根據課件向學生展示北京四合院整體布局及細節(jié)部分。以連線填空的形式,請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說四合院的各個組成部分名稱,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四合院特點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的四合院圖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四合院的特點,其他同學補充。(四合院的房屋構造比較復雜,錄像片和課件的利用使難懂便容易了。)

(2)教師根據學生發(fā)言總結,北京四合院的特點及文化內涵.

(3)教師提問,通過對,四合院的分析和了解,如果讓你生活在四合院里,你會有什么感受?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回答。

(4)美文欣賞。(描寫四合院的文章片段)(加入美文,增加課堂的深度。)

3.欣賞福建土樓

(1)播放有關福建土樓的旅游記錄片,了解當時居民的生活狀態(tài)。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福建土樓的整體布局及細節(jié)部分。提問:請按照北京四合院的方法,說一說福建土樓中的各組成部分名稱及你所了解到的特點。

學生欣賞錄像片及課件,根據收集的資料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注重網絡資源的運用)

(2)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總結,福建土樓的特點及文化內涵。

(3)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教材中提出的想一想問題。

4.總結學習方法

四、學生分組欣賞其他的民居建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需要學生課前搜集資料,學生大多是通過網絡來了解各地的民居建筑,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看出學生已能熟練的利用網絡來進行學習。)

1教師通過對北京四合院及福建土樓的范例分析,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匯報開平碉樓,石庫門,干欄式民居,皖南民居,下沉式窯洞,蒙古包,藏族碉房的居民特色及文化內涵。

2.關注地域文化(家鄉(xiāng)民居特點)。

(充分利用好地方文化資源培養(yǎng)學生對本民族本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的認同感,進而引導他們認同本土文化,理解多元文化。)

五課堂小結

傳統(tǒng)民居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筆優(yōu)秀文化遺產。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建筑類型,而這些也傳達著不同的風俗,訴說著不同的百姓故事。品味民居,也是在品味中國多樣的民族文化和百姓繁衍生息的歷史!最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林語堂的這段話:

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在自己居住的一個民居建筑中找到家的幸福!

(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民居的認同感,是他們今后能夠自覺增強保護傳統(tǒng)民居的意識)

【說板書設計】

11、傳統(tǒng)民居的藝術魅力

材料結構布局功能文化

中學美術教案篇三

1.初步了解印象派產生的時期、畫派的主要畫家及作品的特點。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本課是“欣賞·評述“課,教學內容安排一課時來完成。教科書通過對印象派畫家及作品的介紹、分析,了解印象派的產生時間、背景,畫派的主要畫家及作品的特點。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四個層面:(1)印象派的概念;(2)印象派的主要畫家;(3)印象派對自然光與色的感受;(4)印象派對自然光與色的表現技法。教學中,讓學生領略到印象派探索的原則和表現形式,分析光與色千變萬化的依據,以及各個藝術家的作品風格特色。

2.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印象派的繪畫風格,體會印象派作品對光與色的感受。

難點:掌握印象派的表現技法。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相關作品,準備好畫油畫的材料。

(教師)多媒體課件、印象派畫家的相關畫冊。

教學過程

1.嘗試表現,新課導入。

(2)l9世紀下半葉在法國有一批畫家,他們的繪畫也注重對景物光和色的視覺感受,你們知道這個畫派嗎?引出課題:《印象派的畫家們》。

2.引導欣賞,分析深人。

學生討論。

(2)出示三棱鏡的展示圖,師生分析,光通過三棱鏡后,由白光分解成彩色光譜。

(3)教師總結:

莫奈根據這一原理,研究出光線與色彩的關系。畫家為了更真實地表現自然界中光與色的變化,探索了同一對象在不同時間、不同光線下所呈現的光色變化。

(4)出示作品《日出·印象》:你覺得這幅畫畫得好嗎?如果你是評論家,請你評一評這幅畫。教師從表現方法上進一步引導(這幅作品描繪的是什么時間?天氣如何?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學生從作品的光與色的關系人手,了解作品對光與色的客觀表現。

