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匯總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9:59:06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匯總13篇)
時間:2023-11-26 19:59:06     小編:曼珠

總結是一種思考的方式,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在寫總結之前,先梳理出需要總結的內容和關鍵點??偨Y的過程需要冷靜客觀,不要陷入情緒或個人主觀判斷。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一

題目:

加強自我教育強化科技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

生:

白群。

號:

1306047。

院(系):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加強自我教育強化科技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立德、立功、立言?!傲⒌隆蔽挥谇傲校@然,它比建功立業(yè)、著書立說更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yè)道德。就學者而言,學術道德是立身之本?,F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具備應有的專業(yè)知識水平之外,還必須具有相應的科研道德。但是,目前學術界出現了很多的學術失范現象,尤其在高校內層出不窮,嚴重地危及到研究的學術性,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由此,必須加強研究生的科研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純化研究生學術氛圍以促進社會的發(fā)展。

一、加強研究生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要強化研究生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行為的有效性,就必須首先要重視研究生的自我規(guī)范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從研究生自我意識層面樹立學術規(guī)范與科研道德的神圣地位,才能使其從內心深處意識到學術規(guī)范的重要性與科研道德的必要性,也只有加強自我教育,研究生群體在平時的科研工作與學術活動過程中才能不被外圍的失范環(huán)境所影響,減少研究生群體學術失范行為,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術研究環(huán)境。

二、加強研究生自我教育強化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的基本舉措。

1.創(chuàng)設純潔的學術環(huán)境,引導研究生加強自我教育環(huán)境對個體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要引導研究生加強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的自我教育,就必須首先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比較純潔的學術環(huán)境氛圍,能夠讓研究生切身感受到學術與科研的真正內涵,為其自我教育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成長空間。用優(yōu)化的完善的學術規(guī)范制度創(chuàng)設純潔的學術氛圍,因為健全的學術規(guī)范和良好的學風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事業(yè)健康、文明發(fā)展的標志,也是其繁榮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它能在潛移默化中規(guī)范研究生的學術行為,能正確引導正欠規(guī)范的學術行為,加強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與科研道德的自我教育。同時,在學校內部應建立健全良性的學術評價制度,從根本上消除量化的評價標準,消除產生功利性心理與行為的可能性。制度是保障,但更重要的在于引導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同時,引導學校內的教師員工的學術與科研行為的正確性與規(guī)范性。因為他們是與研究生群體聯系最為緊密的,他們的行為對研究生的學術行為具有更加明晰與直接的影響。在社會層面,相關國家部門應加大對學術期刊等出版機構的監(jiān)管力度,整頓學術期刊發(fā)表與出版的秩序,消除誘發(fā)研究生進行欠規(guī)范學術行為的外部因素,為研究生自我規(guī)范教育營造積極的健康的外部學術氛圍。

2.努力拓展知識面,研究生掌握專業(yè)知識的程度影響著研究生對科研行為的嚴謹性,也同樣影響著研究生在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方面的行為特征。但是在社會高速發(fā)展、信息來源多樣、文化多元的時代,僅僅依靠狹隘的專業(yè)知識還是不夠的。在各種量化的評價方面更是站不穩(wěn)腳的,所以,研究生應意識到在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學習的同時,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擴大視野,這樣才可以為自己的學術性填充一點其他專業(yè)知識層面的東西。尤為重要的是在業(yè)務精深、其他知識面寬博的知識結構下,個體才會具有多方面的思維,其思維才會顯得更加靈敏,才會善于抓住科研過程中的各個方面與各個細節(jié)。只有這樣,所涉及到的東西才會引起自己的興趣,也只有這樣,研究生才能發(fā)現自己所從事學習與研究方向的眾多問題而不會擔心出不來成果、得不到必要的獎勵與學位的憂慮。沒有了這種憂慮的研究生才會實心實意、腳踏實地地學習與研究。故此,研究生個體應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適當選修一些自己感興趣并能與個人專業(yè)相關聯的課程,或者自修一些必要的其他專業(yè)知識,尤其要養(yǎng)成對于人文知識修習的習慣。只有養(yǎng)成專業(yè)知識與多方面知識共同修習的習慣,才會避免學術失范現象。

3.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只有擁有較深層次的專業(yè)知識,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可能性才會減小,因為擁有較高較深層次專業(yè)知識的研究生在其專業(yè)學習過程中能堅定不移地深入其所學習與研究的專門領域,也只有擁有較深層次專業(yè)知識的研究生才會對其學習與研究的領域產生更大的興趣,才不會在意識層面,在追求真理的原動力方面會出現偏差。由于低層次的教育不同,研究生階段主要的是習成個人良好的業(yè)務知識與水準、學習與研究較深層次的專業(yè)知識,這是研究生生涯最主要的任務,也是以后參與社會競爭與展現個人實力的最根本的突破口。研究生只有意識到個人專業(yè)業(yè)務知識的重要性,才會避免利用投機取巧的行為獲得某些虛假與表面的東西。研究生也只有意識到專業(yè)知識對個人在社會成長中的真正意義之后,才會真正恪守學術規(guī)范,才會真正遵守科研道德,實事求是地進行學術鉆研。

4.加強與同行及外界的交流,對于研究生群體來說,正是處于學習與研究所涉專業(yè)方向的起步階段,想要取得屬于個人產權的成果,不進行信息的交流與共享是不行的,更是不可取的。在信息自我封閉的狀態(tài)下做出的成果是不會為社會所認可的,其必然結果就是在功利之欲的促使下,抄襲別人的成果,從而犯下學術與科研之大忌。所以,要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社會的認可并且避免學術失范行為,就有必要與他人及外界做經常性的信息交流,在信息交流過程中,可以借鑒他人的優(yōu)秀成果與思維方式,彌補自己的缺陷,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自己的思維,激發(fā)自己的靈感,從而達到科研行為的有效進行。同學之間以及導師之間經常性地將自己的觀點與思維進行交流與分享,便會在交流與分享過程中得到意外的啟發(fā),不但可以借鑒他人的成果與思維方式,還可以感受到他們在科研過程中學術的嚴謹性,從而減少自己學術失范的可能性。

5.加強導師對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引導與培養(yǎng),研究生導師的授業(yè)特點在于引導研究生走到學科前沿,培養(yǎng)研究生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指導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使研究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端正治學態(tài)度和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所以導師在加強研究生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導師應及時與研究生溝通,在平時的指導中將學術規(guī)范教育作為基本學習要求。第一在確定導師的時候,各位導師應對所要確定指導的學生進行此方面知識的考察,并進行必要的教育。第二,在平時的指導過程中加強此方面的教育與培養(yǎng)。第三,導師應加強自身的學術修養(yǎng)。導師是研究生科研學習的模范,所以研究生導師自覺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才能對研究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陜科大師生同心協力,緊緊圍繞建設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定能營造出一個永遠的求是的陜科大。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二

古典文學中常見論文這個詞,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為論文。以下就是由編為您提供的。

醫(yī)學論文的中心部分。即實驗研究、臨床研究、分析觀察、調查的各種資料和數據,進行分析、歸納,經必要的統計學處理后所得的結果。這是決定論著質量是否嚴謹,數據是否準確可靠,要求高度真實和準確,實事求是的撰寫。失敗就是失敗,成功就是成功,不要人為地夸大成功率,且要消滅統計方面的誤差。

即將所得結論或研究結果,從理論上進一步認真分析??茖W的推論和評價,證實所得結果的可靠性,闡明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的論據,從而取得大家的公認。通常討論的問題有:闡述該文研究的原理與機制;說明該文材料與方法的特點及其得失;分析該文結果與他人的異同及優(yōu)缺點;根據該文結果提出新假設、新觀點;對各種不同學術觀點進行比較和評價;提出今后探索的方向等等。當然,一篇文章通常只討論其中的某些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討論必須緊緊扣住該文的研究結果,突出自己的新發(fā)現與新認識。有的醫(yī)學論文討論部分只是重復過去的文獻,甚至抄襲某些專著和教科書的內容,這就失去了討論的意義。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三

論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較注意探索的問題的基礎上,寫論文主要是反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詳細內容請看下文。

1、論文中文題目。(二號宋體加粗)。

2、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單位名稱,所在省和城市名稱,郵編,如多名作者則分行依次排列。(作者:小四號仿宋;單位等:六號宋體)。

3、摘要:150~300字,需有簡明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結果、結論等,摘要書寫中不能出現“本人”、“本文”等第一人稱稱謂。(五號宋體,摘要兩字加粗)。

4、關鍵詞:3~8個,每個關鍵詞之間用“;”隔開。(五號宋體,關鍵詞三字加粗)。

5、引言: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空白、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和實驗設計、預期結果和意義等。引言應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不要成為摘要的注釋。(內容均為小四宋體,行距1.5倍下同)。

