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演唱論文(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23:14:16
聲樂演唱論文(模板19篇)
時間:2023-11-25 23:14:16     小編:雨中梧

總結是對過往的一種回顧與反思。完美的總結需要我們從客觀事實出發(fā),真實客觀地總結自己的成果和經(jīng)驗。這些總結范文是對某些專業(yè)領域的經(jīng)驗總結,非常有參考價值。

聲樂演唱論文篇一

美聲唱法與民族聲樂之間不僅存在相通之處,也存在著差異性,這需要學習者善于把握美聲唱法與民族聲樂唱法的歌唱技巧,系統(tǒng)的比較二者之間的差異,在傳承民族唱法的基礎上,借鑒美聲唱法,進而發(fā)揚民族唱法。文中根據(jù)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對美聲唱法與民族聲樂之間的差異,進行了簡單的論述。

美聲唱法;民族聲樂;差異;共性。

美聲唱法中多采用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的方法,其不僅要求練習者要呼吸得深且滿,還需要保證氣息通暢自如,將聲音托在氣上,這對于我們而言,在學習上具有較大的難度,不僅因為身體結構與生理習慣,還因為我們的演唱習慣。民族唱法主要是運用丹田呼吸,也就是橫膈膜呼吸法,這種方式更符合的我們的演唱習慣。

在以往的學習中通過對美聲的研究與練習發(fā)現(xiàn),美聲唱法要求歌唱者的喉嚨被充分的打開,且喉頭是向下降的,盡量保持在低部位,對于男生而言,可以從其喉結的運動方向,便能夠判斷其喉嚨是否打開,以此來判斷其發(fā)聲是否合理。由于女生的喉結較為隱蔽,所以主要是從發(fā)聲的感覺,來判斷其喉嚨是否打開。民族唱法是基于歌曲的風格,來決定喉頭的位置與打開的程度,在喉嚨的打開方面,不能過于追求喉嚨打開,而是需要合理的運用喉器,比如在演唱山歌類型的聲樂作品時,則可以上下移動喉頭,以此來營造歡快或者低沉的旋律。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相比,其喉結的位置相對高些,且喉結打開的程度較小,這需要我們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合理的運用,對于本民族的歌曲,在演唱時還是要保留民族唱法,在進行結合創(chuàng)作時,要仔細分析二者之間的差異,善于變換喉結的使用方法,進而營造即有美聲唱法,又有民族唱法的旋律。

美聲唱法主要講究的是混合共鳴,追求整體歌唱的共鳴。在演唱的過程中,發(fā)音講求的是寬大、洪亮。美聲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通常采取的是上下垂直柱狀通道,來歌唱作品的。其需要歌唱者善于處理轉換音區(qū)的共鳴位置,切不可有痕跡,演唱的音量要大,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在歌唱作品時,要合理分配音域共鳴的比例,以確保整體的共鳴效果。通過練習能夠體會到,若注重頭腔共鳴,則演唱的聲音會發(fā)飄,且聲音沒有力度,渾厚度不夠。若胸腔共鳴過多,則歌唱時的音色相對偏暗,雖然能夠達到聲音渾厚的標準,但是難以達到明亮的標準。民族唱法共鳴管道相對較短且窄,演唱者多運用局部共鳴,不注重整體共鳴感,這也是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風格差異的原因。民族唱法在聲音的體現(xiàn)上,多為集中且結實,歌唱的聲音甜美、清脆,、明亮。我國民族音樂藝術類型較多,包括戲劇藝術、說唱藝術、民歌等。歷經(jīng)一段時間后,民族唱法在共鳴上,主要是以頭腔共鳴為演唱基礎,利用其他共鳴為輔助,吸收了一些美聲唱法的方法,使得民族音樂的演唱風格也愈加清新自然,受到觀眾的喜愛。

美聲唱法中,聲音位置相對靠后,尤其是在換聲區(qū)和高音區(qū),會出現(xiàn)明顯的轉暗過程,主要是因為美聲唱法運用的是混合聲區(qū)歌唱法,在真聲的基礎上,適當?shù)脑黾蛹俾暤某煞?,最后以假聲為主。美聲唱法的聲音管道與民族唱法相比要內在一些。民族唱法中演唱者的聲音管道相對靠后,多數(shù)是貼著咽壁,向頭腔反射發(fā)聲的,在演唱的過程中,管道基本保持不變,在面罩部位會直接亮出來。民族聲樂唱法中,多運用局部共鳴,對于真假聲音混合使用較少。

對于聲樂學習的我們而言,不僅是民族聲樂的傳承者,也是美聲唱法與民族聲樂藝術融合創(chuàng)新的實現(xiàn)者,這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先進的美聲唱法,將其優(yōu)秀的部分,借鑒到我們傳統(tǒng)民族聲樂中,促進我國的聲樂藝術發(fā)展,以此來彌補民族聲樂的不足。美聲唱法對傳統(tǒng)民族的影響較深,但是由于兩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以及東西方審美的差異,使得美聲唱法與傳統(tǒng)民族美聲,依舊處于碰撞發(fā)展的階段,還需要學習者想互借鑒與學習。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文化方面與世界較強交流,開始重視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其中美聲唱法已經(jīng)成為聲樂學習者學習的主要內容。使得國內外涌現(xiàn)出大批的具有文化影響力的聲樂家,其繼承者傳統(tǒng)民族唱法藝術,同時吸收美聲唱法的長處與技巧,不斷低進行民族唱法的創(chuàng)新,促進著美聲唱法在我國的發(fā)展。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善于對比分析,還需要結合傳統(tǒng)民族聲樂藝術的特點,基于自身的演唱特點,對民族聲樂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促進美聲唱法與民族聲樂相結合的發(fā)展。

美聲唱法與傳統(tǒng)民族聲樂藝術之間,受到文化因素、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因素、生理差異因素等的影響,存在著諸多差異,主要包括:呼吸方法、喉嚨的打開方式、共鳴的差異、聲音位置差異等,這需要我們在練習的過程中,充分的把握,善于學習利用美聲科學發(fā)聲的技巧與方法,對傳統(tǒng)民族聲樂進行創(chuàng)新,促進其發(fā)展。

[1]xxx.試論美聲唱法對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影響[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8).

[2]楊婉琴.淺論中國美聲唱法的發(fā)展及對民族聲樂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3(06).

[3]崔影.中華民族聲樂的界定及相關熱點問題研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1(03).

[4]崔煥珍.淺談民族聲樂唱法的借鑒、傳承與發(fā)展[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

[5]尹璐.談美聲唱法對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響[j].藝術研究,2015(02).

聲樂演唱論文篇二

美聲唱法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演唱方法,因而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普遍的推廣與應用。我們國家少數(shù)民族音樂演唱中也在不斷嘗試,引入了美聲唱法,并且同自己的少數(shù)民族唱法進行了整合,使音樂演唱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本文就美聲唱法在少數(shù)民族音樂演唱中的應用進行探析與研究,旨在為使少數(shù)民族音樂更好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美聲唱法;少數(shù)民族;音樂演唱。

隨著全球化發(fā)展的不斷推進,世界各國在多個方面進行更深入交流與融合,在藝術領域音樂演唱方法也是其中之一。我國在保留傳統(tǒng)演唱風格的基礎上,也積極吸收了世界音樂領域的優(yōu)秀成果,推動了我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演唱技藝的不斷前進。把美聲這一較為科學演唱方法融合到少數(shù)民族音樂演唱中來,使民族音樂演唱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一)美聲唱法簡介。

美聲唱法最早來源于意大利,含義是美好的演唱,完美的歌聲,人們也將這種唱法叫做美聲唱法。意大利是文藝復興運動的重要發(fā)起國家,對后世文藝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意大利地理條件、氣候條件適宜于歌唱,三面被大海環(huán)繞,氣候條件優(yōu)越,十分有利于人們保護滋潤嗓音。就是于十六至十七世紀的這種人文和自然環(huán)境下應運而生的,并經(jīng)過后世的不斷演變與發(fā)展,成為現(xiàn)在所說的“美聲唱法”。

(二)美聲唱法的當前發(fā)展狀況。

美聲唱法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在世界范圍內普及開來,紛紛被各國音樂藝術界所引入,深受各大歌唱家的推崇和喜愛。最近幾十年來,我國音樂界也不斷學習引入這種唱法,利用其更加科學的發(fā)聲方法與演唱方法,服務本國的音樂演唱,讓民族音樂發(fā)音更加圓潤優(yōu)美,吐字更加清晰,在我國也已經(jīng)得到普遍的應用與借鑒。

歌唱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是藝術領域中重要的一項分支。對于演唱者而言,先天條件固然很重要,但是對科學演唱方法與技巧的應用也是必不可少。對于一名優(yōu)秀的演唱者來說,必須進行科學的訓練,掌握科學的發(fā)聲技巧,呼吸方法,學會利用共鳴提高演唱能力等等。對此,美聲唱法與少數(shù)民族唱法中都有涉及,但各有特點。

(一)呼吸方法。

呼吸是發(fā)聲的前提,只有掌握正確且科學的呼吸方法,才能夠發(fā)出更優(yōu)美的聲音。在美聲唱法當中,十分注重對于呼吸方法的使用,將呼吸方法當作發(fā)聲的關鍵因素。對于一名歌唱家而言,必須要進行科學的訓練,掌握更好的呼吸方法,以使其在歌唱時,可以自由地轉換聲音,提高其發(fā)聲能力,保持其發(fā)聲的連貫性。在我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中也非常注重這一點,我國古來就有“發(fā)聲需要氣沉丹田”之說,這也恰恰說明了,要想發(fā)美妙的聲音,必須注意對氣息的調節(jié),氣就是平常所說的呼吸,只有通過正常的呼吸方法,才能調節(jié)氣息,進而發(fā)出連貫且優(yōu)美的聲音。

(二)發(fā)聲方法。

美聲非常注重假音的使用技巧和應用混合發(fā)聲法進行歌唱,也就是把真音與假音融合在一起唱歌。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演唱中則是真音應用得比較多,這種真音發(fā)聲法,對于人們的發(fā)聲器官尤其是喉嚨會增加負擔,會降低真、假聲轉換效果,不利于歌唱者的演唱。因此,需要借鑒與參考美聲的發(fā)聲技巧與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三)運用共鳴。

美聲在演唱時注重頭腔的共鳴,應用混合共鳴,將真假聲混合在一起,根據(jù)音高的分布特點進行共鳴,進而發(fā)出更優(yōu)美的聲音,音質更加純正與悠揚。在我國少數(shù)民族演唱中強調聲音的渾厚、響亮以及真實,在表演時注意聲情并茂,還會使用部分頭腔以及胸腔共鳴,在高音區(qū)間一般都應用真聲,中間往往都會進行換氣。對聲帶與喉部肌肉造成一定的緊張感,并容易產(chǎn)生疲勞,甚至損害。

(一)少數(shù)民族唱法在生理結構上的不足。

在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相關聲音原理的表達闡述中,對于歌唱發(fā)聲器官的生理結構研究與分析相對較少,在歌唱表演時如何更科學的去調動與調節(jié)發(fā)聲器官等有關的理論與原理相對來說,比較欠缺,更多是放在了咬字以及吐字等方面。在美聲當中有十分詳細的研究與描述,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少數(shù)民族唱法在演唱技巧方面的不足。

在歌唱表演進程中,如果不能正確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與訓練呼吸與發(fā)聲技巧,就可能發(fā)不出婉轉動聽的聲音。相對而言,美聲唱法在怎樣進行發(fā)聲方面的訓練更加科學,具有更加完善的訓練方法與規(guī)范的學習體系,這是我國傳統(tǒng)演唱方法中薄弱之處,需要參考與借鑒。

