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搭一搭一教案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3 03:39:16
最新搭一搭一教案范文(17篇)
時間:2023-11-03 03:39:16     小編:琴心月

教案的編寫需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和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步驟和方法。教案的編寫應該注意教學資源的選擇和利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挑選的一些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fā)。

搭一搭一教案篇一

本節(jié)課中,我注重聯(lián)系實際,由古詩《題西林壁》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結果是不一樣的”,并將此由生活中的現(xiàn)象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探究中來!

關注學生的知識經驗,例如:由四個立方塊搭成的立體圖形入手,激發(fā)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同時分散難點!

在活動的設計中,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探索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圖形時,我逐步引導學生在學生想一想,擺一擺,畫一畫,再想一想中完成。

在活動二“根據給出的三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以及活動三“根據從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也有意識的體現(xiàn)由抽象(圖形)----具體(擺實物)---抽象(由圖形判斷)這樣一個通過直觀手段來解決問題,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問題答案這一不斷訓練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實物與他們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后面的練習中,照顧到全體學生,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此外,本節(jié)課中,也有這樣的不足:自己的語言不夠精確簡練,引導不到位,例如在讓學生描述看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時,我只是說:請說一說你看到的圖形!對學生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例如展示過學生的作圖時,我只是說:做的不錯!白板使用不熟練!

搭一搭一教案篇二

本課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以及觀察、操作能力,是在原來一二年級的基礎上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并在實踐活動中,發(fā)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地數(shù)學學習情感體驗。

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教材中設計了兩個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第一個活動是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第二個活動是先搭好一個立體圖形,然后通過提問來判斷并搭出同樣的'立體圖形。但在備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一節(jié)課中同時進行這兩個活動,時間會很緊,造成很多地方匆匆而過,學生會學的不扎實,效果不好。所以,我就想與其兩個部分蜻蜓點水,不如抓住一個,做細,做扎實。于是,抽取第一個活動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為這節(jié)課的主線。

總的來說,閃光之處。

1.談話引入,簡單精煉,直奔主題。

5.傾聽回答,關注評價。注重傾聽孩子的回答,并給與恰當?shù)脑u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注意對學習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恰到好處的運用課件,方便學生理解,特別是在面由體上來時,動畫演示,一目了然。

7.課堂小結,自我評價,談感受。使學生經歷從學生到老師的換位思考,從學習中品嘗成功的樂趣,獲得成就感,這種激勵是強有力、最有效、最長久的,也是將激勵轉化為學習動力的最佳途徑。

有待改進之處。

因為這次是到外校比賽,與學生之間不是很熟悉,并且他們也沒有上過此類的動手操作課,所以在操作活動中,有個別學困生在拼搭方面存在困難,但因為時間原因,在上課中,我并沒有給予詳細的指導,這是以后值得注意的問題。

2.操作活動豐富多彩,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來練習發(fā)指令搭立體圖形,使學生在動口動手搭的過程中,體會正方體間的位置關系,鍛煉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3.注重課堂組織。因為是一堂活動操作課,所以我始終注意有效組織課堂,通過學具回家,快快回家、坐姿端正、七八九閉上口、1,2,3,所有學具回家等方式營造一個有序的課堂。

4.每個環(huán)節(jié)清楚有序,層層遞進,目的清楚。

搭一搭一教案篇三

教學內容分析: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馬拉松比賽的來歷。

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在希臘一個名為馬拉松的小漁村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爭,結果希臘人取得了勝利。為了把勝利的消息很快地傳送到首都雅典,一個名叫菲利比斯的戰(zhàn)士不顧一切,精疲力竭地從馬拉松村一直跑到雅典,通報完勝利的喜訊后隨即倒地死亡。人們?yōu)榱思o念馬拉松之戰(zhàn),為了紀念這位戰(zhàn)士,將馬拉松比賽定為長跑比賽項目,歌頌了菲利比斯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了解馬拉松的意義,即歌頌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3、了解馬拉松運動項目的來歷。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體會“馬拉松”這種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教學準備:cai課件,學生收集有關英雄的資料、馬拉松的相關資料。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激發(fā)閱讀興趣。

師:孩子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馬拉松》,請大家自由讀一讀課文,看看你對馬拉松有了哪些認識。

生1:我知道馬拉松是個體育項目。

生2:我還知道馬拉松是個小漁村。

師:那你能來填一填嗎?(出示填空題,點名填空)。

1896年,第()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舉行。會前,一位法國人提議,把從()跑到()作為一個比賽項目,用來紀念()之戰(zhàn),紀念那位把勝利喜訊帶給人民的()。2、1920年,經過重新測量,確定這段距離為()千米()米。

師:那么,馬拉松賽跑為什么成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呢?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兩千五百年前那個叫馬拉松的小漁村去經歷那場驚心動魄的馬拉松之戰(zhàn)吧。

二:品讀課文。

1、指導學習第一自然段。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1:希臘人民奮起反抗,以一萬人對付波斯帝國的十萬大軍,在海邊一個叫馬拉松的小漁村和敵人展開了決戰(zhàn),結果大獲全勝。

生2:兩千五百年前,野心勃勃的波斯帝國對希臘發(fā)動了侵略戰(zhàn)爭。

師:波斯帝國用十萬大軍去對付希臘的一萬人,波斯帝國真是……。

生一起回答:野心勃勃。

師:你來讀讀這句話好嗎?

生帶著憤怒的語氣讀了這句話。

師:誰來說說波斯帝國有什么樣的野心?

生1:波斯帝國想霸占希臘的土地。

生2:波斯帝國想奴役希臘人民。

生3:他們想搶奪財物。

……。

師:于是,那野心勃勃的波斯帝國對希臘發(fā)動了----。

生齊答:侵略戰(zhàn)爭。

師:如果戰(zhàn)斗失敗,希臘人民將會怎樣?

生1:他們將會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

生2:他們會變成波斯帝國的奴隸。

生3:他們會無家可歸。

……。

師:于是(引讀“希臘人民奮起反抗……)。

師:孩子,希臘人民的這場勝利來得容易嗎?

生齊答:不容易。

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生:希臘人民以一萬人對付波斯帝國的十萬大軍。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一萬十萬。

師:希臘以一萬人戰(zhàn)勝了波斯帝國的十萬大軍,這是一場怎樣殘酷的戰(zhàn)斗?。。úシ乓曨l,教師描述:希臘人民與波斯帝國在馬拉松展開了決戰(zhàn),當一位希臘戰(zhàn)士的大腿上中箭時,他怒吼一聲,拔下箭繼續(xù)戰(zhàn)斗著,任憑鮮血不斷的流淌;當一位希臘戰(zhàn)士被許多敵人圍攻時,他一點也不畏懼,用一個人的力量抵擋著不斷向他刺過來的長矛)。

師:看到這樣的場景,你的心中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1:我很憤怒。

生2:我很生氣。

生3:我感到很痛心。

生4:我覺得希臘人民很偉大。

……。

(師相機讓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用朗讀讓心中的這份感情盡情流淌吧。(全班齊讀)。

2、指導學習第二段。

師:馬拉松之戰(zhàn)牽動著所有雅典人民的心,他們正在雅典--。

生回答:翹首以待。

師:你能用動作來表示“翹首以待”嗎?