6、正文:論文的核心,要求主題新穎,觀點明確,有理論高度,有實踐基礎;論據充分,引文準確,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字簡練,圖表清晰。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四

作為大學生,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遵守學術規(guī)范的能力。學術規(guī)范是大學生入學時必須遵守的一系列行為準則,它不僅能規(guī)范我們的學習行為,還能提高我們的學術素養(yǎng)。在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遵守學術規(guī)范的重要性,并對此有了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遵守學術規(guī)范有利于提高學術水平。學術規(guī)范要求我們在學術研究中遵循科學精神,進行嚴謹而客觀的論證。只有做到有據可依、深入思考,才能向他人證明自己的觀點。我記得在一次學術研究報告中,我認真搜集資料、查閱相關文獻,準備了詳細的論證材料,并結合實際情況與同學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交流。最終,我的報告內容嚴謹而有邏輯性,獲得了良好的評價。通過這個過程,我深刻意識到只有秉持科學態(tài)度,才能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為自己的研究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遵守學術規(guī)范有助于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學術界一直強調學者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這不僅可以提升個人的學術水平,還有助于學術進步。在我的大學生活中,我積極參與學術交流,通過參加學術講座、研討會等活動,拓寬了自己的學術視野。同時,我也積極與同學合作,互相交流思想、分享資源,共同解決學術問題。通過這些交流與合作,我受益匪淺,不僅增加了對學術研究的理解,更提高了自己的學術能力。因此,我深刻認識到只有遵守學術規(guī)范,才能真正融入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大家庭,實現個人與集體的雙贏。

再次,遵守學術規(guī)范有助于維護學術誠信。學術誠信是學術界最重要的道德底線,它以誠信為基礎,要求我們在學術研究中不得有剽竊、抄襲等不端行為。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一直堅守學術誠信的原則,不僅嚴格按照所學知識來撰寫論文,更沒有妄圖通過剽竊他人的成果來提升自己。我相信只有誠實守信,才能真正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此外,在團隊合作中,我也秉持著誠實守信的態(tài)度,主動分擔工作壓力,盡力完成自己的任務。正是因為我的堅持,使得團隊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這一系列的實踐,我認識到只有維護學術誠信,才能樹立良好的學風,樹立自己的學術道德形象。

最后,遵守學術規(guī)范有助于培養(yǎng)學術自律的習慣。學術規(guī)范要求我們自覺遵循一定的學術慣例,比如按照規(guī)定格式寫論文、及時引用他人的觀點和資料等。這些看似瑣碎的要求,實際上是培養(yǎng)我們學術自律的有效途徑。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時刻保持對學術規(guī)范的敬畏之心,制定了科學的學習計劃,嚴格按時完成學術任務。我相信只有養(yǎng)成學術自律的習慣,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遵守學術規(guī)范是大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它不僅有利于提高個人的學術水平,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維護學術誠信,還能培養(yǎng)學術自律的習慣。通過實踐,我深刻認識到只有嚴格遵守學術規(guī)范,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研究中,我將繼續(xù)增強學術素養(yǎng),嚴守學術規(guī)范,為實現自己的學術夢想而努力。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五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立德、立功、立言?!傲⒌隆蔽挥谇傲校@然,它比建功立業(yè)、著書立說更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yè)道德。就學者而言,學術道德是立身之本。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具備應有的專業(yè)知識水平之外,還必須具有相應的科研道德。但是,目前學術界出現了很多的學術失范現象,尤其在高校內層出不窮,嚴重地危及到研究的學術性,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由此,必須加強研究生的科研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純化研究生學術氛圍以促進社會的發(fā)展。

一、加強研究生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要強化研究生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行為的有效性,就必須首先要重視研究生的自我規(guī)范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從研究生自我意識層面樹立學術規(guī)范與科研道德的神圣地位,才能使其從內心深處意識到學術規(guī)范的重要性與科研道德的必要性,也只有加強自我教育,研究生群體在平時的科研工作與學術活動過程中才能不被外圍的失范環(huán)境所影響,減少研究生群體學術失范行為,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術研究環(huán)境。

二、加強研究生自我教育強化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的基本舉措。

1.創(chuàng)設純潔的學術環(huán)境,引導研究生加強自我教育環(huán)境對個體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要引導研究生加強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的自我教育,就必須首先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比較純潔的學術環(huán)境氛圍,能夠讓研究生切身感受到學術與科研的真正內涵,為其自我教育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成長空間。用優(yōu)化的完善的學術規(guī)范制度創(chuàng)設純潔的學術氛圍,因為健全的學術規(guī)范和良好的學風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事業(yè)健康、文明發(fā)展的標志,也是其繁榮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它能在潛移默化中規(guī)范研究生的學術行為,能正確引導正欠規(guī)范的學術行為,加強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與科研道德的自我教育。同時,在學校內部應建立健全良性的學術評價制度,從根本上消除量化的評價標準,消除產生功利性心理與行為的可能性。制度是保障,但更重要的在于引導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同時,引導學校內的教師員工的學術與科研行為的正確性與規(guī)范性。因為他們是與研究生群體聯系最為緊密的,他們的行為對研究生的學術行為具有更加明晰與直接的影響。在社會層面,相關國家部門應加大對學術期刊等出版機構的監(jiān)管力度,整頓學術期刊發(fā)表與出版的秩序,消除誘發(fā)研究生進行欠規(guī)范學術行為的外部因素,為研究生自我規(guī)范教育營造積極的健康的外部學術氛圍。

2.努力拓展知識面,研究生掌握專業(yè)知識的程度影響著研究生對科研行為的嚴謹性,也同樣影響著研究生在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方面的行為特征。但是在社會高速發(fā)展、信息來源多樣、文化多元的時代,僅僅依靠狹隘的專業(yè)知識還是不夠的。在各種量化的評價方面更是站不穩(wěn)腳的,所以,研究生應意識到在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學習的同時,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擴大視野,這樣才可以為自己的學術性填充一點其他專業(yè)知識層面的東西。尤為重要的是在業(yè)務精深、其他知識面寬博的知識結構下,個體才會具有多方面的思維,其思維才會顯得更加靈敏,才會善于抓住科研過程中的各個方面與各個細節(jié)。只有這樣,所涉及到的東西才會引起自己的興趣,也只有這樣,研究生才能發(fā)現自己所從事學習與研究方向的眾多問題而不會擔心出不來成果、得不到必要的獎勵與學位的憂慮。沒有了這種憂慮的研究生才會實心實意、腳踏實地地學習與研究。故此,研究生個體應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適當選修一些自己感興趣并能與個人專業(yè)相關聯的課程,或者自修一些必要的其他專業(yè)知識,尤其要養(yǎng)成對于人文知識修習的習慣。只有養(yǎng)成專業(yè)知識與多方面知識共同修習的習慣,才會避免學術失范現象。

3.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只有擁有較深層次的專業(yè)知識,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可能性才會減小,因為擁有較高較深層次專業(yè)知識的研究生在其專業(yè)學習過程中能堅定不移地深入其所學習與研究的專門領域,也只有擁有較深層次專業(yè)知識的研究生才會對其學習與研究的領域產生更大的興趣,才不會在意識層面,在追求真理的原動力方面會出現偏差。由于低層次的教育不同,研究生階段主要的是習成個人良好的業(yè)務知識與水準、學習與研究較深層次的專業(yè)知識,這是研究生生涯最主要的任務,也是以后參與社會競爭與展現個人實力的最根本的突破口。研究生只有意識到個人專業(yè)業(yè)務知識的重要性,才會避免利用投機取巧的行為獲得某些虛假與表面的東西。研究生也只有意識到專業(yè)知識對個人在社會成長中的真正意義之后,才會真正恪守學術規(guī)范,才會真正遵守科研道德,實事求是地進行學術鉆研。

思維,激發(fā)自己的靈感,從而達到科研行為的有效進行。同學之間以及導師之間經常性地將自己的觀點與思維進行交流與分享,便會在交流與分享過程中得到意外的啟發(fā),不但可以借鑒他人的成果與思維方式,還可以感受到他們在科研過程中學術的嚴謹性,從而減少自己學術失范的可能性。

5.加強導師對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引導與培養(yǎng),研究生導師的授業(yè)特點在于引導研究生走到學科前沿,培養(yǎng)研究生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指導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使研究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端正治學態(tài)度和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所以導師在加強研究生科研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導師應及時與研究生溝通,在平時的指導中將學術規(guī)范教育作為基本學習要求。第一在確定導師的時候,各位導師應對所要確定指導的學生進行此方面知識的考察,并進行必要的教育。第二,在平時的指導過程中加強此方面的教育與培養(yǎng)。第三,導師應加強自身的學術修養(yǎng)。導師是研究生科研學習的模范,所以研究生導師自覺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才能對研究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陜科大師生同心協力,緊緊圍繞建設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定能營造出一個永遠的求是的陜科大。

