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實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4 22:30:18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實用14篇)
時間:2023-11-24 22:30:18     小編:念青松

讀后感是通過文字表達自己對一本書的理解、評價和思考,可以與他人分享交流讀書心得。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適當引用書中的經典語句,凸顯思想深度。以下是一些讀者對名著的讀后感,讓我們一起感受他們對經典之作的心靈觸動。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一

終于拿到了馮友蘭著作的中國哲學簡史了,這本書被列為大學生必讀書單里邊的第一本,而且國內外的很多學校的推薦書目里都會有這本書,這本書是了解中國哲學的經典入門讀物,在人生的旅途上做思想的行者。

其實在我們真正開始做了解或者是讀哲學書之前,很多人都會對哲學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甚至覺得哲學特別的高深,但實際上哲學只是一種思維或者是思想,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幫助的。當你真正的了解這些以后,你就會對這個世界擁有更多的觸角,而馮友蘭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哲學泰斗,他是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yè)的,后在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后來又任清華大學的哲學系主任。在世界上一些知名學校和機構擔任重要職位,他創(chuàng)立的新理學思想體系,影響深遠,具有崇高的國際聲譽。這本書一直以來都是各個學校,包括國外學習哲學的通用教材。感覺現(xiàn)在這個時代里很少再有像馮友蘭這樣的,只有文學造詣的,或者說是稱得上泰斗的人。

很多大家都公認,馮友蘭的這本書,在今天來看,仍然是最好的中國哲學史。中國的思想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概念,怎么來回互相呼應,怎么相互解釋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對于一些開始讀中國思想史的讀者,或者是大多數(shù)西方讀者來說,最好的入門書,還是馮友蘭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從他最早出版到現(xiàn)在,已經70年了。馮先生指出,中國哲學家的語言往往只是做提示,并不做說明。在講到老子哲學時,馮先生指出,名家和道家都揭示出了超乎形象之外的形上存在,名家的形上存在是有名,也就是可以命名,道家的形上存在則是無名,既無法命名,道,是萬物之所由來,它不是萬物之一,每個事物都有一個名字,道不是一個事物,因此它沒有名字。我覺得讀到這里來說對于某些理科生來說,就可能像讀繞口令一樣了。馮先生說,在中國哲學史上,正的方法和負的方法結合得最好的就是《莊子》和郭象的《莊子注》,《莊子》用的是施的方法,它通過可感的事物,把人引入到了一個獨與天地精神自由往來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哲學的最高境界,《莊子注》把莊子使用的寓言和隱喻,用理性辯論的方式加以闡述,又把《莊子》中的詩句用散文一一重述,他的論述比《莊子》一書清晰得多,《莊子》原書附有提示,郭象的注釋則明晰,具體兩者結合、相得益彰。

總之,看完這本書之后,你會對中國的思想是有一個簡單的理解和了解,但是要想深入透徹的,更加的理解哲學的話,還是需要將中國的國學名著在好好研究一下,寫到這里,突然又開始佩服作者的博聞強識了。這本書讀完之后,你會覺得馮先生不僅博覽群書,而且對某些書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才是一個讀書人該追求的境界。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有了一個比較省勁的方法,就是按照他的讀書方法去讀書,或者是說通過他的指引去做一些參考文獻的閱讀。畢竟中國的哲學著作比較少,這一本書是頂尖級的。建議大家收藏。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二

《中國哲學簡史》是著名的中國哲學史的學者馮友蘭先生的作品。這本書是馮友蘭的先生1946-1947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做客座教授,給國外的大學生講中國哲學史的講稿整理而成的,首先在美國以英文出版的,后面才翻譯為中文在國內出版的。正因為是給國外的學生講課而寫的一本書,所以這本書并不是特別的專業(yè)難懂,反而非常的通俗明暢。對于想了解中國哲學歷史的普通讀者而言,這是一本非常好的關于中國哲學的入門書。

經常會有人問,中國古代有哲學嗎?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一方面哲學一詞本身就是舶來詞,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才出現(xiàn)哲學這個概念,在晚清以前中國歷史并不哲學更無哲學家的說法。另外一方面,哲學的定義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定義。

所以馮友蘭在本書開篇就給哲學作了定義“哲學,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從這個定義出發(fā),儒家、道家等中國古代思想都可以歸屬于哲學的范疇,因為他們都是我們古代的先哲們對于他們的人生做出系統(tǒng)性的思考的結晶,雖然他們并未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哲學家或者思想家。這也是中國哲學的最大的特點,中國沒有如西方的基督教、猶太教等宗教,但中國卻有和《圣經》一樣被廣泛閱讀和傳播的儒家經典,所有的知識分子都必須熟讀《四書五經》。所以中國古代雖然沒有專職的哲學家,但人人都是在學習和實踐哲學。

所以馮友蘭指出中國哲學的目的“不在于增加積極的知識而在于提高心靈的境界”。中國哲學的精神成就在于造就“內圣外王”的圣人。馮友蘭將人生境界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精神境界,圣人就是達到精神境界的人。西方宗宗教只在于給人以超乎現(xiàn)世,而科學逐漸瓦解了宗教的作用。中國的哲學解決是入世與出世如何統(tǒng)一的難題,因而中國哲學提供給人類發(fā)展一個未來的方向。

馮友蘭指出,學習哲學不僅僅是知道他它,更重要的是去體驗它。學習哲學并不是為了成為某種人,而是為了人成為人。

但中國哲學有他固有的弱點,首先他的思想體系并不是非常的系統(tǒng),思想大多雜落在浩瀚的古籍之中。其次,中國哲學相關的書籍都是古籍,大多都是名言雋語和比喻例證,語義富于暗示而不清晰,這是中國文化的特點,但作為哲學讀物卻是短處。因此讀古籍如果讀譯本和注本,很難完全領會讀原著的思想。

這些弱點與中國哲學所遭受的環(huán)境相關,哲學是人對環(huán)境思考的產物,之所以有不同的哲學,正因為不同的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產生的思考不同而形成。中國是一個封閉的大陸國家,土地成為最重要的資源,農業(yè)是最重要的經濟,所有的思想都是圍繞土地和農業(yè)相關的。無論儒家道家還是佛家,都強調與自然的和諧一致,中國人為學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參透天地,做到天人合一。這與開放的海洋國家所發(fā)展的思想完全不一樣,古希臘對于商業(yè)更重視,因為貿易和交換是最主要的經濟,所以發(fā)展出邏輯和數(shù)學,他們更強調人對自然的改造。

