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實用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9 14:21:11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實用19篇)
時間:2023-12-09 14:21:11     小編:LZ文人

提問是獲取知識、解決困惑的重要途徑。結(jié)合個人經(jīng)歷,分享一些特定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下面是一些總結(jié)的示例,希望能夠?qū)Υ蠹覍懞每偨Y(jié)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一

暑假期間我來到了圖書館看了《弟子規(guī)》一書,這本書每句話都很短,只有十二個字,但里面的含義非常豐富,深刻的影響著我。

《弟子規(guī)》是教我們學生在家孝敬父母,外出和別人友好相處,在學校尊敬師長的行為規(guī)范。從古代到現(xiàn)在,小學生們都在學習這本書。

《弟子規(guī)》一開頭就教我們首孝悌,次謹信,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謹慎、講信用。接著就教我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和姐姐,哥哥平時基本上都做到了,除了有時我看書入迷了聽不到父母叫我的聲音。

父母養(yǎng)大了我們,我們小學生該怎樣孝敬他們呢?《弟子規(guī)》是這樣教我們的: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感到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感到?jīng)鏊?。早晨起床,要先向他們請安問好;傍晚回來了,要向父母報平安?/p>

《弟子規(guī)》中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這段話我不太理解,讀了更讓我感動的故事臥冰求鯉,我知道了如果父母疼愛我,我孝順父母,并不是一件難事;如果父母討厭我,我卻還能用心盡孝,那才算得上難能可貴。

王祥是西晉時臨沂人,他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親給他娶了后媽。后媽經(jīng)常虐待他,可是王祥覺得她是長輩,一直都很孝順她。

一年冬天,后媽想吃鮮魚,可到處都買不到。王祥只好跑到河邊,他就用自己的體溫融化堅冰。最終把魚帶回了家,后媽被王祥的孝心感動了。

王祥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我也要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父母累了,我就給他們捶捶背捏捏肩;媽媽胳膊疼了,我就給她揉一揉;有好吃的東西就先讓父母嘗一嘗。當父母老了的時候,我也要天天給他們講故事,做家務;他們提出的問題我都會認真地回答。

《弟子規(guī)》教會了我很多很多,今后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學生。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二

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如果這些事做好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學習典籍,以獲取對自己有益的學問,使自己變得充實。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冬則溫,夏則清,晨則醒,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無常,業(yè)無變”這一段,它的意思是說: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早晨起床之后,應該先向父母問好,下午到家后,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并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放心。外出離家時,必須告訴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還要當面稟報父母自己回來了,讓父母放心。

平日起居作息,要做到有規(guī)律,做事也要有規(guī)矩,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擔憂。讀到這,我覺得我現(xiàn)在的生活真是太安逸幸福了,每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出去玩從來不和父母稟報,等玩累了,天都黑了才不情愿的回家,回家后父母如果嘮叨幾句就會覺得煩躁,覺得他們管的太多,現(xiàn)在想想真是不應該啊。父母這么做都是為我們好,而我們卻沒有做到子女的本分。但至少現(xiàn)在改變還為遲不晚,我以后一定要多讀國學啟蒙,要尊重父母,對人有禮貌,不能出言不遜,要懂得體貼關(guān)心別人,真正從國學中受到人生的啟蒙。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三

暑假里,我按照老師的推薦,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學習了國學文章《弟子規(guī)》,雖然還有一些意思不太明白,但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通過自己的理解,明白了很多道理。

“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是弟子規(guī)第一段。教育,首先是教做人,而我們現(xiàn)在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學文”上,現(xiàn)在我們雖然也有品德課,卻只是背書、考試,之后就什么也沒有了,我們還是應該要多多學習做人的道理。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這句話是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它充分體現(xiàn)出了做人要講信用,說謊話騙人胡言亂語是不可取的。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一句,主要告訴我們對于父母的呼喚,我們要及時答應,對于父母的吩咐,不能遲遲不去行動。

如此良句,還有很多很多,總之,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使我受益匪淺,我要把其中學到的道理應用到學習、生活中去。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點,做一個完美的好孩子。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四

在生活中有許多書讓我愛不釋手讀后感,感悟很深,比方《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意林》,可是讓我受害盜淺的仍是《弟子規(guī)》。