(一)美聲氣息控制方法。

我國少數(shù)民族唱法中雖說也非常注重對于呼吸的應用,但相對于美聲唱法的“共鳴腔”來說,民族唱法對于呼吸的研究與分析,還存在很多不足。不能進行清晰的定位,掌控氣息時火候欠缺,演唱效果大打折扣。美聲所使用的”共鳴腔“方法,可以有效掌握聲音的音高以及音色,讓所發(fā)出的聲音更加圓潤、響亮,更賦彈性,更強穿透力。

(二)美聲發(fā)聲方法與技巧。

美聲中注重對“混合聲“的應用,尤其是假聲的應用,這要優(yōu)于我國傳統(tǒng)少數(shù)民族演唱。這種發(fā)聲方法更加科學,對歌唱者來說,更加適合,并且發(fā)出的聲音更加飽滿,不但亮麗,而且更加圓潤,可能收到更良好的演唱效果。例如被譽為我中少數(shù)民族美聲唱法第一人的吳碧霞,又有“中西合璧的夜鶯”的美稱,她將兩種唱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有機體,其演唱的著名作品,無論是中國古典歌曲《枉凝眉》《春江花月夜》,還是西方著名歌曲《木偶之歌》,雖然這些歌曲分別屬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風格,不同的類型,但通過她的演唱,每個音節(jié)每個音符都那么婉轉、細膩、動聽,又那么富有我國民族特色以及西方色彩,因此,深受世界音樂界的喜愛與贊譽。運用“以情帶聲”的歌唱技巧,突破了中國與西方文化的差異,歌聲既充滿感情色彩,又極具感染力與穿透力。在歌唱中,使用了美聲唱法當中的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方法,讓人體頭、胸、腹三個共鳴腔之間相互配合起來,這種演唱方法,在表演時其吸氣量會非常充足,把握起來也比較簡單,在高音區(qū)域維持頭腔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真假聲的混合程度,她所演唱的歌曲,聲音十分亮麗且圓潤,集中性強,具有較大的穿透力,極大提升了演唱效果。

(三)美聲共鳴方法。

共鳴是美聲技巧的關鍵,在美聲當中,最科學且最主要的演唱方法就是應用共鳴腔。在美聲表演當中,非常注重如何利用喉嚨等一系列發(fā)聲器官進行共鳴,這樣所發(fā)出的聲音,暴發(fā)力強,穿透力強,高亢且更具感染能力。我國少數(shù)民族歌唱表演時,使用較多的是真聲,這就造成聲音淺且低,沒有足夠的穿透力。

綜上所述,在少數(shù)民族歌唱中引入與吸收美聲唱法的優(yōu)點,融入到民族歌唱中,能夠補充與完善少數(shù)民族唱法。讓演唱聲音圓潤,優(yōu)美,婉轉,動聽,使歌唱藝術更加具有生命力與感染力。再加上對情感融入的優(yōu)勢,將兩者融為一體,不但可以演出更好的表現(xiàn)少數(shù)民族音樂獨特魅力,還能借助美聲技巧提升民族歌唱的藝術色彩以及表現(xiàn)能力。

[1]常曉虹.探析美聲唱法在民族聲樂中的運用[j].參花,2017(23).

聲樂演唱論文篇三

從宏觀的哲學視野進行探索,物質是世界的本源?;隈R克思關于物質的認識來看,物質是一種客觀存在,它決定人的意識,但卻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它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人類通過自己的感覺來感知這種客觀實在。簡言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物質是一種獨立的存在,能夠被人的意識所反映。回到聲樂藝術中,聲樂藝術所反映的就是人類的一種審美意識,它穿越漫長的歷史時空,成為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并且延續(xù)著它的生命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種聲樂藝術所彰顯的藝術之美深入到了人的內心,與人們的精神相融合。其中,這種深刻的感染力不只是單純的音響流動,其本質上是富含生命力的人類物質運動的結果。

精神活動是聲樂的本質。

聲樂藝術具有一定的精神屬性,并且在聲樂藝術活動中有多方面的體現(xiàn)。首先,基于聲樂藝術的整個生產(chǎn)過程進行審視,人類主體的歌唱體現(xiàn)了思維的參與過程,并且以人體的各種發(fā)聲器官為物質載體,最終實現(xiàn)了聲樂藝術之美的張揚。其中,人類主體在聲樂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狀態(tài)是多元互動的,例如歌唱情感的傳遞、調控器官運動覺、領悟歌唱內容等。任何的心理活動都不會是憑空而生,聲樂歌唱主體的心理活動過程也是如此,它是人體大腦機能運動的結果。其次,從聲樂藝術的精神屬性來看,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其中,多元交叉是歌聲屬性的一個主要形式特征,并且在此過程中,辨證的邏輯法則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例如,聲樂藝術是一種以聲音為承載的聽覺藝術,在聲樂演唱過程中,這種聽覺藝術需要借助一定的輔助手段(聲樂歌唱者的面部表情及其外在形象特征)來增強表達效果;聲樂還是一種表演的藝術,但是在具體的演唱過程中,表情達意卻是需要著重體現(xiàn)的;聲樂是一種音響藝術,但是其中卻容納了語義和音樂的元素,成為一種特殊的音響。

聲樂藝術是物質與精神的完美統(tǒng)一。

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物質與精神的關系問題,可以清楚的認識道: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行的,但是,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彼此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物質和精神普遍存在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因此,在聲樂藝術美學的表達中,物質與精神也是相依而存的,兩者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因果關系。如果歌唱過程中缺少了人類發(fā)聲器官的物質依托,那么歌唱就無法進行,人聲也不會產(chǎn)生;另外,如果歌唱過程中只存在人聲器官這種物質載體,而人的主體意識卻不存在,那么歌唱就少了聲樂藝術之美的內涵,具有審美價值的聲響就成為一種妄想。因此,在聲樂藝術的表達中,物質與精神是相互依托的,二者互為存在的前提,簡單來說就是其中的一方難以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聲樂中蘊含著深刻的審美意識,但是,物質和精神的簡單組合并不能構成聲樂藝術,各自還需要為自身創(chuàng)造一定的條件。首先,聲樂藝術表達的物質基礎。承載聲樂發(fā)聲器官的是人體,因此,健康的體魄成為聲樂物質基礎的一個重要內容,以此為前提,適合聲樂演唱的各種呼吸以及發(fā)聲器官才有了存在的可能,而這些也是促使一個人在聲樂演唱中立足的基本前提?;诂F(xiàn)實的發(fā)展情況來看,每個人都擁有發(fā)聲和呼吸器官,并且他們都可以進行歌唱,但并不是所有會歌唱的人都成為了歌唱家。所以,人體需要具備生理性的歌喉,同時還要有用其進行歌唱的潛質,這個也是聲樂歌唱中的一個關鍵性的物質要求。其次,聲樂藝術歌唱中的精神基礎。這種條件主要體現(xiàn)在人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對聲樂演唱主體的精神狀況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它需要演唱者具備良好的音樂心理素質,并且自身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只有具備了這種精神層面的條件,歌唱者才能進一步發(fā)揮這些條件的價值,并利用這些要素的運動來實現(xiàn)歌唱的目的,并將其轉化為歌唱技巧和歌唱能力,有效的適應歌唱表演和聲樂作品表達的需求。

聲樂演唱論文篇四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育專家通過研究后發(fā)現(xiàn),在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處于一個較為積極的狀態(tài)中。一方面,學生能夠從教師身上感受到一種關心、愛護和支持,使他們能夠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自覺朝著教師的標準和期望而努力。另一方面,學生的態(tài)度和情緒也會在第一時間傳遞給教師,教師能夠感受到來自于學生的信任,會主動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千方百計地把課上好,以此來維護和鞏固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通過師生之間這種交流和互動,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并能夠保證整個聲樂教學始終沿著一個良性的軌道發(fā)展。所以說,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是提升聲樂教學質量的重要渠道。

二、聲樂教學中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途徑。

(一)教師方面。

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引領者,對教學起著主導性作用。首先,是教師角色的轉變。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直都有著師道尊嚴的觀念,這使得當代的很多聲樂教師,都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沒有正確的認識。在他們看來,既然學生跟著自己學習,那么自己就有絕對的權威,只需將自己的知識、技能和經(jīng)驗傳授給學生即可,而學生對此不能有任何質疑?;蛟S這種教學觀適用于一些文化課教學中,卻不適用于聲樂教學。因為在聲樂學習中,由于發(fā)聲機能的不可見性,使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學習者的感覺、想象等意識活動。而無論是想象還是感覺等,都是一種個性化行為。如果教師將自我意識強加給學生,會讓學生感到十分壓抑,從而導致教學的失敗。所以說,教師要對自己的角色定位進行重新的明確。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學權威,而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幫助者,要有足夠的耐心,包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所犯的錯誤,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和因勢利導。這種角色的轉變,乃是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的基礎。其次,是教學觀的重新樹立。一方面,教師應該對自己的角色、行為有正確的認識。自古以來,教師就是一個無上光榮的職業(yè),教師的天職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但是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很多教師的價值觀發(fā)生了一定的偏差。比如有的教師在校外擔任聲樂教師,輔導一些高考生,以獲得不菲的收入。然而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校外教學活動過多,勢必會使校內的正常教學受到不良的影響。另一方面,很多教師也在教學中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功利性傾向,在選擇學生時,偏愛那些基礎水平較好的學生,有利于自己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好的教學成績,而不顧其他教師和學生的感受,沒有做到公平和公正。因此,教師應該重新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對為什么要進行聲樂教學、自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怎樣的作用,以及以何種姿態(tài)面對教學等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最后,是教師能力和素質的提升。一方面,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和文化素質。因為聲樂教學是一種技能教學,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示范或演出認識到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如果與學生的心理預期相距甚遠,則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不信任感。而在文化素質方面,教師應該對和聲樂藝術相關的各種學科有充分的了解,并將其體現(xiàn)在教學中。比如在一些中國藝術歌曲的演唱中,自然要涉及對中國古詩詞的了解,如果教師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就能夠從更加多元化的角度引導學生認識和感受作品,從而獲得良好的演唱效果。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當代社會中,各種新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模式等層出不窮,教師應該對其進行充分的關注,并結合聲樂教學的實際特點,將其應用于教學中。以教學方法為例,對話式教學法、小組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方法,都十分適用于聲樂教學,能夠營造出一個團結、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使整個教學呈現(xiàn)出一片全新的面貌,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所以說,教師在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中居于主導地位,要通過角色、觀念、行為上的變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聲樂教學,相信教師,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支持。這正是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的重要前提。

(二)學生方面。

首先,尊重和信任聲樂教師。當下高校的聲樂教師,多數(shù)是科班出身,中年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青年教師雖然經(jīng)驗略顯不足,但是也有著較高的學歷,所以大多能夠勝任聲樂教學需要。這要求學生要真正尊重和信任自己的聲樂教師。一方面,要在課上認真學習和思考,主動與教師交流,并在課下反復練習。如果教師在某一堂課上的狀態(tài)不好,或者是某一件事情處理得不圓滿,學生也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這種理解會讓教師對教學更加投入。另一方面,與教師展開良好的配合。聲樂學習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學生應該以主動配合的態(tài)度,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而不是被動、不情愿地完成。而且學生的這種積極態(tài)度會讓教師感受到這是學生對自己的一種認可,讓教師也收獲了一種成功的喜悅。其次,努力遵循教師的思維方式。因為聲樂學習具有個性化和抽象化的特征,所以要求師生雙方在思維方式上要處于一種相近的狀態(tài),也只有在這種狀態(tài)下,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聲樂教育家周小燕在回答如何挑選學生的提問時曾說:“我會有一種感覺,覺得這個學生對我的路子,于是我就選擇他?!逼渌f的“對路子”,就是指的'思維方式的一致性。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具體的聲樂技巧,更要學習教師考慮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努力使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教師相一致,并逐漸形成一種默契,從而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最后,主動與教師交流。師生之間積極而坦誠的交流,對于整個聲樂教學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只有通過交流,才能讓教師對自己的真實狀況有更加全面和真實的了解,繼而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也正是在這種交流中,才能建立起信任和默契。因此學生要正視自己、正視教師,主動與教師交流,共同克服遇到的困難。教師也會因為這樣,感受到被學生信任的愉悅,加深師生間的情誼。

