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5 01:20:07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通用15篇)
時間:2023-11-05 01:20:07     小編:文鋒

長期的自我總結發(fā)現(xiàn),我們需要更加注重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怎樣在學習中保持動力和興趣?如果你對總結范文有任何疑問或建議,歡迎隨時與我們交流。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一

春分節(jié)氣民間風俗有哪些?春分節(jié)氣民間風俗,春分,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春季第四個節(jié)氣,這時南北半球晝夜平分。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泶悍止?jié)氣民間風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豎蛋。

據(jù)說是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豎起來。有史料記載,這個小游戲在中國已經玩了四千多年了,而現(xiàn)在這個小游戲,或者說這個春分的習俗,已然成為了全世界都在玩的小游戲。據(jù)說春分這天受地球引力影響,雞蛋是最容易立起來的。春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2、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guī)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后,然后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后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qū)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后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3、吃春菜。

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春碧蒿”。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4、送春牛。

送春牛,實際送的就是印有農歷節(jié)氣的二開紅紙或黃紙,上面還印有耕田的圖樣,名曰“春牛圖”。一般都是些機巧的人挨家挨戶的送,說些吉利的話,唱些應景的曲兒,直到主人家愿意掏錢買下春牛圖。

5、放風箏。

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瞇蛾風箏,雷公蟲風箏,這一傳統(tǒng)民間習俗,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6、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按習俗,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7、春菜。

在春季的時候是肝病發(fā)病時期,所以此時大家應該要做好肝臟的護理,做好陰陽平衡。甘味食物能起到補肝益腎的作用,這些食物有很多,像是枸杞、核桃、花生等。還有飲酒會傷害到我們的肝臟,春天不要喝酒。

春分的時候飲食方面要做到陰陽互補。食物主要分為寒、熱、溫、涼、平這幾種屬性,在進食的時候,要禁忌偏熱、偏寒、偏升之類的飲食,在烹飪魚蝦蟹食物時,應該要用蔥、姜、酒這種溫性調料,能很好的預防本菜肴性寒偏涼。

每個節(jié)氣都有對應和符合氣候生長的菜品,這種菜品得天地之精氣,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在春季的時候,要多吃韭菜,它能很好的增強人體脾胃之氣;還有也可以多吃豆芽、豆苗、萵苣類蔬菜,它們能促進活化身體生長機能。

3.春分時節(jié)應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睡眠,忌熬夜。

春天時節(jié),人們常感到困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這是一種正常的季節(jié)性變化時出現(xiàn)的生理現(xiàn)象。因此,想去春困,首先得保證充足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成年人必須每天保證8小時左右的睡眠,兒童和青少年則每天應該有9小時的睡眠?!按豪醉懀f物長”。春天萬物復蘇,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鮮空氣,舒展陽氣,以順應春陽萌生的自然規(guī)律。

4.春分時節(jié)應注意避免情緒波動。

春分到,萬物生!春分是草木生長萌芽時期。此時,人體血液也正處于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于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fā)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所以要注意避免情緒波動,多做戶外活動,迎風順氣、隨風送憂,做到心平氣和,保持心情愉悅。

玄鳥至︰玄鳥,燕也,高誘曰:“春分而來,秋分而去也?!?/p>

雷乃發(fā)聲︰陰陽相薄為雷,至此,四陽漸盛,猶有陰焉,則相薄乃發(fā)聲矣;乃者,《韻會》曰:“象氣出之難也。”注疏曰:“發(fā),猶出也。”

始電︰電,陽光也;四陽盛長,值氣泄時而光生焉。故《歷解》曰:“凡聲,陽也;光,亦陽也?!兑住吩唬骸袄纂姾隙??!薄豆騻鳌酚衷唬骸半娬?,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陽,電陰。”非也。蓋盛夏無雷之時,電亦有之,可見矣。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二

活動目標:

1、能熟練的掌握游戲的玩法和兒歌,樂于參與其中。

2、體驗民間游戲帶來的快樂,增進同伴之間情感。活動準備:兒歌準備。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從前有一個老伯伯,生活在大海邊,他每天都以捕魚為生,有一天他病了,沒有力氣出去捕魚了,想請小朋友們幫他,你們愿意嗎?(愿意)。

二、兒歌學習:

老伯伯說了,要想幫助他就得先學會一首兒歌,兒歌是這樣說的:一網不撈魚,二網曬干魚,三網撈住個大鯉魚!意思就是用漁網撈魚,第一網不撈魚,第二網撈上的魚曬干了,第三網就能撈個大鯉魚!

三、教授游戲玩法:

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撈魚吧!

需要兩個小朋友架起手來當漁網,其他的小朋友一個挨著一個從漁網中穿過去,一起說我們剛學會的兒歌,當說到三網撈住個大鯉魚時架漁網的小朋友放下手趕快套住從漁網中過的一個小朋友,這個小朋友就是我們撈住的魚。

四、玩游戲:

組織幼兒全部參與到游戲中,鼓勵幼兒大聲說兒歌。

活動反思。

通過兩個月常規(guī)培養(yǎng),幼兒已經基本上能主動的參與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去,在這樣的基礎之上11月我班開展了民間游戲活動《網魚》,孩子們的參與興趣很高,活動進行的.也比較順利,在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有一下幾點:

一、孩子對兒歌的熟練程度不夠。由于是初次接觸這首兒歌,而且我安排的學習兒歌的時間也不是很長,所以在戶外游戲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孩子都兒歌大都不熟練,以后還要加強對兒歌的記憶,因為游戲是建立在兒歌的基礎上的,不會說兒歌,游戲就進行的不順利。

二、有些孩子在玩游戲時還是不懂游戲規(guī)則,有很多都要從大隊伍的反方向鉆漁網。我覺得還是規(guī)則交代的不夠清楚,要清楚的告訴幼兒鉆過漁網的小朋友要到隊伍的最后面排隊繼續(xù)玩游戲。

三、活動還可以有延伸,比如把撈到的大鯉魚放到一起一會再一起像個辦法把他們做成好吃的菜,放在鍋里抄一抄,放到水里煮一煮,可以組織幼兒一起討論,增加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覺得孩子對這樣的民間游戲還是很感興趣的,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會給他們安排更對的戶外活動的時間進行民間游戲的玩耍,讓他們既能鍛煉身體又能行進伙伴之間的情感!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三

