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精選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5 09:15:13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精選13篇)
時間:2023-12-15 09:15:13     小編:筆塵

通過讀后感的寫作,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那么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首先,我們可以先仔細閱讀文學作品,理解其中的情節(jié)、人物和主題。然后,我們可以思考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挖掘其中的深層含義。接下來,我們可以結(jié)合作品的一些經(jīng)典臺詞或場景,以及自己的觀點和思考,展開寫作。在寫作過程中,我們要盡量避免簡單堆砌情節(jié)和人物的描述,而是要思考作品背后的意義,進行理性分析和準確表達。此外,我們還可以適當引用一些相關的文獻和評論,以豐富我們的觀點和論述,提升讀后感的深度和廣度。不同讀者角度的讀后感范文中體現(xiàn)了多樣化的思維和閱讀經(jīng)歷,希望能給大家?guī)韱l(fā)和思考。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一

書的扉頁,作者題記——上帝之所以先造出男人,并不是因為男人比女人優(yōu)越,而是因為男人比女人好造。上帝先造出男人這個代替品后才去造女人。當上帝把女人造出來后,上帝造人的任務也就完成了,于是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女人!母親的工作正是上帝的工作。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教育,為什么有的家長每次管教不好自己的孩子,還無理取鬧,歸根結(jié)底是母親出現(xiàn)了問題。多少年輕的小姑娘在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做了母親。她們不會教育孩子,不知道母親這個終身制的工作是需要學習的。她們只會依樣學樣,別人怎么教她就怎么教,自己母親怎么教自己,她們就怎樣教自己的孩子。這種長期連續(xù)的教育,也是任何一個老師的影響都無法比擬的。

長期共同生活形成的母子感通、母子情結(jié)是母親對孩子施加教育的最好條件,而母子之間無可替代的信任感,讓母親比誰都能更及時把握孩子的思想脈搏,而這一點是任何一個老師終極一生也不能達到的。

老師的是百分率教育,但母親施行的則是全概率教育。母親教育一旦受到動搖,它給孩子帶來的就會是整個生命的崩潰,因為老師給的僅僅是知識的教育。

僅以此文與各位同業(yè)老師又是父母的兄弟姐妹互勉!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二

在讀完王東華教授寫的《發(fā)現(xiàn)母親》實踐本后,又讀了《發(fā)現(xiàn)母親》上冊。我把讀后感悟,說給你聽。

王東華教授說,母親是一種職業(yè),每個女性應該不負使命,認真履行職責。我曾經(jīng)一度為照顧孩子而苦惱,我慶幸遇見并讀完這本書,讓我倍加珍惜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

昨晚,夜半醒來,發(fā)現(xiàn)兒子蜷縮著身子緊挨著我,替他蓋好被子,捏捏他熟睡的小臉,忽然心生出感動,也不由問自己:“兒子依偎著自己,在媽媽懷里撒嬌,這樣的日子還有多少年?”

已經(jīng)六歲的兒子,早已到了跟我們分床睡的年齡,可是分了幾次分不開,此刻很慶幸自己當時放棄跟兒子分床,否則哪還能感受到這么溫馨的時刻。

在兒子兩歲左右,陸續(xù)開始給他讀書,因為是男孩子,有意識給他讀一些科普和歷史類的書,本以為收獲不大,沒想到一次餐桌上吃飯,兒子用餐椅的靠背當成高氣壓,用餐桌當?shù)蜌鈮?,并說高壓的氣流是向下的,低壓的氣流是向上的,驚喜于他的成長和進步。

五歲時,我利用兩天時間,帶他看了最想讓他學的跆拳道班,繪畫班和鋼琴班,他毫不猶豫選擇鋼琴班,我曾一度為他選擇鋼琴班而失望多時,但當他忽然有一天嫻熟地談下一曲《春之歌》時,當他晚上睡覺前要求聽一聽鋼琴曲“享受會兒”再睡時,在他迫不及待要給小伙伴們一起分享他最喜歡聽的《菊茨郎的夏天》時,當看到他在班里給小朋友們彈下電子琴,并跟我說“媽媽,我發(fā)現(xiàn)鋼琴和電子琴最大的區(qū)別是,彈鋼琴很輕松,彈電子琴時兩條腿老不自覺發(fā)顫”……我就暗暗為當初沒有扼殺他的愛好而慶幸。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三

母親,當每個人見到這個詞,內(nèi)心都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而我在讀這本書時也是這樣,心里暖暖的,不僅僅如此,我還一直懷著尊敬的感情,因為我是母親獨自帶大道十二歲的,所以我對“母親”一詞感受更深刻。

在讀《發(fā)現(xiàn)母親》時,更發(fā)現(xiàn)“母親”是一種職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份職責。在書中,作者講到:偉大人物的塑造都離不開偉大的母親,母親是孩子的總設計師;童年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舉足輕重的位置,猶如樹根與樹;培養(yǎng)一個成功的孩子不僅僅是智力和知識的培訓,還有意志、品德和氣概。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

這些話語能夠引人共鳴共感共嘆的書,閱讀之后讓人的心久久難以平靜、回味無窮的書,因為教育與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息息相關,與國家的強盛興衰密不可分。

這本書從理論高度說明了母親在“人口再生產(chǎn)”中的重要作用,書中還列舉了大量事實佐證了母親在孩子一生中的不可替代。讓我對母親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對母親與子女之間的骨肉親情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蔣介石母親對他的心理支持讓他直到其母去世多年仍影響深遠,居里夫人成功教育孩子的典范讓我感觸頗深。書中還提出了許多觀點,如:嬰孩的一年等于十年,零歲教育、兒童智力能力發(fā)展遞減法則、“氣概”大小決定孩子一生、要重視兒童的“習”和“育”等等,都對我深有觸動。認識到現(xiàn)在女兒與優(yōu)秀孩子的差別,一部分是小時候我對孩子的教育與優(yōu)秀家長就存在著差別造成的。同時也深深感到社會遺傳、生理遺傳及傳統(tǒng)觀念的可敬與可怕。

全書從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闡述了母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母親的教育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在書中作者從古到今,從中國到世界旁征博引用許許多多的活生生的事例佐證了母親的偉大和母教對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遭毀滅,如同航船還未起錨就己翻沉。家庭、學校、社會在孩子長的過程中都應該擔負起責任,去教育孩子們,這也是孩子們應該得到的權(quán)利。

孩子教育的第一步更是關系重大,那就是孩子長的家庭和孩子的父母。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無比圣潔的,心靈如雪一樣純凈,面對這樣的孩子作為父母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是否誠惶誠恐的想過你要拿什么給予你的孩子。你該為孩子做些什么,你要把孩子教育怎樣一個。這絕不是給孩子最好的物質(zhì)就可以做到的,更不是用很多的金錢可以買到的。