綜上所述,近年來,伴隨著教育理論的發(fā)展,關于師生關系的研究是層出不窮的,其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視。作為高校聲樂教學來說,其與一般的文化課教學有著較大的不同,師生之間的接觸尤為緊密,更需要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方能從本質上推動教學的發(fā)展。本文也正是本著這一目的,對構建的途徑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對這一問題的充分重視。相信高校聲樂教學質量,一定能夠因為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而獲得更大的提高。

聲樂演唱論文篇五

摘要:聲樂演唱是一種以聲音為物質材料來塑造形象、表達思想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它是人類心靈對世界感應的產(chǎn)物,體現(xiàn)著人類情感表現(xiàn)的自我創(chuàng)造和追求。那么演唱者如何才能將聲音與情感融為一體,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內涵,并將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傾注在表演之中,這就需要演唱者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以此為基礎來增強對聲音、作品、內容和表演形式等的綜合理解能力,從而使演唱富有生命力,表現(xiàn)出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關鍵詞:聲樂演唱;人文素養(yǎng);情感表現(xiàn)。

聲樂是音樂藝術中一種將語言與音樂結合起來,用人聲的歌唱形式來表達思想情感的音樂形式,它是人類在意識的支配下,通過藝術化的嗓音來發(fā)揮音樂性能、表現(xiàn)音樂形象的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聲樂藝術建立在演唱者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與音樂素養(yǎng)的基礎之上,又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演唱技能的訓練,使嗓音達到一定的藝術表演標準,并通過力求完美的技能技巧與藝術審美規(guī)范,達到表現(xiàn)作品思想與情感內涵的實踐過程。

由此可見,聲樂演唱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技巧的表現(xiàn),它的生命還在于傳達音樂中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情感。所謂人文素養(yǎng)是指由知識、能力、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而成的一個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內在品質或達到的發(fā)展程度。在這里,“人文”是指包括哲學、政治、文學、歷史、經(jīng)濟學、法學等科目的“人文科學”;“素養(yǎng)”是人長期實踐和訓練所形成的“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組合。

因此,人文素養(yǎng)是人所應當具備的基本品質和基本態(tài)度,外在表現(xiàn)為一個人的人格、學識、氣質、修養(yǎng)等成為人的相對穩(wěn)定的精神品質,它對人的思維方式、心理機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價值取向、審美體驗、意識形態(tài)和理想模式都具有深刻的影響。聲樂演唱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絕非只是簡單地將音符和文字符號演變成聲音的過程,而一定是歌唱者自身思想情感與人生體驗的外化,更是其藝術觀、審美觀等人文素養(yǎng)的綜合。演唱者只有從歌唱聲音、音樂感覺、情感表現(xiàn)、藝術形象等多方面去領悟和體會歌唱藝術的獨特魅力,去挖掘作品表達的思想內容、藝術意境、音樂主題、語言韻律、風格特點,并將自身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傾注于演唱中,才能將美的聲音與情感融為一體去呈現(xiàn)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情感,從而賦予音樂真正的生命力,表達出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一、人文素養(yǎng)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

人文素養(yǎng)是聲樂藝術的靈魂。眾所周知,聲樂演唱是歌聲、音樂和文學語言三者的結合體,這其中,演唱者的知識水平和人文素養(yǎng)往往決定著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感悟和表達,如若演唱者的人文素養(yǎng)低下,文化底蘊欠缺,那么在演唱中他對歌詞及創(chuàng)作背景的理解、對作品音樂風格的把握以及在對作品演繹中的情感處理等方面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一)理解作品。

聲樂作品的內在表現(xiàn)是詞曲作者的寫作宗旨,而最終所要實現(xiàn)的是欣賞者從演唱中體會到歌曲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內涵,從而獲得美的享受。這就要求演唱者首先理解作品,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歌詞內涵,以及創(chuàng)作者意圖通過作品向欣賞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這就必然要求演唱者具備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理解能力。優(yōu)秀的聲樂作品大都體現(xiàn)著極強的文學性特征。要演唱好聲樂作品,演唱者首先應該了解的是作者的創(chuàng)作初衷、作品產(chǎn)生的背景以及作品所要表現(xiàn)的思想內容和文學內容,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才能運用聲音正確表現(xiàn)出作品的思想境界,表達出作品想要表達的意境與內涵。

而在此方面,演唱者的人文素養(yǎng)越高,對作品的理解就會越完整和準確,在演唱時也會更加細膩。反之,如果演唱者的人文素養(yǎng)低下,僅憑自我感覺來表現(xiàn)作品的情感內涵,只會使作品的處理變得隨意和虛浮,演唱出來的音樂也只是缺乏理性把握的情感宣泄,更有甚者,則會完全違背作品的內在邏輯,與作品真正想要表現(xiàn)的思想內涵背道而馳。

(二)把握風格。

聲樂作品的風格是指作品本身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等方面所體現(xiàn)出的某種特點,包括作品的歷史風格、時代特征、地域特點、民族風格、音樂創(chuàng)作風格等。作為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態(tài),聲樂作品的風格是從作品本身的個性特點出發(fā)的,在對風格的表現(xiàn)上要求演唱者的`聲音既要符合作品的風格,又要適應欣賞者的聽覺需求,既要與歌唱者的主觀表現(xiàn)相吻合,又要聯(lián)系到聲樂作品本身的內容和形式。如果沒有對作品風格的正確把握,即使有再高的演唱技巧也很難完整地表現(xiàn)出作品的真正內涵。然而,演唱者對于聲樂作品風格的把握往往受到其文化層次、知識水平、思想領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這必然要求演唱者應當具有相應的人文素養(yǎng),能夠清晰地了解音樂風格的差異和特性,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的領悟以準確地把握住作品風格,從而演澤出作品的獨特風貌和神韻。

(三)創(chuàng)造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體驗是人類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映,它能積極地影響和推動人的認知,激發(fā)想象和聯(lián)想,提高思維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音樂的本質就是人類情感的表達和抒發(fā),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一首好的聲樂作品往往會濃縮著作者的一些精神生活記錄,是創(chuàng)作者基于自身對現(xiàn)實世界和內心深處有感而發(fā)地通過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作為演唱者,對所演唱的作品一定要有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并使自身情感受到觸動,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身心感受,產(chǎn)生出表達情感的強烈欲望,進而喚起表演時再創(chuàng)造的熱情,才能更好地進行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這一情感創(chuàng)造的過程可歸納為三個階段,即理解情境,獲得感受,表達情感。而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有助于演唱者準確把握歌曲的情感和情緒,幫助演唱者更好地完成對于作品的情感創(chuàng)造。

人文素養(yǎng)對于聲樂藝術的發(fā)展和促進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一名聲樂演唱者來說,除了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聲樂演唱技術技巧之外,其自身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是同等重要的。因此,聲樂演唱者應不斷增強自身的文化底蘊,提高自身文化道德素養(yǎng),加深人文修養(yǎng),才能更好地詮釋和理解音樂作品,激發(fā)出內心歌唱的熱情,從而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完整以至完美的音樂形象。

(一)在知識的熏陶中豐富人文素養(yǎng)。

眾所周知,音樂藝術所要表現(xiàn)的最本質的屬性即是文化,音樂藝術以其豐富多彩的形式與內容表現(xiàn)著人類文化的多元性特征。聲樂演唱是綜合性的音樂藝術形式,同樣肩負著表現(xiàn)人類文化特性的任務。聲樂作品對于文化意蘊的表現(xiàn)范圍涉及文學、歷史、民族、地域、風俗習慣、自然環(huán)境等多個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文化領域,這就要求聲樂演唱者首先應當找準文化的契合點,努力創(chuàng)設音樂知識的文化氛圍,建立起文化意蘊演繹的環(huán)境,在知識的熏陶中自覺地豐富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如演唱者可以通過閱讀多了解一些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以及音樂家傳記與音樂理論等方面的知識,多去聽聽中外音樂作品賞析,在音樂知識的滲透中學習文化知識,擴大文化視野,提高文化修養(yǎng),以此來提高自身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增強對演唱作品在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風格及內涵方面的正確認知和了解,以幫助其在演唱中更好地去詮釋和演繹作品的思想和情感。

(二)在生活和演唱的實踐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對于聲樂演唱者來說,生活的實踐和閱歷可以增強演唱者對于作品的理解,在情感表達上也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差異。同樣的歌曲,不同生活經(jīng)歷的人去演唱,其韻味會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有著豐富生活經(jīng)歷的人才會對音樂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并在演唱中將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反映到作品當中,其唱出的歌曲才更加富有靈魂,才能更加打動人心。生活的體驗豐富多樣,包括生活閱歷、文化活動、學習經(jīng)歷、社會交往等等,豐富的生活實踐可以將人的思維帶入到更加廣闊的時空之中,開闊人的視野,提升人的素養(yǎng)。作為一名聲樂演唱者,演唱的實踐更是提高演唱者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聲樂演唱中,演唱者在對音樂形象的演繹中用心去感悟,穿透音樂的表象去領會其背后所蘊含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表達,進而去領略音樂的文化意蘊,在對音樂情感與音樂美感的體驗中,在音樂意蘊的表達中,自然而然地領悟到音樂文化的內涵,并從中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蘊,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三)在情感的體驗中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

情感活動是人類非常重要的一種心理活動。任何情感都是由客觀事物引發(fā)的,都是人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對其所產(chǎn)生的一種態(tài)度和體驗。聲樂表演一方面是聲音與語言的藝術,另一方面又是情感的藝術。聲樂演唱的情感來自于聲樂作品的內容,產(chǎn)生于演唱者對于作品的“認知”“態(tài)度”和“體驗”的基礎之上,情感產(chǎn)生的濃厚與淡薄,反映著演唱者對于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即演唱者的人文素養(yǎng)。

隨著聲樂藝術的不斷發(fā)展,聲樂演唱的專業(yè)技巧在不斷得以突破,通過科學的學習方法,要達到一定的演唱技術水平似乎變得比較簡單。然而,越來越多的聲樂演唱者們卻更加關注歌唱藝術的情感表達。在聲樂演唱中,優(yōu)美的旋律通過歌詞的引導和表現(xiàn),能激發(fā)演唱者心中對于生活的熱愛和真情,增強對于音樂的表達興趣,從而提高演唱者的審美素養(yǎng),促進其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一首好的聲樂作品,只有通過聲情并茂的歌唱表演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活力,而這能夠傳遞情感的聲音只有在歌唱者自身動情的前提之下,才能情牽動著聲,傳遞出情,最終達到聲情交融的動人效果。當演唱者具有了廣博的人文素養(yǎng)基礎,才能將豐富的情感灌注到每一個音符之中,才能賦予作品更多的生命力和想象空間,才能真正把作品唱活、唱好。

人文素養(yǎng)是聲樂藝術的靈魂,無論是從聲樂藝術的產(chǎn)生根源還是從聲樂演唱的實踐來看,都需要人文素養(yǎng)的積淀。人文素養(yǎng)越廣博、越深厚,聲樂藝術的境界就越高,聲樂表演的世界就越寬廣。因此,一位優(yōu)秀的聲樂表演者必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并從中汲取營養(yǎng),獲得情感,豐富想象,這樣才能真正地觸摸到聲樂藝術最深邃、最本質的內涵。

參考文獻:

[1]楊忠.《歌唱的靈魂——情感體驗》.赤峰學院學報,(06).

