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實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3 06:01:04
2023年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實用12篇)
時間:2023-11-03 06:01:04     小編:ZS文王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一

以前對白巖松只知道他的“嘴”,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白巖松在母校哈工大的演講,演講的內(nèi)容很豐富,也很精彩,而我也對這個人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索性就找他的書來讀一讀?!白x書就是在讀你自己”,我映像特別深刻,現(xiàn)在我們的讀書都是快餐式的消費,沒有多少人愿意真正花時間讀書,有的也只是標題式的匆匆掃過,一本書的精神在于你去慢慢品味它的細節(jié),而不只是所謂的中心思想,一部名著之所以偉大絕對不是由于中心思想,比如《簡愛》,如果沒有對于簡愛和羅切斯特的精雕細琢,何談偉大?所以,年輕人,不要急躁,干點“沒用的”事情,無所謂成功與失敗,無所謂得與失,無所謂頹廢或者是奮斗,也許那是對生命的另外一種尊重。

很多人有失眠,我高中沒有,大學上學期開始有了,現(xiàn)在沒有了,之中的經(jīng)歷沒有白那么驚心動魄,但是能體會到他的痛苦。而唯一的解藥是時間,而藥效是放下,上學期一直在想自己的前途在哪兒,現(xiàn)在什么都不會,大晚上經(jīng)常會起來到窗臺邊上對著街邊泛黃的街燈呆呆的看著,而這一看表時針又轉了一個360度。而后來想想高中為什么沒有這種失眠、患得患失的情況,因為那個時候沒有時間來思考那么看似偉大的哲學命題,這不是對生命的尊重,這是在糟蹋。

那時候每天和睿哥、超哥、小七吃完飯去買點東西,聽著他們討論一些高端的電子產(chǎn)品,又或者是和張兵、小墩去看看幾本雜志,又或者是到副教師從孔娜那兒隨意抽幾本《讀者》《青年文摘》看看,然后接著用立體幾何的美妙直線勾勒生活(那個時間一度對數(shù)學是真愛)。這也許也是為什么那個時候我在7班成績不好,但是我沒有覺得怎么樣,活得很自在,因為沒時間想那些。

最樂觀的人總是做好最悲觀的打算,心里覺得悲劇或者苦難發(fā)生的時候覺得那才是生命該有的一種形態(tài),而有驚喜時候才會覺得異常的滿足。所以上面說讓自己慢下來,但是不要讓自己閑下來,生活需要用各種去填補,而不是空想,沒有人的生活是想出來或者是談出來的。

上學期結束了我一年半的初戀,我總習慣于把自己的情感掩埋在最深處,室友都認為我像沒發(fā)生過一樣,但是到了夜晚,可以說思緒用泛濫的洪水來形容毫不夸張。夜晚是一張濾紙,會把你那些掩飾全部過濾掉,你所有的掩飾在這種濾紙面前會顯得蒼白無力,假期回老家和親人在一起,和兄弟爬爬山、大聲的唱著無人問津的歌謠,無所謂跑調,無所謂好不好聽、和堂妹們一起出去吃宵夜,教他們做做題。慢慢的覺得其實也許有的人在你生命中就注定是過客,不管當時是多么的一見鐘情,不管當時是多么的一拍即合,不管當時是多么的心有靈犀,不管當時多么的驚心動魄,不管當時多么的刻骨銘心,不管當時是多么的驚艷了時光,最終它不屬于你的東西最終還是會落下帷幕。

放下,不容易,但是必須,因為經(jīng)不起時間的愛情和生命比起來那是多么的一種渺小啊,而生命在時間的面前又是多么的渺小,敬畏生命,敬畏時間!于是,開始又打開那本塵封的日記本,換一種態(tài)度和眼觀,游泳、鍛煉身體、一起去喝機油小聚談談生活、聊聊瑣事、發(fā)點狀態(tài)記錄一下自己的開心或不開心,又感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以這樣一種心態(tài),回憶想念的時候很自然的過濾去了不美好,也只剩下這段關于逝去的美好初戀的甜美回憶。生活,不會應該因為離別而停止,不是嗎?離別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二

“痛并快樂著”,本是央視名記白巖松所著的一本書——《痛并快樂著》,但是該書名亦不是白巖松的原創(chuàng),而是來自于齊秦一張專輯的名字。白巖松以此書來回憶祭奠了自己從事新聞主持十年以來的眾多痛與樂,歡聲和笑語。講述新聞背后的故事,講述其身邊的同事,向讀者告知這些央視名記們鮮為人知的奇聞趣事。

盡管十多年以前的他,筆法稍顯稚嫩,但是其作文時的真情實感仍然將讀者的心靈一網(wǎng)打盡,廣受讀者青睞,博得眾多掌聲和好評??吹綍凶髡邔τ诖髮W時代生活點點滴滴的描繪,不禁想到當下正處于和他當時類似環(huán)境的自己,甚至說是現(xiàn)在自己所背負和承受的壓力,比當時的他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偶爾駐足,回想自己走過的這二十多年,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活記憶里,似乎絲毫沒有多少珍貴的記憶和值得自己回想的片段。長相平淡無奇,其貌不揚,無特別之興趣愛好,沒有驚心動魄,沒有轟轟烈烈、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樣的平淡如水,沒有起伏,甚至連被小石子激起的漣漪都不曾擁有過。細細想來,不禁感到失望,覺得懊惱,心房時時感到有些隱隱作痛。