中國哲學并不是儒家哲學,儒家哲學也并不是一成不變。從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到獨尊儒家、道家復興后又佛教傳入,新儒家興起以及西方哲學的傳入,中國哲學一直處于變革中。中國哲學發(fā)展的最后的巔峰是宋明理學,他們是新儒家的代表,新儒家是儒家、佛家、道家(通過禪宗)、道教的綜合。從中國哲學史的觀點看來,這樣的綜合代表著發(fā)展,因此是好事,不是壞事。但儒家哲學到近現(xiàn)代成為思想的禁錮,并不是儒家哲學本身的錯,而是環(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他的思想已經不適應當時的境況。此外每個哲學系統(tǒng)都可能被人誤解和濫用,到了晚清的時候,新儒家因為保守已經完全失去了活力因此只有對中國哲學的發(fā)展史做了充分的了解,。對每一派的思想所贊成的和反對的做了深入的認識,才能夠真正理解中國哲學。這也是錢穆先生所提倡的對歷史要有溫情和敬意。

不管怎樣中國哲學缺少西方哲學的邏輯分析,這是致命的弱點。馮友蘭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他將哲學的形而上分為正的方法和負的方法?!柏摰姆椒?,試圖消除區(qū)別,告訴我們它的對象不是什么;正的方法,則試圖做出區(qū)別,告訴我們它的對象是什么”。

邏輯分析是正向的方法,而中國哲學從道家到佛家到最后的新儒家,都是一直在加強負向的,正的方法從未得到發(fā)展。

然而”一個完全的形上學系統(tǒng),應當始于正的方法,而終于負的方法。如果它不終于負的方法,它就不能達到哲學的最后頂點。但是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為哲學的實質的清晰思想;在使用負的方法之前,哲學家或學哲學的學生必須通過正的方法;在達到哲學的單純性之前,他必須通過哲學的復雜性?!?/p>

中國哲學一開始就企圖往哲學的最高頂點走,可是卻沒有找到正確的途徑。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三

《中國哲學簡史》作者馮友蘭先生,他出現(xiàn)在《無問西東》片尾的彩蛋里,絕對的大師級人物,不僅是哲學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學家。1935年寫作完成兩卷本巨著《中國哲學史》,1946-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用英文講授中國哲學史,英文講稿由他的學生布德整理成書,就是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哲學的入門經典。

從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現(xiàn)了中國哲學的發(fā)展脈絡,主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條理清晰,詳略得當,深入淺出,也只有大師做得到。本書一半的篇幅在講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燦爛的黃金時代。從漢代起主要是儒道,外來的佛教,禪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復興,雖然名家迭出,卻遠沒有先秦時期那樣迷人。

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xiàn)實價值,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因此,中國哲學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發(fā)展內圣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就是內圣外王之道。

也許我們平日并不會思考哲學問題,但知曉了老祖宗們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為什么是我,我們的民族為什么是這樣的民族,那都是因為中國哲學的基因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血液里,使我們帶著一脈相承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解釋這個世界,去尋找關于一切的答案。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四

《中國哲學簡史》是著名的中國哲學史的學者馮友蘭先生的作品。這本書是馮友蘭的先生1946-1947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做客座教授,給國外的大學生講中國哲學史的講稿整理而成的,首先在美國以英文出版的,后面才翻譯為中文在國內出版的。正因為是給國外的學生講課而寫的一本書,所以這本書并不是特別的專業(yè)難懂,反而非常的通俗明暢。對于想了解中國哲學歷史的普通讀者而言,這是一本非常好的關于中國哲學的入門書。

經常會有人問,中國古代有哲學嗎?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一方面哲學一詞本身就是舶來詞,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才出現(xiàn)哲學這個概念,在晚清以前中國歷史并不哲學更無哲學家的說法。另外一方面,哲學的定義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定義。

所以馮友蘭在本書開篇就給哲學作了定義“哲學,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從這個定義出發(fā),儒家、道家等中國古代思想都可以歸屬于哲學的范疇,因為他們都是我們古代的先哲們對于他們的人生做出系統(tǒng)性的思考的結晶,雖然他們并未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哲學家或者思想家。這也是中國哲學的最大的特點,中國沒有如西方的基督教、猶太教等宗教,但中國卻有和《圣經》一樣被廣泛閱讀和傳播的儒家經典,所有的知識分子都必須熟讀《四書五經》。所以中國古代雖然沒有專職的哲學家,但人人都是在學習和實踐哲學。

所以馮友蘭指出中國哲學的目的“不在于增加積極的知識而在于提高心靈的境界”。中國哲學的精神成就在于造就“內圣外王”的圣人。馮友蘭將人生境界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精神境界,圣人就是達到精神境界的人。西方宗宗教只在于給人以超乎現(xiàn)世,而科學逐漸瓦解了宗教的作用。中國的哲學解決是入世與出世如何統(tǒng)一的難題,因而中國哲學提供給人類發(fā)展一個未來的方向。

馮友蘭指出,學習哲學不僅僅是知道他它,更重要的是去體驗它。學習哲學并不是為了成為某種人,而是為了人成為人。

但中國哲學有他固有的弱點,首先他的思想體系并不是非常的系統(tǒng),思想大多雜落在浩瀚的古籍之中。其次,中國哲學相關的書籍都是古籍,大多都是名言雋語和比喻例證,語義富于暗示而不清晰,這是中國文化的特點,但作為哲學讀物卻是短處。因此讀古籍如果讀譯本和注本,很難完全領會讀原著的思想。

這些弱點與中國哲學所遭受的環(huán)境相關,哲學是人對環(huán)境思考的產物,之所以有不同的哲學,正因為不同的人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產生的思考不同而形成。中國是一個封閉的大陸國家,土地成為最重要的資源,農業(yè)是最重要的經濟,所有的思想都是圍繞土地和農業(yè)相關的。無論儒家道家還是佛家,都強調與自然的和諧一致,中國人為學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參透天地,做到天人合一。這與開放的海洋國家所發(fā)展的思想完全不一樣,古希臘對于商業(yè)更重視,因為貿易和交換是最主要的經濟,所以發(fā)展出邏輯和數(shù)學,他們更強調人對自然的改造。

中國哲學并不是儒家哲學,儒家哲學也并不是一成不變。從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到獨尊儒家、道家復興后又佛教傳入,新儒家興起以及西方哲學的傳入,中國哲學一直處于變革中。中國哲學發(fā)展的最后的巔峰是宋明理學,他們是新儒家的代表,新儒家是儒家、佛家、道家(通過禪宗)、道教的綜合。從中國哲學史的觀點看來,這樣的綜合代表著發(fā)展,因此是好事,不是壞事。但儒家哲學到近現(xiàn)代成為思想的禁錮,并不是儒家哲學本身的錯,而是環(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他的思想已經不適應當時的境況。此外每個哲學系統(tǒng)都可能被人誤解和濫用,到了晚清的時候,新儒家因為保守已經完全失去了活力因此只有對中國哲學的發(fā)展史做了充分的了解,。對每一派的思想所贊成的和反對的做了深入的認識,才能夠真正理解中國哲學。這也是錢穆先生所提倡的對歷史要有溫情和敬意。

