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插班生小麻雀教案 螢火蟲和小麻雀教案(實用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3 18:57:39
2023年插班生小麻雀教案 螢火蟲和小麻雀教案(實用5篇)
時間:2023-04-03 18:57:39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插班生小麻雀教案 螢火蟲和小麻雀教案篇一

1.練習雙腳向上跳,向前跳。

2.感受與老師、小伙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3.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1.歡快的背景音樂。

2.高低不一的小方凳(表示大樹)若干,小蟲子圖片若干。

熱身活動:

1.模仿小動物走路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學小動物走路吧?。ㄐ」?、小貓、小鴨、小兔子等等)

2.一起來學小麻雀

幼兒扮小麻雀,教師扮麻雀媽媽,聽音樂模仿小麻雀動作:四散飛、跳一跳、吃蟲、喝水等。

游戲“小麻雀捉蟲”。

1. 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棵“樹”作為自己的家,爬上“樹”,當聽到捉蟲的信號時就跳下來,“飛”出去捉蟲。

師:寶貝,現(xiàn)在你來當小麻雀,找一棵大樹來當做你的家。不過,你在聽到捉蟲信號的時候,一定要飛出去捉蟲子,要不然你會餓肚子的。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多次練習。動作指導:兩腳并攏,稍蹲,輕輕跳下來。

3.請個別幼兒示范輕輕跳的.方法。

游戲:

1、游戲:小麻雀做客

引導幼兒去同伴的“家”做客,鼓勵幼兒嘗試從高低不同的椅子上跳下。(動作指導:要跳得又輕又穩(wěn)。)

2.游戲“大花貓來了”。

小麻雀從“樹”上跳下來,四散飛,找食吃;聽到“大花貓”的叫聲,趕快飛回“樹”上躲起來。

師:我們要輕輕從“樹”上跳下來,別讓“大花貓”聽見。好嗎?

師:孩子門,你們已經(jīng)學會了從樹上往下條的本領(lǐng),現(xiàn)在可以自己到地上找東西吃了,要輕輕地從樹上跳下來,別讓小動物們聽見,看到小動物來了,要趕快飛回樹上躲起來。

3.放松活動:捉小蟲。

教師撒小蟲,幼兒四散在地上捉蟲,捉完蟲,四散地跟著教師飛回教室。提示語:“一只小麻雀也沒被動物捉去,本領(lǐng)真大。狗走了,我們又可以去找吃的東西了???,那兒有什么?……吃飽了嗎?該回家了。讓我們把蟲帶回家去吧!”

小班孩子喜歡各種動物,用動物作為導入,極大地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同時根據(jù)孩子們愛模仿的特點,本節(jié)課用麻雀媽媽這一角色帶領(lǐng)小麻雀們學習本領(lǐng),使幼兒更加形象、直觀。

小百科:麻雀是雀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tǒng)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cè)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除樹麻雀外,雌雄均異色。

插班生小麻雀教案 螢火蟲和小麻雀教案篇二

1.能從15—25厘米高出往下跳,會雙腳輕輕落地。

2.能勇敢地嘗試,喜歡集體游戲。

3.幼兒能自主結(jié)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xié)作,提高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1.高低不一的小方凳(表示大樹)若干,小蟲子圖片若干。

2.歡快的活動音樂。

1.熱身活動。

幼兒扮演小麻雀,教師扮演麻雀媽媽,聽音樂模仿小麻雀動作:四散飛、跳一跳、吃蟲、喝水等。

2.游戲——小麻雀捉蟲。

(1)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棵“樹”作為自己的家,爬上“樹”,當聽到捉蟲的信號時就跳下來,“飛”出去捉蟲。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多次練習。動作指導:兩腳并攏,稍蹲,輕輕跳下來。

(3)請個別幼兒師范輕輕跳的方法。

(4)引導幼兒去同伴“家”做客,鼓勵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椅子上跳下。

動作指導:要跳得又輕又穩(wěn)。

3.游戲——大花貓來了。

(1)小麻雀從“樹”上跳下來,四散飛,找食吃。聽到“大花貓”的叫聲,趕快飛回“樹”上躲起來。

(2)引導語:要輕輕從“樹”上跳下來,別讓“大花貓”聽見。

(3)師幼共同游戲,鼓勵膽小的幼兒勇敢地參與到游戲中。

(4)放松活動:捉小蟲。

幼兒四散在地上捉“蟲”,教師帶領(lǐng)幼兒做放松運動并小結(jié)。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插班生小麻雀教案 螢火蟲和小麻雀教案篇三

1、認識本課要求會認的“蹈、瞪、舔、懊”4個生字。會寫“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等10個字,掌握“糾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jīng)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3、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生字詞卡片 掛圖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著名的大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會有怎樣的收獲呢?板書:小麻雀

二、新課

1、自學課文

一讀:小聲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并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標出自然段

2、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

(2)記、寫生字:蹈、瞪、舔、懊

重點指導:蹈(形聲字,左邊表形,右邊表聲。)右邊部分誰認識?舀(yǎo)

你還知道哪些帶“舀”字的字?(稻、滔、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韻母都是ao)

這個字哪最容易寫錯?(右邊容易寫成“陷”的右邊)。

你還知道哪個字帶“陷”的右邊?有什么特點?(餡。韻母是an)

開動腦筋想一想,你用什么辦法區(qū)分、記好“稻、滔、蹈、韜、陷、餡“?