兒時,沒有更多的精彩瞬間,甚至沒有一張像樣的童年照,看到現(xiàn)在的孩子們從出生之日,甚至是還沒有出生就開始照相,為孩子垂垂老矣之晚年提供了眾多的材料。童年,亦同樣是如此之狀況。

換個角度而言,盡管生活中沒有多少轟轟烈烈的記憶,沒有驚心動魄的創(chuàng)舉,但是起碼還算是半生平安,沒有遭遇到什么刻骨銘心的悲痛或者是災難。起碼這一點上,我算是生活得快樂的。由于家里排行老二,自然而然的得到親戚和家人眾多的額外關照。享受著別人艷羨的幸福。

回首過去,沒有怎么輝煌,沒有怎么燦爛,時至今日,生活中仍然是死水一潭,沒有泛起一點漣漪,甚至還是陷在迷惘,困惑之中,毫無頭緒。沒有目標,沒有方向,處在漫漫黑夜的困頓之中,找不到出處,看不到光明,臨近崩潰的邊緣。但是,我想我還是應該拼勁最后一絲力氣,找到屬于我自己的天地。

白巖松能夠從迷惘和困頓中掙脫出來,并且完成了自己的華麗轉身,步上自己成功的旅程。我仍然應該堅信有屬于我的領地存在,只是等待我將它發(fā)現(xiàn)并轉移到我的名下。生活總是“痛并快樂著”。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三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痛并快樂著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最近,頭腦中總盤旋著“痛并快樂著”這5個有點矛盾的字,這是一本書的雅名,也稱得上是一段不錯的人生吧。作者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新聞人,干過4年的報紙,現(xiàn)如今在電視也混得蠻開。趕上了名人出書的熱潮,也便出版了自己的自傳,小小地總結了自己的前半生。與當下名人出的書相比,可以肯定的是,作者的文筆是很好的,平淡的描述也總能讓人泛起感情的漣漪,這點在出書大軍中是少而又少的,加之他特殊的身份,自己對他的偏愛也達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度。

記得書中曾提到過這樣的話,自己認為挺經(jīng)典的也便記下了。想想等以后老了,也有機會在孫子面前談談自己年少時的“豐功偉績”了。話是這樣的:不管是怎樣的日子,不管是不是你主動選擇的日子,只要在你生命中留下痕跡,回憶時便總是夾雜著一種溫情。這是作者回憶自己大學4年生活和剛走上社會那段艱酸日子時寫下的感想,如今在我們的眼里看似平淡,細細地咀嚼也難免有那么一些道理。道理也便是有了,但怎樣理解也便看每個人的造化了。至少那時我是這樣想的:日子還是得過的,不管此時你是正和家人分享著幸福的喜悅,還是躲在陰冷的地下室里盯著發(fā)霉的面包發(fā)抖,日子是不管怎么樣的,人活著也便活著,除非他真的想死,要不然他依舊還是活著,只是活著的方式不同而已,活著也便有了以后的希望,有了個暢想的余地,這也正是“好死不如賴活著”的道理,當你回首活著的`路時,感慨也便奪眶而出。有朋友的日子也總是美好的,因為有了聊天的對象總比光吃飯的日子來的有勁,干什么也總有個人罩著,膽子也便大了些。在大學男生不談戀愛是不行的,但談了戀愛而無炫耀的對象又是萬萬不行的,于是溫情一詞也便擺上的餐桌,等著較感情化的人去宰割了。