不管怎樣中國哲學缺少西方哲學的邏輯分析,這是致命的弱點。馮友蘭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他將哲學的形而上分為正的方法和負的方法?!柏摰姆椒ǎ噲D消除區(qū)別,告訴我們它的對象不是什么;正的方法,則試圖做出區(qū)別,告訴我們它的對象是什么”。

邏輯分析是正向的方法,而中國哲學從道家到佛家到最后的新儒家,都是一直在加強負向的,正的方法從未得到發(fā)展。

然而”一個完全的形上學系統(tǒng),應當始于正的方法,而終于負的方法。如果它不終于負的方法,它就不能達到哲學的最后頂點。但是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為哲學的實質的清晰思想;在使用負的方法之前,哲學家或學哲學的學生必須通過正的方法;在達到哲學的單純性之前,他必須通過哲學的復雜性?!?/p>

中國哲學一開始就企圖往哲學的最高頂點走,可是卻沒有找到正確的途徑。

馮友蘭最后寫到“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而中國哲學卻一早就意識到人的最終目的是靜默,而忽略了說話的過程………。

從《中國哲學簡史》出發(fā),可以找到許多被忽略的有價值的古代思想,如儒家的荀子、墨家等,這本書可以作為一本其他書的導讀。此外,馮友蘭指出的中國哲學所缺少的邏輯分析能力,也是中國人普遍缺少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亦可以稱為批判性思維能力。按照馮友蘭先生的指示,只有培養(yǎng)了批判性思維,有了清晰的思路,才能去通過中國哲學的復雜性,最后體驗到中國哲學的單純性。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五

一、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就是這些圣人的經典著作,這是中國文化五千年來的精髓所在,這是中國人的血脈和骨骼,中國幾千年來在此醞釀,這里有中國人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大智慧。

二、在第二章中講到中國的藝術和詩歌時,作者提出“儒家以藝術為道德教育的工具”、“中國的藝術大師們大都以自然為主題”,可見,文中在提到儒家的發(fā)展過程時也是在講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史。,另外,在第三章中介紹的‘周朝前期官、師不分的制度解體后’,各門學術原來的官方代表人物流落在普通庶人之中,他們就以私人身份靠他們的專門材能或技藝為生,這樣各種文化和藝術就在民間流傳開來。此類例證在文章后面還有很多。三、此書全面介紹了對中國歷史發(fā)展影響重大的哲人和各家思想,這對于不了解中國文化史的人很有幫助。所以筆者大膽地認為此書的名字還可以換成《中國文化史》。以下是筆者在讀此書過程中的幾點感悟:我覺得大多數(shù)中國人是智者。他們固然有人類先天的欲望之一:對超乎現(xiàn)世的追求。但是他們在信仰上跨越了宗教,去追求哲學層面上超道德價值。

耐人尋味的東西總想停下來細細體會一番。這里面有一絲中庸之道,這也是中國哲學的奧妙。從學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一開始,我也很痛恨那些侵略過中國的國家,但是我也和文中作者一樣承認侵略帶給我們的進步,甚至感謝他們的侵略,早一點的侵略就早一點的進步。若是侵略再晚幾十年,中國現(xiàn)在會成為另一個非洲么?中國在現(xiàn)代化中邁出的第一步是在外國侵略者的鞭策中進行的,我們若想逃離鞭策就要跑的快些,再快些??中國已然在跑,而且越跑越快,我們現(xiàn)在跑在世界的前列,進行著自主的現(xiàn)代化。老子所說的‘知命’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到的世界存在的必然性是同出一轍的。我們有的命運不能改變,例如:出身、相貌、生存的文化環(huán)境??但是很多命運我們是可以改變的,在電視劇《奮斗》當中,那群年輕人的起跑點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我們應該知命和學會“不知命”。儒家和道家關于圣王到底該不該為的爭論,筆者斗膽認為問題的關鍵不是為的多不多,而是人的本性所致。“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社會混亂,出現(xiàn)偷盜,是因為人的私欲。戰(zhàn)亂,大多數(shù)是人有占有欲。但社會的主流還是宣揚人性善的方面,社會道德的約束讓人的善壓制了人的惡。所以在今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時才有人數(shù)百萬千萬的捐款,讓人們體會到了這個社會的善。這些人已經從自我上升到了大我的境界。

文中在提到農業(yè)這個話題是,我再一次的感到氣憤,請細想一下,從春秋戰(zhàn)國一直到今天,中國的農民真的有翻身嗎?古代提出的“重本輕末”、“重農抑商”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只是利用,利用農民的體力創(chuàng)造財富和戰(zhàn)斗力,來滿足自己的私欲。今天國家實行各種改革,提出“三農”政策,只是在改善、改善??有多少農民住著洋房,開著轎車?有多少農民不會為了看病發(fā)愁?有幾個人愿意去當農民,而不是做商人?我覺得中國的農民數(shù)千年來一直在默默地哀怨,但是害怕失去更多,他們只好默默勞作。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在讀到神秀對禪宗教義的偈時,我們這些凡人只能暫且的心領神會,若讓我們把其中含義描述出來,確實是困難。但是我們?yōu)槿颂幨谰蛻撋朴眠@個道理。在大學期間,我們應該學會接受,不要總是抱怨,一切事情皆有因果,你考試不及格,一定是你學習分外的事;你同學丟了某樣東西總是喋喋不休,以至于你會產生一種愧疚感,反正我經常會如此,但是那是他(她)的原因,不要與自己牽連在一起;當感覺自己大學四年白白浪費時,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不是自己不努力,何至如此。讀完全書,雖然已令人筋疲力盡,無力亦無膽去研讀下一本有關哲學的著作,但一本中國哲學簡史、中國文化史足以讓人大開眼界。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六

的盛夏至今,光陰何其匆匆!在學院一個又一個的日子,不知不覺快存滿七年。高中語文教研員,這個常被戲稱為“替人做嫁衣”的角色,在經歷摸索、提煉,在嘗遍酸甜苦辣之后,似乎走完了從喧囂到平靜的宿命。

懵懂不再,激情褪去,與“教研”的那份恩情是不是也會遭遇“七年之癢”?老實說,前一陣子,不能說心中沒有倦怠。雖然一樣在動口、動手、動腦,但動情的瞬間委實是少了、又少了下去。你的努力成全了別人的光芒,或者叫喊于眾人之間,眾人還你以敷衍甚或冷漠,那么,教研員們,我們的自我在哪里?當這些心靈的微光在腦海中劃過的時候,我觸碰到了自己的無助感和不高尚。