學術道德規(guī)范學習心得。

我們首先應該明確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是科學研究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倫理和規(guī)范,是保證學術正常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積累和創(chuàng)新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學術活動中道德失準、行為失范的問題時有發(fā)生。一些學者違背學術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濫造;或媚于世俗,熱衷炒作;更有甚者,喪失學術道德,以抄襲剽竊為手段換取一時之名利。這些行為和現象雖屬個別,但若不加以制約,將嚴重污染學術環(huán)境,影響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進而影響整個學術群體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立德、立功、立言?!傲⒌隆蔽挥谇傲?,顯然,它比建功立業(yè)、著書立說更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yè)道德。就學者而言,學術道德是立身之本。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和反思學術道德規(guī)范對我們的要求。

現如今在我國,學術腐敗有很多種表現形式,例如制造學術泡沫、搞假冒偽劣、抄襲剽竊、進行錢、學、權的三角交易、從事注水學位教育或培訓、在學術評審拉關系以及辦刊收費等等,都是學術腐敗在學術研究領域的具體體現。學術規(guī)范問題已經由一個單純道德層面上的問題日益演化為一個身跨道德與法律兩個層面的重要現實問題。對這一問題,單純依靠道德建設已難以甚至無法收到實效,必須要在強化學術道德建設的基礎上,重視和加強學術法制建設,提高法律介入學術研究領域的頻率與效能。我覺得應當盡早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使其有法可依。這既是依法治國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現階段治理學術腐敗的內在需要。此外,從根本上來說,學術腐敗的產生主要還是根源于目前我國極不合理的科研評價機制。這種畸形的科研評價機制日益腐蝕著學者們的學術良知與職業(yè)精神,使得越來越多的學者不愿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傾向于在學界投機鉆營,謀名取利。基于此,要從根本上治理學術腐敗,不僅要重視學術法制建設和學術道德建設,更要重視良好學術體制的建設。畢竟,只有當我們從體制上根除了容易滋生學術腐敗的土壤,并進而凈化了學術研究的環(huán)境時,才能夠使學術腐敗因最終無處容身而歸于消亡。

學術風氣不僅關系到學術自身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而且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風氣、整個民族的精神狀態(tài)。學者的學術研究不僅為社會生產思想和理論,而且為社會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學風不僅損害學者和學術的形象,而且會影響公眾對價值理想和價值導向的認同,從而影響到整個民族的精神狀態(tài)和整個國家的社會風氣。研究生學術誠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當前研究生學術誠信缺乏的原因既有社會歷史的客觀原因,也有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研究生學術誠信建構的主要途徑在于:從外在方面創(chuàng)設健康的學術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建立良好的學術評價制度;從內在方面狠抓養(yǎng)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觀念,培養(yǎng)研究生良好的學術道德品質。我們研究生作為高等教育最高層次培養(yǎng)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學術風氣、塑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建立誠信的學術機制、培養(yǎng)自覺的學術意識以及提升高校學術層次等方面肩負著歷史的重任,理應成為學術道德的遵守者和學術規(guī)范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學者。作為有責任感的浙江工業(yè)大學研究生,杜絕“學術腐敗”、摒棄“學術造假”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明確要求,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一個有理想、有作為、與時俱進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堅持真理、尊重科學、勤奮學習、誠信科研,拒絕做有損個人名譽、學校聲譽和學術道德的行為。

三、弘揚勇于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以創(chuàng)新為己任,求真務實、精益求精,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四、爭做遵守學術道德,恪守學術規(guī)范的先行者。大力倡導學術監(jiān)督、積極開展不同學術觀點間的自由討論,營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

五、倡導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防止學術浮躁,注重論文質量,不抄襲、不剽竊,培養(yǎng)良好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卓越的創(chuàng)新能力。

六、堅持品行為立身之本,勇于與不良風氣做斗爭。嚴格遵守學術規(guī)范,全力抵制各種污染科學風氣的行為,堅決杜絕喪失學術道德的行為,積極反對各種形式的粗制濫造和低水平重復行為。向假冒偽劣學術宣戰(zhàn)。做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的推進者,為光大浙江大學的學術風氣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浙工大師生同心協力,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訓,緊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定能營造出一個永遠的求是浙工大。

學術道德規(guī)范心得。

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是科學研究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倫理和規(guī)范,是保證學術正常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積累和創(chuàng)新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學術活動中道德失準、行為失范的問題時有發(fā)生。一些學者違背學術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濫造;或媚于世俗,熱衷炒作;更有甚者,喪失學術道德,以抄襲剽竊為手段換取一時之名利。這些行為和現象雖屬個別,但若不加以制約,將嚴重污染學術環(huán)境,影響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進而影響整個學術群體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前列,顯然,它比建功立業(yè)、著書立說更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yè)道德。就學者而言,學術道德是立身之本?!百R海波事件”,表面上看似單一的,實際上是一種現象的表露;表面上看似偶然的,實際上有其產生的必然性。事件已對浙江大學的聲譽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而且這些傷害和影響還將會持續(xù)相當一段時間,能否盡快挽回影響,對我們是一大考驗。

在我國,學術腐敗有很多種表現形式,例如制造學術泡沫、搞假冒偽劣、抄襲剽竊、進行錢、學、權的三角交易、從事注水學位教育或培訓、在學術評審拉關系以及辦刊收費等等,都是學術腐敗在學術研究領域的具體體現。事實上,在學術界,腐敗現象的存在早已有之,而學術腐敗的法律規(guī)范實際上也已算不上是一個新問題,早在上個世紀末就已有學者撰文提出了這一問題。學術規(guī)范問題已經由一個單純道德層面上的問題日益演化為一個身跨道德與法律兩個層面的重要現實問題。對這一問題,單純依靠道德建設已難以甚至無法收到實效,必須要在強化學術道德建設的基礎上,重視和加強學術法制建設,提高法律介入學術研究領域的頻率與效能。應當盡早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使其有法可依。這既是依法治國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現階段治理學術腐敗的內在需要。此外,從根本上來說,學術腐敗的產生主要還是根源于目前我國極不合理的科研評價機制。這種畸形的科研評價機制日益腐蝕著學者們的學術良知與職業(yè)精神,使得越來越多的學者不愿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傾向于在學界投機鉆營,謀名取利。基于此,要從根本上治理學術腐敗,不僅要重視學術法制建設和學術道德建設,更要重視良好學術體制的建設。畢竟,只有當我們從體制上根除了容易滋生學術腐敗的土壤,并進而凈化了學術研究的環(huán)境時,才能夠使學術腐敗因最終無處容身而歸于消亡。

學術風氣不僅關系到學術自身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而且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風氣、整個民族的精神狀態(tài)。學者的學術研究不僅為社會生產思想和理論,而且為社會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學風不僅損害學者和學術的形象,而且會影響公眾對價值理想和價值導向的認同,從而影響到整個民族的精神狀態(tài)和整個國家的社會風氣。

目前,造成化學專業(yè)研究生道德失范、科學道德素質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1.社會化目標錯位。真才實學固然重要,但把學歷、文憑作為標簽也有一定的市場。似乎直接與晉升職稱、職級以及收入、分配等切身利益掛鉤的只需是一種資歷,如發(fā)表論文或出版專著的數量,刊物等級的高低,申領課題經費的多少,課題獲獎的級別??在就業(yè)過程中,某些用人單位過分重視文憑,忽視對學生能力的確認,造成了部分學生學習缺乏動力,急功近利,只想混文憑,不能潛心地做學問。2.教育體制漏洞。首先,德育力度不夠。一些學校認為研究生年齡普遍偏大,有自我調控能力,不需要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加之現行的德育模式不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往往靠空話官話套話進行說教或以強制性的行政手段進行管理,效果只能是適得其反。其次,評價機制存在片面性。許多學校規(guī)定研究生獲得學位必須發(fā)表一定數量的論文,在校期間還要參加每年的綜合素質測評,主要內容是對研究生參加課題活動、發(fā)表的論文數量進行量化;評選各類獎勵時,單憑量化指標,而忽視思想政治素質的評定。據調查,大部分研究生的投稿動機都是為了獲取學位或能在綜合測評中獲得一個好分數。第三,對師德建設重視不夠。導師的作用不僅僅在“授業(yè)”,更重要的是“傳道”。導師自身的道德人格和科學素質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的人格塑造,而其自身的科學道德失范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將更大。然而,一些學校往往對導師的科研道德重視不夠,甚至還為少數教師的學術腐敗行為遮遮掩掩。