話是多了,因為當時自己也便這樣想著,話匣子一開也就關不住了,但這是在遇到有感觸的話題下,沒感觸的也便是強逼著也開不了口的。書中還有過這樣的一段話,自己也是有感觸的?!叭绻f,被污染破壞的是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那人心的被污染,破壞的則是我們生存的理由”淺看之下,這句話只是作者埋怨了中國的環(huán)境污染之后又對人性提出了質疑,但仔細考究還是能從中得到些什么的。得到的也正如那句老話“因人而異”吧。但讀后沒有一絲感觸的靈魂可以想象已經(jīng)空虛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地步,也便如作者所說的,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來,天天守著幾畝薄田的老百姓的日子是越過越火了,引用現(xiàn)在一句流行的話也便是家家戶戶都奔小康了,但富了的背后是給人警醒的。當平日里靠山吃山的窮鄉(xiāng)親們?yōu)榱四菐装哑弊樱钌匕岩蛔笊降囊路o扒了,那靠水喝水的父老們正拎著幾只金桶排隊去等水接濟時,這又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啊。想想一個偌大的中國,有那么一天,13億人一同哀悼死掉腥臭的環(huán)境,那場面是多么的宏大啊,想必也能評個吉尼斯記錄吧,也難怪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扯也便扯到了這,還有很多廢話也沒得說,不過書中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人回味的,自己還依稀記得這樣的幾個情節(jié)。作者采訪了一個貧窮的小女孩,女孩是被父母遺棄而被一對盲人夫婦收養(yǎng)的孩子,可憐的身世也便具備了,接下來要發(fā)生的也便如諸多電視劇里演的一樣,女孩很用功,品學兼優(yōu),深受大家的喜愛,作者在一把鼻涕一把淚后就幫了女孩的忙,在電視機前為她呼吁了一把,剩下的便是大把大把的票子從那些所謂的慈善家的口袋里飛來,說到這故事也該完了,但故事的跌宕起伏也便體現(xiàn)在這,女孩在得到眾人的幫助后性子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進而離家出走。作者為之發(fā)了很多感慨,譬如作者呼吁社會要加強對弱勢群體的幫助,但幫助又必須是平均的,免得有人得了就得意忘形,沒得的只有等死的份。其次,作者也對人性展開了一大串剖析,雖說數(shù)落了人性的諸多黑暗面,但總體上還是相信人性是光明的。作者還在書中提到了貧窮,或許貧窮這一問題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癥結,過去有,現(xiàn)在也有,雖說該改的也改了,世貿(mào)也入了,那外匯也是大把大把地賺,但在這繁榮的背后,也總有那么幾個衣衫襤褸的身影讓我們記住現(xiàn)實的殘酷。我們只是憑主觀去意想一個完美的世界,或許有人會說“就連美國也可以大喊人權,為什么我們中國就不能構造富裕呢?”話是沒錯,現(xiàn)如今的中國算是平步青云,也便有了大國之勢,但輝煌的背后總有沒落,這便是為什么我們能在北京這樣一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看得到“貧民窟”的原因,這樣一個改革開放的先驅陣地為什么有又那么多雙渴望讀書又走不進校門的眼睛。

這便是我讀完這本書后的感慨,有句話也正如作者說的“痛并快樂著”,人生有很多事都是先經(jīng)歷了苦難,讓你在萬念具灰的情況下又給了你生的希望,很多事讓你在痛中品味著勝利的喜悅,生活中的很多事又何嘗不是這樣。而微小的我們也只能去學會適應,因為這是現(xiàn)代社會的生存規(guī)則,更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十字路口,走好了,剩下的也便一路風順了,但走錯了,開始的付出也會伴著喜悅轉瞬即失,重新再來又有多少人能背負這么大的勇氣,我們能做好的也只有現(xiàn)在了。痛,并快樂著,我們也走著。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四

你看過白巖松的《痛并快樂著》嗎?看完之后有著怎樣的讀后感呢?歡迎閱讀以下的痛并快樂著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這是一種,成長中的痛苦;這是一番,成熟著的咀嚼。

跋涉的磨難,其實已經(jīng)在候著我們了;當我們終于迎來了成長的快樂,開始花前月下的時候,愛情的煎熬,其實已經(jīng)在候著我們了。

一生中,我們還將遭逢多少痛苦,多少磨難,沒人說的清,但能夠說清的,就是我們正一天天地成熟,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痛苦磨難之后的,健康與成熟。

要成長,就會有痛苦。

不必試圖去拒絕它,也拒絕不了。

坦然地去面對、去咀嚼,應是我們理性的選擇。

在咀嚼中感悟,在咀嚼中吸收,吸收我們成熟所需要的營養(yǎng)。

作者是在舔舐傷痛、顧影自憐么不是。

她的作品告訴了我們,那是在咀嚼,在思索。

咀嚼雖依然痛苦,但我們看到了她咀嚼的努力,和她面對的坦然。

作品中,黑色背景、白色文字,以及夜空中的孤鳥,很恰當?shù)乇硎隽送纯鄮淼膲阂帧?/p>

但結尾那束白菊,已告訴了我們,過去的正被埋葬。

更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她正在結束那苦澀的咀嚼,或者說,她已經(jīng)走出了那苦痛的壓抑。

正如作者最后的結束語,“一切都釋然了”,那是一種,成熟了的釋然。

透過背景樂那緩若飄絮的節(jié)奏、叮叮咚咚如露滴幽潭的弦樂聲,我們似乎已經(jīng)看到了,一個正憑窗遠眺、默默思索著的,坦然而又執(zhí)著的九月。

這些,是我冒失的臆測么不是,因為她已清楚地告訴了我們,《痛并快樂著》!她是在強做歡顏么不是,因為我很難想象,一個痛苦中的沉溺者,還能夠分心做出這樣精致的作品。

因而我相信,那是她痛苦之后的成熟,那是她成熟著的快樂。

覺得他的話總能給我一種恍然大悟的觸動和全然釋放壓力的感覺。

靜思中,似乎有些動念,痛并快樂著,痛也許就是我們在適應這個大跨步社會下所碰的遍體鱗傷,痛是我們該有的一種感覺,工作之痛、生活之痛有時會讓你感到煩心、感到前景黯然,甚至會產(chǎn)生一種遠離塵世的想法,痛的疤痕無法消除,烙下的印記永遠殘留在心里。

盡量麻醉人生旅途中承受的所有痛, 儲存旅途中人們所給予的所有快樂,珍惜人生中僅有的短暫的時光,至少我是這樣想的。

假期的閑暇之余,我讀了白巖松的自傳《痛并快樂著》這本書,我深有感觸,我喜歡他的認真,他的執(zhí)著,他對電視事業(yè)無怨無悔地付出,覺得他的話總能給我一種感動和積極向上。

