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 美術欣賞論文(優(yōu)質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3 18:00:04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 美術欣賞論文(優(yōu)質11篇)
時間:2023-10-23 18:00:04     小編:翰墨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篇一

《談談幼兒美術欣賞教育》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教師引導幼兒自己欣賞和感受美術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圍美好的事物,了解對稱,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形式美和內容美,從而豐富幼兒的審美經(jīng)驗,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和審美評價能力。美術欣賞是美術作品發(fā)揮作用的重要方面。沒有美術欣賞,美術創(chuàng)作便失去了創(chuàng)作的意義,同樣沒有美術創(chuàng)作,當然也就不可能有美術欣賞,美術欣賞活動是幼兒觀賞作品時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包含了幼兒對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感受。而幼兒由根據(jù)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經(jīng)驗,來理解或解釋作品,引起感情上的共鳴,從中受到教育美的享受。所以,美術欣賞也可以說的一種與美感相結合的教育活動,幼兒通過對美術作品感受,想象,體驗,理解等一系列相互聯(lián)系的精神活動,來正確地認識美術作品,這就是美術欣賞教育活動的基本性質。許多幼兒園都非常重視幼兒的繪畫技能技巧,手工作品的制作,而忽略了幼兒美術欣賞教育。幼兒的美術欣賞活動是一種審美活動。其間經(jīng)歷了感知,想象,理解的心理歷程,并由情感因素貫穿過程,它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組成成分之一,與繪畫教育,手工教育共同組成完整的幼兒美術教育體系。

一、幼兒美術欣賞教育活動的作用

(一)美術欣賞教育活動可以擴大幼兒生活的視野

對于幼兒來說,世界是無窮大的,事物種類繁多,他們不可能觀察和體驗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其實我們大人也不全能。借助許多美術作品,可以使他們接觸到遠遠不能涉及的廣闊領域。例如欣賞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就能使幼兒了解各民族副食的特點,生活習俗,學習色彩的搭配,線條,圖案的運用等。

(二)美術欣賞教育活動可以“潛移默化”得使幼兒受到教育和生活的啟迪

幼兒通過美術作用的欣賞而提高認識,受到教育,表現(xiàn)為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欣賞“雨中的溫暖”這副作品,畫面中,下著雨,一位老師脫下自己的外套搭在兩個孩的是很上,擋住了雨,不僅使孩子欣賞了畫面的豐富的色彩,還使孩子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師關心自己的那一份愛,從而引發(fā)他們的關心同伴,以至關心周圍人。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三)美術欣賞教育活動是提高藝術素質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馬克思說:“藝術對象創(chuàng)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這就是說按照美的原則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反過來會對幼兒起著教育的作用,從而提高幼兒欣賞藝術的能力。好的美術作品能激發(fā)幼兒的情緒,使幼兒的心情感帶愉快的滿足,給其一種美的享受。

通過美術欣賞教育活動,使幼兒認識什么是真善美。教師在知道幼兒進行美術欣賞過程中,應注意從幼兒的年齡特征主伐,進行通俗易懂的講解,啟發(fā),引導幼兒進行欣賞活動。

二、幼兒進行美術欣賞教育活動的指導

在幼兒園活動中美術教育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那到怎么來進行美術欣賞教育活動呢?以下我們就分四點來說說如何指導幼兒美術欣賞教育活動:

(一)美術欣賞作品內容應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

應選擇與幼兒特征和心理特點相適應的美術作品作為欣賞對象。如小班可選擇星星具體,色彩鮮艷,生動有趣的作品讓幼兒欣賞與評價——“例如:小紅和媽媽一起在畫畫,畫著顏色鮮艷的大紅花,媽媽問她這花好不好看啊?你為什么覺得好看呢?”中班可選擇圖案復雜,構思構圖豐富的美術作品供幼兒欣賞與評價——“例如:老師給小剛看一幅畫,里面是一個設置很美的房間,桌上放著一個玩具和一個花瓶,花瓶防在中間。老師就問他:為什么要這樣放啊?這樣放的好處是什么呢?”從而引起幼兒繪畫沒,制作興趣,探究美術作品的制作方法。

(二)美術欣賞作品形式多樣化

選擇欣賞的美術作品畫幅盡可能大些,以便讓幼兒看清楚,欣賞對象也可用幻燈,投影,電視錄象。電影等方式呈現(xiàn)給幼兒?!袄纾豪蠋熆梢酝ㄟ^讓幼兒觀看電視錄象,讓其感受電視錄象中美好事物?!痹谧匀痪拔锖铜h(huán)境布置的欣賞中,最好能讓幼兒身臨其境?!袄纾捍蟀唷斑^新年”的活動中,老師可以把教師布置得跟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過年一樣,帶領幼兒參觀整個幼兒園的環(huán)境布置,讓幼兒感受節(jié)日的熱鬧和喜慶的氣憤?!?/p>

(三)美術欣賞教育活動中教學方法的使用

在美術欣賞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調動幼兒的審美積極性?!袄纾航處熢诮o幼兒欣賞一幅一群朋友在為他們的兒童節(jié)而歡呼的畫面。在欣賞活動開始時,老師不要急于做講解分析,可以先問小朋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啊?這是什么節(jié)日啊?我們小朋友喜歡這個節(jié)日嗎?等等。”因為教師一開始就做了講解和分析這樣做極容易給幼兒造成思維定勢,影響幼兒自身主動的感知和體驗。應讓孩子仔細觀察,使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其次,教師不要做過多多深的.講解分析,對幼兒進行“趕鴨子上架式”的知識灌輸,那樣是會適得其反的。教師應主要通過體溫的方法,對幼兒加以誘導,使他們沿著一定的程度積極進行思考,聯(lián)想,感受,提高審美能力。

(四)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語言,動作,表情來表達對美術作品的欣賞

幼兒通過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xiàn)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可加深對作品的欣賞程度和理解,有利于幼兒欣賞水平的提高。例如,中班折貼活動“美麗的海底世界,”老師先引導幼兒欣賞畫面中各種動態(tài)的魚——有的魚是橢圓形的身體,有的魚是三角形的尾巴,有的魚是半圓形的身體,扇形的尾巴……雖然畫面上是有幾條魚,半能感到這些魚在水里快樂地游來游去,還可以聯(lián)想到海底有許多漂亮的魚兒游來游去。接著,教師又引導幼兒欣賞如何折出魚各種形狀的身體,幾條魚是各不相同,教師又請幼兒用自己的動作來體驗魚兒游的形態(tài),加深了對“海底世界”的理解。

總之,美術作品種類繁多,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的理解,根據(jù)幼兒實際的發(fā)展水平來進行有的放矢的欣賞指導。

三、幼兒進行美術欣賞教育活動的成效

美術欣賞教育要求教師指導幼兒欣賞和感受美術作品中美好的事物,了解對稱,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內容美,從而豐富他們的美感經(jīng)驗,培養(yǎng)其審美情感。在低幼兒童中開展美術欣賞活動,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有其它活動不可代替的功效,它對開闊幼兒的視野,提高幼兒的藝術興趣,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情感體驗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和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均有顯著的作用。在進行幼兒園美術欣賞教學時可采用了以下一些策略:

(一)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分析來增進幼兒的理解力

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欣賞教學時,采用最多的方法遍是講解,分析。在引導幼兒進行有意識的觀察后,老師對作品的形式,要素進行分析和描述,講解作品所傳達的情感,氣氛,理念,使幼兒對作品內涵加以理解。老師在講解時要注意語言的具體形象,抑揚頓挫,激發(fā)幼兒欣賞的興趣,提高欣賞的積極性,并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作品展開豐富聯(lián)想。同時還可以把作品當時創(chuàng)作的背景或其里面的小故事向幼兒作一簡單的介紹,提高他們欣賞的積極性。

(二)通過師生間的互動提問加深幼兒對作品的鑒賞力

幼兒對抽象作品作出反映的熱烈程度,他們對線條,形狀和色彩的直覺感受和把握,他們就做所表達的意想和情感表現(xiàn)性方面所展開的豐富想象,很多時候大人都不及他們。他欣賞活動中常常感受到一些教師沒有感受到的東西,說出一些讓教師意想不到的話。此時,老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見解,保護孩子們的象限經(jīng)過萌芽,提高他們的鑒賞力。

(三)通過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提高幼兒的表現(xiàn)能力

開展同題材風格的比較欣賞;同題材不同表現(xiàn)水平的比較欣賞,使幼兒在感受和感性選擇的同時,老師給予色彩,形狀,以及對稱,均衡,重復變化等形式美和寓意美理性點撥。

