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8 07:52:04
最新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范文(16篇)
時間:2023-11-08 07:52:04     小編:紙韻

總結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方式,它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從而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制定明確的目標,確??偨Y的針對性和準確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鮮花盆栽推薦,希望大家能在家中享受花草的美好。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一

中職教育可以說是當前教育中教育難度較大、教育廣度較大的教育事業(yè),其對于學生的教育不僅僅在于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更多的還有德育等方面的教育。在當前的中職教育當中,優(yōu)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中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內容。為了對中職學生實行更好的德育教育,本文詳細分析現代客服理念在中職德育教育當中的運用。

關鍵詞:。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二

當前的中職教育難度比較大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為中職學生自身的特點,大多數中職學生都較為頑固、調皮,其對于學習本身就有一定的厭惡感,就更不用說專業(yè)知識是否能夠熟練掌握。對此,德育教育便顯得尤為重要?,F代客服理念是一種能夠約束人行為、強化人思想道德的理念,將現代客服理念合理的引用在中職德育教育當中,必然能夠實現高質量、高效率中職德育教育。中職德育教育中,現代客服理念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幫助學生提升資產增值、以人為本,以感性教育學生,促使學生忠誠于學校、換位思考,為學生提供所需服務。

1換位思考,為學生提供所需服務。

需要做好學生入學之前的準備工作:。

3、建議單位范圍內的接待處。例如,學生在到學校之后,所學的專業(yè)是機械自動化,那么便由機械自動化的學長帶領學生到班主任處進行報道,并幫助其整理床鋪,幫忙辦理飯卡等,給予學生一種溫馨的感覺。為學生準備好相應的保障物資:。

3、保障學生有充足的課余活動,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心情。學??梢酝ㄟ^開設社團等方式,豐富學生的課余時間,讓學生時刻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學習。

2以人為本,以感性教育學生,促使學生忠誠于學校。

以人為本,以感性教育學生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對學校的忠誠感[2]。促使學生忠誠于學校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

4、盡量多的安排一些專業(yè)實踐課程。盡量多的設計一些能練、能做的實訓課,少安排一些空洞、理論性的課程。對于中職學生而言,理論課程的教學效率不僅低,還極有可能導致學生厭煩學習,只有從實踐當中進行理論教學,才能促使學生掌握各種教學知識。

3幫助學生提升資產增值。

在目前的互聯網時代中,學生及其家長可以通過各類網絡通信社交軟件、網站等了解中職學校的就業(yè)、后勤、管理以及教學等條件進行評論,這些評論被放大的.可能性非常大,極有可能一個差評、一個謠言就導致一個學校的生源直線下降[3]。對此,保障學生終于學校,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本身在學校當中的學習質量,還能夠促使學校得到良好的口碑。同時,建立穩(wěn)定的學生資產增值,同樣也能夠促使學校與學生共同發(fā)展。對此,學校的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需要在工作當中建立學生的獨立資產,并促使其得到增值。增值學生資產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點:。

1、班主任應當真正熟悉掌握班級當中每一位學生的基本狀況;。

3、班主任應當具有謀略,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偠灾?只要教師在中職德育教育當中合理利用現代客服理念,能夠提升班主任對學生的服務質量,逐漸在學生心中建立一種對教師的感恩之情。在這樣的中職教育中,學生一旦在畢業(yè)之后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其必然會給予中職學校提供一定的幫助、資助,從而提高中職學校的生源及辦學規(guī)模,提高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質量,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4總結。

綜上所述,在中職教育中,教育者務必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方法,借助現代客服理念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實行適當服務,最求卓越,讓學生在課堂中、校園中更加樂于主動參與學生,形成忠誠信念,促使學生自身的資產得以增值,強化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職業(yè)夢想,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可用型、高技能人才。此外,這就需要中職教育者完善自身的能力,充分理解并引用先帝啊客服理念,彌補教學理念上的不足,進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三

道德人是明確自己的道德需要而又具有道德自覺的人,表現為人對既涉及個人自身的善,又關乎他人的善的推崇、恪守與踐履,譬如尊重生命、維護正義、律己利他等等,以達致個人的精神自由和內心的自我和諧。現代社會個體對道德規(guī)范的遵從不再是被動的、盲目的,而是具有獨立性的人基于理性作出的道德選擇。因而,道德人向善的行為更加穩(wěn)定持久、淡然從容。道德人的培育要進入人的精神世界,借助理解闡釋人,反思人的生命及生命的表現,催生人的道德需要,并在道德實踐中體驗道德價值,把握人生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行為的正當性是社會的人最起碼的道德要求,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獲得社會必需的品質、價值、信念和社會所贊許的行為方式。德性是社會的人的重要標識之一,它緣于人對自身規(guī)定性的認識,是人的內在品質和外在行為的統一。當前社會人們的行為選擇多樣,道德分化明顯,既有的道德規(guī)范已難以解釋和應對新的問題,傳統道德的價值在具體的道德實踐和現實社會生活中遭受冷遇,并由此產生諸多的價值困惑和道德沖突,譬如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誤解和訛詐引發(fā)的“扶不扶”等道德困境。人們習慣將這類問題歸咎于現代社會道德體系的尚未建立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但很顯然,市場經濟雖具有逐利性,但也有其內在的道德需要,等價交換、誠實守信等道德需要得到了滿足才能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在現實生活中道德人的培育遭遇難題,主要表現在:

(一)傳統道德價值的貶損,道德與生活的價值關聯亟待明晰。

在道德認知上現代社會形成了一定的道德共識,在道德實踐上也不乏公認的、明確適用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但在現實生活中道德問題頻發(fā),道德價值逐漸退居社會生活的邊緣。當然,這其中原因復雜多樣,而現代人追逐個人利益的過程中對為什么要遵守道德缺乏價值體認,以致道德在人處理生活中所面臨的苦樂、得失、人己等基本問題時沒有發(fā)揮引導與規(guī)范的作用。比如,人們應當如何在一起是現代社會不容回避的問題。一些人在某些具體事件中將己與人對立起來導致行為上的沖突與偏差、價值的失序與混亂。屢見不鮮的網絡暴力、肢體沖突等事件一再挑戰(zhàn)尊重、平等、正義等道德原則?!岸灸谭邸?、“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反映出道德底線失守帶來的極大危害。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等傳統的道德規(guī)范被破壞,道德相對性日漸凸顯。

(二)人的道德需要被遮蔽,道德對人的人文關懷尚需彰顯。

作為人的一種社會性的倫理實踐,對美好的品德、優(yōu)良的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是主體高層次的價值理想。社會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人的生存不僅僅是為了面包,人為了理想而獻身既是人生存特性的組成部分,又是人生命完善的需要。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存理想、為某種超越肉體滿足的東西奮力以求。道德是主體在建立起與自身、他人和群體的價值關聯中獲得的共同存在的意義庇護,體現的正是人對價值理想和自由的追求。然而,人的這種自我超越的需要在道德教育中往往被遮蔽,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現今道德教育側重闡釋社會對個體的道德要求以及個體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缺少對人深層的價值需要和內在行為動機的關注,忽視道德的實踐特性。二是道德人培育中理論與現實的差距拉大道德與人的距離。實踐社會所需要的優(yōu)秀價值,在社會性發(fā)展中獲得價值和意義是道德人的精神需要。然而,社會認知的多元和現實生活的復雜使人們對道德的價值產生質疑。一些人認為講道德并不能滿足自己的現實需要,解決現實問題,從而表現出更多的功利性、短期性行為。社會上的一些失德、敗德行為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甚至有人因此而得利,直接導致失范行為的蔓延和社會風氣的惡化。缺少主體的認同和參與,道德成為停留于文本、講壇、課堂的知識,提升人的道德修為就是一句空話。

二、理解:展現人存在的意義。

理解在伽達默爾的哲學詮釋學這里具有了本體論意義,從傳統解釋學的文本理解轉向以文本理解為基礎的自我籌劃、自我理解。理解不是為了停留于文本,而是要關照自身和反思現實。在伽達默爾看來,理解是過去或傳統與今天的對話,“理解在任何時候都包含一種旨在過去和現在溝通的具體應用”[3].只有在文本與現實之間建立意義關聯,才能在問題閾中展開讀者與作者、文本之間的對話和相互理解,才可能達致讀者與文本、作者之間的“重疊共識”.

因而,道德教育以人為核心和主導,以人的實踐參與為本質特征。人是溶合了情感、目的、動機、意義、價值的意義---價值性存在,每一個個體都是作為“前理解”存在的自我。由此,道德人培育不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簡單的知識授受關系,而是藉由知識連接歷史與現實,在經驗分享和交流中體味出人的生命意義,促進人的發(fā)展。基于理解視角的道德人培育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培育道德人是培養(yǎng)社會的人與全面而自由發(fā)展的人的邏輯統一。

人不是在自然的意義上被稱之為人,而是因為人的社會性。在社會生活中,人的行為要符合社會的基本規(guī)范,即道德和法律規(guī)范。法律是一個社會最低限度和最基本價值準則的權威表達。道德則寄寓著人類對善、對一切美好價值的共同追求,諸如幸福、人道、自由、平等、公正、誠實等等。它告訴人們應當怎樣做、不應當怎樣做。社會對人的塑造無不表現為先進或進步的社會規(guī)范向人的精神內化,形成某種價值共識的過程。人通過選擇、接受和內化社會價值原則,形成合乎一定社會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以及相應的品行。主體的選擇與內化并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主體對傳統、文化、道德、社會生活經驗的理解和現實反思,其中包含著在未來的可能性。從人自身來說,作為完整的、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存在是人內在的發(fā)展要求。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從人的心理需要的角度提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最高層次的需要。在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的視野里,人的需要具有超越性,人在滿足第一個需要后又會引起新的需要。人滿足需要的實踐活動是指向未來的。社會的人應是道德的人、文明的人,各種能力的全面而自由發(fā)展的人。

(二)培育道德人是知識傳授與價值傳遞的內在統一。

完整生命個體的型塑首先倚重知識。亞里士多德將人的德性分為道德的德性和理智的德性,道德的德性通過習慣養(yǎng)成,作為人最高層次的理智德性要由教導和知識生成,它來自人的理性思考和主動選擇。道德知識的傳授與人的需要、目的、動機、情感相關,因而,道德人培育探求的不是客觀性知識,而是人對自身存在的追問與反思。在詮釋學那里,理解擺脫傳統認識論主客二元對立的知識觀,把人對自我與周圍世界關系的認識、經驗和體驗融入知識的學習中,其目的是為了自我理解。人從自己的生活經驗、精神世界和現實處境出發(fā)理解文本與作者,理解自身與周圍世界的關系,在自身的視域與理解對象的視域融合中創(chuàng)生新的意義。換言之,主體在理解對象的同時進行著自我理解和經驗的新的意義建構,這是一種價值的傳遞、意義的交流與精神的創(chuàng)造。人總是按照自己的價值原則籌劃自己的生活,在與世界、與社會的多重意義關系中人獲得的是有價值的生活方式。

(三)培育道德人是道德認知與道德情感的和諧統一。

因而,只有對美德的理性認知與內在的情感和諧統一,主體相應的行為動機才能達到最恰當的狀態(tài)。

三、理解視域中道德人培育的瓶頸。

道德人是從人的社會性和精神性存在探求人之存在的意義。教育對人精神的陶冶要經由理解與書籍和人交流,豐富與充盈人的精神生命。教育過程中雖然理解關涉課程設計者、教材文本和讀者之間的多重關系,但是無疑在對話中它是以文本為中介并圍繞文本展開的。作為文本讀者的學生對文本意義的創(chuàng)生與更新對其“怎樣做一個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具有重要意義?;诖颂接懤斫庖曈蛑械赖氯伺嘤钠款i與現實遭遇。