對于我們來說,不得不在這個社會上努力拼搏與學習,不得不盡快去適應這個社會,也許在適應中會遇到挫折和磨難,可是我們不能輕易地就放棄了,只有在逆境中我們才會不斷地成長,才能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他的這段人生經(jīng)歷,對我也有著重要的啟示,所以我們的眼光不能總停留在眼前,暫時的錯位也許正是輝煌的開始,關鍵是你能否有在錯位時期的良好心境。

在以后要努力學習專業(yè)的知識,不斷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我會以他作為自己的榜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去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與知識,從而更好的適應社會。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五

一開始,是被白巖松這個名字吸引的,應該是小學四年級,也就是20xx年。那個時候感動中國已經(jīng)播出五年了,但我確是第一次看,就這么一直堅持著不知不覺堅持了快十年,說實話一開始,只是看感動中國里邊的一些故事而已,每一次都哭的稀里嘩啦的(看能我太過于感性了),但慢慢的,我對兩個主持人也漸漸的好奇起來,覺得他們真的好棒,可以在那么大的舞臺上做著主持,每次和嘉賓的交談都是那么融洽,我夢想著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自信滿滿的站在舞臺上。

機會慢慢的來了,小學五年級有個到縣里邊比賽的機會,但名額只有一個,必須從我和另一個同學之中選一個,因她有比賽經(jīng)驗所以我沒被選上,現(xiàn)在想想應該也是我還不夠好,到了初中我慢慢的開始參見學校里各種關于語言類的比賽(朗誦,演講),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也只是在學校而已。

到了高中我一如既往的參見學校里的語言類比賽,并當上了朗誦社的社長,同時也遇到了一位對我來說很重要的老師,也是他讓我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了一些,我開始慢慢參見縣里的比賽,這也為我參加即將來臨的全國性的愛國主義選拔演講大奠定了基礎,當時我正在上高二,從寫演講稿開始,一開始不知該從何入手,到后來的第二十多篇的最終完稿,我自己都不知道那段時間是怎么過來的,白天要上課,只能每天晚上熬夜去改稿子,好在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從學校的選拔,再到縣里的選拔,我發(fā)揮的都很好,但卻卡在了市里,因為話筒倒了三次,導致超時所以與第一名無緣,后來聽說當時的第一在省里拿了個三等獎,不管其他人取得的結果如何,我在想如果當時我的舞臺經(jīng)驗夠充足,是不是就有機會,到省里去比賽,甚至像之前的學姐一樣站在人民大會堂,演講自己的作品,但機會只有一次我已經(jīng)用掉了,沒有重來的可能。

上了大學,接觸這種比賽的機會也慢慢多了起來,我也越來也有自信,最終我也迎來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大的主持,還記得主持的前一天晚上我睡的并不怎么踏實,第二天也一直在擔心能不能主持好,因為時間倉促連排練都沒有,而且還需要現(xiàn)場發(fā)揮,就這樣帶著緊張與不安,走上了舞臺,還好在臺上一切順利,當主持完走下舞臺的時候,覺得自己還挺不不錯的,在心里默默的給自己點了個贊。

到現(xiàn)在大二了沒了當時入學的那份好奇,但我依舊,在努力著。朗誦,演講主持,我也一如既往的喜歡,閑暇時間我也會找個安靜的.地方,錄制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這些經(jīng)歷,帶給我很多快樂。但也有些小小的苦澀,每次上臺前抓耳撓腮的準備,每次在臺上不自覺的緊張感覺自己的心跳總比平時的快一些。

但甜是大于苦的,我得到了同學以及老師的肯定,口才也慢慢變得好起來,人際交往能力也變得很強。這應該就是堅持一件事情的過程,也正如書名說的那樣痛并快樂著。

這就是我看這本書的感觸,可能跟書中的內(nèi)容不怎么貼切,不過也像作者一樣從某方面回顧了一下自己的前十年。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六

最近,頭腦中總盤旋著“痛并快樂著”這5個有點矛盾的字,這是一本書的雅名,也稱得上是一段不錯的人生吧。作者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新聞人,干過4年的報紙,現(xiàn)如今在電視也混得蠻開。趕上了名人出書的熱潮,也便出版了自己的自傳,小小地總結了自己的前半生。與當下名人出的書相比,可以肯定的是,作者的文筆是很好的,平淡的描述也總能讓人泛起感情的漣漪,這點在出書大軍中是少而又少的,加之他特殊的身份,自己對他的偏愛也達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度。