24節(jié)氣春分快到了,春分的氣候特點是天氣溫暖、陽光明媚。春分節(jié)氣民間風俗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分節(jié)氣民間風俗,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1、祭日。

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惫糯弁醯募廊請鏊蠖嘣O在京郊,元朝時建有日壇,此后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在日壇祭祀大明神(太陽)。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余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北京現(xiàn)在的'日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太陽神(古稱“大明之神”)的地方。從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起四百多年,先后有天啟,崇禎,乾隆,嘉慶,道光等五位皇帝到日壇親祀。清道光23年(1843年)后“祭日”活動逐漸消亡,至今已中斷160多年。

養(yǎng)生建議,春分時節(jié),可以多吃一些紅棗等養(yǎng)脾的甜食,還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應至少補充3次堅果類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癢等。

2、立春蛋。

據(jù)說,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早在4000年前,中國就有了春分立蛋的傳統(tǒng),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來臨。后來漸漸演變?yōu)橐环N祈求好運的傳統(tǒng)。

想成功“豎蛋”,可以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嘗試把它在平面桌子上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有人解釋,這跟“春分”地球地軸呈66.5度傾斜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tài),很有利于“豎蛋”。據(jù)說立穩(wěn)的雞蛋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可保持十幾天不倒。

3、吃春菜。

在嶺南的一些地區(qū),春分之日還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按翰恕笔且环N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人們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民間還有一則順口溜對此記述:“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春分到來之際。面對萬物萌發(fā),人們自然要祈求家宅安寧、身壯力健了。

4、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民間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guī)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后,然后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后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區(qū)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后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5、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瞇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于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shù)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1、春雷陣響吉祥雨,幸福花開百花麗。鶯歌燕舞齊歡鳴,春光如意怡情溢。沐浴春光身體強,一帆風順無惆悵。早起競走平安路。萬事如意美滿圓。祝春風愉悅。

2、春分是春暖花開的開始,雖然你在那頭,我在這頭,還是依然把你記在我的心頭,愿好運伴著我的祝福開始,愿平安伴著我的短信開始,愿幸福伴著你的閱讀開始,祝你春分快樂。

3、今日春分,送上美祝福,祝你春風得意心情爽,春意盎然好運降!

4、春分養(yǎng)生正當時,關懷濃厚身邊繞。牛肉補脾堪黃芪,土豆同燉味道好。常吃豆腐護肝臟,煮燜烹制最營養(yǎng)。每天三顆大紅棗,開胃養(yǎng)顏不會老。愿快樂安康!

5、春分到,百鳥叫。晝漸長,夜?jié)u短。早點睡,睡眠足。常鍛煉,身體棒。身體好,無病擾。心豁達,無煩惱。幸福至,平安到。常開心,樂逍遙!

6、將思念匯成一片海,擁有幸?;ㄩ_的情懷,讓夢想點綴一片天,描繪快樂相隨的精彩,讓春花聚成一片景,渲染真誠永遠的祝福,春分又至,愿你快樂幸福!

7、春分到了,送去祝福,好運大家齊分享。送去春風,春天美景共分享。送去花香,踏青快樂共分享。送去友誼,問候真情共分享。祝春分節(jié)日開心快樂每一天。

8、春,又來了!那門前的柳樹上,又爆出了綠苞!這是我那無盡的思念之樹,綻出的希望新芽!

9、今日春分,祝福送給好朋友,祝你百分幸福,千萬開心,萬分如意!

10、春分到來風光好,綠樹紅花迎風笑。養(yǎng)生之道莫小瞧,早睡早起身體好??諝庑迈r朝陽照,呼吸順暢心情妙。小事不必太計較,心胸寬廣煩惱拋。祝你春分總歡笑,快快樂樂直到老!

11、春風吹開幸?;ǎ河隄擦軣廊?。春風吹來快樂風,春雨飄灑富裕路。萬紫千紅迎朝陽,喜樂高歌春光情。愿你春分身體好,春風滿面事業(yè)新!

12、把美麗的花朵給燦爛的春天,把甜蜜的幸福給相愛的戀人,把珍貴的光陰給奮斗的人們,把廣闊的胸懷給湛藍的天空,把春分的祝福給親愛的朋友。愿你的生活幸福燦爛。

13、春分的風,將快樂吹開,幸福無限,春分的雨,將好運澆灌,財富不斷,春分的雷,將吉祥震響,如意相隨,春分的花,將友誼芬芳,傳遞祝福,春分愿你樂相伴,福相隨,春分節(jié)氣快樂。

14、春分到,愿你:快樂多一分,倍精神。好運多一分,萬事成。平安多一分,好前程。成功多一分,不折騰。健康多一運,身體行。幸福多一分,好心情!

15、春雷猛把鼓敲,春風奔走呼號,春雨播灑歌謠,春潮洶涌如濤,短信出來冒泡,因為春分來到,愿您貌比春花嬌俏,運氣直沖云霄,天天開懷大笑,生活自在逍遙!

1、《偷聲木蘭花》。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v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2、《次韻吳諭德先生共月庵賞花》。

未從花下醉清曛,忽憶東風動茜裙。

已按公詩知節(jié)候,來年相訪在春分。

3、《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xù)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4、《答葛實甫》。

雨雪度春分,壚香寂自焚。

沖泥來好客,促膝把新文。

霜橘留余綠,晴湖蹴鈿紋。

清音個中得,但許解人聞。

5、《清平樂和李御史春寒》。

日長亭館。尚問寒深淺。底事今年花信晚。柳外東風未軟。

韶光已近春分。小桃猶霜痕。天意因憐病起,故教遲吐清芬。

6、《七絕》。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7、《少年游》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8、《阮郎歸》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歸。

9、《春日田家》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10、《踏莎行》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薛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四

1、春光,照耀的是暖意;春風,吹來的是溫馨;春雨,灑下的是吉祥;帶來的是精彩;春花,綻放的是前景;春雷,是幸福在回響。立春快樂喲!

2、嚴寒漫長真想你,常常把你來念叨,化作短信鈴聲鬧,愿你天天大聲笑,身體強壯心情妙,享受春光無限好,永遠幸福祥云罩!立春快樂!

3、立春悄然將至,信息關懷趕早;乍暖還寒慎減裝,多變氣候注健康;早睡早起防春困,加強鍛煉精神好;保持快樂好心情,沒有煩惱和憂傷!愿好友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每一天!