常言道:愛美是人的本性,但并不是說人一生下來就有能夠欣賞美的事物的能力。人的欣賞能力不是從娘胎里就帶來的,也不是從頭腦中突然萌生的,而是,后天在教育中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

【參考文獻】

[1]李范.美學與美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2]蔡正菲.美育心理學[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篇二

摘要:美術欣賞教學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美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審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關鍵詞:中學美術;欣賞教學

縱觀當前的美術教學,美術欣賞已貫穿從小學至大學的審美教學全過程中。而中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質的初級階段,必須與學生的年齡特點相結合,掌握學生欣賞習慣和欣賞特征。

面對一幅繪畫作品,該如何欣賞?這是每一個人都會在心里問的一個問題。在美術界,這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而且是一個從來末能形成共識的學術問題。從大量的聽課與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少欣賞課中,教師講授時間很多,大部分超過30分鐘,有的甚至整節(jié)課講授,學生學的機會很少,這樣的課,不單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學得更累,更沒有興趣,這也不適應現(xiàn)在所提倡的減負運動。作為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著這一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在這里談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美術欣賞教學的常見類型

一般說來,常見的美術欣賞教學有以下四種類型。

(1)解說型-----教師對美術傷口或是對美術欣賞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講解、說明。

(2)問答型-----教師就作品或欣賞知識、原理提問,學生回答。

(3)討論型------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討論,教師作為援助者。

(4)自由型------學生在學校內外自發(fā)地、自由地欣賞美術作品。

解說型的美術欣賞教學的類型最常見。象上面所講的那樣,一味由教師講解,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容易陷入知識灌輸型的模式之中。但是,如果能在欣賞話題方面下功夫,對作品作出好的選擇,并具有高超的解說技巧,那么,這可以克服上述缺點。

問答型和討論型的方法有相互關聯(lián)之處,但相比之下,討論型的欣賞教學方法更理想。

自由型的欣賞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時間、喜歡的作品,按自己的方式來欣賞。這種方法是最理想的,但是很可能導致這樣的結果,那就是只有一部分的學生掌握了欣賞的能力,而另一部分的學生由于缺乏引導,欣賞能力沒有得到提高。

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我們應根據(jù)不同的課業(yè)欣賞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師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對教材要有充分的認識

為了增加欣賞內容的趣味性,充實課堂內容,教師不光要備好課,寫好教案,對于搜集到的美術欣賞作品(世界名畫、優(yōu)秀藝術作品等)一定要先選好題材內容。因為每件美術作品最突出的美點所處部位不同,所以備課、授課的側重也應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點分析須側重于時代背景和歷史故事;有的應側重于藝術家奇特而巧妙的構思;有的應側重于形象的空間組合和畫面構圖;有的應側重于造型那材質的表現(xiàn)力;有的應側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聯(lián)想;有的應側重于對整體空間和自然環(huán)境的關照;有的應側重于某種造型形式因素的運用。

欣賞教學工作也應當是一個創(chuàng)造,其創(chuàng)造精神應體現(xiàn)在如何引導學生發(fā)掘每件作品,獨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質、最感人的美點,并能對其做深刻分析,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和想象,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審美能力。

三、教師的授課方式應該靈活多樣,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自主學習的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在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才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身的創(chuàng)造潛能。美術欣賞中,觀賞者在觀賞美術作品時,最初的感受往往是獲得美感的重要基礎。學生更是憑第一印象(直覺)來欣賞美術作品,學生直覺會受到個體知識和經(jīng)驗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質量都很有限,但確實是親眼所見,親身體驗。根據(jù)這些,課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收集與欣賞內容有關的資料,讓學生有備而“賞”,從而縮短與欣賞內容的距離,產(chǎn)生欣賞的興趣。上課時,教師出示欣賞作品后,教師不要立即講解,可以讓學生讀畫幾分鐘,也可以以討論的形式,再請他們說說自己對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題,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如畫面是以什么顏色為主?畫了些什么?顏色是暖色調,還是冷色調?整幅畫感覺是歡快的,還是傷感的?這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觀感覺,勝于教師的講解。這樣也改變了那種以教師唱獨角戲為師生共同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我們應用心去體驗作品的內涵,引導學生正確地去認識作品,把握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意圖。美術欣賞教學發(fā)展到今天,總的來說時間不是很長,成功的經(jīng)驗也并不多,總結經(jīng)驗,是為了堅持正確的方向,希望同行與專家們都來研究探索中學美術欣賞教學的規(guī)律和方法,以達到和諧的教學效果,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素質而共同努力。

[中學美術欣賞論文]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篇三

摘要:美術欣賞課的開設,是要讓學生在面對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時,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美術作品的分析和評價,去理解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初衷和體悟美術作品中內在的精神含義,達到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啟迪智慧.擴大他們的知識面,以及陶冶情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的。筆者從以下幾個角度來探討如何上好美術欣賞課。

關鍵詞:美術欣賞;教學方法;優(yōu)秀作品

一、教給學生欣賞的方法

學生欣賞作品通常憑著第一眼的感覺,感覺好,就好。他們對美術的欣賞的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完全不理解的。那么,教師在這時就應該去引導,去幫助他們明白什么是美術欣賞,教會他們怎么欣賞作品。一般來說,欣賞美術作品是利用美術形式美的五大原則來衡量的:變化與統(tǒng)一、對比與和諧、比例與尺度、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學生掌握了欣賞的方法就可以尋著一定的思路來欣賞,而能很好地糾正課堂上談感受時出現(xiàn)失去重心,在邊緣盲目瞎轉的情況出現(xiàn)。當然,欣賞的方法要和作品結合起來才能起到使學生明白怎么欣賞的目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講大道理,而不結合作品,運用到實踐中,學生還是會一頭霧水。

另外,教給方法不能操之過急,要慢慢來,學生學會了一種后,再教給另一種,如果一口氣教許多,不僅學生接受不了,而且很可能會把各種不同的方法混淆,適得其反。

二、選擇優(yōu)秀的畫家,優(yōu)秀的作品

上課時要先讓學生對畫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個充分的了解,然后對其作品進行分析時,融入畫家的思想和為人,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偉大的藝術品能屹立不倒,不僅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的是對社會產(chǎn)生的影響。只有學生多看、多思考,對一些藝術語言(如點、線、面、體、空間、光、色、材質、肌理)和藝術流派(如現(xiàn)代中國的嶺南派、西方的印象派)等美術知識才能逐步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可通過欣賞展子虔的《游春圖》、閻立本的《步輦圖》、徐渭的《雜花圖卷》、蔣兆和的《流民圖》等眾多名家的作品,體會中國畫融詩詞、歌賦、書法、繪畫、印章于一爐,詩、書、畫、印相映生輝,這也是任何繪畫藝術都沒有的獨特藝術形式。

三、多介紹優(yōu)秀作品的歷史文化背景

欣賞美術作品時,需要欣賞者調動自己已有的大景與作品相關的知識和經(jīng)歷。如:在欣賞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時,以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得知,初問時學生對這幅名畫都回答說好看,但強調要說自己真實感受的時候,很多學生就大膽而直白地表示他們認為《蒙娜麗莎》其實很難看:畫面顏色灰暗、畫面人物目光無神,表情暖昧,尤其是體態(tài)與當今美女形象相差甚遠等等。每當《蒙娜麗莎》被學生殘忍地剖析時,我沒有責怪他們,也不急于立刻糾正他們的觀點。因為至少他們是誠實的,敢于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簡要介紹畫家生平及作品人文主義背景之后,我放開輕柔的音樂,請他們挺直脊背,雙手輕搭放在膝蓋上,模仿蒙娜麗莎的姿態(tài)和神態(tài),想象蒙娜麗莎當時的心境。然后要求學生為蒙娜麗莎的雙眼、嘴角、雙手以及畫面背景分別加上形容詞。學生對這個體驗感覺很新奇,形容詞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但最后他們都習慣性地期待老師給他們一個標準答案,我告訴他們沒有標準答案,正是因為達?芬奇將蒙娜麗莎的微笑描繪得若隱若現(xiàn)、似有似無,所以才會讓人覺得永恒而神秘,也因此給蒙娜麗莎的微笑帶來了無數(shù)的可能。

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在美術欣賞課中,教師往往一講到底,這樣,造成教師的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局面,欣賞課變成了“講賞”課。然而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應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體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潛能。教師時刻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設計課堂教學。教師要轉變觀念,由知識的占有人轉變?yōu)橐龑W生學習的人,教師的知識和經(jīng)驗成為學生可利用的資源之一,教師的任務由過去單純傳授知識為主,轉變?yōu)閱l(fā)誘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與信息的優(yōu)化選擇為主。美術欣賞課更是主客體的統(tǒng)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fā)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學生欣賞能力的養(yǎng)成。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有不利于學生欣賞能力的養(yǎng)成。