(5)教師總結:《日出。印象》描繪的是法國北部勒阿佛爾港口一個多霧的早晨的印象,它采用速寫的方法,與傳統(tǒng)風景畫細膩的畫法顯然不同。當它公開展出時,當時的藝術批評家勒魯瓦發(fā)表文章,以這幅畫的名稱來諷刺與莫奈作品相同風格的繪畫為“印象派”這一本意為嘲諷的名稱,恰好符合立志革新的莫奈等畫家強調真實地表現客觀對象瞬間印象的藝術主張。

3.欣賞作品,加深體會。

(2)出示德加的作品《舞臺上的舞女》。作品的光源來自哪里?給畫面帶來了怎樣的色彩

感受?

學生討論。

(2)將課前對早晨印象習作進行再創(chuàng)作,嘗試運用不同的筆觸,表現出不同物體在光照下的色彩變化。

5.知識拓展

印象派作品欣賞。

中學美術教案篇四

初中美術實驗教材第二冊第二單元《春天的暢想》

1.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感受、解讀、品味春天,讓學生喜歡春天,贊美春天,更加熱愛我們的大自然。以至讓學生珍惜他們這人生的春天。

2.認知目標:通過學生討論,觀察、品味自然景象與藝術品,欣賞課件中春天的影像,讓學生表述春天,了解春天的信息,感受春天的生機。

3.技能目標:能夠用語言表述春天,用畫筆或電腦描繪春夭,用雙手剪裁出春天,用心靈感悟、升華春天。

重點:讓學生討論、聯想,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春日景象,弄懂自然美和藝術美之間的關系。

難點:了解美術作品中的春天,同時讓學生運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來描繪他們心中的春天。

一、導入新課(2分鐘)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置身在一個什么季節(jié)里?

生:春天。

師:在這個春天的季節(jié)里,就讓我們一起來放飛想象的翅膀,去感受著天、體驗春天、探究春天好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春天的暢想》活動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板書)

二、師生活動(12分鐘)

師:春天來了,我們的周圍正悄悄地變化著,大自然正沐浴在春的懷抱里,請欣賞屏幕錄像(展示課件一,關于初春的景象)。

學生欣賞,教師適時地做著解說。

看完錄像后,師問:“同學們,根據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誰想說一說,春天里大自然出現了那些變化,那些征候?大家可以放飛想象,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答案?”(同學們討論回答……)

師:剛才說的是同學們看到和想到的自然景象,大家都是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的,非常好,同學們再想一想:你學過或閱讀過哪些描寫春的文章,作家是怎樣描寫春的,能否舉上一兩個例子。給大家兩分鐘時間討論、思考,看哪一個同學說得。

師:同學們想一想:對于春的暢想、贊美,還可以通過哪種形式來抒發(fā)?

生:用歌唱形式。

師:對極了,掌聲鼓勵。我們知道有那些歌唱春天的歌曲?

生:《小燕子》《春天在那里》《春之歌》《春天來了》《春天的故事》……(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數說著。)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出于害羞等原因,不敢起來唱,教師要動員、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大膽表現。學生起來唱,老師首先參與進來,雙手打拍合唱,號召全體同學應和。課堂掀起了高潮。

師:剛才我們從文學、音樂兩方面暢想了春天,那么畫家又是怎樣來表現春天的呢?展示課件如下:

七嘴八舌:

欣賞課本中的美術作品,作品都是用什么形式來表現的?

通過欣賞討論美術作品,想一想,自然和藝術(美術)有什么關系?