(一)主體性喪失割裂道德與人的對話關系。

道德的實踐特性決定道德對人的涵養(yǎng)不是灌輸有關道德的零碎知識,而是幫助人從整體上把握生活,獲得意義?!叭藨斣鯓哟嬖凇?、“人生應當怎樣度過”這樣關乎人自身價值和意義的問題伴隨每個人的一生,它始終以人對自身、人對生活的理解為基礎,并在人與人的認知碰撞中發(fā)展人已有的認知,在這里,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不僅僅是人對物的認知,而且還有人對人與物、人與人關系的認識和理解。道德所蘊含的善的價值是主體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加以選擇和內化,并保存在主體的生活經歷中。個體把自己的生活作為對象加以全面審視,對生活、對經驗進行反思、認識、實踐與創(chuàng)造,獲得對事物對他人對自我的理解,個體的主體性地位才能得以充分體現。然而,由于道德對人的滋養(yǎng)是長遠的、潛移默化的,在當下的教育氛圍中一些人認為與自身所要追求的成功關系不大,將之視為客觀對象物存在的知識來掌握。在道德人的培育中,道德在某種意義上只是“關于道德的知識”,缺少個體經驗和個人的生活履歷與道德的'對話,個體的精神世界并沒有真正作為“前理解”參與進來,也就無從創(chuàng)生意義。換言之,個體沒有作為精神主體與精神培育活動及內容展開對話與交流,個體也就不能在開放和接納中對自身及生活進行反思,難以提升人的內在精神世界。尤其是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人不懂得審視自身的現實境遇和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也就不會發(fā)現問題,不能深入事物的本性、對道德本身及其存在的理由進行探究并作出解釋,道德缺失與人的存在與發(fā)展的價值關聯。

(二)知識式學習消解道德之于人的倫理價值。

變化日速的社會生活和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下日漸增強的專業(yè)化培養(yǎng)目標,越來越強化了道德人培育的知識化取向和工具性價值。而現代性境遇下,學習者對物質主義、技術文明和工具理性的推崇消解了人對意義的思考,學習者的道德學習退回到德育課堂的狹小空間。道德學習不是簡單的復制知識,而是一種意義學習,是人不斷反思自我和獲得意義的過程。哲學詮釋學主張從理解的視域解讀文本,認為理解是共同意義的分有。理解和解釋的過程是個別經驗和普遍經驗的融合。其對學習過程中個人發(fā)展的歷史性、現在處境的關注為知識觀的轉型和課程觀的變革提供了理論支持。毋庸置疑,知識是課程的原材料。但是,課程學習不再是知識毫厘不差的掌握和再現。新課程觀課程的轉變性和生成性品質使課程作為一個開放的知識與人“相遇”的可能情境成為可能,知識是情境中的必要要素,發(fā)揮著引導、催化和促進的作用。課程關心學習者個體的經驗、體驗對知識的建構,學習者需自主建立起文本知識與人的生命之間整體的意義關聯。生活實踐表明,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的道德經驗對道德行為的選擇具有明顯的影響。學習者的需要、目的、既有的道德觀念、具體的境遇等都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學習者對文本的理解以及與教育者的相互理解。如果道德被視為實現某個外在目的的手段,成為某種預先給定的、等待著主體去認識和掌握的客體,那么遵守道德規(guī)范就是一種外在的要求和生活手段,失去了其應有的倫理價值,人也就喪失了豐富的生命表現。

(三)情感與理性認知的分離阻礙道德的意義生成。

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是道德實踐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二者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倫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傳遞道德知識、分享道德經驗是學習者提升道德認知的主要途徑。在道德人的培育中,道德認知能幫助人們判斷是非善惡,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獲得的道德認識、經驗和體驗帶有個別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從各自的視域出發(fā)分享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在平等的交流中實現視域融合,才能使個人認識、經驗成為共同的財富,生成道德的意義。而這之中總是滲透著個體對生命存在與生長的直接經驗和情緒感受。情感內在于人,人也是需要情感激勵的,譬如正義感、崇高感以及內心的充實感等。無疑,它也有益于人做出道德的行為?,F實生活中的道德價值沖突和道德困境很多情況下并非是主體缺乏道德選擇的能力,而是由于主體道德感的弱化。道德感是主體具有是非、善惡理性判斷能力基礎上的對自身、對他人及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情感。道德人培育的主體性喪失、知識式學習必然造成人對生命的真實情感體驗的缺失,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缺乏有效的聯接,阻礙道德意義的生成與實現。20世紀70年代以后有關移情的許多研究表明,移情有利于利他性行為的出現。移情是情感的相互契合、相互作用。有了情感的驅動、感染和共鳴,才能賦予知識以活力,才能在理解與體驗中激發(fā)主體正向的、積極的行為。這種“感同身受”正是人在實現視域融合中的自我理解與自我塑造?!耙粋€人的道德移情能力越高,道德敏感性就越強,就更能夠從社會和他人的視角認識所面臨的事件,實現道德行為的延續(xù)性,進而形成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p>

四、結語。

在人們普遍感知道德功能式微和道德多樣性增強的今天,培育道德人對社會道德文明的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理解作為人的存在方式,在哲學詮釋學視野中不僅具有本體論意義,而且具有實踐性。在道德人的培育過程中,要充分尊重人的道德主體性地位,在道德生活的具體情境中詮釋道德知識,實踐道德精神,在人的意義世界的構建中建構生活的意義,培育真正具有理性認知能力、自主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活力的道德人。

參考文獻:

[1]樊浩。中國社會價值共識的意識形態(tài)期待[j].中國社會科學,2014,(7).

[2]彭啟福?!耙曈蛉诤隙取?伽達默爾的“視域融合論”批判[j].學術月刊,2007,(8).

[3]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fā)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9.

[4]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403.

[5][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譯注。尼各馬科倫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36.

[6]李昕桐。新現象學的情感倫理[j].道德與文明,2014,(4).

[7]黎良華。有美德的行動與有美德者的快樂[j].道德與文明,2015,(1).

[8]龍靜云。試論道德內化的主客觀條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6).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四

我們已跨迸21世紀的門檻,我們的社會即將跨入一個嶄新的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發(fā)展速度加快,新領域不斷增多,學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大大縮短,計算機的普及和internet網的崛起大大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社會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種種潛在的危機,如能源匱乏問題、生態(tài)平衡問題、環(huán)境污染問題、人口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威脅。為了適應迅猛發(fā)展的現代社會,企業(yè)必須不間斷地創(chuàng)新,人們必須不停頓地學習,各類社會組織必須向學習型組織轉型,人們的道德素質必須不斷提高。顯然,在機遇與挑戰(zhàn)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教育必須實行改革,人才素質必須更加優(yōu)化。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時代的呼喚、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高校體育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

我國憲法第46條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這是憲法賦予每一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應盡的義務。我們的教育是社會主義的教育,與資本主義教育的本質區(qū)別在于教育對象是面向全體學生,而非特定的階級、階層或特殊的群體與個體?!稕Q定》也明確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只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學生——才是符合21世紀實際要求的高質量和高水平的教育,才能達到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目的。”

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視素質,需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素質就教什么,怎樣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質就怎么教,一切以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為依據,重視學生的“全體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理論為指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應用,必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并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

在未來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取代傳統的黑板和粉筆是大勢所趨。但是,還必須充分認識到,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即使運用了最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也并不一定意味著教育就現代化了,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轉變,最根本的是教育觀念的轉變。

很普遍的一個現象是:在很多學校中,現代教育技術的硬件建設已相當完備,計算機已成為基礎課程,但計算機操作方面的考核,仍然用筆答試卷進行,仍以考試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操作能力。這反映出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仍然很深,人們(尤其是教育部門的教師與領導)還沒有從實質上理解素質教育或接受素質教育。也就是說,人們的觀念不能更新,物質條件再優(yōu)越,教學方法和手段再先進,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應試教育的現狀。近年來,我國在素質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人對素質教育的理解還不夠深入,素質教育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當前,知識經濟的大潮洶涌而來,新的世紀強烈地呼喚創(chuàng)造型的人才,因此,在全民范圍內(尤其在教育部門內部)普及素質教育觀念,使素質教育深入民心,是加速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素質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在某種教學環(huán)境和資源的支持下,教與學環(huán)境中各要素之間穩(wěn)定的關系和活動進程結構形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課堂、教材和教師為中心,排斥一切課外活動,忽視勞動職業(yè)訓練;以傳授課本知識為惟一目的,忽視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和個性的培養(yǎng);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生體地位,忽視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顯然,這種教學模式已經滯后于社會的發(fā)展,與素質教育的原則背道而馳,不能適應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必然要為社會所淘汰。

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為學習過程創(chuàng)建必要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相互協作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實現意義學習(即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機械記憶)。顯然,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完全是認知的主體,學習強調的不再是對知識的記憶,而是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模式強調…清境創(chuàng)設”協商會話”、“信息資源提供”。因此,lnternet網巨大的信息量,多媒體技術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以及它們所共同具備的友好的人機交互能力,為創(chuàng)建這種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術上的支持。

在我國,對于那些現代教育技術設施還不夠完備的廣大學校和地區(qū)來說,實現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學習模式尚有困難;而且,建構主義特別強調探索學習和發(fā)現學習,忽視了接受學習,根據奧蘇貝爾的理論,發(fā)現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習者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但獲得的只是初級概念,因此,并非適合于所有課程的學習,而接受學習仍是學習者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在這里有必要說明一點:接受學習不同于機械學習,它同樣可以實現意義學習,學習結果到底是意義的還是機械的,這要取決于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

我國教育技術專家也提出了一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教為中心”和“以學為中心”的揉合與優(yōu)勢互補,它基本保留“傳遞一接受”的教學過程,以接受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教師有時處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時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雙主”教學模式強調對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強調學習的目的是實現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意義建構,即實現意義學習。顯然,“雙主”教學模式更適合我國國情,有助于實現我國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習者全體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無論是建構主義教學模式還是“雙主”教學模式,都有利于這個目標的實現,到底應采用哪種形式,還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三、更好的實現實現素質教育應做到哪學些?

如前所述,新的教學模式重視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而能力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識的基礎上,主要在實踐做”、“應用”)中培養(yǎng)。因而教學中要增加實際練習、自由操作、社會實踐等以學生親身體驗為主的學習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運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學和學習工具,把粉筆加黑板的教學變成以實踐為基礎的教學。而且,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正在發(fā)生改變,計算機文化、網絡文化已逐漸成為一種基礎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的一種基本生存能力。就如很多專家指出,無論國內外,與素質教育相沖突的首先都是應試教育,因為高考制度有形無形之間確立了一套學生評價體系,如果高考這個指揮棒只指向知識或單純的智力考察,那么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無論怎樣被強調,恐怕都難以完全落在實處。因此要加強以下方面的工作:

1、把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工具。

合作學習是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在一起互促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的教學形式。合作學習能夠發(fā)展學生的自信心,尤其可以使學業(yè)上失敗的學生在同伴幫助的過程中經歷成功的體驗,重塑自尊;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學習消除了在應試教育中競爭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孤立,形成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生關系。可見,合作學習是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必然要求。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的各種網絡環(huán)境可以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

當然,要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還要注意加強基本知識等與體育有關的各種理論知識。如體育史,體育政策、法規(guī)和功能,身體鍛煉的原則與方法,體育鍛煉效果的測定與評價,運動衛(wèi)生與自我保健和各種專項競賽的組織方法、裁判法與相應規(guī)則等,是體育室內教學的主要內容。不斷地提高運動技能,對于激發(fā)學生鍛煉的興趣,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習慣與奠定終身體育的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之,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我們可以使現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得以充分發(fā)揮,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推進素質教育的實現。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五

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在現代控制理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部分影音資料進行具體教學,運用具體的事物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例如通過嫦娥一號,天宮二號和月球探測器等在構造系統方面運用了現代控制理論,向高校學生講解有關現代控制理論的基本知識,另外筆者在文章的緒論中主要概述了現代控制理論的形成發(fā)展,以及是如何將現代控制理論應用到航空航天等方面。