[2]鄒文麗.《聲樂藝術與文學修養(yǎng)的關系》.影劇月報,(05).

聲樂演唱論文篇六

文章以西方音樂史中慣用的斷代史為時間范疇,結合實例分析“音樂家”在各個時期所特具的不同社會角色與地位。

音樂家西方音樂史。

縱觀西方音樂史,從古希臘羅馬到近現(xiàn)代的各個時期,我們發(fā)現(xiàn)從事音樂之士的角色、地位明顯不同,而當下的“音樂家”概念應該是到了古典主義時期才正式走上歷史舞臺。筆者擬簡要分析西方音樂史中各個歷史時期“音樂家”的社會角色與地位,以期有助于理解西方的音樂作品及其歷史。

那時的具體音樂現(xiàn)已無從得知。文獻中記錄有彈里爾琴的阿波羅和吹阿夫洛斯管的狄奧尼索斯。我們能夠找到的只是先哲們的“音樂”觀念及思想。畢達哥拉斯的“音程可用數(shù)學比率來表現(xiàn)”使人們對音響及它們間的關系持理性態(tài)度;亞里士多德等認為音樂具有道德力量;波伊提烏說:“音樂是一門用理性和感官仔細鑒別高音低音之別的學科。音樂家是有教養(yǎng)有理性的思想家,能評判演奏家和作曲家。”由此看來,古代真正的音樂家應該先是哲學家和評論家。另外由于音樂與詩歌、戲劇和舞蹈密不可分,音樂家還擔當詩人、劇作家的角色??傊?,那時的音樂家遠比現(xiàn)在的概念要寬泛。

繼古羅馬的享樂主義之后,中世紀力主禁欲主義。在經(jīng)院哲學與普世主義的枷鎖下,舊有的一切都被“保護”,榮耀上帝成為唯一的目標。神圣崇高的格利高里圣詠作為教會布道傳遞福音所不可或缺的手段,與教儀一起掌控人類的精神生活。寫作音樂的行家被冠以天賦、神祗等字眼兒。音樂實際上成為教會儀式的載體,而并非獨立的藝術。無論是圣母院樂派的奧爾加農(nóng),還是奧克岡的四聲部經(jīng)文歌,本質上都首先是宗教的,然后才是藝術的。音樂家及其音樂作品此時就一個身份——宗教的代言人。

在科技、經(jīng)濟大發(fā)展的歷史背景下,理性的覺醒和人性的復蘇使藝術家們逐漸脫離宗教的桎梏,開始強調自我的實現(xiàn)與個性的解放。缺乏音樂訓練的人將被視為沒受過教育,專業(yè)音樂家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形成勃艮第(王國)樂派、尼德蘭樂派、威尼斯樂派及羅馬樂派等獨具特色風格的群體。勃艮第王公貴族的政治地位和充足的錢財保證了包括迪費在內的音樂家們得以盡情施展才華;鄧斯泰布爾在英國公爵的幫助下赴歐洲大陸傳播自己的音樂;若斯坎相繼在米蘭、羅馬等地供職于宮廷和教堂。宮廷文化興起,超過教會成為音樂家的“保護人”,雖然人性意識的回歸促使音樂家在作品中更多地表現(xiàn)情感、闡述自己的音樂觀,但他們依舊要靠貴族的資助才能夠生存,從實際意義層面上講,音樂家及其作品都是貴族的依附品。

在以君主專制為主要政治傾向的巴羅克時期,資產(chǎn)階級不斷同封建勢力作斗爭。中產(chǎn)階級聚集財富并開始與貴族抗衡,社會團體逐漸形成。隨著第一座劇院在威尼斯的開幕,音樂開始走向公眾。作曲家們不再僅以神旨或王侯的意圖來創(chuàng)作,而是必須考慮公眾趣味。這一點我們尤其可以從歌劇的誕生、發(fā)展及演變的過程中得到證實。威尼斯樂派的蒙特維爾第正是為了表達諸如憤怒、節(jié)制等大眾感情才首創(chuàng)了震音、撥弦奏法;觀眾的口味又是導致威尼斯歌劇漸趨程式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幽暗教堂中神圣音樂的回響,到宮廷燦爛絢麗的樂聲,再到如今彌漫于日常場景中的音樂,這門藝術終于開始漸漸體現(xiàn)出新型的自由生命力。

封建專制勢力依舊堅不可摧,公眾對音樂的熱情絲毫不減。經(jīng)濟社會地位占強勢的貴族仍持有對音樂絕對的贊助和決定權,維也納三杰生命過程的異同從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音樂家角色和地位的決定性改變。海頓幾乎一輩子在埃斯特哈奇府邸擔任“音樂仆人”;莫扎特同薩爾斯堡大主教的決裂是導致他生活窘迫的直接原因。此時的音樂家們在創(chuàng)作中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但總的說來,他們必須考慮公眾的態(tài)度和資助者的愿望而無法脫離貴族真正擁有獨立的社會地位。

貝多芬依靠出版樂譜等獲得生存的保障,歷史上關于貴族們對他的頂禮膜拜及他蔑視權貴的典故數(shù)不勝數(shù)。正是從他那個時候起,“音樂家”就成為了靈感的化身、天才的代言人,逐漸作為獨立的個體正式走上歷史舞臺。

貴族保護制度幾乎徹底消失,音樂家需要依靠社會與自己的力量生存,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公眾的口味。對個人演奏或創(chuàng)作技巧水平尤為注重,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音樂會也由此日見興起。這是個性得以極大釋放的時期,一個歌唱的時期,它造就了無數(shù)輝煌的演奏奇才、演唱名角和作曲大師,個性的完全釋放,接受層面的極度膨脹,經(jīng)濟、社會的突飛猛進等各種因素使音樂家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獨立角色,而當人們在瓦格納的樂劇中嗅到了“新音樂”的氣息之時,一個嶄新的音響世界才真正撲面而來。

浪漫派音樂家極力擺脫古典大師的籠罩,近現(xiàn)代的音樂家也面臨類似的掙扎與取舍。相比資產(chǎn)階級大革命和啟蒙運動來說,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類的創(chuàng)傷和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古典曲式的規(guī)整與浪漫的歌聲在災難中顯得異常疲軟,藝術家們都在痛苦地思索著藝術的方向和人類的命運。他們不依附于任何所謂的保護制度,不再沉迷于個人情感,而是對音樂本質做出更多樣化的思考與嘗試,由此出現(xiàn)了各式各樣的“流派”。新古典主義者斯特拉文斯基極力追求抽象性,由標題音樂轉向了絕對音樂;表現(xiàn)主義在阿爾班·貝爾格的戲劇性作品中達到高潮。節(jié)拍可以不斷變化,節(jié)奏脫離了標準形式,旋律不再根據(jù)與人聲的關系來構思,摩天大樓式和弦出現(xiàn),大小調體系崩潰,諸如此類的傳統(tǒng)音樂概念都在近現(xiàn)代的音樂家手中被徹底顛覆。

“音樂家”從遠古的綜合性概念直至演變?yōu)楫斀竦母镄抡?,其中不乏政治、科技、?jīng)濟與文化的作用,也有各個學科間的相互影響,甚至地理、環(huán)境等外圍因素也會對他們起到間接的作用。從中我們能夠觸摸到音樂的發(fā)展脈絡,也能更好地理解作為人類精神闡釋者的音樂家的不易與可貴之處。

聲樂演唱論文篇七

從歌詞、曲調創(chuàng)作到演唱,從無聲的書面聲樂作品到有聲的口頭聲樂歌唱表演,是使聲樂表演藝術得到完整體現(xiàn)的過程,可見聲樂表演的再創(chuàng)造是使聲樂表演藝術得以體現(xiàn)的主導因素。聲樂表演,應當是演唱者在當眾的情形下與自己內心進行自我交流,并自如靈活地創(chuàng)造出符合角色規(guī)定情境的人物生活,使觀眾明白和感受到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受到藝術的感染。

聲樂表演是將“唱”和“演”兩者緊密結合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隨著傳媒技術多角度、多元化、多樣式的發(fā)展,觀眾對聲樂演唱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觀眾希望感受到“聽”與“視”等多處感官的同步欣賞,因此“視聽同享”則成為聲樂表演的重要發(fā)展形式。聲樂表演中的形體表演為聲樂作品注入活力和創(chuàng)造行為,表演者通過肢體、表情等行為表述作品感情,詮釋作品的思想內涵,形體表演是對歌唱起到協(xié)同統(tǒng)一作用,同時也是展示音樂作品魅力和提升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聲樂表演形體中動作設計是一個從無到有逐漸熟練掌握直到熟能生巧的過程,其中每一個形體動作都需要在上臺前消耗大量時間進行設計、編排、訓練等排練,需要演唱者對歌詞、節(jié)奏和旋律進行細節(jié)處理,經(jīng)過仔細推敲和設計,編排形體動作,再經(jīng)過反復練習和運用達到理想的表達效果。

聲樂形體訓練可以培養(yǎng)演唱者獨具魅力的臺風和舞臺形象,優(yōu)秀的聲樂表演者需要具備自身的優(yōu)雅臺風,聲樂不僅是一種歌唱的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全身心的運動,是表達演唱者豐富情感和過程,歌唱中要配合肢體動作。但是聲樂形體動作時緊密聯(lián)系作品特征而設計的,都具有一定的表達效果和藝術體現(xiàn),以下主要從幾方面進行介紹:

(一)身體姿態(tài)。

聲樂表演者的天職是對“美”的詮釋和創(chuàng)造,身體姿態(tài)的美不僅僅表現(xiàn)在外表,而是行為美的表現(xiàn),演唱者挺拔、自信、飽滿、松弛的身體狀態(tài)是舞臺美的表現(xiàn)關鍵。身體姿態(tài)的美是根據(jù)作品內容和風格的不同而表現(xiàn)的,不同的音樂作品應該利用不同的身體姿態(tài),例如瀟灑、豪放、甜美等不同的姿態(tài)美來體現(xiàn)。同時針對不同的唱法對身體姿態(tài)也有不同的要求,在美聲唱法中就要求演唱者身體姿態(tài)莊重、穩(wěn)定;而民族唱法中則要求融入民族特色的表演身段;通俗唱法則一般是邊歌邊舞。但是無論歌唱作品表達的是悲傷或是痛苦,演唱者都應保持優(yōu)雅大方的身體姿態(tài),切不可出現(xiàn)動作隨意、身體松懈等過于生活化的身體姿態(tài)。