4、立春活動真熱鬧,福字盈門齊歡笑,四季祥和春風暖,來年瑞雪兆豐年,吃出春卷好味道,嚼著蘿卜脆又甜,和和美美又一年!

5、立春到,雨飛飄,短信祝福忙送到。莫嫌吵,莫嫌鬧,吉祥話要趁早。祝你每一年春意都盎然,祝你每一分春風迎滿面,祝你每一秒春花燦爛心情好!

6、裝滿暖暖的陽光,裝滿暖暖的春風,裝滿淡淡的花香,裝滿輕輕的問候。立春到了,吹響幸福的號角,收集春日的祝福,祝愿你幸福到永遠!

7、皚皚白雪化開層層白霧,暖暖春風捎來絲絲春雨。春雨滋潤,萬物復蘇,陽光普照,百花盛開,那一縷燦爛暖入人心,暖暖的祝福送給你。立春快樂!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五

果新人是懷了孕再結婚,那么知情的人一般都只是隨禮錢,而很少參加婚禮。

算實在磨不開面子,也會找各種借口在新娘進家后才出現(xiàn)。

這是有講究的,如果新婚夫婦的孩子在婚后要順利生產并且長大,那么,這個孩子會在他的母親進入父親家門前,從當天參加婚禮的人群中找個人“背”他。

這就相當于一種寄生關系,一旦被選為宿主,那么在孩子十二歲以前的一切霉運,病痛,都由宿主背負。

換句話說,孩子越是健康,活潑,宿主越是時運低下'疾病纏身。

直到孩子十二周歲,才會有所好轉。

據(jù)說有通陰本事的人,在孩子出生前都能看到宿主背上的孩子。

禁忌之結婚二。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新娘出嫁,和新郎迎娶往往都是選擇兩家人之間相對較遠的路徑。

(尤其是女方出門,絕不能走門前大道)按理說,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省時省力,可是別忘了,別有用心的人也很容易猜到你們的行程。

到不是要搶人,只是中國有史以來光怪陸離的厭勝,巫蠱層出不窮。

有沒有見過結婚前相敬如賓,一結婚卻反目成仇,結婚前都身體健康,一結婚就要死要活,有些確實八字不合;更多的,怕是在迎新路上著了道。

禁忌之掃夜:

在死者頭七凌晨三點會有人沿死者出殯路線掃路,簡稱掃夜。

所以如果身處農村或租房,千萬要注意,掃夜是絕對不能沖撞。

死者去逝,然對世間諸多眷戀,徘徊不去,故有金剛持鐵鏈,掃帚,柳條零點起自死者住宅角落開始打掃,三點出門,沿出殯路線掃至村口。

有趣的是,據(jù)說如果在掃夜的路上撒上灶灰,掃夜的人是可以看見前面的腳印的。

禁忌之正午:

不要以為一天最恐怖的時間是午夜,是正午。

盛極必衰,當我們以為這是純陽的時候,此時太陽離赤道最近。

所以古人選擇午休,是相當智慧的。

但凡有人去世,我們經常會聽說有不知情的人還會在他剛去世的幾天見過他。

很正常,只要是頭七以內,并且是正午,在他在世時常去的地方,你就有機會看到他。

恭喜你,你看到了生魂。

所謂生魂與孤魂野鬼不同,他們是有陰間戶口的,持簽證到陽間或辦公,活探親。

多是合法公民,不害人。

常見就是剛去世和投胎兩種。

正午是生魂游蕩的時間,好多人在正午出車禍,一調查,他說明明前面有個人,他一讓,猛打方向,結果就出事了。

調查人員一查監(jiān)控,確定駕駛員說謊。

其實他是真的看見“人”了。

禁忌之收魂:

收魂也叫收腳印,聽過的應該很多,形勢不一。

最常見就是晚上家里的碗會莫名其妙發(fā)出很大聲音,就像被人翻動,或者是樓梯有人走動的聲音。

但凡遇到收魂,那么基本可以斷定有一位曾經到過你家里的人不久將要離世。

如果是翻碗,這個人必定在你家吃過飯,他在找自己用過的碗。

遇到收魂應該說是相對安全的,只要不好奇去看就行,當然家里有嬰兒或者陽氣弱是能看見的,也是正常人模樣,不足為懼。

但千萬別說出來你看見的是誰,否則不死也蛻層皮。

收魂最后收完的終點就是為老人準備好的棺木,大凡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會準備好棺木,到了一定年齡,他們會搬到放棺的房間里睡覺。

因為收魂最終會翻動棺材,自收魂結束生者還有三天陽壽,所以大多老人是知道自己大概什么時候去世的。

收魂開棺的時候他可以看見自己的魂魄了。

禁忌之壓魂:

生活中我們有沒有莫名其妙的坐立不安,突然心驚肉跳?你有可能被壓魂了,

壓魂跟影子有關,打個比方:白天你走在路上,拐角迎面突然過來個人,因為光線的原因他的影子一下子把你整個人罩住,當時你只是嚇一跳,可接下來卻整天坐立不安。

這就是壓魂的一種。

壓魂的方式有很多種,有工作不注意不小心被自己搬運的東西壓住的,這一種只要當天太陽下山后影子消失,你的魂就收回來了。

另一種比較惡毒,就是故意整人,最常見的就是有人在你頭部影子的位置釘上釘子,這很容易做到接下來,有時候你還很好奇怎么在那樣的位置有顆釘子有什么用。

著了這個道,那么你會在很長時間出現(xiàn)眼睛有針刺的感覺。

你懂了這個禁忌,有出現(xiàn)類似情況回憶一下去過的地方,找到并拔掉就好了。

很多盜墓賊盜墓之后都會失明,據(jù)說多半與此有關,貌似月光下壓魂更厲害些?另外如果你注意觀察,有點本事工匠,他們是不會背光而作的,也就是怕被自己不經意壓住。

禁忌之接發(fā):