五、把音樂引進到美術欣賞課的教學

我們知道音樂和美術被稱為“姊妹藝術”,而且它們之間的確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把音樂引進到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不僅活躍了教學氣氛,而且有助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對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賞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匯街的爵士樂》時,一邊放爵士樂,一邊讓學生去找尋畫與音樂之間的聯(lián)系,并把感受表達出來。在音樂影響下,同學們面對畫面,很容易感受到畫中那錯綜復雜的直線和閃爍不定的小色塊形象地表達出爵士樂所特有的節(jié)奏感。這樣,抽象的繪畫語言變成了詮釋音樂的形象的視覺符號了。

六、欣賞與繪畫、工藝結合

美術欣賞課不應是一味地欣賞,有的時候讓學生進行臨摹作品,從中體味作品的內涵,這樣就打破了欣賞課紙上談兵、光說不練的局面,更有助于學生理解作品。美國教育理論把美術教學分為美術創(chuàng)作、美術史、美學、美術評論四個領域,主張各個領域的融會貫通,成為有機的整體。并特別看重美術評論的作用,認為在學生沒有建立起歷史概念的情況下,美術評論對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就很重要。同時該理論又認為美術教學的四個領域并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相互交融與滲透,形成多向互動的關系。因此,欣賞教學與工藝、繪畫的教學并不是孤立的,恰恰相反,欣賞教學始終貫穿在整個美術教學過程中,他們的關系是互為作用的,學生有了繪畫的實踐,能夠更好地理解與認識藝術作品,而在欣賞藝術作品之后,他們就可以將作品的精華運用到自己的制作中。俗話說:“眼高才能手高?!敝挥凶寣W生了解作品中的優(yōu)點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導自己的美術學習活動,從中獲得美的體驗。

綜上所述,使我們明白了欣賞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活動。教學的開展都必須依據(jù)學生前一階段的基礎,提出具體教學目標的側重點。因此,作為美術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欣賞好一張畫,一件工藝品,而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能獨立地去認識美,有選擇地接受新的觀念。

參考文獻:

[1]編寫組.美術欣賞[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仇越.提高美術欣賞能力[n].中國美術報,-10-8.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篇四

【摘要】在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精神指導下,美術教學進一步受到重視。美術欣賞教學是美術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審美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因此,美術教師要正確認識欣賞課,了解美術欣賞課的內容與形式,克服欣賞教學的誤區(qū),弄清欣賞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掌握正確的欣賞教學方法,實現(xiàn)審美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美術欣賞;欣賞內容與形式;欣賞教學誤區(qū);注意問題;欣賞教學方法

很多人認為美術欣賞就是看看畫罷了,其實并沒有那么簡單。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美術教師要重視美術教學。美術欣賞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擴大學生知識領域、開闊眼界,提高學生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美術教師要重視欣賞教學,正確認識欣賞課,把欣賞教學同其它美術教學一樣認真對待。

1 小學美術欣賞課的內容與形式

隨著“大美術觀”的形成,美術欣賞課的內容也隨之擴大到人類發(fā)展史的各個領域,各個時期,可謂包羅萬象?,F(xiàn)在的美術教育已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強調發(fā)展學生的審美文化素質。目前小學美術欣賞的內容也都選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中國古代繪畫,陶瓷,雕塑,像陜西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萬里長城等。外國的有埃及金字塔,古希臘神廟,羅馬角斗場,埃菲爾鐵塔等為主要內容。

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美術作品,根據(jù)他們在美術教學中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分為專題美術欣賞、隨堂美術欣賞和參觀欣賞三種形式。

專題欣賞是利用整節(jié)課時,圍繞某一個階段或某一美術種類進行全面的介紹、賞析,使學生較系統(tǒng)、較深入地了解有關這一類美術類別作品的特點、相關的文化背景及欣賞方法,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如:人教版第十冊第一課《外國繪畫作品欣賞》就屬于專題美術欣賞。

隨堂美術欣賞是從某一技法的角度進行的示范性美術欣賞,使學生較直觀地了解這一美術種類的特點和表現(xiàn)技巧。為提高教學,教師應將此欣賞滲透于日常教學全過程。

參觀欣賞是組織學生參觀美術展、博物館、訪問美術家并看其表演,或參觀城市建筑等的活動。依據(jù)教學的側重點不同,可選擇不同的參觀點。當然參觀欣賞還要依據(jù)具體條件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篇五

摘要: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清醒地認識到教育的目的是促進人的素質全面、和諧發(fā)展,而不只是積累知識那么簡單。素質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使學生在思想、道德、文化、身心等方面能夠得到全面、和諧發(fā)展。美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地位與作用區(qū)別于其他學科。

縱觀當前的美術教學,美術觀賞已貫串從小學至大學的審美教學全過程中。而中小學美術觀賞教學,作為培育學生審美素質的初級階段,必需與學生的年齡特性相分離,控制學生觀賞習氣和觀賞特征。

面對一幅繪畫作品,該如何觀賞?這是每一個人都會在心里問的一個問題。在美術界,這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而且是一個歷來末能構成共識的學術問題。從大量的聽課與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少觀賞課中,教員講授時間很多,大局部超越30分鐘,有的以至整節(jié)課講授,學生學的時機很少,這樣的課,不單教員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學得更累,更沒有興味,這也不順應如今所倡導的減負運動。作為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紤]著這一問題,分離本人的教學理論,在這里談一下本人的考慮。

普通說來,常見的美術觀賞教學有以下四品種型。

(1)講解型-----教員對美術傷口或是對美術觀賞的根本原理和根底學問的解說、闡明。

(2)問答型-----教員就作品或觀賞學問、原理發(fā)問,學生答復。

(3)討論型------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討論,教員作為援助者。

(4)自在型------學生在學校內外自發(fā)地、自在地觀賞美術作品。

講解型的美術觀賞教學的類型最常見。象上面所講的那樣,一味由教員解說,這種以教員為中心的教學辦法容易墮入學問灌輸型的形式之中。但是,假如能在觀賞話題方面下功夫,對作品作出好的選擇,并具有高超的講解技巧,那么,這能夠克制上述缺陷。

問答型和討論型的辦法有互相關聯(lián)之處,但相比之下,討論型的觀賞教學辦法更理想。

自在型的觀賞辦法的優(yōu)點在于學生可選擇本人喜歡的時間、喜歡的作品,按本人的方式來觀賞。這種辦法是最理想的,但是很可能招致這樣的結果,那就是只要一局部的學生控制了觀賞的才能,而另一局部的學生由于缺乏引導,觀賞才能沒有得到進步。

關于我們教員而言,我們應依據(jù)不同的課業(yè)觀賞請求,選擇不同的教學辦法,從而進步教學質量。

為了增加觀賞內容的興趣性,充實課堂內容,教員不光要備好課,寫好教案,關于搜集到的美術觀賞作品(世界名畫、優(yōu)秀藝術作品等)一定要先選好題材內容。由于每件美術作品最突出的美點所處部位不同,所以備課、授課的偏重也應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點剖析須偏重于時期背景和歷史故事;有的應偏重于藝術家奇特而巧妙的構思;有的應偏重于形象的空間組合和畫面構圖;有的應偏重于外型那材質的表現(xiàn)力;有的應偏重于形象外型的寓意和聯(lián)想;有的應偏重于對整體空間和自然環(huán)境的照顧;有的應偏重于某種外型方式要素的運用。

觀賞教學工作也應當是一個發(fā)明,其發(fā)明肉體應表現(xiàn)在如何引導學生開掘每件作品,單獨特有的最突出、最實質、最感人的美點,并能對其做深入剖析,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分析中發(fā)揮發(fā)明和想象,逐步培育他們的藝術涵養(yǎng)和發(fā)明性審美才能。