學生用自己的動作演示“翹首以待”師順勢采訪:你們在翹首以待什么?

生1:我在等著這場戰(zhàn)爭的結果。

生2:我希望能夠得到勝利的消息。

【設計意圖:用表演來理解“翹首以待”,更加生動形象,課堂也更加的活躍?!俊?/p>

師:是啊,如果他們能早一點知道勝利的喜訊,那該多好啊!可是當時的通訊非常不發(fā)達,他們是怎樣得到這個勝利的喜訊的呢?請孩子們帶上這個問題自由朗讀第二段。

生:是戰(zhàn)士菲利比斯把消息帶回來的。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菲利比斯)。

師:你是從那句話知道的?(多媒體出示句子:為了把勝利的喜訊報告給首都雅典翹首以待的同胞,戰(zhàn)士菲利比斯不顧傷痛、饑餓和極度的疲勞,從馬拉松出發(fā),向雅典跑去。)。

師:女生讀句子,男生邊聽邊思考:菲利比斯從馬拉松出發(fā)時是怎樣的身體狀況?(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傷痛、饑餓和極度的疲勞)。

師:怎樣才算是極度的疲勞?

生:渾身沒有力氣,筋疲力盡了。

師:知道菲利比斯為什么這樣極度疲勞嗎?(師簡介馬拉松之戰(zhàn)的背景資料,了解菲利比斯極度疲勞的原因)。

師:讓我們跟著菲利比斯一起出發(fā)吧?。ㄒx第一句:為了……)。

過渡:菲利比斯不顧傷痛、饑餓和極度的疲勞,向雅典跑去。

(出示“他跑啊,跑啊,終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門。”)。

鼓勵學生帶上自己的體會去讀,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生1:我從“跑啊,跑啊”知道了菲利比斯一定跑了很久很久了。

生2:我從“終于”體會到這是一段很漫長的過程。

師:是啊,這是怎樣的一段艱難而漫長的歷程啊,奔跑的途中,菲利比斯經歷了哪些磨難?(出示課文插圖)請孩子們結合插圖,想一想他在途中會遇到哪些困難?他又是怎么做的?(引導學生想象如果口渴了,傷口流血了,腳上起泡了,天黑看不清路了……)。

讓學生用這樣的句式把菲利比斯遇到的困難和他心里想法、他的做法連起來說一說。多媒體出示:他跑啊,跑啊,雖然(),但是為了(),他()。

師:是啊,菲利比斯經歷了太多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但是--。

生齊答:為了把勝利的喜訊報告給首都雅典翹首以待的同胞,戰(zhàn)士菲利比斯不顧傷痛、饑餓和極度的疲勞,從馬拉松出發(fā),向雅典跑去。

教師引讀:“他跑啊,跑啊,終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門?!?/p>

師:孩子們,你知道菲利比斯從馬拉松到雅典究竟跑了多少路程嗎?

生回答:42千米195米。

師: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300米,那就相當于繞著操場跑140多圈。

師:正因為如此,跑到雅典時,菲利比斯已經--。

生齊答:筋疲力盡,只剩下最后一口氣了。

師:但是他沒有用最后一口氣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是--。

生:因為我想把勝利的喜訊告訴給我的同胞們。

師:讀到這里,你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說說此時你心中的感受或者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菲利比斯?(點名匯報:堅強、勇敢、頑強、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并板書于黑板上)。

師:是的,這是一個(堅強、勇敢、頑強、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菲利比斯,就請孩子們帶上你的體會和感受,在這段音樂中一起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吧!

生配樂朗讀。

學生齊讀4――5自然段。

四、總結、升華:

師:這就是馬拉松比賽的--。

生齊答:來歷。

生介紹自己收集到的這些英雄資料。

師:孩子你是從哪知道這個故事的?

生1:我上網查的。

生2:我看電視知道的。

生3:我從報紙上看到的。

……。

師:是呀,現(xiàn)在的通訊很發(fā)達,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取信息。老師就通過上網查到了一位英雄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她吧!課件簡介:她叫佟文,是本屆奧運會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級金牌得主。比賽一開場佟文便落后對手9分,而這個分數(shù)一直持續(xù)到比賽結束前15秒鐘,在這期間,佟文一直在緊咬住對手不放,不到比賽結束的最后一秒,她絕不放棄拼搏,而她的堅持讓她最終獲得了勝利,現(xiàn)在就讓我們再去重溫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吧?。úシ疟荣愐曨l)。

師:現(xiàn)在我們的通訊方式有很多,就請孩子們利用各種方式去收集像菲利比斯這樣的英雄故事,下節(jié)課我們舉辦一個英雄交流會。

設計總述:

《馬拉松》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馬拉松比賽的來歷,這篇課文的重難點是要讓學生了解馬拉松比賽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根據學生的年段特征,我對這篇課文作了以下設計:

一:從文章結尾入手,激發(fā)學生深入學習課文的興趣。

課文的最后兩段包含了許多知識點,而這些都不用老師過多的講解,只要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一說他對于馬拉松的了解,為了更快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因此我設計了兩個填空題。最后再問學生:馬拉松為什么會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呢,讓我們回到那個叫馬拉松的小漁村,去經歷那場驚心動魄的馬拉松之戰(zhàn)吧!通過這樣的質疑,學生就會對馬拉松的來歷,以及馬拉松之戰(zhàn)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抓住重點詞、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第二自然段,第二段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句話,學生讀起來并不難,但是要引導學生讀出這些文字背后所體現(xiàn)的精神卻是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從重點詞,重點句入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三年級在理解詞語方面并不要求學生準確地描述出詞語的意思,學生只要能舉例說明或者用動作表示來意會詞語意思即可。因此,在幫助學生理解“野心勃勃”和“翹首以待”時,我便用的這兩種方法。而句子“他跑啊,跑啊,終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門”是全文的重中之重,文中只是簡單地說菲利比斯跑到了雅典,沒有把跑的過程告訴我們,這就給學生留下了許多想像的空間:菲利比斯是怎樣跑的?會經過哪些地方?遇到哪些困難?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在這里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便能體現(xiàn)出菲利比斯的堅持不懈、頑強拼搏,并且通過句式練習,盡量讓學生多想,多說,多體會。