(二)臉部表情。

人類的情感可以通過非語言的面部表情來表達,人的諸多情緒都可以通過面部的變化來傳遞,并且比語言表達更為生動和形象。聲樂發(fā)聲方法應該講究“眼眉舒展”、“抬笑肌”、“松牙關”等,這些臉部表情會幫助演唱者達到賞心悅目的演唱狀態(tài)。尤其是演唱者的“微笑”表情,有利于抬起臉部笑肌,打開上口蓋,從而利于鼻、口腔等部位的正確發(fā)音。臉部表情中重要的是眼神的.交流,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觀眾可透過眼神體驗到演唱者的感情,因此提高眼神的表達能力是聲樂形體表演訓練中的關鍵內容之一。這眼神訓練的目的,是喚起表演者對歌詞內在內容的體驗,使與其相關的內涵更生動地出現(xiàn),更有利于整體把握聲樂作品的基調和豐富作品的內容,積累演唱者的經(jīng)驗。所謂內心視像,是演員在表演時能夠在自己的內心視覺和想象中,形象地“看”到自己表現(xiàn)的一切。并通過眼神表達出來。演唱者可以根據(jù)歌曲的情景融入感情,并在眼神中與觀眾交流“有所見”“有所言”的感悟,觀眾則通過察言觀色,分享到演唱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和思想。臉部表情和眼神可以給觀眾傳遞對作品的直觀感受,豐富生動的臉部表情可以充分地展示作品,而且給觀眾給觀眾留下深刻的欣賞印象。

(三)手勢動作。

手勢動作起落是聲樂表演者中又一關鍵的“亮點”,在演唱中要適當配合手勢動作,其效果并不亞于指揮。首先演唱者要將手勢融入到歌唱呼吸中,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成為流動的一體,而不是用手勢打拍唱歌,這樣會影響到唱歌氣息的連貫性和穩(wěn)定性,進而產(chǎn)生聲音不夠統(tǒng)一等問題。在演唱過程中手勢可以代表個人的演唱想法,隨著聲音的強弱變化、擴展收縮,舒緩有力等變化,可以通過手勢的變化來協(xié)助完成。其中手勢動作分類較多,包含指示型、情緒象形型等,手勢的利用可以更加細膩地傳遞音樂旋律,因此要根據(jù)不同的音樂風格加以設計、編排和練習。

(四)臺位變化。

聲樂表演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形體訓練就是臺位變化,是指演唱者的步伐移動,歌唱者大部分演唱時間都是站立原地,但是在前奏、間奏、伴舞配合、觀眾交流、舞臺調度等實踐段內都需要演唱者適當?shù)刈兓恢?,來滿足演唱的整體效果要求。臺位的變化需要演唱者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確定何時轉身和換位,需要幾步;而后注意移動步伐的節(jié)奏,步伐的幅度和優(yōu)美性;腳下站立、換位時注意腳步重心的穩(wěn)定和協(xié)調性;無論是在起步、轉身、交流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配合音樂的韻律;最后,注意男女生之間的站姿、步伐區(qū)別,做到大方得體與優(yōu)雅。

三、形體表演總體要求。

(一)形體表演要表達真實的情感,歌唱不僅僅是歌唱技巧的體現(xiàn),更是一種全身心的運動,一場令人折服的演唱需要演唱者首先感動自己,進而打動觀眾。

(二)形體表演中的動作都要具有目的性、延續(xù)性和協(xié)調性,從頭到尾地將演唱與動作連貫統(tǒng)一,切忌心猿意馬。

(三)形體表演中動作的體現(xiàn)要依托于歌詞內容、音樂風格和思想感情,演唱者只有事先充分掌握歌曲的內涵才能對音樂作品進行良好地傳遞和表達。

(四)形體表演要對演唱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

聲樂演唱論文篇八

音樂中聲與情的關系,在中國可謂由來已久。在歌唱藝術中,聲與情是不可分割的藝術整體?!奥暋笔且魳?尤其聲樂)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表達情感的重要途徑;“情”是聲音的表達內核,在現(xiàn)今浮躁的社會中“情”顯得尤為重要,同時真情流露的演唱方式也成為人們最為歡迎的表現(xiàn)手段。因此,只有達到聲情并茂,才是真正的歌唱藝術。只有這樣,歌唱者才能完整且完美地將詞作者和曲作者想要表達的事物和情感表達出來,把心靈深處的情感傳遞到聽眾的內心。

一、以聲傳情。

(一)氣息。

我們都知道,氣息是歌唱發(fā)聲的原動力,是聲樂演唱的基礎,其本身也是重要的音樂表情手段。演唱中強、弱、快、慢、歡樂和悲傷、幽默和憤怒等音樂和情緒的變化,與氣息的正確運用和控制分不開,沒有控制氣息的正確方法和能力,就不能科學地發(fā)聲,就無法唱好歌,好似小提琴沒有弓子就無法演奏出美妙的聲音一樣。這便是正確運用氣息的重要性。作為演唱者,我們要正確地運用呼吸,科學地處理聲樂作品中聲音的強弱關系,做好歌唱前的這一基礎工作。

(二)發(fā)聲。

我國現(xiàn)在的聲樂大體分為兩大唱法,一種是西洋的“美聲唱法”,另一種是民族風格較強的“民族唱法”,近幾年在國家重大聲樂比賽的舞臺上,還漸漸看到了一支新的隊伍的出現(xiàn),那就是“原生態(tài)唱法”。由于語言上的差別,無論是在氣息和發(fā)聲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美聲唱法十分講究咬字吐字的清晰度,尤其是中國作品更是要求如此。而在一些作品具有非常鮮明的民族風格,若用純粹的美聲唱法來進行詮釋,便失去了作品本身所應該有的特性,同時也讓聽眾難以接受。所以,演唱者必須具備熟練掌握“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異同,同時針對不同風格的作品,并結合作品中沉淀出的意境,輔以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將作品得以完美的詮釋,引起聽眾的共鳴。由此可見,掌握熟練的發(fā)聲方法對于一個演唱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關系到演唱者演唱技術水平的高低,甚至影響到歌唱者的歌唱壽命。

(三)咬字、吐字。

咬字與吐字,是發(fā)聲時前后出現(xiàn)而又密不可分的兩個步驟。咬字主要是指咬住字頭,一般要求是字頭咬得要準且緊。需要注意的是,咬字頭既不能松散,也不能僵硬,要遵循自然的咬字原則。咬字是聲母的形成,吐字是韻母出來時形成的一個點,咬字必須在吐字的基礎上產(chǎn)生。吐字必須根據(jù)“四呼”的要求(“四呼”即開口呼、合口呼、齊齒呼和撮口呼),將韻母各因素結合為一體,并保持一定的口形,尤其當一個字唱幾個音時,要一直保持到該音的韻母到最后時刻。在詮釋作品時,又不能片面地講究咬字和吐字的原則。咬字、吐字的規(guī)律是表達聲樂作品思想情感的一種方式,它的目的是更清晰有效地表達作品思想內容的實質。因此,演唱者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咬字和吐字習慣,這是完整表達聲樂作品內容和情感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

二、以情帶聲。

清代聲樂理論家徐大椿在《樂府傳聲》中說到:“歌曲之法,不但聲之宜講,而得曲之情宜重?!边@說明了歌唱中“聲”與“情”的關系,強調了情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體驗。情感是歌唱藝術的精髓靈魂。每一首作品它所蘊含的內容、所要抒發(fā)的情感,都是需要通過一個主體——演唱者將自身融入到作品中,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去將它演繹出來,演唱者的情感出來了,動人的聲音必將油然而生。

(一)挖掘歌詞內容。

每一首好的聲樂作品,總要揭示一個主題,反映作者的內心感情,在選擇一首音樂作品之前,首先要了解該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挖掘歌詞要表現(xiàn)的'真實內容。例如歌劇《原野》中女主人公“金子”的詠嘆調《啊!我的虎子哥》中的歌詞是這樣的:“啊!我的虎子哥,你這野地里的鬼。這十天的日子,勝過一世!我又活了,我又活了活了,這活著的滋味,什么也不能比!”歌詞雖然簡短,但是充分表達了金子對虎子深深的情,一個“鬼”字,足以說明金子心中對虎子的愛之深、恨之切。這樣的歌詞如果只是通過演唱者乏味單調地演唱出來,便無法激起聽眾心中的漣漪,進而也達不到作曲家創(chuàng)作這部歌劇的預期效果。因此演唱者不僅要再現(xiàn)那些曲譜上原有的元素,更要深入挖掘那些無法記錄、不易被表現(xiàn)的內在情感。作為每一個學習聲樂演唱的同仁,我們都要清楚地知道:在聲樂藝術表情的再創(chuàng)作中,時刻離不開對歌詞的挖掘與主題的表現(xiàn)。

(二)培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

任何人的藝術修養(yǎng)都不是先天的,都是需要在藝術創(chuàng)作或藝術欣賞的實踐中,逐步鍛煉和培養(yǎng)的。各種藝術形式之間都存在有機的聯(lián)系,只有廣泛通曉各種藝術流派,才可能有比較有鑒別,才可能采各家之精華,培養(yǎng)起高尚的藝術情趣。由于每個人聲音條件的差異、對音樂感悟能力的差異,使得他們對音樂作品在唱法和感情的處理上也產(chǎn)生了不同的差異。若要聲情并茂地詮釋一首聲樂作品,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演唱功底,還要有較高的藝術修養(yǎng)。除此之外,還有更好地人類文化的精華,任何音樂作品都是通過人物的情感表達來感染聽眾和觀眾的。我們國家有很多經(jīng)?;钴S在舞臺上的著名歌唱家,例如閻維文、戴玉強、殷秀梅等等,他們嘹亮的嗓音、優(yōu)美的舉止和動人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習得,而是經(jīng)歷了漫長的時間、閱歷的沉淀。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水平,才能將作品所要反映出的實質理解的更加透徹。

聲樂演唱論文篇九

通俗唱法(又名流行唱法)始于中國二十世紀30年代得到廣泛的流傳。其特點是聲音自然,近似說話,中聲區(qū)使用真聲,高聲區(qū)一般使用假聲。很少使用共鳴,故音量較小。演唱時必須借助電聲擴音器,演出形式以獨唱為主,常配以舞蹈動作、追求聲音自然甜美,感情細膩真實。

聲樂演唱論文篇十

第一段:引言(200字)。

聲樂演唱是一種美妙的藝術形式,它通過人的聲音來表達情感和情緒。我對聲樂演唱的熱愛始于小時候,當我第一次聽到一位歌手用高亢激昂的聲音唱出一首動人的歌曲時,我的心靈為之震撼。自那以后,我努力學習聲樂,參加各種演唱比賽和培訓班,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我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和體會。

第二段:技巧與訓練(200字)。

聲樂演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訓練。首先,正確的呼吸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通過深呼吸,將空氣送入肺部,才能提供足夠的氣息來唱高音和持續(xù)演唱一段時間。其次,發(fā)聲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包括正確的發(fā)聲位置和舌、喉的放松。此外,演唱時要注意節(jié)奏感和音準,這需要不斷的練習和耳朵的訓練。通過不斷地技巧和訓練,我逐漸掌握了聲樂演唱的要領。

第三段:情感的表達(200字)。

在聲樂演唱中,技巧只是手段,而真正打動人心的是情感的表達。每次我唱歌時,我會盡量將自己融入歌曲的情感中,讓每個音符都充滿生命力。有時候,我會想象自己身臨其境,將歌曲中的故事情節(jié)融入自己的經(jīng)歷中,讓聽眾能夠感受到我所表達的真實感情。通過情感的表達,我發(fā)現(xiàn)聲樂演唱不僅是一種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種心靈的交流。

第四段:舞臺表演(200字)。

舞臺演唱是聲樂演唱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燈光照亮舞臺,觀眾們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我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壓力,但同時也感到了舞臺的魔力。在舞臺上,我會盡量保持自信和放松,與觀眾進行眼神的交流。我發(fā)現(xiàn),舞臺表演是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和觀眾們的互動,我能夠更好地體驗到音樂的力量和情感的傳遞。