充沛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自主學習的理論以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承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要在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才干充沛發(fā)揮本身的客觀能動性,調動本身的發(fā)明潛能。美術觀賞中,欣賞者在欣賞美術作品時,最初的感受常常是取得美感的重要根底。學生更是憑第一印象(直覺)來觀賞美術作品,學生直覺會遭到個體學問和經(jīng)歷的局限,感遭到美的成分和質量都很有限,但的確是親眼所見,親身體驗。依據(jù)這些,課前給學生充沛的時間預習,引導學生應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搜集與觀賞內容有關的材料,讓學生有備而“賞”,從而縮短與觀賞內容的間隔,產(chǎn)生觀賞的興味。上課時,教員出示觀賞作品后,教員不要立刻解說,能夠讓學生讀畫幾分鐘,也能夠以討論的方式,再請他們說說本人對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考慮題,引導學生察看畫面。如畫面是以什么顏色為主?畫了些什么?顏色是暖色彩,還是冷色彩?整幅畫覺得是愉快的,還是傷感的?這都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客觀覺得,勝于教員的解說。這樣也改動了那種以教員唱獨角戲為師生共同參與,充沛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鼓舞他們發(fā)表本人的觀念。關于我們教員而言,我們應用心去體驗作品的內涵,引導學生正確地去認識作品,把握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企圖。美術觀賞教學開展到今天,總的來說時間不是很長,勝利的經(jīng)歷也并不多,總結經(jīng)歷,是為了堅持正確的方向,希望同行與專家們都來研討探究中學美術觀賞教學的規(guī)律和辦法,以到達調和的教學效果,為培育學生良好的審美素質而共同努力。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篇六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清醒地認識到教育的目的是促進人的素質全面、和諧發(fā)展,而不只是積累知識那么簡單。素質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使學生在思想、道德、文化、身心等方面能夠得到全面、和諧發(fā)展。美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地位與作用區(qū)別于其他學科。

縱觀當前的美術教學,美術觀賞已貫串從小學至大學的審美教學全過程中。而中小學美術觀賞教學,作為培育學生審美素質的初級階段,必需與學生的年齡特性相分離,控制學生觀賞習氣和觀賞特征。

面對一幅繪畫作品,該如何觀賞?這是每一個人都會在心里問的一個問題。在美術界,這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而且是一個歷來末能構成共識的學術問題。從大量的聽課與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少觀賞課中,教員講授時間很多,大局部超越30分鐘,有的以至整節(jié)課講授,學生學的時機很少,這樣的課,不單教員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學得更累,更沒有興味,這也不順應如今所倡導的減負運動。作為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紤]著這一問題,分離本人的教學理論,在這里談一下本人的考慮。

一、美術觀賞教學的常見類型

普通說來,常見的美術觀賞教學有以下四品種型。

(1)講解型-----教員對美術傷口或是對美術觀賞的根本原理和根底學問的解說、闡明。

(2)問答型-----教員就作品或觀賞學問、原理發(fā)問,學生答復。

(3)討論型------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討論,教員作為援助者。

(4)自在型------學生在學校內外自發(fā)地、自在地觀賞美術作品。

講解型的美術觀賞教學的類型最常見。象上面所講的那樣,一味由教員解說,這種以教員為中心的教學辦法容易墮入學問灌輸型的形式之中。但是,假如能在觀賞話題方面下功夫,對作品作出好的選擇,并具有高超的講解技巧,那么,這能夠克制上述缺陷。

問答型和討論型的辦法有互相關聯(lián)之處,但相比之下,討論型的觀賞教學辦法更理想。

自在型的觀賞辦法的優(yōu)點在于學生可選擇本人喜歡的時間、喜歡的作品,按本人的方式來觀賞。這種辦法是最理想的,但是很可能招致這樣的結果,那就是只要一局部的學生控制了觀賞的才能,而另一局部的學生由于缺乏引導,觀賞才能沒有得到進步。

關于我們教員而言,我們應依據(jù)不同的課業(yè)觀賞請求,選擇不同的教學辦法,從而進步教學質量。

二、教員要充沛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對教材要有充沛的認識

為了增加觀賞內容的興趣性,充實課堂內容,教員不光要備好課,寫好教案,關于搜集到的美術觀賞作品(世界名畫、優(yōu)秀藝術作品等)一定要先選好題材內容。由于每件美術作品最突出的美點所處部位不同,所以備課、授課的偏重也應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點剖析須偏重于時期背景和歷史故事;有的應偏重于藝術家奇特而巧妙的構思;有的應偏重于形象的空間組合和畫面構圖;有的應偏重于外型那材質的表現(xiàn)力;有的應偏重于形象外型的寓意和聯(lián)想;有的應偏重于對整體空間和自然環(huán)境的照顧;有的應偏重于某種外型方式要素的運用。

觀賞教學工作也應當是一個發(fā)明,其發(fā)明肉體應表現(xiàn)在如何引導學生開掘每件作品,單獨特有的最突出、最實質、最感人的美點,并能對其做深入剖析,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分析中發(fā)揮發(fā)明和想象,逐步培育他們的藝術涵養(yǎng)和發(fā)明性審美才能。

三、教員的授課方式應該靈敏多樣,以此激起學生的興味

充沛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自主學習的理論以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承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要在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才干充沛發(fā)揮本身的客觀能動性,調動本身的發(fā)明潛能。美術觀賞中,欣賞者在欣賞美術作品時,最初的感受常常是取得美感的重要根底。學生更是憑第一印象(直覺)來觀賞美術作品,學生直覺會遭到個體學問和經(jīng)歷的局限,感遭到美的成分和質量都很有限,但的確是親眼所見,親身體驗。依據(jù)這些,課前給學生充沛的時間預習,引導學生應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搜集與觀賞內容有關的材料,讓學生有備而“賞”,從而縮短與觀賞內容的間隔,產(chǎn)生觀賞的興味。上課時,教員出示觀賞作品后,教員不要立刻解說,能夠讓學生讀畫幾分鐘,也能夠以討論的方式,再請他們說說本人對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考慮題,引導學生察看畫面。如畫面是以什么顏色為主?畫了些什么?顏色是暖色彩,還是冷色彩?整幅畫覺得是愉快的,還是傷感的?這都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客觀覺得,勝于教員的解說。這樣也改動了那種以教員唱獨角戲為師生共同參與,充沛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鼓舞他們發(fā)表本人的.觀念。關于我們教員而言,我們應用心去體驗作品的內涵,引導學生正確地去認識作品,把握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企圖。美術觀賞教學開展到今天,總的來說時間不是很長,勝利的經(jīng)歷也并不多,總結經(jīng)歷,是為了堅持正確的方向,希望同行與專家們都來研討探究中學美術觀賞教學的規(guī)律和辦法,以到達調和的教學效果,為培育學生良好的審美素質而共同努力。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篇七

初中美術教學是美術教學體系的基礎階段,為了初中美術鑒賞課能夠穩(wěn)健地向前發(fā)展,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應該對目前初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推動初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的改進。

美術論文發(fā)表

高中美術課以鑒賞為主,美術鑒賞是在對作品感性認知后的理性追求,是鑒賞者運用自己的感知經(jīng)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分析和判斷。在理解美術作品和美術現(xiàn)象中獲得審美體驗。美術鑒賞活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活動。但在我?guī)啄甑慕虒W工作中發(fā)現(xiàn)單純的美術鑒賞課教學過于枯燥,一般情況下都是教師在分析作品,學生在欣賞作品,但課堂上學生對藝術作品的熱情不會堅持很久。課堂氣氛不夠活躍,久而久之學生會產(chǎn)生厭倦,不屑一顧的態(tài)度。課堂上出現(xiàn)了你講你的,我干我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我對如何更有效的組織鑒賞課堂產(chǎn)生了一些想法,并用在實際工作中,還是有一定的收效:

高中美術鑒賞沒有學生動手的內容,這就區(qū)別于學生在初中,小學上過的美術課。所以不要把鑒賞課變成千篇一律的你講他聽的習慣。在引課時就要吸引住學生,讓學生對本課產(chǎn)生一種好奇,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多下功夫預設出有深度的問題或創(chuàng)設好教學情境。在上《古埃及美術鑒賞》時,我分別在高一(9)和高一(10)班上,導課的方法不一樣,效果也大相徑庭。在高一(9)班上時,我是這樣引課的,上一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史前美術,請同學們回顧一下,說說你們的收獲,(學生稀稀拉拉的回答問題,明顯他們積極性不高)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欣賞古埃及時期的藝術作品。(高中學生學業(yè)負擔重,在學生的意識里不重視美術課。一些學生出現(xiàn)了懶得復習美術知識的現(xiàn)象)。無疑這樣的引課,學生表現(xiàn)出淡漠,學習毫無熱情的現(xiàn)象。是而在(10)班上時我提出關于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你知道多少,說說看。剛開始有幾位學生脫口而出說:金字塔、法老、木乃伊等,班里一下熱鬧起來了,出現(xiàn)了很踴躍的回答問題的現(xiàn)象,有幾位同學把關于古埃及的歷史和藝術作品講出來,我都大吃一驚,學生的知識量盡有這么豐富!當一位同學講到關于圖坦卡蒙墓室,把關于在該墓中發(fā)掘的文物的數(shù)量、文物內容到圖坦卡蒙的故事一一講給大家聽,盡管他在講解的時候神情一開始還是有點羞澀,但通過我微笑的鼓勵,加上他們對古埃及文化深刻的感受,慢慢的他們的講解就順暢了起來,特別是后幾個上臺的同學,由于有時間為自己的講述打一下腹稿,他們的講述尤其精彩。此時的我則站到旁邊,把這些同學的講述同課本結合起來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引出本課的內容。