2、教學中給學生補充相關的數學基礎。

由于現代控制理論課程是傳統控制理論課程的擴充,它依然是以線性代數常微分方程為基礎,學習這一門課程對矩陣論和常微分有一定要求。而現在的線性代數中缺乏現代控制理論課程中所要運用到的約當標準型知識,所以從事現代控制理論課程講授的教師應該與線代老師進行及時的溝通。線代的標準型內容在現控中的運用范圍較為廣泛,選擇合適的線代書也十分有必要,因為現控中的穩(wěn)定性理論和常微分方程有密切聯系,所以現控要以線代和常微分為理論基礎為主。

3、教學中注重直觀理解。

如何使學生更加深入了解現代控制管理,不僅要通過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講授現控理論,更要通過實際例子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結合當代科技發(fā)展的實際背景,對線控的理論定義做出嚴格的標準與衡量。教師最好能夠向學生們舉出實例證明定義,除部分較為復雜的定義,不要求絕對的嚴謹但必須保證在證明過程中思路明確,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都滿足。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matlab軟件給學生們分發(fā)課后習題,提高教學效果。

4、加強習題課教學。

學生要真正了解和掌握現代控制理論,提高現代控制理論的教學效果,不僅需要老師正確講解和輔導,更需要學生自己加強練習不斷優(yōu)化。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布置部分課后作業(yè),同時在為同學們解決問題的時候,應該根據具體問題歸納知識點,在講解能觀能控習題時,要重點講解能觀能控的判別條件、標準型和分解三者的不同和聯系。

5、開展科研型教學。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可適度地與控制科學科技前沿發(fā)展內容相結合,就比如將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組織召開的控制與決策會議等。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深入了解現代控制理論,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教師在處理科研項目相關問題時,可以分類別將問題整理好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資源解決問題,而在學生進行科研項目研究過程中,教師只發(fā)揮指導作用。

6、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為提高學生們對現代控制理論的學習積極性,讓高校學生積極參與現代控制理論的科研項目學習,我們在創(chuàng)新現代控制理論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要積極對教學手段更新換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普及和發(fā)展,在日常教學中應該積極引用ppt多媒體等互聯網電子設備,結合文字與圖片,聲與人像的多重特征,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具體表達,讓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的理解和感受教學內容。

7、改革考核方式。

隨著科技興國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思想不斷普及,人們對文化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科研型項目學習,也應該改革創(chuàng)新現代控制理論的最終考核手段,如在高校期末考核中現代控制理論的總分為100分,卷面成績只占總成績的百分之四十;學生課堂表現、完成作業(yè)情況、請假曠課遲到等出勤情況各占總成績的百分之十;為了加大科研型學習在期末考核總成績中的比重,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著手:是否積極參加科研性課題學習,對科研項目是否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都各占總成績的百分之十。

參考文獻:

[1]賀躍幫,王天雷。應用型大學現代控制理論教學方式探討[j]。科教導刊(下旬)。2017(02)。

[2]樓旭陽。現代控制理論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08)。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六

[摘要]本文結合作者自身教學經歷,從教學思維角度出發(fā),以心理學教學實際應用為主要目的,提出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心理學知識是開展良好教育的基礎,有效的心理學教學思維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因素。

引言。

教育心理學的內容體系都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理論局限性。

(1)過多地仿效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忽視人的特性傳統的教育心理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實證法,二是現象學的方法,這兩種方法在不同時期各有側重。心理學的特點是人研究人,心理學研究的首要困難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學是人研究物,物性變化的表象與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觀而真實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為轉移。在心理學,以人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時,無論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設計,終無法避免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因主觀因素而造成的偏差。這就是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學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學正是由于過多地仿效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忽視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復雜人際關系的影響,無法達到根據外在行為表現以了解內在意識或動機的目的。

(2)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結合程度不高心理學家在面對教育心理學問題時,會表現出兩種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與應用。這便有兩種不同的研究類型: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應該說,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側重于應用的科學,應對教育實踐有直接的指導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學理論研究不能脫離教育實踐,而應該將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緊密結合。但是從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過程和現狀來看,傳統教育心理學過分注重基礎,所提出的理論和方法對教育實踐的指導作用往往是通過將教育心理學原理應用于其他教育學科(如教學法)而間接起作用的再有,即使是現在,我國教育心理學的大多研究課題均來自于理論而非教育實踐,這也使得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難以對教育實踐提供有效的指導。

(3)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總的來說是對教育心理學學科性質定位不夠明確。具體來講,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之間脫節(jié)。教育心理學研究更多的是從理論到理論,難以指導實踐,而教育部門的實踐工作者雖深感教育心理學有用,卻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學更多的只是服務于學校,這種單一的服務范圍局限了教育心理學廣泛的應用性。

(2)教育心理學在研究方法上應處理好幾對關系。

1.要處理好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關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學的方法,力圖保證所研究問題與結論的`客觀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個體或社會的現象,這種研究通常在現象發(fā)生的真實環(huán)境中進行,借以把握該現象的整體輪廓。

2.要處理好實驗研究與史論研究的關系。教育心理學家都強調實驗研究。教育心理學中的實驗研究主要是指對教育現象有控制的觀察研究。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實驗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學同樣有許多理論問題值得我們去探索,這就是教育心理學的史論研究。實驗研究要以史論研究為基礎,史論研究是實驗研究的升華。教育心理學發(fā)展的歷程,實際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學的理論體系不斷豐富和完善的過程,也正是理論體系的日趨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fā)展成熟的基礎。

(3)以素質教育實踐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指南21世紀是我國積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時期。當代教育心理學要想作出應有的貢獻并使自身充滿生命的活力,就應當結合我國教育實踐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這對于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學的自身發(fā)展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國內有學者指出,近來,教育心理學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經對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實踐起到了推動作用,如張大均等指出,教育心理學的以下研究成果為我國素質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1)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與教育環(huán)境關系的研究:(2)學生智能發(fā)展與知識學習的研究;(3)學生社會性發(fā)展與規(guī)范學習的研究;(4)教學的有效性與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的研究;(5)教師職業(yè)素質與專業(yè)性發(fā)展的研究。但是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應用性為主的學科,其為教育實踐所提供的指導還遠遠不夠。為此,教育心理學研究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為素質教育實踐提供更多的指導:首先,繼續(xù)加強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應該進一步得到重視,為學校審美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其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健全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研究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踐服務。

(4)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心理學理論與應用研究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心理學理論與應用研究,就是要解決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國化(也稱本土化)這一問題。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主要是指中國的心理學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從研究者本位出發(fā),準確地發(fā)現國人的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類心理的相同點和相異點,為世界心理學發(fā)展作出貢獻。

總之,在現代教學體系中,教師自身的心理學知識是開展良好教育的基礎,有效的心理學教學思維是成功教學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2]張春興.教育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張愛卿.20世紀我國教育心理學發(fā)展的回顧與展望[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3).

[4]林崇德.試論發(fā)展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研究中的十大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1).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七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意識和主動性不強、教研能力薄弱、教研成果生成和轉化意識和能力欠缺的三大現狀,認為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發(fā)展需要氛圍更需要專業(yè)引領,要讓中學化學教師愿意參與研究,為其提供平臺和專業(yè)引領,還要讓其研有收獲。最后提出了搭建化學研究所平臺助推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發(fā)展的具體舉措:團結化學研究人才,形成研究隊伍;研究所名師指導青年教師;研究所名師參與教師培訓;研究所與市縣教研部門聯動;指導中學化學教師形成研究成果并發(fā)表。

關鍵詞。

化學教育研究所;研究平臺;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發(fā)展。

中小學教師的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包括教學管理),二是教研。教學與教研的關系很多學者都有過論述。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然而,在長期的教師培訓和教研實踐中,我們發(fā)現中小學教師“重教輕研”的現象依舊突顯。從全國層面來看,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市的教研活動開展得比較熱烈,教研的成果也比較多,教師的教研意識和教研能力也比較強,從福建省層面來看,廈門市中小學教師在教研方面做得比較好,與發(fā)達省市教師教研的差距相對較小,其他地市差距相對較大。作為省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培訓者和研究者,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立足崗位促進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教研發(fā)展。通過近年的實踐探索,我們認為通過學科教育研究所這一平臺,可以有效助推中小學教師教研發(fā)展。本文,我們將以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在助力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發(fā)展方面所做的努力為例和同行一起探討如何搭建學科教育研究所平臺助推教師教研發(fā)展。

一、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凸顯的三大問題。

在長期的教師培訓和教研實踐中,通過對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進行調查和訪談,并對調查數據和訪談結果進行分析,我們認為當前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存在的問題不少,較為凸顯的問題主要有三個。

1.中學化學教師教研意識和主動性不強。

很多中學化學教師對教學和教研的關系沒有深刻的認識,認為教研對教學沒有什么幫助,認為教研耽誤了教學的時間。在調研中,有中學化學教師坦誠自己教學任務過于繁重,備課、上課、設計練習、批改作業(yè)或試卷、監(jiān)考、參加各種比賽等任務過于繁重,加上當前社會經濟壓力較大,自己無心主動參加教研。這反映出許多中學化學教師教研意識和主動性不強,需要加以引導。

2.中學化學教師教研能力薄弱。

有很多中學化學教師表示自己也想進行教研,但是不知道如何進行教研,更不知道可以教研什么,教研能力薄弱。小到一個學校,沒有教研能力強的教師引領,教師們教研能力都差不多,誰也指導不了誰,誰也引領不了誰。大到一個縣區(qū)或地市,教育局下屬的教研機構教研人員數量較少,分身乏術,無法對所有學校的教師進行全方位的、長期的指導。

3.中學化學教師教研成果生成和轉化意識和能力欠缺。

針對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在國內化學教育類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發(fā)表教研論文數量和質量與發(fā)達省市差距較大的問題,我們與中學化學教師進行了交流,不少中學化學教師認為我省中學化學教師的教研成果生成和轉化意識和能力欠缺。我省中學化學教師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研,并撰寫教研論文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發(fā)表的教師較少,能夠出版?zhèn)€人學術專著的更是少之又少。有不少的中學化學教師把課余的時間用于編寫教輔材料而沒有用于總結、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將自己的研究心得轉化成論文或著作。

二、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發(fā)展需要氛圍更需要專業(yè)引領。

基于調研和訪談的結果,作為省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培訓者和研究者,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促進我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的發(fā)展。我們認為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1.讓中學化學教師愿意參與研究。

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教師教研發(fā)展的關鍵所在。應該通過扎根于實踐的教學研究案例,讓中學化學教師相信教研對于教學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讓中學化學教師們看到教研在教師成長中的`巨大作用,讓他們明白“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讓他們愿意參與研究,并積極主動地參與研究。

2.為中學化學教師提供平臺和專業(yè)引領。

很多中學化學教師教研能力薄弱的原因在于沒有研究的平臺和缺乏專業(yè)的引領。我們有責任建立教研平臺并凝聚專家名師為中學化學教師提供專業(yè)上的引領。平臺和團隊的力量可以幫助中學化學教師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3.讓中學化學教師研有所獲。

中學化學教師參與教研活動以后,要讓他們感到研有所獲。這種收獲可以是內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內在的主要指通過教研活動,中學化學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認識、理解和處理能力得到了提升,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得到了提升,他們的教學行為得到了改進,他們的教學效果得到了升華。外在的主要指通過教研活動,他們的研究成果轉化成了論文并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發(fā)表,他們的著作得到了出版,他們的知名度得到了擴大,他們的努力得到了教育部門和同行的認可,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最終成長為了一方名師。

三、搭建化學教育研究所平臺助推教師教研發(fā)展。

國內高校或教研機構成立化學教育研究所的并不少見,但是國內目前的化學教育研究所成立的目的更多的是立足于高?;蚪萄袡C構自身的人員開展化學學科的課程教材教法研究,并形成一批成果,以擴大高?;蚪萄袡C構的影響。作為專門專業(yè)從事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省級教師培訓機構,我們將服務基礎教育改革和服務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作為辦學宗旨。我們認為,除了自己開展教研并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發(fā)表教研論文以外,更為重要的是要引領中小學教師開展教研并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發(fā)表論文,甚至引領他們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結集出版。近年來,我們成立了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期望通過化學教育研究所這一平臺助推福建省中學化學教師教研的發(fā)展,主要的做法有以下五個方面。