身教勝于言教,比身教更重要的是一個家庭的家風。我們每個人從不同的家庭中走出來,無不帶著各自家庭的印記。一個不太恰當?shù)谋扔?,一個民族有傳承的文化,一個家庭也有家庭應該崇尚的價值觀,在一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便打上了一個家庭的印記。我們經(jīng)常與一些孩子的家長交流,交流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家長的行為帶給孩子的影響是最明顯的,有的家長表現(xiàn)的沒有教養(yǎng),他的孩子必然也是那種頑皮的孩子,我們都知道這并不是遺傳,而是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耳濡目染。相反,一個有責任的家長,即使孩子身處非常不利的環(huán)境或者家庭遭遇重大變故,也能以一個家長的責任化解不利因素,使孩子在家長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教育不應該在學校由教師開始,而應在家庭里由母親開始。我記得福祿培爾曾說:“國發(fā)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quán)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fā)母親——人類的教育者?!边z憾的是真正理解這一意義的人卻很少。因此,做一個好的母親,對養(yǎng)育孩子來說是多么重要。我們不是天才,但我們可以是天才的母親。做到這一點,這就需要一個正確的教育方法,它沒有一定的模式,但讀了這本書后,我想只要鼓勵孩子去相信自己,使他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力。同時用各種教育方法來教育他,防止他驕傲自滿。盡管要花很大的工夫,但我想最終一定會獲得圓滿的成功。教育不應當只從智力上著眼,必須力求使受教育者變得更加敏銳、文明,更加寬容、仁慈。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在唐宋時期女性的文化素質(zhì)普遍較高,甚至高于現(xiàn)代。比如唐宋八大家中,幾手每個人都有一位識書達禮的母親,他們的成名與母親從小的教育不無關系,歐陽修之母更被稱為千古名母,歐母畫獲的故事流傳至今。

輩子的老教師,榮獲過無數(shù)的榮譽和證書,但是從來沒有這種發(fā)現(xiàn),準確的說他是個教授知識的優(yōu)秀老師,而非真正的優(yōu)秀教書,因為他們不懂得什么是教育。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簡單的說是學習不足,如果說我們老師們經(jīng)過專心而嚴格的訓練的話,那也是在上大學時期,而工作之后所從事的都是教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而非真正的教育研究。

這讓我想起了書中導論中美國著名母親斯特娜夫人的一段話:中國是最早開設學校的國家,盡管如此,他們的文明落后了。這是由于他們沒有認識到婦女教育的必要。過去,中國人認為婦女不應受教育,因此,中國大多數(shù)婦女是文盲,也不進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親教育的國民決不能成為偉大的國民。

所以母親不論事業(yè)多么輝煌都不應放棄母親的責任,許多成功女性以孩子的不成才為代價而倍受人尊敬,其實這正是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居里夫人的成功無人能比,但依然把女兒培養(yǎng)成了諾貝爾獎獲得者。

有那位女性能比她的工作更忙,以至于不能照顧孩子。如果因為工作而放棄對孩子的教育是錯誤的選擇,你的工作可以由更多的人去做,但孩子因此被毀掉的一生卻是永遠沒有人能彌補的,對于母親工作孩子應該兼顧,如果不行,應該毫不猶豫的選擇孩子。生下孩子就要為孩子負責,也是為國家負責,把一個合格的人送進社會是比自己工作更重要的事。

做一個好母親并不只是生下孩子給孩子喂飽這么簡單,母親不能只是用手把孩子捧起,更要用心把孩子捧起來。母親喂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奶水更應該用自己的精神素養(yǎng)喂養(yǎng)孩子幼小的心靈。因此母親要有足夠的自我認識,知道自己肩負的是怎樣重要的便命。

小樹苗只有扎根土地才能長大,樹苗是孩子,土地是母親,小樹苗能長多大多高取決于土地是否有是夠的營養(yǎng),沙漠里長不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缺乏智慧心靈貧乏的母親是不能教育出一個聰明而具豐富精神素養(yǎng)的孩子的。今天的母親在現(xiàn)在這樣好的條件下如果還不能為孩子的成長負起責任那就是不能原諒的錯誤。

精神教育孩子引導孩子走進陌生的社會。從《傅雷家書》中可以看到,當傅聰長大成人走向社會之后,遇到的許多人生問題都得到了父親很好的幫助,傅聰?shù)某晒εc父親有直接關系。父親和母親的良好合作能讓孩子得到更完善的教育。

“江山是銀,母親是金?!蹦赣H不僅僅是生育孩子的生身之源,更是人格和品質(zhì)塑造的第一老師。人們不僅需要關心母親,更要給為人之母營造做母親的環(huán)境,讓每一個母親都成為孩子成材的推動搖籃之人。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四

前段時間,讀高萬祥老師的教育隨筆《我的教育苦旅》,得知這本書《發(fā)現(xiàn)母親》;我看了高萬祥老師推薦后,那時恨不得馬上去圖書館借來。

當我在圖書館,靜靜的閱讀,我的心靈被震撼,被作者那種有先見之明所折服。剛開始我和其他同學一樣以為這是一本教人如何做母親的書,我身邊的許多同學見我看這么厚一本書(差不多600頁)很驚訝。這么早就開始關注母親的事:如何做母親,如何教育小孩。

可是當我看完整本書,我發(fā)現(xiàn)其實我們當初的想法都錯了,作者在全書中幾乎沒有論述過如何作何做母親,告訴你做母親的細節(jié),而是提倡一種理念:讓我們關注母親,關注母親教育,母親教育的重要性,及我們國家母親教育的落后,我們?nèi)绾无D(zhuǎn)變這種觀念等等。

作者在書中說,我們國家的許多職業(yè)都要經(jīng)過學習、培訓,要考試:會計專業(yè)、計算機、電工、鉗工等等,特別是現(xiàn)在提倡專業(yè)化的時代,各行各業(yè)都要經(jīng)過專業(yè)人員經(jīng)過大學期間認真學習。而我們母親呢,很多人都是憑經(jīng)驗,沒有學習過,接受系統(tǒng)的母親教育。很多人都是“無證上崗”。做了母親之后都不知道如何做母親,即使是我們許多做老師的,都如此。都停留在感性階段,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栽花的人需要懂得的栽花方法,花才能養(yǎng)好;養(yǎng)蜜蜂的人先要懂養(yǎng)蜜蜂的方法,蜂才能養(yǎng)好……養(yǎng)蠶,養(yǎng)豬,養(yǎng)羊都如此,而我們養(yǎng)、教育孩子的母親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教育,對教養(yǎng)孩子的方法,事先沒有準備,事后又很少人去研究……真是個奇怪的事”。