許多女孩子為了漂亮,會去接頭發(fā)。

就是在自己的頭發(fā)上接上假發(fā),使自己看起來長發(fā)飄飄。

說是假發(fā),又分兩種:一種是化纖頭發(fā),另外一種就是來歷不明的真人頭發(fā)。

這里說的,就是真人頭發(fā)。

說來歷不明,但基本還是能理得清楚:一種,是小販走村串巷收來的;還有一種來自各地火化廠。

筆者曾經有朋友在火化廠工作,每月倒賣死者頭發(fā)是筆不小的收入。

現(xiàn)實生活中,任何沾上死亡氣息的物品都讓人毛骨悚然,許多美女卻將一具尸體的頭發(fā)帶在自己頭上。

不凡發(fā)揮一下自己的想象,看著躺在自己身邊的女人,撫摸她的秀發(fā),哦不!死者的秀發(fā)。

所以大多接發(fā)的女孩子身體都不會好,最常見的就是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更有甚者,在夜里會出現(xiàn)另外一個人的行為。

禁忌之撞神:

很多人知道撞鬼,但似乎因此喪命的不多。

卻很少有人知道撞神,讓你萬劫不復的開始。

我常以為,神靈當是保佑眾生的,因此好多和我一樣的俗人因此以為:眾神都當為自己看家護院。

但你別忘了,中國雖多信仰,往家里請神像設神壇的卻不多。

說明眾生對神靈是敬畏的。

“敬”尊者為敬,“畏”懼者為畏也。

請神容易送神難,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有兩個層面的因素:一個是因為但凡神靈都要避忌,主要一條就是不能做褻瀆他們的事情。

僧道多戒,大多也是為了避諱,所以他們可以供得神佛。

另一方面,你看一下中國古神話里,好多神靈本就是正邪難分的。

最常見的文財神趙公明就是中國七大瘟神之一。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段神話說明他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財神的。

這就是為什么每逢春節(jié),各地都有請財神的風俗,卻也都不約而同也送財神的原因。

舊社會每個村都會有那么幾個神智不清的,問一下老人,卻不是生下來就瘋,大多數(shù)是娶親年齡出了問題。

有老人說大概都是撞了神,舊社會多子女且多為舉家同住,因房子不寬裕。

子女結婚會把堂屋一角用籬笆圍起來做新房,有為求省事直接不圍的。

舊社會迷信比現(xiàn)在盛,家里各種各樣神魔鬼怪都有供奉。

禁忌之夢兔:

夢兔:顧名思意,睡夢中的兔子,如果說好多動物都有其神秘之處,夢兔是最邪門的。

常見情景有兩種情景:第一種就是不管你旅游也好,爬山也好。

會在正午路旁看見樹下或路中間有只兔子一動不動。

你去抓它,他也隨便你。

好多愛便宜的人將之帶回家,也有殘忍殺之。

那么,這種兔子的遭遇往往會在短期內反映在當事人身上。

到不一定得死,頭破血流,傷筋動骨卻是在所難免。

另外一種就是駕車出行,正午或者午夜突然發(fā)現(xiàn)車前面有一只兔子在跑,于是你便著了魔般的猛踩油門直追上去。

然后…沒有然后了,兔子突然不見,而你的車突然自由墜落。

這種情形常出現(xiàn)于事故多發(fā)地段,有人說你看見的兔子是死去的陰魂,也有人說那是勾魂的使者。

其實不管是那一種,都絕對不正常,如果留心,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兔子大多眼睛血紅。

(一說天亮未能及時避陽的孤魂野鬼,會上夜行動物的身,以求熬過一天。

常見為貓和兔子)。

防范方法卻異常簡單,這一邪事都是利用人本性的弱點,只要愛護動物,不貪圖便宜,就算撞上了,也相安無事。

禁忌之陰橋:

這涉及些晦澀的歷史,讓你見識人性的陰暗,如心理素質不好,你也許會無法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

那請當成鬼故事一笑付之。

大凡橋,風水上來說多益建于陰地;迷信來說多建于鬼門關,也就是陰陽大道互相交匯的必經之路。

這有兩個層面的考慮:首先,古人多博愛大概也考慮到方面陰間交通,造福陰陽兩道,要不為什么說造橋修陰德?我個人猜測由此而來。

另一個層面來說:陽世建的橋在陰世卻不通行,要建陰橋,陰橋附于橋體,兩者共生,互為依托,互相支撐。

這也就是逢橋必多怪事的原因,尤其村中有古石橋的,村中有人要去逝,午夜橋頭有人哭。

另外很多司機從橋上莫名其妙把車開進河里,你明白了吧?他開的沒錯,只是上錯了橋。

上面是科普知識,陰暗的從這里開始。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日新月異,道路建設遍地開花,高橋林立。

你何時見過高橋建設事故曝光?

修路,涉及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需要建橋。

可是如果規(guī)劃圖上需要建橋的地方不適合建橋,那怎么辦?

人為使之變?yōu)殛幍兀怪兊眠m合。

怎么變?死人!怎么死?冤死!怎么死最冤?不明不白,不知道自己做錯什么死最冤!越大的橋死的人越多越好,越冤。

死得冤的人怨氣重,怨氣重的地方容易吸引孤魂野鬼。

久之,這里就是陰地,就成了鬼門關,也就建了陰橋。

隧道口多墳瑩,修橋死的人卻尸骨無存,因為都被埋在橋頭橋墩之下。

合龍后地一批驗收人員即隨車墜橋。

再修,兩年后再次通車。

至今為止該國道已經被廢止,新修高速仍然沿用久橋,大概沒人敢再冒這么大的險。

所以許多老到的司機路過大橋的時候,都是開亮所有車燈一路鳴笛過去。

一是看清楚路,不至于上錯橋。

另外也是提醒路“人”讓道。

其實就算你不迷信,也請你鳴笛,為悲愴的亡魂至哀!