三: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入情入境。

學生情感活動的參與,內心的震撼,通過深情并茂的朗讀,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也讓情感得到了熏陶。因此,在這節(jié)課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齊讀,個別讀,女生讀,教師引讀,配樂朗讀,每一次讀都讓學生讀有目的,讀有所思,讀有所感,讀有所悟。為了讓學生了解戰(zhàn)爭的殘酷、古希臘戰(zhàn)爭的場面,以及一萬人對付十萬大軍的慘烈,我利用一段古希臘戰(zhàn)爭的視頻,直接把學生帶回到兩千五百年前,百聞不如一見,這時候不用老師過多的講解,學生一定會有很多的感受,這時再來讀句子,他們就能讀出波斯帝國的野心勃勃,讀出希臘人民的頑強,讀出雅典人民的翹首以待,讀出菲利比斯的筋疲力盡,讀出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英雄精神。最后讓學生回到生活中找英雄,說英雄,以達到深化主題的目的。

課后反思:

《馬拉松》這篇課文,講了2500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在希臘一個名為馬拉松的小漁村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爭,結果希臘人取得了勝利。為了把勝利的喜訊盡快地傳送到首都雅典,一名叫菲利比斯的戰(zhàn)士不顧一切地從馬拉松跑到雅典。他筋疲力盡,報告完勝利的喜訊后,隨即倒地而亡。人們?yōu)榱思o念馬拉松之戰(zhàn),為了紀念這位戰(zhàn)士,弘揚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將馬拉松比賽定為長跑的比賽項目。

為了讓學生體會這場戰(zhàn)爭的殘酷,我播放了古希臘戰(zhàn)爭的視頻,立刻讓學生走進了戰(zhàn)爭年代,效果非常明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菲利比斯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我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朗讀,朗讀形式多樣,并且注重尊重學生個體,尊重他們自己的理解,讓他們到朗讀中去發(fā)現(xiàn)和體會,學生的情感也得到了適當?shù)男埂?/p>

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發(fā)展學生的評價能力。上完這堂課,我覺得我對學生的評價非常及時到位,評價也具有導向性和激勵性,但是卻忽視了生生互評和自我評價,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加強。

同伴點評:

新課改實施以來,提倡的是開放的課堂,讓學生在語文天地自由徜徉?!恶R拉松》一課的教學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一:課前開放。

即在課前,引導學生調查,查閱相關資料,鑒于學生對歷史及體育知識較貧乏,對馬拉松比賽以及英雄菲利比斯知之甚少,教學前布置學生利用各種渠道,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時代背景。通過課前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都較好地理解了馬拉松比賽的起源及意義。

二:課內開放。

教師在課堂上引進相關音像資料,拓寬了學生思維,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這樣的開放為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作了較好的鋪墊。

中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詞和句的能力的重要階段,要指導學生學習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逐漸學會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點詞句,進而理解課文,本節(jié)課在教學中教師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了這方面的訓練,通過深情并茂的朗讀,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也讓情感得到了熏陶。遺憾的是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對課文理解的深淺不一,在教學中對各個層面學生的照顧還不夠。

搭一搭一教案篇四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所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能根據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能正確運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一、操作活動一(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

1.通過多媒體演示“淘氣”和“笑笑”搭立體圖形的過程,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說說游戲的方法,老師說明游戲的規(guī)則和要求。

2.師生游戲。教師發(fā)出指令,學生嘗試搭立體圖形,進一步體驗游戲的方法。指令有:“橫著擺2個”,“左側正方體上方豎著擺3個”,“在最右側的正方體的前面放一個”等等。

3.學生同桌間游戲??梢宰屢晃粚W生發(fā)出指令,另一位搭立體圖形,然后交換。

4.學生交流。教師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典型操作活動進行交流。

二、操作活動二(提問、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學生同桌間開展游戲。要求學生通過盡可能少的提問來搭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提問:你搭的立體圖形用了幾個正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

回答:用了3個正方體,從正面看是3個正方形。

提問:從側面看是幾個?

回答:2個。

提問:上面的方塊在左邊還是右邊?

回答:右邊。

是這個圖形。

三、操作活動三。

教師講解三視圖,讓小組學生根據三視圖信息完成立體圖形的搭建。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教師針對學生的活動合作情況進行升華。學生說一說:今天有什么收獲?

搭一搭一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看和數(shù)了解畫面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看和數(shù)是認識生活中的事物,是學習數(shù)學常用的方法。

2、引導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shù)出這些物體的個數(shù),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觀察的習慣。

3、讓學生在自己探索與合作交流中觀察、學習。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數(shù)數(shù)。幫助學生解決認知過程中的困難。

教具:教學光盤或教學掛圖、學具。

教時:一課時。

教學課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二、自己探索。

1、看圖了解畫圖的內容,圖上有些什么?分別在哪里?

2、結合畫面下的10幅小圖觀察,這10幅小圖都是從場景里提取的,讓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shù)出這些物體的個數(shù)。

3、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圓點與物體有一一對應關系,滲透著對應的思想。)。

4、第七、八、九、十幅小圖中有圓點無物體,放手讓學生根據圓點個數(shù),到情景圖中找相應的物體。

三、實物操作。

分4人小組,由任意一個小朋友說出物體的個數(shù),讓其他3個小朋友用圓點擺出表示的數(shù)。

四、拓展運用。

講述: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數(shù)一數(shù),即1-10的物體的個數(shù)。你能用1-10這10個數(shù)字中的其中一個數(shù)來說句話嗎?在小組內說說。

如:我有10個手指,我們小組有4人,等等。

五小結。

小朋友愛動腦,又愛動手,真不錯,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六、鞏固深化。

1、游戲:火車鉆山洞。

講述:剛才小朋友數(shù)數(shù)數(shù)得可真棒,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兒童樂園玩玩。

游戲方法:我們分小組進行,兩個小朋友手拉手抬起來,圍成山洞,請小組后面的幾位同學當司機,前面報幾,后面接著往下報,如1、2、3,如果說對了,就發(fā)出嗚嗚聲,說錯了,就“咔嚓”暫停,說對了再通過。

2、數(shù)水果,摘水果。

講述:秋天來了,樹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蘋果、香蕉等。去數(shù)數(shù)吧,再把數(shù)出的結果告訴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數(shù)的?說對了就摘個水果送給你的朋友嘗一嘗吧!

七、總結評價。

教后記:1學生對看圖數(shù)數(shù)很有興趣,并能根據圖說話,掌握了數(shù)數(shù)的技能。

2對于事物與圖的對應(點的對應)不太清楚。

3學生還不太能按一定的順序和方向數(shù)數(shù)。

搭一搭一教案篇六

教學內容:

“搭一搭”活動1

教學目標:

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感。

重點難點:

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具準備:

小立方體(學生用), 大立方體(教師用)

教學過程:

一、新課

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

1、拿出5個小正方體,擺成下面形狀

觀察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想一想,從正面看是什么形狀,從側面、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狀?