在這我想起我國著名社會學家潘光旦說過“我們國家的師范教育也一樣的很不著邊際,它只教人如何做人家的兒女的老師,沒人教如何母親,做自己兒女的老師”。我還想補充作者在書中的一句話,讓我刻骨銘心那就是:“我們的師范學生總是被諄諄告之要獻身教育培養(yǎng)人類,可是卻沒有個人教授他們:教育學生應該先教育自己的孩子開始”當我讀到兩句話,我覺得他們說的偏激,當靜心想時,的確如此,不但這樣,即使我們現(xiàn)在的師范教育也是很多不合理的,很落后;我們在大學里要學習許多課程:有專業(yè)課;有公共課:馬哲等等;和公共師范生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教育評價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等,還有大學英語或者還有其它。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師范生教育的課程有多少,占我們的大學四年學習課程比例有多大?當我靜心想時,發(fā)現(xiàn)二十分之一的比例都沒有。

我們師范生在將來是教書育人的教師。教書就是教我們的專業(yè)知識或者還有其它,育人要我們懂地教育學生,在專業(yè)知識對于我們來說在大學的課程里還算挺多的,但是在教育類課程少的得可憐;而我們做老師的不但要教好我們將來的專業(yè)課,還有懂得育人,育人需要我們懂得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等。也許有人說,這些我們不是學過嗎?是的,我們學習過,但是我想對于我來說,我都很客氣還給老師了,其他同學我不知道如何?你們還精通嗎?這段時間我在看《人文教育:理念與實踐》《現(xiàn)代心童心理學》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讓我深感到我們師范教育專業(yè)設置的不合理性、不科學,在這我也許是真的無病呻吟了,但我想引用前段時間看的特級教師吳非的教育隨筆《前方是什么》的一句話“是杞人憂天?是無事生非?是大驚小怪?事關教育,當然是大事”。

將來,我想做個好老師,有思想的老師:我必須要不斷讀書和思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五

“上帝之所以先造出男人,并不是因為男人比女人優(yōu)越,而是因為男人比女人好造——上帝先造出男人這個試驗品后才造女人。當上帝把女人造出來后,上帝造人的任務也就完成了:他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女人!母親的工作正是上帝的工作!”這段話是《發(fā)現(xiàn)母親》這本書的卷首語。我們都知道要開車,先要考駕照,很多行業(yè)都要先培訓再上崗。但我們當中有多少人是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先學習怎樣做父母呢?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給他把尿、喂奶、止哭之類的瑣事,已經(jīng)讓年輕的父母忙的焦頭爛額,更不要說去實施自己的教育計劃了。有句話說的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真是這樣嗎?想問一問大家,你對三歲之前的事能記起來多少?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人生的頭三年是在組裝大腦。開始,腦細胞純粹是自然狀態(tài),因此不能發(fā)揮作用,嬰兒出生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智力的發(fā)展,逐漸出現(xiàn)連接著細胞與細胞之間的橋梁一樣的突觸,只有眾多的細胞互相拉起手來,才能處理外界的信息,表現(xiàn)出頭腦的特有作用,這些腦細胞的連接,正好相當于0歲—3歲這一時期,半歲時,嬰兒的腦重是出生時的兩倍,三歲時可增加至成人的80%。3歲之前,寶寶的許多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性格都基本形成,這是因為有興趣的神經(jīng)通路會越來越發(fā)達,不用的會消退,由于腦的結(jié)構(gòu)基本形成,以后的改變就少得多。所以,教育孩子的書不應該做了父母之后才去讀,而應該讀通讀懂之后才去做父母。

我個人覺得優(yōu)秀及成功的孩子必然擁有非同一般的氣質(zhì)和內(nèi)在成功要素,同樣在一群身體正常其潛質(zhì)一樣的孩子中為什么有的孩子到后來變得非常優(yōu)秀而有些卻變得如此平庸!在一些成功的孩子及家長身上我希望能夠提煉出其教育的精華所在,因為不管是特殊教育還是普通教育,他們成功的精髓都是一致的。以下是我對這方面內(nèi)容的感悟和整理的一些他人的案例。

中國人講究孝道,在家庭中必須懂得孝敬父母,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懂得孝敬父母的孩子必然擁有一顆愛心,讓孩子學會尊敬自己的父母及長輩,懂禮貌,這是一個人的安身立命的根本。做父母的要身體力行,讓孩子在家庭人際交往中學到并體會到什么是愛,什么是關懷,在他成人后也必將善待他人,并受人尊重和愛戴,同時會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他一起工作,學習,孩子與他人的溝通協(xié)作能力也將會大大提高。

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很少讓大人操心,即使不怎么管他,他都能自己去做該做的事情,而有些孩子,你即使打了,罵了,說了,依然我行我素,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這是因為孩子本身很多需要他自己做的事情被長輩代勞了,這導致了孩子行為能力的低下,對家人的依賴程度加強,造成了孩子在家無法滿足他的需要時,易發(fā)脾氣,而在外人面前則表現(xiàn)出不敢交流,沒有安全感,封閉自己等不好的行為方式。

有些家長對孩子往往表現(xiàn)出強烈的保護意識,當孩子需要什么,當孩子想要得到什么,都會盡可能的滿足孩子??傁胫灰尯⒆映蕴潱尯⒆拥玫剿胍囊磺?,直到孩子在一次次滿足中失去了他應該得到的鍛煉機會,從而變成家里是霸王,在外卻很膽小,而這樣的孩子進入學校,則會容易產(chǎn)生沒有安全感,無法盡快融入學校正常的教學及生活。有些家長則是堅持所有一切可能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一定讓孩子獨立去做,在不斷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的過程中孩子在獨自完成中收獲了自信,為此孩子知道那些事情我能做,那些事情我可以做的更好,從而收獲成功的快樂,并慢慢形成一種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就是培養(yǎng)孩子在思想上的成熟,做事的條理性,這樣孩子可以在自己主動安排自己的時間去做該做的事情,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個有自信的孩子,其特點是敢于并善于與他人溝通,做事膽大心細。自信的獲得應該來自多方面的培養(yǎng),但是目前的教育體系一個學生獲得自信更多來自他的學習以及成績,因為這是中國應試教育的弊端,這是一個誤區(qū),優(yōu)秀的孩子不一定從小看他的成績來判斷,而是著重挖掘他的潛質(zhì),而這些潛質(zhì)就像我們平時播種耕耘一樣,到了一定階段自然會生根發(fā)芽,到一定階段會促進孩子的成績提高。

一位家長在他的日志上寫他兒子喜歡吹單簧管,吹的還是不錯的,結(jié)果第一次要登臺表演,孩子心里蠻緊張的,經(jīng)過多次練習,到表演的那一天,還是有些緊張,爸爸就告訴他:“這是一個心理的一道坎,你邁過去了,以后你都不會膽怯了?!绷硗膺€告訴孩子,爸爸就在臺下聽,你就當吹給爸爸聽。結(jié)果那天表演很成功,從孩子開心的表情中感覺到他收獲了自信。

所以自信是來自于孩子有勇氣完成一件事,在不斷完成他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后,自然會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而這顆心臟會時常告訴他:“你能做到!你一定行!”