師:首先讓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欣賞課本之后回答。

生:中國畫、油畫、水粉畫、水彩畫、鉛筆畫、蠟筆畫、年畫、雕塑、剪紙……

教師及時鼓勵、表揚回答積極的同學。

第二個問題難度較大,讓同學們討論,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如若還不行,教師可提示如下:我們都喜歡看電視,有時看到辛酸處,我們也跟著主人公傷心、流淚,這是為什么?主人公的遭遇在實現生活中有沒有?“有”也就是說,劇中的情節(jié)現實中是有的,它是取材于生活中的。這樣同學們肯定能夠明白:藝術來源于自然,取材于生活,藝術美是對現實美的集中概括。

通過這樣的探究,討論,提高了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通過對美術作品表現手法的了解,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去構思、表現心中的春天。這是本課的難點所在,為了很好地克服難點,教師即興表現幾個春的小品。教師示范國畫和水彩畫,教師邊示范邊講解。要提示學生:春天的主要色調是什么?為下一節(jié)課做好鋪墊。

學生欣賞,領略一下表現手法,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性。但要提示學生,不要被教師的示范框住思維,目的是發(fā)揮個人所長、個人風格,體現個性。

三、自主與合作練習(18分鐘)

師:好,下面我們按自愿原則,組合小組,也可自己個人一組,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手法、形式、去表現你心中的春天。

展示深件:

各顯神通:

通過自由組合,討論交流,小組成員間達成共識,確定意圖和主題,用國畫、水彩、兒童畫、剪紙等手法進行表現練習。

師:如果你能自己獨立完成更好,我們鼓勵電腦繪圖好的同學到前面講臺的電腦上一顯身手。

教師巡回指導,走進學生當中,與學生一起探討,一起表現,并且隨時幫助學生解決疑難,鼓勵大膽創(chuàng)新。

四、合作評價與探究(6分鐘)

請完成作品的小組的同學到前面解說自己的創(chuàng)意,并且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各級同樣如此,最后請同學們相互討論,各抒己見,互評作品,讓學生暢所欲言,都參與進討論中。并且讓他們提出改進意見:你認為怎樣修改會更好?這樣綜合同學們的意見,發(fā)揮集體的智慧,供各小組參考、修改、提高。(作業(yè)中有鉛筆畫,國畫,彩筆畫,剪紙,等等。)

五、小結及拓展(2分鐘)

教師用激勵贊賞的語言總結、表揚。最后拓展: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季節(jié),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在座的同學們,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的春天。

最后提出要求,讓學生們回去以后把作業(yè)整理好,按時上交。

借用時節(jié),開門見山,直接導入課題。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以學生生活經驗為切入點。這里把學生的思維帶到大自然中去。

讓學生聯系到自然,這個問題一個學生很可能回答不全,讓其他同學補充,盡量調動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

通過學生討論、回答,聯系文學,體現課改的整合意識,豐富擴大了知識面。

與音樂整合,合拍應唱,使每一個同學都參與進來,培養(yǎng)參與意識,更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

通過學生回答,也讓他們了解了繪畫的幾種表現形式。

集體討論,探究,發(fā)揮集體的力量。

教師示范是必要的,“雙基”不能丟,但不能以此局限學生的思維,要張揚個性,允許叛逆、創(chuàng)新。授人以魚,不如投之以漁。

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可自己畫,集體畫,小組畫,電腦畫等,發(fā)揮個人所長,運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表現,百家爭鳴。

自評、他評、師評、集體評,評價中有合作、合作中有探究,開發(fā)了知識的縱橫度。

升華春天,拓展知識面。

中學美術教案篇五

一、教材分析:

當代西方藝術主要是指20世紀下半葉的西方現代藝術,既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無論從政治,經濟,社會或藝術的角度來看,二戰(zhàn)后的世界確實出現了新的發(fā)展趨勢,這時的藝術徹底擺脫了傳統(tǒng)繪畫和雕塑的觀念,向一切傳統(tǒng)藝術提出了:將日常生活用品作為藝術作品展示于美術大廳中,大地成為藝術的創(chuàng)作對象,即大地藝術;一切人類文明的產物都被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媒介,傳統(tǒng)藝術的風格技巧不再視為藝術創(chuàng)作之必需,甚至藝術本身的概念也變得模糊不清,是一個藝術大變革的時代!