媽媽告知我《弟子規(guī)》里弘揚了我們中華官族多少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告訴了我們良多做我的路理。記得有一地早上,媽媽讓我吃早飯,我實在是實的吃不下,就保持不吃,于是大泣大鬧伏去,讓媽媽很賭氣,我口里也很好受。晚上躺在床上,我拿起《弟子規(guī)》順手打開,書里點第一頁第一言大字就是:“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細細望著書上的講授,回憶早上和媽媽的不高興,我感到很對不訖媽媽,“首孝悌”我作的不賴,可我又不好心念和媽媽該面報歉,于是我用書信的方式跟媽媽說了一聲“對不起”。

《弟子規(guī)》讓我理解了干己的情理從書面知講了咱們禮節(jié)之國的長久歷史,曉得凡事以“孝”替先《弟子規(guī)》讓我養(yǎng)成了很多良惡的習慣是我生涯中的第二位佳老師。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在我三歲那年,媽媽帶我去了學《弟子規(guī)》的義教課堂,這是我第一次學到的作為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課,在那里有許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在義教老師的帶領(lǐng)下,開始了我們?nèi)松谝淮渭w教育課。

每星期我們都會跟著義教老師大聲地誦讀經(jīng)文,老師再一句一句地給我們講解其中的意思,然后讓我們根據(jù)她講的意思去踐行。記得那年的母親節(jié),老師邀請我們的爸爸媽媽來和我們一起上課,在我們背誦完《弟子規(guī)》后,老師讓我們邀請各自的父母站在自己的面前,然后讓我們向自己的爸爸媽媽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謝他們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弟子規(guī)》讓我懂得了感恩和孝順。

《弟子規(guī)》陪伴著我慢慢地長大了……。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五

最近我讀了《弟子規(guī)》這本書,放下書籍,內(nèi)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弟子規(guī)》教會了我什么。

弟子規(guī)主要講述了我們民族千百年來世世流傳的傳統(tǒng)美德,以三字韻語的形式教我們怎樣為人處事,尊老愛幼,真誠待人。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這是弟子規(guī)放在最前面教導我們的話,可想而知,我們最先要學會怎樣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這是做人的基本,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孝順自己的父母,其他也都是妄談。

其次,在這本書中,我不僅學到了要尊重父母,愛護弟妹,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怎樣尊重他人,善待身邊的每個人和物?!胺渤鲅?,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就是說,既然開口說話,就應當要真誠,誠信,說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就不能隨便答應,更不能說謊話或者花言巧語的欺騙別人。

書中教會了我們道理,可是最重要不是光有感悟,更多的是帶著感悟去思考,去做人,做事,并不斷的完善自己,傳承美德。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六

首先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

其次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和別人和睦相處會使我們很快樂。

還有就是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我們也會變得很快樂。

讀完了《弟子規(guī)》我已經(jīng)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提醒自己的,使自己成為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七

希望大家可以說好這四句話,讓文明語言在我們的生活中開始傳播吧!

除了“孝心,孝言”還有“孝行”;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孝敬老人,愛護比我們年齡小的弟弟妹妹們。在長輩們累的時候,我們可以為他們捶背,或是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弟弟妹妹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去幫助他們。我們要用實際行動來踐行對“孝心,孝言”“孝行”地理解。

孝是無所不適的,社會不能沒有孝,生活中更不能沒有孝。凡事孝為先,沒有孝就什么都做不好。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分一秒做起,為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輔導教師:田慧穎。

聯(lián)系電話:15138137076。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八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兜茏右?guī)》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和仄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后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部分?!兜茏右?guī)》根據(jù)《論語》等經(jīng)典編寫而成,它集儒道等圣賢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傳統(tǒng)道德教育著作之綱領(lǐng),是接受倫理道德教育、養(yǎng)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讀物。

“弟子”的意思我認為是:在家指孩子,在學校指學生,在公司指員工,在軍隊指士兵,在社會大眾中指公民。“規(guī)”就是規(guī)范、制度、行為準則。

時過境遷,百事孝為先,孝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jīng)書不可不讀;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唯寬可以寬人,唯厚可以載物。君子以厚德載物。廢經(jīng)廢倫,社會敗壞根由。貪瞋癡慢疑,人心墮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規(guī)則著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根本為枝末,認枝末為根本。為求解決問題,反倒制造問題。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讀《弟子規(guī)》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弟子規(guī)》字里行間,猶如一縷縷和煦的春風拂過臉頰,又如一絲絲甘甜的細雨滋潤心田。讓我們穿越遙遠時空,面對古代先賢教誨倍感溫暖和親切,悄無聲息中精神世界得到凈化。

孟軻的《孟子?離婁上》有言:“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意思是說,即便有離婁的目力,有魯班的技巧,如果不用圓規(guī)或曲尺,也不能正確地畫出圓形或方形,凡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標準和法則。故此“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成為了歷代人們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各行各業(yè)都有不同的條例、紀律、規(guī)則在規(guī)范著人們的行為。