所以,經(jīng)過實踐,我認為作為一位高中美術鑒賞教師,要讓學生對鑒賞課產(chǎn)生好奇,首先導課是很重要的,所以你是不是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決定一節(jié)課的成敗。

在美術鑒賞中一般比較重視對理論知識的探討和理解,教學手段主要是欣賞圖片,然后就是你說我說,手段的單一性不僅使學生感到乏味,教師也覺得疲倦,學過的東西很快忘記,所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動起來,不但可以加強學生的記憶,更能加深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如,在上《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時》講到《西斯廷天頂畫》這幅作品時,講解了作品的內容,藝術性后。我本人很感動的是米開朗基羅由于長期的高空仰面作畫,使他的頸椎嚴重受損,以至后來看書看信時必須置于頭頂。我覺得很有必要向同學們講講這位大師為藝術的奉獻精神,從而能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這時我請同學們頭仰起來,手試圖在空中作畫,嘗試一下仰面作畫的感覺,有一部分男生調皮的說:這簡單,但我說你能堅持3分鐘嗎,學生回答沒問題,我說你能堅持一節(jié)課嗎學生邊嘗試嘴里開始猶豫,我又說米開朗基羅堅持了4年,而且是站在高18米的腳手架上,其勞作至艱辛可想而知,學生都低下了仰酸的脖子哇的一聲,他們通過短短幾分鐘的嘗試,從心底里佩服這位大師的毅力。有一位同學從而聯(lián)系到自己的學習,他由衷的說米開朗基羅的毅力是我們學生學習的好榜樣,學生這樣的參與,體驗后對美術作品和藝術家的理解更加深刻。這樣的教學活動收效很大,體驗后的人文教育更好的滲透在本課中。

要想讓學生更深入了解作品內涵,教師就需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構思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使學生從欣賞美術色彩、構圖、材質等入手。深入探究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時代背景和作品的精神內涵。比如學習《泥土的生命-古代陶瓷與瓷器》一課時,書本上思考與探究提出的問題是:

(1)白陶在造型上有什么特點?

(2)中國的青銅器反映著什么樣的時代精神?

所以,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問題的設置要有內涵,能引起學生閱讀思考的興趣,體現(xiàn)本課教學目標,通過學生的實踐過程,能深刻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其次,問題要難易適中,讓每位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勇氣,獲得教師的肯定后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探究帶來的成功和喜悅。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預設本課的問題,同時在長期的教學中強化教學相長,因材施教的能力。讓教師做到樂教;學生做到樂學,最終實現(xiàn)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要想更有效的組織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只要我們美術教師帶著一顆熱愛美術教育的事業(yè)心,帶著對學生的愛心和責任心。滿腔激情地投身到美術課的教學、實踐、研究中去,一定會使的美術教學會成為一門特色,一門藝術。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篇八

活動領域:藝術(美術欣賞)

活動名稱:向日葵

活動班級:中班

活動目標:

1、欣賞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感知作品的構圖美,色彩美及造型美。

2、能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達自己對作品《向日葵》的理解和感受。

3、體驗參與美術欣賞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感知作品《向日葵》的構圖美,色彩美及造型美。

活動準備: 作品《向日葵》ppt,實物向日葵圖片,油畫棒,美術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教師出示實物向日葵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向日葵嗎?(教師出示實物向日葵圖片)。

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幅梵高爺爺?shù)淖髌贰断蛉湛?,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二、初步感受欣賞作品《向日葵》的構圖美,色彩美及造型美。

(一)感受作品的構圖美。

1、幼兒欣賞《向日葵》,大膽描述畫面,表達感受。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樣的感受?

2、幼兒通過欣賞,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眼里的向日葵。

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真棒!這幅畫里面有很多不一樣的向日葵,耀眼的黃顏色充斥整個畫面。

(二)感知作品的色彩美。

教師:小朋友們看看,這幅畫中的向日葵是什么顏色的?它們的顏色一樣嗎?

教師小結:在梵高爺爺?shù)倪@幅《向日葵》中,向日葵的花瓣是金黃色,

花蕊畫的火紅火紅的,但是每朵向日葵的顏色深淺不一。

(三)感知作品的造型美

教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朵向日葵?大家仔細看看,這些向日葵的造型有什么不同?

教師小結: 畫面中一共有14朵向日葵,它們朝向不同的方向,有的正在盛開,有的花瓣已經(jīng)掉落,有的仰著頭,有的低著頭。

三、教師組織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達對作品《向日葵》的理解。

教師小結:剛剛小朋友們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了不同向日葵的造型。有的小朋友把雙手張開,表現(xiàn)盛開的向日葵,有的微微低下頭,表現(xiàn)低著頭的向日葵。每個小朋友都用不同的動作表達了對作品《向日葵》的理解。

四、教師引導幼兒感受領會并表達作品《向日葵》的情感,并對作品進行審美判斷。

教師:梵高爺爺畫的向日葵用了很多深淺不一的黃色,整個畫面被耀眼的金黃色充斥著。看著這幅作品,大家有什么樣的感受,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的都很棒,其實這幅作品由法國畫家梵高創(chuàng)作,當時他的畫畫夢想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沒有放棄,依然對自己的夢想抱著極大的熱情,就像熱烈綻放的向日葵一樣,依然積極樂觀。

五、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并巡回指導。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幅作品嗎?

教師:那現(xiàn)在我們拿起油畫棒,畫出你心目中的向日葵吧!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篇九

在高中開設美術欣賞課,是加強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貫徹素質教育的具體表現(xiàn)。2010年甘肅省高中新課改正式啟動。高中美術欣賞課被正式列為必修課程,內容主要以審美教育、作品欣賞為主。高中美術欣賞課的開設,是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的分析和評價,去理解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初衷和體悟美術作品的精神涵義,達到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啟迪智慧,擴大知識面,陶冶情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的。

美術欣賞;教學。

美術欣賞的概念

通常,人們把學校的美術教育稱作美育。其實,兩者是不完全相同的兩個概念。所謂美育是指“用美的觀念和審美形態(tài)(包括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來熏陶、培養(yǎng)人,從而提高他們的精神素質的一種教育?!币簿褪钦f,美育是以“美”為主題的精神陶養(yǎng)活動。而學校的美術教育所提供的不全是“美”的內涵。中外的美術史早已證明了“美既不是美術的唯一內涵,又不是美術的中心任務”。“美術作品中的一切都是有意味的藝術性形式存在,而非僅美的存在。”因此,美術教育所呈現(xiàn)的是具有豐富的文化觀念、能力和人文思想的教育,它訴諸于人的情感、意識、意志、思維、技能、認知等多方面。所以說,學校的美術教育自有其內在的目的、任務和要求,以及獨具美術內涵特質的教育理念。美育和美術教育是兩個獨立而互有滲透交叉的教育范疇。

美術欣賞決非單純地觀賞,而是使學生在審美對象與主體精神地交互中,發(fā)展和豐富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力。實踐證明:學生在大量的優(yōu)秀、豐富的美術作品欣賞后,記憶儲存積累逐漸增加,視覺審美能力和品位會得到提高;在此基礎上進行美術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的能力會相應地提高。當然這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只有將美術欣賞與美術創(chuàng)造聯(lián)系起來,才是充分體現(xiàn)價值和達到目的的欣賞活動。美術創(chuàng)造是美術欣賞的目的之一,美術欣賞是美術創(chuàng)造的前提,為學生將來的創(chuàng)造活動打基礎。

美術欣賞教學的特點

美術作品的多層性。美術作品是由多種層次和涵義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英國著名藝術史家和批評家艾瑞克·牛頓將藝術品比作可一層層剝開的洋蔥,表皮是“再現(xiàn)層”,表皮之下一層稱為“詮釋層”,再往里一層則稱為“審美層”。牛頓的這一妙喻,清楚地告訴我們:美術作品包含著多層次的信息。對一般人來說,眼睛所看到的是存在的事物,而藝術家的眼睛所看到的卻是存在于事物之中的藝術美的規(guī)律。也就是說我們不但要看到美術作品的表面涵義,而且要理解它的深刻意蘊。