本課向學生擇要介紹幾種藝術流派及作品。有大地藝術,波普藝術,達達藝術,行為藝術,影像藝術,通過問答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以多媒體為媒介,引導學生了解當代中西方藝術的特點。

二.學生分析:

在前面幾節(jié)課已經有了鑒賞具象藝術,意向藝術和抽象藝術的經驗,學生對表現性的作品的由來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這些藝術可以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生活中通過報紙,電視或者網絡介紹過的,陌生的是學生看不懂這些作品,就更不要說欣賞這些作品了,所以在欣賞作品時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狀況來了解作品的含義,尤其是一些形式怪誕的作品,單獨理解是非常難的。面對學生“看不懂”的排斥感,如何引導學生理解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關鍵。學生只要有了解的興趣,再加上討論,讓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讓陌生的內容清晰化,從而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

教學目標:

1.認識中西方當代藝術的思想觀念。

2.了解什么是大地藝術,波普藝術,達達藝術,行為藝術,影像藝術等藝術的表現形式和特點。

3.提高學生對中西方當代藝術的鑒賞能力。

四、教學重點:認識中西方當代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和特點,重點介紹達達藝術家杜尚和中國的一些藝術家的作品。

五、教學難點:如何加強學生對中西方當代藝術的思想觀念的理解,流派之間的并存與求新。

六、教學準備:幻燈片,沙畫視頻。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創(chuàng)設情景,順向誘導

教師:這種方式是藝術創(chuàng)作嗎?(沙畫藝術)和你們見到的繪畫作品有什么區(qū)別?這些作品是利用大地中的沙石為材料,在全新的媒介上創(chuàng)作。從而產生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還有很多藝術表現形式?,F在進入課題 新的實驗。

2.揭示課題:(幻燈)當代中西方藝術 二.新課:

作品欣賞(幻燈)

4.《包裹柏林國會大廈》克里斯托夫婦1995年、*板書:大地藝術。特點是:a.以大地為材料。b.體型巨大,是走出美術館和畫廊的藝術品。

《泉》:可以看出藝術進步與社會發(fā)展是相一致的,藝術由此不可定義 《有胡須的蒙娜麗莎》:是達達主義向傳統(tǒng)審美觀念的挑戰(zhàn)?!洞蟛AА罚ú牧希翰A?金屬箔.油彩)

表現一種人為機器、機器為人的荒誕感。(1923年放棄了繪畫,轉而從事更純粹的理智活動,如下棋或進行光學和機械的實驗)

*達達藝術:達達沒有任何含義。是藝術家為自己團體起的名字,舉起餐刀,隨意插入一本辭典,插到的一頁即“dada”,因此得名(以批判的眼光重新研究傳統(tǒng),探索新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

三.討論:題目:對中西方當代藝術所持的態(tài)度

四.小結:當代的中西方藝術已經發(fā)展到面向所有人,藝術開始走向生活、走向過程、也走向觀念。

貴陽市烏當中學 教師:陳劍

中學美術教案篇六

一、預習階段:(導學案)

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二、展示階段:

1、游戲介紹

(1)談話:上節(jié)課的水墨游戲大家玩得非常開心,今天還想玩嗎?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玩更有意思、更富有變化的水墨游戲。

(2)揭題:《水墨游戲》(二)

2、游戲活動

(1)聽雨聲:小朋友,聽!是什么聲音?原來是小雨點在說話。

(2)示范:

a.教師示范用筆蘸墨在宣紙上畫點。

b.重點解決墨色的濃淡:再畫一個不一樣的小雨點。(師:“再加點水,這次點重一點,慢一點。比比看和剛才的小雨點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筆輕重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教師小結:點可以變的:濃濃淡淡、干干濕濕、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4)作業(yè)形式:“這些各咱各樣的點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們變成一張畫呢?”