在體育比賽中,正是有了諸多比賽規(guī)則,才有了世界冠軍那驚心動魄的一幕,才有了運動員的拼博和無限輝煌。在交通行駛中,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fā)展,交通工具日益完備驟增,天上有飛機翱翔,地上有機動車馳騁,地下有地鐵呼嘯。正是國家制定了各種交通法規(guī),并與之管理,才避免和減少了無數(shù)次潛在交通危險。國家的法律便成為司機和行人遵守的準則,才有了有條不紊的交通現(xiàn)狀。

漢高祖劉邦與民約法三章,奠定了漢朝四百年之基業(yè)。清朝制定了嚴懲貪官的各種制度,史稱“康乾盛世”,但康乾二帝肅貪都是絕不手軟??滴醺嬷I大臣:“朕觀自古帝王,于不肖大臣,正法者頗多。今設(shè)有貪(tan)污之臣,朕得其實,亦必置之重典?!薄胺矂e項人犯尚可寬恕,貪官之罪,斷不可寬?!鼻〉腔痪眉窗l(fā)布上諭,將貪官污吏與惡棍奸民歸為一類:“貪婪侵盜之員工,上侵國帑,下朘民脂,實屬法所難宥。是以國家定制,擬以斬絞重辟,使共知警惕。此綱紀所在,不可不持。”事實上,乾隆一朝,因貪贓枉法而判死伏法(斬、絞或賜自盡)的方面大員,包括總督、巡撫、學政、鹽政等共有十幾名之多。

從古到今,人們都在追求國泰民安,人們都在追求自由平等。但行為準則、制度法律的建設(shè)才能保證幸福富強,特別是提高每個公民的道德素養(yǎng)才是治國之本。

“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殺人,而不能使人仁”。在懲貪防貪的同時,對公民的思想認識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才是“廉”的倡導。宋、明兩代,曾以懲貪嚴厲著稱,但《宋史?刑法志》中卻有“法令具在,吏猶得以為奸”的記述,朱元璋也有“我欲除貪臟官吏,奈何朝殺而暮犯”的感嘆。

治國需正心,洗心是根本。明仁義禮智信,做溫良恭謙讓,從小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使人的信仰崇高,信念堅定,才能使社會風尚煥然一新,欣欣向榮。

如今,很多家長只關(guān)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把這個“末”看成了孩子未來最大的要素,卻忽視了孩子良好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這個“本”。教育的本末顛倒,導致青少年在成長中出現(xiàn)了種種問題:對長輩失去孝心和恭敬心,公然頂撞長輩、甚至和長輩大打出手。對學校校紀校規(guī)熟視無睹、我行我素,對老師的批評教育置若罔聞。意志力薄弱,遇到小小的挫折,動輒離家出走、跳樓自殺。很多家長都很迷茫,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了?衣食無缺,條件優(yōu)越的他們逆反心理那么強,心靈脆弱不堪一擊。其實造成孩子種種心理或社會問題的根源就在于我們對孩子教育片面性和功利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tǒng)觀念在中國父母思想中已根深蒂固。許多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死死盯住他們的學習成績、在成績方面的要求對孩子沒有讓步的余地。對孩子唯一可以讓步的恰恰是對他們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熟不知這恰恰是我們教育最大失敗的根本原因。