畫一畫,分別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圖形。

師:這個立體圖形是個長方體,從正面看和從上面看或從側面看都沒有被遮擋小立方體,所以就比較直觀,容易觀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狀。

2、把5個小正方體,擺成下面形狀

(1)從不同方向再觀察,想象它的形狀。

(2)畫一畫,學生單獨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和想象的立體圖形。

(3)展示畫出的圖形。師在黑板上畫出圖形。

生:(很容易地指出來)被遮擋住了。

師:雖然看不見,但它仍然是組成這個立體圖形的一部分。請分別指出從三個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看不見的是哪一個?(從正面、右面看較難,因為有被遮住的,要注意輔導學困生)

3、練一練

p78練一練1: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借助學具實際擺一擺,看一看。

4、擺一擺,畫一畫

學生用5個小正方體任意擺出一個圖形,然后畫出從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狀。獨立完成后上臺交流。

交流:請學生把自己擺的圖形放在講臺上,讓大家來判斷他是否畫對,并說一說判斷的理由。通過交流使學生掌握所擺圖形與所畫形狀是否一致的方法。

二、小結

我們今天觀察的圖形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成的?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觀察的經驗?

三、作業(yè)

搭一搭一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大數(shù),感受學-大數(shù)的必要性,激發(fā)學-教學的興趣。

2、通過“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等活動,對大數(shù)有具體的感受,發(fā)展數(shù)感。

3、通過活動,對計數(shù)單位“千”有進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感受大數(shù),發(fā)展數(shù)感,體驗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準備100粒黃豆。

教學設計:

一、復-導入。

1、10個一是()。

2、10個十是()。

3、一個三位數(shù)從右邊數(shù)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數(shù)是()位。

二、探究新知。

1、師出示一小桶黃豆,請同學們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

生自由發(fā)言。

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師:有沒有的方法?(先數(shù)出十粒,再分出十個這么多放在一個杯里,大約就是一百,然后再盛十個這么多就是一千了。)。

學生用總結的方法再試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

三、律動(我們來交換)。

仿照21頁第7題小組游戲。

3、師:在我們身邊找一找還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請同學們把數(shù)學書合上,這本書大約有50張紙,幾本摞起來會是一千呢?(學生獨立思考)。

4、出示10個這樣由10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正方體(課件顯示)。

5、出示一張有100個笑臉的貼紙,幾張笑臉可以呈現(xiàn)一千個笑臉。板書(10個一百是1000)。

四、鞏固練-。

1、我們數(shù)數(shù)到900時,10個一百是多少?

3、淘氣帶來的問題——我校大約有一千名學生,像這樣的10所學校大約有多少學生?

(出示課件:-廣場周年慶典情境)。

4.完成21頁第5題。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了這么多大數(shù),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搭一搭一教案篇八

在《買球》這節(jié)課教學中,我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關注學生學習情感,引導學生在1——7的乘法口訣的學習的已有經驗上理解8、9的乘法口訣,通過探索和交流,從不同角度去發(fā)現(xiàn)隱藏的規(guī)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課堂實踐,變“重知識傳授”為“主動探索”、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死記硬背”為“靈活識記”,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科學化、自主化,讓學生在整個課堂中自主學習”。

而“自主學習”就是學習主體自立、自為、自律的學習。學習的自立性、自為性和自律性是學習自主性的三個方面的體現(xiàn),是“自主學習”的三個基本特征。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學習的基礎,自為性是自主學習的實質,自律性則是自主學習的保證。這三個特性都說明了同一個思想:學習主體是自己學習的主人,學習歸根結底是由學習主體自己主導和完成的。

在本節(jié)課上,我引導學生找出8、9的乘法口訣中的規(guī)律,學生找到了表面的規(guī)律,如:9的口訣前后2句相差9、十位依次增加1、個位依次減少1等等,學生通過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探究來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學生熟練地應用8、9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到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有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口頭表達等能力。

在互動中引導學生自我感悟,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教師的作用僅僅在給學生提供有效的活動機會,在活動討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都是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給學生廣泛參與的機會和發(fā)展的余地。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設計練習時,我注意到學生情感方面的問題,特地設計了題型豐富、形式多樣的練習,從而導入填表格的教學中,根據表格中的數(shù)寫出乘法算式,進而讓學生自己編出9的乘法口訣。同時,我還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并通過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達到逐步鞏固應用乘法口訣的目的。最后,通過“手指記憶法”、“找朋友”等多種形式的練習,使“9的乘法口訣”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在教學中重點是激發(fā)學生自主活動的積極性。如:“我說你對”“開火車”等游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不僅讓學生充分、主動、積極表現(xiàn)自我,同時也注意用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愛學、樂學,樹立了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不足。

1、在教師評價的語言上,我還需再仔細斟酌,力求讓評價的語言再靈活一些,更有針對性。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期待更多動態(tài)生成的內容,讓課堂變得更充盈、鮮活。

相信,在今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我會努力做得更好!

改進。

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善于挖掘學生潛能,多注重學生自為性的培養(yǎng),該放手就得放手,教師不要過分包辦,多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樂學,愛學。

搭一搭一教案篇九

目標1、在現(xiàn)實情境中了解負數(shù)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shù)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shù)表達方法。2、能用正負數(shù)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3、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重難點教學重點:在現(xiàn)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shù)及零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正負數(shù)描述生活中的現(xiàn)象。

課前準備小黑板和多媒體展臺。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思考與調整。

一、教學例1。

1、情境引入。

電腦播放天氣預報片頭。

師:老師收集了某天三個城市的最低溫度資料,并用溫度計顯示。

2、教學用正負數(shù)和0表示幾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

出示圖片:上海4攝氏度。

師:那一天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度?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老師介紹溫度計的看法。

出示圖片:南京0攝氏度。

師: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氣溫怎樣?

出示圖片:北京零下4攝氏度。

師:和上海比,北京的氣溫怎么樣?

同時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氣溫圖片。

師:上海和北京的氣溫一樣嗎?

師:在數(shù)學上怎樣區(qū)分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的呢?

3、介紹正負數(shù)的讀寫法。

師:規(guī)定零上4攝氏度記作+4攝氏度或3攝氏度,規(guī)定零下4攝氏度記作-4攝氏度。

教學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讀寫法。

師:“+4”讀作正四,再寫的時候,只要在4前面加一個“+”--正號,“+4”也可以寫成4?!?4”讀作負四,書寫時,只要先寫“-”--負號,再寫4。(教師板書)。

師:現(xiàn)在,我們可以說那一天上海的氣溫是+4℃,北京的氣溫是-4℃。

師生活動思考與調整。

4、練一練。

(1)選擇合適的數(shù)表示各地的氣溫。

師:你還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記錄溫度嗎?