記得書中曾提到過這樣的話,自己認為挺經(jīng)典的也便記下了。想想等以后老了,也有機會在孫子面前談談自己年少時的“豐功偉績”了。話是這樣的:不管是怎樣的日子,不管是不是你主動選擇的日子,只要在你生命中留下痕跡,回憶時便總是夾雜著一種溫情。這是作者回憶自己大學4年生活和剛走上社會那段艱酸日子時寫下的感想,如今在我們的眼里看似平淡,細細地咀嚼也難免有那么一些道理。道理也便是有了,但怎樣理解也便看每個人的造化了。至少那時我是這樣想的:日子還是得過的,不管此時你是正和家人分享著幸福的喜悅,還是躲在陰冷的地下室里盯著發(fā)霉的面包發(fā)抖,日子是不管怎么樣的,人活著也便活著,除非他真的想死,要不然他依舊還是活著,只是活著的方式不同而已,活著也便有了以后的希望,有了個暢想的余地,這也正是“好死不如賴活著”的道理,當你回首活著的路時,感慨也便奪眶而出。有朋友的日子也總是美好的,因為有了聊天的對象總比光吃飯的日子來的有勁,干什么也總有個人罩著,膽子也便大了些。在大學男生不談戀愛是不行的,但談了戀愛而無炫耀的對象又是萬萬不行的,于是溫情一詞也便擺上的餐桌,等著較感情化的人去宰割了。

話是多了,因為當時自己也便這樣想著,話匣子一開也就關不住了,但這是在遇到有感觸的話題下,沒感觸的也便是強逼著也開不了口的。書中還有過這樣的一段話,自己也是有感觸的。“如果說,被污染破壞的是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那人心的被污染,破壞的則是我們生存的理由”淺看之下,這句話只是作者埋怨了中國的環(huán)境污染之后又對人性提出了質疑,但仔細考究還是能從中得到些什么的。得到的也正如那句老話“因人而異”吧。但讀后沒有一絲感觸的靈魂可以想象已經(jīng)空虛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地步,也便如作者所說的,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來,天天守著幾畝薄田的老百姓的日子是越過越火了,引用現(xiàn)在一句流行的話也便是家家戶戶都奔小康了,但富了的背后是給人警醒的。當平日里靠山吃山的窮鄉(xiāng)親們?yōu)榱四菐装哑弊樱钌匕岩蛔笊降囊路o扒了,那靠水喝水的父老們正拎著幾只金桶排隊去等水接濟時,這又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啊。想想一個偌大的中國,有那么一天,13億人一同哀悼死掉腥臭的環(huán)境,那場面是多么的宏大啊,想必也能評個吉尼斯記錄吧,也難怪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扯也便扯到了這,還有很多廢話也沒得說,不過書中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人回味的,自己還依稀記得這樣的幾個情節(jié)。作者采訪了一個貧窮的小女孩,女孩是被父母遺棄而被一對盲人夫婦收養(yǎng)的孩子,可憐的身世也便具備了,接下來要發(fā)生的也便如諸多電視劇里演的一樣,女孩很用功,品學兼優(yōu),深受大家的喜愛,作者在一把鼻涕一把淚后就幫了女孩的忙,在電視機前為她呼吁了一把,剩下的便是大把大把的票子從那些所謂的慈善家的口袋里飛來,說到這故事也該完了,但故事的跌宕起伏也便體現(xiàn)在這,女孩在得到眾人的幫助后性子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進而離家出走。作者為之發(fā)了很多感慨,譬如作者呼吁社會要加強對弱勢群體的幫助,但幫助又必須是平均的,免得有人得了就得意忘形,沒得的只有等死的份。其次,作者也對人性展開了一大串剖析,雖說數(shù)落了人性的諸多黑暗面,但總體上還是相信人性是光明的。作者還在書中提到了貧窮,或許貧窮這一問題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癥結,過去有,現(xiàn)在也有,雖說該改的也改了,世貿(mào)也入了,那外匯也是大把大把地賺,但在這繁榮的背后,也總有那么幾個衣衫襤褸的身影讓我們記住現(xiàn)實的殘酷。我們只是憑主觀去意想一個完美的世界,或許有人會說“就連美國也可以大喊人權,為什么我們中國就不能構造富裕呢?”話是沒錯,現(xiàn)如今的中國算是平步青云,也便有了大國之勢,但輝煌的背后總有沒落,這便是為什么我們能在北京這樣一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看得到“貧民窟”的原因,這樣一個改革開放的先驅陣地為什么有又那么多雙渴望讀書又走不進校門的眼睛。

這便是我讀完這本書后的感慨,有句話也正如作者說的“痛并快樂著”,人生有很多事都是先經(jīng)歷了苦難,讓你在萬念具灰的情況下又給了你生的希望,很多事讓你在痛中品味著勝利的喜悅,生活中的很多事又何嘗不是這樣。而微小的我們也只能去學會適應,因為這是現(xiàn)代社會的生存規(guī)則,更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十字路口,走好了,剩下的也便一路風順了,但走錯了,開始的付出也會伴著喜悅轉瞬即失,重新再來又有多少人能背負這么大的勇氣,我們能做好的也只有現(xiàn)在了。痛,并快樂著,我們也走著。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七

我讀的第一本書就是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幾年前寫的一本書《痛并快樂著》。說實話,這本書真正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我覺得這很像人生,痛與樂并肩前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

我們古語有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樂極生悲等等。這些都說明了痛與樂的親密關系。它告訴我們,痛的時候不要灰心喪氣,烏云過后依然是晴空萬里。樂的時候也不要得意忘形,皓陽當空的時候也會頃刻大雨淋漓??v然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也要防著馬失前蹄才行。平淡是真,平淡是金,尤其是內(nèi)心的平淡更是金中之鉑金。