3.學術監(jiān)督體制不夠健全?,F行的許多管理制度對規(guī)范學術活動行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這些制度中有些是不盡合理、存在缺陷的,因而在施行時難以操作,或操作起來有漏洞。目前在對學術道德失范的懲治上主要依靠道德的力量,而行政和法律手段的力度相對較弱。各高等學校對違反科學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缺乏明確、嚴厲的懲治措施,監(jiān)督機制有待健全。有越軌和違規(guī)行為的部分研究生學位論文通過了論文答辯,在廣大學生中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我們研究生作為高等教育最高層次培養(yǎng)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學術風氣、塑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建立誠信的學術機制、培養(yǎng)自覺的學術意識以及提升高校學術層次等方面肩負著歷史的重任,理應成為學術道德的遵守者和學術規(guī)范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學者。作為一名研究生,杜絕“學術腐敗”、摒棄“學術造假”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明確要求,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一個有理想、有作為、與時俱進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堅持真理、尊重科學、勤奮學習、誠信科研,拒絕做有損個人名譽、學校聲譽和學術道德的行為。

三、弘揚勇于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以創(chuàng)新為己任,求真務實、精益求精,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四、爭做遵守學術道德,恪守學術規(guī)范的先行者。大力倡導學術監(jiān)督、積極開展不同學術觀點間的自由討論,營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

五、倡導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防止學術浮躁,注重論文質量,不抄襲、不剽竊,培養(yǎng)良好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卓越的創(chuàng)新能力。

化學是一門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學科,我作為一名化學學院的研究生,深感堅守科技道德,嚴謹、誠實治學的必要性,將在今后的學習科研過程中,堅決避免以上提及的不良科技道德問題,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為科學研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化學造福于人類。

學術道德規(guī)范與人文素養(yǎng)學習心得。

近年來,針對高校學生的批評聲時有發(fā)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當代大學生學術造假,違背學術研究目的,急功近利,粗制濫造,熱衷炒作,更有甚者喪失學術道德,以抄襲剽竊為手段換取一時之名利;是非界限模糊、道德觀念淡薄、自律意識弱化、誠信品質欠缺;過分追求個性自由和自我實現,而對社會的需要、國家的號召和集體的利益較少考慮;不再踏實用功,勤奮學習,而追求享受玩樂,花錢大手大腳,對父母的艱辛和良苦用心缺少理解;自由散漫,不講公共衛(wèi)生,不守公共秩序,而較少顧及對環(huán)境和他人的影響這些行為和現象。雖然這些現象只屬個別,但若不加以制約,將嚴重污染學術環(huán)境,影響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進而影響整個學術群體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這些問題的出現和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學術道德方面的欠缺。

面對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人文精神的失落,世界各國都開始重新審視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價值。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成為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熱點。加強高校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和學術道德的培養(yǎng),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有利于高級勞動力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推進高校的人文素質的教育和學術道德的培養(yǎng),能夠適應培養(yǎng)具有高尚人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能夠為教育者實施素質教育、受教育者接收素質教育,從而為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提供理論基礎和思想方法的指導;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自知之明、人際關系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可以找到現今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和學術道德的培養(yǎng)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全面、系統、可行的解決方法,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當代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其道德水平及素養(yǎng)的高低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的走向,民族的復興。開設學術道德規(guī)范和人文素養(yǎng)這門課程,一方面響應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也警示我們時刻銘記使命,爭當一名合格的大學生,為祖國的繁榮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我對目前社會存在的一些學術道德及人文素養(yǎng)方面的問題有了大致的了解,也認識到了學術道德規(guī)范及人文素養(yǎng)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課程中老師通過一些案例向我們介紹了科研活動中的一些不端、不當行為,以及該行為造成的不良后果,加深了我們對學術道德和人文素養(yǎng)的認識。

本課程的開設對提高個人的人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使我認識到在我們日常的學習中我們應該更注重和完善知識結構,深刻地體會到了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社會知識猶如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只具備自然科學知識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缺乏,往往會給一個人的工作和學習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和障礙。許多著名的科學家都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修養(yǎng)。這種修養(yǎng)不僅為他們的學習、工作和研究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還往往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靈感。愛因斯坦就說過:我從音樂中得到的東西遠遠多于從書本中得到的。這門課程使我們懂得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對于從事自然科學的研究、學習和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通過本次學習,加深了我對學術道德的認識。學術道德是保證學術正常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積累和創(chuàng)新的根本保障。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4、在科技探索中,必須一絲不茍地記錄并如實報告實驗結果和統計資料;

6、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和參加人必須是該項目的實際研究人員。

8、不得利用科研活動謀取不正當利益。正確對待科研活動中存在的直接、間接或潛在的利益關系。

再者,通過本次學習,我充分認識到科研誠信建設的重要性。它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基石,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舉措,是維護科學的社會信譽、促進科技事業(yè)發(fā)展的內在要求,是營造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

作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一定以規(guī)范嚴格約束自己,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恪守學術界公認的基本學術道德規(guī)范,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以嚴謹踏實的學風和篤信誠實的原則從事科學研究。碩士研究生階段是學術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恪守學術道德規(guī)范要從日常學習、研究的每一個細節(jié)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誠實正直,包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確引用;研究成果、統計數據等完整準確;署名真實,對自己的研究成果負責。

總的來說,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不僅加深了我對學術道德及人文素養(yǎng)的認知與了解,也端正了我的學習態(tài)度,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將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素養(yǎng)于道德的培養(yǎng),爭當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六

近年來,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fā)生,大學師生的學術誠信問題備受關注。在這種背景下,大學生應當時刻牢記學術規(guī)范的重要性,自覺遵守學術倫理,注重學術誠信。在我學習的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學術規(guī)范的意義,并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大學生應該切實理解學術規(guī)范的內涵。學術規(guī)范是學術界遵守的一系列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是一種基于對知識和真理追求的倫理行為。大學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員,應當明確學術規(guī)范所涵蓋的范圍和要求。學術規(guī)范不僅僅是寫論文時要避免抄襲,更是關系到學習、研究以及思維方式的一系列準則。了解學術規(guī)范的內涵,有助于培養(yǎng)正確的學術態(tài)度,注重誠實與真實。

其次,大學生應當積極培養(yǎng)自己的學術素養(yǎng)。學術素養(yǎng)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它包含了學問修養(yǎng)、學風風度等多個層面。對于我而言,培養(yǎng)良好的學術素養(yǎng)需要在學習中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比如研讀經典著作,關注學術前沿,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此外,積極參與學術交流,與導師和同學分享學術心得,也是培養(yǎng)學術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才能真正錘煉自己的學術修養(yǎng)。

再次,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學術價值觀。在當今社會,功利主義等一些不健康的價值取向也滲透到了學術圈。然而,大學生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學術研究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和知識,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因此,我們應當擯棄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培養(yǎng)純粹的學術追求。要堅守學術正道,不以虛假和不實論文取悅上級,不為一時的名利而違背學術原則。只有對學術價值持有正確的態(tài)度,才能為學問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此外,大學生還應當嚴格遵守學術規(guī)范的具體要求。學術規(guī)范不僅僅是抽象的倫理準則,更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中。比如,在寫論文過程中,我們要嚴格引用他人知識的原則,避免出現抄襲現象;在進行實驗研究時,我們要誠實地記錄實驗結果,不得捏造或篡改數據。此外,還要注重學術交流與溝通,尊重他人觀點。每一個學術行為都應該符合學術規(guī)范的要求,把學術誠信貫穿于日常學習和研究的方方面面。

綜上所述,大學生應該牢記學術規(guī)范的重要性,時刻保持學術誠信。只有理解學術規(guī)范的內涵,培養(yǎng)自己的學術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學術價值觀,嚴格遵守學術規(guī)范的要求,我們才能在大學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收獲,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學術規(guī)范是大學生進行學術研究和創(chuàng)新的底線,也是每一位大學生應該秉持的基本原則。只有守住這個底線,我們才能成為素質更高、道德更優(yōu)秀的大學生。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七

[摘要]大學內部學術失范的根源在于學術權力的濫用,具體體現為學術權力的程序合法性欠缺、學術權力的公共性缺失、學術權力的責任機制缺位。文章立足法學視角,以大學中的學術權力為基點,探析學術失范的權力因素,并為學術權力的規(guī)范化行使提供制度設計,即學術權力應遵循程序正義原則,恪守學術性特質以及健全學術權力的監(jiān)督機制。

[關鍵詞]學術權力學術規(guī)范學術責任。

[作者簡介]夏民(1967-),男,江蘇鎮(zhèn)江人,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在讀博士,江蘇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法理學、教育法學。(江蘇南京21002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09年度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完善我國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的法治思考”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09sjd820006)。

大學中的學術失范現象已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學者們對其性質、原因及其解決路徑的分析并不完全相同,但卻頗有見地。本文試圖從法學的視角,以大學中的學術權力為基點,探析學術失范的權力因素,并為學術權力的規(guī)范化行使提供制度設計。