民俗之隨葬:

有句話叫死無葬身之地,不是無中生有。

有一種人,他本無心害人,但是在他們追求大多數(shù)人利益的時候,必定也要侵犯另外一個人群的利益甚至生命。

歷史的變革必定要是充滿殺戮的,這也是人類的無奈。

于是他們的手沾滿鮮血。

這并不是偉人的專利,在喪藏習俗里。

人去世后的當頭,就會有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組織四十歲以上的男性準備墓地。

所謂準備就是按棺木尺寸挖好墳坑。

問題就出在這里:有一種坑挖好第二天,坑里聚集滿螞蟻,密密麻麻!還有一種第二天坑里會裝滿水,不管多干燥的地方,誰也無法說清楚水哪里來的。

掘墓人遇到這種情況,只得另外選地方挖坑,但結果往往是一樣的。

這就是天地不容,死無葬身之地。

怎么辦,許多落后的地方仍然保留著這樣的風俗:結草成繩,起棺往墳山走,到哪里草繩斷裂,就地挖坑掩埋,三代而得點主立碑。

多見十字路口,是為萬人踩。

這是與傳統(tǒng)喪葬極其違背的,誰會讓自己的先人萬人踩?其實這是好事,隨葬的人其后人多昌隆。

據(jù)說從其被萬人踩開始,所有罪孽已經了斷于他一身。

按我的理解,當是犧牲我一個,造福一家子了。

今天的我們無需背負這樣的重擔,我認為,人凡事還當與人為善,謀求自己利益的時候給別人留條活路。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六

大家對下元節(jié)有了解嗎?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jié),祭祀祖先。關于下元節(jié)的風俗你知道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下元節(jié)的民間風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1、飲食風俗。

下元節(jié)這天我國北方一般是吃豆沙包,以求解除厄難,南方部分地區(qū)也有下元節(jié)吃糍耙的習俗。

祈愿作物平安過冬,來年風調雨順。同時人們會在田間擺香火設貢品祭拜水官,祈求在干冷的冬季作物平安過冬,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百姓豐衣足食。

3、祭祀風俗。

下元節(jié)的主要風俗就是祭祀,現(xiàn)在還有部分地區(qū),下元節(jié)這天去宗廟或者宗族的人聚在一起,擺宴設壇祭祖。

4、“水色”等戶外活動風俗。

都要穿漢服,在月出時乘彩船在河湖之上巡游。并可以在船上擺放祭品,置備樂器,懸掛燈籠,進行前述的紀念祖先、祭下元水官、祈禱祝福等活動,并可以分食下元節(jié)日食品。

下元節(jié)的風俗,有飲食風俗、祭拜水官風俗、祭祀風俗、“水色”等戶外活動風俗。

下元節(jié)在家中紀念祖先和逝去的親人,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前把家中打掃干凈,然后沐浴之后穿著合適的服飾,準備祭祀物品。一般的祭祀物品除了魚肉、水果等等,還要準備祭酒。最后在下元節(jié)的晚上,月出之后焚香、祭酒為好。

下元節(jié)是個祭祖的日子,這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敬重,歸于一種精神上的寄予。但凡是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干凈,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傳達給亡人。

1、糍粑。

客家俗話:“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燒?!毕略?jié)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糍粑是以上等糯谷蒸糯米飯,放進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佐料也很講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等。

2、麻腐包。

閩西客家地區(qū)下元節(jié)也稱為“完冬節(jié)”。農村常做米果,糍粑,芋子包之類的食品,謂“做完冬”。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據(jù)說是紀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貞氣節(jié)。麻腐是以麻籽和黃米制成,拌上蘿卜、洋芋、葫蘆為餡,就可以蒸成麻腐包子。

3、豆泥骨朵。

北京過下元節(jié)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泥骨朵”?!岸鼓唷本褪羌t小豆做的豆沙餡兒,“豆泥骨朵”就是紅豆沙包子。現(xiàn)在這種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紅豆沙包子,在幾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節(jié)令食品了。

4、粘豆包。

粘豆包,又稱黃豆包或豆包,它是一種源于滿族的豆沙包類食物。下元節(jié)這天滿族地區(qū)有做黃豆包吃的習俗。

5、芋子包。

芋子包是客家人的經典美食之一,農村常在下元節(jié)做芋子包。民間有句俗語,“吃上芋子包,包銀包金包發(fā)財”。芋子包由芋頭或馬鈴薯作為主料,蒸制而成。芋頭又稱芋艿,味甘,性平,能益脾胃,但每次不宜多食,且腹脹氣滯者不宜食用。

6、墨魚。

墨魚剛好是十月份上市。其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每百克含蛋白質13克,脂肪僅0.7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和a、b族維生素及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物質,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滋補食品。推薦用墨魚、香菇、黑木耳、紫菜等制作的墨魚湯,冬季食用增強免疫力。

7、米果。

米果是以大米為主要原料,根據(jù)不同工藝和配方制作而成的米類休閑食品。神農氏在潮州被稱為“五谷主”,下元節(jié)也是五谷主的生日。潮汕地區(qū)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一些象征農具、五谷的“尖擔”、“粟穗”等食品。

8、蓮藕。

下元節(jié)時,秋燥未盡,冬寒剛起。吃些蓮藕能起到養(yǎng)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yǎng)血。鮮藕的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煮熟后更容易消化,下元節(jié)可搭配蘿卜、玉米等煲一款冬季養(yǎng)生湯。

9、麻糍。

麻糍是以糯米、芝麻、糖做成的特色小吃。每當下元節(jié)前后,在溫州老城一帶就會出現(xiàn)挑著擔賣麻糍的人。因為麻糍與當?shù)胤窖浴疅o事’同音,有平安無事之意,寄托著親人平平安安,事事順心,所以麻糍非常受大家歡迎。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七

活動總目標:

1、親子嘗試玩民間游戲,對民間游戲有濃厚的興趣。

2、增進親子、家園間的情感溝通,提高家長和孩子一起鍛煉的意識。

3、在活動中幼兒能養(yǎng)成與爸爸媽媽克服困難、奪得勝利的精神以及一定的集體榮譽感和競賽意識。

家長助興的比賽項目——拔河。

請每個班出8名家長(4男4女),比賽分半決賽和決賽,大一和大二進行第一輪,大一和大二進行第二輪,大一和大二進行第三輪,贏了的一組再進行對決。

親子游戲項目:

1、親子游戲:小腳踩大腳(塑膠操場東南)。

目標:在活動中感受愛的情感,融洽親子之情。

準備:4張小椅子。

玩法:將每4隊親子分成一組,幼兒將自己的小腳踩在家長的腳面上,小手牽著家長,家長帶著幼兒向前行進,以最快速度繞過對面的椅子后走回起點,最快完成游戲的.一隊為勝。

游戲規(guī)則:行進過程中要保證幼兒的小腳一直踩在家長的腳面上。

2、親子游戲:搶凳子(塑膠操場東北)。

目標:幼兒喜歡和家長一起合作完成游戲活動!