第五段:收獲與展望(200字)。

通過多年的聲樂演唱訓練和舞臺表演,我不僅獲得了技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收獲了自信和勇氣。在舞臺上,我學會了掌控緊張情緒,更好地展示自己。聲樂演唱讓我明白了音樂的力量和情感的表達,同時也激發(fā)了我對音樂的無盡熱愛。未來,我希望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參加更多的演唱比賽和音樂活動,用我的聲音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和情感的震撼。

總結:(100字)。

聲樂演唱是一項需要技巧和訓練的藝術,同時也需要情感的投入和表達。通過舞臺表演,我們能夠鍛煉自己的自信和勇氣,并將音樂的美妙和情感的傳遞帶給觀眾。聲樂演唱讓我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也讓我們認識到音樂的無窮力量。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努力,我們可以將聲樂演唱技巧運用到更高的層次,用我們的聲音感染更多的人。

聲樂演唱論文篇十一

鋼琴教學大致可以分為啟蒙、初級、中級、高級四個階段,各階段的內容包括基本練習、練習曲、復調作品、樂曲幾大類。啟蒙階段主要是對指法、音階、琶音、和弦的練習。手指練習可選用李斐嵐的《兒童鋼琴手指練習》、哈農(nóng)的《鋼琴練指法》、什密特的《鋼琴五指練習》等。陳慶峰的《音階與琶音》、熊道兒和李素心的《音階和弦琶音》適于練習音階、琶音和和弦。初級階段依然是打基礎的階段,要鞏固手形、手掌的支撐,完善非連音、連音和跳音三種奏法的綜合運用。初級階段的練習曲可選車爾尼的《鋼琴初步教程》《鋼琴簡易練習曲》等,復調作品可選巴赫的《初級鋼琴曲集》《小前奏曲與賦格曲》等,樂曲可選湯普森的《現(xiàn)代鋼琴教程》、威爾的《世界兒童鋼琴名曲集》等。中級階段要加強訓練手指的獨立性和靈活性,使手指均勻、有力的跑動訓練,學習不同的觸鍵,增強指尖的靈敏度,彈奏出不同層次的音色變化,進一步訓練手指、手腕、手臂三者的相互配合,逐步掌握各種專門技術。中級階段可選的練習曲有車爾尼的《25首鋼琴小手練習曲》、克拉莫《60首鋼琴練習曲》,復調作品可選《創(chuàng)意曲集》《法國組曲》等,樂曲可選莫扎特《鋼琴奏鳴曲集》、肖邦《夜曲集》等。高級階段的重點在音樂表現(xiàn)上,從樂曲中學技術,用技術表現(xiàn)音樂。此階段應廣泛地接觸各種風格、各種類型的作品,擴大曲目范圍。鋼琴教學的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示范法、提問法、指導法、練習法、欣賞法、發(fā)現(xiàn)法。這些為鋼琴中的一般方法,在針對不同教學對象時需要采用與一般不同的特殊教學方法。

教材的選擇是教學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材的選擇依據(jù)不同的教學階段、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學需求。如在不同的教學階段選擇不同,在初級階段可選《湯普森現(xiàn)代鋼琴教程》第一冊、應詩真的《中國兒童鋼琴教程》等;在中級階段可選《湯普森鋼琴教學》第四冊、柴可夫斯基《四季》等,在高級階段可選克列門蒂的《鋼琴名手之道》《帕格尼尼的鋼琴練習曲》《巴赫平均律》等。在鋼琴教學中教材常常是搭配使用的,不同體裁的作品、不同風格的作品、不同時代的作品、不同程度的作品需要進行合理搭配。

從藝術實踐看,心理狀態(tài)對演奏結果的好壞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心理訓練,從而使演奏者獲得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演奏前學生應有的心理準備,即第一,要使身心處于放松狀態(tài),保持良好的心境及身心的和諧統(tǒng)一;第二,要有強烈的演奏欲望和自信心;第三,審美完形心理結構的積累和凝聚;第四,始終要保持理智;第五,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演奏中學生的心理調節(jié)包括臨場的心理調節(jié)、創(chuàng)造熱情的激發(fā)和控制、排除雜念、應變能力。臨場心理的調節(jié)主要是在即將上場前,學生應回避嘈雜的環(huán)境,選擇安靜的地方活動手指,邊讀譜。這樣不僅可以保持手指肌肉的靈活自如,還可以緩解因激動、緊張而造成大腦情緒中樞過度興奮。演奏時,演奏者要正式投入表演,隨時激發(fā)、調動創(chuàng)造熱情,富有激情的演奏才能引發(fā)聽眾的情感交流,使演奏者與欣賞者在音樂聲中融為一體。同時演奏者又必須控制感情強度和變化幅度,保持理智、清醒的頭腦。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要排除一切雜念,把緊張而引起的興奮中心轉移到對音樂體驗的興奮中去,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演奏曲目的情感中去。在每一次演出中,都難免會發(fā)生來自外界的或者演奏者本身的始料未及的突然變化,一個成功的演奏者必須具有隨時沉著應付各種突變的能力。

在鋼琴教學中教師主觀施教和學生被動學習存在著各種弊病,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所以本文以簡述鋼琴教學的任務、目的、內容、方法、教材的選擇和搭配、演奏心理的調節(jié)為基礎,強調教師自身的知識與教學要求,還需要教師能夠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師生關系,不再是以往的教師主觀施教和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而應該更多地順應現(xiàn)代教育思潮,以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聲樂演唱論文篇十二

按字義講,“belcanto”即優(yōu)美的歌唱,并兼有美麗的歌曲的含義。它不僅是一種發(fā)聲方法,還代表著一種演唱風格,一種聲樂學派,因之通常又可譯作美聲唱法、美聲學派。美聲歌唱不同于其他歌唱方法的特點之一,是它采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頭位置較低的發(fā)聲方法,因而產(chǎn)生了一種明亮、豐滿、松弛、圓潤,而又具有一種金屬色彩的、富于共鳴的音質;其次是它注重句法連貫,聲音靈活,剛柔兼?zhèn)洌匀釣橹鞯难莩L格。

聲樂演唱論文篇十三

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我一直對聲樂演唱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在我小時候,每當家庭聚會時,親友們總會要求我在大家面前唱上一曲。在這些贊美和鼓勵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聲音具有一定的天賦。因此,當我有機會學習聲樂時,我欣然接受了這個挑戰(zhàn),并以此為契機,開始了我的聲樂演唱之旅。

二、良好的基礎訓練鑄就成功。

正如許多學者所說,“天賦乃是門秘密的禮物,而苦心人則是磨刀的匠人。”我深信良好的基礎訓練是成為一名出色的聲樂演唱者的關鍵。在最初的學習階段,我跟隨專業(yè)聲樂老師的指導,刻苦鉆研聲樂基礎知識,如發(fā)聲技巧、共鳴和呼吸控制等。通過反復的練習和聽取老師的指導,我逐漸掌握了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并學會了如何在演唱時保持飽滿的氣息。這些訓練不僅使我獲得了強大的發(fā)聲能力,還提升了我的音樂理論知識和聽力技巧。良好的基礎訓練為我日后進一步提升聲樂演唱技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音樂表達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魂。

在我漸漸對聲樂演唱技巧熟練之后,我開始關注音樂表達的重要性。演唱不僅是歌詞的簡單朗讀,而是要能夠將其中的情感傳遞給聽眾。通過與作曲家的音樂創(chuàng)作交流,我加深了對作曲家意圖的理解,并學會了如何通過自己的演唱將這些細微的情感傳達出來。在演唱時,我會仔細分析歌詞的意境,并通過音樂的演繹將其表達出來。有時候,悲傷的曲調需要柔情脈脈,而興奮的旋律則需要奔放的表達。通過深入理解音樂的內涵,我能夠更好地將自己與聽眾的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使他們通過我的演唱體驗到更豐富的情感世界。

四、舞臺表演是鍛煉與展示的場所。

聲樂演唱不僅僅停留在錄音室或排練室中,舞臺表演也是我獲得更多經(jīng)驗和鍛煉的地方。在舞臺演唱時,我面對著燈光和觀眾,需要將自己的聲音和形象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這時,我需要更多的注意舞臺藝術技巧,包括姿勢、眼神和手勢等。通過舞臺表演的機會,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觀眾溝通,讓自己的演唱更具感染力,并且通過感受觀眾的反饋,不斷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舞臺演唱使我更加自信,也幫助我建立了與觀眾之間更親密的聯(lián)系,享受著與觀眾共同沉浸在音樂世界的快樂。

五、無限的進步空間迅速激起內心的激情。

聲樂演唱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藝術。通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我逐漸認識到自己在聲樂演唱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種進步空間不僅體現(xiàn)在技巧上,也包括對不同曲風和音樂風格的探索。我相信只有不斷進取,不斷學習,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的演唱才華。在不同的音樂風格中尋找挑戰(zhàn),鍛煉音樂的多樣性,無疑是我最大的動力。即便是在面對一些困難的曲目時,我也愿意挑戰(zhàn)自己,踏上屬于自己的音樂征程,讓自己的演唱才華得到更大的發(fā)展。

總之,聲樂演唱是一門富有挑戰(zhàn)性和深度的藝術。在我走過的每一個階段,我都學到了很多關于聲樂演唱的知識和技巧。通過良好的基礎訓練、深入的音樂表達、舞臺表演的鍛煉以及對進步空間的追求,我收獲了豐富的演唱經(jīng)驗和成長。我堅信,聲樂演唱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用心靈來表達和溝通的藝術形式,希望未來能夠繼續(xù)在音樂的海洋中揮灑才華,與觀眾們一同享受音樂之美。

聲樂演唱論文篇十四

練聲可以用各個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母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階的音名1234567等等來練唱,也可以在練聲曲上安排歌詞來練習叫帶詞練習。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練習,而且不同的學習階段,選擇的發(fā)聲練習也是不同的。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聲樂演唱練聲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1、“哼鳴”的基本練習。

一般在開始練聲時,先練練“m”是有益的,因為發(fā)這個音容易達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練習哼鳴時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閉上、口腔內部要打開,好像閉口打哈欠的感覺,感到聲音向高位、額竇、鼻竇處擴展,但切勿把聲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則會發(fā)出鼻音。

2、母音的練習。

除進行哼鳴練習外,更多地是進行母音的練習,如a、e、i、o、u等單母音練習,也可用混合母音練習如ma、me、mi、mo、mu等等。

3、連音練習。

4、頓音練習。

頓音唱法又稱為斷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短促,靈活,富有彈性,集中感強。練習時要注意一字一音的靈活性和一字一音的連貫性。

5、連音和頓音結合的練習。

在基本掌握了連音和頓音唱法的基礎上,可以加連音、頓音結合在一起的練習,這樣有利于歌唱狀態(tài)的統(tǒng)一,頓音好像是一個“點”,連音像是一條“線”,這樣以點帶線,便聲音的位置統(tǒng)一,并保持氣息均勻流暢。

6、保持共鳴位置不變的練習。

找共鳴位置最好的辦法就是體會“哼鳴”感覺,如果這個共鳴焦點找準了,那么其它所有的音都應該向這個哼鳴位置靠攏,這樣才能達到歌唱的高位置,使聲音上下統(tǒng)一。

7、聲音靈活性的練習。

這種練習主要是為了適應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動的要求,以達到更積極的身體、喉嚨、氣息的配合。

8、字聲結合練習(帶詞練習)。

要求根據(jù)詞意富有想象,有意境,有畫面,語氣有表現(xiàn),聲音有樂感,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準腔圓,以情帶聲,聲情并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過渡。