“弟子規(guī)”就是清新劑。德教為先重在行。德教是為政治國和改善社會風俗的首要任務,德教為先體現(xiàn)出了“為政以德”或“以德治國”的意蘊。一是知廉恥。孔子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舊唐書?楊綰傳》中“從政者皆知廉恥,浮競自止”。這些都是強調(diào)要懂得禮義廉恥,要有自我修養(yǎng)意識、大局意識、形象意識,不能因為自己的言行不檢點而毀壞了自己的名節(jié),污染了大好的世間風俗。為官為士者講廉恥,就會規(guī)規(guī)矩矩的做官,正正當當?shù)淖鍪?,就會不阿上,不欺下,不枉法,不貪贓,促使整個社會風氣的淳化。二是重操守。唐代詩人劉禹錫說:“火不侵玉”,真金不怕火煉。他還說:“守法持正,嶷如秋山?!蹦铣喝酥芘d嗣在《千字文》中指出:“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呂氏春秋?誠廉》曰:“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不可奪赤?!笨鬃釉唬骸爸臼咳嗜?,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薄墩撜Z?衛(wèi)靈公》指出:“死必得所,義在不茍?!闭f得最直白、最有力的是文天祥的《正氣歌》:“時窮節(jié)乃現(xiàn),一一垂丹青?!边€有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边@首詩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弟子規(guī)》就是清新劑。修身律己為根本。從政者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有優(yōu)秀的人格。孔子曰:“修己以敬”,認為只有“修己”,才能“安人”、“安百姓”?!犊鬃蛹艺Z》:“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能成天下國家者矣?!边@也就是儒家倡導的“修身為本”的精義所在。修身一般是指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但“修身為本”所主要強調(diào)的是統(tǒng)治者的修養(yǎng),即所謂“君行不能自修,而欲百姓修行者,是猶無的而責射中也”。只有通過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提高統(tǒng)治者的道德境界,鑄就“君子人格”或理想人格,以達到正百官化萬民、治國平天下的目的。就修身的內(nèi)容而言,孔子提出尊禮、處恭、有信、敬事、儉用,孟子強調(diào)仁、義、正、禮、恭、儉,朱熹則歸結(jié)為“修身在正其心”,“修身是修德”。可見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說法,但說到底,修身一方面在于祛邪扶正,保持和發(fā)揮善心與德行;另一方面在于“涵養(yǎng)”正氣。比如“君子坦蕩蕩”的“浩然之氣”,“不食嗟來之食”“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甘耐清貧”之氣,“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邊云卷云舒”的“能屈能伸”之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寧靜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先公后私之氣,“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國忘我之氣、“梨雖無言,我自有主”的嚴于律己之氣等。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處處以大局為重,以國家為重,才能公正廉明,大公無私,使社會正氣上揚。

《弟子規(guī)》就是清新劑。治下先治上,正人先正己。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形成良好世風,雖然人人有責,但其關(guān)鍵不在下而在上,在于政風。對此,先賢早已論之鑿鑿?!豆茏印罚骸爸喂倩?,其要在上”,《孟子》:“君正,莫不正”,《韓非子》:“圣人治吏不治民”??鬃樱骸胺蛘撸?。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君不為正,百姓何所從乎?”《孔子家語》:“圣王宣德流化,必自近始。朝廷不備,難以言治;左右不正,難以化遠”。所有這些論述都表明了“上”之表率作用,君主的言行是社會發(fā)展的導向、百姓文明的指南,官吏的言行是百姓的儀范,要想世風好,先要從上層做起,在位者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使“天下望風成俗,昭然化之”如果上層統(tǒng)治者寡廉鮮恥、貪鄙成風,就不可能民淳俗璞,更不可能反腐倡廉。

讀了《弟子規(guī)》使我認識到依法治國、反腐倡廉是一項艱巨而系統(tǒng)的工程,既要重視制度、法律的外在控制、制約作用,又要重視道德、修養(yǎng)的內(nèi)在自省、自律作用。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培育良好政風世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九

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好思想與壞思想,我們應當分清好壞,從而正確的成長。雖然在這個時代,科技很發(fā)達,但人們的道德素質(zhì)卻一代不如一代,因此我們必須借鑒先人的理念,扳正我們的行為。古人規(guī)定行為有專門的一部書叫《弟子規(guī)》。它是一部經(jīng)典讀物,歸納了做人做事的各項準則。

入則孝。“教”字是左孝右文。古人講“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從何而起?從孝開始?!案改负?,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叫,需敬聽;父母責,需順承”——看似簡單的話,讓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做到了嗎?為什么孝在第一位?因為如果不孝,后面幾項全不用做了。因為生你養(yǎng)你的人你都不尊敬,那么你會尊敬誰呢?如果連你父母的話你都不聽,你還會聽什么呢?你更不會聽老師的,也不會與同學和氣,還有可能成為社會敗類。可以說有地位、人緣好的人都孝順父母。你的一切功名,如果沒有父母,都會虛無。所以,人只要把“孝”做到,就能干一番大事業(yè)。

“悌”就是兄弟友愛。對自己的兄弟要讓、愛。讓就是謙讓,愛就是友愛。古代有個人叫許武,他從小沒父母,自己養(yǎng)育兩個弟弟。把官位給兄弟,把家產(chǎn)給兄弟,自己什么都不要,然后到父母墳前哭,說“我終于讓弟弟成就了”。可見悌道也是很重要的。

“謹”是對人們穿衣吃飯等的一系列要求、應:“冠必正,紐心結(jié);襪與履,俱緊切”可現(xiàn)在有些社會青年,有帽歪戴,上衣不扣,穿著拖板,一身不正氣。經(jīng)典的作用雖然很大,但這些人就是不按經(jīng)典去做,造成世風日下。