最近,有機會重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感覺居然一新。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說,而要深入理解之,閱歷、契機皆不可或缺。很幸運,去年年末,在北京清華園的洗禮以及在南京師范大學后山流連時的諸多頓悟,已經為我從《簡史》中獲得精義設好了鋪墊。于是,在儒家“內圣外王”的哲學世界里,獲得了自我檢省的最好機會,在道家乃至佛家在精神開釋之下,也似乎找到了一條重新振作的道路。

“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xiàn)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馮氏的這句話對我們理解哲學有幫助,對我們借助哲學成為大寫的人則得益更大。比如他所提煉的“內圣外王”四個字,可以啟迪我們去準確進行教研員的身份定位。很多時候,我們要么沖得太前,要么退得太后,或者亢奮,或者萎靡,別人看不懂,自己的內心更是惶惑。實際上,中國歷代圣哲都非不食人間煙火而終日山林漫游,獨善其身的。內圣,是說他的內心致力于心靈的修養(yǎng);外王,是說他在社會活動中好似君王。于前者,教研員要明白學習研究以及內涵提升的價值,話語權決定自你的人格魅力和學科素養(yǎng);于后者,我們要懂得管理、指導之方法策略的重要性。兩者一體兩面,不分軒輊,不可或缺,我們要學習真正的圣人,不以處理日常事務為苦,相反地,正是在這些事務中陶冶性情,以培養(yǎng)自己接近圣人的品格。

《論語顏淵》篇中記載:樊遲問仁,孔子回答說:愛人。對于教研員來說,“內圣”最關鍵的,是要養(yǎng)成仁愛之心。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會責任。因此,在《論語》里,孔子用“仁”這個字時,有時不是僅指一種特定的道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品德完美便是“仁”一詞的基本內涵。教研員常常躲在幕后,他之仁的實踐首先要包含為人著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睋Q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于人”。這是“仁”的積極方面,盡己為人謂之忠。然而,教研員之“仁”難在不僅“己之所欲,亦施于人”,還有另一方面,可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稱作“忠恕之道”?!爸摇焙汀八 蹦耸侨说牡赖律畹拈_頭,也是它的完成。作為老師的老師,我們的內心要有衡量行為的一把尺,隨時都在使用它來衡量別人和自己。實施“仁”,做一個忠恕有道的教研員其實不難,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內圣”的路徑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也有具體指引?!洞髮W》所教導的自我修養(yǎng)方法,第一步便是“格物致知”,即對外界事物調查研究,擴大自己的知識;第二步是“用敬”,即專心致志,心無旁騖?,F(xiàn)在,學院給教研員們創(chuàng)設的“格物”機會越來越多,但層出不窮的干擾和誘惑導致“用敬”越來越難。平衡兩者關系,對所格之物善加取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相對“內圣”的綿韌,“外王”因其剛性,最難堅持。當你剛剛從事教研工作時,會不知所措而處處有措,時間久了,挫折多了,漸而氣餒,漸而無為。這種懈怠,與老莊之流的“無為”有很大的境界落差。我突然理解,道家名以“無為”,實則“有為”,而情緒低落者往往將“無為”做到表里如一,其實是很可悲的。

那么,堅持的動力從何而來?我想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人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在做什么?”第一個工人說,“我在砌磚?!钡诙€砌磚工人說,“我在賺工資。”第三個工人說,“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麗的房子”。

也許你會艷羨于第三個工人的夢想與成就,也許你會鄙棄前兩者的低俗和短淺,實際上三者之差別,不在技術層面,而在境界層面。馮友蘭將人生分為四等境界: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講求實際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在這四種人生的境界中,前兩種都是人的自然狀態(tài),后兩者是人應有的生命狀態(tài);前兩個境界可以說來自天然,后兩種境界則是人自己的心靈所創(chuàng)造的。哲學的任務是為了幫助人達到后兩種境界,特別是“天地境界”,因為唯有經驗哲學給人的宇宙情懷,人方始可能達到天地境界。當你進入“天地境界”,亦慢慢接近了“內圣”,不僅自信滿滿,激情洋溢,而且面對“砌磚”的枯燥,既可以心無旁騖,也能夠拾級而上,從而“世上最美麗的房子”就在你的手上一層又一層地聳立起來,你的人生境界也就高在天地之間了。

讀書亦是行路,借《中國哲學簡史》,我對教研員的身份認識突破滯澀,順利地抵達了又一個彼岸。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將以“內圣外王”為訓示,格物、用敬,去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七

剛讀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先說一下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感受,再說一下我個人的讀書觀。

我沒有看過其他人寫的中國哲學史,只是從《陳寅恪講國學》中了解到,陳寅恪對馮友蘭的這本評價非常高,覺得它真正發(fā)揮了"了解之同情"的態(tài)度,客觀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國歷代的哲學觀點。

雖然沒有對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態(tài)度的客觀、公正,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淺顯、清晰流暢的語言,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著名學派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他不對讀者的判斷施加任何影響,態(tài)度嚴謹、風格樸實,再加上簡潔語言的魅力,讀起來沒有任何壓迫感。

任何人讀完后,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認同的學派,去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不管作為一位哲學史研究者還是作為書的作者,馮大師的這種風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難怪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里,堪稱最經典。

因為書叫《簡史》,所以對各家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做深入的介紹。單從入門角度來看,已經能勾起人的興趣了。在看書之前,我不知道儒學在各個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視和新的闡釋,也不知道禪宗原來是佛學和道家的結合。

老莊學說宏大但晦澀隱秘,向郭注解卻把老莊哲學解釋得非常高明而又進步,讓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產生原來是因為佛教進入中國后,引發(fā)了大眾對民族宗教缺失的憤怒感。新儒學和先秦儒學差別非常大,到底哪個更高明眾說紛紜。中國人并不是沒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個人獨立意識的追求,魏晉名士的"風流"佳話一直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fā)光——但也可能正是因為缺乏才顯得可貴吧。

馮大師說,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學科。我可能在這方面比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紀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漸漸開始選擇性地去相信和實踐某些哲學學派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清晰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西方客觀主義、自由主義為主。

在我讀書的過程中,對于所有文學哲學書籍中我看到的觀點,我理解其由于歷史環(huán)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點,都會從現(xiàn)代社會的角度去選擇稱贊或批判。而現(xiàn)實中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跟我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選擇和歸依。我會理解這種差異,不會以自己信奉的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對于明顯落后和愚昧的觀念也會不留情面地批判。

這是我目前的讀書觀處事觀。不求完全正確,但求用自己獨立的理性認知,去實踐自己的觀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成為自己。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八