1.團結化學研究人才,形成研究隊伍。

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成立之初就團結了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大學、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福建省各地市教研員、福建省中學化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以及有深入研究的高級教師,聘請專家名師作為研究所的特邀研究員。同時,廣納人才,通過中學化學教師自主報名、研究所審核的方式,吸收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師作為兼職成員。特邀研究員、兼職成員以及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研室教師構成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同時,這個研究團隊是常年開放申請的,隨時接納有志于化學教育研究的同行加入。

2.研究所名師指導青年教師。

化學教育研究所成立以后,我們要求研究所特邀研究員要對以青年教師為主的兼職成員進行課題研究、論文寫作、教學技能、教學管理、專業(yè)成長等方面的指導。研究所骨干教師積極主動向研究所名師學習。并通過化學教育研究所年會的形式加強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和兼職成員之間的互動、研討和交流。

3.研究所名師參與教師培訓。

除了研究所兼職成員要成長需要指導和幫助以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們也要積極參與教師培訓,在培訓中指導全省中學化學教師開展教研,并在培訓中通過示范、輻射和反思,特邀研究員自身也得到進一步成長。

4.研究所與市縣教研部門聯動。

由于各地市教研員均為本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因此各市縣在開展各種教研活動的時候,都會積極主動地與研究所聯系,由研究所與市縣教研部門共同來策劃、組織和完成一些教研活動。每一次的教研活動,研究所都會邀請一部分研究所特邀研究員或兼職成員參與,既是交流和示范,更是學習和反思。

5.指導中學化學教師形成研究成果并發(fā)表。

以上介紹了四種常規(guī)的做法,在這些培訓或教研活動過程中,研究所著力提升中學化學教師的成果生成和成果轉化意識,指導中學化學教師申報省市縣各種級別的教研課題,通過課題研究,形成課題研究論文,并向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投稿,以爭取發(fā)表。對于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研究所鼓勵、支持他們將自己長期以來的研究形成專著公開出版。

作者:張賢金吳新建單位:福建教育學院化學教育研究所。

參考文獻:

[1]張賢金,吳新建,葉燕珠,等.教師培訓實踐性課程形態(tài)探索:同課二次異構[j].中小學教師培訓,(12).

[2]張賢金,吳新建,葉燕珠,等.基于課題研究發(fā)展高中化學骨干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探索[j].中小學教師培訓,(5).

[3]張賢金,吳新建,葉燕珠,等.基于“課題研究”模式的化學教師培訓改革[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10).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八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絡及多媒體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與廣泛應用,遠程教育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開放教育就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應用而生并逐漸發(fā)展壯大的。然而和開放教育的迅猛發(fā)展不相協調的是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滯后。本文試圖結合當地實際,探討信息技術支持下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并進一步探析其新的趨向及發(fā)展途徑,以期對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關鍵詞]信息技術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根據西方學者的研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這一概念有兩個基本含義:一是指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過程;二是指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過程(教師教育)。筆者比較傾向于第一種說法,即指教師作為專業(yè)人員,在專業(yè)思想、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等方面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是從專業(yè)新手到專家型教師的過程。教師根據專業(yè)發(fā)展的目標和規(guī)劃,以教師自主意識為動力,更新教育觀念,完善專業(yè)知識,提高專業(yè)技能,優(yōu)化專業(yè)素質結構,從一個成長階段不斷進入更高成長階段的過程。

開放教育是一種在教師和學生處于準分離狀態(tài)下,利用文字、音像、計算機多媒體、網絡等多種媒體進行教學活動的新型教育教學形式。這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形式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的內涵也賦予了新的內容,筆者以為,概括起來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更新教育理念,堅定教育信念。

基于計算機網絡的開放教育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與時俱進,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以一次性教育向終身教育;從封閉教育向開放教育三方面的轉變。確立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必須為學習者自主學習服務的指導思想,自覺地調整好教師與學習者的關系,努力成為學習者學習知識的參與者、啟發(fā)人和引路人,完成從知識的講授者向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管理者的轉變,以適應學習化社會的需要。

教育信念是教師在對教育工作本質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它反映了教師對教育、教學以及對學生的基本看法,一旦形成相對穩(wěn)定。作為開放教育的教師應該正確認識開放教育的作用、地位和特殊性,把握開放教育對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定位,正確認識以成人為開放教育學習者的自身特點和學習特點,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明確開放教育對學習者職業(yè)發(fā)展和個人發(fā)展的意義。

2.整合自身知識結構,具備一定的科研和創(chuàng)新能力。

開放教育教師應該能靈活整合各類知識,在為學員提供支持服務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開放教育教師,必須是本領域的專家,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準確把握本學科的知識結構體系,熟練掌握相關技能,關注學科的最新發(fā)展并積極參加各類本專業(yè)的學術活動。

同時開放教育教師還應掌握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相關專業(yè)的知識。因此,開放教育教師在掌握一般性的教與學的知識的基礎上,還應掌握一定的開放教育教學理論、媒體理論、教學設計等理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研究水平和專業(yè)素質,從而達到在教學中提高教學資源設計的水平和學習支持服務的質量。

3.具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是指運用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利用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對教學過程和教學媒體進行設計、開發(fā)、運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教育教學過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能力。開放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強弱關系到能否開展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活動。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開放教育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對促進開放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育教學過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4.具備良好的人際合作和交互能力。

良好的人際合作和交互能力是現代社會對人們提出的新的要求,開放教育教師尤其要具有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人際合作與交往的能力。隨著知識創(chuàng)新的加速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未來的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通過合作共同應對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已成為必然的選擇。面對激烈競爭,人們將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合作又要求人們能相互理解和支持,無論是競爭還是合作都要求人們和諧相處。因此具備良好的人際合作和交互能力也成為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所必備的新內容。

二、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現狀及新趨向。

(一)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現狀。

作為一種職業(yè),教師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概念明確提出,即將教師行業(yè)視作一種“專業(yè)”之前,教師更強調作為一種“職業(yè)”,在專業(yè)化程度上遠不如律師、醫(yī)生等。開放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各級電大多年來在教師配備上存在師資力量不足,教師隊伍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顯得更為明顯。當前我校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現狀是:

1.教師教育觀念的發(fā)展與信息化時代的推進速度不夠匹配。

隨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逐步成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科技和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體系的核心,教育的質量、教師的水平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理念的產生及其貫徹執(zhí)行隨之成為教育研究與改革的熱點課題。

開放教育從春季開始試點到現在形成較為成熟的教學與管理模式已經經過了十多年的發(fā)展歷程,開放教育教師在教育觀念上比試點伊始有較大程度的轉變,比如教師角色的轉變,主體意識的轉變等,但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介入,開放教育教師在充分整合教育資源,多方借鑒兄弟院校成果方面開始滯后,思想上重視不夠導致在整體教學與管理環(huán)節(jié)不能有所突破與創(chuàng)新。

2.教師專業(yè)化程度不高,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亟待提升。

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十多年來電大教師的學歷層次和職稱結構發(fā)生了較為突出的變化,廣大教師均能通過學歷提升來為自己充電。近年來,我校教師的.職稱層次也有了顯著提高,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保持高級教師的專業(yè)進取精神,以及專業(yè)不對口問題。基層電大面臨著招生專業(yè)雜而教師專業(yè)不夠全的特點,并且教師專業(yè)技能提升沒有統一合理的安排與規(guī)劃,全靠教師自身鉆研提高,明顯不能適應開放教育的迅速發(fā)展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3.開放教育教師均身兼多重角色,工作壓力較大。

開放教育教師往往身兼數重角色,既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又是學員學習過程的引導者,支持者和管理者,這就對教師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致開放教育教師很難專心一意搞工作,能對某一方面的工作做深入研究,往往是一心多用,有時可以說是疲于應付。工作一直處于高壓的緊張狀態(tài),不利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二)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新趨向。

信息新技術的發(fā)展,帶來教育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必將引發(fā)教育教學領域全面而深刻的變革。當今,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又出現了新的趨向。

1.與傳統教育相比開放教育教師具有多面型。傳統教育要求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從縱深推進,而在開放教育教學領域,對教師的要求更為全面,在專業(yè)性上還要橫向向相關專業(yè)拓展。2.更加注重教師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開放教育的教師應成為研究者,不僅有知識、有學問,而且應有專業(yè)追求;不僅是高起點的人,而且是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不僅是學科的專家,而且是教育的專家。

3.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越來越依靠教師教育改革。未來的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有賴于深化教師教育機構,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適應能力;有賴于貫徹終身教育思想,實現教師教育一體化,保持教師教育的一貫性和統一性;有賴于優(yōu)化配置教育資源,推進教師教育多元化,提高教師教育的效益與質量;有賴于推進體制創(chuàng)新,努力探索教師教育的新模式,千方百計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訓練與專業(yè)發(fā)展水平。

三、信息技術在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

(一)可以解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工學矛盾。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讓教師隨時都能參加專業(yè)發(fā)展教育,享用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途徑。得益于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將瞬時性信息轉化成長期保存,可以隨時觀看的資源,專家的講座、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都能夠通過攝錄,轉化成數字信息保存下來。教師在需要時可以隨時選擇自己需要的內容觀看、學習研究。這樣就解決教師進修學習的工學矛盾,滿足了教師的發(fā)展需求。

開放教育三級平臺能夠匯集、整合中央電大、省電大優(yōu)秀教師教育課程實錄、專家講座實錄、優(yōu)秀教師教案、課件和教學實錄,能夠將這些最優(yōu)秀的資源整合并保存起來,以開放教育為平臺,以音、圖、影、文的方式建立資源庫,供所有的教師自由點播,借鑒學習,成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網上家園。

(三)為邊遠地區(qū)教師對教育資源的需要提供支持服務。

開放教育實行中央電大、省電大和分校電大乃至延伸至各教學點的辦學形式。這種辦學形式必然會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教育發(fā)展不平衡,存在著沿海和內地、城市與農村的差別,許多農村地區(qū)、中西部地區(qū)教育發(fā)展落后,教育信息閉塞,缺乏優(yōu)質的教師教育資源,得不到優(yōu)秀教育專家的指導。開放教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傳播的便捷,讓每個教師能夠得到最優(yōu)質的資源,這在過去對于落后的地區(qū)根本是無法想象的。比如目前,電大系統已經建立了完備的中省市三級電大系統學習的平臺,同時借助金虎、qq、email等信息技術為邊遠地區(qū)的教師獲得優(yōu)質資源提供了便捷的支持服務。

四、信息技術支持下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途徑。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是一個要求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學習化的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走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道路。筆者認為在信息技術支持下開放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途徑應該是:

1.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強大力量,通過自修和協作學習的方式,提升教師的全面素質。開放教育教師應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讓自己不僅成為教育資源傳輸專家,還應成為教育過程組織專家。

2.開放教育教師要能熟練利用信息技術支持服務,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從教師的業(yè)務素質而言,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功底;具備駕馭網絡技術進行導學的能力;具有與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相適應的科研能力。

3.開放教育教師還應具備學習新的技能與技術的能力。這也要求教師能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多鉆研,多實踐,應具備設計與制作cai課件的能力,并要求制作的cai課件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藝術性、創(chuàng)造性。

[參考文獻]。

[1]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fā)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陳麗編.遠程教育學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衷克定,申繼亮,辛濤.論教師知識結構及其對教師培養(yǎng)的意義[j].中國教育學刊,1998(03).

