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怎樣提高數(shù)學成績實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29 22:41:57
高中生怎樣提高數(shù)學成績實用
時間:2023-04-29 22:41:57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生怎樣提高數(shù)學成績篇一

我們預習的時候已經把老師將要講什么樣的內容搞清楚了,這樣就可以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聽課。因為有強烈的求知欲,聽課的效果會好很多。在這個時候,要盡可能排除一切干擾因素,緊跟老師的講課思路。當遇到自己沒有聽明白的地方,先記錄下來,不要因此而影響后面的聽講。這些疑難問題在課后再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二、學會提煉重點

數(shù)學學科因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老師在課堂上講課的時候都會盡可能地增加趣味性。但是這些趣味的東西有的時候不是重點,那么這就需要你能夠抓住并提煉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什么。

三、

大膽表達看法

老師會在

教學

過程當中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哪怕老師問一句:“聽懂了嗎?”,這也是互動形式的一種。在這個時候,要學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當自己確實沒有聽明白的時候,要大膽說“不”,這樣老師將依據(jù)班級的整體情況做出決定,究竟是再認真講一遍還是為你課后輔導。這樣實際上你就獲得了更多被輔導的機會。

四、適當記錄筆記

有專家認為課堂上記筆記會影響聽課效果,雖然這種說法不是全對,但是也有其道理。大家在做筆記的時候一定不要老師說什么就記什么,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工整。其尺度在于:是否對自己有益,是否自己能看懂。

高中生怎樣提高數(shù)學成績篇二

一、答題和時間的關系

整體而言,高考數(shù)學要想考好,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一定量的習題練習,在此基礎上輔以一些做題方法和考試技巧。往年考試中總有許多考生抱怨考試時間不夠用,導致自己會做的題最后沒時間做,覺得很虧。

高考考的是個人能力,要求考生不但會做題還要準確快速地解答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做完并能取得較高的分數(shù)。因此,對于大部分高考生來說,養(yǎng)成快速而準確的解題習慣并熟練掌握解題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快與準的關系

在目前題量大、時間緊的情況下,準字則尤為重要。只有準才能得分,只有準你才可不必考慮再花時間檢查,而快是平時訓練的結果,不是考場上所能解決的問題,一味求快,只會落得錯誤百出。如去年第21題應用題,此題列出分段函數(shù)解析式并不難,但是相當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數(shù)甚至一次函數(shù)都算錯,盡管后繼部分解題思路正確又花時間去算,也幾乎得不到分,這與考生的實際水平是不相符的。適當?shù)芈稽c、準一點,可得多一點分;

相反,快一點,錯一片,花了時間還得不到分。

三、審題與解題的關系

有的考生對審題重視不夠,匆匆一看急于下筆,以致題目的條件與要求都沒有吃透,至于如何從題目中挖掘隱含條件、啟發(fā)解題思路就更無從談起,這樣解題出錯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細地審題,準確地把握題目中的關鍵詞與量(如至少,a>0,自變量的取值范圍等等),從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準解題方向。

四、會做與得分的關系

要將你的解題策略轉化為得分點,主要靠準確完整的數(shù)學語言表述,這一點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視,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現(xiàn)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考生自己的估分與實際得分差之甚遠。如立體幾何論證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丟失1/3以上得分,代數(shù)論證中以圖代證,盡管解題思路正確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圖形語言準確地轉譯為文字語言,得分少得可憐;

再如去年理17題三角函數(shù)圖像變換,許多考生心中有數(shù)卻說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數(shù)。只有重視解題過程的語言表述,會做的題才能得分。

五、難題與容易題的關系

拿到試卷后,應將全卷通覽一遍,一般來說應按先易后難、先簡后繁的順序作答。近年來考題的順序并不完全是難易的順序,如去年理19題就比理20、理21要難,因此在答題時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在某個卡住的題上打持久戰(zhàn),那樣既耗費時間又拿不到分,會做的題又被耽誤了。這幾年,數(shù)學試題已從一題把關轉為多題把關,因此解答題都設置了層次分明的臺階,入口寬,入手易,但是深入難,解到底難,因此看似容易的題也會有咬手的關卡,看似難做的題也有可得分之處。所以考試中看到容易題不可掉以輕心,看到新面孔的難題不要膽怯,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定能得到應有的分數(shù)。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276224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