準備:9張小椅子。

玩法:

(1)10個人玩,教師敲鼓,那10個人圍著9個板凳轉圈;

(2)鼓聲一停,10個人每人搶一個板凳,沒搶到的淘汰。

(3)最后兩個人圍著一個板凳轉,說停后,誰搶到了,誰就是勝利者!

3、親子游戲:“投沙包”(草坪)。

目標:在一定距離里投擲,手眼協(xié)調力及投擲力都能得到提高。

準備:沙包若干,筐4個。

玩法:在一定距離內孩子投沙包,家長接,接得多的為勝利者。

4、親子游戲“聽話的小球”(多功能活動室)。

目標:愿意與家長一起游戲,并能遵守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八

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而來。據(jù)考證,最初“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由“秋分”調至中秋。

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qū)不同儀式各異。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選擇一個“身量勻稱”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豎放在桌上,失敗者雖然多,成功者也不少,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有專家稱,雞蛋確實是可以豎立的,且并不僅限于春分、秋分時節(jié),春分、秋分這兩天,地球在太陽系的位置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豎蛋”成功的關鍵在蛋殼上面。雞蛋表面高低不平,有許多突起的“小山”。根據(jù)三點構成一個三角形以及三點決定一個平面的原理,只要找到三個“小山”和由這三個“小山”構成的.三角形,并使雞蛋的重心線通過三角形,那么雞蛋就能豎立起來了。另外,最好選擇生下四五天的雞蛋,因為此時雞蛋的蛋黃下沉,雞蛋重心下降,最有利于“豎蛋”。

在嶺南地區(qū),昔日四邑(現(xiàn)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zhèn)的謝姓,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扒锊恕笔且环N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币荒曜郧?,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秋分前后的民俗節(jié)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圣王誕辰:開漳圣王又稱“陳圣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后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xiàn)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希望用湯圓將麻雀的嘴粘住當然只是農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過這其中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比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湯圓多以糯米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糯米性溫,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熱量之物,在春寒季節(jié)少量食用有助于補充身體熱能,補虛調血、升陽健脾。但糯米黏滯、難消化,多食容易導致食滯。搭配蔥、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湯圓的滯緩效果。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九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fā)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東風化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

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

《詠柳》(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十

古時有“走谷雨”的風俗,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2、喝谷雨茶。

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習俗,谷雨這天不管是什么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3、食香椿。

北方則有谷雨食香椿的習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時節(jié),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yǎng)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4、禁殺五毒。

谷雨以后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谷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

5、祭海。

谷雨時節(jié)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6、貼谷雨貼。

谷雨以后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谷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

7、賞牡丹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肮扔耆茨档ぁ?,賞牡丹成為人們閑暇重要的娛樂活動。至今,山東、河南、四川等地還于谷雨時節(jié)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游樂聚會。

8、洗“桃花水”

舊時,人們將谷雨的河水稱為“桃花水”,傳說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在西北地區(qū),谷雨節(jié)人們會以“桃花水”洗浴,舉行射獵、跳舞等活動慶祝。

1、小米。

谷雨前后,宜食用一些能夠緩解精神壓力和調節(jié)情緒的谷類食物。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

2、谷雨茶。

谷雨茶是谷雨時節(jié)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滋味鮮活,香氣怡人。

3、香椿。

春季就是吃香椿的季節(jié),很多人會選擇搭配雞蛋一起吃,谷雨前后的一段時間正是香椿上市的時節(jié),這時候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yǎng)價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

4、菠菜。

菠菜的營養(yǎng)價值還是很高的,在春季吃菠菜幫助排出身體的毒素,菠菜正是眾多蔬菜中最適宜養(yǎng)肝的蔬菜。中醫(y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

5、春筍。

在春天的飲食中,一定少不了春筍這種蔬菜。春筍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

6、黃豆芽。

春天是維生素b2缺乏癥的多發(fā)季節(jié),春天多吃些黃豆芽可有效防治維生素b2缺乏癥。

7、蕨菜。

蕨菜一直有“山菜之王”的稱號,經常吃蕨菜有助于健脾、祛除痰濕、清熱解毒,還能幫助降低血壓,主要富含的維生素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抑制腸胃對于脂肪的吸收,是谷雨時節(jié)飲食養(yǎng)生的佳品。

8、燕麥。

谷雨時節(jié)非常適合吃燕麥,尤其是適合當早餐,不僅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可以滿足人體對于營養(yǎng)所需,調理我們的腸胃,緩解天氣因素影響腸胃功能導致的腸胃不適,而且燕麥還能促進人體的糖分代謝。

谷雨禁忌。

谷雨忌諱野外防火。

在我國壯族地區(qū),谷雨日忌諱在野外放火。當?shù)氐睦先藗冋J為,谷雨是下雨的好時節(jié),這天在野外放火就會激怒雷公電母,他們會因此而報復人間,不給下雨,民間就會連續(xù)干旱,影響農業(yè)生產。所以,這天即使要去拜山掃墓,也不會有人在野外放炮、上香、燒紙錢。

《孟子》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鄙A衷谀撤N意義上,成了古人理想國的象徵征。有村莊處,必有桑林。“谷雨三朝蠶白頭”,谷雨前后,任何人不得去左鄰右舍竄門,即便是衙門的官差也不得下鄉(xiāng),以免衝撞了蠶神。等蠶上山了,祭過蠶神嫘祖,方才解禁。

谷雨忌諱不下雨。

有農諺說谷雨:“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無雨,后來哭雨?!倍鄶?shù)人認為谷雨不下雨,當年就要干旱,就不會風調雨順,莊稼長不好,也沒有好收成。還有農諺云:“谷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無干土”。所以谷雨下雨是好兆頭。谷雨不雨,亦為荒年之兆,民間忌之。湖南龍山一帶,以谷雨日下雨為吉,有諺語“清明宜明,谷雨宜暗”。

谷雨忌蝎子。

就全國大范圍來說,谷雨最為普遍的禁忌是“禁蝎”。蝎子是有毒之物,被人們看成“五毒”之一,是被驅禁的對象。在山西臨沂。人們把灰酒灑在墻上,叫“禁蝎”;陜西同官、米脂會在墻上貼壓蝎符,被認為可以除蝎。谷雨禁蝎。舊時漢族民間流行。山東一帶有以朱砂書符禁蝎的迷信活動。此外,谷雨不雨,亦為荒年之兆,民間忌之。湖南龍山一帶,以谷雨日下雨為吉,有諺語“清明宜明,谷雨宜暗”。湖南醴陵,谷雨日忌動土,要休耕一天,有諺語“牛歇谷雨人歇灶”。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十一

今天是夏至。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中國古代很久就有夏至的記載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夏至有哪些民間風俗,希望大家喜歡!