“信”就是誠信,既指做事又指說話。“凡出言,信為先;做為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妄巧,事故的人們善于溜須拍馬,看人臉色,忘了“作與妄,奚可焉”尤其是“佞巧”,比如說,爸爸問孩子:“考了多少分?”孩子說:“我在班中不溜!”這就是“佞巧”。

“泛愛眾”總的來說就是互相關(guān)愛,互相幫助,有重要一點“人有能,勿輕誓”就是別人有才能,不要詆毀。有些人一看別人的分數(shù)超過他了,就用一切辦法禍害人家。這就是“輕誓”。其實,《弟子規(guī)》中類似的內(nèi)容有很多,也很全。我只是寫了冰山一角。

說到“親仁”,不客氣地說,人都沒有豬更親仁,豬雖一生為吃、睡,但沒有一頭豬折騰另一頭豬,也沒有一頭豬挖個坑把另一只豬埋了??扇擞?,可見親仁是難得的。

“有余力則學文”,現(xiàn)在人們都讓孩子枉讀書,為了工作??上热俗x書是為了有更高的修養(yǎng),而不是好工作。

“有余力而學文,則文滅其質(zhì);有余力而不學文,則質(zhì)勝而野”誰說的?孔子說的?!凹埳险劚本褪且粋€好例子。有文化嗎?那人文化高。但有理論無實踐,不行。所以,盲目學文是悲劇。

經(jīng)典是成長的標準,只要按照經(jīng)典去做,你的成長就會文明,讓我們文明的成長,為社會做出貢獻。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十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古代圣賢的智慧結(jié)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如果認真閱讀《弟子規(guī)》,了解《弟子規(guī)》的真正含義,那么你一定會受益匪淺。

以下是我對《弟子規(guī)》的幾點體會。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必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yǎng)?!兜茏右?guī)》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之后,它又告訴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多實踐,這樣才能學習好,成為有用之才。讀完《弟子規(guī)》之后,我衡量了一下自己的品行,自己與《弟子規(guī)》中所要求的,確實還有很大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xiàn)在想想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不起父母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是他們對我千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要的東西,他們想方設(shè)法地滿足我,而我覺得這一切都是應該的。有時,父母過于關(guān)心自己,多說了幾句,我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业拿妹?,或許是因為年齡太小,經(jīng)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與父母爭執(zhí),父母該多么難過?。∽鳛樽优?,應按《弟子規(guī)》中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弊钇鸫a做到這些,才能對得起辛辛苦苦拉扯自己長大的父母。

另外,書中提到的“寬為限,謹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心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令我深有感觸。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方面做得最不足的地方。比如老師布置的任務,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就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閱資料,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總是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jīng)常犯的。在讀了《弟子規(guī)》之后,我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后可以按照《弟子規(guī)》上面所說的去做,相信我的學習成績會更上一層樓。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十一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是啟蒙養(yǎng)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很多人說現(xiàn)在的大學就是“由你玩四年”,“大學是墮落的天堂”。大學生從高中煉獄式的生活,一下解除了監(jiān)督、管束、約束,獲得了空前的幾乎令人窒息的自由權(quán),到了一切完全由自己規(guī)劃管理的國度,很多人面對這種情況驚慌失措,無法順應承擔。相應的表現(xiàn)就是:早晨七點起床算早,六點起床幾乎不可能,八點是正常,更有甚者,周末昏睡到十一二點,或是整天不下床。熬夜成了大學生活的標志,享受風習彌漫整個校園。漸漸的我們的大學生越來越羸弱,喪失了夢想、拼搏激情的同時,也失去了基礎(chǔ)性的身心健康。漸漸的,我們的大學生越來越消沉,灰色成了校園心情主調(diào),人生無趣人生沒有意義的論調(diào)也甚囂塵上,大肆彌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衍生的問題愈演愈烈。迎對問題的同時,一種呼喚,探索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聲音和努力也日益顯現(xiàn)出來。

我在這種背景下重讀了《弟子規(guī)》,當然也是伴隨著“國學熱“,返回傳統(tǒng)的潮流,重讀文化經(jīng)典作品,社會反思和尋求的浪潮是呼應的。也許大學生浮躁頹廢現(xiàn)象本身就是與社會整體性浮躁一脈相連的.,就是社會現(xiàn)象的一部分?!度纸?jīng)》《百家姓》《千字文》《蒙學》等等傳統(tǒng)教育書目在教育界學術(shù)界輿論界紛紛拉開了熱帷,然而究竟要推崇到什么程度,以怎樣的視角重新解讀,怎樣把握好度以適可而止,這仍是值得考慮商榷的問題,也是需要留待時間來解決的問題。

