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蛇的成語的解釋(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4:40:17
2023年蛇的成語的解釋(四篇)
時間:2023-06-06 14:40:17     小編:zdfb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蛇的成語的解釋篇一

蛇鼠橫行:比喻惡人得勢、胡作非為

蛇無頭不行:行:走。比喻一個集體沒有帶頭的就行動不起來

地頭蛇:指在當?shù)赜袆萘Φ钠蹓喝嗣竦膼喊浴1扔鞅镜赜幸欢芰康娜宋?/p>

引蛇出洞:比喻引誘壞人進行活動,使之暴露

一蛇吞象: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貪得無厭

梟蛇鬼怪:比喻丑惡之徒。

握蛇騎虎:比喻處境極其險惡。

蛇蝎心腸:蝎:一種毒蟲。有蛇蝎一樣狠毒的心腸。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為心”。

強龍不壓地頭蛇:比喻實力強大者也難對付當?shù)氐膭萘Α?/p>

龍蛇飛舞:見“龍蛇飛動”。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同“杯弓蛇影”。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字長蛇陣:排列成一長條的。陣勢。形容排列成一長條的人或物。

一龍一蛇: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虛與委蛇:待人處事沒有真心誠意;只在表面敷衍應(yīng)酬。虛:表面的;委蛇:隨便應(yīng)順;敷衍。

蛇口蜂針:比喻惡毒的言詞和手段。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牛鬼蛇神: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李賀詩的想象奇特、虛幻怪誕。后多用于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

龍蛇混雜: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畫蛇添足: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虎頭蛇尾:頭大像老虎一樣;尾巴像蛇一樣細。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后來勁頭很小。

佛口蛇心: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打蛇打七寸:比喻說話做事必須抓住主要環(huán)節(jié)。

打草驚蛇:打草時驚動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懲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擊懲處;使乙感到驚慌。

杯弓蛇影:將映在杯中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龍頭蛇尾:比喻開頭盛大,結(jié)尾衰減

毒蛇猛獸:泛指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的動物。比喻貪暴者

蟬蛻蛇解:蟬蛻:幼蟬化為成蟬時所脫下的皮;解:脫。蟬脫殼,蛇換皮。比喻解脫而進入更高境界

蛇毛馬角:蛇生毛,馬出角。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比喻有名無實者

蛇雀之報:報:報答。指大蛇銜明珠、黃雀銜白環(huán)報恩

蛇入鼠出:蛇鉆穴,鼠出洞。比喻行動隱秘

蛇神牛鬼: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形容作品虛幻怪誕。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

蛇頭蝎尾:指蛇蝎之毒。泛指毒害人的東西

蛇行鱗潛:鱗:代指魚;潛:沒水。比喻行動極為謹慎隱蔽

蛇行鼠步:步:步行。形容謹小慎微

蛇珠雀環(huán):指大蛇銜明珠、黃雀銜白環(huán)報恩。

不辨龍蛇:辨:辨別,明察。是龍是蛇不加分辨。形容不分優(yōu)劣,不識好壞。

惡龍不斗地頭蛇:地頭蛇:比喻稱霸一方的人。比喻外來者盡管很厲害,也斗不過本地的惡勢力

畫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同“畫蛇添足”。

草蛇灰線: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

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后就變得膽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長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養(yǎng)奸遺患。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

為蛇添足:見“為蛇畫足”。

為蛇畫足:《戰(zhàn)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

蛇的成語的解釋篇二

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撥草尋蛇: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春蚓秋蛇: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打草驚蛇:原比喻懲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飛鳥驚蛇: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封豕長蛇:封:大;封豕:大豬;長蛇:大蛇。貪婪如大豬,殘暴如大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

虛與委蛇:虛:假;委蛇:隨便應(yīng)順。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yīng)酬。

養(yǎng)虺成蛇: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

筆底龍蛇: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封豨修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長蛇”。

弓影杯蛇:見“弓影浮杯”。猶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駭龍走蛇:龍蛇被掠走。形容聲勢浩大。