一.觀蓮節(jié)。

夏至是觀賞蓮花的最好時節(jié),民間把6月24日作為荷花的生日,早在宋代就有“觀蓮”節(jié)了。荷花亭亭玉立,集花、葉、香三美于一身,成為歷代文人墨客歌詠的對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經典詩句,描繪了荷花的風姿神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更表現(xiàn)了荷花,圣潔無瑕的氣質,也是人們追求的理想人格。

二.夏至吃面。

中國民間有一句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意思是說冬至日要吃餃子,而從夏至開始則要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于制作清涼的食物為主要飲食,面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這是因為夏至是農家最忙最累最歡喜的日子。夏至一到,剛好是大麥小麥收割完畢的時候。

三.夏至祭祀。

在古人看來,夏至不是一個簡單的節(jié)氣,而是陰陽升降,天道循環(huán)的轉折點,是重要的節(jié)日,所以夏至又稱夏節(jié)、夏至節(jié)。在節(jié)日舉行祭祀是理所應當?shù)模赖厥腔噬系奶貦?。祭的禮儀是國之大典。

宋朝夏至時節(jié),百官可以放假三天。到了明清兩朝更是修了地壇,讓皇帝在夏至日舉行盛大的祭地儀式,現(xiàn)在北京市東城區(qū)安定門外的地壇公園,就是明清留下的祭祀遺址。

官方重視夏至的祭祀,漸漸到了民間夏至日,也有薦新祭祖的儀式。中國人是特別講究對祖先的祭祀的。夏至鼎盛的陽氣催熟了瓜果蔬菜。這些新鮮的食物摘下來以后,活著的人不是自己來享受它,而是呈上新收的麥子與祖先共享。不過時至今日,祭祀的習俗已漸漸被人們淡忘。

四.放荷燈。

放荷燈也是夏至的民間風俗。這個習俗主要是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對活著的人們的祝福。千百盞河燈在夏至夜晚被人們釋放到河中,閃閃爍爍就像散落到人間的點點星光,很是令人心醉。

夏至不是入伏的開始,但是它是判斷入伏的標志。民間俗語說“夏至三庚入伏”,意思是夏至來臨的第三個庚日就開始入伏了。入伏指的是三伏天,這段時間是夏天最熱的時候,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庚日間相差10天。

三伏天分為頭伏(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夏至日開始的第三個庚日(夏至那天不算)為初伏的第一天,初伏是十天。

中伏:初伏后的十天,也就是初伏的下一個庚日(因為天干為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一個循環(huán)都是十天),中伏的天數(shù)不定,這個由末伏的開始時間決定。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開始,為末伏的第一天。末伏為10天。末伏結束的時間在秋天的第二個節(jié)氣處暑前后。古人的命名和計算還是很貼切的。

三伏天的開始與結束都是由庚日決定的,因此,從夏至開始到立秋之間如果有4個庚日,則中伏十天。如果有5個庚日,中伏為20天。三伏天的長短與閏月無關。

1、《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2、《夏至日作》。

唐·權德輿。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3、《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4、《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xiāng)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5、《思歸時初為校書郎》。

唐·白居易。

養(yǎng)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遂求及親祿,僶俛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夜長獨先知。

悠悠鄉(xiāng)關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jié)變,蟬鳴槐花枝。

6、《夏至日衡陽郡齋書懷》。

唐·令狐楚。

一來江城守,七見江月圓。

齒發(fā)將七十,鄉(xiāng)關越三千。

褰帷罕游觀,閉閤多沉眠。

新節(jié)還復至,故交盡相捐。

何時羾閶闔,上訴高高天。

7、《夏至後得雨》。

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廩實真不繼。

我窮本人窮,得飽天所畀。

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獲中自愧。

余功治室廬,棄積沾狗彘。

久養(yǎng)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8、《夏至》。

宋·張耒。

長養(yǎng)功已極,大運忽云遷。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

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崔巍干云樹,安得保芳鮮。

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十二

立秋節(jié),也稱七月節(jié)。時間在公歷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在周代是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見《禮祀·月令》)。漢代仍承此俗?!逗鬂h書·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钡搅颂拼糠炅⑶锶?,也祭祀五帝。《新唐書·禮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彼未⑶镏?,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有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的風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風俗(見《臨安歲時記》),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節(jié)這天,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shù)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民國以來,在廣大農村中,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夏歷八月十五日,是為中秋節(jié)。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謂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還是白頭到老的好兆頭。按照傳統(tǒng)風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園主人不得責怪。姑嫂歸家再遲,家長也不許非難。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國以來仍流傳在民間。如在商洛竹林關一帶,中秋節(jié)夜里,孩子們在月亮還未出來時,照例鉆進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樣東西回家。如果摸到蔥,父母就認為這孩子長大后很聰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認為孩子將來不愁吃喝,事事順利。人們視“摸秋”為游戲,不作偷盜行為論處。過了這一天,家長要約束孩子,不準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葉。商南縣的居民,在中秋節(jié)的晚上,吃罷月餅后,不肯長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沒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沒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聰明的人家去摸蔥。

秋忙會一般在農歷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guī)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現(xiàn)今把這類集會,都叫做“經濟貿易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jié)目助興。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么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yǎng),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城里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里,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綠瓤香瓜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fā)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漢代,后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獲已畢,官府與民間皆于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痹谝恍┑胤?,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秋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公歷9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時開始。此日同春分一樣,阻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長短幾乎相等。此后陽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天文學上規(guī)定秋分為北半球秋季開始。何謂秋分,分者半也,此當九日之半,故謂秋分。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xiàn)象為雷始收聲,蟄蟲壞戶,水始涸。其時正是中國北方進行秋收耕種的時候。陜西關中一帶正值秋收季節(jié),玉米、谷子、糜子以及各種豆類,均在此時收獲。