一、學術權威與學術失范。

大學是知識之府,大學的基本職能可以概括為傳授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和運用知識。在大學,個體之間擁有的知識并不等同,某位學者在其專業(yè)領域內學術造詣深、學術水平高、學術影響大,成為其他學者心目中受尊敬、受崇拜的人物,就會被稱為學術權威。學術權威的影響力既非出自于行政組織中的地位,也非沿襲傳統的家族權力,而是以學術人員自身的學術修養(yǎng)、學術成就、學術魅力等因素為基礎的個人威信和威望。通常沒有保障其作用發(fā)揮的制度機制,也沒有明確的法定影響對象。學術權威一旦與校長、院長、處長等大學中的行政地位相結合,就會使其影響力明顯增強,既出于個人的權威,又源于組織的因素。

學術權威是大學名望的象征。世界范圍內大學的聲譽與排名,往往取決于其具有的享譽海內外的學術權威的質量與數量。恰如20世紀30年代清華大學校長梅貽齊先生所言: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學術權威作為大學中學術和學科的帶頭人,對大學的發(fā)展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學術權威能立足學科發(fā)展的前沿,洞察學科發(fā)展的脈絡,引領學科發(fā)展的走向,推陳學科發(fā)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學術權威作為大學中左右學術權力的重要因素,在眾多學術人員匯集的學術組織中,能平衡學術人員之間的沖突與矛盾,促進學術組織內部形成合理的梯級人員結構,保持學術組織的和諧穩(wěn)定。因此,大學應該善待學術權威。但學術權威本身特殊的地位容易引發(fā)封閉、偏執(zhí)和保守的傾向,甚至出現學術權威擠占學術資源、壟斷學術話語體系、限制學術研究空間等不良現象。對此,北京大學張維迎教授曾明確提出批評:“科學創(chuàng)新最大的障礙往往來自于某些具有影響力的權威學者,因為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術話語權,同時有自己成熟的研究框架,所以有時會無法接受新的思想,后者可能被看作是對他們學術地位和權威的挑戰(zhàn)。”事實上,作為傳統學術圣地的大學,目前在學術研究計劃、經費申請、研究行為、研究評審和研究報告等學術活動過程中,出現了諸多背離學術界公認的學術規(guī)范、學術道德的現象,盡管不能完全歸責于學術權威,但與學術權威未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有關。

二、學術失范的權力因素。

2、大學學術權力公共性的弱化。社會學意義上的“公共性”包含了權利與義務的均等性原則,即“特定文化傳統中成員所共享某種利益,并繼而一同承擔對應義務的性質”。學術權力植根于學術,而“學術乃天下之公器”。所以,就應然的意義而言,學術權力是學術共同體的公共權力,應當公平地賦予學術共同體中的每位成員,以體現權力的公共性和公正性,彰顯學術自由和平等的理念。遺憾的是,這種理論邏輯并沒有轉化為實踐行為。在學術權力的實際運作過程中,由于學術權力的主體通常是某個社會體制中的成員,其日常行為主要與該體制發(fā)生聯系,所以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維護自我利益的行為傾向,繼而或潛在或明確地將這種行為趨向帶到學術事務管理與資源分配中來。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學術權力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這方面顯著的例證是西方大學講座制度的變遷。講座教授制度曾為近代大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教授權力的膨脹,該制度消極的一面,如壟斷研究資源、壓制新生力量等不斷浮現。到19世紀末,西方大學講座制已變得僵化,講座制的教授為了自己的部門利益,對其研究領域內新興專業(yè)采取打壓措施,不允許其成立新的研究所或開設獨立的講座,嚴重阻礙了新興學科的發(fā)展。為了捍衛(wèi)學術權力的“公共性”,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的講座制逐步瓦解,轉向系科制。3.學術權力的責任機制缺位。權力與責任是不可分割的,既然學術組織及其成員被授予一定的權力,就應當對相應的權力行使的結果負責。責任機制缺位學術權力,必然導致權力行使的無序與無度。美國著名的學者、斯坦福大學前校長唐納德?肯尼迪就曾對現代大學學術權力缺乏監(jiān)督機制、責任機制有著深刻的認知,他在《學術責任》一書中提到:“回顧歷史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方面,即使科學家們對某些學術不端行為有著清楚的認識,但他們寧愿保持緘默,也不將此類行為公之于眾。另一方面,某些專門委員會或小組在調查具體事件時行為也比較浮夸草率,在制度執(zhí)行中也沒有遵循嚴格的程序?!痹诳夏岬峡磥恚瑢W術失范問題的處理機制所表現出來的軟弱和無奈,根源在于責任機制的缺位。學術權力的責任機制缺位,大學內部彌漫著對學術權力的信任危機,這種信任危機使得大學中最重要的學術組織――學術委員會,被戲稱為“學術居委會”?!按髮W內部的學術委員會應該捍衛(wèi)學術研究的尊嚴,但在當下高校權力框架下,學術委員會經常出現失語的現象,無法具備應有的嚴肅性、權威性,發(fā)揮其效力,更像是‘學術居委會’?!?/p>

三、學術權力的規(guī)范行使。

1、學術權力要遵循程序正義的原則。程序正義是現代法治的基本理念,程序正義理念下的法律制度,堅信實體正義是無懈可擊的,并且只是程序正義結果的衍生物或副產品。程序正義維護的是程序規(guī)則的權威,程序公平體現的是任何人沒有超越程序規(guī)則的特權。學術權力要遵循程序正義的原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學術組織成員的產生要體現民主原則,即要將學術組織成員選拔的時間、地點、規(guī)則和條件公開,選舉產生,防止組織或個人指派,杜絕暗箱操作,以消解權力相對人對學術組織權力正當性的質疑。學術權力運作要遵循嚴格的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旨在消除權力運行過程中利益關聯人造成的不利影響,依此原則,在學術權力行使過程中,與權力相對人有直接或間接利益關系的學術組織成員應自行或強行退出,以公正權力行使的公正性。保障權力相對人的相應權利,現代行政管理理論認為,管理對象不是單純的行為客體,也不是簡單的受動者,為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程序的雙向互動,將管理對象納入權力行使過程中,使其通曉權力行使的狀況。完善相對人申訴及對話制度,對話渠道的暢通是保障相對人權利的重要因素。當作出對相對人不利的學術決議時,應及時告知其該決定的理由,聽取其意見并告知其享有的法定權利救濟渠道。

2、學術權力要恪守學術性特質。學術權力恪守學術性特質的根本要求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權力行使的主體只能是學者,而不能是行政官員。學術權力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基于學者的學術水平和學術能力,而不是源于行政職務和職級。二是學術權力作用的范圍只能是學術事務,而不能是對其有重大利益誘惑的非學術事務。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是大學權力的兩種不同取向,兩者在取得方式、性質、地位、作用范圍、外部監(jiān)督機制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不可混同。三是學術權力作用的目的是保障學術自由。保障學術自由既要完善保護學術自由的外在制度,建立保障學術自由的法律規(guī)范,反對濫用行政手段干預學術自由,又要培育以學術自由精神為核心的內在制度,彰顯學術獨立精神,提升學術道德水準,嚴懲學術失范行為,營造寬容學術氛圍。

3、健全學術權力的責任機制。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已認識到學術責任的重要性,曾就加強學風建設問題提出了“八個提倡、八個反對”,其中有“提倡學術批評、學術責任,反對一團和氣、惡語傷人”的提法。實際上,將大學學術權力放置于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下,不難發(fā)現,大學自身所具備的歷史責任感,大學不能再簡單地以學術自由為借口逃避責任。“既然現代大學在科學創(chuàng)新和學術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我們認為,責任感是大學固有的內涵,大學不應回避該問題,它應該對實驗開發(fā)中的研究成果承擔一切責任。”健全的權力責任機制是大學存續(xù)、持久并擔負起社會責任的重要保證。為了將學術權力的責任機制落到實處,建立學術糾紛解決機制不可或缺。要審視現行的司法解決機制,法官長于案件事實認定和訴訟程序的掌控,但對于超越自己專業(yè)知識之外的學術判斷則束手無策。因此,司法介入學術糾紛的法律困境是顯而易見的。對此,完善學術糾紛解決機制的有效途徑在于設立學術糾紛仲裁制度?!爸俨弥贫仍从诠裰g的私法領域,并最終延伸至與權力相關的公法領域,它同時具備公法與私法的雙重特點。這一特質與學術糾紛兼具公私特征是耦合的,也是仲裁制度得以介入學術糾紛領域的情感基礎。”學術糾紛仲裁制度通過設立仲裁委員會及仲裁庭來裁決糾紛。仲裁委員會在具體裁決案件時,由爭議當事雙方從仲裁委員會設立的專家?guī)炖镞x擇仲裁員組成仲裁庭,仲裁庭根據案件事實,在公開、回避、自愿、充分辯論的基礎上,依照法律規(guī)定和科學原理作出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的公正裁決。

[參考文獻]。

[1]張維迎。學術自由、“官本位”及學術規(guī)范[j]。讀書,2004(1)。

[2]陳韶峰。試論學術評審中的委員會決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3]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類型及其若干傳統模型[j]。社會學研究,1997(4)。