父母總是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為了這個家在外面工作如何如何辛苦,又要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照顧他的生活,反正你說了n多道理,他可能知道,但他無法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讓孩子勞動起來,他才會明白勞有所獲的道理。

一天讀小學的兒子問他媽媽要五塊錢,媽媽問他要錢干什么,他說天熱要買冰棒吃,結(jié)果他媽媽沒有給他,他氣的不得了。后來爸爸問他,到底為什么這么生氣,孩子說的理由讓他感到意外,孩子說同學有時請他吃冷飲,次數(shù)多了,他自己都不好意思,所以想得到零花錢,來回請同學。爸爸覺得他的理由非常充分,便給了他五塊錢,但又不想以后直接就給他錢,因為你給予他的,他可能會覺得理所當然,所以爸爸問孩子:“以后想得到零花錢嗎?”,孩子點點頭,爸爸接著說:“那我給你一個掙錢的機會怎么樣?”,他聽了很高興,忙問是什么機會,爸爸便告訴他:“以后大人做飯,等大家吃完飯,你把碗筷洗了,廚房收拾干凈,客廳地面打掃干凈,按照這里最低工資標準乘以你勞動時間和八小時工作時間的比值,算下來每周給你六元”,從此以后家里飯后的家務勞動就交給了他,剛開始他做的挺好,但時間一長他就有些不那么仔細了,這時在扣他工錢的時候會跟他說:“如果爸爸媽媽在單位工作不仔細認真同樣也會掙不到錢,老板也會扣工資的!”,甚至有一次他突然對爸爸說:“老板,今天能不能請病假?”,他舉起一只手,原來有一點小擦傷,他碰到水有些痛,爸爸便告訴他,如果父母也因為這一點小毛病請假,我們同樣在老板那里得不到任何報酬。慢慢的爸爸能感覺到孩子的變化,吃完飯他會很自覺的去做好他的工作,他明白了什么叫付出與得到,甚至他會有計劃的花錢,因為他知道通過勞動得到的錢是不容易的。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六

《發(fā)現(xiàn)母親》是教育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王東華用十年的時間寫出的一部關于母親與教育的書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

孩子在父母的扶持下走出第一步,孩子在父母的期盼中學會說第一個字。

孩子最初認識的世界,學會的東西都是在家庭這個課堂由父母教會的。

在《發(fā)現(xiàn)母親》的書中作者從生理的角度闡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出生時胎兒平均腦重是350克僅為成人的25%,僅僅6個月后,它就己達到成人的50%。在兩歲半時達到75%,五歲時達到90%布到這時人的大腦主要部分己經(jīng)發(fā)育成熟?!弊髡哒f一生之計在于童,嬰兒的一年等于十年。

人的智慧就來自于大腦,早期的教育的確是極其重要的。

父母這個老師要當?shù)暮细癫拍転楹⒆拥娜松_好頭,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遺憾的是有許多的父母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孩子還小”這樣的聲音在今天依然不絕于耳。

所有的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總是喜歡動手觸摸和抓取身邊的東西,他們睜大眼睛四處張望,仔細傾聽著聲音的來源。

那是孩子正在學習,父母的責任就是引導孩子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孩子探索世界的興趣。

由于孩子小時候?qū)δ赣H的依賴,所以教育與母親更有直接的關系。

最早孩子的學習以模仿為主,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母親成為孩子的主要觀察模仿對象。

孩子時刻都在學習中,教育也是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孩子和母親在一起時,母親的舉手投是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

母親說話和氣孩子會學,母親粗暴孩子也會學。

所以面對孩子時母親要重新檢視自己,時刻提醒自己那些是該做的那些是不該做的,要知道有一雙純凈的眼晴在看著你。

同樣是帶孩子上公園的母親,由于母親的教育意識的差別孩子的收獲就會不同。

有的母親在公園游玩的過程中會教孩子認識各種花草樹木,告訴孩子這是月季花那是喇叭花,這是揚樹那是柳樹。

而另一種母親就只管讓孩子去玩,自己實際只起了一個看護的作用。

其實教育孩子并不難辦到,不需要固定的模式,過馬路時告訴孩子要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

孩子會養(yǎng)成守秩序的習慣。

孩子玩過玩具告訴母親告訴孩子自己把玩具收好,孩子會養(yǎng)成整潔的習慣。

飯前便后教育孩子冼手,孩子會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習慣。

坐公交車教育讓座給老人,孩子會養(yǎng)成尊敬老人的習慣。

你不必是具備高學歷的母親,告訴孩子你所知道的,你所能做的就足夠了,重要的是堅持自己也做到。

你要教孩子的不僅僅是這是什么樹,更不是非要講清楚這棵樹是屬什么科有什么習性,除非你是植物學家,最關鍵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是在引導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

有了興趣孩子就會學會去學習。

許多父母抱怨孩子貪玩不愛學習,其實孩子不

是現(xiàn)在才這樣的,小時候就是這樣,只是那時還沒有上學,沒有引起父母的注意罷了。

孩子的許多習慣都是從父母那里來的,如果父母有不良習慣孩子就會有,而并非孩子天生如此。

作者把孩子的幼兒期稱之為敏感期,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習慣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習慣。

許多的孩子喜歡看大街上的標語喜歡模仿電視中的廣告,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在玩,其實那就是孩子在認真學習,此時必母要及時給孩子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不失時機的教孩子認字讀書。

由其是閱讀,孩子從小養(yǎng)成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終身受益,甚至決定著孩子以后的學習。

如果你不知道該怎樣去教育孩子,那就每天花點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日久天長必會有收獲,孩子自然會從書中學到許多有益的東西。

幼小的孩子總是離不開母親,一會不見了媽媽就合哇哇大哭起來,由于勞累母親總是不勝其煩,其實這是孩子最聽話最可愛的時候,這段時光極其短暫和寶貴。

這時候孩子會反復的聽一個重復的故事而不厭煩,而大人往往會在反復的閱讀中厭煩起來,就想法躲避孩子的要求。

孩子會向大人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為忙或無法回答大人就會漫不經(jīng)心的拒絕。