白巖松在書中寫了一些關于國家,關于社會,關于個人的一些問題。我對書中提到的兩個普通人印象最深。一個是曹春生,一個叫奚志農(nóng)。

奚志農(nóng)是他的同事,一個為了環(huán)保而生的人。他并不是口頭說環(huán)保,而是真正做到了身體力行。集體郊游時,他走的最慢,手里總是拎著一個垃圾袋,走一道,拾一道。在有他坐的車上,空調是不讓開的;在自己家中,哪怕是七月流火,電扇也不開;出門吃飯,他會從包里拿出自己的筷子,而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在低碳生活成為時尚的今天,他把環(huán)保當成事業(yè),當成生活,甚至當成宗教,唯獨沒有時尚的成分。

感動我的另一個人是河北的曹春生。他當年是一名一擲千金的企業(yè)家。每天在飯店舞廳之間過著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園陪客人聊天,幾個流浪小孩偷走了他的易拉罐。他臭罵他們一通,問:“為什么不上學?”h孩子答:窮。曹春生一沖動,“我給你們出錢”。沒想到,他今后的人生完全改寫了。從此他在行善的道路上“在劫難逃”他背負起沉重的社會責任,一直走了下去。

書中提到的這兩名普通人,做了一些既普通有不普通的事;做了我也曾想過卻沒有去實踐的事。他們的出發(fā)點都是孩子,環(huán)保是為了子孫后代,助學是為了孩子的今天與未來。我所做的工作也是與孩子們打交道,怎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關心孩子,愛護孩子,幫助孩子,教育孩子是我這一生都要思考和實踐的事情。因為孩子是一個個小生命,來之不易。人類只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才能稱其為人,才能成其為人。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八

白巖松的《痛并快樂著》是我最近讀的一本書。

我不知道,它算不算一本好書,因為白巖松雖然是一位優(yōu)秀的新聞者,卻怎么也算不上一位作家。然而,這又有什么關系呢?隨著年歲的增長,讀書于我,更多的是一種隨性而遇的收擷。因而對那些詞藻華麗,文言晦澀的東西逐漸望而卻步,相反,更喜歡那種文風平實,說盡浮生百態(tài),走入尋常百姓的閑言碎語。

手中的《痛并快樂著》顯然不是白巖松的閑言碎語,看他的書,讓我想起了與朋友的聊天。同樣從事這個職業(yè)十多年,多年不見的老友相見,談論的話題竟然還是學校、學生、考試、作業(yè)……那份十幾年培養(yǎng)的職業(yè)習慣、思維定勢早就深入骨髓,一見就滔滔不絕,一發(fā)而不收。那是因為對職業(yè)的投入。對自己職業(yè)同樣投入的白巖松,向我們娓娓道來自己與電視與新聞的。

讀這本書,讓我又認識了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當然,白巖松報道的更多的是國家大事、國際大事,他所接觸的事件不是震憾全國就是影響全球,他所講述的人個個都是不平凡的“東方之子”。即便這樣,那些曾經(jīng)在電視中遙不可及的事件,似乎就這樣突然立在眼前,讓我也平添了一份莫名的情愫;那些高不可攀的人物,在白巖松的白紙黑字間變得那樣可愛而鮮明。

“痛并快樂著”,是白巖松對自己從事這份職業(yè)的感悟,我想,也是我們每個人從事自己職業(yè)該有的感覺,如果你投入了,熱愛了!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九

以前對白巖松只知道他的“嘴”,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白巖松在母校哈工大的演講,演講的內(nèi)容很豐富,也很精彩,而我也對這個人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索性就找他的書來讀一讀。“讀書就是在讀你自己”,我映像特別深刻,現(xiàn)在我們的讀書都是快餐式的消費,沒有多少人愿意真正花時間讀書,有的也只是標題式的匆匆掃過,一本書的精神在于你去慢慢品味它的細節(jié),而不只是所謂的中心思想,一部名著之所以偉大絕對不是由于中心思想,比如《簡愛》,如果沒有對于簡愛和羅切斯特的精雕細琢,何談偉大?所以,年輕人,不要急躁,干點“沒用的”事情,無所謂成功與失敗,無所謂得與失,無所謂頹廢或者是奮斗,也許那是對生命的另外一種尊重。

很多人有失眠,我高中沒有,大學上學期開始有了,現(xiàn)在沒有了,之中的經(jīng)歷沒有白那么驚心動魄,但是能體會到他的痛苦。而唯一的解藥是時間,而藥效是放下,上學期一直在想自己的前途在哪兒,現(xiàn)在什么都不會,大晚上經(jīng)常會起來到窗臺邊上對著街邊泛黃的街燈呆呆的看著,而這一看表時針又轉了一個360度。而后來想想高中為什么沒有這種失眠、患得患失的情況,因為那個時候沒有時間來思考那么看似偉大的哲學命題,這不是對生命的尊重,這是在糟蹋。

那時候每天和睿哥、超哥、小七吃完飯去買點東西,聽著他們討論一些高端的電子產(chǎn)品,又或者是和張兵、小墩去看看幾本雜志,又或者是到副教師從孔娜那兒隨意抽幾本《讀者》《青年文摘》看看,然后接著用立體幾何的美妙直線勾勒生活(那個時間一度對數(shù)學是真愛)。這也許也是為什么那個時候我在7班成績不好,但是我沒有覺得怎么樣,活得很自在,因為沒時間想那些。