美術欣賞的差異性。美術欣賞是一種與個人主觀因素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再認識和再創(chuàng)造的活動。學生在這一活動過程和效果上表現(xiàn)出的差異性是正確實施美術欣賞教學時不容忽視的問題。心理學家布爾勞在進行了顏色知覺實驗后,提出了四種欣賞類型:

(1)客觀型;

(2)生理型;

(3)聯(lián)想型;

(4)性格型。他認為不同心理——生理類型的人在接觸美術作品之初就可能在定向上形成差異;而且文化、經(jīng)驗等個人因素也會影響欣賞的結果。

美術欣賞的直觀性。美術又稱視覺藝術,美術欣賞的過程離不開視覺的參與。用一般性的語言轉譯美術作品的信息,是難以具體而詳盡地表達人對作品的感覺。我們不應僅僅是教學生讀批評家的闡釋,更要訓練學生看美術作品的能力。理想的美術欣賞境界是欣賞者直接與作品交流。因此,如果在欣賞過程中能夠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全面地、形象地、直觀地呈現(xiàn)信息,就可優(yōu)化美術欣賞教學過程。

美術欣賞的階段性。美術作品的欣賞是各種形式的美術品(如繪畫、雕塑、建筑等)作用于欣賞者思想感情的過程,同時也是擁有一定審美能力的欣賞者對美術作品進行感知、理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動的過程。一般來說欣賞分為三個階段:

審美注意和審美期望:在這一階段時,欣賞者對藝術作品產(chǎn)生精神需求,是進行審美的心理動因,也是進入審美的初始狀態(tài)。在這一階段內,人們在意識上對審美對象產(chǎn)生興趣,表現(xiàn)為欣賞者對審美對象的高度注意。

審美感知與審美情感:對美術作品的色彩、線條、形體、構圖等發(fā)生感性的、自然的直接關系。在感覺的基礎上形成,反映直接作用于欣賞者視覺的對象特征總和,從而使人感受到悲哀、歡快等各種情感。情感在審美中是一個中心問題。美術作品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情感領域。如萬里長城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拉菲爾畫的《圣母像》激起人們愉悅愛慕親切的情感,古希臘雕像《拉奧孔》使人觀后有痛苦的體驗。美術作品在引起欣賞者的激動和共鳴中,喚起了優(yōu)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種種思想感情,在潛移默化中使欣賞者接受某種道德情操,受到某種精神品質的熏陶,從而改善人們的情感狀態(tài),影響人的行為。審美情感可以說是審美過程中的心理動力。

教無定法,我們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應該正確把握美術欣賞的特點,引導學生多層次的、直觀的理解作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征,幫助他們了解美術的知識與規(guī)律。從他們對作品的感知出發(fā),激發(fā)他們的情感,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創(chuàng)造活動打好基礎。以科學的認識過程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學生優(yōu)良的個性品質和各種能力,發(fā)展思維為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將教育的作用發(fā)揮揮到最大的限度,并真正做到為培養(yǎng)人才服務。

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湖南美術出版社

赫伯·里德著,呂廷和譯:《通過藝術的教育》,湖南美術出版社

周楷:《關注快速發(fā)展的美術欣賞教學》,《中國美術教育》

李群等:《高中美術欣賞課“網(wǎng)絡五段式”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驗》,《中國美術教育》

朱建軍:《讓學生了解一點美術的構成法則》,《中國美術教育》

于明:《淺談高中美術欣賞課中的情感共鳴》,七彩美術網(wǎng)

劉北吉:《美育心理學》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篇十

在素質教育精神指導下的美術教育中,美術欣賞活動進一步受到重視,被視為幼兒園實施審美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也能提高兒童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和創(chuàng)作水平,成為美術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欣賞活動對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各地幼兒園對美術欣賞活動并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過美術欣賞活動。美術欣賞活動呈現(xiàn)出很多不足。本論文主要圍繞“通過美術欣賞活動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正確引導幼兒進行美術欣賞從而達到提高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目的)展開研究。闡述幼兒美術欣賞教學的理論依據(jù),在美術欣賞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選擇各種適合幼兒欣賞的教學內容,著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幼兒;創(chuàng)造力;美術欣賞

美術欣賞是幼兒全面發(fā)展教育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3—6歲幼兒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在《3—6歲幼兒發(fā)展指南》中,要和幼兒一起感受、發(fā)現(xiàn)和欣賞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可以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和豐富的審美情感,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素質教育精神指導下的美術教育中,美術欣賞活動受到重視,被視為幼兒園實施審美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也能提高兒童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和創(chuàng)作水平,成為美術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美術欣賞活動是一種培養(yǎng)幼兒欣賞能力的教育活動,是指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和感受美術作品,了解對稱、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內容美,從而豐富他們的美感經(jīng)驗,培養(yǎng)其審美情感和審美評價能力的教育活動。

美術欣賞活動既能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想象的廣闊空間,又能提高兒童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和創(chuàng)作水平,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

美術欣賞是一種視覺心理活動。它從視覺對作品的直觀感受開始,通過知覺與聯(lián)覺、統(tǒng)覺而變成情感和意志的過程。我國古代著名文藝理論家劉勰曾說過:“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揭示了量的積累與質的把握、認識的廣度和理解的深度之間的辨證關系,也佐證了“見多識廣”這一俗話的合理性。同理,幼兒只有廣泛的接觸、感受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才能潛移默化地逐漸認識美術作品和美術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也才能通過對優(yōu)秀作品的`感悟和借鑒發(fā)展自己的美術創(chuàng)作水平,并從中得到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幼兒美術欣賞的目的是通過幼兒對各種美術作品的感知、敘述和分析,初步懂得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能對美術作品做出自己的評價,擴大審美視野和豐富審美情感。

美術欣賞活動是一種綜合性的認知活動和思維活動,兒童所得到的不僅僅是對美的認識,還能了解人文、歷史、地理、自然科學等許多相關知識,是形成多元文化知識結構的重要途徑;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需要兒童對作品進行感知、描述、分析和評價,無形之中就提高了兒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了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

美術欣賞活動是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源泉,是獲得豐富感性經(jīng)驗引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靈感的重要途徑。

那么,我們在美術欣賞活動中,應通過哪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呢?

一、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

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寬松的環(huán)境是幼兒敢于求新求異的前提,能為幼兒提供可以自由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能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寬松的環(huán)境即寬松的、無壓力的、師幼平等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是指教師不把權威的結論或自己對美術作品的看法強加于幼兒,而是要給每個幼兒都有一個表現(xiàn)的機會,讓每個幼兒都能夠大膽地說出自己對其作品的看法,并且充分肯定每個幼兒的感受和理解,給幼兒一個自由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從而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對幼兒進行適當引導。

美術欣賞不存在完全正確的答案,對于同一項內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教師與幼兒一同欣賞達芬奇的油畫作品《蒙娜麗莎》時,有的幼兒會覺得畫面中的人物很有母性,很漂亮,很有親切感,整幅畫面給人感覺很溫暖;而有的幼兒卻覺得畫面很黑暗,很冷,就會給人有種很恐怖很害怕的感覺等。個體差異使得幼兒有完全不同的體驗。而教師則要給每個幼兒都有一個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每個幼兒都能夠大膽地說出自己對其作品的看法,并且充分肯定每個幼兒的感受和理解,對于幼兒的理解和感受給予一定的鼓勵。幼兒只有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才會有大膽求異的可能。如果幼兒擔心被笑話或者被指責而有所顧忌,缺乏自信心,使得幼兒不敢說出與別人不同的看法,影響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從而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一些寫實的美術作品,人們對其內容和情感表現(xiàn)傾向的認識大致相同。如果有個別幼兒的認識完全偏離,教師可以采取讓幼兒討論的方式,讓幼兒各自發(fā)表不同的見解,以對認識存在偏離的幼兒進行正確引導。教師可以請每位幼兒都來大膽說出自己對其作品的理解與感受,促發(fā)幼兒進行討論,逐步引導幼兒獲得正確的認識。

二、提出開放性的問題

對話法是幼兒美術欣賞教學的基本方法,它是指“美術欣賞教育中,教師、幼兒與美術作品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由于幼兒欣賞經(jīng)驗的缺乏,需要教師做好幼兒與作品之間的中介,引導幼兒與作品進行對話。其中,教師開放性的提問是幼兒與作品之間進行對話的橋梁之一。只要運用得當,提出的開放性問題就能成為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手段。