也許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就是這樣被第一任老師扼殺在了萌芽中。

孩子從一生下來就成為一個家庭中的一員,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會對孩子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

如果成員間相互友愛關系和睦,孩子也會受到感染學會愛別人。

如果家庭成員間的關系緊張,孩子就會感受到不安恐懼的氣氛,容易對別人產(chǎn)生敵意,缺乏信任。

所以做為孩子的父母教孩子學會愛的最好方式就是你們之間的互愛,就是對老人的孝敬。

你們的行動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就是最有效的身教。

作者在書中還特別強調(diào)了另外一點,身教勝于言教,比身教更重要的是一個家庭的家風。

我們每個人從不同的家庭中走出來,無不帶著各自家庭的印記。

打一個不太恰當?shù)谋扔?,一個民族有傳承的文化,一個家庭也有家庭所祟尚的價值觀,在一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便打上了一個家庭的印記。

有時從孩子的舉止上就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祟尚的生活理念。

有一次吃飯時,其中一人帶了兩個七八歲大的男孩,飯菜剛一上桌,其中一個孩子就拿起筷子把愛吃的東西夾到自己碗里,并對另一個孩子說,快吃,不吃白不吃。

這樣的孩子生長于什么樣的家庭從此可見一斑。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只有價值觀,人生追求相同的人才能同處一個屋檐下。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長期的生存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立家之本,也是家庭成員最看重的家格。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

做為孩子的父母有責任給孩子營造一個適合孩子身體和心靈都健康發(fā)展的家庭氛圍。

作者在書中提出,在面對孩子時我們要重新做人。

還寫道“母親面對孩子不是面對一個可以隨便行動的泥俑,而是面對一個神靈?!焙⒆訉砟艹蔀槭裁礃拥娜烁改冈谌松踅o孩子的是能什么樣的教育至關重要,絕不是教孩子機械的背幾首詩,認幾個字那么簡單。

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有位教育者曾說,如果你的孩子上高中時和別人有差別,那是因為在小時候這個差別就已經(jīng)存在了。

所以不要浪費掉孩子的寶貴時光,認真對待孩子的童年,母親要給予孩子最完善的教育,這關系到孩子的一生。

面對孩子父母你要成為孩子眼中怎樣的老師,你要給孩子提供一個什么樣的家庭課堂。

早就聽專家推薦《發(fā)現(xiàn)母親》這本書,一日突然在書書吧看到,如獲至寶,《發(fā)現(xiàn)母親》讀后感。

想借走看看,但不允許,無奈,只好到那里看,不知道是第幾次去看,只知道最后一次當我把書合起來時,書吧里已經(jīng)沒有人了。

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處在回味、反思的狀態(tài)中。

從教二十多年來,我一直關注著學校教育,目前我國正在進行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全國上下從教材到教育理念,從教育方法到教育設備等都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學校教育的確在改變,而且已初見成效。

《發(fā)現(xiàn)母親》這本書讓我進一步明白了知識和能力的關系:掌握知識是發(fā)展智力等必要條件,而智力的發(fā)展又能促進一個人對知識的掌握。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而智力則是質(zhì)的問題,知識是量的問題。

學生的智力教育不在于獲取知識的多少,而在于發(fā)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習慣。

盡管獲取知識也是一種結(jié)果,但絕非是目的。

同時也讓我對家庭教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學習生涯中的老師在不停地換,但結(jié)局一般不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

因為同樣環(huán)境下,社會對教師的要求都是統(tǒng)一的,老師的素質(zhì)雖有高低之分,但是相差不會很大,每位老師最低標準也要擁有教師資格證。

另外我們的學校教育有各級的政治機構(gòu)、專業(yè)機構(gòu)在引領,有眾多的家長和監(jiān)督部門在監(jiān)督,這些都促進了學校教育的質(zhì)量。

但家庭教育就不一樣了,王東華《發(fā)現(xiàn)母親》一書的扉頁上寫著: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為天才的母親! 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 作者以理想主義的熱情,發(fā)現(xiàn)了母親的偉大作用--“母親的素質(zhì)決定著民族的未來和命運”,或者說:“左右國民命運的是母親的教育”,“母親,只有母親,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正直動力”,讀后感《《發(fā)現(xiàn)母親》讀后感》。

王東華把一個中國教育上的重大課題擺在了國人面前。

教師要做母親。

自從有了學校組織,無論是教育家還是普通百姓就逐漸把學校教育神化了,特別是父母,把學校教育當作孩子成長成才的必然方式。

《發(fā)現(xiàn)母親》用理論和實踐證明:母親才是孩子教育的源頭,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地,學校教育不是教育的源頭。

學校教育不是孩子教育的源頭,但學校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

所以教師要像母親,教師要做母親。

回憶自己這些年來走過的路,首先,作為母親,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發(fā)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培養(yǎng)孩子,把教育孩子看成生活中的頭等大事,這一切,我做到了。

在孩子還沒有出生時,我就一遍又一遍地聽一些適合孩子、陶冶

情操的輕音樂,聽一些節(jié)奏輕快的、悠揚的歌曲。

在孩子還不會走路的時候,我就給她唱兒歌、聽音樂,尤其是在放暑假期間,晚上我抱著女兒在操場上走了一圈又一圈,兒歌唱了一曲又一曲,雖然當時孩子還小,還不會和我交流,但我卻不寂寞,因為她是一個小聽眾。

孩子會走路了,我就帶著她玩,社會上的每一種展覽、展臺、展板,我都不放過,公園是我們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

孩子小時候膽小,為了鍛煉他,我逼迫著膽小的自己先去嘗試,以自己的膽量去影響她,和她一起玩,并不時鼓勵她,給她以信心,讓她的生活中充滿勇氣和膽量,充滿陽光。

至今我還記得,膽小的我在帶著她做波浪珍珠時把孩子緊緊夾在雙腿之間,我雙手死死抓住扶手,努力控制住自己,不讓自己露出害怕情緒的情景。

雖然孩子有些地方還不盡人意,但我認為離《發(fā)現(xiàn)母親》中對母親的要求不是很遠,我暗自慶幸,我的做法是對的。

我們常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大家常把老師比作園丁,不少人認為,花朵的開放離不開園丁的培育,離不開園丁的澆灌,更有甚的,把孩子的所有缺點和不足都和園丁、和老師聯(lián)系起來,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這個未來跟我們的母親是分不開的,這個花朵的開放離不開母親的`澆灌,早晨的太陽仍然需要母親來托起!