[4](美)唐納德?肯尼迪。學術責任[m]。閻鳳橋,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6]博克。走出象牙塔現代大學的社會責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李昌祖。高校學術糾紛的司法有限介入[j]。教育評論,2008(4)。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八

規(guī)范化是信息交流的需要,是學術論文編輯加工的重要內容。學術論文參考文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明確標示他人的學術思想、理論、成果和數據,既體現出對他人勞動的尊重,又表明了學術的繼承性和嚴肅性。正確規(guī)范的標注參考文獻,是科學、嚴謹、求實科學態(tài)度的具體體現。因此,參考文獻規(guī)范化是期刊標準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術論文質量保證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記錄了科學的淵源,反映了某一課題的來龍去脈,著錄參考文獻表明言之有據,并交代出該論著的起點和深度,為評估論著的價值和水平提供依據,體現科學研究的繼承和發(fā)展。因此,對論著中涉及到的他人研究成果應規(guī)范著錄參考文獻。2019年最先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在個人研究使用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的情況下使用該作品,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這樣不但可以反映出論著者的的科學態(tài)度,也是期刊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要求。具體表現在:。

1、著錄參考文獻可以反映論文真實的科學依據,以及論文的起點和深度。通過對參考文獻的審讀,可以大概判斷作者占有文獻資料的情況,初步衡量論文的水平??茖W技術的研究都有繼承性,論文作者的現在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正確著錄參考文獻,可以將自己的論文與其他論文之間的聯系告訴讀者,可以分辨相關領域前人的貢獻,便于開拓視野,促進交流。

2、著錄參考文獻可以有效杜絕剽竊現象的發(fā)生。著錄參考文獻能把論文作者的成果與他人成果區(qū)別開來,是對他人知識產權的尊重,如果對他人觀點、研究數據、所得結論不作標注,或大量運用別人成果而只標注少量內容,都屬將別人成果竊為己有的剽竊行為,若對所引用的別人的研究內容加以著錄,可以遏止抄襲、剽竊現象,避免大段抄襲、整體移動,督促作者良好的科技道德和獨立創(chuàng)新發(fā)明。

3、論文著錄參考文獻,對已有文獻包含的內容,只在對應處注明文獻即可,不必長篇累牘再次闡述,這樣,精練了文章,節(jié)約了篇幅,突出了作者個人的研究重點,避免了文獻資料的堆積和一般性的內容。

4、規(guī)范著錄參考文獻,可方便檢索,有助于科學情報的研究,按標準著錄,能提高錄排功效,便于計算機存儲、檢索和輸出,有助于文獻管理和學術交流。另外,參考文獻也是評價源期刊和源論文學術水平的指標,美國著名sci(自然科學索引)就是一種論文索引,被收錄sci的論文越多,說明這個刊物的水平越高,一篇論文被引用的越多,則該論文的學術價值越高大。

1、規(guī)范著錄文獻意識淡漠。著錄參考文獻,表明作者在寫作論文時查閱的有關資料,體現論文的研究起點和深度。但是,目前,一些學術論文的作者的文獻意識并不強,具體表現在:(1)應用別人的研究成果時,不著錄參考文獻。雖然撰寫學術研究論文,主要用于表現自己的科研成果,但在涉及別人研究成果時,即使是一個論點,一個數據,一個圖表,一段語言都應著錄參考文獻,既體現出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也體現出作者自身的科技道德。不著錄參考文獻,應屬于一種抄襲行為。(2)有的作者雖然在文章中著錄了參考文獻,但在編排查對時,卻并未引用在文中,自欺欺人,為了引文獻而引文獻,使得參考文獻著錄失真。(3)一些作者,著錄參考文獻只是為了應付格式上的需要,隨心所欲,隨便拼湊幾篇,這種觀念上的不重視,很難保證參考文獻著錄的規(guī)范、準確、全面。

2、參考文獻在文中的的標注不規(guī)范。參考文獻在文中標注的位置是期刊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的重要內容。在目前,一些學術論文文中標注的位置混亂,著錄不規(guī)范的現象也較為普遍。有個別作者甚至一些編輯認為,只要在文中標注參考文獻,反映出所引用資料的來源,就算有良好的科技道德和端正的學術風氣,而不用太在意其標注的位置。其實,參考文獻文中標注位置選擇合理與否,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其標注的不科學、不規(guī)范、不統一會影響到讀者對科學研究成果的完整理解和審美欣賞。

3、文中標注與文后參考文獻表不符。參考文獻既有文中的著錄規(guī)范也有文后參考文獻表的著錄規(guī)范,兩者之間相互對應,相互統一。在文中出現的參考文獻一定會在文后的參考文獻表中逐一按規(guī)范排列。在抽樣核對文獻時發(fā)現,文中標注序號與文后序號不符,特別是對一篇文獻多次被引用時,標注錯誤較多,序號不能統一。按《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規(guī)定:同一處引用多篇文獻時應將其序號置于一個方括號中,如……[1,3,6-7];一篇文獻被引用多次只編一個序號,每次的引文頁碼被放在方括號外,如……[2]2-13。只有真正掌握著錄規(guī)范,才能減少錯誤,維護學術論文的嚴謹性與學術性。

4、轉引參考文獻問題較多。轉引參考文獻不是在原始文獻基礎上引用文獻,而是直接引用中介文獻或二次文獻等給出的信息。在科學研究中,引用參考文獻應以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為原則。學術論文為了維護參考文獻的真實性、準確性,應強化規(guī)范要求,強調作者按規(guī)范著錄,在自己的文章中要認真查閱并著錄原始文獻,強化作者規(guī)范意識,讓作者真正認識到,著錄原始文獻是嚴謹求實學術研究的體現,是對科研成果的尊重。但是目前,鑒于有些原始文獻難以獲取,有些書籍已絕版,有些論文著錄的參考文獻不清楚,使獲得參考文獻的途徑被切斷,只能轉引,在編排過程中也應嚴格按照規(guī)范轉引,在正文右上角標注“[轉引……]”或“[轉引自……]”,在文后參考文獻表中,再將中介文獻按規(guī)定著錄,絕不能不加提示地將轉引文獻按原始文獻著錄。

5、網絡參考文獻著錄混亂。網絡文獻屬于非紙張型載體的電子文獻,指因特網上發(fā)布的信息。目前,網絡參考文獻著錄非?;靵y,具體表現在:有的期刊著錄參考文獻,有的期刊不著錄參考文獻,有的只在正文引用處,用括號注明“見http:/……”的形式進行說明,屬于注釋性使用,而不在文后參考文獻表中標注。另外,對于網絡參考文獻的不同文獻類型的標識著錄混亂,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對于數據庫(database)、計算機程序(computerprogram)、及電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等,用下列字母作為標識,數據庫用(db)、計算機程序用(cp)、電子公告用(eb),但是,目前一些學術論文要么不著錄參考文獻,即使著錄的也不按規(guī)范著錄。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九

數學的公眾形象從發(fā)展現代教育與科學的角度看是堪憂的。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數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對于現代化社會而言,數學素質應該是公民所必須具備的一種基礎素質。本文通過在各個層面上論述數學在人類文化中的應用,對它的本質和應用作了精要的分析,試圖使人們樹立起正確的數學價值觀。

數學教育;數學素質;數學文化。

今天,數學科學的迅猛發(fā)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牢固地確立了它作為整個科學技術的基礎的地位,數學正突破傳統的應用范圍向幾乎所有的人類知識領域滲透,并越來越直接或間接地為人類物質生產與日常生活做出貢獻。數學是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來源于生產,服務于生活。在古代埃及、尼羅河定期泛濫,重新丈量土地的需要發(fā)展了幾何學;在古代中國,發(fā)達的農業(yè)生產及天文觀測的需要,也促進了數學的發(fā)展。數學并不是一棵傲然孤立的大樹,數學與社會文化始終是密切相關的,它是在人類的物質需求和精神生活影響下生長起來的,同時它也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對人類文化的不同領域產生深遠影響。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下面讓我從更多的實例、更多的方面來談談數學文化價值。

數學是基礎學科,是關于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即關于數與形的學問,而數與形可以說無所不在,這就是為什么數學正空前廣泛地向幾乎一切人類知識和活動領域滲透。除了數學知識的直接廣泛的應用,數學對于人類社會還有一個重要的文化功能,就是培養(yǎng)發(fā)展人的思維能力特別是精密思維能力。