[4]劉芳.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之策略[j].教育探索,(09).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九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實行職業(yè)資格準入制度開始,“考證熱”隨之在大學校園里興起。時至今日,“考證熱”仍然盛行不斷,并且逐漸滲透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學前教育的學生也不能從這場熱潮中脫身,很多學前的學生正在考證的征途中前行,并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樂此不疲。20xx年張宇斌對大學生考證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大二大三的同學考證占比例達91.30%,大一的同學多數因為不懂得將來的就業(yè)形勢嚴峻而比例最少,大四的同學卻因為找工作時屢屢碰壁而意識到證件的重要性時卻往往來不及,此兩者比例僅占9.70%。而且大學生“考證”率已達到68.7%,在暫時還沒有“考證”的大學生中,也有76.23%的人有考證的意向。所以大二大三的學生是考證的主力軍,因為他們不僅有時間和精力,也能夠對將來的就業(yè)形式有所考慮,為了能在工作面試時多一份自信心,多一份競爭力,他們選擇加入“考證熱”的洪流。通用型證書不受專業(yè)限制,比如cet四級基本上是各所大學的硬性要求。除了通用的證書,還有一些跟專業(yè)相關的證書,比如學前教育專業(yè)涉及到普通話等級證、鋼琴六級證、育嬰師證、舞蹈資格證、營養(yǎng)師證等證書。面對五花八門的證書,哪些必要哪些不必要,我們該如何選擇?這是值得每個大學生深思的問題。

二、大學生“考證熱”的原因。

到底是何種原因促使了“考證熱”呢?筆者從近20年的“考證熱”研究中粗略地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國家政策因素。

“國家實行就業(yè)準入,積極推行“學歷證書”和“職業(yè)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為大學生考取職業(yè)資格證書提供了政策依據?!薄按送猓覈畬σ恍┴熑屋^大、杜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yè)實行就業(yè)準入制度,要求從業(yè)人員持證上崗,從根本上決定了大學畢業(yè)生要想進入這些行業(yè),必須投入到考證大軍中去,先取得上崗資格?!狈从^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同樣需要考取教師資格證才能上崗,而教師資格證同樣也是師范生的一種身份認證和就業(yè)保障,也讓就業(yè)單位清晰地從證書上認證招聘人員是否具有專業(yè)職業(yè)技術和單位需要。

(二)高校因素。

“因長期受傳統高等教育觀念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現階段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質量存在較明顯的不足,培養(yǎng)的人才滿足不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要求。主要表現在:1.實行高度單一性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高等教育的專業(yè)課程設置陳舊,教材知識結構滯后,教育方式落后,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yǎng)更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薄弱環(huán)節(jié);2.專業(yè)面窄,遠不能滿足杜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這樣,人才素質不能滿足現有的社會需要?!备咝鹘y落后的培養(yǎng)模式以及狹窄的專業(yè)面都不能滿足現在社會的要求,使得現在的大學生某些方面能力欠缺,為了能夠全面發(fā)展自己,提升自身能力,大學生們紛紛選擇考證,希望通過考證來彌補自身的不足,達到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三)市場及用人單位因素。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同時社會對學前教育相關人才的要求也比往年有所提高。隨著社會上大學生數量的增長,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很大。學前教育學生為了在就業(yè)中更具有優(yōu)勢,于是助長了“考證熱”現象。近年來幼兒園在招聘中對教師學歷的要求有所提高,對教師掌握的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學前教育學生是否獲得證書以及獲得什么樣的證書成為管理者選擇人才的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因素?!敖^大多數學生考證是迫于求職的壓力,如今用人單位都不約而同地將應聘者是否持有資格證書以及持有多少資格證書,作為衡量人才層次高低的重要標準。大學生畢業(yè)后要走向人才市場,要想找到滿意的工作,多一張資格證書就等于多了一個求職砝碼、多一項謀生的資本?!?/p>

(四)大學生自身因素。

1.“以中國20xx屆大學畢業(yè)生省際流動為例,從流動比例上來看,廣東、北京、上海3地的畢業(yè)生凈流入比例分別為152%、147%和128%,均大幅度超過其他省市,浙江、江蘇、天津、福建、山東也是人才凈流入率為正值的省市?!贝罅康娜瞬帕魅?,勢必會導致就業(yè)壓力的增大,就業(yè)形勢的嚴峻。為了能在求職過程中找到一個相對滿意的工作,很多的大學生選擇在完成正常學習的前提下去考取社會上一些比較熱門的證書,增強就業(yè)自信心。2.“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社會對各種人才的需求經常變化,人才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適應性不強、后勁不足,大學生不得不通過考證來改善和提升知識結構、專業(yè)知識技能和實踐能力,從而增強自身的就業(yè)競爭力,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睘榱诉m應新時代發(fā)展要求,大學生們希望通過考證來提升并證明自己的能力?!霸诮y計調查中,有68%的同學認為考證多學了知識,提高了自身素質?!笨梢姾芏啻髮W生認為證書是內在能力外化的表現,擁有證書就能夠表明自身具備了較高的素質和較為全面的知識,所以大學生對“考證”樂此不疲。

三、大學生“考證熱”的利弊。

對于大學生來說,治學和就業(yè)是人生兩大重要的事件。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群體來說,考證可以說是好工作的敲門磚。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環(huán)境,許多大學生都選擇考證來學得更多的技能與知識,也為了更好的在職場有立足之地。那么,是不是就意味著“考證熱”現象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呢?考證對于大學生來說有很多有益之處。從學生方面而言,證書有利于提高自身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其次,大學是研究學問的象牙塔,還是比較游離于職場之外的,證書的考取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的發(fā)展,更多的是理論知識更加的實踐化;同時,考證也是更好的充實大學生課余生活的一種方式,幫助大學生更好的規(guī)劃自己的就業(yè)方向;最后,很多大學生考證也是從自身的興趣點出發(fā),在對自己專業(yè)不滿意的情況下,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從市場需求來看,考證熱出現的同時不僅帶動了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更彌補了市場一些專業(yè)人才的空白。但是,任何一個事物都是利弊同時存在的??甲C是可取的,但是要在理性的前提下,否則對自身對社會都是存在很大的不利的。首先,盲目跟風的考證到最后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自身技能得不到發(fā)展,同時還耽誤了校內課程的學習;其次,很多非專業(yè)教育機構應運而生,導致證書的含金量降低,盲目考證之風愈加嚴重;最后,過分依賴證書不可取。很多證書并不能真正的體現學生自身的實力,很多學生考證只是為了一紙證書,只學得了淺顯的知識,而沒有深入探究,頗有舍本逐末的趨勢,這對大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是很不利的。作為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中著重提到的學前教育專業(yè),這幾年正處于蓬勃發(fā)展的階段,技能水平證書的考取也日益增多,對于我們來說,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考證,保持自身的專業(yè)性。

作者:楊光單位: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范學院。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十

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人間任何一種愛都無法比擬的,因為這種愛是一種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它是無比神圣的,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孩子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幼兒來說是一種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靈熏陶,更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我們面對的是3-6歲的孩子,他們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我們的愛護似春陽般的去熏陶,這對正處于個性和道德品質形成的萌芽時期的幼兒來說,是進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徑。由此看來對幼兒的品德教育應該讓幼兒在生活和各項活動中時時感受愛,認識愛,學會愛。因此,我認為幼兒的品德教育。愛,是永恒的主題。

一、愛是一種信任。

用語言來交流,用汗水來培育用愛來傳遞,讓孩子感受愛接受愛,正是因為愛仿佛給孩子繪畫出了斑斕的世界,并且讓孩子感受老師的愛心以及博大的胸懷,那張開的雙臂給孩子的是溫暖,是鼓勵、是信心,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懷著熾熱的心去愛他們,去了解他們,去跟他們真心的去做手拉手的好朋友,使他們對自己不在產生距離,感受師生之間的友好,真誠、依賴、這樣的教育才會為成功邁出第一步。

游戲。

游戲。

是因為小朋友也并沒有邀請老師參加啊!然后甜甜跑過來說;老師那我請你跟我一起比賽吧!看著孩子們盼望的目光我毫不猶豫的同意了,然后把馬用力的拉在我的面前,我騎了上去,看到孩子們拍著小手大聲說加油的時候,我把所有的顧忌都拋在了一旁,當時的我真的感覺很激動也很開心,因為我不在是他們心中那個產生距離的老師了..我變成了他們可以相信的朋友,自那次以后跟他們走的更近了,于是我常常用好朋友的身份平視的告訴他們好朋友之間的友好與團結,正確的引導他們在家園共育中學會體諒別人,在每一次的感情交流中萌發(fā)了他們對我的依賴和信任。同時也讓我感到愛的力量真的是如此巨大,教育的責任至關重大。我用真誠的愛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孩子們的驕橫、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現了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好氣象。孩子們互相幫助,師生們談笑風生,在師生的共同呵護下,我們班成了一個學習、生活和成長的樂園。讓我驚訝的是在讓他們感受愛時,他們也回贈給我真誠的愛。記得有一次在戶外活動中陪他們踢球的時候,猛的摔倒在地上腿一下流血了,孩子們趕緊跑過來扶我,當時我的淚順著就流了出來,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我的孩子們這么懂事!孩子趕緊把醫(yī)務處的老師叫過來給我清理了傷口,生怕我會摔倒趕緊圍著我,孩子們說郭老師我們進教室去閱讀課外書吧!我們會跟乖的~知道平時調皮的他們竟然會這么懂事,我欣慰的回想這不就收獲的愛嗎?真的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好孩子,的確愛是一種交流一種傳遞,把你的真摯的愛傳遞給孩子的時候,才會得到孩子給你的愛,從而樂于接受你所給予的一切。

二、愛是一種行動體驗。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作為一名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撒種愛心,用愛的行動讓他們重新點燃希望之火。當孩子拖著鼻涕走到我面前時,我會親手用紙巾將他擦拭干凈;當孩子離開父母哇哇大哭時,我會像媽媽一樣抱起他,給他溫暖給他安慰……我用我的行動表達著我的愛意,一個不經意的撫摸,一個鼓勵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師在意他、喜歡他、信任他、關心他。

小班幼兒剛剛入園,哭鬧是常有的事情,看著他們哭著找媽媽的時候,我的心也被觸動了,每每這時我便走過去把他們抱起來,摸摸他們的頭,親親他們的小臉,讓他們感受到媽媽一樣的溫暖……午睡對于有的幼兒來說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我們班的潘憶便是如此。中午午睡時,孩子們都躺下了,只有潘憶眼里含著淚的默默坐在床邊,我走過去問道:“寶貝,你怎么了,不舒服嗎?”,她沒有說話,眼淚反而流的更多了。我摸摸她的頭,沒事啊。于是我有耐心的對她說道:“寶貝,是不是想媽媽了?在幼兒園,老師就是媽媽。讓我當你的媽媽,看著你睡覺,好嗎?”潘憶抬頭看看我,用小小的聲音說道:“我想媽媽,睡覺的時候我都摟著媽媽的胳膊,我要媽媽……?!睘榕藨洸粮裳蹨I,哄她躺下后,我從她耳邊說:“老師就是憶憶的媽媽,你摟著我的胳膊睡好嗎?”看著潘憶摟著我的胳膊甜甜的睡去時,我感到了做老師的幸?!院蟮娜兆?,每到午睡時,潘憶總是摟著我的胳膊緩緩睡去。一天,潘憶高興的跑到我跟前大聲說:“老師像媽媽,老師就是媽媽?!边@是全班小朋友也都興奮了,媽媽,媽媽的叫個不停,聽到孩子們甜甜的叫聲,我的眼角泛出了淚花,心里感到無比的欣慰。

這時教師不僅要用行動愛孩子感染孩子,同時更應用行動榜樣影響孩子。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在通過模仿來認識感知世界,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認識世界。教師正是孩子們的榜樣,她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們模仿的對象。正像有人說的“幼兒是一面鏡子,是誰的鏡子呢?是我們每位老師的鏡子?!逼鋵?,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孩子。所以當你生氣想發(fā)火時,當你的言行沒有為人師表時,請想一想,一面面小鏡子正照射著你!”于是,我在孩子們面前非常重視榜樣作用。例如早上幼兒來園時我都會站在班門口迎接,主動說“小朋友早上好”,當他們離開時我也總會說一聲“小朋友再見”;每次在教室里,我要坐下我都會輕輕的移動板凳,輕輕的坐下,這時我也會要求自己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當小朋友幫我拿東西時,我也總會說聲“謝謝!”我自己這樣做,我也要求孩子們這樣做。長期以往,孩子們受教師長期行為影響,他們逐漸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品行。