最樂觀的人總是做好最悲觀的打算,心里覺得悲劇或者苦難發(fā)生的時候覺得那才是生命該有的一種形態(tài),而有驚喜時候才會覺得異常的滿足。所以上面說讓自己慢下來,但是不要讓自己閑下來,生活需要用各種去填補,而不是空想,沒有人的生活是想出來或者是談出來的。

上學期結束了我一年半的初戀,我總習慣于把自己的情感掩埋在最深處,室友都認為我像沒發(fā)生過一樣,但是到了夜晚,可以說思緒用泛濫的洪水來形容毫不夸張。夜晚是一張濾紙,會把你那些掩飾全部過濾掉,你所有的掩飾在這種濾紙面前會顯得蒼白無力,假期回老家和親人在一起,和兄弟爬爬山、大聲的唱著無人問津的歌謠,無所謂跑調,無所謂好不好聽、和堂妹們一起出去吃宵夜,教他們做做題。慢慢的覺得其實也許有的人在你生命中就注定是過客,不管當時是多么的一見鐘情,不管當時是多么的一拍即合,不管當時是多么的心有靈犀,不管當時多么的驚心動魄,不管當時多么的刻骨銘心,不管當時是多么的驚艷了時光,最終它不屬于你的東西最終還是會落下帷幕。

放下,不容易,但是必須,因為經(jīng)不起時間的愛情和生命比起來那是多么的一種渺小啊,而生命在時間的面前又是多么的渺小,敬畏生命,敬畏時間!于是,開始又打開那本塵封的日記本,換一種態(tài)度和眼觀,游泳、鍛煉身體、一起去喝機油小聚談談生活、聊聊瑣事、發(fā)點狀態(tài)記錄一下自己的開心或不開心,又感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以這樣一種心態(tài),回憶想念的時候很自然的過濾去了不美好,也只剩下這段關于逝去的美好初戀的甜美回憶。生活,不會應該因為離別而停止,不是嗎?離別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十

有人說小學生是最忙的人群之一。對,作為五年級學生的我就很忙:忙著做作業(yè),忙著打籃球,忙著寫書法,忙著彈鋼琴……雖然很忙,但我忙得不亦樂乎。

作為學校的大隊長,我有很多時間都花在大隊部的工作上。瞧,這不,蘇老師又布置了個任務:要求我每隔兩周就執(zhí)勤一周。是呀,不管是誰,接到這個任務都會興奮呢!要知道這時,執(zhí)勤大隊長可是統(tǒng)管整個學校呢!

到了執(zhí)勤的那周,我7:30準時到了學校,掛好執(zhí)勤的牌子,拿起記錄本和筆,開始“威風凜凜”檢查校園。看到有人亂扔垃圾的,提醒一下;看到有打鬧的,提示一下……本來作為校廣播操隊員,我7:30要進行艱苦的訓練。但執(zhí)勤的這周,我可以請假,分身無術啊。雖然課間不停的檢查,經(jīng)常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但我仍高興得樂呵呵,像只快樂的小鳥從教室飛進飛出。

我很累,但我很充實;我很忙,但我忙得很快樂。因為我體會到了什么是責任,付出也是一種快樂!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十一

最近看了白巖松寫的《痛并快樂著》這本書,因為白巖松是名人,所以開始只是抱著好奇的心理在看,沒想到,越看越被吸引。書中沒有八卦的新聞、說教的語言、名人的神秘,有的只是樸實的話語,坦誠的態(tài)度,成功的艱辛和快樂。這本書我覺得更像是白巖松的隨感,全書用28個不同的主題敘述了白巖松從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后的一些經(jīng)歷和他對一些時事政治的看法以及對自己的一些剖析和想法。雖然白巖松不是專業(yè)作家,但是所用語言準確、豐富、生動,而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他真摯的感情,獨特的觀點,豁達的胸懷。看完后,收獲頗豐,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我想白巖松能夠成為成功人士,和他的人生態(tài)度密不可分。而他的生活經(jīng)歷更是這種態(tài)度的體現(xiàn)。在白巖松8歲那年,他的父親去世了,是母親單身把他和哥哥帶大,他從北京廣播學院畢業(yè)后,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勤奮先后在《中國廣播電視報》、北京經(jīng)濟廣播電視臺出色工作,后來去了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從最初的探索到成功,無論遇到多少困難、艱辛,白巖松從沒有放棄過,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甚至因為工作,他曾患了失眠癥,整夜整夜睡不著,都有了離開人世的想法,不過,絕望到了盡頭往往就是希望,白巖松用堅強的毅力和不服輸?shù)男判膽?zhàn)勝了困難。從白巖松平淡地敘述中我看到了成功背后巨大的付出,除了欽佩,就是慚愧。我的生活基本算是一帆風順,可就是這樣,我還經(jīng)常會抱怨自己遇到的困難多,麻煩事多,知道了白巖松的經(jīng)歷,我開始反省自己,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我應該積極面對,充滿自信,向白巖松一樣敬業(yè)愛崗,干一行愛一行,能吃苦,肯鉆研。