在引導幼兒觀察欣賞對象時,提問:你在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這像什么等,能促使幼兒產(chǎn)生想象的需要和動機,并激發(fā)幼兒去搜索大腦中的表象,選擇已有的形象組成新的形象。特別是在欣賞西方抽象作品時,幼兒面對高度抽象的圖像和線條,在教師開放性問題的激發(fā)下可以充分發(fā)揮發(fā)散性思維,再借助想象將這些抽象的圖像和線條與相應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如幼兒在欣賞米羅的《人投鳥一石子》時,教師問:你在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幼兒把這幅作品中抽象的圖形想象成了一個保齡球;一個妖怪等等,教師接著提問,促使幼兒在注意主要形象的基礎上,展開有情節(jié)的想象,教師再接著提問:你們能不能創(chuàng)造出一幅更漂亮的作品呢,觸發(fā)幼兒進行討論,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并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

三、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

幼兒在欣賞美術作品時,首先是對作品中具體形象的認識。屠美如在《兒童美術欣賞教育研究》中曾提出:教學實踐證明,對齊白石的魚、蝦圖;徐悲鴻的奔馬,群獅圖;陳永佛的花鳥畫;米勒的《拾穗》;萊頓的《纏線》;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等一些作品,兒童都非常感興趣。這些作品描繪了兒童熟悉的事物,或者有一定情節(jié)的動態(tài)人物,一方面兒童可以通過觀察這些事以及人物的神態(tài)和身體動作來感知作品所表現(xiàn)的主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物和人物所處的具體環(huán)境及整個畫面的色調構圖等方面來感受作品的意蘊,通過對這些藝術作品的欣賞使幼兒對事物更敏感、人物命運的體察更細致和富有同情心,情感體驗更豐富。并擴充了兒童的知識面,開闊了眼界,有益于幼兒的思維模式。但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還要引導幼兒透過內容,認識作品中的點、線、面、形、色等形式要素。教師引導幼兒對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分析,如引發(fā)幼兒認識并分析欣賞對象的顏色、形狀及線條的表現(xiàn)形式和我們平時所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等,分析作品表現(xiàn)形式的過程,有助于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仍以幼兒欣賞米羅的《人投鳥一石子》為例,當幼兒在欣賞其作品時,教師就可以提示幼兒觀察畫面中的不同色塊,引起幼兒對畫面中不同色塊的注意。為了讓幼兒理解畫家是如何把人和小鳥畫得這樣與眾不同,教師可以提示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中的人和小鳥,看看它們與我們平時看見的人和小鳥有什么不一樣,畫家用了什么樣的線條和形狀使它們看起來和平時不一樣。

教師啟發(fā)幼兒注意作品的點、線、面、形、色的運用,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總結作品是怎么樣變形的,這對幼兒的學習來說是一種提升,它有利于幼兒學會在創(chuàng)作中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出更新穎的東西。

四、給作品起名字

給作品起名字一般是在對作品的內容、形式和意義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進行的。幼兒給作品起名字的時候,是根據(jù)自己對作品所傳達的信息的體驗和理解,并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而完成的。教師應該鼓勵每位幼兒都要獨立思考,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幼兒通過給作品取名字,能夠引發(fā)幼兒對作品內容進行一個概括,并促使幼兒對畫家作畫意圖的想象。在欣賞完作品之后,及時讓幼兒進行自由的創(chuàng)作,能極大地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比如在欣賞完作品后,可以讓幼兒用三角形,四邊形、五角形、花朵、葡萄等基本圖形來創(chuàng)作出更多不同的作品,以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五、開展正確評價,激勵幼兒創(chuàng)新

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能力都處于幼稚的狀態(tài)。無論教師怎樣細膩的指導、啟發(fā),甚至執(zhí)手授意,他們的作品都不可能完美無瑕。教師應該根據(jù)幼兒的作品是否富有童趣,是否體現(xiàn)想象力或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只要發(fā)現(xiàn)幼兒思維的閃光點,就應及時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一)評價作品提倡鼓勵

評價不是評議好與壞,對與錯,而是為幼兒進一步思考、探索創(chuàng)造機會,是一個再學習和交流的過程。評畫時,依然要多鼓勵、多表揚。因為人的自我意識,首先是他人態(tài)度的反映,我們對幼兒的看法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怎樣看待自己。對于幼兒來說,表揚效果遠勝于批評。英國教育家洛克說:“兒童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尊重與羞辱對于他們的心理便是最有份量的一種刺激,保護它、發(fā)展它可以產(chǎn)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表揚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肯定,使幼兒更有信心和勇氣繼續(xù)去創(chuàng)作。

(二)評價的科學合理性

科學合理的評價,可以促進和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激勵創(chuàng)造,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和自豪。評價要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幼兒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顒又屑皶r介紹幼兒有創(chuàng)意的表現(xiàn),鼓勵幼兒的標新立異、別出心裁。幼兒完成作品后,可以把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觀賞,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激勵他們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張揚孩子的個性。教師的激勵評價,是對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有力保證。

幼兒處于一個充滿幻想的年齡,幼兒的許多想法與現(xiàn)實有很大的距離,孩子通過美術欣賞活動,可以把美好的愿望、美好的想象變成可見的作品,由創(chuàng)作帶來的驚喜和成就感成為幼兒進行美術創(chuàng)造活動的原動力,所以,幼兒美術欣賞活動是開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最有效途徑。

幼兒教育是基礎的基礎,是社會教育事業(yè)的一項奠基工程,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人才的關鍵期,教育者通過有效的手段形式對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教育,而通過美術欣賞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欣賞,使幼兒對事物產(chǎn)生興趣,并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逐步形成幼兒美術創(chuàng)造的個性,并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通過欣賞,讓幼兒感覺大自然,社會生活,藝術作品的美。使幼兒頭腦中有豐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使幼兒審美素質得到發(fā)展,讓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能使幼兒在頭腦中的美的事物的表象被激活,運用掌握的美術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創(chuàng)造出新穎、獨特、有創(chuàng)造性的優(yōu)秀幼兒美術作品。幼兒通過欣賞大自然、社會生活、美術作品中美的形象,從而提高美的觀察力、感受力、初步評價美術作品的能力。

結論:總之,美術欣賞是幼兒全面發(fā)展教育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精神指導下的美術教育中,美術欣賞活動受到重視,被視為幼兒園實施審美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也能提高兒童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和創(chuàng)作水平,成為美術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美術欣賞活動是一種培養(yǎng)幼兒欣賞能力的教育活動,是一種視覺心理活動,是一種綜合性的認知活動和思維活動,兒童所得到的不僅僅是對美的認識,還能了解人文、歷史、地理、自然科學等許多相關知識,是形成多元文化知識結構的重要途徑;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需要兒童對作品進行感知、描述、分析和評價,無形之中就提高了兒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了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美術欣賞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選擇各種適合幼兒欣賞的教學內容,著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運用教育學原理探討在美術欣賞教學中,能使幼兒快樂地掌握美術欣賞的基本知識和鑒賞方法,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幼兒大膽想象、敢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開闊眼界、陶冶性情、完善健全的人格。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大根幼兒美術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2]劉金花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浙江: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3]俞國良創(chuàng)造力心理學[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俞國良上海學前教育論文集[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2

[5]俞國良幼兒教育[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朱賢著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0

[7]錢初熹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8]王建軍美術教學與審美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10]屠美如兒童美術欣賞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3

洛神賦圖美術鑒賞論文篇十一

美術欣賞教學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美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審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v觀當前的美術教學,美術欣賞已貫穿從小學至大學的審美教學全過程中。而中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質的初級階段,必須與學生的年齡特點相結合,掌握學生欣賞習慣和欣賞特征。

面對一幅繪畫作品,該如何欣賞?這是每一個人都會在心里問的一個問題。在美術界,這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而且是一個從來末能形成共識的學術問題。從大量的聽課與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少欣賞課中,教師講授時間很多,大部分超過30分鐘,有的甚至整節(jié)課講授,學生學的機會很少,這樣的課,不單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學得更累,更沒有興趣,這也不適應現(xiàn)在所提倡的減負運動。作為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著這一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在這里談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般說來,常見的美術欣賞教學有以下四種類型。

1、解說型—————教師對美術傷口或是對美術欣賞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講解、說明。

2、問答型—————教師就作品或欣賞知識、原理提問,學生回答。

3、討論型——————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討論,教師作為援助者。

4、自由型——————學生在學校內外自發(fā)地、自由地欣賞美術作品。

解說型的美術欣賞教學的類型最常見。象上面所講的那樣,一味由教師講解,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容易陷入知識灌輸型的模式之中。但是,如果能在欣賞話題方面下功夫,對作品作出好的選擇,并具有高超的解說技巧,那么,這可以克服上述缺點。