迄今為止,閱讀《中國哲學發(fā)展簡史》我用時最長。目前看了兩遍:第一遍雖用心,但有好多地方不懂,很影響進度,于是就大致略看下去;第二遍邊看邊想邊劃,每一章節(jié)后及時做筆記。每到理解、慨嘆之時,就翻到,看看馮友蘭的照片。他眼鏡中的道道“圈圈”,好像是樹輪,蘊含著他的思考和哲學,折射出他對人類的貢獻。他長長白白的胡須,是那樣的溫和、儒雅和健壽……對于大師,尤其哲學大師,我實在找不出什么語言來表達出我對他的崇敬,我只知道我會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前方路清晰,坎坷中也會自然……什么對我來說好像都有了答案。事情分不出好壞了,因為好的會讓我知道思考的正確,從而堅持;壞的會變?yōu)樨敻粠椭腋斓某砷L……真不知道如何談出我的收獲,以下選擇前天所看內容(第五六章),擇其要義淺談一點感受。

……看完孔子、墨子和楊朱部分之后,我突然感覺到古人和我們現(xiàn)人是一樣的,當一件事物的真理出現(xiàn)之前,都是根據需要和自我認知,闡述自我之見,然后在互相認知和反駁中,在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發(fā)展中,慢慢縷清或者整合出新的理論!歷史證明,發(fā)展和進步就是在否定和探索中見證從而前進的。

孔子的思想,正名(名實相符,履行各自責任和義務)、仁義(仁指一切德性的總和。義指事之宜,即應該。43頁)、忠?。ㄖ遥和萍杭叭说目隙ǚ矫?;恕,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44頁)、知命(知天命,努力后的順其自然)……孔子強調“忠恕之道”,也就是“絮矩之道”,以本人自身的尺度來調節(jié)本人的行為。用現(xiàn)在的話說,強調內在修養(yǎng)。

墨子之后楊朱,生于墨子和孟子之間,是道家第一個階段的代表人,他又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他的基本觀念是“為我”“輕物重生”!……再之后的孟子很厲害,他提出“人性本善”(仁義禮智,四端,人之所以異于禽獸,“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和政治哲學(人是政治動物,只有圣人才能夠成為真正的王。王道注重內德,霸道注重外力)。孟子高于孔子的地方,是將個人修養(yǎng)推廣到治國的政治方面。在孔子那里,忠恕還只是內圣之道,經過孟子的擴展,忠恕又成為外王之道。

看到“孟子”部分,我很激動,似乎有曾經看到西方哲學史中讀到“康德”的部分……閱讀我國哲學發(fā)展史,目及所至,在彼此的沖突中,到孟子階段時,使我仿佛見到黎明時的曙光,前進發(fā)展了一大步。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九

這本書是是馮友蘭先生任教賓夕法尼亞大學期間所著,意在向美國介紹中國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所以其風格便是通俗易懂,作為中國哲學的入門書籍是再好不過的了。此書與很多哲學書籍若不是太專業(yè),就是通俗到了乏味,沒有價值的地步不同,它堪稱是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介紹的英文書籍。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中國哲學的內涵遠遠超過孔子和老子,或儒道兩家著述所涵蓋的范圍。在二十五個漫長的世紀里,凡西方哲學家所涉及的主要問題,中國的思想家們無不思考過。還應看到的是:在多少世紀里,哲學家們所屬的學派,盡管還繼承了自古以來的名稱,其思想內容卻隨時代的變遷而十分不同了。舉例來說,如果孔子像佛家輪回理論所說的那樣,轉世到十二世紀朱熹的同一時代,他大概很難想到,朱熹的思想竟成為當時正統(tǒng)的儒家思想。

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的,但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

曾經與一位很敬佩的長者討論人的信仰問題,他說:“人要是沒有信仰便是衣冠禽獸,有權有勢者是衣冠禽,無權無勢者便是衣冠獸?!辈⒔忉屨f:“有些人在傷害了別人后不會內疚,沒有負罪感便是因為沒有信仰”。他所指的沒有信仰便是沒有加入宗教。他的這句話久久以來縈繞在我的耳旁,使我的內心難以平靜。然而這本書的第一章便解決了我的這一問題。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宗教的權威逐步降低,很多人變得不信宗教了,維護傳統(tǒng)的人為此感到悲傷,為那些不信宗教的人們感到惋惜,認為他們已經墮落。如果除了宗教,別無獲得更高價值的途徑,的確應該惋惜他們。放棄了宗教的人,若沒有代替宗教的東西,他們也就喪失了更高的價值,只能把自己陷身于塵世事務,而與精神事務絕緣。這也是我所擔心害怕的。然而我們不能忘記哲學的存在,它為人類提供了獲得更高價值的途徑—一條比宗教提供的途徑更為直接的途徑。因為在哲學里,為了獲得更高的價值,無需采取祈禱,禮拜之類的迂回的道路。通過哲學而獲得的更高價值,比通過宗教而獲得更高價值,甚至要純粹的多,因為后者混雜著想象和迷信。在未來的世界,人類將要以哲學代替宗教。這是與中國傳統(tǒng)相結合的。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的,但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他一旦是哲學的,便能夠正視宗教的洪福,最重要的是通過哲學能夠獲得更高的價值。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

墨子篇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墨者也是我很羨慕,很欽佩的一群人。墨者來自于周代天子,諸侯,奴隸主手下的軍事專家,因為周代后期奴隸制度的解體,他們喪失了爵位,流散各地,誰雇用他們就為誰服務,所以也被稱為“游俠”,《史記》說他們“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游俠列傳》)。這是游俠的職業(yè)道德,大部分的墨學便是這些道德的'發(fā)揮。然而墨子及其門徒卻與普通的游俠不同,普通的游俠只要得到報酬,或是受到主人的恩惠,那就不論什么仗都打;墨子及其門徒則不然,他們強烈反對侵略戰(zhàn)爭,所以他們只愿意參加嚴格限于自衛(wèi)的戰(zhàn)爭。這也是他“非攻”思想的表現(xiàn)。

墨子哲學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兼愛”,這也是其思想的中心概念。按墨子的意思兼愛便是仁,義,這也正是游俠職業(yè)道德的延伸,在墨者的團體內是真正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也是后來的俠客們常常說的話)。令我羨慕的這一點不光表現(xiàn)在墨者團體中,更表現(xiàn)在他們對待朋友的時候,他們“必為其友之身若為其身,為其友之親若為其親”,他們愿意為朋友做到他們能做到的一切。這能不讓生活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的人們羨慕嗎。當然墨家兼愛的思想不止對個人為人處世方面有利,對全天下也是很有利的,特別是對構建我們朝思暮想的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更是意義非凡,用墨子的話說,“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兼愛中》)試想要是墨家思想夠在全中國甚至全世界得到推廣,那哪來的世界大戰(zhàn),哪來的朝核,伊核問題,哪來的基地組織,那樣的話哥本哈根大會也不會那么尷尬的閉幕了,解決全球氣候問題那還不是很隨意的事情。