師:看屏幕上的溫度計,選擇適當?shù)目ㄆe起來。

(卡片上分別寫有+12℃、-12℃、30℃、+30℃、-30℃)。

哈爾濱:零下12攝氏度,漠河:零下30攝氏度,??冢毫闵?0攝氏度。

對于??趯W生有兩種不同的選擇:+30℃和30℃。

師:對于這兩種選擇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氣象記錄員。

師:我們一起來當氣象記錄員,一邊聽天氣預報,一邊記錄氣溫。

課件演示:赤道零上40攝氏度,北極零下26攝氏度,南極零下40攝氏度。

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認識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師:從上面的資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區(qū)有溫差,在我國同一地區(qū)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溫差。

出示教科書上的“你知道嗎”

師:新疆吐魯番是我國還把最低的地區(qū),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師:以海平面為標準,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師:你能用今天學的知識表示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嗎?

小結:用正負數(shù)還可以區(qū)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三、描述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意義。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師:你能將這些數(shù)分分類嗎?按什么分?分成幾類?小組討論。

四、尋找生活中的正數(shù)和負數(shù)。

教學得與失:

課題認識負數(shù)(二)課時2。

目標1、使學生在盈與虧、收與支、升與降、增與減以及朝兩個相反方向運動等現(xiàn)實的情境中應用負數(shù),進一步理解負數(shù)的意義。

2、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重難點教學重點:應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數(shù)量。

教學難點:體會兩種具有相反意義的數(shù)量。

課前準備教學掛圖、溫度計。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思考與調整。

一、復習導入。

讀一讀,分一分。

正數(shù)負數(shù)。

二、教學例3。

1、情境引入。

師:老師收集了新光服裝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虧情況,列出統(tǒng)計圖。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

2、教學用正數(shù)與負數(shù)表示盈虧情況的具體意義。

師:通常情況下,盈利用正數(shù)表示,虧損用負數(shù)表示。

表中哪幾個月盈利?哪幾個月虧損?

從表中你還能知道些什么?

3、試一試。

根據新光服裝店去年下半年的盈虧情況,填寫下表。

七月份:虧損1200元;八月份:虧損8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十月份:盈利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十二月份:虧損250元;

月份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盈虧(元)。

介紹一下服裝店七至十二月份盈虧情況。

三、教學例4。

1、出示情境圖,辨別方向。

2、教學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區(qū)別表示相反方向運動的路程。

師生活動思考與調整。

師:小華從學校出發(fā),沿東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

生:小華如果向東走2100米,到達郵局。

小華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達公園。

師:如果把向東走2100米記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記作什么?

師: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記作+2100米嗎?那么向東走2100米記作什么?

3、表示南北方向運動的路程。

從學校出發(fā),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據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別寫出一個正數(shù)和一個負數(shù)。

在小組里說說你的想法。

4、試一試:

(1)你會填一填、讀一讀嗎?

-5-2-10124。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接近2,還是接近0?正數(shù)和負數(shù)在數(shù)軸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樣的?

5、練一練。

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記錄。你能說一說小明家各項收入和支出的情況嗎?

2、(1)如果張軍向東走30米,記作+30米,那么李剛向西走52,記作()米。

(2)如果張軍向北走40米,記作+40米,那么李剛走“-40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四、鞏固練習。

練習一第6題。

練習一第7題。

你能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嗎?

五、全課總結。

教學得與失:

課題實踐活動:面積是多少課時3。

目標1.復習面積的意義、常用的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初步建立圖形的等積變形思想。

2.讓學生體會轉化、估計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為教學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作比較充分的知識準備和思想準備。

重難點對圖形進行分解與組合、分割與移拼的轉化方法。

課前準備教學掛圖、學具盒。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思考與調整。

一、分一分、數(shù)一數(shù)。

1、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個圖形分成幾塊,再數(shù)一數(shù)嗎?

2、你是怎樣分的?怎樣數(shù)的?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二、移一移、數(shù)一數(shù)。

1、怎樣移動右邊圖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數(shù)出它的面積?

2、利用分割與平移,保持面積不變,把多邊形轉化為長方形,計算它。

師生活動思考與調整。

的面積。

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三、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

1、下面是牧場中一個池塘的平面圖。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滿整格的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數(shù)一數(shù)各有多少個,再算出池塘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不滿整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你算出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這樣的算法合理嗎?

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邊樹葉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嗎?

四、估一估、算一算。

1、采集幾片樹葉,先估計他們的面積個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樹葉描在第122頁的方格紙上,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算促他們的面積。

2、你能用這樣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積嗎?

五、小結:

今天我們進行面積是多少實踐活動,怎樣計算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呢?

教學得與失:

搭一搭一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

2、能根據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重點: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

教學難點:能根據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5個棱長5厘米的小正方體紙盒,

教師準備5個棱長是15厘米的立方體紙盒,正方形紙板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2、匯報: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畫的?

正面:演示(平移情況)。

上面、右面,(說說怎么想,怎么畫的)。

二、探索新知。

活動一:觀察立體圖形的形狀,并畫下來。

1、師:現(xiàn)在老師增加了難度,看看你還能畫出來嗎?

2、先觀察:難在哪了?

a認識數(shù)量上增多了:(原來是幾個,現(xiàn)在是幾個?)。

師:大家數(shù)數(shù)是5個嗎?指指被誰擋住啦?

師:如果把遮擋的這些立體塊變成透明的,那么被遮擋的就能看見了,是嗎?

b、數(shù)量增多,為什么就難了?(教師演示)。

(數(shù)量上的增多,會引起(帶來)形狀上的更多變化,就難了)。

師:現(xiàn)在是5個,如果是6個,7個,或者擺的更多呢,那么就更復雜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只研究用5個小立方塊來搭物體(揭示課題,板書)。

3、師;現(xiàn)在難度增加了,還想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借助擺來幫助我們),那好,就借助手中的學具,自己擺一擺,畫一畫。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而空間觀念的發(fā)展,要以觀察物體為載體,因此,要讓學生認識到抽象的東西理解起來有困難時可以把它形象化(即通過實物的擺來觀察可以降低難度,幫助解決問題這一手段、方法)。

4、匯報:

師:你看見的每個面是什么樣的?怎么畫的,把它擺在黑板上。

請同學到前面邊看邊說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學仔細看,認真聽。

正面:師: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平移后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形狀。

師:a我們可以調整觀察的角度,使你正對著要觀察的面。

b還可以怎么做?也可以轉動這個物體,讓要觀察的面對著你。

左面:學生先說,師:結合你手中的看看,他說的對不對。

師:看不見的,有難度,就需要我們靠頭腦去想象,要想很好的去想象,我們可以通過大量的動手擺,仔細觀察,來幫助你豐富你的想象。看來擺也很重要。

用手勢告訴我,你們都擺了幾種?