一個人不管將來從事何種職業(yè),思維能力都可說是無形的財富,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須在長期的磨練之中。數學,正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是訓練思維的體操。那么什么是數學思維或精密思維呢?數學思維包括很多方面。數學思維最基本的兩大方面是“證”和“算”?!白C”就是邏輯推理與演繹證明;“算”就是算法構造與計算,兩者對人類精密思維的發(fā)展都不可缺。對“算”大家可能比較容易感受。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問題常常會說需要“算一算”,數學家則更是追求解決問題的一般模式或者說一般算法。從簡單的三角形面積算法到描述各種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復雜方程解算,定量化的方法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yè)。而對“證”從幾條不言自明的公理出發(fā),通過邏輯的鏈條,推導出成百上千條定理。這種演繹論證的思維模式是古希臘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首先開創(chuàng)樹立的?!稁缀卧尽芬罁乩瓐D哲學、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和歐幾里得的精心構思,所表現出的已不僅是一種認識數學命題的真理特征,更為重要的是它借助數學表現了一種認識世界、表述世界的獨特文化意義,并由此給人們提供一種思維的邏輯方式:從幾個簡單的原理出發(fā),可以邏輯演繹出整個理論體系,進而表現這個理論所揭示的真理。一種數學方法能最終演化成為一種認識世界的邏輯思維方式,這不能不說是數學所能達到的最高的文化意義。其影響所及遠遠超出了數學乃至科學的領域,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德國大數學家,號稱“數學王子”的高斯有句名言“數學是科學的皇后,數學也是科學的女仆”。前一句突出數學是精密思維的。典范,后一句則強調數學為其它科學服務,是其它科學的工具。非常形象和恰當地反映了數學的價值和作用。在傳統分類中語言學屬人文科學。但由于它的研究對象的特殊性,近年來它越來越向自然科學靠攏。因為它是一個內部規(guī)則嚴整的系統,所以應用數學便是自然的了。用數學方法研究語言現象,給語言以定量化與形式化的描述稱為數理語言學。它既研究自然語言,也研究人工語言。例如計算機語言。數理語言學包含三個主要分支:統計語言學;代數語言學;算法語言學。統計語言學用統計方法處理語言資料,衡量各種語言的相關程度,比較作者的文體風格,確定不同時期的語言發(fā)展特征。代數語言學是借助數學和邏輯方法提出精確的數學模型,并把語言改造為現代科學的演繹系統,以便適用于計算機處理。算法語言學是借助圖論的方法研究語言的各種層次,挖掘語言的潛在本質解決語言學中的難題。

數學從它萌芽之日起,就表現出與人類物質生產活動的緊密聯系。

(一)數學與金融。

華爾街的兩次數學革命是指1952年馬科維茨的證券組合選擇理論和1973年布萊克――肖爾斯的期權定價理論。

馬科維茨所解決的是如何給出最優(yōu)的證券組合問題。即:對于每種證券,他用根據歷史數據所計算的證券的隔天價格差的平均值來衡量證券的風險。而一組證券的收益率和風險也同樣可根據歷史數據來估計。把證券間的搭配比例(可正可負,表示有的是買入,有的是賣出)作為變量,就可提出一個在怎樣的搭配比例下,對于固定的收益率使其風險最小的問題。馬科維茨由此提出一個所謂有效證券組合前沿的概念。盡管馬科維茨的研究在今天已被認為是金融經濟學理論前驅工作,而獲得199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但在當年他剛提出他的理論時,計算機才問世不久,從而使他的理論成為紙上談兵,根本無法實際計算。今天的計算技術自然早已使馬科維茨的思想得到完全的實現。

布萊克和肖爾斯討論的則是如何為期權定價,期權是一種衍生證券,期權既然也是一種可交易的證券,它就也有自己的價格。于是就要問它的價格是如何確定的。布萊克和肖爾斯在假設股票價格的相對變動為不可預測的所謂布朗運動的條件下,竟然導出了一個與實際非常吻和的期權定價公式。金融經濟學界經過幾年的討論,終于承認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研究,在數學中由于他們在公式推導中用到了隨機分析、偏微分方程等現代數學工具,這促使許多數學家投身到衍生證券的研究中來,并且逐漸形成一個新學科――金融數學。

在金融經濟學中,他們實際上提出了一種比馬科維茨更進一步的思想。馬科維茨只是認為不同的證券經過適當的組合可以減少風險,而布萊克和肖爾斯則認為,如果隨時間不斷改變這種組合,那么在一定條件下,幾種證券的組合可以用來模擬另一種證券。就像股票與期權的適當組合能相當于債券一樣,股票與債券的適當組合自然也可模擬期權。這種根據各種不同需要,把風險打散、重組,并形成各種金融產品的技術就是所謂金融工程。在今天的金融市場中,它已經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數學與生命科學。

dna是分子生物學的重要研究對象,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它具有一種特別的立體結構――雙螺旋結構,雙螺旋結構在細胞核中呈扭曲、絞擰、打結和圈套等形狀,這正好是數學中紐結理論研究的對象。

x射線計算機層析攝影儀――即ct掃描儀,它的問世是二十世紀醫(yī)學中的奇跡,其原理是基于不同的x射線衰減系數。如果能夠確定人體的衰減系數的分布,就能重建其斷層或三維圖像。但通過x射線透視時,只能測量到人體的直線上的x射線衰減系數的平均值。當直線變化時,此平均值也隨之變化,能否通過此平均值以求出整個衰減系數的分布?人們利用數學中的拉東變換解決了此問題,拉東變換已成為ct理論的核心。首創(chuàng)ct理論的amconnark(美)及第一臺ct制作者cnhounsfidd(英)因而獲得了1979年諾貝爾醫(yī)學和生理學獎。由此可見。在此項技術中數學起了關鍵作用。

如今,一場由數學和計算科學驅動的革命正在生物學的領域發(fā)生。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正在重新定義以下領域:數學生態(tài)學、流行病學、遺傳學、免疫學、神經生物學和生理學等等,尤為重要的是數學與生物學的交叉研究項目上。

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曾給后人留下這樣一個觀點:“萬物皆數也”。如果它的觀點是正確的作為大自然的杰作――生命,一定也是按照數學方式設計而成的。因此,數學不僅能夠提升生命科學研究,使生命科學成為抽象的和定量的科學,而且是揭示生命奧秘的必由之路。

(三)數學與軍事。

一直到二十世紀,科學發(fā)展促使武器進步。數學才真的與戰(zhàn)事有緊密的關系,例如數學的研究工作可能與空氣動力學、流體動力學、彈道學、雷達與聲納、原子彈、密碼與情報、空照地圖、氣象學、計算器等等有關,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武器或戰(zhàn)術。

案例1:巴頓的戰(zhàn)艦與浪高。

軍事邊緣參數是軍事信息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論、統計學和模擬試驗為基礎,通過對地形、氣候、波浪、水文等自然情況和作戰(zhàn)雙方兵力兵器的測試計算,在一般人都認為無法克服、甚至容易處于劣勢的險惡環(huán)境中,發(fā)現實際上可以通過計算運籌,利用各種自然條件的基本戰(zhàn)術參數的最高極限或最低極限,如通過計算山地的坡度、河水的深度、雨雪風暴等來駕馭戰(zhàn)爭險象,提供戰(zhàn)爭勝利的一種科學依據。

1942年10月,巴頓將軍率領4萬多美軍,乘100艘戰(zhàn)艦,直奔距美國4000公里的摩洛哥,計劃在11月8日凌晨登陸。11月4日,海面上突然刮起西北大風,驚濤駭浪使艦艇傾斜達42~。直到11月6日天氣仍無好轉。華盛頓總部擔心艦隊會因大風而全軍覆沒,電令巴頓的艦隊改在地中海沿海的任何其他港口登陸。巴頓回電:不管天氣如何,我將按原計劃行動。11月7日午夜,海面突然風平浪靜,巴頓軍團按計劃登陸成功。事后人們說這是僥幸取勝。這位“血膽將軍”拿將士的生命作賭注。

其實,巴頓將軍在出發(fā)前就和氣象學家詳細研究了摩洛哥海域風浪變化的規(guī)律和相關參數,知道11月4日至7日該海域雖然有大風,但根據該海域往常最大浪高波長和艦艇的比例關系,恰恰達不到翻船的程度,不會對整個艦隊造成危險。相反,11月8日卻是一個有利于登陸的好天氣。巴頓正是利用科學預測和可靠邊緣參數,抓住“可怕的機會”,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

案例2:海灣戰(zhàn)爭――數學戰(zhàn)。

1990年伊拉克點燃了科威特的數百口油井,濃煙遮天蔽日,美國及其盟軍在“沙漠風暴”以前,曾嚴肅地考慮點燃所有油井的后果。據美國《超級計算評論》雜志披露,五角大樓要求太平洋――塞拉研究公司研究此問題。該公司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和有熱損失能量方程作為計算模型,在進行一系列模擬計算后得出結論:大火的煙霧可能招致一場重大的污染事件,它將波及到波斯灣、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但不會失去控制,不會造成全球性的氣候變化,不會對地球的生態(tài)和經濟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樣才促成美國下定決心。同時在這次戰(zhàn)爭中,美國將大批人員和物質調運到位,只用了短短一個月時間。這是由于他們運用了運籌學和優(yōu)化技術。所以人們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化學戰(zhàn)(火藥),第二次是物理戰(zhàn)(原子彈),海灣戰(zhàn)爭是數學戰(zhàn)。