《發(fā)現(xiàn)母親》是教育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王東華用十年的時間寫出的一部關于母親與教育的書籍。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

這兩句話貫穿了全書的中心,是作者最有價值的發(fā)現(xiàn)。

這是一部能夠引人共鳴共思共感共嘆的書,閱讀之后讓人的心久難平靜回味無窮的書,因為教育與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息息相關,與國家的強盛興衰密不可分。

的確是一部天下人都應該共讀之的書。

而不僅僅是母親。

全書從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闡述了母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母親的教育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七

《發(fā)現(xiàn)母親》是教育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王東華用了十年的時間寫出的一部關于母親與教育的書籍。這本書用了“發(fā)現(xiàn)”二字,也讓我發(fā)現(xiàn)全新的自我。發(fā)現(xiàn)是對每一個教育行為的反思,發(fā)現(xiàn)是教育智慧的閃現(xiàn),發(fā)現(xiàn)是對教育深層次的理解。

作者說一生之計在于童,嬰兒的一年等于十年。人生的早期教育對一生影響極大,父母這個老師要當?shù)暮细癫拍転楹⒆拥娜松_好頭,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遺憾的是有許多的父母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孩子還小”這樣的聲音在今天依然不絕于耳。在《發(fā)現(xiàn)母親》的書中作者從生理的角度闡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出生時胎兒平均腦重是350克僅為成人的25%,僅僅6個月后,它就己達到成人的50%。在兩歲半時達到75%,五歲時達到90%。到這時人的大腦主要部分己經(jīng)發(fā)育成熟?!庇纱丝梢?,兒童早期的成長決定了一生的發(fā)展。

所有的孩子在生命之初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總是喜歡動手觸摸和抓取身邊的東西,他們睜大眼睛四處張望,仔細傾聽著聲音的來源。那是孩子正在學習。最早孩子的學習以模仿為主,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母親成為孩子的主要觀察模仿對象。

孩子時刻都在學習中,教育也是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同樣是帶孩子的母親,由于母親的教育意識的差別孩子的收獲就會不同。有的母親在日常陪孩子地過程中會不厭其煩地解答孩子的“一千個為什么”。而另一種母親就只起了一個看護的作用。有的母親在孩子的品行教育中會以身作則。過馬路時帶著孩子走斑馬線,孩子會養(yǎng)成守秩序的習慣。孩子玩過玩具陪伴孩子把玩具收好,孩子會養(yǎng)成整潔的習慣。享受美味的食物前讓孩子先拿給長輩,孩子會養(yǎng)成尊敬老人的習慣。你不必是具備高學歷的母親,告訴孩子你所知道的,你所能做的就足夠了,重要的是堅持自己也做到。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作為孩子的父母有責任給孩子營造一個適合孩子身體和心靈都健康發(fā)展的家庭氛圍。孩子將來能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在人生之初給孩子的什么樣的教育至關重要,所以不要浪費掉孩子的寶貴時光,認真對待孩子的童年,給予孩子最完善的教育,這關系到孩子的一生。

最后,引用作者的一句話衷心地祝愿:每一個母親都有一個好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好母親!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八

《蘋果與粉筆灰——獻給老師的心靈咖啡》是美國著名的教育顧問和作家維基·卡露娜的代表作作者通過書中的一個個充滿溫情、智慧和富有啟發(fā)意義的小故事探討了教師這一職業(yè)的崇高內(nèi)涵和教師所面臨的方方面面的問題,例如如何發(fā)掘?qū)W生的潛力,如何對待調(diào)皮學生,如何處理書本知識與人生道理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與學生、同事、上司和學生家長之間關系等,并就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提供了真誠而有效的建議,從而從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和科學有效的方法入手倡導了一種真正卓有成效的教育理念。

《蘋果與粉筆灰:獻給老師的心靈咖啡》盡管記述的是異國他鄉(xiāng)的事,國情不同,文化背景有異,思維方式、生活習慣有別,但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無與倫比的高尚事業(yè),全世界的教師們在教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相似乃于相同的認識,會有種種類似的遭遇,會有不少的共同語言。

一個蘋果里有多少顆種子,是可以數(shù)得出來的;可是,一顆種子可以結(jié)出多少個蘋果?我們卻無法預測。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去栽培和養(yǎng)育學生心中神奇的種子,盡可能地發(fā)展學生的每一種潛能。

書中有一些很值得好好品味的語言,摘錄一些與大家共享:

“因時施教,環(huán)境會幫你上好課?!?/p>

“把理解和鼓勵作為給學生們的禮物,說不定什么時候會有天才出現(xiàn)?!?/p>

“有些孩子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去等待機遇,記住給他們時間,不要急于把那些本來可以自行調(diào)整的事情看做問題。”

“為學生代言是你的職責,你的沉默只會被視作默認?!?/p>

“每年都向?qū)W生家長們證明一下你的能耐,因為他們都樂于知道你可以擔當起重托?!?/p>

回顧自己這么多年的教育、教學經(jīng)歷,覺得這本書寫出了許多教師的心里話,我們平時看似平凡的每天的工作,其實里面都有許多值得提煉的看法。但是,每天忙碌的身影,若能稍稍能停下來思考一下,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學,象這本書的作者一樣,我想,我們的工作將會產(chǎn)生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我們的工作將不再是疲倦苦行,而是悅愉的人生旅行。

比如:贊美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對學生贊美多一些,能讓學生更健康成長;對自己贊美多一些,能讓自己工作生活更快樂而有意義。?既然我們已經(jīng)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那么就要負責而完美地履行職責,其實全心全意地投入比起心不甘情不愿的付出更能讓我們感到快樂,并更有可能取得成績。就如書中舉的兩個例子:艾倫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夢想成為老師,雖然教師的待遇不高,但因為她熱愛這個工作,所以總感到自己渾身是勁,上課使她由衷地高興,因此工作干得很出色。而總是愛皺眉頭的羅斯基老師受到了學生和家長們的投訴,最終選擇了提前退休,逃離了尷尬的處境。只有愛上教書育人這件事兒,教書育人才會成為我們真正的樂事。或許是因為學校里的一件小事,也或許是某個孩子、家長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一句話。他們的肯定就是我們教師最大的快樂,在一個自己喜歡的、快樂的環(huán)境中工作是一種享受。即便是你現(xiàn)在體會不到,但我相信這種快樂與享受會延續(xù)。

期望我們播下的那些“蘋果種子”可以生根發(fā)芽、開花最后。這杯馨香的心靈咖啡,這份小小的禮物就像那些甜美的紅蘋果一樣,咱喔娓述說:“謝謝你感動了我的生命?!?/p>

上好每一節(jié)課,教育好每一位學生,“蘋果種子”才能得到最好的灌溉,才能結(jié)成最好的蘋果,反之,如果我們不能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后活動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那我們的一節(jié)課40分鐘留給學生的,僅僅是那充斥著教室的粉筆灰而已。