6、師:現(xiàn)在搞個小比賽,同桌之間,你擺一個他擺一個,然后交換過來畫出三個面的情況,再交換過來檢查,看誰畫得準,正確率高。

7、師:老師也搭好了一個,看看你能畫出來嗎?自己動手畫,匯報:

師:剛才老師看到有些同學沒有通過擺,直接畫出來的,沒擺怎么就能畫出來?有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實物擺幫助畫出來,只有通過不斷的擺加強印象,才能最終不用擺靠想象就能畫出來。

活動二:根據給出的三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

1、出示學生畫的3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自己動手搭一搭。

匯報:(指名到前面邊擺邊說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學認真觀察。

師:誰看清楚了他是怎么做的?

這個過程也就是根據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況進行推理調整的過程。

他是從正面先擺的,有沒有擺的方法和他不一樣的。也就是先從哪個面入手擺出基本圖形都可以,)。

2、出示第2組,師:再來擺一個,試試,行不。

師:還有和他擺的過程不一樣的嗎?比比,哪個簡單?

(先擺數(shù)量多的,需要調整的就少,比較簡單)。

這個呢,數(shù)量相同的,自己試試。

匯報:你是怎么知道的?還有別的途徑知道的嗎?(你真了不起)。

先擺上面看見的,也就是底層肯定不動,只是在上面進行調整)。

(數(shù)量上相同的,先擺上面看見的)。

3、師:給2個面,能知道它是什么樣的嗎?

自己嘗試,匯報。

4、出示例題;判斷。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正面什么樣的?還有不同想法的嗎?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磥碛钟行碌膯栴}產生了,這是我們下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

三、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舊知激發(fā)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同時分散難點,將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個面的畫法點撥出來,幫助掃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識障礙,在“難“這一切入口,激發(fā)學生認清新知的生長點(即增加了一個立體塊),通過老師的演示引導,學生的想象,感受到數(shù)目上的增加,帶來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樣的變化,以幫助學生發(fā)展更高的空間想象能力。在學生自己解決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怎樣想的“,即觀察方法上的指導,整個過程由抽象----直觀經驗---抽象的訓練,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活動一在學生想一想,擺一擺,畫一畫,再想一想中完成。在練習設計上通過3個練習,各有側重點,第五題通過大量的擺、畫增加學生的感性經驗,在學生頭腦中通過直觀形成豐富的表象;第六題是對學生進行檢驗,同時強調了不僅要求畫的多,還要畫的準,也是進一步強化訓練;第七題是逐步由直觀—抽象,不通過擺而是通過想象,知道每個面的形狀,整個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實物與他們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獨立完成、訂正匯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方法,不僅重結論,更重過程與方法,在經歷想一想,擺一擺,再想一想這一過程,著重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在設計中,也有意識的體現(xiàn)由抽象(圖形)----具體(擺實物)---抽象(由圖形判斷)這樣一個通過直觀手段來解決問題,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問題答案這一不斷訓練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實物與他們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搭一搭一教案篇十一

重視引導學生開展操作活動,不斷積累和發(fā)展學生觀察物體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積累活動經驗是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目標,而實踐操作是學生探索圖形知識、積累活動經驗的重要方法,也是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手段。

1、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

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促進學生對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本節(jié)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動手操作機會,使學生在“搭一搭”的過程中,感知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并且能根據給出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能根據從兩個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搭成不同的立體圖形,并初步明確需要小正方體的數(shù)量范圍。

2、通過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多種具體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材為學生提供了立體圖形從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狀,以及由這些形狀想象出的立體圖形的各種可能情況,這個過程需要學生通過觀察并且加以想象,小組交流推理得出結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

教師準備ppt課件4個小正方體。

學生準備4個小正方體方格紙。

1、拿出4個小正方體,讓學生自由搭一搭,看一看能有多少種不同的搭法。

(學生搭一搭,組內交流,隨機匯報)。

師:觀察同學們搭的立體圖形,每種情況你都能看到所有的小正方體嗎?為什么?

生:不能,因為有的小正方體被擋住了。

2、揭題。

師:本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搭一搭。(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由操作活動激發(fā)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同時分散難點,幫助學生掃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識障礙。

1、教學活動一。

(1)根據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狀還原立體圖形。課件出示情境圖一。從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狀如下。

(學生小組合作,先交流,再動手操作)。

(3)匯報,各小組展示搭好的立體圖形。(鼓勵不同的搭法)。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搭這個立體圖形的。

生1:根據從正面看到的形狀可能有4種搭法。

生2:再從右面看,就有2種搭法了。

生3:最后從上面看,確定的搭法只有1種。

(4)小結:可以先根據從正面看到的形狀搭出符合正面的立體圖形,再根據從右面看到的形狀選出符合右面的立體圖形,最后根據從上面看到的形狀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活動,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操作,逐步由直觀到抽象,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根據從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搭出立體圖形的策略和方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教學活動二。

(1)用4個小正方體搭一個立體圖形,從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狀如下。請同學們動手搭一搭。

(2)學生自己動手搭一搭,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展示。

搭一搭一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搭石教案。

能正確讀寫“洪水、暴雨、猛漲、懶惰、平穩(wěn)、協(xié)調有序、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場景中體會到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的能力。

課前準備:

自制ppt、各色粉筆。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山村美景圖)師:同學們請看,這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林,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但每想起家鄉(xiāng),作者劉章爺爺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xiāng)的搭石。(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引導質疑。

請同學們讀一下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交流展示:請學生把自己最喜歡、讀得最好的讀給大家聽。教師相機檢測并指導。

3.勾畫批注:把你認為能回答同學們剛才的疑問的地方做上標記,還可以寫下批注。

三.緊扣質疑,解決疑問。

2.抽生自主選疑釋疑。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指導“暴”、“猛”的書寫。

四.作業(yè)設計:

1.聽寫詞語:山洪暴發(fā)溪水猛漲褲子暴雨兇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感知美。

1.(點擊課件:配樂出示一幅幅鄉(xiāng)村美景圖。)。

2、教師深情講解:

同學們,還記得那一塊塊搭石嗎?(板書課題)作者劉章爺爺離開家鄉(xiāng)已多年,是什么讓他對家鄉(xiāng)的搭石情有獨鐘、念念不忘呢?(教師用簡筆畫在黑板上勾勒搭石圖)。