我讀《弟子規(guī)》有種重受教育的感覺。都說人是善忘的生靈,又是無知愚妄的動物,我們小時候接受學校教育的時候,一言一行,舉止言談都是有師長諄諄教誨,加以引導著的。規(guī)范不需要我們?nèi)ふ易詠頃蛭覀冋咽?。然而社會自以為這種教育可以一勞永逸,刻印在我們意識里,在今后將永恒的發(fā)揮作用。然而事實是我們越來越迷惘。道德規(guī)范意識越來越模糊。放任自流的結(jié)果是使我們一大部分人是非真理標準的混淆、模糊、失真。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要比初高中生的整體水平高,而學生的整體道德水平又比大學生高,大學生的比社會人員高,人的群體道德修養(yǎng)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我們的倫理道德拯救迫在眉睫。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guī)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還是讓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多聽聽《弟子規(guī)》的聲音吧!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十二

孝,乃中華之傳統(tǒng)美德。而作為子女,首先我們便要做到孝敬父母,心存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所以《弟子規(guī)》的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最先體現(xiàn)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都是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做不到,平時感到做得不錯,可仔細回想,做得并不是經(jīng)善盡美。一個孩子從小不知道如何孝順父母,長大后的人際關(guān)系一定很糟。孝敬父母,是我們成人的第一條。

二、恭。

待人接物無不需要懷著一顆恭敬之心,佛法里說,人有四“德”必須報答:父母、師長、國家和眾生。父母之恩是孝;師恩是無私;而今天如果沒有國家,沒有一切的政治措施,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在安定的社會里,無法正常的讀書學習,無法幸福地生活在這片天地。我們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眾生努力的結(jié)果。時常懷有感恩之心,感恩老師、同學、家人,對他們懷有恭敬之心,人才不會那么自私,世界也不會有那么多不滿和怨言,人才會獲得開心,社會才會和諧溫馨。懷有恭敬之心,是我們成人的第二條。

三、謙。

為人要謙虛?!叭粢路麸嬍?,不如人,勿人戚”。看到這句話,猛然間我想到了“君子憂道不憂貧”這句古話。而回到現(xiàn)代,我在偶爾間聽到媽媽和小姨說,妹妹幼兒園門口,一個小女孩竟然對他的同伴說送自己上學的是他家的司機,而那明明是女孩含辛茹苦的父親。謙虛,真的是一種很美好的品質(zhì)。謙虛,是我們成人的第三條。

征服一座高峰,我們唯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一座高樓的建成,需要一石一磚的堆砌;一部宏偉的樂曲創(chuàng)作,需要每個樂章、每個音符的協(xié)調(diào)。同樣的,建立和諧社會需要每個社會成員的努力。可以說,要想取得大成就,必須先從做人開始,而《弟子規(guī)》就是一本教我們做人的書。欲成事,先成人。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十三

上星期,校長推薦我們讀《弟子規(guī)》這個教我們做人的書。就像總敘里面說的:“弟子規(guī)圣人訓”。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就是“入則孝”,它告訴我們: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當先。

每節(jié)課前5分鐘左右,朗朗的讀書聲:“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在這讀書聲中,我臉紅了,我頓時想到了我在家里的——不禮貌、不尊重。

我們的確應該好好的反思一下。

我讀到第一句時就想到了:有時父母叫一聲,我們沒有答應他,父母以為我們沒有聽到,就會多叫幾聲,我們反倒覺得厭煩,去頂嘴……。.

讀完這一頁,我感受頗多: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這使我想到了,我生病的時候,父母也是“藥先嘗”,也是“晝夜侍不離床”雖然那時候,已經(jīng)病的不輕,也看不清父母的樣子,唯一看得最清晰的就是父母為了我著急的神情。

現(xiàn)在我呼吁大家做到這弟子規(guī)上的每一句詩句、呼吁大家給父母一封檢討書,做到以下幾點:

1一定要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

2為什么自己所犯的事是錯?

3父母對于自己的辛勞表現(xiàn)(事例)及表示感謝。

4認清自己為什么會做那些事?