我希望我的那些“蘋果種子”可以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我期待著那豐收的季節(jié),而不是讓我的教學生涯只留下粉筆灰。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九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母親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字眼,是愛和無私的代名詞,她包含著人類情感中最無盡的關愛、溫馨、教導和付出。當我拜讀了王東華的著作《發(fā)現(xiàn)母親》之后,就被深深地震撼到了,這確實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發(fā)現(xiàn)母親》是作者嘔心瀝血十幾年的研究成果,全書從文化、社會、歷史、教育等不同學科角度,深刻揭示了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用許許多多的活生生的事例佐證了親子教育對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母親和孩子如同土地與樹苗的關系,樹苗的成長取決與土壤的肥沃程度,沙漠里長不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小樹苗只有扎根土地才能長大。正如德國偉大的教育學家福祿倍爾所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quán)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fā)母親——人類的教育者?!弊鳛槟赣H,不要以為只有在同孩子談話、說教和命令他時,才是進行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在生活的每時每刻,母親的習慣、怎樣同別人談話,怎樣待人接物等,這些平常生活中很難注意到的細節(jié)都對孩子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和教育意義。

當前,教育始終是社會關心的熱點話題,常常聽到一些家長埋怨孩子學習不好,孩子太笨……,但是作為父母,我想問問,你對孩子又做了多少呢?難道孩子天生就是笨蛋嗎?我們很多時候缺乏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引導,有的父母因為工作忙將孩子鎖在家里而無人看管,有的父母出外打工長期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還有的父母干脆給孩子弄個月托,一周或是一個月都難得見上孩子一面。等到孩子養(yǎng)成壞習慣或是學壞了,就體罰孩子,難道這僅僅是生活和社會壓力造成的嗎?更多的是父母放棄教育子女的權(quán)利。在我腦海里有這樣的記憶:只要你聽話,好好學習,爸爸媽媽就給你買好吃的,帶你出去玩?!奥犜挕焙汀昂煤脤W習”成為衡量一個孩子優(yōu)劣的標準,忽視了最起碼的品德素養(yǎng)教育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或許正是因為親子教育的失敗才導致中國一百多年來始終與諾貝爾獎無緣,這難道不該引起我們深刻反思嗎?我想,作為一個母親,工作和孩子教育孰輕孰重會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但無論如何都應該更多的偏向于孩子。即便兩者不能兼顧,也應毫不猶豫的選擇孩子,把一個合格的孩子送進社會是比工作更重要的事,這也是一個母親最成功、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家庭是最好也是最高的學府。”“一個瞽母勝過一打特級教師。”讀完后再回味書中的這兩句話,真是振聾發(fā)聵,也給了我更深層次的思考:女人成為了母親并不意味著使命的結(jié)束,而是使命的開始。從孕育生命到分娩生產(chǎn),生下孩子只是使命的第一步,把孩子撫養(yǎng)長大并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路很長很艱辛,教育的責任比生育更重大。當前,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國人生育觀念的轉(zhuǎn)變,大多數(shù)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教育孩子成了一個家庭最大的難題。很多父母寧可花高價錢給孩子請最好的老師,上最好的學校,也不愿意親自教育孩子,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一件事情。其實只要父母稍微留心,就可以發(fā)覺、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缺點,只要言傳身教早期改正,就會事半功倍。雖然后天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也至關重要,但學校那么多的孩子,等老師發(fā)現(xiàn)問題了,通常都有點晚,再讓孩子改正,就會事倍而功半,親情教育缺失造成的影響有時候永遠無法彌補。

讀罷《發(fā)現(xiàn)母親》,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很慶幸在我即將成為母親前讀了它,希望每一位為人母或是準媽媽都能好好讀讀《發(fā)現(xiàn)母親》這本書,只要你愿意從上網(wǎng)、逛街的閑暇時間中擠出一點點時間,從書中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最后,衷心的祝愿每一位母親都有一個好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一位好母親。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十

《發(fā)現(xiàn)母親》這是當代中國最具有影響的原創(chuàng)著作之一!是教育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王東華所著的。是一部關于母親與教育的書籍。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為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然而現(xiàn)在很多家庭一直埋怨孩子學習不好,孩子太笨,孩子弱智……作為父母對孩子有多少了解呢?孩子一生下來就是“傻子”嗎?孩子從小到大你們作為家長,又為他們小小的心靈填補了多少的愛呢?我們有的孩子甚至一直生活在單親家庭里,有的是隔代教育,還有的干脆給孩子弄個周托,甚至月托,一個月來孩子不知道爸爸媽媽還認識不認識他們?有的孩子說,在他記憶里,對爸爸媽媽的印象就是:只要你聽話,好好學習,爸爸媽媽就給你買好吃的,或者帶你出去玩!

真正的成功,那么必須從家庭著手,教育的起點不是小學,不是幼兒園,而是家庭!

而家庭中尤其是母親,在孩子的成長中最依賴的一部分。母親喂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奶水更應該用自己的精神素養(yǎng)喂養(yǎng)孩子幼小的心靈!因此做母親就應該有足夠的自我認識,教育好孩子,讓他們能真正健康地成長!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十一

“我要做一個向偉大邁進的母親!我要做一個向優(yōu)秀看齊的教師!”這是我讀完《發(fā)現(xiàn)母親》后心底發(fā)出的最強音。

首先,衷心感謝學校領導能給我們教師一本價值不菲的《發(fā)現(xiàn)母親》這本書!《發(fā)現(xiàn)母親》是教育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王東華用十年的時間寫出的一部關于母親與教育的書籍。讀它,讓人蕩氣腸;讀后,使人感慨萬千。

《發(fā)現(xiàn)母親》這是最具有影響的原創(chuàng)著作之一!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為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王東華把一個中國教育上的重大課題擺在了國人面前;如果說人類史上確曾有過改變其進程的.著作,那么,這本書極可能是人類及中國未來世紀婦女兒童開展的一本好!《發(fā)現(xiàn)母親》如果僅僅在中國轟動,那就意味著失??;《發(fā)現(xiàn)母親》也許會成為中國每個家庭的必備之書。

現(xiàn)代社會,有太多的年輕人一生下孩子就把他們抱給婆婆或自己的媽媽,從此輕松自在的做起母親,這種摒棄母職的做法是很危險的。有哪位女性能比她的工作更忙,以至于不能照顧孩子?如果因為工作而放棄對孩子的教育是最錯誤的選擇,你的工作可以由更多的人去做,但孩子因此被毀掉的一生卻是永遠沒有人能彌補的,對于母親,工作孩子應該對于母親,工作孩子應該兼顧,如果不行,應該毫不猶豫的選擇孩子。既然生下孩子就要為孩子負責,也是為國家負責,把一個合格的人送進社會是比自己工作更重要的事。蘇霍姆林斯基在《家長教育學》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也許對我們很有啟發(fā):“行業(yè)、專業(yè)、工作,有數(shù)十種,上百種,許許多多:有的是修鐵路、有的是蓋房子、有的是種莊稼、給病人治病、縫衣服等,但是有一種包羅萬象的、最復雜和最高尚的工作,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的,而同時在每個家庭中又各自是獨特的、不會重樣的工作,那就是對人的養(yǎng)育和造就?!?/p>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十二