除了自己做榜樣,在教育過程中,我還在孩子們中間找榜樣,誰愛勞動?講衛(wèi)生?誰守紀律?誰講文明?誰就餐文明不挑食等……我都時時關注,時時表揚給予肯定,在每周一次的評選會上,引導幼兒發(fā)現每個幼兒的優(yōu)點和進步,并做出評議,由教師執(zhí)筆整理,最后和孩子的照片一起陳列在榮譽欄中,比如:被子疊的好、吃飯不挑食、有禮貌、對小朋友友好……同時,也會對榜上有名的幼兒提出新的要求。幼兒在這種環(huán)境中都愿意積極展現自己的優(yōu)點,主動改正自己的不足,自然而然的孩子們的習慣好了。

在幼兒學習過程中我也不忘時時把愛融進學習里。我把煩瑣的管變?yōu)閷⒆拥睦斫夂托湃?。把過分的控制變?yōu)楦嗟慕涣骱蛯υ?。把過于集中的教育教學全分散給孩子們,用他們的感官去感知這個世界的一切。記得,在一次“動物過冬”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問題,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它們會冷嗎?小動物吃什么呀?帶著疑問我們分頭去收集資料,豐富知識、去感知這個神秘的世界,也使孩子們多了一份對動物的愛。

三、愛更是一種理解和尊重。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需要多一份的理解和尊重的愛,這種愛要能夠把每一個孩子愛到心坎里,愛的是那么溫暖那么無私;孩子犯錯時,能多給孩子一個機會,當孩子取得成績時,會給孩子送上一片掌聲;孩子有疑難時,又是孩子最好的幫手游戲時最好的伙伴最真誠的朋友;當孩子大膽表現自己時,老師是最好的欣賞者。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真誠的贊美、一個友善的態(tài)度,一顆充滿的愛心……教師要用這份真誠的愛深深地去感染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出于“為孩子好”的目的,為孩子做好了他們認為應該的一切,但是由于沒有考慮到孩子的需要和想法,結果事與愿違,遭到孩子的反對,造成關系緊張。我們應該信任幼兒、鼓勵幼兒,讓他們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時也讓他們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我班制定的“值日生”制度正是針對此而設的,即每天安排兩個幼兒維持班級紀律、負責班級的簡單事務,如:分發(fā)碗勺……每個幼兒都有機會,每個幼兒都可以做,所以在此活動中每個幼兒都得到了不同的鍛煉和發(fā)展,不僅學會了做一些簡單的事務,變的熱愛集體、熱愛勞動了,而且增強了幼兒的管理能力和獨立性。因而成人應該看到,幼兒雖然年幼,但是他們同樣有自己的思維,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強加和包辦代替就會使幼兒失去選擇的主動權,使幼兒沒有獨立思考的機會,久而久之,幼兒就會出現事事處處依賴成人或者出現逆反心理,這對幼兒健康心理和思維能力都十分不利。成人應該重視孩子的想法,不應用成人的看法去評價孩子。相應地,幼兒的生活世界也是一個與成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在那里幼兒不是按固定的眼光或所謂科學、客觀的標準看待事物,不是按習慣性的常規(guī)或理論來分析事物合不合理,而是按自身的感受和需要表達可不可愛、自己喜不喜歡。他們往往憑借這種臆想或即興、奇異的想法看事物,因而他們眼中的事物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賦予變化的。這讓我感受非常深刻的是在我初為人師時,那時的我沒有太多豐富的教學經驗,有的只是一顆熱愛這份事業(yè),熱愛孩子們的心。當時在大班實習,心里有一絲緊張,有一絲好奇,在面對那些調皮、上課不愛聽講的,中午不愛睡覺的孩子起初顯得束手無策。為這些,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并向老教師取經,慢慢地我發(fā)掘了孩子們心理的渴望,知道了只有滿足孩子們的需求才是師生間溝通的前提。有一次,孩子們在繪畫時,我發(fā)現我們班的晨晨畫了一幅很美的圖畫,可是他畫的海水卻是紅通通的,雖然以前在書本上我也看到過類似的例子,但我仍忍不住問他:“晨晨,你的圖畫好漂亮,可是,為什么你的海水是紅通通的呢?”晨晨見我沒有責備他的意思,便大膽地說:“柴老師,傍晚了,太陽照在海里,海水就是紅紅的呀。”噢,原來是這樣……我微笑地點點頭。事后我想,如果當時我沒有問清楚事情原由,采取訓斥的態(tài)度,強令他馬上改正,那么我就無法找到與他溝通的機會,也無法知道他的真實想法了。所以,教師就應該充分認識到:孩子是處于發(fā)展中的人,每個幼兒都是等待開墾的金礦,每個孩子都有發(fā)展的可能和潛力,教師應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把自己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一個威嚴的法官,在與孩子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的交流。

正如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這應該是我們所有教師的共識。愿所有的教師心中都充滿真愛,把不同的愛獻給不同的孩子,讓我們把真愛的種子種進孩子的心里,相信它能生根、發(fā)芽,并結出喜人的碩果。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十一

在當今社會迅速發(fā)展的同時,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各種因素也不斷出現,其中影響小學生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復雜,對學校的安全穩(wěn)定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要確保學校安全,必須抓好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自我救護的能力;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盡量將安全事件消于無形,將安全事件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針對目前實際,我覺得做好防范措施是杜絕安全隱患的有力保障。

現在小學生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打罵現象,同學之間為了一點小事爭吵起來,互不相讓,進而動手扭打,造成事故。但是如果一所學校的品德教育抓得好,風氣正,學生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可以避免一些事故的發(fā)生,所以抓好安全教育,一定要與品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即結合品德課堂來進行安全教育。如要把《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中講文明、懂禮貌、遵守紀律、關心他人等一些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事例,生動具體的告訴學生,讓他們知道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的道理。作為班主任教師的我始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特點,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依據,以《小學生德育綱要》為準繩,結合學校實際及班級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教育計劃,并分步落到實處,使學生們在學校和班級集體活動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讓學生們在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同時班主任要結合留守兒童的情況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如:建立進門須知和來訪登記等一些必要的制度來約束學生的非規(guī)范行為,防微杜漸,反復練習,特別要訓練學生在沒有老師和家長在場監(jiān)護的情況下,遵守紀律的自覺性。班主任除了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教育外,還要根據周圍環(huán)境的特點進行教育。如:我們學??拷愤呴_展交通安全教育,讓學生明白學校門前來往車輛較多,每天過馬路要左右看沒有車輛最安全,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使學生認識到在馬路邊玩耍、游戲的危害,要做一個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學生。班主任的我經常利用看圖片、講故事、唱兒歌、看錄像等活動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二、在日常教學之中貫穿安全教育。

一般來說學校安全事故一般發(fā)生的很少,因此,很多學校不會把安全教育和教學放在同等的位置,而且如果只是單純的理論教學過于枯燥,學生就算聽了,當真的發(fā)生事故時,他們還是會不知所錯,手忙腳亂。我認為應該把安全教育當作一種生活常識,把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滲透每個教學當中。

首先我覺得學校要每個星期安排一節(jié)班隊課,專門給學生講安全知識,針對每個地區(qū)不同的情況而開展一些有必要的演練,像防踩踏事故的演練,每個學校都應該要組織學生開展,這樣的事故發(fā)生的太多了。像怎樣在火災中逃生,這些知識最好是老師學生做正確的示范,這樣能讓學生更準確的掌握。

其次,班主任一定要讓學生徹底的明白一些事故的后果,像夏天為了圖涼爽而去河湖洗澡;冬天為了圖暖和在房里關上門窗烤火。因此而喪命的事故時有發(fā)生,班主任可以結合這些身邊的事故帶領學生一些分析發(fā)生的原因,這樣行為將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只有讓學生從心理了解他們的危害,他們才不會犯錯。而對于其他的事故,為了防范于未然,經常提上課堂,讓他們時刻保持一顆警惕的心。

再者,科任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和地震,安全事故有關的內容應該詳細的講解清楚。我記得我上初中時,歷史老師在講長征的時候,特意給我們講了關于沼澤的知識,我至今仍記得很清楚。所以,我想只要老師多講,真的從心底關心學生,他們會懂的什么該做,什么不能做。

最后,教會學生臨危不變的處事態(tài)度,對于突發(fā)狀況,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不緊張,不出錯,但是有一種東西確很難受環(huán)境的影響,那就是習慣,所以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習慣。每次我們學校開完會后,值日教師都會親自指揮學生上樓,一個學期下來,學生都自覺的按照順序進教室,不再學校老師的監(jiān)督。我想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多花點時間對學生有計劃,有目標的進行培養(yǎng),萬一遇上緊急狀況,也不用擔心。

學生可能不能切實的明白一些安全知識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得更加關注才行,先有人,后有才,安全至上,它必須時刻擺在第一位。

三、將安全常識與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相結合。

學生中有些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往往是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識而引起的,因此,對于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要讓他們知其然,更要讓他們知道其所以然。學校在組織學生春游、爬山、游泳、參加勞動時,班主任一定要把安全常識教育作為第一要務來做。此外要重視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向學生進行安全常識教育。夏天,進行防溺水和飲食衛(wèi)生的教育,不隨便去河邊洗澡,不隨便吃生冷食品及路邊賣的不衛(wèi)生食物等。每逢過年過節(jié),小學生喜歡放煙花爆竹,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防火防傷害事故的教育等,把安全常識的教育與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結合起來。

總之,安全問題很重要,安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們應時時刻刻把學生的安全放在心中,時刻不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校工作地正常進行,才能保證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吧!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十二

幼兒園對于兒童來說,是除了家庭以外第一個接觸的集體,對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社會認知以及將來的性格形成都有較大影響。良好的幼兒教育可以使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反之,則對孩子的將來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但是,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和教育的利益化分配以及應試教育的原因,使得幼兒教育出現了小學化傾向。

兒童過早接受與自身年齡不相符的智力知識,對孩子本身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由于年齡較小,他們對于接受的知識往往無法理解,通常都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憶,如果長時間靠這種方法來學習,會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件非常有負擔的事情,容易造成他們厭學情緒。再者,專家分析,這種簡單機械的學習方式,會阻礙孩子的想象力,會造成孩子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現象。同時,長時間學習專業(yè)知識,必然會擠占兒童玩樂的時間,影響孩子身體機能和神經系統的發(fā)育,造成孩子近視、駝背、無法集中精力等,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影響較大。