3、欣賞:

(1)大師作品:黃賓虹及張大千用點來表現的山水畫。比較兩幅畫的不同。

(2)學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畫得多豐富啊!

(3)搞個小小展覽,看哪個小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創(chuàng)意。

三、反饋階段:

教師巡回輔導。

要求:1、小組合完成。

2、教師提醒學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臟教室。

3、展評:

各小組將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賞,誰的點變化最多?誰的畫最美?

四、課堂小結:

課后可以讓學生嘗試畫各種各樣豐富的線條、色塊、形象,看能否像大師一樣畫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畫來。

搜集畫報上畫家們畫的水墨畫作品,并帶到學校來與同學們交流。

五、教學反思:

本課作為小學美術課中首次出現的國畫課,不強調要讓學生畫出某一具體形象作品,而要強調通過有趣的學習活動方式,激發(fā)學生自由表現、大膽探索、感知水墨性、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從而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探究問題的意識及口頭發(fā)表、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中學美術教案篇七

1.初步了解印象派產生的時期、畫派的主要畫家及作品的特點。

1.教材編寫思路。

本課是“欣賞·評述"課,教學內容安排一課時來完成。教科書通過對印象派畫家及作品的介紹、分析,了解印象派的產生時間、背景,畫派的主要畫家及作品的特點。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四個層面:(1)印象派的概念;(2)印象派的主要畫家;(3)印象派對自然光與色的感受;(4)印象派對自然光與色的表現技法。教學中,讓學生領略到印象派探索的原則和表現形式,分析光與色千變萬化的依據,以及各個藝術家的作品風格特色。

2.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印象派的繪畫風格,體會印象派作品對光與色的感受。

難點:掌握印象派的表現技法。

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相關作品,準備好畫油畫的材料。

(教師)多媒體課件、印象派畫家的相關畫冊。

教學過程

1.嘗試表現,新課導入。

(2)l9世紀下半葉在法國有一批畫家,他們的繪畫也注重對景物光和色的視覺感受,你們知道這個畫派嗎?引出課題:《印象派的畫家們》。

2.引導欣賞,分析深人。

學生討論。

(2)出示三棱鏡的展示圖,師生分析,光通過三棱鏡后,由白光分解成彩色光譜。

(3)教師總結:

莫奈根據這一原理,研究出光線與色彩的關系。畫家為了更真實地表現自然界中光與色的變化,探索了同一對象在不同時間、不同光線下所呈現的光色變化。

(4)出示作品《日出·印象》:你覺得這幅畫畫得好嗎?如果你是評論家,請你評一評這幅畫。教師從表現方法上進一步引導(這幅作品描繪的是什么時間?天氣如何?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學生從作品的光與色的關系人手,了解作品對光與色的客觀表現。

(5)教師總結:《日出。印象》描繪的是法國北部勒阿佛爾港口一個多霧的早晨的印象,它采用速寫的方法,與傳統(tǒng)風景畫細膩的畫法顯然不同。當它公開展出時,當時的藝術批評家勒魯瓦發(fā)表文章,以這幅畫的名稱來諷刺與莫奈作品相同風格的繪畫為“印象派"這一本意為嘲諷的名稱,恰好符合立志革新的莫奈等畫家強調真實地表現客觀對象瞬間印象的藝術主張。

3.欣賞作品,加深體會。

學生討論。

(2)將課前對早晨印象習作進行再創(chuàng)作,嘗試運用不同的筆觸,表現出不同物體在光照下的色彩變化。

5.知識拓展

印象派作品欣賞。

中學美術教案篇八

為了更好的上好本課,我對本課的教材和學生的學情進行了深入分析。

1、教材分析

?唐代墓室壁畫》屬墓室壁畫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唐代墓室壁畫進入中學美術課堂對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對唐代豐富多彩的壁畫藝術表現形式的理解,以及對個人品味和審美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在本節(jié)課前已經學習過了《敦煌莫高窟》,學生已經對壁畫藝術有了較為系統(tǒng)的了解,并掌握了壁畫的制作方法,這些都為學生學習唐代墓室壁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為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過墓室壁畫,所以我在課件中展示了多幅作品讓學生欣賞,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唐代墓室壁畫,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fā)其探索墓室壁畫的興趣。本課我采用對比分析法和小組合作探究法,通過比較分析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使學生對唐代壁畫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