母親,是一個偉大的稱呼如何認識母親這個重大角色,《發(fā)現(xiàn)母親》一書,給了我們最好的解釋。

作者認為,人的生產(chǎn)是一切生產(chǎn)中最重要的生產(chǎn),母親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真正動力。雖然她在體力上抵不上一個男子,可她可以把孩子培養(yǎng)成品德高尚的優(yōu)秀人才,同時她也可以把孩子教唆成無惡不作的殺人犯。在孩子的成長上,母親的作用占90%以上。只要母親稍有疏忽,都有可能對孩子帶來毀滅性的損害和打擊。仔細觀察,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成功人士的身后往往有一位優(yōu)秀的母親:

宋代的賢相張浚,幼時喪父,母親計氏矢志苦守,孤兒寡母,度日艱難。但張母端正平直,治家教子有方。張浚剛會說話,母親就讓他誦讀父親生前寫的文章,到他能記事,就告訴他父親的言行,“無頃刻失教”。所以張浚幼時就行止端正,走路腰板挺直,目不斜視,說話不打誑語,他20歲剛行冠禮,就進了國子學,母親送他遠行時哭泣著說:“我們孤兒寡母,門戶寒微,你只能靠自己成才立業(yè)了,你應當把你祖父和父親的事業(yè)時刻掛在心上?!辈鴮懥藬?shù)十條誡語送給張浚。后來張浚一生不斷進取,愛國重賢,官至宰相。他力主抗金,重用岳飛、韓世忠等。紹興八年,金使以招諭為名南下議和,他不顧自己遭貶永州的逆境,連上五十疏表示反對,為后人所推崇。

一個寡母帶著孩子,其生活之艱苦,可為世人所想象,卻能在如此之逆境中把孩子培養(yǎng)得如此之優(yōu)秀,可值得現(xiàn)今為人母者去思考。現(xiàn)在有很多母親并沒有意識到自己職責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母親對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極其重大的影響。

莫扎特是成功的,但卻絕不幸福,他的父親逝世以后,他便過著乞丐般的生活,35歲便早逝了。帕斯卡是成功的,但卻絕不幸福,他自己也說:“我18歲起沒有一天不苦惱?!奔s翰羅斯金是成功的,但卻絕不幸福,他自己概括說:“一般來說,我所接受的教育是錯誤的,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比毡窘逃液谔锢蓪Υ嗽u論說:“藝術或?qū)W術的天才們,在父母的期待下接受了極端的天才教育,結(jié)果變得偉大。但是,許多人也因此而遭受災禍,身心健康受到損害,使終生不幸?!边@些天才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其本身卻是不幸福的,之所以如此,是人類在注意智力的同時忽視了更本質(zhì)的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井深大說:“20年過去了,社會發(fā)生了變化。我強烈地感到,迄今的教育僅把教育焦點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一半的教育’,而忘卻了培養(yǎng)精神或樹人的‘另一半的教育’。如果從早期開始進行智力教育,肯定會培養(yǎng)出英才或秀才。但是,我發(fā)現(xiàn),如果從增強智力的目的出發(fā)進行‘幼兒教育’則是錯誤的??傊钪匾帲⒎桥囵B(yǎng)以知識為中心的智力,而應以培養(yǎng)精神、培養(yǎng)品德開始。我要再三強調(diào)的是,要把忘卻了的‘另一半教育’置于首位,而可以把智力教育放在第二位”。

中國古代一直有一個“三不朽”說,即立言、立功、立德,立言是最低層次的,而立德則是最高的要求。進入立德這種境界,人會對這個世界抱一種感恩的心理:因為有千千萬萬人的創(chuàng)造,才會有我今日的一切;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年的歷史,才讓我經(jīng)歷了這個大千世界。每一個黎明,都會感謝上蒼又多給了自己一天的創(chuàng)造,每一個夜晚,都會感到一種慰藉的滿足。每一天都是以欣喜的心情經(jīng)過,每一件事情都是以宗教的態(tài)度對待,他就還會為任何外界的誘惑所干擾,因此他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最大的事功。對于立德來說,成才僅是結(jié)果,而決非目的。到了這種境界,便如老子所說:“圣人無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有了這種幸福觀,莫扎特也許不會潦倒,帕斯卡也許不會早逝,尼采也許不會瘋狂。他們會像馬斯洛所選出的自我實現(xiàn)的愛因斯坦一樣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樣,早期教育不再是智力教育,而是這三者合一的教育,是保證人生幸福的教育,讓人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都有一個如馬克思贊頌林肯那樣的一個幸福圓滿的人生:

所以就如何正確教育孩子,本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讓人更深刻地認識到母親的職責,認識到母親在孩子的成長乃至在整個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所處的地位?!澳憧梢圆皇翘觳?,但你可以成為天才的母親?!贝藭悄附痰囊淮巫晕曳此?,具有豐富的思想和信息,立論嚴謹、觀點新穎,可讀性、啟迪性也很強,作者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名人的精彩案例,遣詞造句十分精煉,完全可以當做一部文學作品來欣賞。

世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教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學問,也是令許許多多父母困惑的一個大問題。《發(fā)現(xiàn)母親》為困惑的父母解答了這一問題,給全天下的父母以及將成為父母的人上了一堂最重要的家教必修課。

發(fā)現(xiàn)母親的讀后感篇十三

從小我就一直堅信我長大后會成為一個好的母親,閱讀過后并仔細揣摩,我懂得了:做一個好母親并不只是生下孩子給孩子喂飽這么簡單,母親不能只是用手把孩子捧起,更要用心把孩子捧起來。母親喂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奶水,更應該用自己的精神素養(yǎng)喂養(yǎng)孩子幼小的心靈。

小樹苗只有扎根土地才能長大,樹苗是孩子,土地是母親,小樹苗能長多大多高取決于土地是否有是夠的營養(yǎng),沙漠里長不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缺乏智慧心靈貧乏的母親是不能教育出一個聰明而具豐富精神素養(yǎng)的孩子的。沒有母愛,孩子就像插在花瓶里的花,雖然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我很慶幸在我還未成為母親之前能夠理解“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意義。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1964092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