秋忙開始,農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習俗,你幫我我?guī)湍悖宄扇喝ヌ镩g,搶收已經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頭茬、二茬、三茬、撈空茬。婦女、老人、十來歲的小孩,他們手提竹籠,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著個兒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個撂一個?!倍前嵋粋€放在籠子里,然后放在地頭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車拉回家。頭茬先搬已經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來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樣的辦法去搬。最后撈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齊搬回家中??凑l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給誰家搬,既不違農時,又能顆粒歸倉。

秋天,特別是秋忙前后,農事雖忙,秋種秋收,忙得不亦樂乎!但忙中也有樂趣,常見一些青年人和十余歲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長起來以后,特別是包谷長成一人高,初結穗兒的時候,田間里正是他們玩耍、做戲的場所。他們把嫩包谷穗搬下來,在地下挖一孔土窯,留上煙囪,就是一個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進去,到處拾柴禾,包谷頂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燒。一會兒一全窯的包谷穗全被燒熟了,豐碩的包谷宴就在田間舉行。他們還上樹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鍋里,燒制出來。有葷有素,百味俱全。他們還把打來的柿子,弄來的紅苕,放在土窯洞里,溫燒一個時辰,就會變成香甜的柿子。這種秋田里的樂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十三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據(jù)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jié)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臺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jù)溫、臺、明三州時,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十四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歷史悠久,至少在30前,就已經出現(xiàn)。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據(jù)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那么,為什么要到東郊去迎春呢?這是因為迎春活動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后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比如宋代的《夢粱錄》中就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就證明,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為官吏之間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儀式更演變?yōu)樯鐣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據(jù)《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鼻迦怂摹肚寮武洝穭t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規(guī)模。

一、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zhí)規(guī)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浙江地區(qū)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抬著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為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抬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從鄉(xiāng)村抬進城后,人們夾道聚觀,爭擲五谷,謂之看迎春。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jù)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示春雨少。其他地區(qū)則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qū)則在立春前后,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二、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娼妓充當,并預告立春之時。過去在每年的皇歷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畫報》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jié)日的重要活動。

三、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后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后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于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qū)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除了皇歷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為春節(jié)期間的吉祥圖。

浙江地區(qū)迎春牛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就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四、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卜、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卜,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么要吃蘿卜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為就餐的調味品。

立春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喜歡外出游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1、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tǒng)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制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涂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谷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2、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憋L俗活動用的“?!?。冬至節(jié)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jié),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后由縣執(zhí)事(縣長)親手扶犁執(zhí)鞭打“春?!?,以示春耕開始。接著由群眾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谷豐登”等吉祥話語。

3、迎春。

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qū)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歷書表為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抬上春官游行顯威,前擁后擠,威風無比。并有報子、馬弁等身著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抬的獨木杠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斗趣,引人發(fā)笑。

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后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4、游春、報春。

迎春報喜后開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游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游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游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檢閱場地)后,繞場游兩圈,然后各自列隊站在安排的場地上。此時,恭請知縣老爺入春棚安坐,舉行報春儀式。按傳統(tǒng)的風俗,設有報春臺,身著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zhí)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群眾同聲呼應;第二報——“五谷豐登”,群眾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群眾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5、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舉行?!抖Y·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蠟,天子之祭也。”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后舉行。社日以祭神為主,并兼有鄉(xiāng)鄰聚會的意思。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并結綜會社,牲醪,為屋于樹下,先祭神,然后饗其昨?!碧拼娙送躐{《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古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后成為風俗流傳后代,成為一種祭祀活動,意為大地繁衍萬物,禱告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谷豐登。

6、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jù)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還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愿之詞,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會繪畫的人,常給門楣上畫一幅《臘梅圖》。

7、戴春雞。

戴春雞是陜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制作一個約3厘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愿“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為“禳兒疹”,后者稱為“散疹”。

8、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彩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xiàn)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窩,只要你能在庭房檁條下或房檐的墻壁上,搭上一小頁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窩來。燕子是候鳥,春天飛到北方,秋天飛到南方。“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窩兒子?!彼韵蜿柸思叶枷矚g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這天,人們都喜歡佩戴“燕子”,特別是小孩,父母早就給他(她)們準備好了,他們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興高采烈,雀躍有余。

9、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tǒng)的習俗,流傳在陜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tài)的“麥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收。

單貼在墻壁上,用來鎮(zhèn)壓驅殺毒蝎。如寫:“谷雨三月中,天師到門庭。手執(zhí)七星劍,斬殺蝎子精?!卑姿h人民于谷雨節(jié)也有類似的活動,如在黃表上寫:“谷雨日,谷雨晨,奉請谷雨大將軍。茶三盞,酒三巡,蝎子立刻化為塵。”用以驅除毒蝎。陜西西鄉(xiāng)一帶人民,每年在谷雨日天剛亮時,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蝎。

立春時節(jié)的諺語。

1.人勤地生寶,人懶地長草。

2.地是萬寶囊,潛力無限長。

3.耍龍?;?,不如耍土。

4.搞好農林牧副漁,廣大農民才富裕。

5.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平原重點靠糧棉。

6.平原的莊戶經,搬到山區(qū)念不通。

7.積財萬貫,不如薄技在身。

8.幫錢幫物,不如幫技術。

9.要想富,專業(yè)戶,規(guī)模經營是出路。

10.不搞責任制不聯(lián)心,不聯(lián)產量不認真。

11.聯(lián)產聯(lián)著心,八分力氣掏十分。

12.包了工,聯(lián)了產,又治窮漢又治懶。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1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14.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15.一人心里沒有計,三人肚里唱本戲。

16.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

17.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堿。

18.人勤地不懶,秋后糧倉滿。

19.讀書不離案頭,種田不離田頭。

20.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21.船到不等客,季節(jié)不饒人。

22.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23.要想莊稼好,一年四季早。

24.一場春風對一場秋雨。

25.行下春風望夏雨。

26.看天看地種莊稼。

27.初一高粱初二黍,七谷八麥,九果十菜。

28.走親訪友拜年,莫忘討論種田。

30.科學種田,越種越甜。

民間風俗活動策劃書篇十五

春節(jié)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lián)、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xiàn)輯錄數(shù)則以饗讀者。???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fā)財。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彼麄儝叩夭辉S從家里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里掃。

江寧人有春節(jié)“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jié)節(jié)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p>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后,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jié)期間,江蘇地區(qū)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xù)下來。

【本文地址:http://gzsthw.cn/zuowen/762223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