心態(tài)決定一切。

很早就聽說過“心態(tài)決定成敗”這句話,但我今天要說的是心態(tài)不光能夠決定一件事情的成敗,甚至能夠決定你這個人的一切。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生一世煩惱,憂愁真的是不可計數(shù),這些煩惱,憂愁來臨的時候正是考驗我們心態(tài)的時候,心態(tài)好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態(tài)不好便可能釀成千古罪惡。拿“11.27”北京特大殺人案為例,如果李磊的心態(tài)足夠的好,他就不會因為從小父母管教嚴厲,妻子爭強好勝而長期積怨,最終殺妻滅子,刺死雙親,釀成震驚全國的殺人案。由此本應該幸福美滿,令人羨慕的家庭一去不復返了。如果李磊能夠懂得佛學的思想,用“有”和“無”去泯滅心中罪惡的火焰,用“業(yè)”

的結果去督促放下手中的屠刀,這一慘絕人寰的血案便不會發(fā)生了。

以上我提到的這些僅是看過這本書后所思所想的一小部分,由于篇幅的原因,暫且寫到這里。但不可否認,通過這本書,我不僅了解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也對哲學產生了一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哲學思想,引起了我更多的對于人生,對于名利,對于情感的思考,而所有的這些都會使我受益匪淺。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十

一是以人為本。作者介紹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這和以往接觸的哲學不同,以往學習的哲學中,強調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等問題,過于抽象,很難和個人生活聯(lián)系起來,并和自己的人生意義聯(lián)系起來。而從對人生的系統(tǒng)反思這個角度出發(fā),讓我們對哲學的功用和意義有了深刻的了解。特別是對人的四種境界的劃分,讓我們對哲學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二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做過人生的反思和總結。如年末,對自己一年的生活、經歷的事情、閱讀的書籍等等進行總結。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但很多這種反思總結中,多數(shù)流于流水賬,對為啥這樣做?這樣做是受何種觀念影響?這種觀念從何而來?都知之甚少。

三是發(fā)現(xiàn)每個人受固有環(huán)境和社會流行觀念的影響巨大。例如中國農業(yè)社會的特點,讓中國人喜愛直覺思維,比如我們的繪畫、我們的音樂、書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極泰來等觀念,都和中國農業(yè)社會的生活方式有緊密聯(lián)系。

四是如何改變自己的觀念,這里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學習新的知識,一種是領悟,真誠地去做事,達到心和宇宙統(tǒng)一起來,所謂致良知的方法,一種是敬,抱持者對世界的敬愛的態(tài)度,來生活。

例如前一階段看一本書上,一個志愿者到利比亞去工作,通過其工作經歷,他人生的觀念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已經不局限于單純的原來,醫(yī)院、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他在了解這個世界的過程中,觀念已經發(fā)生很大變化。

五是哲學為啥重要。哲學就是通過思維找基本規(guī)律。哲學是最高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下面還有n層的東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邏輯、技能等。學習哲學就要以興趣和實用為導向,定下你的目標,要讓哲學成為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讓自己具備觸類旁通、解決問題、正確決策、創(chuàng)新等重要能力,非讀哲學不可。

例如,我們學習數(shù)學就知道,數(shù)字是一種抽象,函數(shù)是對數(shù)學規(guī)律的抽象,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建立數(shù)學模型,這是另一層次的抽象,在此基礎上,還有數(shù)學哲學和系統(tǒng)動力論,是對數(shù)學的更高層次的抽象。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十一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杯的時候,我看完了這本書,兩遍。

作者馮友蘭先生出現(xiàn)在《無問西東》片尾的彩蛋里,絕對的大師級人物,不僅是哲學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學家。1935年寫作完成兩卷本巨著《中國哲學史》,1946—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用英文講授中國哲學史,英文講稿由他的學生布德整理成書,就是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哲學的入門經典。

從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現(xiàn)了中國哲學的發(fā)展脈絡,主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條理清晰,詳略得當,深入淺出,也只有大師做得到。本書一半的篇幅在講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燦爛的黃金時代。從漢代起主要是儒道,外來的`佛教,禪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復興,雖然名家迭出,卻遠沒有先秦時期那樣迷人。

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xiàn)實價值,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因此,中國哲學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發(fā)展內圣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就是內圣外王之道。

也許我們平日并不會思考哲學問題,但知曉了老祖宗們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為什么是我,我們的民族為什么是這樣的民族,那都是因為中國哲學的基因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血液里,使我們帶著一脈相承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解釋這個世界,去尋找關于一切的答案。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十二

一是以人為本。作者介紹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這和以往接觸的哲學不同,以往學習的哲學中,強調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等問題,過于抽象,很難和個人生活聯(lián)系起來,并和自己的人生意義聯(lián)系起來。而從對人生的系統(tǒng)反思這個角度出發(fā),讓我們對哲學的功用和意義有了深刻的了解。特別是對人的四種境界的劃分,讓我們對哲學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二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做過人生的反思和總結。如年末,對自己一年的生活、經歷的事情、閱讀的書籍等等進行總結。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但很多這種反思總結中,多數(shù)流于流水賬,對為啥這樣做?這樣做是受何種觀念影響?這種觀念從何而來?都知之甚少。

三是發(fā)現(xiàn)每個人受固有環(huán)境和社會流行觀念的影響巨大。例如中國農業(yè)社會的特點,讓中國人喜愛直覺思維,比如我們的繪畫、我們的音樂、書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極泰來等觀念,都和中國農業(yè)社會的生活方式有緊密聯(lián)系。

四是如何改變自己的觀念,這里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學習新的知識,一種是領悟,真誠地去做事,達到心和宇宙統(tǒng)一起來,所謂致良知的方法,一種是敬,抱持者對世界的敬愛的態(tài)度,來生活。

例如前一階段看一本書上,一個志愿者到利比亞去工作,通過其工作經歷,他人生的觀念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已經不局限于單純的原來,醫(yī)院、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他在了解這個世界的過程中,觀念已經發(fā)生很大變化。

五是哲學為啥重要。哲學就是通過思維找基本規(guī)律。哲學是最高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下面還有n層的東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邏輯、技能等。學習哲學就要以興趣和實用為導向,定下你的目標,要讓哲學成為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讓自己具備觸類旁通、解決問題、正確決策、創(chuàng)新等重要能力,非讀哲學不可。

例如,我們學習數(shù)學就知道,數(shù)字是一種抽象,函數(shù)是對數(shù)學規(guī)律的抽象,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建立數(shù)學模型,這是另一層次的抽象,在此基礎上,還有數(shù)學哲學和系統(tǒng)動力論,是對數(shù)學的更高層次的抽象。