3、教學目標

作品結合教學內容,從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途徑、情感與評價、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等4個方面提出明確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唐代墓室壁畫的有關基礎理論知識和藝術特征;學會用對比分析法分析比較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

方法與途徑:欣賞唐代墓室壁畫,了解唐代墓室壁畫的歷史和意義;在討論與交流過程中,了解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不同藝術特征,能用線描的形式臨摹壁畫作品的局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與評價:感悟唐代墓室壁畫的藝術美,分析壁畫的不同表現形式,提升欣賞水平,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運用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評價用語,多激勵,多引導。

4、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唐代墓室壁畫,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分析評價唐代墓室壁畫的美。

教學難點:運用比較分析法探究唐代墓室壁畫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

二、教學準備

參觀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的唐代壁畫珍品館,撰寫觀后感。查閱唐墓室壁畫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總結唐代墓室壁畫中的題材、構圖、人物造型、色彩特點藝術特色。分析比較唐代墓室壁畫與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并結合壁畫圖片詳細列舉,將所需要的圖片配上簡要的文字資料制作成幻燈片在開課前循環(huán)播放。制作多媒體課件供詳細講解需要。

教學方法:欣賞法、對比分析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課時數:1課時

三、教學過程

?導入】用已學知識,引出課題(2-3分鐘)

1、課前循環(huán)播放敦煌莫高窟壁畫和唐代墓室壁畫經典代表作品。

2、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里的壁畫?

3、回顧敦煌莫高窟壁畫,引導學生說一說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唐代壁畫除了莫高窟壁畫以外,你還知道哪些優(yōu)秀的作品?引出唐代墓室壁畫。

?講授】欣賞感知,合作探究(8-10分鐘)

1、什么是墓室壁畫?(課件展示)

墓室壁畫作為中國傳統(tǒng)壁畫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繪于墓室的四壁、頂部以及甬道兩側。墓室壁畫的內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動情況,也有神靈百物、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日月星辰以及圖案裝飾,目的主要是說教和對亡者的紀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間能過上好日子。

2、唐代墓室壁畫

(1)、唐墓壁畫簡介

唐墓壁畫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獨具特色的珍貴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畫精品近600幅,達1000多平方米。其中5件(組)18幅被國家定為國寶級,69件(組)82幅被定為一級品。唐墓壁畫以風格獨特的建筑、簡約傳神的人物、特色鮮明的器物、簡潔明快的山水與栩栩如生的動植物,描繪了當時的儀禮規(guī)范、生活習俗、服飾特色、娛樂方式與建筑風格,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尤其是貴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資料。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墓壁畫包括章懷太子墓客使圖、馬球圖、狩獵出行圖,懿德太子墓闕樓圖、儀仗圖,永泰公主墓宮女圖在內的壁畫珍品97幅;以及輔助文物18件組,其中有些是上展壁畫墓出土,有些則與畫面內容有關。為了便于觀眾比較唐墓壁畫和唐代傳世繪畫,還專門選出唐代前后的傳世名畫復制品作為輔助展品。

(2)、欣賞永泰公主墓壁畫

永泰公主墓,李仙蕙(684-701年)中宗李顯的第七女,謚永泰公主。其墓為高宗乾陵陪葬墓,長87.5米,由墓道、過洞、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組成。出土隨葬品1300遇見。壁畫題材有青龍、白虎、建筑、儀仗、列戟、宮女等。