5提出合理性建議,在什么情況下自己會尊敬父母。

6懇請父母尊重自己的意見從而教自己做人的禮儀。

7表示態(tài)度以及將來的學習禮貌計劃請父母放心。

好了這次《讀弟子規(guī)有感》就到這里,大家肯定也有說不完的話,下次再見!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十四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文明是唯一不曾終絕而綿延啟蒙教育的。

在眾多的啟蒙教材中,《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千字文》、《唐詩》等文字簡練、合轍押韻、內(nèi)容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對我們語言能力的開發(fā)和良好品行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弟子規(guī)》的作者李毓秀年輕時,在科舉不中之后,就放棄了仕進之途,終身為秀才,他精研《大學》、《中庸》創(chuàng)辦敦復齋講學,被人尊稱為李夫子。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是教育兒童為人處世規(guī)范的啟蒙書,是以倫理道德教育為主的蒙學讀物。對于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學習、如何“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最后養(yǎng)成健全的道德品質(zh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清朝后期成為廣為流傳的兒童讀本和童蒙讀物。

《弟子規(guī)》其內(nèi)容以《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而愛,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主體精神,全文分為五個部分,三字一句,兩句一韻,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學等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是啟蒙端正,養(yǎng)成忠義家風的最佳讀物。

為圣人,比如我們偉大的孔夫子,他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道德理論一直流傳至今,為中華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我們生活中真正做到這些道德行為言論的人非常的少。

我們?yōu)槭裁床蛔鲞@種被所有人稱贊的人呢?讓我們一起傳承和弘揚偉大的中華文化,為祖國的偉大事業(yè)作出努力,作出貢獻!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十五

《弟子規(guī)》全文共分八個小節(jié)。第一節(jié)是總述全文內(nèi)容,后七個小節(jié)分別向我們講述如何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人。

第二小節(jié)《入則孝》告訴我們要善待父母,要在心中和行動上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孝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為先”,"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出門時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時也要通報一聲,以免讓父母掛念,這樣簡單的小事情,然而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我深深的反思。

《出則弟》告訴我們要尊敬長輩,謙虛禮讓,《謹》是指我們在言行上要謹慎,養(yǎng)成好的習慣。正如這句話"冠必正,鈕必結(jié)"這是最起碼應該做到的小事,我們不必像子路那樣為了帽子而死,只要做到起碼的端正就可以了。

《信》告訴我們要言而有信,信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只有做到誠實守信,說好話,不說謊話,才能不斷走向成功,光誠實守信還不夠,還要平等博愛,與他人友好相處。"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要和別人斤斤計較,給人家要多一點,拿人家要少一點,這樣才會與別人友好相處。

有了好的德行,如果還有多余的精力,就要好好學習知識,而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卻與之相反,只講究知識,不講究品德,結(jié)果培養(yǎng)出一批有才無德的年輕人,這是最應該注意的。

學習文學典籍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它會陶冶我們的情操,鍛煉我們的意志,提升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讓我們在古典文學的熏陶下做好人,行好事,說好話,爭做圣賢之人。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十六

最近看了《弟子規(guī)》。首先《弟子規(guī)》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其次《弟子規(guī)》也教會了我們很多傳統(tǒng)美德。所以在閱讀《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我有了很深的體會。以下是我的感受:

“親愛的我,孝難,親親我,孝。”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孝,尊重父母親人。

第二部是《做兄弟》,教我們?nèi)绾闻c人相處。比如“道友兄弟,道公兄弟,穆兄弟,中國孝道?!币馑际牵盒值芘笥阎g要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如果他們不和諧,父母應該擔心你。和諧了,就失去了父母的牽掛,相當于孝敬了父母。所以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和睦相處,這樣父母才會為我們高興,我們才會更幸福。

我們應該永遠小心我們的生活。俗話說:沒有規(guī)則能造就方圓。穿帶紐扣的衣服,要整潔,符合自己的身份;適量飲酒,不要喝醉,不然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在背后議論別人的長短,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要計較小事,這樣人會變得很幸福。

仁,就是善良和仁。善待他人、親人、朋友和同事.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但是“仁者”又有多少呢?俗話說,人無完人!只要我們盡力去做該做的事,至于別人怎么說,那是他們的事!