二.初步感知――尋找美。

1.師:這些小小的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走進它,睜大雙眼去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

2.細讀課文。要求:一邊讀一邊勾畫批注,你從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三.品讀體味――欣賞美。

師: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一起來走近搭石。

1.抽生交流:你從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2.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板書:為他人著想美、聲音美、畫面美、謙讓美、尊老美……。

3.重點感悟:一行人走搭石的音樂美、動作美、畫面美。

(1)學生朗讀相關語句,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教師隨機板書。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人影綽綽”的意思。

(3)教師配樂范讀,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4)抽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畫面。

(5)抽生配樂朗讀。全班配樂朗讀。

4.感悟、想象: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理所當然的事。

(1)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

(2)問:什么叫“理所當然”?文中人們把什么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3)拓展想象:你覺得在劉章爺爺?shù)募亦l(xiāng)還有什么事也會被人們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5.隨機指導各種形式的朗讀,以求達到品品讀讀、以讀促悟的效果。

6.學習中心段(最后一段)。

師:這一排排搭石,它們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么多的美,所以劉章爺爺對它們念念不忘,所以作者深情地說――(學生接讀最后一自然段)。

(1)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搭石和鄉(xiāng)親們有什么聯(lián)系?

引導學生體會鄉(xiāng)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tǒng)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無聞中凸現(xiàn)出的精神。

四.走向生活――發(fā)現(xiàn)美。

2.藝術家羅丹說過:“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弊髡呔褪菑囊患苄〉氖挛镏邪l(fā)現(xiàn)了美。在我們的身邊哪里也可以找到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尋找美。)。

五.超越文本――傳播美。

(課件播放《愛的奉獻》)教師小結,升華情感:美是清潔工佝僂的身影;美是老師沾滿粉筆灰的雙手;美是媽媽鬢間的白發(fā);美是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的姐姐的笑臉……讓我們將真善美撒播到每一個角落,讓世界因我們而充滿愛!六.作業(yè)設計:

1.抄寫本課的優(yōu)美詞語。

2.把你喜歡的句子抄下來,和同桌交流交流。

3.寫一寫你從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感受到的美。

板書設計。

搭一搭一教案篇十三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玩完玩具后收拾玩具的常規(guī)。

2、能按自己的意愿進行拼搭。

活動準備:

各式各樣的積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有這么多的.積木呀,老師想來搭大房子。小朋友想來搭什么呢?

二、幼兒按意愿隨意拼搭。

師:小朋友,你在搭什么呀?

三、鼓勵幼兒大膽拼搭。

師:你搭的真漂亮。你真棒!及時鼓勵幼兒,讓幼兒體驗成功。

四、對能力弱的幼兒,教師進行幫助。

師:老師來幫助你,我們一起玩。

五、收拾玩具。

搭一搭一教案篇十四

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有了兩方面的知識基礎:1.在二年級上冊分一分與除法的內容中,教材呈現(xiàn)了分物還有剩余的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在平均分物的過程中,有時不能全部分完,雖然沒有給出余數(shù)的概念,但為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積累了數(shù)學活動經驗;2.學生已經掌握了表內除法的計算方法。

而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復習除法豎式的寫書是很重要的,也是對上節(jié)課知識的鞏固,同時對除法意義的加深印象,引出平均分也有剩余情況,也就是今天學習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利用搭一搭來說一說,初步體會余數(shù),用13跟小棒搭正方形,可以搭幾個正方形?還剩幾根?在這里重點讓學生說說余數(shù)1表示什么?為什么會有剩下的?讓學生明白剩下的'1根不夠擺一個正方形才剩下,同時讓學生會讀會寫有余數(shù)的除法豎式。

在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對于單位的填寫不明確,我應該在這之前可集體填寫有14根和15根小棒時的情況,再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最后交流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在這一塊,花費時間較長,學生并沒有馬上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即使我提醒之后,這與我提問有關,指向性不明確,語言不夠精煉,我想可以直接追問:余下的根數(shù)有什么特點?為什么余下的根數(shù)比4根???通過這樣的追問,最終讓學生感受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結論得出后,也可再次引發(fā)學生的再次思考,提出質疑:余數(shù)真的比除數(shù)小嗎?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再次驗證25根、31根小棒擺正方形的情況。

搭一搭一教案篇十五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fā)、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lián)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lián)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本渥拥纳羁毯x。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師:同學們看,這是作家劉章爺爺?shù)募亦l(xiāng)。他的家鄉(xiāng)是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墒亲髡呙棵炕貞浧鸺亦l(xiāng),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xiāng)的搭石。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可能會提;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搭石頭?為什么要搭石頭等相關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出幾個主要問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第一段。

1、師: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詞。

3、回答問題:什么是搭石?生交流。

5、這些麻煩可以忍受,但進入秋天,天氣變涼,還能脫鞋綰褲走過小溪嗎?所以家鄉(xiāng)的人們…….(齊讀)這里老師為什么要顯示成紅色?生交流,指生讀。

三、過渡:我們了解了搭石,那搭石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交流)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也有一句話寫了搭石很美。(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風景是什么意思?是啊,風景是指美麗的地方???,這就是人們過小溪時踩踏的搭石。就是這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卻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看看哪些詞語或者句子最能讓你體會到搭石的美,體會到鄉(xiāng)親們的美好情感,請劃出來讀一讀,好好體會。

四、交流反饋,隨著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幾個重點句。

a“上了點年歲的人……”

1、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b“每當上工、下工……”

2、我們再來看家鄉(xiāng)的人們走搭石吧。(讀)。

(3)一行人踩著踏踏的音樂,協(xié)調有序地走在搭石上,水光人影兩相和,如詩如畫。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美,也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啊!誰能讀出這種美?(她把我們帶到了畫前,誰能把我們帶到畫里面)。

(5)是啊,既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又如同一首清麗的小詩,誰來讀?

(6)劉章爺爺在大山里生活了十三年,每年要有二百多天走過搭石,每天要走過62道搭石,他每天都會看到這樣的景象:(讀)。

c“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指生讀)。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讀出來。

d“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一幅情景呢?(指生讀)。

(1)這里有一個生字“伏”,誰來做個動作?老人伏在這樣的背上,舒舒服服的過了小溪。年輕人,當你背著老人過了小溪,你需要得到老人的回報嗎?需要老人對你說謝謝嗎?為什么?是啊,每一位老人都像是自己家里的老人,尊敬他們是理所當然的事。

(2)你體會到了什么?把你體會到美讀出來吧!

(3)每天來走搭石的人還有很多。假如遇到孩子來走搭石,家鄉(xiāng)的人們會……..假如……..

五、感悟最后一自然段。

1、走出這些美麗的畫面,你有什么感想?