問答型和討論型的方法有相互關聯(lián)之處,但相比之下,討論型的欣賞教學方法更理想。

自由型的欣賞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時間、喜歡的作品,按自己的方式來欣賞。這種方法是最理想的,但是很可能導致這樣的結果,那就是只有一部分的學生掌握了欣賞的能力,而另一部分的學生由于缺乏引導,欣賞能力沒有得到提高。

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我們應根據(jù)不同的課業(yè)欣賞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增加欣賞內容的趣味性,充實課堂內容,教師不光要備好課,寫好教案,對于搜集到的美術欣賞作品(世界名畫、優(yōu)秀藝術作品等)一定要先選好題材內容。因為每件美術作品最突出的美點所處部位不同,所以備課、授課的側重也應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點分析須側重于時代背景和歷史故事;有的應側重于藝術家奇特而巧妙的構思;有的應側重于形象的空間組合和畫面構圖;有的應側重于造型那材質的表現(xiàn)力;有的應側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聯(lián)想;有的應側重于對整體空間和自然環(huán)境的關照;有的應側重于某種造型形式因素的運用。

按理說,教材中每件作品教師都應引導學生進行欣賞,但授課畢竟是老師的個體勞動,老師可以自己做出決定,對教材作品哪些做重點分析欣賞、哪些點到為止,哪些干脆讓學生讀文欣賞或課后自查資料欣賞,處理教材靈活,具體安排。但是,無論教材如何變化處理,萬變不離其宗,最重要的是,教師不僅要有能力找出每件作品所有美點,而且能準確抓住作品諸多美點之中一兩個最為突出的美點,以此設計教學。美術欣賞課教學方法切忌千篇一律。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動、構圖均衡穩(wěn)定、色彩層次豐富?!敝惖睦咸讛?shù),學生還有什么興趣可言?如果學生感到索然無味,那么欣賞還有什么意義呢?教師欣賞教學工作也應當是一個創(chuàng)造,其創(chuàng)造精神應體現(xiàn)在如何引導學生發(fā)掘每件作品,獨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質、最感人的美點,并能對其做深刻分析,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和想象,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審美能力。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自主學習的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在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才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身的創(chuàng)造潛能。美術欣賞中,觀賞者在觀賞美術作品時,最初的感受往往是獲得美感的重要基礎。學生更是憑第一印象(直覺)來欣賞美術作品,學生直覺會受到個體知識和經(jīng)驗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質量都很有限,但確實是親眼所見,親身體驗。根據(jù)這些,課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收集與欣賞內容有關的資料,讓學生有備而“賞”,從而縮短與欣賞內容的距離,產(chǎn)生欣賞的興趣。上課時,教師出示欣賞作品后,教師不要立即講解,可以讓學生讀畫幾分鐘,也可以以討論的形式,再請他們說說自己對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題,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如畫面是以什么顏色為主?畫了些什么?顏色是暖色調,還是冷色調?整幅畫感覺是歡快的,還是傷感的?這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觀感覺,勝于教師的講解。這樣也改變了那種以教師唱獨角戲為師生共同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2、欣賞與繪畫、工藝結合,從中領悟作品內涵

美術欣賞課不應是一味地欣賞,有的時候讓學生進行臨摹作品,從中體味作品的內涵,這樣就打破了欣賞課紙上談兵、光說不練的局面,更有助于學生理解作品。美國教育家艾斯納的dbae教育理論把美術教學分為美術創(chuàng)作、美術史、美學、美術評論四個領域,主張國個領域的融匯貫通,成為有機的整體。并特別看重美術評論的作用,認為在小學生沒有建立起歷史概念的情況下,美術評論對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就很重要。同時dbae理論又認為美術教學的四個領域并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相互交融與滲透,形成多向互動的關系。因此,欣賞教學與工藝、繪畫的教學并不是孤立的,恰恰相反,欣賞教學始終貫穿在整個美術教學過程中,他們的關系是互為作用的,學生有了繪畫的實踐,能夠更好地理解與認識藝術作品,而在欣賞藝術作品之后,他們就可以將作品的精華運用到自己的制作中。俗話說:“眼高才能手高?!敝挥凶寣W生了解作品中的優(yōu)點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導自己的美術學習活動,從中獲得美的體驗。例如:在教學民間繪畫和工藝品欣賞時,學生往往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很想動手做一做,這時妨讓學生照著作品的風格、形象臨摹一下。在欣賞民間泥塑一節(jié)時,我首先展示許多學生的優(yōu)秀泥塑作品,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這些小玩意吸引住了。這時緊接著播放一段泥塑的錄像,講解泥塑的故事和泥塑的知識,最后觀看泥人的制作過程。于是我讓他們學著掛圖上的樣子做一做,最后對自己的作品和圖上的作品進行評價,了解泥塑作品美的因素。能使學生認識到自身作品的優(yōu)點與不足,給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完成練習的基礎上展示一個發(fā)展方向,誘發(fā)學生繼續(xù)探求美的愿望,為下一課的學習作鋪墊。

3、情景創(chuàng)設,從中品味藝術魅力

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在總體形式結構背后都蘊含著豐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種意味等等精神內涵,即意蘊美。在審美直覺這種表層的心理活動刺激了欣賞者的感覺后,將不滿足于停留在表面的連鎖反應,這時教師應積極配合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審美經(jīng)驗,激起他們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我們都知道音樂和美術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音樂是一切藝術門類中最為抽象的藝術,可音樂同樣也是人類表達情感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手段,由于音樂的抽象性,因而人們在欣賞音樂時可以展開聯(lián)想,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起伏,眼前情與景在不斷地變幻,人的情感也不斷地變化。假如在美術欣賞課中有機地把音樂和美術結合起來,將能達到圖音并茂,聲色俱全的表現(xiàn)深刻主題的教學目的,并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理解力、創(chuàng)造力。如欣賞《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時,緊跟上述欣賞過程,用聲情并茂的語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內容,讓學生再仔細觀察纖夫們在學生勞動下的各種不同的表情、姿態(tài),放上一曲《黃河號子》……這時學生就開始自覺地“設身處地”,進入某種情景,而自覺地體驗畫面纖夫們勞動的艱辛,產(chǎn)生審美同情。這時的欣賞主體(學生)受到欣賞對象(纖夫)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接受其審美思想的啟示,展開想象,調動相關的各種感覺實行通感,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畫面。這時學生積極認同的心理活動本身就由理性參與了欣賞活動而推向深化,從而獲得藝術作品內層意蘊的領悟和隨之而來的審美愉悅,審美想象。當學生進入聯(lián)想境界后,教師如能和激昂的語調在音樂聲中誦出俄羅斯著名詩人涅克拉索夫的詩句:“到伏爾加河去!是誰在偉大的俄羅斯河上呻吟?這呻吟聲象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拉纖夫們在痛苦的行進?!边@時學生們原先模糊的,朦朧審美享受一下子就變得清晰了:那優(yōu)美而遼闊的伏爾加河風景與倍受苦難的纖夫處境鮮明對比,仿佛是一曲低沉的號子在炎夏的悶熱中與河水的悲吟混然震顫,學生開始隨主人公一起痛苦、掙扎,逐步進入“物我兩忘”的審美境界?!稗D軸撥弦兩三聲,末成曲調先有情”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使學生很快地排除外界、內心因素的干擾而進入審美心境,這一點尤為重要。教師應利用一切可能,采用電化教育法、語言描述法、設置情景等“不擇手段”而為之,往往事半功倍。中國古代藝術理論尤其強調“虛靜”,主張欣賞藝術時既要虛廓心靈,燥雪精神,又要靜觀默識,凝神體驗。在欣賞時,播放一曲音樂,創(chuàng)設一種藝術氛圍,就能使學生自覺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態(tài)度轉向審美態(tài)度,擺脫實用的功利觀念的和外界的干擾,在濃烈的欣賞氛圍中步入神與物游,洞幽發(fā)微的勝境。

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我們應用心去體驗作品的內涵,引導學生正確地去認識作品,把握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意圖。美術欣賞教學發(fā)展到今天,總的來說時間不是很長,成功的經(jīng)驗也并不多,總結經(jīng)驗,是為了堅持正確的方向,希望同行與專家們都來研究探索中學美術欣賞教學的規(guī)律和方法,以達到和諧的教學效果,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素質而共同努力。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382020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