港奧回歸、遭遇洪水、面對貧困、環(huán)保中國、改革記憶等等,這些都是白巖松關注和思考的問題,大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小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他不僅僅把這些作為工作去關注,去思考,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普通人去關心國家,關注民生。作為社會人,我覺得我們都應該更多地去關注社會,關心他人,而不僅僅是只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有國家興旺,社會穩(wěn)定,才能談得上個人生活幸福。只有積極參加到社會的建設中來,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分享的幸福。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人,白巖松的成績有目共睹,可他并沒有理所當然的吃老本,不思進取,而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創(chuàng)新,一直向前。我們更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在業(yè)務水平,思想素質方面得到提高,一直向前,哪怕路上有很多艱難險阻,走,就有希望。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看完書中的最后一句話,緩緩合上了這本書,書中的語句卻揮之不去,那么,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自信而堅定的向前、向前,再向前,美好的未來在等待我們。

白巖松痛并快樂著讀后感篇十二

可能平時刷微博的時候看到白巖松的一些段子,讓我對他留下一些不錯的印象,或者也是因為他作為新聞媒體人的職業(yè)比較特殊,讓我想要進一步了解,于是逛網(wǎng)上書城的時候偶然看到他的這本書就買了。

書中記錄了些對白巖松比較重要的事情,或者讓他記憶深刻的事情。而時隔多個月以后,我看到書架上《痛并快樂著》這本書,還能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理智情感”這一節(jié)的內(nèi)容,應該是當初對這一節(jié)的內(nèi)容感受太深刻了,以至于我把它當標題了。

“接觸一件事情,也許短時間內(nèi)會有一個是與非的判斷,但隨著對這件事情了解的深入,是與非的輪廓會慢慢模糊起來,再想下一個判斷,內(nèi)心的沖突就多了起來。”

人是有情感的動物,大概這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之一。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帶著當下的情緒去做評價做判斷,去表達我們的心情和態(tài)度,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跨過現(xiàn)在的情緒,將眼光放得更長遠些,更寬闊些,才能找到一種更好的狀態(tài)。

舉一個書中的例子,也是讓我記憶猶新的那個例子。

,張金柱酒后駕車逆向行駛,將一個孩子撞飛,不治身亡;孩子的父親和自行車則被卷在車下拖著狂奔,留下一條1500米的血路。

一個活人在自己的輪下,車身上有被拖者求救的血手印,而張金柱已然能開出1500米,人性已經(jīng)在這段距離中喪失了,更何況他還是一名公安干警,并且曾經(jīng)是局長。一個生命的喪失,滅絕人性的做法,讓人憤怒的執(zhí)法者腐敗……這一切糾纏在一起,讓張金柱在很多人心里被判了死刑。

但不管有多少人在自己心中對張金柱宣判了死刑,最后對他的審判還是依據(jù)法律由法院來公正進行。

但在這樣的氣氛下,有些細節(jié)被忽略了,在宣判結果出來后,張金柱的兩位律師發(fā)表了公開信,認為張金柱雖有罪,但罪不該死。他們曾到北京向八位法律專家請教,得出的結論一樣:張金柱罪不該死。

“我是被你們記者殺死的?!边@是張金柱的一句名言。

白巖松說,對張金柱個人的憎恨是強烈的,從情感上來講,張金柱最后命喪黃泉是自作自受,一點兒都不會讓人可憐。但是作為一個記者,必須去傾聽超出個人情感好惡的理智之聲。

然而現(xiàn)在這個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已經(jīng)成了“記者”,通過微博轉發(fā)、朋友圈轉發(fā),分分鐘完成了輿論傳播的過程,相比之前更高效,但也卻帶來了更多的不可控性,因為我們都太容易被情緒左右,都太難超越情感去做理智判斷。

白巖松說,記者只不過是記錄事件的人,一旦擁有了生殺大權,即便愿望是善良的,也依然希望結果的出現(xiàn)是一句社會固有的一套程序來取得。

因為一旦社會的固有程序受到民眾或新聞媒體隨意左右,從表面看,這一件事情順應了民意,但最后真正得不到保護的還是民眾與新聞媒體自己。

在自己開始寫文章以后,對這個感觸更加深,雖然公眾號目前只有幾百訂閱用戶,影響力還沒有多大,但內(nèi)心經(jīng)常會有一些理智與情感的沖突。

很多時候在寫人寫事的時候,用詞會很斟酌,對一些事件或者人物的判斷更加謹慎,有時候如果無法完整了解事情的始末,就干脆放棄不寫了,因為我害怕我的表述也沒有保持理性,也帶上了很多的個人情緒。

我一直有個原則:一般不通過第三者去了解一個人或一件事,因為我知道每個人在傳達信息的過程中都是加入了自己的情緒和態(tài)度的。就像“你比劃我猜”的游戲一樣,中間經(jīng)過的人多了,到最后就變得“面目全非”了。

最后,希望我們在釋放情緒的時候,也能夠多一分成熟的理智,讓客觀的事實說話,這樣我們的社會也可以變得更加理智,更加成熟。

愿世界少些冷漠,多些溫情!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708303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