案例3:不可思議的美伊戰(zhàn)爭。

美伊戰(zhàn)爭給人沒帶來太多的震撼!從2003年3月20日正式爆發(fā),到4月11日美軍攻占巴格達。進攻者以區(qū)區(qū)十萬余人的軍隊,在二十幾天的時間里,幾乎沒經過像樣的戰(zhàn)斗就完全征服了一個世界中等軍事強國。不少人覺得美伊戰(zhàn)爭不像一場戰(zhàn)爭,而更像一場游戲。

而事實上并不奇怪,美軍打的是一場由數學支撐的信息化的戰(zhàn)爭。湯姆遜說:信息不僅僅是一件武器,它還是一種能夠改變戰(zhàn)爭文化和定勢的新技術。它能改變一切。它所帶來的變化比我們看到的任何一種變化都來得強烈,比坦克、潛艇甚至原子彈都要厲害。在今天的戰(zhàn)場上,誰擁有絕對的信息掌控權,誰就能獲得勝利,美軍在美伊戰(zhàn)爭中通過數據鏈把天空地海、本土統帥部、前方司令部和戰(zhàn)場上每一個士兵連為一體,反應靈敏,隨心所欲。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戰(zhàn)果,贏得勝利。所以說未來的戰(zhàn)爭實際上是高科技戰(zhàn)爭――數學戰(zhàn)。

數學與人類文明的聯系與應用是多方面、多層次的。計算機誕生后,數學與其它文化的聯系更加深入和廣泛,毫不夸張地說,信息時代就是數學時代。因此我們更應該重視數學,學好數學,更會應用數學。才能使我們跟上這個時代,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活力。

[1]方延明,數學文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美]莫里茲,數學的本性[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3]歐陽絳,數學與方法溯源[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4]鄒庭榮,數學文化欣賞[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5]張楚廷,數學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十

中、英(外)文內容摘要在第二頁書寫,如在一頁之內不能書寫完畢,連續(xù)書寫在次頁。

“內容摘要”四個字居中書寫(宋體三號加粗),前后兩個字之間空一個中文字符。

書寫“內容摘要”四字之后,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中文內容摘要(宋體小四號)。

書寫中文內容摘要之后,在下一行書寫中文關鍵詞。書寫“關鍵詞”三字時,左縮兩格添加冒號;“關鍵詞”三個字使用宋體小四號加粗;關鍵詞具體內容使用宋體小四號字;在前后兩個中文關鍵詞之間,空兩個中文字符。

書寫中文關鍵詞之后,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英(外)文內容摘要(abstract)和關鍵詞(keywords)。書寫英(外)文內容摘要和關鍵詞的格式等要求,與中文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對應,但是,字體為timenewroman,小四號,關鍵詞的內容全部用小寫。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十一

學術論文寫作是大學生在學術領域中一項重要的任務。然而,由于缺乏相關經驗和規(guī)范的指導,許多學生發(fā)現自己在寫作過程中感到困惑和挫敗。在我的學習和實踐中,我逐漸領悟到了一些關于學術論文寫作規(guī)范的心得體會。本文將從文獻綜述、論文框架、直接引用、引用規(guī)范和語言準確性等五個方面,分享我的經驗和觀點。

第二段: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學術論文的基礎。在進行文獻綜述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選擇權威可靠的文獻源,以確保自己獲得的信息是準確的。其次,要遵循批判性閱讀的原則,對文獻進行分析和評價,避免簡單地摘抄和復制。最后,要對已有文獻進行整合和總結,以得出清晰簡潔的研究問題。

第三段:論文框架。

一個清晰的論文框架對于論文的成功至關重要。在構建論文框架時,我們需要明確研究問題,確立目的和重要性,并將主要內容和觀點有條理地組織起來。此外,應注意適當的段落分割和標題使用,以幫助讀者理解文章的邏輯結構。同時,我們還需要合理運用各種鏈接詞和引導詞,使論文的各部分和段落之間有機地銜接起來,提高文章的連貫性。

第四段: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是學術論文中常用的技巧之一。然而,我們要避免濫用直接引用,并在使用時遵循一定的規(guī)范。首先,要確保所引用的內容與我們的研究問題及觀點密切相關。其次,要用正確的引用格式標注引用的來源,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同時也展示了我們的學術誠信。最后,要避免大量使用直接引用,應注重自己的思考和總結,以展示個人對研究問題的理解和創(chuàng)新。

第五段:引用規(guī)范和語言準確性。

在學術論文中,引用規(guī)范和語言準確性是標志學術水平和規(guī)范性的關鍵要素。在引用規(guī)范方面,我們應遵循相關的引用格式和要求,如APA、MLA等,確保引用標準和一致。語言準確性方面,我們要注意避免語法錯誤、邏輯混亂和不當的詞匯使用。此外,我們還要關注報道真實和可靠的數據,避免錯誤和失實的信息。

結論。

在學術論文寫作規(guī)范方面,我們需要注重文獻綜述、論文框架、直接引用、引用規(guī)范和語言準確性等方面的規(guī)范要求。對于大學生而言,正確的寫作規(guī)范不僅可以提高論文的質量和學術地位,更能培養(yǎng)我們的學術思維和表達能力。通過遵循這些規(guī)范,我們可以更好地為自己的研究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對學術界做出積極的貢獻。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十二

在書寫第二部分即“中、英(外)文內容摘要”完畢的下一頁,開始書寫目錄。

“目錄”兩字之間空兩個中文字符,居中書寫,使用宋體三號字加粗。

書寫“目錄”二字之后,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目錄的具體內容(即標題)及對應正文的起始頁碼。

目錄的具體內容(即標題)要求標注到二級標題,即:(一)、(二)、(三)…。書寫目錄的具體內容時,一級標題使用宋體四號字加粗;二級標題使用宋體四號字。行距為“固定行間距22pt”。

大學學術規(guī)范學術論文篇十三

學術論文是一種重要的學術活動,既是學術研究的成果展示,也是學術交流的重要方式。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遵循規(guī)范是十分關鍵的,它不僅能夠提升論文的質量和價值,還能夠增強學術界對作者的認可和尊重。本文將通過總結個人的學術論文寫作規(guī)范心得體會,探討如何在寫作過程中合理運用規(guī)范,以期對學術界的發(fā)展有所裨益。

第二段:重視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學術論文寫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展示作者對該領域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在進行文獻綜述時,首先應該選擇正規(guī)、專業(yè)的學術期刊和書籍,并針對自己的研究主題進行篩選,確保所選擇的文獻與研究方向一致。其次,在文獻綜述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現有文獻的批判性思考,要站在學術角度進行分析和評價,而不是簡單地羅列出現有的觀點。最后,在文獻綜述的結尾部分,需要對已有研究的不足之處進行總結,并提出自己的研究動機和創(chuàng)新點。

第三段:規(guī)范引用和參考文獻。

在學術論文中,引用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常見的做法。然而,要做到規(guī)范引用并恰當地給出參考文獻是需要一定技巧的。首先,應該選擇合適的引用方式,如直接引用、間接引用、引用表達和個人交流等。其次,需要填寫引文、引文在正文中的位置以及引文的格式等相關信息。最后,在參考文獻的填寫上,要根據規(guī)范要求,按照學術風格標準填寫,包括作者、題目、期刊名、年份和頁碼等必要信息,并保持統一的格式。

第四段:邏輯清晰、條理分明。

論文的邏輯清晰和條理分明對于讀者的閱讀理解至關重要。為了實現這一點,首先要確定好論文的主題和目的,然后將整個論文劃分為幾個大的章節(jié),并為每個章節(jié)確定一個明確的主題。在每個章節(jié)中,要將各個小節(jié)之間的關系梳理清楚,并通過合理的過渡詞和語句來連接各節(jié)之間的內容。此外,還要注意段落之間的過渡和連貫,確保論文的整體結構緊湊、連貫。

第五段:嚴謹書寫和審校。

在學術論文寫作中,嚴謹的書寫和審校是不可忽視的。首先,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清晰性,避免模糊、歧義的表達。其次,要注意語法、拼寫和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關注文字的細節(jié),如大小寫、斜體、字體等,還能提高論文的可讀性。最后,在完成論文的初稿后,應進行仔細的審校工作,檢查邏輯是否合理,修正可能存在的錯誤和不足。

總結段:結尾。

學術論文寫作規(guī)范的心得體會是非常有益的,它不僅能夠提升論文的質量和學術價值,還能夠更好地傳遞研究成果和學術思想。通過本文的總結,我們可以看到文獻綜述、規(guī)范引用和參考文獻、邏輯清晰、條理分明以及嚴謹書寫和審校等方面都對論文的規(guī)范性和完成度具有重要影響。只有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我們才能夠在學術論文寫作中更加規(guī)范、專業(yè),為學術界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538925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