七是學習哲學的方法。

認識哲學,了解哲學,懂得哲學的體系和邏輯原理,并將這一原理運用到實際的思考之中。學習哲學需要技能+意識+學習材料。如批判性思維是意識的儲備,可以幫助你迸發(fā)學習熱情,形式邏輯是技能的儲備。

三、精華摘錄。

p6中國哲學的價值在于,成為圣人,圣人的最高成就是個人與宇宙的同一;

忠,肯定方面是指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否定方面是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命,是指承認世界本來存在的必然性,對于外在的成敗也就無所縈懷;

p47孔子三十而立,是指他這時候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四十而不惑,是指他這時候已成為知者,50,60而知天命,是指認識到超道德的價值。

p82惠施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發(fā)現(xiàn)了超乎形象的世界;

p103獲得幸福的方法莊子,自由發(fā)展我們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們得到一種相對幸福;

圣人由于對萬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不受世界變化的影響。用這種方法,他就不依賴外在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就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可以說已經得到絕對幸福。

p222新道家。圣人高度理解萬物之性,所以他的心不受萬物變化的影響。他以理化情。

p232佛學的一般概念,宇宙的心的概念,和形上學的負的方法;

覺悟的確切意義。是指個人與宇宙的心的統(tǒng)一,或者說與所謂的佛性的同一;

中道宗的方法,所謂二諦義。第一層次,普通人以萬物為實有,而不知無。第二層次,說萬物是有,但是說萬物是無也是片面的;事實上,有就是無;應當說不片面的中道,在于理解萬物非有非無;第四層次,中道在于不片面,意味著進行區(qū)別,而一切區(qū)別的本身就是片面的。

這個否定一切,就可以達到莊子哲學中的坐忘,佛家稱之為涅;

涵養(yǎng)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廊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十三

2009的盛夏至今,光陰何其匆匆!在學院一個又一個的日子,不知不覺快存滿七年。高中語文教研員,這個常被戲稱為“替人做嫁衣”的角色,在經歷摸索、提煉,在嘗遍酸甜苦辣之后,似乎走完了從喧囂到平靜的宿命。

懵懂不再,激情褪去,與“教研”的那份恩情是不是也會遭遇“七年之癢”?老實說,前一陣子,不能說心中沒有倦怠。雖然一樣在動口、動手、動腦,但動情的瞬間委實是少了、又少了下去。你的努力成全了別人的光芒,或者叫喊于眾人之間,眾人還你以敷衍甚或冷漠,那么,教研員們,我們的自我在哪里?當這些心靈的微光在腦海中劃過的時候,我觸碰到了自己的無助感和不高尚。

最近,有機會重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感覺居然一新。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說,而要深入理解之,閱歷、契機皆不可或缺。很幸運,去年年末,在北京清華園的洗禮以及在南京師范大學后山流連時的諸多頓悟,已經為我從《簡史》中獲得精義設好了鋪墊。于是,在儒家“內圣外王”的哲學世界里,獲得了自我檢省的最好機會,在道家乃至佛家在精神開釋之下,也似乎找到了一條重新振作的道路。

“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xiàn)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馮氏的這句話對我們理解哲學有幫助,對我們借助哲學成為大寫的人則得益更大。比如他所提煉的“內圣外王”四個字,可以啟迪我們去準確進行教研員的身份定位。很多時候,我們要么沖得太前,要么退得太后,或者亢奮,或者萎靡,別人看不懂,自己的內心更是惶惑。實際上,中國歷代圣哲都非不食人間煙火而終日山林漫游,獨善其身的。內圣,是說他的內心致力于心靈的修養(yǎng);外王,是說他在社會活動中好似君王。于前者,教研員要明白學習研究以及內涵提升的價值,話語權決定自你的人格魅力和學科素養(yǎng);于后者,我們要懂得管理、指導之方法策略的重要性。兩者一體兩面,不分軒輊,不可或缺,我們要學習真正的圣人,不以處理日常事務為苦,相反地,正是在這些事務中陶冶性情,以培養(yǎng)自己接近圣人的品格。

《論語顏淵》篇中記載:樊遲問仁,孔子回答說:愛人。對于教研員來說,“內圣”最關鍵的,是要養(yǎng)成仁愛之心。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會責任。因此,在《論語》里,孔子用“仁”這個字時,有時不是僅指一種特定的道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品德完美便是“仁”一詞的基本內涵。教研員常常躲在幕后,他之仁的實踐首先要包含為人著想?!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睋Q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于人”。這是“仁”的積極方面,盡己為人謂之忠。然而,教研員之“仁”難在不僅“己之所欲,亦施于人”,還有另一方面,可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稱作“忠恕之道”。“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開頭,也是它的完成。作為老師的老師,我們的內心要有衡量行為的一把尺,隨時都在使用它來衡量別人和自己。實施“仁”,做一個忠恕有道的教研員其實不難,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內圣”的路徑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也有具體指引?!洞髮W》所教導的自我修養(yǎng)方法,第一步便是“格物致知”,即對外界事物調查研究,擴大自己的知識;第二步是“用敬”,即專心致志,心無旁騖?,F(xiàn)在,學院給教研員們創(chuàng)設的“格物”機會越來越多,但層出不窮的干擾和誘惑導致“用敬”越來越難。平衡兩者關系,對所格之物善加取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相對“內圣”的綿韌,“外王”因其剛性,最難堅持。當你剛剛從事教研工作時,會不知所措而處處有措,時間久了,挫折多了,漸而氣餒,漸而無為。這種懈怠,與老莊之流的“無為”有很大的境界落差。我突然理解,道家名以“無為”,實則“有為”,而情緒低落者往往將“無為”做到表里如一,其實是很可悲的。

那么,堅持的動力從何而來?我想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人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在做什么?”第一個工人說,“我在砌磚?!钡诙€砌磚工人說,“我在賺工資?!钡谌齻€工人說,“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麗的房子”。

也許你會艷羨于第三個工人的夢想與成就,也許你會鄙棄前兩者的低俗和短淺,實際上三者之差別,不在技術層面,而在境界層面。馮友蘭將人生分為四等境界: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講求實際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在這四種人生的境界中,前兩種都是人的自然狀態(tài),后兩者是人應有的生命狀態(tài);前兩個境界可以說來自天然,后兩種境界則是人自己的心靈所創(chuàng)造的。哲學的任務是為了幫助人達到后兩種境界,特別是“天地境界”,因為唯有經驗哲學給人的宇宙情懷,人方始可能達到天地境界。當你進入“天地境界”,亦慢慢接近了“內圣”,不僅自信滿滿,激情洋溢,而且面對“砌磚”的枯燥,既可以心無旁騖,也能夠拾級而上,從而“世上最美麗的房子”就在你的手上一層又一層地聳立起來,你的人生境界也就高在天地之間了。