9、練聲注意事項。

1)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嗓子,適當?shù)鼐毘l(fā)聲練習的時間,初學時20分鐘一次為宜,以后逐漸地加至半小時或一小時,堅持每天練習最重要,絕對避免用全音量來練習。大聲地亂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損。

2)在沒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做高音練習,經(jīng)常唱一組你最滿意的音,選擇曲目更要謹慎,不要唱不適合自己的曲目。

3)每次練習應有新鮮感,精神集中,感興趣地練習。

4)練習時要多用慢的、短的樂句作為最初的練習。

1)呼吸方法與訓練:實際練習發(fā)聲以前要首先對呼吸加以訓練,找到并掌握呼吸的感覺。仔細體會睡覺的吸氣感覺,這是最舒服也是最自然的一種方法。也可以體會吸一口氣準備吹桌上的灰塵、吸氣以后,像打噴嚏之前那樣短暫的一憋,體會一下腰周圍的擴張、膨脹的感覺,找到這種對抗的(稱為呼吸支持)感覺。呼氣的時候最主要是保持吸氣的感覺和狀態(tài),讓吸氣肌群有控制的、漫漫的放松,使氣息暢通無阻的輸出,直至歌聲、樂句、停頓、結。要很好的利用橫膈膜的力量,把腰圈擴張的感覺一直保持住。

2)喉頭和聲帶:喉頭和聲帶,是歌唱的發(fā)聲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體歌唱的要塞,是打開歌唱藝術寶庫的金鑰匙。因此,了解和搞清喉頭與聲帶在歌唱時應處的位置和狀態(tài)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歌唱時喉頭位置應該比平時說話時偏低一些(就像我們深吸氣時的喉頭感覺,喉頭位置的穩(wěn)定是在運動中的相對穩(wěn)定,而不是僵死不動的穩(wěn)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遠穩(wěn)定在水面上的道理一樣,若把皮球比做喉頭,皮球浮在水面的狀態(tài)就好像喉頭穩(wěn)定在吸氣位的狀態(tài)一樣。所以歌唱時的喉頭位置應始終處于低而自如的穩(wěn)定位置和喉頭壁打開的狀態(tài)。

3)打開喉嚨:打開喉嚨主要是指打開咽喉腔部分,是后、口、鼻整個咽腔形成一個適合于發(fā)通道,使氣息能暢通無阻的運行,的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打開喉嚨”也就是將喉頭穩(wěn)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齒后,牙關打開,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這時候的喉嚨是打開的。那么如何“打開喉嚨”呢?首先是“打哈欠”的狀態(tài)“打哈欠”狀態(tài)可以讓口腔打開自然,放松,口蓋抬起,口腔內空間增長增大。如果我們在唱歌的時候都能保持這個狀態(tài)的話,那你的聲音就不會是“白”的、“扁”“擠”的了,你的聲音就會是“豎的”、“圓的”了。其次是用“微笑”狀態(tài)來打開喉嚨我們講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來?!靶 碧鹗且?、咽腔打開,大牙關打開,面部兩邊的笑肌(顴骨)呈微笑狀,這樣的微笑狀態(tài)可以使你的喉嚨打開,可以使你獲得高位置的聲音。

4)訓練好中聲區(qū):中聲區(qū)是唱歌的基礎,沒有良好的中聲區(qū),就談不到其他的一切。我們應當重視中聲區(qū)的練習,多在中聲區(qū)下功夫,不要急于唱很高的音。練習時,我們先從中聲區(qū)以中、小音量練習開始,經(jīng)過相當一段時間的鞏固以后,再慢慢向較高一點或較低一點的音域發(fā)展,初學者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否則一開始就猛練高音,不但不會獲得正確的高音,反而會毀壞聲帶。中聲區(qū)應該靠前,明亮,輕松流暢,不費力,這樣才能往上發(fā)展,為演唱高音打開通路。中聲區(qū)的聲音不要強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優(yōu)美和聲音的靈活性。每個聲部的重要音區(qū)都是中聲區(qū)。中聲區(qū)要做到吸氣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彈性,積極向上,有支持點,喉頭穩(wěn)定松馳,不論唱高、低不同的音,喉頭的感覺都在一個位置上,聲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聲音從頭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

5)練習高音區(qū):高音區(qū)常常在作品的高潮中出現(xiàn),有著激發(fā)聽眾情緒、振奮人心的力量。唱好了高音,會給整個演唱增添光彩。因此,具有響亮的、金屬般的高音對歌唱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在找到了自然聲區(qū),打好了中聲區(qū)的基礎,又掌握了換聲區(qū)的技巧后就可以進行高音的練習。唱高音時,兩顴骨要更積極開放,整個歌唱狀態(tài)要更加積極向上,興奮。隨著音高向上,下頜需要松弛地向下,向兩側向后拉;小舌頭提起如打哈欠似地吸住氣,使喉嚨更加打開,喉頭不可隨音高往上移動,而是相反,逐步下降,保持在吸氣的狀態(tài),當然這個狀態(tài)必須有氣息的支持。

聲樂演唱論文篇十五

呼氣的方法就是利用橫膈膜的力量把腰腹擴張的感覺一直保持住。想象自己手里拿一大瓶香油往另一個小瓶里灌時那種小心翼翼,憋住氣息的感覺,呼氣要均勻,舒緩。各位可以準備一張10平方大小的薄紙片,放在墻上,距離它4---6cm,吸氣后保持一下,然后用口吹氣使之不落地,半分鐘以上便為合格。也可以代之以一只燃燒的蠟燭,對著火苗發(fā)“u”音,正確的氣息是火苗倒而不滅,時間越唱越好。

聲樂演唱論文篇十六

聲樂是一種通過聲音傳達情感和表達技巧的藝術形式。在過去的幾年里,我一直對聲樂演唱感興趣,并且參加了許多相關的培訓和比賽。我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許多經(jīng)驗和體會,下面我將通過五段式的方式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初嘗聲樂之美(200字)。

在初次接觸聲樂演唱時,我并不知道它有多么美妙。我以前只是聽過別人唱歌,從未親自嘗試。然而,當我第一次站在舞臺上用我自己的聲音來表達時,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喜悅和滿足感。聲樂演唱使我能夠將內心的情感和情感表達出來,這讓我萌生了想要深入了解并不斷提高的決心。

第二段:堅持與努力(200字)。

要成為一名出色的聲樂演唱者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堅持。我開始每天練習各種歌曲,并在教練的幫助下逐漸理解了聲樂的基本原理。慢慢地,我開始注意呼吸、咬字和音準等方面的細節(jié),我發(fā)現(xiàn)這些細節(jié)對于演唱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我也開始研究不同類型的聲樂演唱,例如民歌、流行歌曲和古典音樂,以使我的表演更加豐富和多樣化。

第三段:演唱技巧的提高(200字)。

通過不斷地練習和參加演唱比賽,我的演唱技巧得到了不斷的提高。我學會了如何正確使用腹部呼吸來支持我的聲音,這使我的聲音更加強大和持久。我還學會了如何控制音量和音色,以匹配不同類型和風格的歌曲。我還開始學習一些基本的舞臺表演技巧,例如如何與觀眾建立聯(lián)系和如何利用舞臺空間來增強表演效果。這些技巧的應用使我的演唱表現(xiàn)更加生動和有趣。

第四段:自信的進階(200字)。

多年來,我對自己的聲樂演唱能力逐漸充滿了信心。在不斷學習和提高的過程中,我參加了許多演唱比賽和音樂會,并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這些成就不僅增強了我的自信心,也給了我更多的動力去探索更高的藝術境界。逐漸地,我開始嘗試一些更具挑戰(zhàn)性和技巧性的歌曲,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第五段:心靈的觸動(200字)。

在聲樂演唱的旅程中,我發(fā)現(xiàn)音樂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與人們心靈溝通的方式。通過我的聲音,我能夠傳達情感并觸動他人的心靈。當我看到觀眾們在我的演唱中流下眼淚或為我鼓掌時,我感到一種無比的成就感。這種感覺的美妙使我始終堅持著,并對未來的發(fā)展充滿了希望和激情。

通過這幾年的參與和努力,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聲樂演唱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從心靈傳遞到心靈的交流方式。它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磨煉,但它也給予了我無窮的樂趣和成就感。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并保持對音樂的熱愛,聲樂演唱將帶給我更多的榮耀和快樂。

聲樂演唱論文篇十七

聲樂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異,可以分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下面小編來給大家分享聲樂高音演唱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你聽過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聽過快樂的男女山歌對唱吧?這些人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但他們的歌聲同樣令你感動,因為他們完全發(fā)揮了自然的歌唱本能。包括呼吸、發(fā)聲、共鳴等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條件,都是根據(jù)自然而產(chǎn)生的。遺憾的是,我們卻往往比摒棄這種自然的條件,而去苦苦找尋一些“捷徑”、“秘訣”,那是很可悲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自動,但心力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fā)的,歌唱家歌唱時,想唱什么音,聲帶張力與振蕩次數(shù)就會完全與思想吻合。發(fā)聲時當然還要用橫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的力量。一個初生的嬰兒,根本不知道這些事,卻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當他哭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他笑時,又會發(fā)出悅耳的音調。由此證明,人生來就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并帶有表情地使用我們的嗓子。

我們做任何一種運動,比如推鉛球,一定要先有舉得起鉛球的力量。練武術的人為了增加手腳的力量,先練挑水,手腳有了力量后,才可以在舞大刀時不至于脫手飛了出去。

我們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為止,五個音一組。開始不要喊得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喊好了,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后,再用同樣的氣喊bb2.

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從來不去用它罷了。一個女孩子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一般只能唱到f2,但當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時,她會情不自禁地尖叫,而這一聲叫,可能達到hignc以上的f3,但平時無論如何她也不會發(fā)出這么高的音來。所以不要有顧慮,要大膽地喊出高音來,多喊是有好處的。

我們如果也有機會碰見一件十分令人吃驚的事而失聲尖叫,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喊叫的姿勢,再拿來唱高音,那就對了。

唱高音不同于唱低音,是將氣壓成一條細線,沖擊聲帶。當橫膈膜的力量已經(jīng)用到頂點,而無法加壓時,就必須用腰力。肺葉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所限制,不能再擴大,我們可以利用肺葉由最下面的肋骨向外擴張。用腰力,是先用手插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自然地會起作用),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后腰部膨脹起來,然后把氣閉起來(張大口),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會感覺到壓力壓住了上顎,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講過,f2--#g2我們的用腹肌的收縮來增加壓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了bb2時,因為只需要少量的氣(但是要高壓力的氣),只要將上唇照打呵欠的樣子張開就行了,要露出少許上面的牙齒,舌尖平放在牙齒上,就能唱出bb2了。由bb2以上,到high c 以上的音,方法與bb2一樣。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說明用腰部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唱高音,等于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后,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部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上升到頂點,不能再上升。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后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氣球的作用一樣,產(chǎn)生了一股強烈、上升的氣流,而這正是我們唱高音所需要的。

從前學唱歌的時候,當唱到高音,就要close!當時真是“如入五里霧中”。而這個字,中國至今還有人在用。由于對close真正含義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許多好的聲音。

我對close的理解是:關閉下面的共鳴箱,打開上面的共鳴箱。我們唱高音時需要頭腔共鳴,那就是提高軟蓋。我們開上唇,目的是提高軟蓋,同時還要用腰力來頂開軟蓋。至于今天國內有人用“掩蓋”這個名詞,我認為比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點掩蓋,就好象上面有一只碗,復蓋著高音一樣。