(3)詞語:區(qū)分惱腦

惱:生氣、使生氣。煩悶

腦:頭。腦筋……

你能根據(jù)意思,選正確的字填空嗎?

懊()、大()、()袋、煩()、()人

3、整體把握,捋出線索,感受小麻雀成長過程。

(1)拉出成長發(fā)展階段

默讀課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長過程中,大致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找出文中相應的概括性語句,劃出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開始(),后來(),最后()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樣樣按自己的意思解釋——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還不知道自作聰明是要吃虧的——第十九自然段:會飛了,感到高興,但看到為自己受傷的媽媽,鼻子酸酸的)

(2)根據(jù)成長階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講述了上述內(nèi)容?

(1—13)小普季克不會飛,對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媽媽的話,不聽媽媽的勸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貓的旁邊,媽媽奮不顧身保護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飛到窗臺上,媽媽的尾巴卻被大花貓咬掉了。

(19)小普季克會飛了,心情既高興又難過。

4、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梳理,提出學習的主問題。

小麻雀和麻雀媽媽是一對怎樣的母子?

5、作業(yè):書寫生字、生詞、熟讀課文。

一、導入

同學們,在自然界,動物與人的成長過程有著相同的經(jīng)歷,媽媽們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著共同的做法。高爾基就介紹了這樣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媽媽。今天,我們就隨著前蘇聯(lián)大作家高爾基的筆,去體驗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長過程,或許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長經(jīng)驗呢。

二、新課

1、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

瀏覽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細讀課文,體會成長過程。

這是一對怎樣的母子呢,讓我們到普季克的成長過程中去感受。

(1)以讀代講,初步體會人物特點。

默讀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么了解?

①媽媽:媽媽對孩子十分關(guān)心,總是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生活常識。生怕孩子有危險。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對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強。

小普季克是一個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讀:同座位兩個同學一個讀媽媽,一個讀普季克,只讀兩人的對話。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guān)愛,讀出小普季克的天真與幼稚。

指名讀。

(2)品讀重點段,感受偉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普季克不顧媽媽的勸告,不相信媽媽解釋的話,他還不知道,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終于有一天,他蹲在窩邊,扯著嗓子,唱著自己編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窩下去了,一只大花貓正好蹲在那里這時這對母子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默讀14——18自然段。對這對母子,你又有怎樣的認識?畫出重點語句體會。

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母愛

媽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孩子,愛孩子超過愛自己。

從哪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媽媽的語句。

①15自然段

a對比讀

出示15自然段:通過對比讀,你有什么體會?

撲下來、推到一邊、豎起來、張大了嘴、直瞪說明媽媽心里只想著普季克,毫不猶豫地飛下來,擋在孩子的面前,絲毫沒有想到自己。

朗讀。

b展開想象。

a讀著這樣的語句,你的頭腦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什么?(同學描繪頭腦中出現(xiàn)的畫面)

b出示書中的圖。教師激情:同學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軀拯救自己的幼兒。此時此刻,你仿佛聽到什么?

朗讀。

②16自然段:還從哪感受到這種偉大的母愛?

出示16自然段:重點體會“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

談感受,朗讀

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那母愛。指名朗讀14——16自然段。

(3)角色對話感受小麻雀的成長。

多么動人的畫面,多么感人的話語,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問問你普季克,當你掉下來,正在害怕時,看到媽媽飛下來,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飛了起來?當你看到媽媽因保護你,失去了尾巴還因你學會飛高興而忘卻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說沒什么,總得一樣一樣學,你都學會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導學生一方面感受母愛;一方面認識到小孩子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經(jīng)受鍛煉,增長生活的本領(lǐng)。)

(4)學習19自然段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達同樣的內(nèi)容嗎?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3、拓展延伸,檢驗成長。

創(chuàng)設新的情景:看來小普季克們都從中總結(jié)了成長的經(jīng)驗與教訓。學會飛的小麻雀普季克,開始在媽媽的帶領(lǐng)下,練習捕食了。這回,媽媽會吸取經(jīng)驗,怎樣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樣學習的?想象場景,動筆寫人物之間的對話。注意提示語三種不同位置的使用。

板書設計:

小麻雀

外形 動作 神態(tài)

自作聰明,是要吃虧的

透過童話的文本,緊緊抓住文本的語言,通過反復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逐漸體會到麻雀媽媽與小普季克的形象特點。童話里邊有不少的母子對話,這些對話既體現(xiàn)了媽媽對于孩子的關(guān)愛,也流露出了小普季克天真可愛、自作聰明的個性,所以在教學時我始終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盡量朗讀出不同人物形象的語氣和心情,當然也相機穿插了師生合作朗讀,讓學生加深對形象的認識和了解。