?永泰公主墓宮女圖》是陜西省乾縣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前室東壁南側出土的畫,現藏陜西歷史博物館。高176厘米,寬196.5厘米。李仙蕙是唐中宗第七女,初封永泰郡主,后贈永泰公主。此圖場面宏大,保存較好,畫中人物為九位風姿綽約的宮女,頭梳高髻,肩披紗巾,長裙曳地,個個體態(tài)豐盈,婀娜多姿。她們手捧方盒、酒杯、拂塵、如意、團扇、蠟燭等,在為首女官的引領下款款徐行,或低語、或回顧、或凝神,神態(tài)被描繪得細致入微,生動傳神。體現了大唐喜好秀麗豐滿、華貴艷媚的女子的風尚,真實的展示出唐代皇室貴族奢靡生活的一瞬間。整體構圖既注意到各顯人物特點,又顧及到畫面和諧統(tǒng)一,色彩豐富,線條流暢,人物的裝束、服飾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精美的畫面又有極高的藝術性。畫師著重通過人物的正、側、背、轉各種微妙的變化,使單調排列的宮女神情相應,構成一個完美的整體,是唐墓壁畫中的精品,達到了藝術效果與歷史價值的高度統(tǒng)一。

(3)、總結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的人物造型與色彩特點

充滿氣勢的構圖、樸拙生動的造型、流動飛揚的線條、豐富熱烈的色彩

3、自學探究章懷太子墓壁畫、懿德太子墓壁畫

(1)、小組合作思考、討論章懷太子墓壁畫中人物的造型與色彩特點。

(2)、小組合作思考、討論章懷太子墓壁畫中人物的造型與色彩特點。

(3)、小組派代表總結發(fā)??

小組合作運用對比分析法分析比較唐墓室壁畫與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將討論結果寫到黑板上。(8-10分鐘)

老師總結(4分鐘)

相同點:

1、社會背景相同。盡顯唐朝的繁榮文化、當時所盛行的厚葬文化和墻繪畫風氣的流行。

2、相同的材料與繪畫思維方式。運用毛筆蘸墨在墻上勾勒出人物,山水、花鳥的形體,然后賦予應有的理想色彩,其用色方法、繪畫技巧、構圖方法和文化習慣,都透漏出中國人的審美和人生哲學,與西方美學相異。

3、都是心靈的寄托。論兩者的產生原因,都是源于心靈的寄托。唐莫屬壁畫所服務的是皇親國戚、貴族后裔,表達他們希望自己在死后或轉世人能享受榮華富貴、權利、地位等。莫高窟壁畫則是貧苦老百姓、商戶、官員的心理愿望,祝福祖先在另外一個極樂世界幸福,寄托自己在外經商平安,脫離塵世的痛苦,來生可以投胎到富貴權勢人家,過得比今生更好。

不同點:

1、題材的選定各有不同。唐墓室壁畫是貴族皇室流行厚葬所產生的繪畫作品,大體表現自己奢華的生活和歷史事件。主要有儀仗出行、外交、狩獵、宮女、樂舞等,希望死后仍能享受今世的快樂。取材關注自己的生活,作品富有生活化、真實化的特點。敦煌莫高窟壁畫則是寄托百姓所想,題材大都選自佛經故事、佛教教義、佛教歷史畫、西方凈土等,經變畫是這時期的重點內容,供養(yǎng)人也漸漸進入了畫面,繪畫題材與百姓的生活逐漸融合起來。

2、構圖處理手法相異。兩者共有長方形構圖和長卷式構圖,三聯式構圖和立體藻井構圖是盛唐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獨特的。

3、藝術語言各有追求。唐墓室壁畫,構圖簡約,形象生動,故事情節(jié)簡練,追求自然生動、生活氣息濃郁的真實感受;用筆用色虛實相生,具有中國畫的寫意屬性;設色為工筆淡彩但又不失該有的厚重感。莫高窟壁畫中,故事內容豐富,構圖飽滿,氣氛活躍,人物造型比較豐滿,顯示佛家的大度與佛法的廣大,具有普度眾生之意;場面宏大,畫面復雜,裝飾性比較強烈,顏色豐富多彩,表述了佛國的一派盛世之象。其用筆設色屬于傳統(tǒng)的工筆重彩畫。