二、目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教育情況分析。

1.現代幼兒教育的思想被小學化所代替由于國內教育資源的不平衡,使得教育的競爭也很激烈,為了能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將來,家長們都信奉“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上”的觀點,迫于壓力,幼師們也開始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較多知識,使得幼兒教育出現了小學化傾向。其實,在幼兒園,這個年齡的孩子本身就該快樂的玩耍,而不應該被這些知識所煩惱,我們應該尊重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應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這是對他們最起碼的尊重。2.當前幼兒教育所追求的是對知識的講授在當前幼兒園課堂內,孩子們已經不是單純享受課堂的快樂,而是需要掌握一些復雜的知識,而這些知識通常是小學才需要教授的。但是為了升學率以及一些指標,幼兒教師往往會要求孩子們掌握。其實這些知識基本上孩子們都不懂,也無法掌握,如果硬性要求孩子們學習,反而會造成他們厭學情緒,影響將來的學習。3.當前幼兒教育手段的小學化在如今的幼兒教育課堂中,幼兒老師使用的方法基本上也是小學老師使用的教學手段。通常是老師在上面講,孩子在下面學習,這種非常強硬的教育方式其實并不適合幼兒教育,反而會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這種明顯帶有小學化的教育手段非常不適合幼兒教育。為了能夠讓幼兒更好地適應課堂,幼教老師應該真正的站在幼兒的角度上,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符合幼兒年齡、性格特點的教育方式,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4.幼兒教育以孩子的成績來紙作為評價標準對于很多家長來說,看孩子是否有所進步,通常是看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成績。而很多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的愿望,通常會也會將孩子的成績作為考核幼兒教師是否稱職的標準。因此,幼兒教師為了自身利益,就會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導致在課堂上猛灌幼兒知識的現象,而忽略了幼兒的接受能力。這種現象的形成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最終會對幼兒造成極大的影響,有的幼兒甚至因為厭煩學習而出現了厭學情緒,這是非常嚴重的,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1.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我們就要轉變思想,改變傳統的幼兒教育思想觀念,并使用科學的教育方法,這樣才能確保幼兒教育健康發(fā)展。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學習成績并不是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而要多多關注孩子的綜合素質,使其成為一個健康、快樂、身心健康的孩子。當然,這不僅僅是要學校的事情,而是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責任。作為家長,在學校改變自身做法的同時,家長也要摒棄之前錯誤的教育觀念,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他們的愛好,培養(yǎng)他們樂觀的性格,鼓勵他們全面發(fā)展,發(fā)揮家長的作用。2.幼師思想要去小學化當前幼師是個非常龐大的群體,他們的教育思想狀況直接關系到去小學化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因此,要加大幼師的培訓力度,還要組織幼師到先進的幼兒園進行學習交流,這樣才能將先進的教育思想共享,使更多的幼兒接受先進的教育。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主角,只要從根本上改變其思想,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通過小游戲或者其他方法增進課堂活躍性,這樣才能真正推動幼兒教育去小學化進程。3.提高幼兒教師綜合素質,改革幼兒教育課程系統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作為學校,首先要完善教師的聘用標準,并及時安排教師進修及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和綜合素質。在培訓的過程中,要重點加強教育方法、教育目標、正確社會價值觀等內容的培訓,使教師明白真正的責任。只有通過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課程改革,才能真正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幼兒生活,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4.加強幼兒教育系統的規(guī)范程度,建立完善的幼兒教育體系幼兒的成長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因此,國家也應該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做一些具體的實事。國家專門出臺法律,要求相關專業(yè)部門要加強監(jiān)督幼兒教育市場,對不符合規(guī)定的幼兒園要及時取締,目的就是為了給幼兒提供一個健康、安全的環(huán)境,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決不允許非法幼兒園的存在。規(guī)范幼兒教育,建立完善的幼兒教育系統,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十三

摘要:當前,我國城鄉(xiāng)學前教育存在較大差異,最為突出的是城鄉(xiāng)教師隊伍、教育投資、教育機會和教育質量等方面的差距。為了縮小這種發(fā)展差異,促進城鄉(xiāng)學前教育均衡發(fā)展,有必要對這些差異因素進行分析,并擬定針對性較強的改進方案。接下來,本文將對公平視域下中國城鄉(xiāng)學前教育發(fā)展差異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平視域;中國城鄉(xiāng)學前教育;發(fā)展差異。

學前教育的實施效果關乎著幼兒的智力發(fā)展和健康成長,但是,就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發(fā)展情況來看,城鄉(xiāng)學前教育存在較大的發(fā)展差異,總體上農村學前教育的整體水平較低,不利于農村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和成長。為了改善這種局勢,縮小城鄉(xiāng)學前教育之間的差異,實現兩者均衡、健康發(fā)展,應當采取積極措施加快農村學前教育建設,改善農村學前教育的環(huán)境,提升農村學前教育的質量。

(一)教師隊伍方面的差異。

首先,從教師入職門檻來看,城市幼兒園對教師的學歷要求較高,而在我國農村地區(qū),幼兒園對教師普遍沒有太多的學歷要求。因此,一般而言,城市幼兒教師的學歷起點比農村幼兒教師的學歷起點要高。同時,從入職以后的情況來看,城市幼兒園比較重視教師的職稱評定和考核,教師為了增強自身競爭力,往往會進行深層次的專業(yè)學習;反觀農村幼兒園,很少會對教師的職稱提出明確要求,盡管部分教師會重視自我提升,但由于農村條件有限,教師缺乏專業(yè)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也就是說,由于城市幼兒教師接受過高等教育、擁有高學歷,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都較高,加上能夠通過再學習和深造實現自我提升,教師的教學實力便更強。所以,城市幼兒園有著龐大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而農村幼兒教師本身就很少接受先進教學理念的熏陶,加上這部分教師難以有機會進行深造,因此農村幼兒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很難得到有效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相對較差。由此可見,城鄉(xiāng)學前教育存在教師隊伍方面的差異。

(二)教育投資方面的差異。

由于城市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幼兒園的教育資金也較充足,能夠為學前教育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幼兒園擁有的教學資源(人力資源和物質方面的教育資源)較豐富,而且也具有持續(xù)改善和加強基礎設施設備建設的能力,使得幼兒園可以不斷完善教學設備,更新體育、娛樂設施,保證幼兒能夠接受較好的學前教育、享受優(yōu)質的教育待遇[1]。但在農村,由于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幼兒園的教育資金投入相對較匱乏,無法以充足的資金來進行基礎建設,教學設施設備等也無法定期進行檢修、維護,加上教學資源相對較少,因此難以充分提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難以得到有效保障,教育質量和效率都遠不如城市幼兒園。可以說,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水平的較大差異,導致了兩者在教育資金投入、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距,對學前教育的效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教育機會方面的差異。

在我國,城鄉(xiāng)學前教育機會的差異較顯著,集中體現為城鄉(xiāng)幼兒園的數量和質量差異較大。在城市,幼兒園的數量較多、規(guī)模較大,教學設備和體育、娛樂設施都較齊全,環(huán)境也較好,因而幼兒園的質量相對較高。同時,多數幼兒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內容和計劃,能夠有效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有助于幼兒健康成長和發(fā)展。反觀農村幼兒園,不僅幼兒園數量較少、規(guī)模較小,能夠獲得學前教育機會的幼兒不到50%,而且大部分幼兒園的設施設備不夠完善,教學環(huán)境也較差,因而幼兒園的質量普遍不高,幼兒的學習、生活和發(fā)展得不到保證??傮w來說,我國農村地區(qū)的學前教育起點比城市要低得多,兩者在教育機會方面存在較懸殊的差異。

(四)教育質量方面的差異。

首先,城市幼兒比農村幼兒的入學準備更充足。有研究證實,如果幼兒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較高,幼兒在進幼兒園之前的數學準備、語言準備和學習品質等都更高,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發(fā)展、學習方式和語言能力也相對更高。很明顯,從整體情況來看,農村家庭比城市家庭所擁有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都更低。因此,和城市幼兒相比,農村幼兒所做的入學準備要差一些。正因為如此,盡管當前農村幼兒園的入園率越來越高,但幼兒的學習方法和知識接受能力無法達到城市幼兒的水平。所以,農村幼兒比城市幼兒的學習質量要差。其次,由于農村教師的教學能力相對較低,沒有合理運用個體差異化的教學方法,自身引導作用也未能充分發(fā)揮,致使教學質量難以有效提升。因此,城鄉(xiāng)在學前教育質量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二、基于公平視域下農村學前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探索。

(一)加強對農村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和培訓。

第一,要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準入門檻,對教師隊伍進行科學規(guī)劃。為此,不僅要相應提高對教師的學歷要求,同時在選拔教師的時候,要對其專業(yè)知識、教學水平進行整體考核,以確保所選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實際教學能力。第二,要重視農村幼兒教師的業(yè)務培訓,對教師業(yè)務水平進行整體優(yōu)化。例如,可以定期組織幼兒教師參加理論知識以及教學、管理實踐方面的培訓,向教師介紹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對實踐中所需要的課堂教學技能和管理技能進行實操訓練,進一步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2]。在結束課程培訓后,要及時對幼兒教師進行理論和技能考核,以確保幼兒教師的培訓質量和效果,促使教師能夠將這些知識和能力靈活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去。同時,也可以定期邀請豐富實踐經驗的學前教育專家、學者來幼兒園進行講座,使幼兒教師能夠接受先進思想觀念的熏陶,跟上時代的步伐。還應該加強教師的自我反思意識和能力,實現教師的自我提升。

首先,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政策扶持。地方教育部門可以擬定有關政策,增加農村幼兒園的數量,提高農村幼兒園的建設要求,優(yōu)化農村幼兒園的設施設備和教學環(huán)境,提高農村幼兒園的整體質量,為農村幼兒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3]。其次,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以有效緩解農村幼兒園的辦學壓力,確保農村幼兒園可以有更多的教育資金來完善教育資源、加強基礎建設,促使幼兒教師能夠有的放矢地開展學前教育工作。再者,由于城鄉(xiāng)學前教育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經濟的發(fā)展不均衡導致的,政府有必要加大對農村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支持,以有效縮小城鄉(xiāng)之間的發(fā)展差距。

(三)重視城鄉(xiāng)幼兒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地區(qū)學前教育的水平,有必要加強城鄉(xiāng)地區(qū)幼兒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使農村幼兒園能夠在交流合作過程中接觸到更加先進的教育理念,并從城市同行那里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和資源。城市幼兒園可以定時定期派遣幼兒教師去農村地區(qū)進行講學,農村幼兒園也可以定時輸送幼兒教師去城市進行學習,加強城市和農村幼教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這個過程中,雙方教師可以通過知識講座、課堂教學等多種方式實現有效的交流和互動。使農村幼兒教師更加直接地通過業(yè)務培訓學習到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一方面,城市幼兒教師可以在對農村幼兒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了解農村幼兒的認知水平、學習情況,自己也獲得更多的教育體驗;另一方面,農村幼兒教師能夠在城市幼兒教師的引領下,學習城市幼兒教師的成功經驗,和城市幼兒教師共同探討優(yōu)化農村幼兒教學的具體措施[4]。這對改進農村學前教育策略、縮小城鄉(xiāng)學前教育差異有較好的幫助。綜上所述,我國城鄉(xiāng)學前教育發(fā)展差異顯著,為了提高城鄉(xiāng)學前教育的水平,實現城鄉(xiāng)學前教育的均衡發(fā)展,一方面應當正視這種發(fā)展差距,一方面應該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善。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政策和資金扶持,以便有效地緩解農村幼兒園辦學壓力,并適當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準入門檻,加強農村幼兒教師的業(yè)務培訓,有效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還應出臺具體措施,加強城鄉(xiāng)幼兒園之間的交流合作,提升農村幼兒教師的先進教育理念,使農村學前教育獲得整體的發(fā)展。

作者:張玉暖單位: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參考文獻:。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十四

摘要:本文對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特點和價值進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發(fā)揮游戲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教學;價值分析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教育的關注程度逐漸提高,對幼兒的教育也愈來愈早。幼兒教育是人一生中所接受的第一個系統性的教育。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幼兒教育中加入游戲,形成了游戲教學的模式。根據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游戲教學模式對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有積極作用。

一、游戲教學概述

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以游戲為依托,將要教授的知識以游戲的形式表現出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幼兒主動學習,使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到相應的知識。游戲教學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體驗性、自主性等特點,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可自由發(fā)揮,進而使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二、游戲教學的特點

1.游戲教學的體驗性

游戲教學最大的特點在于體驗性,只要幼兒進入到游戲中,就會在特定的游戲氛圍中獲得自己的主觀感受。如在“丟手絹”活動中,坐著的幼兒會對小伙伴手中的手絹有盼望的心理,而拿有手絹的幼兒則有擔心被追上的緊張以及想將手絹給其他同伴的激動心情。這些思想活動都是幼兒在游戲中自己體驗到的,教師只需從旁引導,幼兒就會懂得。

2.游戲教學的自主性

游戲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或者游戲的選取者,幼兒才是游戲的主導者。在游戲開始前,幼兒可以自主選擇伙伴、游戲場景和游戲材料。在這個選擇的過程中,幼兒可以與同伴進行協商,只要達成共識,幼兒就可以改變原有的游戲狀態(tài),根據自己的興趣制訂相應的游戲規(guī)則。游戲對于兒童的無限包容性,在游戲教學中以自主性的方式體現,這也是游戲教學的特點。