插班生小麻雀教案 螢火蟲和小麻雀教案篇四

五年級語文s版上冊第一課《小麻雀》,出自于高爾基的一篇童話。主要講述了小麻雀普季克自作聰明、天真可愛、不聽媽媽的勸告從窩里掉下來,在媽媽奮不顧身地搶救下,最終學會飛的故事。這篇童話比較適合孩子們閱讀,從文章中大多能夠體會到那種麻雀媽媽偉大的母愛和自作聰明,最終會吃虧的道理。

聯(lián)系生活,體會童話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品讀為主,多讀巧思,在讀中品位小麻雀(普季克)的天真幼稚,對所有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在讀中理解麻雀媽媽的苦口婆心以及為了孩子奮不顧身的偉大母愛。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文本詞語是怎么體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想法的。

1.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jīng)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2.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了解普季克是一只怎樣的小麻雀,媽媽是一位怎樣的媽媽。

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插班生小麻雀教案 螢火蟲和小麻雀教案篇五

1.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jīng)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2.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了解普季克是一只怎樣的小麻雀,媽媽是一位怎樣的媽媽。

教學難點:

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一)導入:同學們,在自然界,動物與人的成長過程有著相同的經(jīng)歷,媽媽們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著共同的做法。高爾基就介紹了這樣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媽媽。今天,我們就隨著前蘇聯(lián)大作家高爾基的筆,去體驗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長過程,或許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長經(jīng)驗呢。

(二)新課:

1、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

瀏覽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細讀課文,體會成長過程。

這是一對怎樣的母子呢,讓我們到普季克的成長過程中去感受。

(1)以讀代講,初步體會人物特點。

默讀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么了解?

①媽媽:媽媽對孩子十分關(guān)心,總是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生活常識。生怕孩子有危險。

②普季克:

小普季克對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強。

小普季克是一個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讀:

同座位兩個同學一個讀媽媽,一個讀普季克,只讀兩人的對話。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guān)愛,讀出小普季克的天真與幼稚。

指名讀。

(2)品讀重點段,感受偉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普季克不顧媽媽的勸告,不相信媽媽解釋的話,他還不知道,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終于有一天,他蹲在窩邊,扯著嗓子,唱著自己編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窩下去了,一只大花貓正好蹲在那里這時這對母子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默讀14——18自然段。對這對母子,你又有怎樣的認識?畫出重點語句體會。

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母愛

媽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孩子,愛孩子超過愛自己。

從哪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媽媽的語句。

①15自然段

a對比讀:

出示15自然段:

媽媽從樹上撲下來。她把普季克推到一邊,渾身的毛豎起來,張大了嘴巴,雙眼直瞪著大花貓。一副兇猛的樣子。

花貓。麻雀媽媽那兇猛的樣子,使大花貓大吃一驚。

通過對比讀,你有什么體會?

撲下來、推到一邊、豎起來、張大了嘴、直瞪說明媽媽心里只想著普季克,毫不猶豫地飛下來,擋在孩子的面前,絲毫沒有想到自己。

朗讀。

b展開想象。

a讀著這樣的語句,你的頭腦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什么?(同學描繪頭腦中出現(xiàn)的畫面)

b出示書中的圖。教師激情:同學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軀拯救自己的幼兒。此時此刻,你仿佛聽到什么?

朗讀。

②16自然段:

還從哪感受到這種偉大的母愛?

出示16自然段:

緊跟著,媽媽也飛了起來,可尾巴卻讓撲上來的大花貓咬掉了。不過,她好像一點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邊,啄啄他的后腦勺,歡天喜地地問:“怎么樣?怎么樣?”

重點體會“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

談感受,朗讀

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那母愛。指名朗讀14——16自然段。

(3)角色對話感受小麻雀的成長。

多么動人的畫面,多么感人的話語,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問問你普季克,當你掉下來,正在害怕時,看到媽媽飛下來,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飛了起來?當你看到媽媽因保護你,失去了尾巴還因你學會飛高興而忘卻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說沒什么,總得一樣一樣學,你都學會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導學生一方面感受母愛;一方面認識到小孩子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經(jīng)受鍛煉,增長生活的本領(lǐng)。)

(4)學習19自然段

普季克終于學會飛了,他感到十分高興;可看著媽媽那光禿禿的尾巴,他又覺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達同樣的內(nèi)容嗎?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普季克你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時此刻,你有想對媽媽說的話嗎?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談:一方面感受媽媽的愛。一方面請媽媽不要嘮叨,應該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領(lǐng)。

3、拓展延伸,檢驗成長。

創(chuàng)設新的情景:看來小普季克們都從中總結(jié)了成長的經(jīng)驗與教訓。學會飛的小麻雀普季克,開始在媽媽的帶領(lǐng)下,練習捕食了。這回,媽媽會吸取經(jīng)驗,怎樣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樣學習的?想象場景,動筆寫人物之間的對話。注意提示語三種不同位置的使用。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220807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