通過閱讀《弟子規(guī)》,我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當然,光學習是不夠的,還要有實際行動和一個實踐的過程。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十七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弟子規(guī)》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德行是不可分割的:是則是,非則非,一點都不能含糊?!比诉@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做人。而做人要從孝悌來入門——古人深知這樣的道理,于是他們傳承給我們一些最寶貴的做人經(jīng)驗,而這些都記錄在《弟子規(guī)》里?!兜茏右?guī)》這本書出自于孔子的筆下。這本書主要是圍繞著“孝心,孝言,孝行”而創(chuàng)作的一本古詩詞。讀了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讓我先來說說“孝心”吧!孝就是孝敬的意思,心就是我們的愛心,而孝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有一顆孝敬尊重長輩的心。我們時時刻刻要考慮到父母和長輩地感受,想著要為他們做些什么。愉快而迅速地完成我們需要做得事?!靶⒀浴笔钦f:我們在對長輩、父母、同學、朋友說話時一定要文明用語,這樣的話別人就會認為你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我認為每天對爸爸媽媽說的四句話是每位同學必須具備的:1.早上起來對爸爸媽媽說聲:“早上好”2.到了學校對爸爸媽媽說聲:“再見”3.回到了家對爸爸媽媽說聲:“我回來了”4.睡覺前對爸爸媽媽說聲:“晚安”如果你做到了并且對爸爸媽媽說了,這樣的話爸爸媽媽就會認為你已經(jīng)長大了,而且會很開心。希望大家可以說好這四句話,讓文明語言在我們的生活中開始傳播吧!

除了“孝心,孝言”還有“孝行”;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孝敬老人,愛護比我們年齡小的弟弟妹妹們。在長輩們累的時候,我們可以為他們捶捶背,或是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弟弟妹妹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去幫助他們。我們要用實際行動來踐行對“孝心,孝言”“孝行”地理解。

孝是無所不適的,社會不能沒有孝,生活中更不能沒有孝。凡事孝為先,沒有孝就什么都做不好。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分一秒做起,為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十八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彼囊馑际牵翰还芨改浮⒂H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現(xiàn)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于別人怎么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通過閱讀《弟子規(guī)》,我感悟道理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當然光感悟還是不行的,還要有實際行動,還要有實踐的過程。

學習弟子規(guī)有感篇十九

經(jīng)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了夜空;它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裝點了沙土;而如今,它似一個知識庫,照亮了我們的心靈。

首孝弟。

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卻多了一份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yǎng)我們長大。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他們總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時候,我總把這當作是天經(jīng)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他們的辛苦。現(xiàn)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父母的責任。

次謹信。

謹,是指我們在行為上要謹慎,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有嚴謹?shù)膽B(tài)度,不能隨隨便便。信,是指做人要言而有信。誠信的養(yǎng)成不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只有通過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化作自覺的行動。良好的教育猶如春風化雨,一個社會,無論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都要高度重視對公民的教育引導,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yǎng),在全社會樹立誠信光榮的社會風氣和強有力的輿論氛圍。讓每一個公民都投入誠信建設(shè)之中,讓誠信教育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所以我們要學習弟子規(guī),永遠記住——凡出言信為先。

泛愛眾。

泛愛,就是博愛的意思。“愛人者,人恒愛之”。其實圣賢的存心也就是這種泛愛眾的存心,這種存心的根在于孝悌。對父母孝順,對兄長敬愛,他就能夠拓展自己的心量。對一切的父母、長輩都如愛父母一樣愛他們,對一切的兄弟都如對自己的兄長那樣敬愛,這就是“泛愛眾”。愛是從“心”從“受”也就是說要用心去感受。感受對方的需要,對方需要什么,我就盡力地滿足、幫助他,這就是愛心的流露。所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這就是一種愛。《弟子規(guī)》要我們做到的愛是無私的愛心,完全為人,絕不為己的這種愛心。它是無條件的,正如父母愛我們一樣。父母愛我們是無條件的奉獻,他們并不要求我們將來報答,那是一種無私的愛。

余力學文“有余力,則學文”強調(diào)了只會學文而不力行就容易使人浮華虛躁,不學文只是一味力行則容易執(zhí)著自己的看法,無法真正契合真理,從而流于粗陋膚淺。這對我們嘉聯(lián)強調(diào)的知行合一有更進一步的啟發(fā)意義。知而不行,容易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行而不知則會多走彎路低處徘徊。一定要善于把知道的馬上轉(zhuǎn)化為行動,也一定要把自己的言行時時去和圣賢比照和看齊。

《弟子規(guī)》是中華文化的經(jīng)典,它特殊的魅力感染著每一位炎黃子孫?!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如果人類作砂,社會作紙,那么社會規(guī)則便是膠水,人類與社會相輔相成,人人各處其位,各盡其責,共同凝聚為一個堅實的集體。而如果沒有規(guī)則的話,那么人類將是一盤散沙。

我相信,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們?nèi)祟愡@一顆顆砂礫將會與社會這張紙構(gòu)成一幅美妙絕倫的圖畫。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829213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