歲在龍蛇:歲,歲星;龍,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數(shù)當終。

蛇蝎為心:蝎: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欲極大。

蛇食鯨吞:蛇食:像蛇一樣吞食。鯨吞:像鯨一樣吞咽。比喻強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頭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惡,心術(shù)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蝎心腸:蝎: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當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驚自怕。

蛇的成語的解釋篇三

1、佛口蛇心: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2、蛇鼠同窩:形容壞人互相勾結(jié),或者形容兩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人做壞事的行徑如出一轍。

3、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4、梟蛇鬼怪:比喻丑惡之徒。

5、龍蛇飛動: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6、龍蛇混雜: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7、三蛇七鼠:比喻為害的東西多。

8、膝語蛇行:跪著說話,伏地而行。極言其畏服。

9、豕分蛇斷:比喻支離破碎。

10、飛鳥驚蛇: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11、蛇蝎為心:蝎: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12、一龍一蛇: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13、撥草尋蛇: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14、蛇化為龍,不變其文: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zhì)還是一樣。

15、封豕長蛇:封:大;封豕:大豬;長蛇:大蛇。貪婪如大豬,殘暴如大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

16、打草驚蛇:原比喻懲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17、一蛇兩頭:比喻陰險兇惡的人。

18、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當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驚自怕。

19、虎頭蛇尾: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后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20、打蛇打七寸:比喻說話做事必須抓住主要環(huán)節(jié)。

21、蝮蛇螫手,壯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guān)頭,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22、驚蛇入草: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23、虛與委蛇:虛:假;委蛇:隨便應(yīng)順。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yīng)酬。

24、虎頭蛇尾: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后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25、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26、畫蛇添足:被用來形容做多余的事,不能錦上添花反而弄巧成拙。

27、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28、蛇頭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惡,心術(shù)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29、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30、蛇蝎心腸:蝎:一種毒蟲。有蛇蝎一樣狠毒的心腸。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為心”。

31、貪蛇忘尾:比喻只圖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后果。

32、養(yǎng)虺成蛇: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

33、靈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無價之寶。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34、蛇口蜂針:比喻惡毒的言詞和手段。

35、春蚓秋蛇: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36、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欲極大。

37、牛鬼蛇神: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虛幻怪誕。后比喻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壞人。

38、蛇食鯨吞:蛇食:像蛇一樣吞食。鯨吞:像鯨一樣吞咽。比喻強者逐步并吞弱者。

39、握蛇騎虎:比喻處境極其險惡。

蛇的成語的解釋篇四

壁間蛇影 毒蛇猛獸 龍頭蛇尾 杯弓蛇影 筆走龍蛇

撥草尋蛇 春蚓秋蛇 打草驚蛇 打蛇打七寸 斗折蛇行

飛鳥驚蛇 佛口蛇心 封豕長蛇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虎頭蛇尾

畫蛇添足 驚蛇入草 靈蛇之珠 龍蛇混雜 龍蛇飛動

牛鬼蛇神 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化為龍,不變其文 蛇蝎為心 蛇欲吞象

蛇口蜂針 三蛇七鼠 貪蛇忘尾 為虺弗摧,為蛇若何 虛與委蛇

一蛇兩頭 一龍一蛇 養(yǎng)虺成蛇 一字長蛇陣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蛇心佛口 杯蛇鬼車 杯蛇幻影 杯影蛇弓 杯中蛇影

長蛇封豕 春蛇秋蚓 打草蛇驚 封豨修蛇 佛心蛇口

弓影杯蛇 駭龍走蛇 行行蛇蚓 鯨吞蛇噬 龍鬼蛇神

龍屈蛇伸 龍蛇飛舞 強龍不壓地頭蛇 蛇食鯨吞 蛇頭鼠眼

蛇蝎心腸 豕分蛇斷 歲在龍蛇 為蛇畫足 為蛇添足

握蛇騎虎 膝語蛇行 梟蛇鬼怪 長虺成蛇 筆底龍蛇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草蛇灰線 畫蛇著足

蛇影杯弓 惡龍不斗地頭蛇 巴蛇吞象 一蛇吞象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91745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