3.游戲教學的虛幻性

游戲教學中游戲的內容雖是依托于現實生活中的素材,但是又有超脫于現實生活的一面,即虛幻性。例如,角色扮演游戲,游戲的基礎在于幼兒假裝自己的身份是某一個角色,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賦予所扮演的角色新的特色。游戲教學的虛幻性充分滿足了幼兒的想象力,并可以將幼兒在現實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常識通過游戲體現出來。

三、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價值

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有獨特的價值,其所產生的教學效果也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無法企及的。因此,對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價值的分析可以對今后的幼兒教育模式的發(fā)展提供經驗方面的支撐。

1.游戲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幼兒階段孩子的特點是年齡小、好動,且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游戲教學則是根據幼兒以上三個特點定制的教學模式。在進行游戲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常識性問題穿插其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學習。幼兒在游戲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較長。另外,游戲教學的場地可以設在室內,也可以設在戶外,以滿足幼兒好動的天性。因此,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效率較高。

2.游戲教學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幼兒對于游戲的熱衷確保了他們的參與度。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適當的奔跑、跳躍等可以增強幼兒對自身肢體協調性的控制。另外,在戶外陽光下進行游戲,也增強了幼兒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幼兒的體質也得到了明顯地改善。游戲教學模式以游戲為出發(fā)點,幼兒在游戲中會主動與其他小伙伴進行交談,也學會了傾聽,培養(yǎng)了幼兒的集體意識,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

3.游戲教學可以提升幼兒語言駕馭能力

在幼兒階段,幼兒除了學習常識性知識,更要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讓幼兒主動開口是提升其能力的重點及難點。游戲教學中的角色扮演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扮演角色時,幼兒通過對日常生活中該角色的語言特點進行模仿,可了解到接人待物的相關知識。因此,游戲教學有提升幼兒語言駕馭能力的作用。

四、結語

幼兒教育作為系統教育的起點,其教學模式的選取是否符合幼兒特點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有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提升幼兒語言駕馭能力等作用,值得在幼兒教育中作為重點教學模式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陶云娣.論幼兒教育中的民間游戲教學創(chuàng)新的基本經驗——小班民間游戲《小兔和狼》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6):118-119.[2]陳艷紅,劉紅.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模式初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4):118-119.[3]樂元芬.試述游戲在幼兒發(fā)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s1):88-89,93.[4]蔡清吉,張傳堂.回歸游戲教學——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思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xx(10):136-138.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十五

1.重視基礎繪畫訓練,忽略手工操作訓練。教師教學理念落后,教師沒有相關的幼兒美術教育經驗,運用純美術專業(yè)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教學期間不能結合幼兒美術教學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作業(yè)以繪畫為主,忽視手工制作等操作性較強的課程開設和訓練,沒有專業(yè)的場地,沒有豐富的制作材料,缺少經驗豐富的手工課專業(yè)教師,學生無法接觸到幼教手工素材,無法熟悉材料工具的使用和性能,無法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這樣的學生畢業(yè)后只能帶學生畫而不能做,使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陷入一個狹隘的單一模式。

2.重視技法技能訓練,缺少教學活動指導。在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美術技能課教學中,沒有較為系統的專業(yè)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對于各年級學生在某一階段達到怎樣的目標沒有較為詳細的評價方案,只是按照教師偏重的喜愛課程進行美術課教學,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單一、被動的問題。如何組織幼兒園的美術課教學,中職現行教材普遍章節(jié)少,內容簡,而幼兒園美術教學往往不是單一的手繪,而是一個融合了各個學科知識,尤其是自然學科和生活知識(常識)的綜合教學活動。它對環(huán)境的選擇,場地的設置,情景的創(chuàng)造,均提出了不同于傳統教學的新要求。需要我們教師做好更加周密完備的課前準備,多元化組織教學。課堂的管理,氛圍的營造,甚至燈光、音樂、道具、服裝都需精心設計,讓幼兒在游戲中完成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寓教于樂。而目前中職美術教學只是簡單的停留在培養(yǎng)學生畫一張畫,做一件手工的層面上,幼兒美術課的編排組織也只是紙上談兵,或者直接舍棄這一教學內容。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往往會畫會做而不會組織不會教。其所學美術技能,只能用于演示示范或者教室環(huán)境布置。

3.幼兒美術作品評價標準缺乏科學性,審美取向重成人化。對一副作品或作業(yè)的評判標準,美術專業(yè)教師往往出于專業(yè)習慣,停留在高考美術專業(yè)評判準則上,看構圖,比例,光影,虛實,冷暖,調子等方面的優(yōu)劣,缺乏對幼兒繪畫心理的研究,缺乏對優(yōu)秀兒童畫正確的評價,這樣培養(yǎng)出的師資,也會用同樣的眼光去看待兒童畫作品,而將兒童繪畫的自由想象,活潑天性,大膽夸張,豐富聯想等優(yōu)秀的地方視為不干凈,不合理,不整齊,不規(guī)范,不合邏輯。最終導致幼兒繪畫作品中規(guī)中矩,過于程式化,成人化,違背了兒童天性,把幼兒的藝術天賦抹殺于萌芽之中。

二、解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教學的途徑。

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通過對美術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評價體系、師資培養(yǎng)等方面的改革,進一步促進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使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教學活動向縱深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一專多能的高素質人才。

1.修訂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教學計劃,健全美術技能課程教學大綱。在原計劃的基礎上,根據美術課程的教學規(guī)律,學生課堂作業(yè)需要充足的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目前,兩課時美術教學不能適應學前教育專業(yè)類學生完成作業(yè)的需求,應在原來兩課時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課時,使教與學之間建立較為牢固、系統、規(guī)范的教學制度和寬松的課堂作業(yè)時間,從而達到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最基本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和繪畫技能的訓練。

2.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提升學習興趣。首先要轉變教育理念,重視美術課的開設,配備具備教學經驗的專業(yè)專職教師,引導學生用審美的眼光去觀察世界,觀察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中陶冶情操,洗滌心靈,享受愉悅,從而提升思想境界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要優(yōu)化校園美育氛圍。通過辦展覽,搞講座,黑板報,宣傳欄,手抄報等多種形式,營造和諧高雅的藝術環(huán)境,達到環(huán)境育人的目的。

3.重視實踐,適應就業(yè)需求。學校應多組織美術教師和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參加幼兒園見習實習,使他們了解就業(yè)需求和就業(yè)所需具備的基本功,明白美術教學對象的心理特征,年齡特征。知道組織好一堂幼兒美術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從而在自己的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

4.轉變理念,發(fā)揮學生特長。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發(fā)揮引導作用。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有其自身特點,機靈活潑,擅長歌舞,善于表演。美術課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發(fā)揮專長,變講授式教學為教師引導,學生互動自主學習為主,在活動交流中達到訓練繪畫手工技能技巧和幼兒美術課編排方法的目的。

5.科學教學,形成學科橋梁。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說“以德育為中心,美育為橋梁”。美術教學,尤其是幼兒美術課教學是一門多學科緊密聯系的綜合學科,如舞蹈、音樂、自然、科學、體育相互結合,多知識點,多層面啟迪學生,傳授知識。只有把握住這一點,中職美術教師才不會閉門造車,盲目獨行。才能授予學生正確的,科學的教學理念。

現代教育的論文現代教育論文篇十六

難以管理、質量較低、且不易控制。因此,規(guī)范護理本科生畢業(yè)論文的管理,形成一整套科學而有效的論文質量評價體系,已經成為各高校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管理條例》第四條規(guī)定,“學士學位獲得者應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這種能力主要通過撰寫畢業(yè)論文來實現。在這一階段,學生要獲取論文撰寫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應用所學知識完成一篇有質量的學術研究報告,最后通過論文答辯完成學業(yè)。畢業(yè)論文寫作目的是總結和檢驗學生學習期間的學習成果,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受到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達到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畢業(yè)論文可以綜合考核學生綜合運用護理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從事護理研究,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授予學士學位的重要依據之一。

近年來,由于成人教育本科護理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護生來自全省多個醫(yī)院,有的甚至于來自全國各地,使得本科生畢業(yè)論文難以管理、質量不易控制。學生在畢業(yè)論文寫作及答辯方面不盡如人意,論文質量呈下滑趨勢。

2.1選題成人教育學生畢業(yè)論文的選題面窄,不新穎,深度不夠,而且討論對象相對集中,缺乏新穎性。多數學生以畢業(yè)過關為最終目的,對相關文題也沒有深入思考,僅把一些國內醫(yī)院早已開展的護理技術或已經形成常規(guī)的項目進行總結,不了解護理專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不能把握護理學科發(fā)展的前沿方向。部分考生論文內容與題目相差較遠,出現偏題甚至跑題現象。

2.2格式摘要、關鍵詞及參考文獻等部分不全者較常見,絕大多數學生不能正確書寫摘要和關鍵詞,參考文獻引文量且書寫欠規(guī)范。正文部分題文不符、層次不清,各級符號混用,寫作思路混亂。

2.3內容大部分學生時間投入較少,提交畢業(yè)論文前臨陣磨槍,勉強成文;有的考生對。

網絡論文。

相關信息。

進行復制、粘貼或大段照抄教科書或某專著。

2.4答辯學生在論文答辯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學生不熟悉自己的論文內容,答非所問;學生心理素質差,過于緊張;論文的內容與學生自己的實習內容關系不大。此外,評審專家等級標準掌握程度有差異,或者個人觀點有差異,也會導致學生成績有差異。

目前,成人教育護理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質量呈下滑趨勢,因此,規(guī)范論文撰寫,對論文的質量進行科學評價,加強對畢業(yè)論文的管理,已經成為各高校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護理學畢業(yè)論文。

相關信息。

的目的和特點,分別設計了指導教師、評審教師和答辯教師使用的成人教育本科評價指標體系,確定各自的權重及分值,以其能客觀、準確、簡捷地對護理學畢業(yè)論文質量進行評價。

3.1指導教師評價重點評價內容在撰寫論文過程中,學生查閱利用文獻資料的能力;開究方案設計與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運用能力;畢業(yè)論文寫作反映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功;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

3.2評審教師評價重點評價內容學生對論文設計書的執(zhí)行情況;選題是否有新意;論文的論點、論述的正確性;實驗數據的真實性,圖表的規(guī)范性;吾言、圖表和參考文獻的規(guī)范化程度;論文的難度及工作量;開究方法和手段、論證能力、成果價值。

3.3答辯教師評價內容答辯教師對畢業(yè)論文進行總體評價,包括選題的難易程度和理論與實際意義,論文的總體水平及創(chuàng)新性;口頭表達能力和回答問題的正確性;答辯中反映出的思維、知識面與綜合能力。

為了客觀而準確地評價畢業(yè)論文的質量,必須合理地運用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畢業(yè)論文質量的綜合評定由指導教師、評審教師和答辯教師評定的分值按一定的比例折算后組成。然而,由于指導教師在整個畢業(yè)論文過程中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各方面的情況了解也最深,其評分在綜合評定中所占比例應最大。評審教師可對畢業(yè)論文質量做出較仔細的審查,而答辯教師則對學生答辯情況的判斷,因此兩者的評分在綜合評定中所占比例可同等對待。綜合考慮,指導教師評價結果占40%,評審教師和答辯教師的評價結果各占30%,3部分之和即為學生畢業(yè)論文質量的綜合成績。

畢業(yè)論文階段包括論文撰寫、評審和答辯3個環(huán)節(jié)。由于指導教師、評審教師與答辯教師評價的側重點不同,所以采用分類評價的方法建立畢業(yè)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并將其貫穿于成人教育護理本科生畢業(yè)論文階段的全過程,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畢業(yè)論文各階段的特點,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畢業(yè)論文質量,還可以較全面地對學生在畢業(yè)論文中表現出的綜合素質作出較客觀的評價,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但由于教學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復雜性和可變性,該評價體系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921311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