?展示與評價】(3-5分鐘)

1.組代表發(fā)言,自評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分享心得。

2.激勵學生學會有針對性、抓重點進行高效討論。

3.小組互評討論結果,說說自己在今后的課堂討論中該如何改進。

?總結】(2-4分鐘)

鼓勵學生談一談本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教師補充總結本課學到的知識點,同時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

?課后作業(yè)】

1.周末去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唐代壁畫珍品館參觀。

2.撰寫200字左右的觀后感,在課余時間和同學交流感受。

3.嘗試用線描形式劃一劃壁畫中的人物。

以上內容3選2

中學美術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列舉大量生活實例,幫助學生認識色彩的基本知識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色彩現象中體現的各種色彩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參與探究,分組合作學習,練習色彩搭配,啟發(f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色彩現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學會感知各種色彩現象,并能從中體驗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藝術內涵。

教學難點:

欣賞生活中五彩繽紛、千變萬化的色彩現象,體驗文化藝術內涵,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感受和運用色彩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用多媒體展示色彩搭配的圖片實例,引導學生欣賞感受色彩(出示課題)

1.欣賞圖片后的感受是什么?

2.學生討論,分析,談自己的感受。

3.教師歸納總結,由圖片實例引導出色彩知識。

二、新課展開

好的色彩搭配能滿足人的情緒和審美兩方面的需求。每個人都有色彩感覺,

但想要創(chuàng)造和諧的色彩效果,就要認識和運用色彩的三要素。

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

色相:指色彩本來的相貌。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叫明度。在有色彩系列中,最深的顏色是藍紫色,最淺的顏色是檸檬黃。有色彩是以無色彩的明度為基準來判斷的。

純度:指色彩中色素的飽和程度。色彩的相對純度取決于色彩中加入黑白的多少。

2.色彩搭配方法

色相對比:

不同相貌的色彩被運用到一起,會產生豐富的色彩效果,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展示體現色相搭配的圖片)。

明度對比:

同一色相的色彩進行變化統(tǒng)一,形成不同明暗層次的色彩,是只有明度變化的配色,給人以親和感。(展示體現明度搭配的圖片)。

類似色的對比:

色環(huán)上相鄰色的對比,如紅,橙,黃給人以融合,平靜的感覺。

冷暖色的對比:

如紅,橙,黃的搭配給人溫暖的感覺,綠,蘭,紫的搭配給人清冷的感覺。

3.生活中色彩搭配實例的討論

師生共同討論生活中色彩搭配的成功實例,學生思考生活中實例都運用了哪些色彩知識。

三、實踐與作業(yè)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用簡單的造型來根據色彩搭配知識來完成色彩的自由組合。

以生活中的雨傘為例,把傘的簡單造型畫在黑板上,讓學生完成造型后,根據學習的色彩知識自由創(chuàng)作色彩的搭配。

四、課堂總結:

生活中的色彩無處不在,好的色彩搭配體現著人們對色彩規(guī)律的認識和對美的追求,通過對色彩實例圖片的分析,有助于學生對色彩知識和色彩規(guī)律的掌握,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

反思:

本課的教學組織中,采取啟發(fā)和引導的方法,多從生活中的色彩現象入手,提出問題,讓學生參與思索和討論,在這當中學習和認識色彩規(guī)律。在啟發(fā)和引導的過程中還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不同的色彩搭配的實例來使學生真正感知和理解。通過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手段,充分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大膽發(fā)言,并引導學生把學習的重點從色彩寫生訓練,變成學會感知色彩現象,從中體驗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藝術內涵,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感受和運用色彩的能力,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淡化專業(yè)”的思想。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970893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