我曾經(jīng)向許多老師求教對close的解釋問題,但都得不到結果。后來去到意大利,請教了一位老師,回答是:我們意大利從未說過這個字。試問:“關閉”了怎樣唱歌?至于今天我們用“掩蓋”代替“關閉”結實close,那是很明智的。當我們唱高音時,我們的上顎上提,軟口蓋升高)打呵欠狀)氣壓向上擠,聚到上面,形成一個象教堂那樣的圓頂空間,也就是要讓氣體充滿這個空間,這樣,才會發(fā)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開,空氣上不去,哪里還有高音呢?所以,用“掩蓋”也表示了聲音向上集中的意思。我們可以再作一個試驗來找到這種感覺:當我們打呵欠的時候,會感覺到上顎部分有涼颼颼的感覺(平常感覺不到),那就是上面有了一個空間,氣息也進去了。

當我們練到bb2時,應該說已經(jīng)突破了高音的困難,可以很容易地唱到b2,c3,#c3,d3了,因為唱這幾個音的方法與唱bb2的方法并無大的分別。唱bb2時喉嚨已開得比較小了,因為嘴越是張大喉嚨越小,所以,不用害怕更高的音,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氣來支持高音,而急速的氣,是靠平時刻苦的氣息練習得來的 。

如果用雙手舉起一副石擔,我們的腳是向下踩的,土地是起向上托起的作用,我們的手向上推,而石擔又是向下壓。于是,這里就有了四個方向的力,腳和地面產(chǎn)生了一種對抗,手和石擔又產(chǎn)生了對抗。我們人的身體等于氣柱,小腹和聲帶是氣息的兩個支點。氣息往上走被聲帶擋住,這里也有“力”的對抗問題。那么,在歌唱時小腹的支點有無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向上,還是向下?關于這個問題是有爭論的。

我們再看打氣筒原理,活塞柄不斷向上推,活塞也隨之漸漸上去以保持筒身的壓力,氣息則從筒口噴。如果將氣筒打氣原理比作人體的歌唱活動,即是說,橫膈膜和聲帶的距離越來越短,所以支點也逐漸改變位置。

聲樂演唱論文篇十八

摘要:民族聲樂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不僅可以讓人感受到民族音樂的無窮魅力,更可以讓人感受到來自聲樂與內心的情感的共鳴。在民族聲樂的表演過程中,聲音的作用是最為關鍵的,聲音的表現(xiàn)力決定了民族聲樂的情感傳達和信息傳遞的質量。

要想對民族聲樂中的聲音表現(xiàn)力進行細致的分析和探究,首先就要對民族聲樂的概況進行一定的了解。

(一)民族聲樂的概念。

關于中華民族聲樂的概念在不同學者的著作中存在不同的觀點,目前在業(yè)界認可最廣的概念是:中國的民族聲樂是以目前我國音樂院校中民族聲樂專為代表的,與民歌、說唱、戲曲的演唱不一樣的是在擔任并發(fā)揚了這些傳統(tǒng)演唱藝術精華與特點的根本上,鑒戒了西歐的美聲唱法歌唱理論和特點而形成的獨樹一幟的,并且有科學性、民族性、藝術性和時代精神特性的新民族歌唱藝術。

(二)民族聲樂的特點。

我國民族聲樂具備了聲和情這兩大特色。從“聲”的方面看,演唱者需要通過一定的科學發(fā)聲方法,讓自己的聲音與歌曲的情感相融合。從“情”的方面看,民族聲樂作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通過聲樂作品來表達情感,因此在進行民族聲樂演唱的過程之中,這些演唱者們不僅僅需要對歌曲的曲調和曲式進行很好的把握,還需要結合歌曲的背景來表達歌曲的情感。

(三)民族聲樂的發(fā)展歷程。

早在我國文明發(fā)源之初,勞動人民通過唱歌的方法來增添勞動過程中的樂趣。隨著時間流逝,早期歌曲不斷發(fā)展,最終形成了我國的民族聲樂。二十世紀,出現(xiàn)了以蕭友梅、趙元任等為代表的一批音樂家,他們將我國傳統(tǒng)民族聲樂題材與國外一些先進音樂理論進行融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民族聲樂作品,并將我國民族聲樂作品推向國際化。解放后,音樂創(chuàng)作者們作出一批積極向上的優(yōu)秀歌曲,如朱踐耳的《唱支山歌給黨聽》等。隨著民族聲樂發(fā)展,還出現(xiàn)了一批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民族歌唱家,如王昆、郭蘭英等。中華民族聲樂經(jīng)過不停的發(fā)展,二十世紀中后期更加繁榮,在民族聲樂創(chuàng)作上做出突出貢獻的作曲家有谷建芬、徐沛東等。

(一)對于歌曲情感表達的作用。

民族聲樂作品最重要的目的是以情動人,在我國的民族聲樂作品中,隨處可見與“情”相關的作品,如愛情、親情、友情、師生情,這些情感才是民族聲樂作品中最為精華的部分,而對于這些情感的表達就是通過聲音來完成的。

(二)對于歌曲語言表達的作用。

聲樂作品的表現(xiàn)力不僅是通過其作曲體現(xiàn)出來的,聲樂作品中的歌詞對于其表現(xiàn)力的增強作用同樣也非常明顯。不一樣的聲音對于語言的展現(xiàn)能力是不一樣的,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也不盡相同。

(一)地方民歌。

我國的遠古人民在勞動的過程中進行歌唱,讓勞動的效率得到提升并減少了勞作時的苦悶和勞累。而這些勞動歌曲隨之時間流逝形成了如今的民族聲樂作品。不同地方的民歌演唱差異很大,這與當?shù)氐牡鼐壱蛩睾蜌v史文化因素有很大關系,有的粗獷豪放,有的溫柔細膩。例如我國陜西地區(qū)的民歌《信天游》豪放、嘹亮、高亢。而我國著名的民族聲樂作品《劉三姐》則需用細膩甜美的聲音去進行演繹。

(二)民族歌劇。

我國的民族歌劇是我國的民族聲樂中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民族歌劇在中國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近百年的成長歷程,由于民族的歌劇一般具備很強的戲劇性,因此必須通過聲音的不同表現(xiàn)將故事情節(jié)的轉變以及人物情感的轉變進行有力的表達。

(三)新時期的民族聲樂作品。

在新時期,我國的民族聲樂獲得了更多的彌補和成長,作曲家們創(chuàng)作出了一些具備時代特征的民族聲樂作品,其藝術表現(xiàn)力是前所未有的,而這樣的藝術表現(xiàn)力同樣需要聲音去進行演繹,由于大部分作品額內容都是與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昌盛有關,因此需要嘹亮高亢的聲音進行表達。

(一)具備良好的音質。

在民族聲樂作品中聲音表現(xiàn)力的根本是良好的音質。不同的聲樂作品要求用不同的音質去表達。每一個人的音質都存在著差異,雖然演唱者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控制自己的音質,但是這與先天音質仍然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國的民族聲樂作品的演唱過程中,演唱者的音質一般需做到圓潤、有穿透力,這樣才能以最佳的聲音狀態(tài)表現(xiàn)歌曲。

(二)具備充沛的感情。

民族聲樂作品經(jīng)常會通過不同民族特色樂器伴奏,讓這些作品更具表現(xiàn)力及民族風,其實聲音才是民族聲樂作品中最為重要的樂器。要想在民族聲樂作品的演唱中保持充沛的感情,首先演唱者要具備一顆感悟的心,體會民族聲樂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情緒和感情。其次,了解民族聲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否則會與作品的本意要大相徑庭。

民族聲樂作品的演繹是離不開聲樂的表現(xiàn)力,在對民族聲樂作品的概念、發(fā)展歷史以及特點進行分析之后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民族聲樂作品中達到感情與聲音的融合是其具備表現(xiàn)力的關鍵。在我國不同民族聲樂形式中,聲音的表現(xiàn)力都是極其重要的。聲音的表現(xiàn)力不僅需要良好的音質,更需要在聲音中加入思想與情感的融合,才能使得我國民族聲樂作品中的聲音表現(xiàn)的完整。

聲樂演唱論文篇十九

少兒聲樂,是充分利用童聲期的嗓音條件,結合氣息運用等發(fā)聲技巧的一種少年兒童的演唱形式。 下面整理了一些少兒聲樂演唱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少兒聲樂訓練有其自身體系的方法與理論。再好的嗓子,沒有方法作保障,就會像一輛好車,不經(jīng)常保養(yǎng),不受愛惜一樣,雖然“出身”名貴,但是仍然要提前報廢。越是這種情況越需要小心謹慎、愛惜嗓子。因為嗓子好,所以會常對一些誤區(qū)不重視,損傷也似乎不明顯,一時無法意識到,而到“冰凍三尺”那一刻,卻已經(jīng)為時太晚。嗓子是很難“重塑金身”的。

少兒聲樂針對的演唱對象是未成年的兒童群體和處于變聲期前的少年。這部分人群的特點是嗓音條件非常嬌嫩,非常需要科學的方法進行保護。但是,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訓練不但可以在現(xiàn)階段保護他們的嗓子,對其將來繼續(xù)歌唱也具有一貫的延續(xù)作用。少兒聲樂不是完全獨立、完全區(qū)別于其他的歌唱形式的發(fā)生方法,它與其他硬性劃分的通俗、民族、美聲等唱法具有共同的發(fā)聲原理、相似的歌唱要求與審美標準。在完成變聲期的轉變后,學生可以進一步學習歌唱要領和進行其他素質的.培養(yǎng)。

少兒聲樂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少兒歌唱,但是又遠遠沒有那么簡單。眾所周知“臺上一分鐘,臺下多年功”的道理,任何事物的突出和優(yōu)秀都是遵循其必然的要求和規(guī)律,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與積累得來的。少兒聲樂包含著多種音樂素質、心理素質、反應素質和文化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因素,不是簡單的張口一唱就能夠完全達到的。歌唱僅僅是其載體形式與外在顯現(xiàn),而深刻的內涵都蘊含其中。

少兒的嗓音條件因為生理原因確實比較特殊。但是并不是不能歌唱,事實上每天說話方式不當造成的損傷更大。而只要經(jīng)過科學的訓練,就能夠避免損傷嗓子的情況。說的更清楚一點,無論什么人,什么年齡都會面臨著用嗓不當而帶來的損傷,不是少兒階段獨有的狀況。西方國家,充分利用兒童的音質進行科學的訓練與演唱已有千百年歷史,我國包括美聲、民族、通俗等唱法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尋求科學的方法與高素質的教師是最為重要的。

少兒聲樂需要“天賦”。但是什么是天賦呢?我們往往把天賦說的、想的很神奇。其實不然,超級的智商的確讓人神往,但是聲樂更需要情商。我們多數(shù)人都是兩者一般的人,超級天才實在難覓。偉大科學家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換來的。如此看來,天分只有百分之一,關鍵看后天努力。所以一般人是適合進行開發(fā)訓練的,而且事實上歷史上的音樂天才幾乎鮮有記載。神童莫扎特自己都說:我的努力程度勝過任何一個人。他的英年早逝,很大程度是嚴重超負荷所致。

顯性的作用可以表現(xiàn)為唱歌很棒、由此信心十足,開朗大方等等,但事實上還有更多的潛在的作用,一時難以親見。對孩子想象力的開發(fā)、情感表達、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內在氣質與性格的熏陶都是更為重要的。聲樂主要是表現(xiàn)人的內心世界,其作用也明顯的體現(xiàn)在內在領域。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510368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