讀書亦是行路,借《中國哲學簡史》,我對教研員的身份認識突破滯澀,順利地抵達了又一個彼岸。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將以“內圣外王”為訓示,格物、用敬,去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篇十四

近讀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掩卷沉思,意猶未盡,遂決定為案頭書,之后可常習也。

不知什么原因,自己對哲學很有興趣。只是沒有機緣深究。早期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學唯物主義、唯物辯證法,延伸知道了一些費爾巴哈、黑格爾之類,淺嘗輒止而已。后來,曾讀了一點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感覺到了一些哲學的奧妙,便耿耿不能忘懷。后來,也曾探究過一段希臘哲學,也只是興趣而已,未得要領。

關于中國哲學,只限于文化層面,感覺始終不得要領??傆X得,只有西方的哲學稱其為哲學,有一套嚴密的體系,而中國哲學,似乎是凌亂的,在體系上也不明晰,我的認識也是渾渾噩噩的。當然,現(xiàn)在看來,這純粹是自己的無知。這似乎也和我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所形成的意識形態(tài)有關,也和文革破四舊否定以儒家為主體的傳統(tǒng)文化有關。還有,由于西學東漸,哲學界一些研究西方哲學的人,以西方哲學的標準來比附我國先秦思想,對我國古代哲學持一種否定態(tài)度,也混淆了人們對中國哲學的認識。但是,不管怎么說,自己對中國哲學的認識還是近于無知。如果說知道一點的話,也是很膚淺的。

這次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算是對中國哲學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在我的頭腦里算是對中國哲學有了一個框架??吹搅艘粋€有別于西方的另類特色的哲學體系。當然,這種認識還很不到位,還需要再讀書再學習,爭取有一個通常性的了解。不求深通,但求明白。中國哲學也是東方哲學的代表。我還曾讀過一本有關印度的哲學書,當時也很覺得了得。其實,每個民族及其文化發(fā)展,都有其精華的東西,我們切不可片面。世界之大,源流之多,精華之深,我們都應想到。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個開闊的視野。

馮友蘭先生是中國的哲學大師,人們并不陌生,也是中國文化哲學史上少有的幾個有自己哲學體系的大學者之一。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就職于清華大學?!吨袊軐W簡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和《貞元六書》是其代表作。馮先生稱《中國哲學簡史》為小史,是為中國哲學研究的一個導引。

該書主要闡述了先秦哲學思想,不外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以及后來的新儒家、禪宗、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等,梳理了中國哲學發(fā)展的脈絡。最后簡述了中國哲學和世界哲學的關聯(lián)和特點??梢哉f,這本書給我們繪制了一幅中國哲學由古至今的發(fā)展網絡圖。其中,對涉及的要點進行著很好的解讀。使我們不僅知道了其然,而且知道了一些所以然。是一本簡明扼要的中國哲學讀本。

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密不可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把文化和哲學混為一談。這也不足為奇。所以,我們知道了許多中華文明史的東西,往往缺少哲學性的解釋。哲學是從深層次尋找原因。是文明發(fā)展的內在的邏輯力量。是一種認識、觀點和精神的向導。如果我們有了這種思考,我們就會明了許多社會現(xiàn)象。為什么是這樣發(fā)展而不會是那樣發(fā)展。就會明白,一種思想、一種理論是如何形成的,它體現(xiàn)了哪些源流。

書中的內容非常豐富,收獲頗豐,自然不用概述。但讀書中的許多火花還是有必要記述一下的。雖然屬于掛一漏萬。比如,中國哲學精神對人的主導,以儒家為例,主張入世,主張成為圣人,其人格特征為“內圣外王”?!皟仁ァ笔瞧湫摒B(yǎng)的成就,“外王”則是在社會上的功用。所以就有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道家主張出世,但道家也沒有不問世事?!肚f子》中說,儒家游方于內,道家游方于外。這個方即社會。外也好,內也好,都以“方”為坐標。所以,儒道兩家正好體現(xiàn)了中國哲學的兩面,既強調入世也不排除出世。這就使得中國人具有了入世和出世良好的平衡感。知識分子最為典型,有句話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就是這種入世出世的生動寫照。

再就是“知命”和有為無為的問題??鬃訉ψ约旱娜松幸粋€很好的描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里的“學”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學,而是探究叫做“道”的真理。這里的立,是指“立于禮”,是說這時候懂得了禮,言行就很得當。這里的不惑,是說這時成為智者,論語云“智者不惑”。而“知天命”則是承認世界本來存在的必然性,有人不可違的東西。就是知道了哪些是人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人不可以改變的。在儒家看來,命是指人們所能控制的范圍以外的東西。人在能控制的范圍內要竭盡全力,對于命的東西,也就是無法控制和不可避免的東西,人們只好平靜地接受。這就是“知命”的意思。這就引出了有為和無為的的問題。我們知道,儒家講究有為,道家講究無為。道家的無為是強調順其自然,而儒家的有為也不是沒有限制的。所以“人定勝天”只能作為口號,鼓舞士氣,真正天數(shù)定了的東西,你是無法戰(zhàn)勝的。儒家主張的是在知天命的情況下的有為。有一種說法,叫盡人事,聽天命,表現(xiàn)為一種積極正確的態(tài)度。

還有,程朱的理學和陸王的心學。朱熹講萬物歸于理。所以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他說:“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闭J為一切事物,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都是其理。舉例說,人發(fā)明舟、車之前,已有舟、車之理。有如西方哲學抽象之規(guī)律。理,看不見摸不著,形而上也。但它主導者萬物。所以,人只能是理的奴隸,只有順從理而行事。陸王的心學則把目光拉回到人自身。王守仁認為,宇宙是一個精神的世界,其中只有一個世界,就是我們自己經驗到的這個具體的實際世界。用句通俗的話說,無我即無世界。像西方唯心主義笛卡爾所言“我思故我在”。認為世間萬事萬物萬理只有與人相交時才有意義。不相交時,對于宇宙或對于人都是“歸于寂”的。應用于社會,人的行為歸于“良知”。

最后,說說馮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說。人生在世,做人做事,馮先生認為有四個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就是人只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所做之事并無覺解。二是功利境界。意識到自己,為自己做各種事。但并不總是利己,往往是利己又利他。三是道德境界。了解到社會的存在,意識到是社會的一員,自覺地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具有道德的意義。四是天地境界。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意識到自己不僅是社會的一員,還是宇宙的一員,為宇宙的利益做各種事情,構成最高的人生境界。我想,我們大多數(shù)人也就是在功利境界,爭取做的好一點。在利己的同時,多一些利他的事。再就是爭取上一個層次,到道德境界,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多做一些有益于社會的事。至于天地境界,我們仰望就可以了。馮先生說,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大家都見賢思齊吧。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478493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