2、假如你是一塊搭石,你想對家鄉(xiāng)的人們說什么?

3、家鄉(xiāng)的人們,你想對搭石說什么?

4、把你對搭石的感激之情,對家鄉(xiāng)人們的贊美之情讀出來吧!

六、拓展感悟。

搭一搭一教案篇十六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發(fā)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具有活動性、過程性和體驗性的特點。這節(jié)課學生在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觀察、探索,根據自己的實踐體驗、感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不同,并且用語言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發(fā)展空間觀念。

這節(jié)課由4個實踐活動組成。

1.訓練注意力。

2.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

3.通過提問來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4.根據指令用長方體、正方體、球搭立體圖形。

我們的學生來自城市。在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學習了從兩個方向觀察簡單的物體;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生又學習了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的物體。學生在一、二年級所觀察的都是具體的事物,如汽車、房子等,在此基礎上,這節(jié)課學生學習從三個方向觀察立方體,不再是具體的實物,而是抽象的立體圖形,而且還要求學生用具體語言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學生已經有了生活經驗、實踐活動經驗,再通過動手操作、實物觀察、想像、描述等活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就可以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同學們,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請大家根據老師的口令行動起來,老師請兩位同學在講臺上表演。

請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請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請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1.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的后操場工地上有許多叔叔總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

2.唐老師設計了一棟大樓,想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立方體搭一搭,比比哪個同學能夠理解老師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來。我請兩個同學上臺來搭,其他同學在下面搭。

橫著放3個方塊,在中間方塊的上面放一個,把右面的方塊拿去。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時反饋,發(fā)現(xiàn)問題立刻糾正。)。

同學們,你們搭的和唐老師設計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這個設計師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3.大家想想,老師剛才給你們發(fā)了幾條指令?最優(yōu)秀的設計師要盡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揮建筑師,我們看看哪些同學能夠做到這一點。下面我請一名同學做設計師,在講臺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請一名同學在講臺下面設計,注意不讓其他同學看到他的設計情況。)。

李想設計師,請你說說你的大樓是怎樣設計的,其他同學作為建筑工人,咱們看看誰最聰明,能夠很快明白設計師的意圖。

4.同學們同桌兩個人合作,一個人做設計師,先自己搭出一棟大樓,注意用書擋住不要讓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設計者用盡可能少的指令讓建筑工人搭出你設計的大樓。做完后同桌互換角色,練一練。

(教師注意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并要注意發(fā)現(xiàn)典型的設計方案。)。

哪位設計師上講臺來,把自己的設計告訴全班同學?

1.同學們,唐老師還有一個很棒的本領呢!我不看你們搭好的大樓,而且也不用同學們給我指令,只要我動腦筋想一些問題問你們,根據你們的回答,我就會搭出和你們想的'相同的大樓,我們試試看吧!高原,請你回答老師的問題:

你看,老師搭的和你想的一樣嗎?(教師邊問邊搭)。

2.請大家想想,老師問了幾個問題?哪幾個問題?同學們,高原用了4個立方體,為什么從上面、正面、側面看的結果會不同呢?現(xiàn)在就請大家搭出和高原同學想的相同的房子,你從上面、側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說的那樣。

3.下面我再請一名同學做設計師,在講臺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我們請建筑工人一邊提問題,一邊搭一搭。

同桌兩個人合作,一個人做設計師,先自己搭出一棟房子,然后建筑工人用盡量少的指令提問設計師,根據他的回答搭出房子來。同桌互換角色練習。(教師注意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4.誰想知道別人的大樓是怎樣搭的?請你上講臺,提問你想知道的同學,我們大家一起搭,看是否能夠搭出和他設計的一樣的房子。

1.同學們,我們不僅帶來了4個正方體,還帶來了一些長方體和球,我們可以用這些物體來搭一搭。下面聽老師說,大家搭:先放三個正方體,正方體的前面放一個球,長方體放在三個正方體的上面。

2.請同桌兩人合作,完成這個活動。

總結:你今天學到了什么?假如你是老師,你還想和大家說些什么?

記得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我們拿到教科書就急忙通讀了一遍,然后再一起談感想。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單元,都認為這節(jié)課學生理解掌握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大家都說,他們會搭出來嗎?但是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我們太小看學生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能很順利地完成搭立體圖形的任務。不過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能夠搭出圖形只是初步的要求,要想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還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教學中慢慢培養(yǎng)。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各種積極因素,創(chuàng)設出了學生樂學的氛圍。學生們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參與欲,學得積極主動。整個教學過程體現(xiàn)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也獲得了實施新課標的一次成功體驗。

穩(wěn)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小學生的特點。我們要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節(jié)課,學生學習情趣高,個個搶著發(fā)言,搶著上臺來演示,甚至有的同學一邊舉手一邊都想下位子,看來比較亂,但是他們都是為了學習,這樣的“亂”是學生參與學習的表現(xiàn)。新課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思考,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這節(jié)課教師圍繞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組織了四個數(shù)學活動,一是左右等方位的摸一摸活動,然后是教科書上提供的兩個活動,最后是一個提高的活動。這四個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二、三兩個活動,教師的設計更是獨具匠心,先是由教師演示,再讓個別學生演示,然后讓大家總結經驗,最后讓同學們合作操作。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掌握這節(jié)課的知識。

整節(jié)課中,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思考、探索等多種實踐活動,學會了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立體圖形,并初步學會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搭一搭一教案篇十七

本節(jié)課通過舊知激發(fā)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同時分散難點,將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個面的畫法點撥出來,幫助掃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識障礙,在“難“這一切入口,激發(fā)學生認清新知的生長點(即增加了一個立體塊),通過老師的演示引導,學生的想象,感受到數(shù)目上的增加,帶來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樣的變化,以幫助學生發(fā)展更高的空間想象能力。在學生自己解決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怎樣想”的,即觀察方法上的指導,整個過程由抽象----直觀經驗---抽象的訓練,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活動在學生想一想,擺一擺,畫一畫,再想一想中完成。

在練習設計上通過3個練習,各有側重點,第五題通過大量的擺、畫增加學生的感性經驗,在學生頭腦中通過直觀形成豐富的表象;第六題是對學生進行檢驗,同時強調了不僅要求畫的多,還要畫的準,也是進一步強化訓練;第七題是逐步由直觀―抽象,不通過擺而是通過想象,知道每個面的形狀,整個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實物與他們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獨立完成、訂正匯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方法,不僅重結論,更重過程與方法。

在經歷想一想,擺一擺,再想一想這一過程,著重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在設計中,也有意識的體現(xiàn)由抽象(圖形)----具體(擺實物)---抽象(由圖形判斷)這樣一個通過直觀手段來解決問題,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問題答案這一不斷訓練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實物與他們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703512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